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物 / 建筑物 / 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

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

阅读:473发布:2023-12-14

专利汇可以提供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毫米波室外无源 覆盖 方法在基站(1)的直射区(21)采用直接照射覆盖方法,在基站(1)的阴影区(22)采用无源 反射器 (3)照射覆盖的方法;基站(1)的 位置 便于基站(1) 信号 经过尽可能少的反射次数、尽可能短的路径(5)就可以到达阴影区(22);无源反射器(3)的位置使得基站(1)信号经过一级无源反射器(31)或者多级无源反射器(32)到阴影区(22)路径(5)的总反射次数尽可能少、总距离尽可能短。该方法可以减少毫米波大尺度传播的路径损耗,还可以增加独立信道数量,改善MIMO信道的独立性;不使用电源,具有节能、工作频带宽、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易于与现有环境及 建筑物 融合。,下面是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在基站(1)的直射区(21)采用直接照射覆盖方法,在基站(1)的阴影区(22)采用无源反射器(3)照射覆盖的方法,以提高阴影区(22)的信号强度,改善阴影区(22)的信道特性;基站(1)的位置尽可能位于空间没有遮挡物(4)的走廊(41)的交汇处,或者位于附近没有遮挡物(4)的开阔处,以使得服务区(2)内直射区(21)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便于基站(1)信号经过尽可能少的反射次数、尽可能短的路径(5)就可以到达阴影区(22);无源反射器(3)包括一级无源反射器(31)和多级无源反射器(32);无源反射器(3)的位置使得基站(1)信号经过一级无源反射器(31)或者多级无源反射器(32)到阴影区(22)路径(5)的总反射次数尽可能少、总距离尽可能短,以减少路径(5)总的路径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密集的服务区(2),基站(1)的位置高度可以大于建筑物的高度,以减少基站(1)信号到阴影区(22)路径(5)的距离,以减少路径(5)总的路径损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无源反射器(31)位于基站(1)的直射区(21),一级无源反射器(31)把基站(1)的直射信号反射到阴影区(22);多级无源反射器(32)位于基站(1)的阴影区(22);一级无源反射器和多级无源反射器多次接反射,可以把基站(1)的电磁波信号送到必须经过反射才能到达的阴影区(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多组的无源反射器(3),同一个阴影区(22)可以形成多条从基站(1)到该阴影区(22)的路径(5),以进一步改善基站(1)与该阴影区(22)之间信道的路径损耗、信道相关性等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使用不同反射面形状的无源反射器(3),得到不同类型的反射波,进而通过选择无源反射器的反射面形状,调节到达阴影区的波束宽度,以改善信道的路径损耗、到达、信道相关性等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源反射器(3)既可以是专制造的无源反射器(3),也可以使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等自然存在的物体作为无源反射器(3);也可以对建筑物的外墙进行表面处理,改变其形状以形成所需形状的无源反射器、改变其表面材料组成以提高反射率,改变其表面光滑度以提高反射率;专门制造的无源反射器(3)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以不破坏建筑物的外形。

说明书全文

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尤其是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移动通信的速率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高速率的需要,移动通信的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进入到了毫米波频段。在城市环境,建筑物对毫米波的传播具有遮挡效应,成为毫米波传播的遮挡物,被遮挡物遮挡的区域就是毫米波传播的阴影区。毫米波在阴影区的传播主要靠毫米波的绕射,但是毫米波的波长比较短,毫米波的绕射能远远低于频率较低的频段。因此毫米波的路径损耗大于频率较低的频段,毫米波的路径损耗因子大于频率较低的频段,毫米波的覆盖效果低于频率较低的频段,尤其是在阴影区更是如此。即使在直射区,有时散射体的数量和强度都不理想,也影响信道容量。
[0003] 为了改善阴影区的覆盖效果,通常采用有源中继的方法,例如直放站。有时直接增加基站以减少阴影区的范围。这些方法功耗高、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毫米波在阴影区的覆盖效果,不使用电源,具有节能、工作频带宽、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易于与现有环境及建筑物融合。
[0005]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在基站的直射区采用直接照射覆盖方法,在基站的阴影区采用无源反射器照射覆盖的方法,以提高阴影区的信号强度,改善阴影区的信道特性;基站的位置尽可能位于空间没有遮挡物的走廊的交汇处,或者位于附近没有遮挡物的开阔处,以使得服务区内直射区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便于基站信号经过尽可能少的反射次数、尽可能短的路径就可以到达阴影区;无源反射器包括一级无源反射器和多级无源反射器;无源反射器的位置使得基站信号经过一级无源反射器或者多级无源反射器到阴影区路径的总反射次数尽可能少、总距离尽可能短,以减少路径总的路径损耗。
[0006] 在建筑物密集的服务区,基站的位置高度可以大于建筑物的高度,以减少基站信号到阴影区路径的距离,以减少路径总的路径损耗。
[0007] 一级无源反射器位于基站的直射区,一级无源反射器把基站的直射信号反射到阴影区;多级无源反射器位于基站的阴影区;一级无源反射器和多级无源反射器多次接力反射,可以把基站的电磁波信号送到必须经过反射才能到达的阴影区。
[0008] 利用多组无源反射器,同一个阴影区可以形成多条从基站到该阴影区的路径,以进一步改善基站与该阴影区之间信道的路径损耗、信道相关性等特性。
[0009] 可以使用不同反射面形状的无源反射器,得到不同类型的反射波,进而通过选择无源反射器的反射面形状,调节到达阴影区的波束宽度,以改善信道的路径损耗、到达、信道相关性等特性。
[0010] 无源反射器既可以是专制造的无源反射器,也可以使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等自然存在的物体作为无源反射器;也可以对建筑物的外墙进行表面处理,改变其形状以形成所需形状的无源反射器、改变其表面材料组成以提高反射率,改变其表面光滑度以提高反射率;专门制造的无源反射器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以不破坏建筑物的外形。
[0011] 为了改善直射区的信道特性,根据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要求,也可以在直射区使用无源反射器,增加传播路径数量,以减少信道的相关性,提供信道容量。
[0012] 不同形状的反射器表面,产生不同特点的反射波,一般而言,凸面会使得反射波的波束变宽发散,凹面会使得反射波的波束变窄聚焦到焦点区域。根据基站与阴影区的空间关系、阴影区的范围,可以用多个多种形状的无源反射器,把来自基站的电磁波,通过不同形状的无源反射器,进行波束的方向、宽度、焦区等变换,使得波束到阴影区时,波束的宽度范围尽可能与阴影区的范围一致,基站到阴影区信道的衰减尽可能小。
[0013] 利用无源反射器可以形成多条从基站到阴影区的传播路径,这样不仅尽可能利用基站的电磁波能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分集接收性能,改善基站到阴影区MIMO信道的特性,例如减小信道之间的相关性。
[0014] 无源反射器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原则是:1)满足覆盖区域要求;2)从基站到阴影区的路径损耗最小。
[0015] 根据阴影区信号强度的要求,确定无源反射器的大小。
[0016] 无源反射器对信号的反射能力可以用雷达反射截面(RCS)表征,无源反射器的雷达反射截面与其面积、形状、表面材料和信号频率有关。一般而言,对于平面的无源反射器,其雷达反射截面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由于毫米波频率高,因此同样面积的无源反射器,其对毫米波信号的反射能力很强,这样大大提高了无源反射器对阴影区的覆盖能力。
[0017]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可以减少毫米波大尺度传播的路径损耗,减小损耗因子,还可以增加独立信道,改善MIMO信道的独立性;还不使用电源,具有节能、工作频带宽、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易于与现有环境及建筑物融合。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示意图。
[0019] 图中有:基站1、服务区2、直射区21、阴影区22、无源反射器3、一级无源反射器31、多级无源反射器32、遮挡物4、走廊41和路径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 本发明所采用的实施方案是:毫米波室外无源覆盖方法在基站1的直射区21采用直接照射覆盖方法,在基站1的阴影区22采用无源反射器3照射覆盖的方法,以提高阴影区22的信号强度,改善阴影区22的信道特性;基站1的位置尽可能位于空间没有遮挡物4的走廊41的交汇处,或者位于附近没有遮挡物4的开阔处,以使得服务区2内直射区21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便于基站1信号经过尽可能少的反射次数、尽可能短的路径5就可以到达阴影区22;无源反射器3包括一级无源反射器31和多级无源反射器32;无源反射器3的位置使得基站1信号经过一级无源反射器31或者多级无源反射器32到阴影区22路径5的总反射次数尽可能少、总距离尽可能短,以减少路径5总的路径损耗。
[0022] 在建筑物密集的服务区2,基站1的位置高度可以大于建筑物的高度,以减少基站1信号到阴影区22路径5的距离,以减少路径5总的路径损耗。
[0023] 一级无源反射器31位于基站1的直射区21,一级无源反射器31把基站1的直射信号反射到阴影区22;多级无源反射器32位于基站1的阴影区22;一级无源反射器和多级无源反射器多次接力反射,可以把基站1的电磁波信号送到必须经过反射才能到达的阴影区22。
[0024] 利用多组的无源反射器3,同一个阴影区22可以形成多条从基站1到该阴影区22的路径5,以进一步改善基站1与该阴影区22之间信道的路径损耗、信道相关性等特性。
[0025] 可以使用不同反射面形状的无源反射器3,得到不同类型的反射波,进而通过选择无源反射器的反射面形状,调节到达阴影区的波束宽度,以改善信道的路径损耗、到达角、信道相关性等特性。
[0026] 无源反射器3既可以是专门制造的无源反射器3,也可以使用地面、建筑物的外墙等自然存在的物体作为无源反射器3;也可以对建筑物的外墙进行表面处理,改变其形状以形成所需形状的无源反射器、改变其表面材料组成以提高反射率,改变其表面光滑度以提高反射率;专门制造的无源反射器3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以不破坏建筑物的外形。
[0027] 为了改善直射区的信道特性,根据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要求,也可以在直射区使用无源反射器3,增加传播路径数量,以减少信道的相关性,提供信道容量。
[0028] 不同形状的反射器表面,产生不同特点的反射波,一般而言,凸面会使得反射波的波束变宽发散,凹面会使得反射波的波束变窄聚焦到焦点区域。根据基站1与阴影区22的空间关系、阴影区22的范围,可以用多个多种形状的无源反射器3,把来自基站1的电磁波,通过不同形状的无源反射器3,进行波束的方向、宽度、焦区等变换,使得波束到阴影区22时,波束的宽度范围尽可能与阴影区22的范围一致,基站1到阴影区22信道的衰减尽可能小。
[0029] 利用无源反射器3可以形成多条从基站1到阴影区22的传播路径,这样不仅尽可能多的利用基站1的电磁波能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分集接收性能,改善基站1到阴影区22MIMO信道的特性,例如减小信道之间的相关性。
[0030] 无源反射器3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原则是:1)满足覆盖区域要求;2)从基站1到阴影区22的路径损耗最小。
[0031] 根据阴影区22信号强度的要求,确定无源反射器3的大小。
[0032] 无源反射器3对信号的反射能力可以用雷达反射截面(RCS)表征,无源反射器3的雷达反射截面与其面积、形状、表面材料和信号频率有关。一般而言,对于平面的无源反射器3,其雷达反射截面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由于毫米波频率高,因此同样面积的无源反射器3,其对毫米波信号的反射能力很强,这样大大提高了无源反射器3对阴影区22的覆盖能力。
[0033] 根据以上所述,便可实现本发明。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