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硫酸盐还原菌 / 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一种利用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阅读:45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利用 微 生物 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包括 固化 材料制备、钻孔、灌料步骤。本发明利用 硫酸 盐 还原菌在厌 氧 条件下还原 硫酸盐 ,生成S2-与 金属离子 生成硫化物沉淀,在堆场渗漏点板结、结壳形成防渗层,从而对堆场渗漏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所用材料渗透性好,可对深处渗漏点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实现堆场原位封堵,无需开挖,施工成本低;本发明药剂消耗少,与有机封堵材料相比,性质稳定,不易老化分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一种利用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 4:1 5混合~ ~
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5 3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固化材料灌入后1 72h,再灌入胶结剂。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胶结剂灌入后1 96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45 100%,~ ~
补充料是硫酸盐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 2混合得到。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所述的定期是每隔1 168h重复1次S3步骤。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盐溶液为FeSO4溶液、Fe(2 SO4)3溶液、MnSO4溶液、K2SO4溶液、Na2SO4溶液或MgSO4溶液,金属离子浓度为1 5mol/L。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所述的电子供体为H2、CO、乳酸盐、糖蜜、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细菌、脱硫肠状菌属细菌、脱硫单胞菌属细菌、脱硫叶菌属细菌、脱硫菌属细菌、脱硫球菌属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硫酸盐还原菌的细菌浓度为1×104-1×108 cfu/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材料的ORP为-510 -90mv,pH为4.5 8.5。
~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结剂为酸盐胶结剂、磷酸盐胶结剂、酸盐胶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的处理方法大多为堆放处置。在堆场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前缺乏合理规划,建设中缺乏完善监督,建设后缺乏维护保养,导致堆场在堆存过程中发生渗漏。由于雨淋滤等作用使其中的重金属向环境中迁移,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0003] 现有技术常采用防渗衬层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阻隔处理,但由于地形限制、地质运动等因素,防渗衬层易发生老化、断裂,从而造成堆场泄漏。常用的封堵技术有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阻隔技术、有机灌浆材料封堵技术等。但HDPE在铺设过程中需对堆场进行开挖,施工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有机灌浆材料封堵技术所用材料渗透性差,难以到达深处泄漏点,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 4:1 5混合~ ~
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条件下还原硫酸盐,生成的S2-与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在堆场渗漏点板结、结壳形成防渗层,从而对堆场渗漏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所用材料渗透性好,可对深处渗漏点进行有效封堵;本发明实现堆场原位封堵,无需开挖,施工成本低;本发明药剂消耗少,与有机封堵材料相比,性质稳定,不易老化分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8]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 4:1 5混合~ ~
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09] 优选地,S3步骤中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5 35%。~
[0010] 优选地,S3步骤中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20 30%。~
[0011] 优选地,S3步骤中固化材料灌入后1 72h,再灌入胶结剂。~
[0012] 优选地,S3步骤中固化材料灌入后3 12h,再灌入胶结剂。~
[0013] 优选地,S3步骤中胶结剂灌入后1 96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45 100%,补充料是硫酸盐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 2混合得到。
~ ~
[0014] 优选地,S3步骤中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45 80%。~
[0015] 优选地,S3步骤中胶结剂灌入后24 72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
[0016] 优选地,S4步骤中所述的定期是每隔1 168h重复1次S3步骤。~
[0017] 优选地,S4步骤中所述的定期是每隔48 72h重复1次S3步骤。~
[0018] 优选地,所述的硫酸盐溶液为FeSO4溶液、Fe2(SO4)3溶液、MnSO4溶液、K2SO4溶液、Na2SO4溶液或MgSO4溶液,金属离子浓度为1 5mol/L。~
[0019] 优选地,所述的硫酸盐溶液为FeSO4溶液,金属离子浓度为2~4mol/L。
[0020] 优选地,所述的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所述的电子供体为H2、CO、乳酸盐、糖蜜、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营养元素为元素、钠元素、元素、镁元素、磷元素、氮元素、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供体为H2、CO、乳酸钠。
[0022] 优选地,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为脱硫弧菌属细菌、脱硫肠状菌属细菌、脱硫单胞菌属细菌、脱硫叶菌属细菌、脱硫菌属细菌、脱硫球菌属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硫酸盐还原菌的细菌浓度为1×104-1×108 cfu/ml;脱硫弧菌属的拉丁名为Desulfovibrio;脱硫肠状菌属的拉丁名为Desulfotomaculum;
脱硫单胞菌属的拉丁名为Desulfomonas;脱硫叶菌属的拉丁名为Desulfobulbus;脱硫菌属的拉丁名为Desulfobacter;脱硫球菌属的拉丁名为Desulfococcus。
[0023] 优选地,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细菌,细菌浓度为1×105-1×107 cfu/ml。
[0024] 优选地,所述的固化材料的ORP为-510 -90mv,pH为4.5 8.5。~ ~
[0025] 优选地,所述的固化材料的ORP为-330 -110mv,pH为7.0 8.0。~ ~
[0026] 优选地,所述的胶结剂为酸盐胶结剂、磷酸盐胶结剂、酸盐胶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1 实施例2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8] 实施例1某点位渗漏堆场,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离子浓度为2mol/L 的Fe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以及浓度为1×10 cfu/ml的脱硫弧菌属细菌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电子供体为H2;固化材料的ORP为-110mv,pH为7.0;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3h,再灌入硅酸盐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24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
S4、每隔48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29] 经检测,按本发明方法实施45天后,渗漏点无渗漏,封堵效果良好。
[0030] 实施例2某点位渗漏堆场,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离子浓度为3mol/L 的Fe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以及浓度为1×10 cfu/ml的脱硫弧菌属细菌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电子供体为乳酸钠;固化材料的ORP为-120mv,pH为7.2;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6h,再灌入磷酸盐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48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
S4、每隔60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31] 经检测,按本发明方法实施50天后,渗漏点无渗漏,封堵效果良好。
[0032] 实施例3某点位渗漏堆场,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离子浓度为4mol/L 的Fe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以及浓度为1×107 cfu/ml的脱硫弧菌属细菌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电子供体为糖蜜;固化材料的ORP为-130mv,pH为7.5;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9h,再灌入磷酸盐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60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
S4、每隔72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33] 经检测,按本发明方法实施60天后,渗漏点无渗漏,封堵效果良好。
[0034] 实施例4某点位渗漏堆场,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离子浓度为4mol/L 的Mg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以及浓度为1×107 cfu/ml的脱硫肠状菌属细菌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电子供体为乳酸钠;固化材料的ORP为-130mv,pH为7.2;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12h,再灌入磷酸盐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72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
S4、每隔72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35] 经检测,按本发明方法实施55天后,渗漏点无渗漏,封堵效果良好。
[0036] 实施例5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电子供体为乙醇;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37] 实施例6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微生物生长组分为含有电子供体以及营养元素的微生物生长组分,电子供体为CO;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38] 实施例7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2.5:3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39] 实施例8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5%;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0] 实施例9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35%;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1] 实施例10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2.5:3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20%;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2] 实施例11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25%;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3] 实施例12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1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的灌入量=渗漏点裂缝的体积,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的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30%;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4] 实施例13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1h,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5] 实施例14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72h,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6] 实施例15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2.5:3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37h,再灌入胶结剂;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7] 实施例16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1h,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1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45%,补充料是硫酸盐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8] 实施例17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72h,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96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100%,补充料是硫酸盐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2混合得到;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49] 实施例18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硫酸盐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脱硫弧菌属细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2.5:3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脱硫弧菌属细菌的细菌浓度为1×104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37h,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49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72.5%,补充料是硫酸盐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5混合得到;
S4、定期重复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50] 实施例19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FeSO4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脱硫肠状菌属细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
8
匀,得到固化材料;脱硫肠状菌属细菌的细菌浓度为1×10 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1h,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1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45%,补充料是Fe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FeSO4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mol/L;
S4、每隔1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51] 实施例20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Fe(2 SO4)3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脱硫单胞菌属细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脱硫单胞菌属细菌的细菌浓度为1×106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72h,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96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100%,补充料是Fe(2 SO4)3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2混合得到,Fe(2 SO4)3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5mol/L;
S4、每隔168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52] 实施例21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MnSO4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脱硫叶菌属细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2.5:3混合均
5
匀,得到固化材料;脱硫叶菌属细菌的细菌浓度为1×10 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37h,再灌入硅酸盐胶结剂;硅酸盐胶结剂灌入后49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72.5%,补充料是Mn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5混合得到,MnSO4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3mol/L;
S4、每隔85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53] 实施例22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K2SO4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脱硫菌属细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脱硫菌属细菌的细菌浓度为1×107 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1h,再灌入磷酸盐胶结剂;磷酸盐胶结剂灌入后1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45%,补充料是K2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K2SO4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mol/L;固化材料的ORP为-510mv,pH为4.5;
S4、每隔1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54] 实施例23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Na2SO4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脱硫球菌属细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4:5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脱硫球菌属细菌的的细菌浓度为1×107 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72h,再灌入硼酸盐胶结剂;硼酸盐胶结剂灌入后96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100%,补充料是Na2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2混合得到,Na2SO4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5mol/L;固化材料的ORP为-90mv,pH为8.5;
S4、每隔168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0055] 实施例24利用微生物诱导进行堆场渗漏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MgSO4溶液,与微生物生长组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混合液按体积比2.5:3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材料;MgSO4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2.5mol/L;硫酸盐还原菌为脱硫弧菌属细菌、脱硫肠状菌属细菌、脱硫单胞菌属细菌、脱硫叶菌属细菌、脱硫菌属细菌、脱硫球菌属细菌按1:1:1:1:1:1混合得到,细菌浓度为1×107 cfu/ml;
S2、在堆场的渗漏点及其周围钻出灌料孔;
S3、向灌料孔先灌入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灌入后37h,再灌入胶结剂;胶结剂灌入后49h,向灌料孔灌入补充料,补充料灌入量为固化材料体积的72.5%,补充料是MgSO4溶液、微生物生长组分按体积比1:1.5混合得到,MgSO4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为3mol/L;固化材料的ORP为-300mv,pH为6.5;胶结剂为硅酸盐胶结剂、磷酸盐胶结剂、硼酸盐胶结剂按1:1:1混合得到;
S4、每隔85h重复1次S3步骤,直至堆场不再渗漏,即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