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脑零配件 / 中央处理器 / 一种锚泊控制装置

一种锚泊控制装置

阅读:171发布:2023-1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锚泊控制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在控制装置本体上设有状态指示灯、扬声器、 开关 、控制台、 硬件 控制系统、触控显示屏、 连接线 槽,在控制装置本体的内部的硬件控制系统上设有供电模 块 、控制 电路 、 中央处理器 、存储模块、无线网模块、A\D转换模块、驱动电路、报警电路、 信号 放大电路、信号收发模块、显示模块、 图像采集 模块、抛起锚监控器,控制装置本体与高清摄像机连接,可以通过采集 水 下视频,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触控显示屏显示, 超 声波 探测器自动检测船底到达水底的距离,从而判断是否可以下锚,本装置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定为精准,能够寻找最适合下锚的地点。,下面是一种锚泊控制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上设有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的左下方设有连接线槽(8),所述控制台(5)上设有触控显示器(7),所述触控显示器(7)的右侧设有扬声器(3)、开关(4),控制装置本体(1)的顶部左端设有状态指示灯(2),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控制系统(6)上设有供电模(9),所述供电模块(9)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0)的另一端设有中央处理器(11),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一侧设有存储模块(12)、无线网络模块(13),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另一端设有A\D转换模块(14),所述中央处理器(11)的有端设有显示模块(19)、抛起锚监控器(21),所述显示模块(19)的另一端设有图像采集模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模块(14)的一端设有驱动电路(15)、报警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17),所述驱动电路(15)、报警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17)相互并联,所述驱动电路(15)、报警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17)的另一端与信号收发模块(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10)上设有第一电容(22),所述第一电容(22)的一侧设有第一有极性电容(23),所述第一有极性电容(23)的正极与第一电阻(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有极性电容(23)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26)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24)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2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24)与第一三极管(26)之间的节点与第三电阻(2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27)的另一端接通3V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26)的基极与第四电阻(2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28)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29)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7)上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30),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30)的正极接通3.6V电压,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30)的负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3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31)的负极与第二有极性电容(3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有极性电容(32)的正极与第二电容(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33)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33)与第八电阻(42)之间的节点与第六电阻(3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3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3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35)的发射极接4.9V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35)的基极与第三电容(3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36)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3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37)的另一端与2.7V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35)的发射极还与第七电阻(3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38)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4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4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41)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42)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通上的导线的一端设有声波探测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锚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锚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锚泊是船舶在海上、港外或港内作不靠岸停泊的一种方式,把锚抛入中后,锚爪便啮入海底,产生抓,在通过锚索的传递把船舶牢固地系在水中,从而限制船舶的活动范围,使其不致任意移动,一般锚泊系统包括锚、锚索、导链滚轮、锚链掣动和固定装置、锚机、锚链筒和锚唇等组成的一个系统。
[0003] 我国海域锚地众多,锚地中船舶锚泊自动控制水平不高,在台登陆等极端天气发生时,船舶的安全性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目前抛锚、起锚等操作基本上凭经验由人工进行,针对锚泊远程控制及安全性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但是近年来船舶走锚以及由此引起的撞船、撞桥事故不断增多,为根本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开发和使用锚泊操作远程控制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定为精准,能够寻找最适合下锚的地点的一种锚泊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包括制装置本体,所述控制装置本体上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左下方设有连接线槽,所述控制台上设有触控显示器,所述触控显示器的右侧设有扬声器、开关,控制装置本体的顶部左端设有状态指示灯,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
[0006] 优选的,所述硬件控制系统上设有供电模,所述供电模块的一端与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另一端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一侧设有存储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另一端设有A\D转换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有端设有显示模块、抛起锚监控器,所述显示模块的另一端设有图像采集模块。
[0007] 优选的,所述A\D转换模块的一端设有驱动电路、报警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报警电路、信号放大电路相互并联,所述驱动电路、报警电路、信号放大电路的另一端与信号收发模块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上设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侧设有第一有极性电容,所述第一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有极性电容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之间的节点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通3V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上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通3.6V电压,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有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第八电阻之间的节点与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4.9V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2.7V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通上的导线的一端设有声波探测器。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控制装置本体与高清摄像机连接,可以通过采集水下视频,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触控显示屏显示,超声波探测器自动检测船底到达水底的距离,从而判断是否可以下锚;
[0013] (2)本装置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定为精准,能够寻找最适合下锚的地点。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件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放大电路示意图。
[0018] 图中:1、控制装置本体;2、状态指示灯;3、扬声器;4、开关;5、控制台;6、硬件控制系统;7、触控显示屏;8、连接线槽;9、供电模块;10、控制电路;11、中央处理器;12、存储模块;13、无线网模块;14、A\D转换模块;15、驱动电路;16、报警电路;17、信号放大电路;18、信号收发模块;19、显示模块;20、图像采集模块;21、抛起锚监控器;22、第一电容;23、第一有极性电容;24、第一电阻;25、第二电阻;26、第一三极管;27、第三电阻;28、第四电阻;29、第五电阻;30、第一发光二极管;31、第二发光二极管;32、第二有极性电容;33、第二电容;34、第六电阻;35、第二三极管;36、第三电容;37、第一电感;38、第七电阻;39、第八电阻;40、第四电容;41、第二电感;42、第八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锚泊控制装置,包括制装置本体1,控制装置本体1通上的导线的一端设有超声波探测器,通过超声波探测器来检测水底到船底的深度,控制装置本体1上设有控制台5,控制台5的左下方设有连接线槽8,控制台5上设有触控显示器7,控制装置本体1与高清摄像机连接,可以通过采集水下视频,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触控显示屏7显示,超声波探测器自动检测船底到达水底的距离,从而判断是否可以下锚,触控显示器7的右侧设有扬声器3、开关4,控制装置本体1的顶部左端设有状态指示灯
2,控制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6。
[0021] 请参阅图2,硬件控制系统6上设有供电模块9,供电模块9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的一端连接,控制电路10的另一端设有中央处理器11,中央处理器11的一侧设有存储模块12、无线网络模块13,中央处理器11的另一端设有A\D转换模块14,中央处理器11的有端设有显示模块19、抛起锚监控器21,显示模块19的另一端设有图像采集模块20,在A\D转换模块14的一端设有驱动电路15、报警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17,驱动电路15、报警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17相互并联,驱动电路15、报警电路16、信号放大电路17的另一端与信号收发模块18连接。
[0022] 请参阅图3,控制电路10上设有第一电容22,第一电容22的一侧设有第一有极性电容23,第一有极性电容23的正极与第一电阻24的一端连接,第一有极性电容23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26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24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26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24与第一三极管26之间的节点与第三电阻27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27的另一端接通3V电压,第一三极管26的基极与第四电阻28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28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29的一端连接。
[0023] 请参阅图4,信号放大电路17上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30,信号放大器17将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数据转换模块能够将准确的数据进行转换,第一发光二极管30的正极接通3.6V电压,第一发光二极管30的负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31的正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31的负极与第二有极性电容32的负极连接,第二有极性电容32的正极与第二电容33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33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4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33与第八电阻42之间的节点与第六电阻34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3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3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35的发射极接4.9V电压,第二三极管35的基极与第三电容36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36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3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37的另一端与2.7V电压连接,第二三极管
35的发射极还与第七电阻3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38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42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4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40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4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4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41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42的一端连接。
[0024] 本装置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定为精准,能够寻找最适合下锚的地点。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