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

阅读:70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发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发动机 ,包括发动机 箱体 和 气缸 体,所述发动机箱体包括配合装配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 气缸体 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左箱体油道和右箱体油道的油道I;所述油道I避开气缸体、左箱体及右箱体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设置;通过内置于气缸体上的油道,利于使 润滑油 避开气缸体及左右箱体三者结合面相交处的薄弱 位置 ,利于降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漏油 风 险;同时,利于避免左右箱体加工复杂的气缸体配合面,利于气缸体与左右箱体的配合面仅通过一般的密封垫即可实现密封,而不必一定要使用多层 钢 垫密封,利于降低成本。,下面是发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箱体气缸体,所述发动机箱体包括配合装配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左箱体油道和右箱体油道的油道I;所述油道I避开气缸体、左箱体及右箱体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I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左箱体与右箱体配合面的两侧,并油道I的进油口连通于右箱体油道,油道I的出油口连通于左箱体油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I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道I和第二油道I;所述第一油道I的进油口连通于右箱体油道,所述第二油道I的出油口连通于左箱体油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I为斜置油道,所述第二油道I为竖直油道;所述第一油道I与第二油道I于气缸体的远离发动机箱体侧相交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I和第二油道I间的夹
1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I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油道I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I还包括设置于气缸体的靠近右箱体侧的用于连通第一油道I与右箱体油道的第三油道I;所述第三油道为设置于气缸体与右箱体配合面处的槽形油道。

说明书全文

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0003] 现有的左右分箱结构的内燃机,其通过合箱面的润滑油主油道一般设置于曲轴箱体上以用于避开气缸体与左、右箱体的三者结合面交叉位置,该交叉位置一般受较为薄弱,容易发生润滑油泄漏,特别是易发生高压油泄漏。
[0004]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通过内置于气缸体上的油道,利于使润滑油避开气缸体及左右箱体三者结合面相交处的薄弱位置,利于降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漏油险;同时,利于避免左右箱体加工复杂的气缸体配合面,利于气缸体与左右箱体的配合面仅通过一般的密封垫即可实现密封,而不必一定要使用多层垫密封,利于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通过内置于气缸体上的油道,利于使润滑油避开气缸体及左右箱体三者结合面相交处的薄弱位置,利于降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漏油风险;同时,利于避免左右箱体加工复杂的气缸体配合面,利于气缸体与左右箱体的配合面仅通过一般的密封垫即可实现密封,而不必一定要使用多层钢垫密封,利于降低成本。
[0006] 本发明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箱体和气缸体,所述发动机箱体包括配合装配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左箱体油道和右箱体油道的油道I;所述油道I避开气缸体、左箱体及右箱体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设置;也就是说靠近气缸体、左箱体及右箱体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的左箱体的油道进油口(或出油口)和右箱体的油道出油口(或进油口)均朝向气缸体侧设置,并形成与油道I的出油口及进油口(或进油口及出油口)的分别连通,也即左箱体的油道进油口(或出油口)与油道I的出油口(或进油口)位于气缸体与左箱体的配合面处,右箱体的油道出油口(或进油口)与油道I的进油口(或出油口)位于气缸体与右箱体的配合面处,利于避开气缸体、左箱体及右箱体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利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泄漏风险;同时,该设置方式利于避免左右箱体加工复杂的气缸体配合面,利于气缸体与左右箱体的配合面仅通过一般的密封垫即可实现密封,而不必一定要使用多层钢垫密封,利于降低成本;所述密封垫4如普通纸密封垫等,密封垫4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07] 进一步,所述油道I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左箱体与右箱体配合面的两侧,并油道I的进油口连通于右箱体油道,油道I的出油口连通于左箱体油道;利于右箱体油道内的润滑油通过气缸体的油道I的进油口进入油道I内并通过与油道I出油口连通的左箱体油道进油口流至左箱体油道内,利于避开气缸体、左箱体及右箱体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利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泄漏风险;
[0008] 进一步,所述油道I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道I和第二油道I;所述第一油道I的进油口连通于右箱体油道,所述第二油道I的出油口连通于左箱体油道;即右箱体油道内的润滑油先流至气缸体的第一油道I再进入第二油道I,最后进入左箱体油道内;
[0009] 进一步,所述第一油道I为斜置油道,所述第二油道I为竖直油道(上下方位的油道);所述第一油道I与第二油道I于气缸体的远离发动机箱体侧相交并连通;利于油道I于气缸体内的加工;利于由右箱体油道内流出的润滑油顺畅的进入第一油道I;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一油道I和第二油道I间的夹为10-80°,优选为60°;进一步利于油道I于气缸体内的加工,及利于由右箱体油道内流出的润滑油顺畅的进入第一油道I;
[0011] 进一步,所述第一油道I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油道I的横截面积;优选第一油道I的横截面为圆形,采用普通刀具即可加工,第二油道I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油道I,便于加工后两者更好的贯通,同时,第二油道I为模具抽芯孔,截面积越大模具强度越好,不需要机加,利于减少加工成本;
[0012] 进一步,所述油道I还包括设置于气缸体的靠近右箱体侧的用于连通第一油道I与右箱体油道的第三油道I;所述第三油道为设置于气缸体与右箱体配合面处的槽形油道;所述第三油道I的槽口朝向右箱体侧设置,第三油道I的靠近第一油道I侧槽底设置有第三油道的出油口,第三油道的出油口也即第一油道的出油口;第三油道I的进油口位于槽形油道槽口的远离出油口侧;第三油道I13的的槽型油道为利于避让其他功能件或安装点的弯曲状结构设置,利于发动机润滑油道的结构布局。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发动机通过内置于气缸体上的油道,利于使润滑油避开气缸体及左右箱体三者结合面相交处的薄弱位置,利于降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漏油风险;同时,利于避免左右箱体加工复杂的气缸体配合面,利于气缸体与左右箱体的配合面仅通过一般的密封垫即可实现密封,而不必一定要使用多层钢垫密封,利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的气缸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的气缸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的方位描述中,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的上、下、左、右方位在本发明描述中也为上、下、左、右方位,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气缸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气缸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箱体和气缸体1,所述发动机箱体包括配合装配的左箱体3和右箱体2;所述气缸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左箱体3油道和右箱体2油道的油道I;所述油道I避开气缸体1、左箱体3及右箱体2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设置;也就是说靠近气缸体1、左箱体3及右箱体2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的左箱体3的油道进油口(或出油口)和右箱体2的油道出油口(或进油口)均朝向气缸体1侧设置,并形成与油道I的出油口及进油口(或进油口及出油口)的分别连通,也即左箱体3的油道进油口(或出油口)与油道I的出油口(或进油口)位于气缸体1与左箱体3的配合面处,右箱体2的油道出油口(或进油口)与油道I的进油口(或出油口)位于气缸体1与右箱体2的配合面处,利于避开气缸体1、左箱体3及右箱体2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利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泄漏风险;同时,该设置方式利于避免左右箱体2加工复杂的气缸体1配合面,利于气缸体1与左右箱体的配合面仅通过一般的密封垫4即可实现密封,而不必一定要使用多层钢垫密封,利于降低成本;所述密封垫4如普通纸密封垫等,密封垫4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箱体油道和右箱体油道未在图中标出,所述左箱体油道的进油口和右箱体油道的出油口均未在图中标出。
[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道I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左箱体与右箱体配合面23的两侧,并油道I的进油口连通于右箱体2油道,油道I的出油口连通于左箱体3油道;利于右箱体2油道内的润滑油通过气缸体1的油道I的进油口进入油道I内并通过与油道I出油口连通的左箱体3油道进油口流至左箱体3油道内,利于避开气缸体1、左箱体3及右箱体2三者相互配合面的交叉处,利于润滑油尤其是高压润滑油的泄漏风险。
[0022]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道I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道I11和第二油道I12;所述第一油道I11的进油口111连通于右箱体2油道,所述第二油道I12的出油口121连通于左箱体3油道;即右箱体2油道内的润滑油先流至气缸体1的第一油道11I再进入第二油道I12,最后进入左箱体3油道内。
[00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I11为斜置油道,所述第二油道I12为竖直油道(上下方位的油道);所述第一油道I11与第二油道I12于气缸体1的远离发动机箱体侧相交并连通;利于油道I于气缸体1内的加工;利于由右箱体2油道内流出的润滑油顺畅的进入第一油道I11。
[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I11和第二油道I12间的夹角为10-80°,优选为60°;进一步利于油道I于气缸体1内的加工,及利于由右箱体2油道内流出的润滑油顺畅的进入第一油道I11。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I1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油道I12的横截面积;优选第一油道I11的横截面为圆形,采用普通刀具即可加工,第二油道I1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油道I11,便于加工后两者更好的贯通,同时第二油道I12为模具抽芯孔,截面积越大模具强度越好,不需要机加,利于减少加工成本。
[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道I还包括设置于气缸体1的靠近右箱体2侧的用于连通第一油道I11与右箱体2油道的第三油道I13;所述第三油道I13为设置于气缸体1与右箱体2配合面处的槽形油道;所述第三油道I13的槽口朝向右箱体2侧设置,第三油道I13的靠近第一油道I11侧槽底设置有第三油道I13的出油口132,第三油道I13的出油口132也即第一油道I11的出油口111;第三油道I13的进油口131位于槽形油道槽口的远离出油口132侧;第三油道I13的槽型油道为利于避让其他功能件或安装点的弯曲状结构设置,利于发动机润滑油道的结构布局。
[002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