首页 / 专利库 / 电脑图像 / 栅格化 / 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一种小型的污生态处理系统

阅读:108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小型的污生态处理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的污 水 生态处理系统,包括过滤池、 沉淀池 、兼容性 氧 化池、一级人工湿地和二级人工湿地,沉淀池设置于过滤池的邻侧,过滤池的内部设有过滤栅格,且过滤池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蓄水池和沉淀池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一连通管,蓄水池和沉淀池均与第一连通管连通,兼容性氧化池设置于蓄水池的邻侧,蓄水池和兼容性氧化池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二连通管,且蓄水池和兼容性氧化池均与有第二连通管连通,一级人工湿地设置于兼容性氧化池邻侧的端部,具有能够节省污 水处理 成本,减轻 污水处理 作业负担的优点。,下面是一种小型的污生态处理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小型的污生态处理系统,包括过滤池(1)、沉淀池(5)、兼容性化池(9)、一级人工湿地(10)和二级人工湿地(1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设置于所述过滤池(1)的邻侧,所述过滤池(1)的内部设有过滤栅格(2),且所述过滤池(1)与所述沉淀池(5)连通,所述沉淀池(5)的一侧设有蓄水池(6),所述蓄水池(6)和沉淀池(5)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一连通管(7),所述蓄水池(6)和沉淀池(5)均与所述第一连通管(7)连通,所述兼容性氧化池(9)设置于所述蓄水池(6)的邻侧,所述蓄水池(6)和兼容性氧化池(9)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二连通管(8),且所述蓄水池(6)和兼容性氧化池(9)均与所述有第二连通管(8)连通,所述一级人工湿地(10)设置于所述兼容性氧化池(9)邻侧的端部,所述一级人工湿地(10)内设有引流管(14),所述引流管(14)与所述兼容性氧化池(9),所述二级人工湿地(11)设置于所述一级人工湿地(10)的邻侧,所述二级人工湿地(11)的端部排布有排水管(15),且所述二级人工湿地(11)与所述一级人工湿地(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栅格(2)的内侧面设有过滤网(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槽(4),所述沉淀槽(4)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4)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一穿孔PVC排管(12),所述第一穿孔PVC排管(12)与所述引流管(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5)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二穿孔PVC排管(13),所述第二穿孔PVC排管(13)与所述排水管(15)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小型的污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然而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大量使用化学方法,处理药剂不仅占据了处理过程的许多成本,而且污水处理完成后还需进行药剂沉淀或生成物质的后续处理,加重了作业负担。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具有能够节省污水处理成本,减轻污水处理作业负担的优点。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过滤池、沉淀池、兼容性化池、一级人工湿地和二级人工湿地,沉淀池设置于过滤池的邻侧,过滤池的内部设有过滤栅格,且过滤池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蓄水池和沉淀池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一连通管,蓄水池和沉淀池均与第一连通管连通,兼容性氧化池设置于蓄水池的邻侧,蓄水池和兼容性氧化池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二连通管,且蓄水池和兼容性氧化池均与有第二连通管连通,一级人工湿地设置于兼容性氧化池邻侧的端部,一级人工湿地内设有引流管,引流管与兼容性氧化池,二级人工湿地设置于一级人工湿地的邻侧,二级人工湿地的端部排布有排水管,且二级人工湿地与一级人工湿地连通。
[0005] 进一步的,过滤栅格的内侧面设有过滤网,首先将污水通入过滤池通过过滤栅格以及过滤栅格内侧面的过滤网过滤掉污水中的漂浮垃圾,进入沉淀池中,在沉淀池内静置使污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颗粒自然沉淀入沉淀槽中,沉淀完成后打开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将污水以蓄水池为中转引入兼容性氧化池,在兼容性氧化池内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随后通过引流管进入一级人工湿地和二级人工湿地中,一级人工湿地和二级人工湿地均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充分将污水进行自然化还原处理,最终经过排水管进行排放。
[0006] 进一步的,沉淀池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槽,沉淀槽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布置,通过设置的沉淀池进行污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颗粒自然沉淀作用。
[0007] 进一步的,引流管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一穿孔PVC排管,第一穿孔PVC排管与引流管连通,通过设置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一穿孔PVC排管使污水进入一级人工湿地更加均匀。
[0008] 进一步的,排水管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二穿孔PVC排管,第二穿孔PVC排管与排水管连通,通过设置的排水管在处理完成后进行排放处。
[0009]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与现有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能够节省污水处理成本,减轻污水处理作业负担的优点,具体体现为:
[0010] 过滤栅格的内侧面设有过滤网,首先将污水通入过滤池通过过滤栅格以及过滤栅格内侧面的过滤网过滤掉污水中的漂浮垃圾,进入沉淀池中,在沉淀池内静置使污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颗粒自然沉淀入沉淀槽中,沉淀完成后打开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阀门将污水以蓄水池为中转引入兼容性氧化池,在兼容性氧化池内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随后通过引流管进入一级人工湿地和二级人工湿地中,一级人工湿地和二级人工湿地均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充分将污水进行自然化还原处理,最终经过排水管进行排放。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13] 图中所示序号:过滤池1、过滤栅格2、过滤网3、沉淀槽4、沉淀池5、蓄水池6、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8、兼容性氧化池9、一级人工湿地10、二级人工湿地11、第一穿孔PVC排管12、第二穿孔PVC排管13、引流管14、排水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过滤池1、沉淀池5、兼容性氧化池9、一级人工湿地10和二级人工湿地11,沉淀池5设置于过滤池1的邻侧,过滤池1的内部设有过滤栅格2,且过滤池1与沉淀池5连通,沉淀池5的一侧设有蓄水池6,蓄水池6和沉淀池5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一连通管7,蓄水池6和沉淀池5均与第一连通管7连通,兼容性氧化池9设置于蓄水池6的邻侧,蓄水池6和兼容性氧化池9的中间区域排布有第二连通管8,且蓄水池6和兼容性氧化池9均与有第二连通管8连通,一级人工湿地10设置于兼容性氧化池9邻侧的端部,一级人工湿地10内设有引流管14,引流管14与兼容性氧化池9,二级人工湿地11设置于一级人工湿地10的邻侧,二级人工湿地11的端部排布有排水管15,且二级人工湿地11与一级人工湿地10连通。
[0016]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栅格2的内侧面设有过滤网3,首先将污水通入过滤池1通过过滤栅格2以及过滤栅格2内侧面的过滤网3过滤掉污水中的漂浮垃圾,进入沉淀池5中,在沉淀池5内静置使污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颗粒自然沉淀入沉淀槽4中,沉淀完成后打开第一连通管7和第二连通管8阀门将污水以蓄水池6为中转引入兼容性氧化池9,在兼容性氧化池9内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随后通过引流管14进入一级人工湿地10和二级人工湿地11中,一级人工湿地10和二级人工湿地11均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充分将污水进行自然化还原处理,最终经过排水管15进行排放;沉淀池5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槽4,沉淀槽4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布置,通过设置的沉淀池5进行污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颗粒自然沉淀作用;引流管14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一穿孔PVC排管12,第一穿孔PVC排管12与引流管14连通,通过设置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一穿孔PVC排管12使污水进入一级人工湿地10更加均匀;排水管15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二穿孔PVC排管13,第二穿孔PVC排管13与排水管15连通,通过设置的排水管15在处理完成后进行排放处。
[0017] 该种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污水通入过滤池1通过过滤栅格2以及过滤栅格2内侧面的过滤网3过滤掉污水中的漂浮垃圾,进入沉淀池5中,在沉淀池5内静置使污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颗粒自然沉淀入沉淀槽4中,沉淀完成后打开第一连通管7和第二连通管8阀门将污水以蓄水池6为中转引入兼容性氧化池9,在兼容性氧化池9内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随后通过引流管14进入一级人工湿地10和二级人工湿地11中,一级人工湿地10和二级人工湿地11均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充分将污水进行自然化还原处理,最终经过排水管15进行排放。
[001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与现有小型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相比,具有能够节省污水处理成本,减轻污水处理作业负担的优点。
[001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