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城市规划 / 土木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安宁 / 减速带 / 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

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

阅读:541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用于设置在 楼梯 的延伸方向两侧,所述楼梯包括楼梯 踏板 和设置在楼梯踏板两侧的楼梯 侧梁 ,该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包括车道 底板 ,所述车道底板设置在楼梯踏板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车道底板的一侧与楼梯侧梁固定连接,所述车道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侧板,所述楼梯侧梁、车道底板以及车道侧板之间围成用于供 车轮 行驶的行车道,所述行车道上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车轮紧急 制动 的分行道,所述分行道上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通过在分行道上设置紧急制动装置,能有效控制车速、防滑限行,从而防止出现事故。(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用于设置在楼梯(10)的延伸方向两侧,所述楼梯(10)包括楼梯踏板(10.1)和设置在楼梯踏板(10.1)两侧的楼梯侧梁(10.2),其特征在于:该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包括车道底板(1),所述车道底板(1)设置在楼梯踏板(10.1)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车道底板(1)的一侧与楼梯侧梁(10.2)固定连接,所述车道底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侧板(2),所述楼梯侧梁(10.2)、车道底板(1)以及车道侧板(2)之间围成用于供车轮行驶的行车道(3),所述行车道(3)上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车轮紧急制动的分行道(4),所述分行道(4)上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制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分行道(4)中间的竖向挡板(5.1),位于竖向挡板(5.1)上方的分行道(4)上设置有上坡段(5.2),位于所述竖向挡板(5.1)下方的分行道(4)上设置有下坡段(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挡板(5.1)的上端开设有U形挡口(5.4),所述竖向挡板(5.1)的一侧边与设置在分行道(4)与行车道(3)之间的分行道侧板(6)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挡板(5.1)的另一侧边与楼梯侧梁(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3)内铺设有车道铺装层(7),所述车道铺装层(7)的上端设置有U形凹槽(8),所述U形凹槽(8)的底部半径R1≥车轮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铺装层(7)包括防粘结层(7.1)和防滑砂浆层(7.2),所述防滑砂浆层(7.2)铺设在防水粘结层(7.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减速带(9),所述减速带(9)的底角半径R2与车轮的半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3)包括平台段(3.1)、设置在平台段(3.1)上方的上车道段(3.2)以及设置在平台段(3.1)下方的下车道段(3.3),所述上车道段(3.2)和下车道段(3.3)各设置有1~3条分行道(4),所述平台段(3.1)设置有2~4条减速带(9)。
8.一种人行天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身和设置在桥身两侧的楼梯(10),所述楼梯(10)的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可控制车速的车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行天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10)包括楼梯踏板(10.1)和设置在楼梯踏板(10.1)两侧的楼梯侧梁(10.2),所述楼梯侧梁(10.2)为箱梁结构,所述楼梯侧梁(10.2)包括箱梁底板(10.21)、设置在箱梁底板(10.21)上方的箱梁顶板(10.22)、以及设置在箱梁底板(10.21)和箱梁顶板(10.22)两侧的箱梁侧板(10.23),所述车道底板(1)的一侧与楼梯侧梁(10.2)的箱梁侧板(10.2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行天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底板(10.21)与箱梁顶板(10.22)之间还设置有箱梁腹板(10.24),所述箱梁腹板(10.24)与箱梁底板(10.21)之间设置有箱梁加强板(10.25)。

说明书全文

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梯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

背景技术

[0002] 人行天桥在满足行人上桥通行的同时,还常常承担着自行车上桥通行的使用要求。自行车在两端梯道上、下桥时极其不便,传统解决方式是在梯道两侧或中间位置增设坡道。然而,传统的自行车坡道坡面光滑,两侧无限位装置,在雨天气或是在一些梯道较陡的人行天桥中,自行车的推行很不方便,不仅容易打滑,还容易偏离坡道面;下桥时,则可能出现下行车速过快而发生事故。
[0003]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车速可控、防滑易行、施工方便的车道来解决天桥梯道上自行车推行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及含有该车道的人行天桥,该可控制车速的车道通过在分行道上设置紧急制动装置,能有效控制车速、防滑限行,从而防止出现事故。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用于设置在楼梯的延伸方向两侧,所述楼梯包括楼梯踏板和设置在楼梯踏板两侧的楼梯侧梁,其特殊之处在于:该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包括车道底板,所述车道底板设置在楼梯踏板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车道底板的一侧与楼梯侧梁固定连接,所述车道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侧板,所述楼梯侧梁、车道底板以及车道侧板之间围成用于供车轮行驶的行车道,所述行车道上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车轮紧急制动的分行道,所述分行道上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紧急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分行道中间的竖向挡板,位于竖向挡板上方的分行道上设置有上坡段,位于所述竖向挡板下方的分行道上设置有下坡段。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挡板的上端开设有U形挡口,所述竖向挡板的一侧边与设置在分行道与行车道之间的分行道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挡板的另一侧边与楼梯侧梁固定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道内铺设有车道铺装层,所述车道铺装层的上端设置有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的底部半径R1≥车轮的半径。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车道铺装层包括防粘结层和防滑砂浆层,所述防滑砂浆层铺设在防水粘结层的上方。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减速带,所述减速带的底角半径R2与车轮的半径相等。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道包括平台段、设置在平台段上方的上车道段以及设置在平台段下方的下车道段,所述上车道段和下车道段各设置有1~3条分行道,所述平台段设置有2~4条减速带。
[00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人行天桥,包括桥身和设置在桥身两侧的楼梯,所述楼梯的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如上述可控制车速的车道。
[0013] 再进一步地,所述楼梯包括楼梯踏板和设置在楼梯踏板两侧的楼梯侧梁,所述楼梯侧梁为箱梁结构,所述楼梯侧梁包括箱梁底板、设置在箱梁底板上方的箱梁顶板、以及设置在箱梁底板和箱梁顶板两侧的箱梁侧板,所述车道底板的一侧与楼梯侧梁的箱梁侧板固定连接。
[0014]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梁底板与箱梁顶板之间还设置有箱梁腹板,所述箱梁腹板与箱梁底板之间设置有箱梁加强板。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6] 其一,本实用新型可控制车速的车道设计有行车道和分行道,通过在分行道上设置紧急制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在雨雪天气或梯道坡度较大情况下自行车易滑、易脱离推行车道面、不方便推行的问题,还能解决自行车下行速度过快,不易控制的问题,能有效防滑限行、控制车速,防止出现事故。
[0017]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分行道中间的竖向挡板,位于竖向挡板上方的分行道上设置有上坡段,位于所述竖向挡板下方的分行道上设置有下坡段,当自行车车速过快时,可从分行道进入紧急制动装置中的上坡段进行减慢车速,如仍无法停止自行车,则通过竖直挡板制动。
[0018]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道内铺设有车道铺装层,车道铺装层包括防水粘结层和防滑砂浆层,防滑砂浆层铺设在防水粘结层的上方,可以起到防滑防水的功能,而且车道铺装层的上端设置有U形凹槽,U形凹槽的底部倒角半径R1≥车轮的半径,可以对车轮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适合人在旁边的楼梯行走推行。
[0019] 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适用于人行天桥,不仅施工方便、后期维护简单,而且损坏可更换、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行车道和分行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图2中紧急制动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图1中行车道的主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图1中行车道和分行道的主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图1中楼梯的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车道底板1、车道侧板2、行车道3(平台段3.1、上车道段3.2、下车道段3.3)、分行道4、紧急制动装置5(竖向挡板5.1、上坡段5.2、下坡段5.3、U形挡口5.4)、分行道侧板6、车道铺装层7(防水粘结层7.1、防滑砂浆层7.2)、U形凹槽8、减速带9、楼梯10(楼梯踏板
10.1、楼梯侧梁10.2、箱梁底板10.21、箱梁顶板10.22、箱梁侧板10.23、箱梁腹板10.24、箱梁加强板10.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8]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控制车速的车道,用于设置在楼梯10的延伸方向两侧,楼梯10包括楼梯踏板10.1和设置在楼梯踏板10.1两侧的楼梯侧梁10.2。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车速的车道包括车道底板1,车道底板1设置在楼梯踏板10.1上并与其固定连接,车道底板1的一侧与楼梯侧梁10.2固定连接,车道底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侧板2,车道底板1和车道侧板2为板结构,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楼梯踏板10.1固定。楼梯侧梁10.2、车道底板1以及车道侧板2之间围成用于供车轮行驶的行车道3,行车道3上设置有若干条用于车轮紧急制动的分行道4,分行道4上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5。行车道3包括平台段3.1、设置在平台段3.1上方的上车道段3.2以及设置在平台段3.1下方的下车道段3.3,上车道段3.2和下车道段3.3各设置有1~3条分行道4。行车道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减速带9,减速带9的底角半径R2与车轮的半径相等,平台段3.1设置有2~4条减速带9,其中车轮指的现有自行车的车轮。最佳地,平台段3.1设置有2条减速带9,通过彩色防滑砂浆铺设而成,两个减速带的间距接近自行车轴距,当需控制自行车下行速度时,前后轮可共同制动,提高制动效果。
[0029] 如图2和图3所示,紧急制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分行道4中间的竖向挡板5.1,位于竖向挡板5.1上方的分行道4上设置有上坡段5.2,位于竖向挡板5.1下方的分行道4上设置有下坡段5.3。竖向挡板5.1的上端开设有U形挡口5.4,竖向挡板5.1的一侧边与设置在分行道4与行车道3之间的分行道侧板6固定连接,竖向挡板5.1的另一侧边与楼梯侧梁10.2固定连接。当自行车车速过快时,可从分行道4进入紧急制动装置5中的上坡段5.2减慢车速,如仍无法停止自行车,则通过竖向挡板5.1制动,然后会从上坡段5.2退回到行车道3。
[0030] 如图4和图5所示,行车道3内铺设有车道铺装层7,车道铺装层7的上端设置有U形凹槽8,U形凹槽8的底部倒角半径R1≥车轮的半径,其中车轮指的现有自行车的车轮。车道铺装层7包括防水粘结层7.1和防滑砂浆层7.2,防滑砂浆层7.2铺设在防水粘结层7.1的上方。防滑砂浆层7.2的厚度为20mm,采用彩色防滑砂浆铺装而成。
[003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人行天桥,包括桥身和设置在桥身两侧的楼梯10,桥身采用现有的结构,楼梯10的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如上述可控制车速的车道。楼梯10包括楼梯踏板10.1和设置在楼梯踏板10.1两侧的楼梯侧梁10.2,楼梯侧梁10.2为箱梁结构,如图6所示,楼梯侧梁10.2包括箱梁底板10.21、设置在箱梁底板10.21上方的箱梁顶板10.22、以及设置在箱梁底板10.21和箱梁顶板10.22两侧的箱梁侧板10.23,车道底板1的一侧与楼梯侧梁10.2的箱梁侧板10.23固定连接。箱梁底板10.21与箱梁顶板10.22之间还设置有箱梁腹板10.24,箱梁腹板10.24与箱梁底板10.21之间设置有箱梁加强板10.25。
[0032]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在雨雪天气或梯道坡度较大情况下自行车及大件行李易滑、易脱离推行车道面、不方便推行的问题,还能解决自行车下行速度过快,不易控制的问题,能有效防滑限行,限制车速,防止出现事故,具有施工方便,后期维护简单,损坏可更换,安全可靠等优点。
[003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余未详细说明的为现有技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