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门,大门和窗户 / 框架 /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阅读:1发布:2021-02-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调整连结座椅靠背 框架 及座椅 衬垫 框架的左右的托架在吸收冲击时的 变形 量。车用座椅框架(F1)具备座椅衬垫框架(20)、座椅靠背框架(10)、连结托架(23L)及连结托架(23R),该连结托架(23L)连结作为座椅衬垫框架(20)的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衬垫侧边框架(21L)及作为座椅靠背框架(10)的所述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该连结托架(23R)连结作为座椅衬垫框架(20)的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衬垫侧边框架(21R)及作为座椅靠背框架(10)的所述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设置于连结托架(23L)的脆弱部(237L)与设置于连结托架(23R)的脆弱部(237R)在吸收冲击时的变形容易度不同。,下面是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具备座椅衬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第1连结托架及第2连结托架;
该第1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
该第2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所述第1连结托架具有:
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
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
连接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并且比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更向座椅外侧弯曲的第1脆弱部;
所述第2连结托架具有:
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
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2衬垫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
连接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并且比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更向座椅外侧弯曲的第2脆弱部;
所述第1连结托架中,从构成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至构成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与所述第2连结托架中,从构成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至构成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不同;
设置于所述第1连结托架的所述第1脆弱部与设置于所述第2连结托架的所述第2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的变形容易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脆弱部与所述第2脆弱部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与构成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构成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比构成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更加位于座椅内侧或座椅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2脆弱部比所述第1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更容易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调整座椅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在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所述第2衬垫侧边框架中,仅设置于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
检测乘客就座的就座传感器机构在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所述第2衬垫侧边框架中,仅设置于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

说明书全文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框架,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调整后面碰撞时框架的变形量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0002]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具有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从而提高乘客的安全性的构造。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用座椅框架中,在连结座椅靠背框架及座椅衬垫框架的托架设置脆弱部,在后面碰撞时,通过使脆弱部变形来吸收冲击。
[0003] 专利文献1:国际公布第2013/133245号

发明内容

[0004] 然而,特别是在作为就座部的骨架的座椅衬垫框架中,当安装于左右的框架的配件不同时,施加于连结座椅靠背框架及座椅衬垫框架的左右的托架的荷重不同。因此,在后面碰撞时,左右的托架有时不能均匀变形。
[0005]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得到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连结座椅靠背框架及座椅衬垫框架的左右的托架在吸收冲击时的变形量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0006]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一种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具备座椅衬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第1连结托架及第2连结托架,该第1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该第2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设置于所述第1连结托架的第1脆弱部与设置于所述第2连结托架的第2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的变形容易度不同。
[0007]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通过使连结座椅衬垫框架及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各脆弱部的变形容易度不同,能够调整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量。
[0008]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所述第1脆弱部与所述第2脆弱部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0009] 这样,能够根据第1脆弱部及第2脆弱部的形状调整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量。
[0010]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所述第1连结托架也可以具有: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连接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并且比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更向座椅外侧弯曲的所述第1脆弱部;所述第2连结托架也可以具有: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第 2衬垫侧连结区域,包括与所述第2衬垫侧边框架连结的连结部分;连接所述第2 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并且比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及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更向座椅外侧弯曲的所述第2脆弱部。
[0011] 这样,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脆弱部分别向座椅外侧弯曲,从而能够减轻对座椅靠背框架的冲击。
[0012]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所述第1连结托架中,从构成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至构成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与所述第2连结托架中,从构成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至构成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也可以不同。
[0013] 这样,通过调整第1脆弱部及第2脆弱部各自的偏移量,能够控制各脆弱部的变形容易度。
[0014]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构成所述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也可以与构成所述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构成所述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的面也可以比构成所述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的面更加位于座椅内侧或座椅外侧。
[0015] 这样,能够使设置于第2连结托架的第2脆弱部比设置于第1连结托架的第1 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更容易变形。
[0016]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也可以使所述第2脆弱部比所述第1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更容易变形。
[0017] 这样,在后面碰撞时,在第1连结托架施加了比第2连结托架更强的荷重时,能够实现第2连结托架与第1连结托架的变形量的平衡。
[0018]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调整座椅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在所述第 1衬垫侧边框架及所述第2衬垫侧边框架中,也可以仅设置于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
[0019] 这样,通过使没有施加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的荷重的第2连结托架比施加了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的荷重的第1连结托架更容易变形,能够使吸收冲击时的第 1连结托架与第2连结托架均衡地变形。
[0020] 在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中,检测乘客就座的就座传感器机构在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所述第2衬垫侧边框架中,也可以仅设置于所述第1衬垫侧边框架。
[0021] 这样,通过使没有施加就座传感器机构部分的荷重的第2连结托架比施加了就座传感器机构部分的荷重的第1连结托架更容易变形,能够使吸收冲击时的第1连结托架与第2连结托架均衡地变形。
[0022] 另外,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具备座椅衬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第1 连结托架及第2连结托架,该第1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该第2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在所述第1连结托架及所述第2连结托架中,仅在一方设置了脆弱部。
[0023] 根据上述乘坐物用座椅框架,通过使连结座椅衬垫框架及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容易度不同,能够调整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量。
[0024]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连结座椅衬垫框架及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各脆弱部的变形容易度不同,能够调整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量。
[0025]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根据第1脆弱部及第2脆弱部的形状,能够调整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量。
[0026]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吸收冲击时通过使左右的连结托架的脆弱部分别向座椅外侧弯曲,能够减轻对座椅靠背框架的冲击。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调整第1脆弱部及第2脆弱部各自的偏移量,能够控制各脆弱部变形的容易度。
[0028]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使设置于第2连结托架的第2脆弱部比设置于第1 连结托架的第1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更容易变形。
[0029]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后面碰撞时在第2连结托架施加了比第1连结托架更强的荷重时,能够实现第2连结托架与第1连结托架的变形量的平衡。
[003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使没有施加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的荷重的第2连结托架比施加了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的荷重的第1连结托架更容易变形,能够使吸收冲击时的第1连结托架与第2连结托架均衡地变形。
[0031]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使没有施加就座传感器机构部分的荷重的第2连结托架比施加了就座传感器机构部分的荷重的第1连结托架更容易变形,能够使吸收冲击时的第1连结托架与第2连结托架均衡地变形。
[0032]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连结座椅衬垫框架及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各脆弱部的变形容易度不同,能够调整吸收冲击时左右的连结托架的变形量。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的基本构成的说明图。
[0034] 图2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0035] 图3为高度调整机构的说明图。
[0036] 图4为高度调整机构的说明图。
[0037] 图5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的背面图。
[0038] 图6为连结设置了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一侧的框架的连结托架的正面图及侧面图。
[0039] 图7为连结没有设置高度调整机构的主动部一侧的框架的连结托架的正面图及侧面图。
[0040] 图8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0041] 图9为与就座传感器的安装部分相关的侧面图。
[0042] 图10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0043] 图11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中连结设置了高度调整机构的主要部一侧的框架的连结托架的正面图及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坐物用座椅及作为乘坐物用座椅的骨架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进行说明。
[0045] 本实施方式涉及如下内容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具备座椅衬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第1连结托架及第2连结托架,该第1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该第2连结托架连结作为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衬垫侧边框架及作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另一方侧的侧边框架的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设置于所述第1连结托架的第1脆弱部与设置于所述第2连结托架的第2脆弱部在吸收冲击时的变形容易度不同。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涉及的乘坐物用座椅框架适用于车用座椅框架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46]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为从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看时的前后方向,是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的方向。“座椅宽度方向”为车用座椅的横宽方向,与从车用座椅的就座者看时的左右方向一致。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左”指的是从就座者看时的左侧,同样“右”指的是从就座者看时的右侧。另外,“高度方向”为车用座椅的高度方向,与从正面看车用座椅时的上下方向一致。
[0047] 首先,基于图1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 所示,车用座椅S具有座椅靠背S1、座椅衬垫S2及头枕S3。另外,在座椅衬垫S2 的下部配置有用于使座椅主体(车用座椅S的主要部分)向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滑动导轨机构30。进一步地,车用座椅S具有作为其骨架的图2所示的车用座椅框架 F1。车用座椅框架F1以座椅靠背框架10及座椅衬垫框架20为主要构成要素。
[0048] 座椅靠背框架10具有倒U字形状的上部框架11、构成座椅宽度方向左端部的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相当于第1座椅靠背侧边框架)、构成座椅宽度方向右端部的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相当于第2座椅靠背侧边框架)、架设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的下端部之间的下部构件框架13。另外,倾斜机构的倾斜轴14以贯穿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的状态设置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的下端部之间。
[0049] 座椅衬垫框架20具有从上方看时方框状的外形形状,以位于座椅宽度方向左端侧的衬垫侧边框架21L(相当于第1衬垫侧边框架)、位于座椅宽度方向右端部的衬垫侧边框架21R(相当于第2衬垫侧边框架)、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0的前端部的盘式框架22为主要构成要素。另外,衬垫侧边框架21L的上方部分通过连结托架23L安装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的下端部。同样,衬垫侧边框架21R的后端部的上方部分通过连结托架23R安装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的下端部。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描述,在连结托架23L及连结托架23R分别设置有以冲击施时容易变形的形状构成的脆弱部,例如,在后面碰撞时,连结托架23L及连结托架
23R的脆弱部通过破碎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
[0050] 另外,如图2所示,衬垫侧边框架21L及衬垫侧边框架21R的后端部的各下方部分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部件被连结。该部件为作为中空部件的连结管24,具体而言由圆管构成。另外,连结管24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作为筒状部件的端部套筒28L及端部套筒28R被衬垫侧边框架21L及衬垫侧边框架21R支持。
[0051] 另外,在衬垫侧边框架21L与衬垫侧边框架21R之间设置有在座椅宽度方向多个并列的作为臀部支持部件的S弹簧25。该S弹簧25为了支持作为座椅就座者的乘客的臀部而设置,向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另外,S弹簧25的前端部固定于盘式框架22的上端面。另外,S弹簧25的后端部通过配置于衬垫侧边框架21L与衬垫侧边框架21R之间的啮合钩26及L字状的固定托架27固定于上述的连结管24。
[0052] 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S具备用于调整座椅衬垫S2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40。该高度调整机构40在上下方向配置于座椅衬垫框架20与滑动导轨机构30的上部导轨32L之间。并且,乘客进行高度调整操作(例如,按压未图示的升降按钮的操作)的话,高度调整机构40的可动部(详细而言为后述的主动连杆41及从动连杆 43等)动作。据此,能够调整包括座椅衬垫S2在内的座椅主体的高度。
[0053] 以下,参照图3及图4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高度调整机构4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高度调整机构40具有主动连杆41、小齿轮42及从动连杆43、 44。主动连杆41及从动连杆43、44与座椅衬垫S2一同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摇摆。
[0054] 另外,主动连杆41由金属制的板部件构成,在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0的衬垫侧边框架21L与衬垫侧边框架21R中,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衬垫侧边框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衬垫侧边框架21L)侧。
[0055] 另外,主动连杆4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通过枢轴销41b自由摇摆地支持于在上部导轨32L设置的连杆支持部32a。
[0056] 另外,主动连杆4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如图3及图4所示构成为大致扇形的外形形状。并且,在变为大致扇形的主动连杆4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的前端部形成有齿轮齿。也就是说,主动连杆4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扇形齿轮41a,如图 3所示与小齿轮42咬合。
[0057] 小齿轮42相对于设置于座椅衬垫框架20的衬垫侧边框架21L自由旋转地安装。另外,小齿轮42与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的驱动达相连结。
[0058] 此外,包括主动连杆41、扇形齿轮41a、小齿轮42在内的主要使高度调整机构40动作的构成部分为主动部40M,与主动部40M的动作连动并调整座椅的高度的构成部分为从动部。
[0059] 从动连杆43(相当于高度调整机构40的从动部)由金属制的板部件构成,是与主动连杆41的摇摆动作从动并摇摆的连杆。从动连杆43分别相对于座椅衬垫框架20的衬垫侧边框架21L及上部导轨32L以可自由摇摆的方式被支持。
[0060] 具体说明的话,如图3所示,从动连杆43的长度方向一端部通过枢轴销43a 以可自由摇摆的方式被支持于在上部导轨32L的上面设置的连杆支持部32b。另外,如图3所示,从动连杆43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通过枢轴销43b以可自由摇摆的方式被支持于衬垫侧边框架21L的下端部。
[0061] 另外,从动连杆44(相当于高度调整机构40的从动部)如图4所示与主动连杆41成对构成。具体说明的话,主动连杆41与从动连杆44通过连结管24、端部套筒28L及端部套筒28R连结。
[0062] 更加详细说明的话,主动连杆4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形成有扇形齿轮41a 一侧的端部在其后方部分具有半圆形的切口部分41r。连结管24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部被嵌入的状态的端部套筒28L嵌合于该切口部分41r,两者通过焊接固定。
[0063] 另一方面,从动连杆44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被衬垫侧边框架21R支持的一侧的端部在其后方部分具有半圆形的切口部分44r。连结管24的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部被嵌入的状态的端部套筒28R嵌合于该切口部分41r,两者通过焊接固定。
[0064] 就如上述方式构成的高度调整机构4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话,作为座椅就座者的乘客通过执行高度调整操作(例如,按压未图示的升降按钮的操作),驱动连结于小齿轮42的驱动马达,小齿轮42旋转。
[0065] 小齿轮42旋转的话,小齿轮42与扇形齿轮41a的咬合位置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主动连杆41及从动连杆43、44摇摆。此时,焊接于主动连杆41及从动连杆 44的端部套筒28L、28R及被嵌入端部套筒28L、28R的连结管24整体摇摆。据此,座椅衬垫框架20的衬垫侧边框架21L及衬垫侧边框架21R相对于连结管24与端部套筒28L及端部套筒28R以它们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相对旋转。结果,座椅衬垫框架20升降,从而调整座椅主体的高度。
[0066] 在此,图5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1的背面图。图5所示的背面图对应从座椅靠背框架10的后部看车用座椅框架F1时的图。如图5所示,在车用座椅框架F1中,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40M在衬垫侧边框架21L与衬垫侧边框架21R中,仅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
[0067] 例如,在后面碰撞时,在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的连结托架23L比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R的连结托架23R多施加了主动部40M部分的荷重。因此,假设连结托架23L与连结托架23R以相同的形状、素材、相同程度的变形容易度形成时,连结托架23L的变形量比连结托架23R的变形量更大,车用座椅框架F1有可能在左右不会均匀变形。
[0068] 因此,在车用座椅框架F1中,通过在分别设置于连结托架23L与连结托架23R 的脆弱部构造设置差异,连结托架23L与连结托架23R的变形容易度不同。
[0069] 以下,参照图6及图7就连结托架23L及连结托架23R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70] 图6表示连结设置了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40M的一侧的框架的连结托架 23L的正面图(A)及侧面图(B)。
[0071] 另外,图7表示连结没有设置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40M的一侧的框架的连结托架23R的正面图(A)及侧面图(B)。
[0072] 如图6(A)所示,连结托架23L设置有倾斜轴14用的轴贯穿孔231L及螺栓紧固用孔232L、233L,该螺栓紧固用孔232L、233L插通用于紧固衬垫侧边框架21L 及连结托架23L的螺栓。此外,在倾斜轴14安装有倾斜机构,座椅靠背框架10通过倾斜机构连结于连结托架
23L。
[0073] 另外,如图6(A)及(B)所示,连结托架23L具有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L (相当于第1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衬垫侧连结区域236L(相当于第1衬垫侧连结区域)及脆弱部237L(相当于第1脆弱部),该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L包括作为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的连结部分的轴贯穿孔231L;该衬垫侧连结区域236L 包括作为与衬垫侧边框架21L的连结部分(的一部分)的螺栓紧固用孔233L;该脆弱部237L连接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L及衬垫侧连结区域236L并比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L及衬垫侧连结区域236L更向座椅外侧弯曲。
[0074] 在此,如图6(B)所示,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L的座椅内侧方向(将连结托架23L安装于车用座椅框架F1时的座椅内侧方向)的端面与衬垫侧连结区域236L 的座椅内侧方向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表示两者在座椅宽度方向中的偏移幅度的偏移量大致为0。即,脆弱部237L为与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L的连接部分、及与衬垫侧连结区域236L的连接部分在座椅宽度方向位于大致同一平面内的形状。
[0075] 接下来,如图7(A)所示,连结托架23R设置有倾斜轴14用的轴贯穿孔231R 及紧固螺栓用孔232R、233R,该紧 固螺栓用孔232R、233R插通用于紧固衬垫侧边框架21R及连结托架23R的螺栓。此外,在倾斜轴14安装有倾斜机构,座椅靠背框架10通过倾斜机构连结于连结托架23R。
[0076] 另外,如图7(A)及(B)所示,连结托架23R具有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 (相当于第2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相当于第2衬垫侧连结区域)及脆弱部237R(相当于第2脆弱部),该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包括作为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R的连结部分的轴贯穿孔231R;该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 包括作为与衬垫侧边框架21R的连结部分(的一部分)的螺栓紧固用孔233R;该脆弱部237R连接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及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并比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及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更向座椅外侧弯曲。
[0077] 在此,如图7(B)所示,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的座椅内侧方向(将连结托架23R安装于车用座椅框架F1时的座椅内侧方向)的端面与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 的座椅内侧方向的端面没有位于同一平面内,表示两者在座椅宽度方向中的偏移幅度的偏移量d(>0)。即,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的端面位于比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的端面更靠座椅内侧。换言之,脆弱部237R为与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的连接部分比与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的连接部分更靠座椅内侧的形状。
[0078] 另外,脆弱部237R也可以是与衬垫侧连结区域236R的连接部分比与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235R的连接部分更靠座椅外侧的形状。
[0079] 如上所述,通过使连结托架23R的偏移量比连结托架23L的偏移量更大,连结托架23R(脆弱部237R)比连结托架23L(脆弱部237L)更容易变形。换言之,通过使连结托架23R的偏移量比连结托架23L的偏移量更大,与连结托架23R相比,连结托架23L更不容易变形。
[0080] 这样,由于在连结托架23L施加了主动部40M部分的荷重,与连结托架23R相比更不容易变形,因此能够调整连结托架23L与连结托架23R的变形量至均匀。
[0081] 接下来,参照图8及图9就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2进行说明。
[0082] 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2没有在衬垫侧边框架21L与上部导轨32L 之间设置高度调整机构40,而是设置检测乘客就座的就座传感器机构50,在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1不同,其他方面相同。以下主要就不同点进行说明。
[0083] 图8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2的立体图,图9表示与就座传感器机构50的安装部分相关的侧面图。
[0084] 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2中,就座传感器机构50在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0的衬垫侧边框架21L及衬垫侧边框架21R中,仅设置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衬垫侧边框架(本实施方式中为衬垫侧边框架21L)。
[0085] 如图8及图9所示,就座传感器机构50具备设置于座椅前方部的座椅位置传感器50A及设置于座椅后方部的座椅重量传感器50B。
[0086] 在此,如图9所示,座椅位置传感器50A的上部通过托架51A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座椅位置传感器50A的下部以抵接于上部导轨32L的方式设置。此外,通过座椅位置传感器50A能够检测乘客在座椅前后方向的位置。
[0087] 另外,如图9所示,座椅重量传感器50B的上部通过托架51B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座椅重量传感器50B的下部以抵接于上部导轨32L的方式设置。此外,通过座椅重量传感器50B能够检测座椅装载物的重量、重心位置。
[0088]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2中,就座传感器机构50在衬垫侧边框架21L与衬垫侧边框架21R中,仅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在后面碰撞时,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的连结托架23L与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R的连结托架23R相比,被施加就座传感器机构50部分的荷重。
[0089] 因此,在车用座椅框架F2中,通过采用图6及图7所示的连结托架23L及连结托架23R的构成,使连结托架23R(脆弱部237R)比连结托架23L(脆弱部237L) 更容易变形。据此,在车用座椅框架F2中,能够调整连结托架23L与连结托架23R 的变形量至均匀。
[0090] 接下来,参照图10及图11就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3 进行说明。
[0091] 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3在通过不具有脆弱部的连结托架123L连结衬垫侧边框架21L及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1不同,其他方面相同。以下主要就不同点进行说明。
[0092] 图10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3的立体图。图11表示连结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40M的一侧的框架的连结托架123L的正面图(A) 及侧面图(B)。
[0093] 如图10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框架F3中,衬垫侧边框架21L 的后端部的上方部分通过连结托架123L安装于座椅靠背侧边框架12L的下端部。
[0094] 另外,如图11(A)所示,连结托架123L设置有倾斜轴14用的轴贯穿孔124L 及螺栓紧固用孔125L、126L,该螺栓紧固用孔125L、126L插通用于紧固衬垫侧边框架21L及连结托架123L的螺栓。此外,在倾斜轴14安装有倾斜机构,座椅靠背框架10通过倾斜机构连结于连结托架123L。
[0095] 此外,如图11(A)、(B)所示,在连结托架123L中没有设置在冲击施力时构成为容易变形的形状的脆弱部。即,与连结托架23L不同,在连结托架123L中,在轴贯穿孔124L与螺栓紧固用孔126L之间不具有向座椅外侧弯曲的部分。
[0096]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由于在连结托架23R设置有脆弱部237R,因此能够使连结托架23R(脆弱部237R)比连结托架123L更容易变形。
[0097] 据此,在后面碰撞时,即使在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L的连结托架123L比安装于衬垫侧边框架21R的连结托架23R多施加了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40M部分的荷重时,也能够调整连结托架123L与连结托架23R的变形量至均匀。此外,第3实施方式中连结托架23R的脆弱部237R的形状并不限定为图7所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连结托架23L那样偏移量大致为0的形状或其他形状。
[0098] 在以上的说明中,主要对适用了本发明的车用座椅框架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船、飞机等其他的乘坐物的座椅。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进行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是毋庸置疑的。
[0099] 例如,并不限定设置于连结托架的脆弱部为使连结托架的一部分向座椅外侧弯曲构成的形式。例如,在连结托架中,也可以通过使构成脆弱部部分的金属组织的强度比构成脆弱部之外的部分的金属组织更弱来构成脆弱部,也可以通过在连结托架设置引发弯折的筋来构成脆弱部。
[010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左侧的框架设置了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 40M或就座传感器机构50的例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右侧的框架侧设置高度调整机构40的主动部40M或就座传感器机构50。此时,优选的是使连结右侧框架的连结托架为比连结左侧框架的连结托架在冲击施力时更难变形的构成(例如,使连结托架的偏移量比连结托架更小)。
[0101] 符号说明
[0102] 10 座椅靠背框架
[0103] 11 上部框架
[0104] 12L、12R 座椅靠背侧边框架
[0105] 13 下部构件框架
[0106] 14 倾斜轴
[0107] 16 上部横向构件
[0108] 20 座椅衬垫框架
[0109] 21L、21R 衬垫侧边框架
[0110] 22 盘式框架
[0111] 23L、23R、123L 连结托架
[0112] 24 连结管
[0113] 25 S弹簧
[0114] 26 啮合钩
[0115] 27 固定托架
[0116] 28L、28R 端部套筒
[0117] 30 滑动导轨机构
[0118] 32L 上部导轨
[0119] 32a、32b 连杆支持部
[0120] 40 高度调整机构
[0121] 40M 主动部
[0122] 41 主动连杆
[0123] 41a 扇形齿轮
[0124] 41b、43a、43b 枢轴销
[0125] 41r、44r 切口部分
[0126] 42 小齿轮
[0127] 43、44 从动连杆
[0128] 50 就座传感器机构
[0129] 50A 座椅位置传感器
[0130] 50B 座椅重量传感器
[0131] 51A、51B 托架
[0132] 124L、231L、231R 轴贯穿孔
[0133] 125L、126L、232L、232R、233L、233R 螺栓紧固用孔
[0134] 235L、235R 座椅靠背侧连结区域
[0135] 236L、236R 衬垫侧连结区域
[0136] 237L、237R 脆弱部
[0137] F1、F2、F3 车用座椅框架
[0138] S 车用座椅
[0139] S1 座椅靠背
[0140] S2 座椅衬垫
[0141] S3 头枕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