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暖气,通风和空调 / 暖通空调 / 区域供冷 / 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

一种发电组散热结构

阅读:746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发电组散热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风 力 发电组 散热 结构,包括作为采集 风力 用的 主轴 和用于承载发电组件的总装壳,主轴通过多个 轴承 架设在总装壳内位于总装壳的后端通过端板隔绝出一用于储存 冷却液 的冷却液腔,主轴的末端配装有冷却扇叶,冷却扇叶与端板中心相对,在总装壳内设有八条成圆周均布导 流管 ,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并与所述的冷却液腔接通,每条导流管与正对的导流管接通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通路,每条循环通路上都配装有送液 泵 。整体机构更加科学高效,并有效采集利用了主轴 动能 ,作为部件的散热源,并提供了一种集中式的冷却液腔作为中心散热区域,可以将发电头中的热量有效回流至尾部,防止前部高温而引起的设备故障。,下面是一种发电组散热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发电组散热结构,包括作为采集风力用的主轴和用于承载发电组件的总装壳,主轴通过多个轴承架设在总装壳内,其特征在于:
位于总装壳的后端通过端板隔绝出一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液腔,主轴的末端配装有冷却扇叶,冷却扇叶与端板中心相对;
在总装壳内设有八条成圆周均布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并与所述的冷却液腔接通,每条导流管与正对的导流管接通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通路,每条循环通路上都配装有送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总装壳上还开有多个外送风通口,外送风通口的外端罩有防风帽,防水风帽为矩形扩口状箱体,防水风帽的扩口端为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形成一个谷峰高点的弧形的折弯,折弯末端接通至冷却液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总装壳为末端缩口的圆滑柱状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导流管的折弯下方设有多个托起并具备散热功能的托举翅片,托举翅片的底端与总装壳固定连接,托举翅片的顶端为用于与导流管适配的弧形凹口。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发电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式冷却塔装置领域,尤其涉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有设备的风力发电组功率越来越大,其中的电子器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热量集中现象,如果不及时对风力发电头中的器件进行冷处理,将会损伤器件寿命,严重时还会发生自燃现象。
[0003] 现有一般的发电头中采用的皆为风冷式散热,风冷式散热的好处是布局集中,全场景散热,但现在的发电头往往热源集中在某个位置,因此如何针对某个位置进行针对性散热为技术难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实用新型目的,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无法定向散热,因此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包括作为采集风力用的主轴和用于承载发电组件的总装壳,主轴通过多个轴承架设在总装壳内:
[0007] 位于总装壳的后端通过端板隔绝出一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液腔,主轴的末端配装有冷却扇叶,冷却扇叶与端板中心相对;
[0008] 在总装壳内设有八条成圆周均布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并与所述的冷却液腔接通,每条导流管与正对的导流管接通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通路,每条循环通路上都配装有送液
[0009] 进一步的,位于总装壳上还开有多个外送风通口,外送风通口的外端罩有防风帽,防水风帽为矩形扩口状箱体,防水风帽的扩口端为口面。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形成一个谷峰高点的弧形的折弯,折弯末端接通至冷却液腔上。
[0011] 进一步的,总装壳为末端缩口的圆滑柱状壳体。
[0012] 进一步的,位于导流管的折弯下方设有多个托起并具备散热功能的托举翅片,托举翅片的底端与总装壳固定连接,托举翅片的顶端为用于与导流管适配的弧形凹口。
[0013]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4] 采用了导流管作为导热管作为过渡原件,导流管成迂回状穿插在壳体上,末端形成一个具有长度的弧形凸起可以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
[0015] 导流管形成的循环通路可以搭配换热片或者换热板附着至被散热物体上,从而定向的针对某个器件进行散热。
[0016] 整体机构更加科学高效,并有效采集利用了主轴动能,作为部件的散热源,并提供了一种集中式的冷却液腔作为中心散热区域,可以将发电头中的热量有效回流至尾部,防止前部高温而引起的设备故障。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整体结构图。
[0018] 图2为总装壳结构图。
[0019] 图3为总装壳的轴视图。
[0020] 其中
[0021] 总装壳1、导流管2、主轴3、冷却扇叶4、冷却液腔5、防水风帽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根据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 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组散热结构,尾部的管式散热结构为:总装壳1为风力发电单元的壳体用于承载发电组件,总装壳为末端缩口的圆滑柱状壳体,位于总装壳的后端通过端板隔绝出一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液腔5,在总装壳内设有八条成圆周均布导流管2,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并与所述的冷却液腔接通,每条导流管与正对的导流管接通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通路,形成了四条循环通路,每条循环通路上都配装有送液泵,所述的导流管穿出至总装壳外形成一个谷峰高点的弧形的折弯,折弯末端接通至冷却液腔上,位于导流管的折弯下方设有三个托起并具备散热功能的托举翅片,托举翅片为薄片,托举翅片的底端与总装壳固定连接,托举翅片的顶端为用于与导流管适配的弧形凹口,每个循环通路接通至散热单元的散热背板上或者散热上,导流管流经散热块可以带走热量达到热交换效果,从而实现管式无接触式散热。
[0024] 内部的风扇散热结构和通风结构为:
[0025] 还具有作为采集风力用的主轴3,主轴通过多个轴承架设在总装壳内,主轴与总装壳同心,主轴的末端配装有冷却扇叶4,冷却扇叶与端板中心相对;
[0026] 位于总装壳上还开有多个外送风通口,外送风通口的外端罩有防水风帽,防水风帽6为矩形扩口状箱体,防水风帽的扩口端为口面。
[0027] 所述的送液泵为CQB/CQF的低功率泵体,用于实现泵体慢速循环,泵体引脚接电。
[0028]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9]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主轴转速送液泵会具备不同的功率,当主轴转速达不到预设值时,送液泵不会启动,仅依靠内部的风扇系统即冷却扇叶即可满足内部气体循环,一旦出现急风,主轴转速突然增加,需要对器件进行紧急散热,送液泵启动,针对齿轮箱和变电箱进行散热,防止器件损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