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溶剂类 / 界面膜 / 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阅读:78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移动终端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被唤醒后,且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 锁 屏状态;若处于锁屏状态,则移动终端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 正面 是否为有效人脸;若为有效人脸,则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否则,移动终端不响应所述触摸操作,进入防误触模式。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过程中,将移动终端放入口袋随身携带时,减少出现误触操作而造成移动终端对该触摸进行响应的情况,延长了移动终端待机时间,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下面是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具有图像捕捉装置的移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被唤醒后,且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
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屏状态;
若处于锁屏状态,则移动终端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若为有效人脸,则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否则,移动终端不响应所述触摸操作,进入防误触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判断处于锁屏状态后,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虹膜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移动终端屏幕显示警示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移动终端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退出防误触模式。
8.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唤醒模,用于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
接收模块,用于在屏幕唤醒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
锁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执行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非有效人脸时,进入防误触模式;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有效人脸时,响应触摸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警示界面单元,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显示警示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拦截单元,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获取图像单元,用于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虹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虹膜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退出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退出防误触模式。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

说明书全文

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成为集通信和娱乐为一体的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色,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智能手机的身影。人们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语音交流、文字交流、消费、娱乐甚至工作,可以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0003] 但是,人们在将移动终端放入口袋随身携带时,若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朝向用户的皮肤,如果收到通知消息时,移动终端会亮屏显示通知,这时用户在行动时会造成误触,并导致移动终端在口袋中持续处于亮屏状态,甚至可能会出现误打开手机应用、误拨打电话等情况,而用户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移动终端的电量的浪费等,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影响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过程中,将移动终端放入口袋随身携带时,经常会出现误触操作,导致移动终端的电量的浪费等,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影响使用感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具有图像捕捉装置的移动终端上,包括:移动终端被唤醒后,且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屏状态;若处于锁屏状态,则移动终端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若为有效人脸,则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否则,移动终端不响应所述触摸操作,进入防误触模式。
[0007]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判断处于锁屏状态后,启动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08] 进一步的,检测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09] 进一步的,检测图像信息中的虹膜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10] 进一步的,进入防误触模式后,移动终端屏幕显示警示界面。
[0011] 进一步的,进入防误触模式后,移动终端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0012]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退出防误触模式。
[0013]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14] 唤醒模,用于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
[0015] 接收模块,用于在屏幕唤醒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
[0016] 锁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0017]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18] 执行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非有效人脸时,进入防误触模式;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有效人脸时,响应触摸操作。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警示界面单元,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显示警示界面。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拦截单元,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0021]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获取图像单元,用于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
[0022]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23]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虹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虹膜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24] 进一步的,还包括退出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退出防误触模式。
[0025]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上述的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
[0026]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移动终端被唤醒后,且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处于锁屏状态,则移动终端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若为有效人脸,则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否则,移动终端不响应所述触摸操作,进入防误触模式。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过程中,将移动终端放入口袋随身携带时,减少出现误触操作而造成移动终端对该触摸进行响应的情况,延长了移动终端待机时间,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1]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32] S101:移动终端被唤醒后,且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
[0033] 移动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时,移动终端被唤醒,屏幕亮起;在移动终端屏幕处于亮屏状态时,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
[0034] S102: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0035] 在移动终端屏幕处于亮屏状态时,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移动终端通过系统提供可以获取当前的锁屏状态的方法获取当前状态,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处于非锁屏状态,则执行S103;若处于锁屏状态,则执行S104;
[0036] S103: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
[0037] 在移动终端屏幕处于亮屏状态时,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处于非锁屏状态,默认用户正在使用手机,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
[0038] S104:启动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39] 在移动终端屏幕处于亮屏状态时,屏幕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处于锁屏状态,则启动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检测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和/或虹膜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若判断为有效人脸,则执行S105;若判断无有效人脸,则执行S106;
[0040] S105: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
[0041] 移动终端判断当前处于锁屏状态后,启动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检测到人脸信息和/或虹膜信息,则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有效人脸,移动终端响应所述触摸操作;
[0042] S106:移动终端不响应所述触摸操作,进入防误触模式;
[0043] 移动终端判断当前处于锁屏状态后,启动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未检测到人脸信息或虹膜信息,则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无有效人脸,移动终端不响应所述触摸操作,进入防误触模式;进入防误触模式后,移动终端屏幕显示警示界面,并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0044] 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移动终端退出防误触模式;警告界面消除,同时恢复手机屏幕正常的滑动事件,防止影响正常的使用。
[0045] 具体实施例一
[0046]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唤醒模块1,接收模块2,锁屏判断模块3,人脸识别模块4,执行模块5,退出模块6;
[0047] 唤醒模块1,用于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移动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唤醒模块1唤醒移动终端屏幕,屏幕处于亮屏状态;
[0048] 接收模块2,用于在屏幕唤醒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在唤醒模块1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后,接收模块2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
[0049] 锁屏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在唤醒模块1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后,接收模块2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锁屏判断模块3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0050] 人脸识别模块4,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所述人脸识别模块4包括获取图像单元41及人脸检测单元42,获取图像单元41用于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人脸检测单元42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51] 执行模块5,用于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非有效人脸时,进入防误触模式;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有效人脸时,响应触摸操作;所述执行模块5还包括警示界面单元51和拦截单元52,警示界面单元51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显示警示界面;拦截单元52,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0052] 退出模块6,用于当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退出防误触模式。
[0053] 具体实施例二
[0054]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唤醒模块1,接收模块2,锁屏判断模块3,人脸识别模块4,执行模块5,退出模块6;
[0055] 唤醒模块1,用于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移动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唤醒模块1唤醒移动终端屏幕,屏幕处于亮屏状态;
[0056] 接收模块2,用于在屏幕唤醒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在唤醒模块1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后,接收模块2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
[0057] 锁屏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在唤醒模块1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后,接收模块2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锁屏判断模块3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0058] 人脸识别模块4,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识别并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所述人脸识别模块4包括获取图像单元41及虹膜检测单元43,获取图像单元41用于获取当前屏幕正面的图像信息;虹膜检测单元43用于检测图像信息中的虹膜信息判断当前屏幕正面是否为有效人脸;
[0059] 执行模块5,用于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非有效人脸时,进入防误触模式;判断当前屏幕正面为有效人脸时,响应触摸操作;所述执行模块5还包括警示界面单元51和拦截单元52,警示界面单元51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显示警示界面;拦截单元52,用于进入防误触模式后对屏幕的触摸事件进行拦截;
[0060] 退出模块6,用于当移动终端的屏幕息屏后,退出防误触模式。
[0061]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