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脑零配件 / 接口 / 人机界面 / 数据手套 / 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阅读:979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和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和方法。在针法检测中,本发明采用了 压电效应 检测施针的 力 度,能检测施针时压力的数值和压力变化量的数值,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针法数据;在灸法检测中,采用了分布式测量技术,可以更好的还原燃烧过程,同时检测的二 氧 化 碳 则提供了 艾 灸燃烧过程的化学信息,压力 传感器 提供了针灸瓶内的压力信息、湿度传感为矫正 温度 因压力的偏移提供了方法,达到为分析灸法提供更为详实数据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紧凑,并且实现了多维物理量的传感,采用的检测 电路 集成度高。本发明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检测针灸技法。,下面是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位机、深度摄像头和通过第一载体安装在施针者同一只手上的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第一~第三陀螺仪、第一微控制器、第一通信模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指肚处,第一陀螺仪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第二关节处,第二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指肚处,第二陀螺仪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上关节处,第三陀螺仪位于施针者的腕关节处;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和第一~第三陀螺仪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一片上缓存器,第一片上缓存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一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深度摄像头与第一上位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上位机内置有与深度摄像头匹配的图像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是医用手套或者医用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荷放大电器、第二电荷放大电器与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4.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一、施针者施针时,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分别对应产生与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捻转度、拔插力度成正比例的电荷,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同时,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分别对应采集中指/食指、大拇指指节的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第三陀螺仪采集腕关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深度摄像头实时采集施针者施针过程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
二、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一片上缓存器缓存;
三、第一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上位机;
四、第一上位机利用内置的图像软件重现施针图像;
五、结合施针图像以及第一上位机从第一片上缓存器收到的数据,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时刻手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加速度和角度,腕关节的角度和加速度,同时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患处的施针时间。
5.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上位机、第二微控制器、第二通信模块、针灸瓶和第二载体;
所述针灸瓶的内壁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CO2传感器,针灸瓶瓶口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载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呈圆形分布的热敏电阻
所述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均与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微控制器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和第二片上缓存器;
所述第二片上缓存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二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是环形医用胶带,所述环形医用胶带的内环直径大于等于针灸瓶瓶口的直径。
7.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一)使用时,将第二载体放置于患处,将针灸瓶的瓶口朝向患处放置于热敏电阻围成的的圆内;
(二)热敏电阻实时检测患处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同时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针灸瓶内的压力和CO2浓度,并将测得的压力数据和浓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针灸瓶瓶口的湿度,并将测得的湿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
(三)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二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二片上缓存器缓存;
(四)第二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二上位机;
(五)第二上位机将收到的数据处理,获得针灸瓶内气压、湿度、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同时获得患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8.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针法检测装置和灸法检测装置;其中,
①针法检测装置
所述针法检测装置包括深度摄像头和通过第一载体安装在施针者同一只手上的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第一~第三陀螺仪、第一微控制器、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指肚处,第一陀螺仪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第二关节处,第二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指肚处,第二陀螺仪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上关节处,第三陀螺仪位于施针者的腕关节处;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和第一~第三陀螺仪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一片上缓存器,第一片上缓存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深度摄像头与上位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相连,上位机内置有与深度摄像头匹配的图像软件;
②灸法检测装置
所述灸法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二通信模块、针灸瓶和第二载体;
所述针灸瓶的内壁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CO2传感器,针灸瓶瓶口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载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呈圆形分布的热敏电阻;
所述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均与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微控制器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和第二片上缓存器;
所述第二片上缓存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9.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针法检测方法和灸法检测方法;
其中,针法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P1、施针者施针时,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分别对应产生与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成正比例的电荷,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同时,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分别对应采集中指/食指、大拇指指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第三陀螺仪采集腕关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深度摄像头实时采集施针者施针过程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
P2、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一片上缓存器缓存;
P3、第一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
P4、上位机利用内置的图像软件重现施针图像;
P5、结合施针图像以及上位机从第一片上缓存器收到的数据,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时刻手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加速度和角度,腕关节的角度和加速度,同时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患处的施针时间;
灸法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S1、使用时,将第二载体放置于患处,将针灸瓶的瓶口朝向患处放置于热敏电阻围成的圆内;
S2、热敏电阻实时检测患处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同时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针灸瓶内的压力和CO2浓度,并将测得的压力数据和浓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针灸瓶瓶口的湿度,并将测得的湿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
S3、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二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二片上缓存器缓存;
S4、第二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
S5、上位机将收到的数据处理,获得针灸瓶内气压、湿度、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同时获得患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说明书全文

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检测中医针灸技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针灸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03]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0004]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多项研究已表明其具有缓解、治疗慢性病的疗效。作为民族文化瑰宝之一,针灸因其适用范围广、效果较为显著、费用经济的原因,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也存在着经验性强、难上手、缺乏定量标准等问题。
[0005] 如果能够定量检测老中医的进行针灸针法/灸法的技法,不仅有利于量化中医进行针灸针法/灸法的过程,对治疗过程进行有效评估,更有利于评估新医生治疗过程的优劣。此外,有利于新手学习,对于针灸技术的推广和传播也大有好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
[000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方法。
[0008]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
[0009]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方法。
[0010]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和灸法的装置。
[0011]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和灸法的方法。
[0012]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包括第一上位机、深度摄像头和通过第一载体安装在施针者同一只手上的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第一~第三陀螺仪、第一微控制器、第一通信模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指肚处,第一陀螺仪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第二关节处,第二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指肚处,第二陀螺仪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上关节处,第三陀螺仪位于施针者的腕关节处;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和第一~第三陀螺仪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一片上缓存器,第一片上缓存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一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深度摄像头与第一上位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上位机内置有与深度摄像头匹配的图像软件
[0013] 作为限定:所述第一载体是医用手套或者医用胶带
[0014] 作为第二种限定: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荷放大电器、第二电荷放大电器与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0015]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来实现,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一、施针者施针时,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分别对应产生与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捻转度、拔插力度成正比例的电荷,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同时,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分别对应采集中指/食指、大拇指指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第三陀螺仪采集腕关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深度摄像头实时采集施针者施针过程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
二、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一片上缓存器缓存;
三、第一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上位机;
四、第一上位机利用内置的图像软件重现施针图像;
五、结合施针图像以及第一上位机从第一片上缓存器收到的数据,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时刻手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加速度和角度,腕关节的角度和加速度,同时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患处的施针时间。
[0016]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包括第二上位机、第二微控制器、第二通信模块、针灸瓶和第二载体;所述针灸瓶的内壁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CO2传感器,针灸瓶瓶口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载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呈圆形分布的热敏电阻
所述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均与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微控制器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和第二片上缓存器;
所述第二片上缓存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二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0017] 作为限定:所述第二载体是环形医用胶带,所述环形医用胶带的内环直径大于等于针灸瓶瓶口的直径。
[0018]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一)使用时,将第二载体放置于患处,将针灸瓶的瓶口朝向患处放置于热敏电阻围成的的圆内;
(二)热敏电阻实时检测患处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同时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针灸瓶内的压力和CO2浓度,并将测得的压力数据和浓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针灸瓶瓶口的湿度,并将测得的湿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
(三)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二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二片上缓存器缓存;
(四)第二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二上位机;
(五)第二上位机将收到的数据处理,获得针灸瓶内气压、湿度、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同时获得患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0019]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包括上位机、针法检测装置和灸法检测装置;其中,①针法检测装置
所述针法检测装置包括深度摄像头和通过第一载体安装在施针者同一只手上的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第一~第三陀螺仪、第一微控制器、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指肚处,第一陀螺仪位于施针者中指/食指的第二关节处,第二压电传感器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指肚处,第二陀螺仪位于施针者大拇指的上关节处,第三陀螺仪位于施针者的腕关节处;
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和第一~第三陀螺仪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一片上缓存器,第一片上缓存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深度摄像头与上位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相连,上位机内置有与深度摄像头匹配的图像软件;
②灸法检测装置
所述灸法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二通信模块、针灸瓶和第二载体;
所述针灸瓶的内壁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CO2传感器,针灸瓶瓶口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载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呈圆形分布的热敏电阻;
所述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均与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微控制器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和第二片上缓存器;
所述第二片上缓存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0020]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技法的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针法检测方法和灸法检测方法;其中,针法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P1、施针者施针时,第一压电传感器、第二压电传感器分别对应产生与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成正比例的电荷,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同时,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分别对应采集中指/食指、大拇指指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第三陀螺仪采集腕关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微控制器;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深度摄像头实时采集施针者施针过程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
P2、第一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一片上缓存器缓存;
P3、第一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
P4、上位机利用内置的图像软件重现施针图像;
P5、结合施针图像以及上位机从第一片上缓存器收到的数据,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时刻手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加速度和角度,腕关节的角度和加速度,同时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患处的施针时间;
灸法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S1、使用时,将第二载体放置于患处,将针灸瓶的瓶口朝向患处放置于热敏电阻围成的圆内;
S2、热敏电阻实时检测患处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同时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针灸瓶内的压力和CO2浓度,并将测得的压力数据和浓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针灸瓶瓶口的湿度,并将测得的湿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
S3、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二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二片上缓存器缓存;
S4、第二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
S5、上位机将收到的数据处理,获得针灸瓶内气压、湿度、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同时获得患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0021]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在针法检测中,本发明采用了压电效应检测施针的力度,同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后续信号放大电路进行修改(更换电阻/电容大小),既能够检测施针时压力的数值,也能够检测压力变化量的数值、捻针停留的时间,周期,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针法数据;
(2)在灸法检测中,本发明采用了分布式测量技术,可以更好的还原燃烧过程,同时检测的二则提供了灸燃烧过程的化学信息,压力传感器提供了针灸瓶内的压力信息,达到为分析灸法提供更为详实数据的目的;
(3)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紧凑,并且实现了多维物理量的传感,采用的检测电路集成度高,既减小了对受试者的干扰,也实现了在小区域内进行高密度的检测的目的;
(4)本发明为中医针灸技法定量描述提供了方法,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定量的训练新手针灸师的方法,也是对中医定量化的一个尝试,为制定中医针灸行业标准打下了基础
(5)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多传感器的传感网络设计方法,为将来医学中的分布传感设备打下了基础。
[0022] 本发明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评价针灸时的针法、灸法。附图说明
[002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压电传感器和电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压电传感器和陀螺仪的分布示意图;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次施针过程中,捻转手法大拇指指肚压力的测试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次施针过程中,捻转手法食指指肚压力的测试结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次艾灸过程中,针灸瓶内的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25] 图中:1、手套本体,2、第一压电传感器,3、第二压电传感器,4、第一陀螺仪,5、第二陀螺仪,6、第三陀螺仪,7、针灸瓶,8、压力传感器,9、CO2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环形医用胶带,12、热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7]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装置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上位机、深度摄像头和医用手套,深度摄像头的输出端与第一上位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上位机内置有与深度摄像头匹配的图像软件。医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安装在手套本体1上的第一压电传感器2、第二压电传感器3、第一电荷放大器、第二电荷放大器、第一~第三陀螺仪4~6、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微控制器包括第一片上缓存器和内置第一模数转换器的第一主控芯片。
[0028] 第一压电传感器2、第二压电传感器3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荷放大电器、第二电荷放大电器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第三陀螺仪4~6的输出端均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片上缓存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片上缓存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一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压电传感器2设置于手套本体1上中指的指肚处,第一陀螺仪4设置于手套本体1上中指的第二关节处,第二压电传感器3设置于手套本体1上大拇指的指肚处,第二陀螺仪5设置于手套本体1上大拇指的上关节处,第三陀螺仪6设置于手套本体1的腕关节处。
[0029] 本实施例中,手套本体1还可以用医用胶带代替,可以根据施针者的习惯将第一压电传感器2和第一陀螺仪4分别设置在手套本体1上的食指指肚处和食指的第二关节处。深度摄像头采用Microsoft的Kinect深度摄像头,第一上位机内置有基于KinectFusion算法的3D重构软件。
[0030]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针法的方法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来实现,按照如下步骤顺序进行:
一、施针者首先将医用手套戴在手上,施针者施针时,第一压电传感器2、第二压电传感器3分别对应产生与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成正比例的电荷,并分别对应输出至第一电荷放大器、第二电荷放大器;第一电荷放大器和第二电荷放大器分别将收到的电荷放大之后输出至第一模数转换器;
同时,第一陀螺仪4和第二陀螺仪5分别对应采集中指/食指、大拇指指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三陀螺仪6采集腕关节的角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输出至第一模数转换器;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深度摄像头实时采集施针者施针过程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第一上位机;
二、第一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一片上缓存器缓存;
三、第一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上位机;
四、第一上位机利用内置的图像软件重现施针图像;
五、结合施针图像以及第一上位机从第一片上缓存器收到的数据,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时刻手指的捻转力度、拔插力度、加速度和角度,腕关节的角度和加速度,同时获得施针过程中,任意患处的施针时间。
[0031] 如图4所示,是一次施针过程中,捻转手法大拇指指肚压力的测试结果,其中图4a为测得的原始数据,图4b是经过50Hz陷波器(实际信号受50Hz工频干扰(来源于市电)严重,需要进行50Hz滤波)滤去空气中工频后压电信号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1秒钟大概捻转3次,一来一回产生两个峰值,捻转时力近似恒定。
[0032] 如图5所示,是一次施针过程中,捻转手法食指指肚压力的测试结果,其中图5a为测得的原始数据,图5b是经过50Hz陷波器(实际信号受50Hz工频干扰(来源于市电)严重,需要进行50Hz滤波)滤去空气中工频后压电信号的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行针过程中力的微小变化可以高灵敏度测出。
[0033] 上述检测结果能够将施针过程量化,既可以用于评价新手操作是否合格,也可以将有经验的施针者的施针过程记录,供新手学习。
[0034]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二上位机、第二微控制器、第二通信模块、针灸瓶6和环形医用胶带11。环形医用胶带11内环直径大于等于针灸瓶6瓶口的直径。第二微控制器包括第二片上缓存器和内置第二模数转换器的第二主控芯片。
[0035] 针灸瓶6的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和CO2传感器9,针灸瓶6瓶口的内壁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0,环形医用胶带11上设置有六个呈圆形分布的热敏电阻12。
[0036] 压力传感器8、CO2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和热敏电阻12的输出端均与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片上缓存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片上缓存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二上位机的输入端相连。
[0037]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模块采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8、CO2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的数量都是以一个举例说明,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数量;热敏电阻12的数量以六个举例说明,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数量,但是不能少于四个,当少于四个时,测试结果的分辨率会不足。
[0038]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多传感系统检测针灸灸法的方法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3来实现,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一)使用时,将环形医用胶带11贴于患处,将针灸瓶6的瓶口朝向患处放置于环形医用胶带11的内环中;
(二)热敏电阻12实时检测患处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同时压力传感器8、CO2传感器9分别实时检测针灸瓶6内的压力和CO2浓度,并将测得的压力数据和浓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湿度传感器10实时检测针灸瓶6瓶口的湿度,并将测得的湿度数据输出至第二微控制器;
(三)第二微控制器利用自身包含的第二模数转换器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至第二片上缓存器缓存;
(四)第二片上缓存器将缓存的数据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二上位机;
(五)第二上位机将收到的数据处理,获得针灸瓶内气压、湿度、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同时获得患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0039] 实际使用时,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记录下在不同艾绒、麻叶、硫磺等材料配比下的针灸瓶7内气压、CO2浓度、湿度等信息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同时获得患处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应的疗效,给出针对不同病症较好的材料配比组合。如图8所示,是一次艾灸过程中,针灸瓶7内的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