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土方工程和土方机械 / 石笼 /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

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

阅读:1020发布:2020-08-10

专利汇可以提供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 铁 路防灾安全 监控系统 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准备;步骤S2: 电缆 敷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揭 电缆槽 盖;步骤S22:电缆单盘测试;步骤S23:敷设电缆;步骤S24:盖板恢复;步骤S25:电缆接续及调试;步骤S3:防灾设备安装及配线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 风 雨设备箱安装;步骤S32:异物入侵现场监测设备安装;步骤S33: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步骤S34:引入电缆成端及防护;步骤S4:防灾设备系统调试,完成施工。本发明填补了铁路防灾安全工程施工的空白、安全性高、节约资源、采用循序渐进、一系统的方式处理系统工作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工作侠侣、缩短了施工工期。,下面是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施工准备;
步骤S2:电缆敷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揭电缆槽盖;
步骤S22:电缆单盘测试;
步骤S23:敷设电缆;
步骤S24:盖板恢复;
步骤S25:电缆接续及调试;
步骤S3:防灾设备安装及配线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雨设备箱安装;
步骤S32:异物入侵现场监测设备安装;
步骤S33: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
步骤S34:引入电缆成端及防护;
步骤S4:防灾设备系统调试,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基站监控单元调试;
步骤S42:风雨子系统调试;
步骤S43:防异物入侵子系统调试;
步骤S44:联调联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开剥电缆护套并确认电缆的端别,在电缆的两端标注端别并作记录;
步骤A2:对电缆直流电阻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测试值换算成20℃时的电阻值,即:
方程式(1)中,t为测试时温度,Rt为测试电阻;
方程式(2)中,a20=0.00393;Rt为20℃时导体的电阻;
步骤A3:绝缘电阻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电缆接续前确认电缆端别的正确,并进行单条电缆测试,确认电缆内所有芯线无断、混线及节点障碍:
步骤B2:装配接头盒;具体是指: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使辅助套管的孔径与电缆的外径箱体;再选择变径环并将其密封圈切割成孔状;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密封挡环组、带固定环套在两条电缆护套上;将主套管套在其中一条电缆上;
步骤B3:清洁电缆端头;
步骤B4:电缆外护套开剥;具体是指:在电缆距电缆端头300mm处用开缆器环切电缆外护套一周,并向端头纵向切割将其去除;距外护套切头15mm处用克丝钳将钢带折弯90°,钢带的两面打磨处理;将钢带折弯处至电缆端头80mm的电缆护套表面垫层拨除,将铝护套用打磨;在距电缆外护套50mm处,用钢锯按铝护套2/3的深度环锯铝护套一周,折断铝护套并将其抽出;松开钢带固定环上的螺栓,将钢带夹在固定环中间;将铝护套屏蔽网一端套在距电缆外护套切口30mm的铝护套上,用喉箍将其与铝护套紧固,再将屏蔽网全部推向固定侧,露出电缆芯线;
距铝护套切口50~70mm处将屏蔽组的屏蔽层剪断,保留芯线长度185mm,出去屏蔽层端口30mm范围的绝缘层,再拨开屏蔽层纵缝,将内衬管套入芯线,将其放置在芯线与屏蔽空间;将屏蔽压接管放置在屏蔽层外端,小屏蔽网穿入屏蔽组的一端。
步骤B5:电缆接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51:电缆芯线压接;将芯线聚源村剥除6~8mm,先将一个方向的全部电缆芯线用接线端子压接;
步骤B52:芯线屏蔽层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521:将小屏蔽套沿压接完的芯线回城直线状,小屏蔽套的两端分别与屏蔽层搭接15mm;
步骤B522:将内衬管移到屏蔽层切断处,使屏蔽层覆盖内衬管,内衬管的端口弹出屏蔽层切端口1mm;
步骤B523:将屏蔽压接管移动到内衬管上指定位置进行压接。
步骤B6:电缆封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61:电缆芯线接续完毕后,将接续后的电缆芯线恢复直线状态;
步骤B62:采用干燥的纱将铝保护套与电缆缆芯之间的缝隙填塞;
步骤B63:将铝保护套屏蔽网沿电缆芯线拉至另一侧电缆的铝保护套处,将屏蔽网与铝保护套固定连接;将固定拉杆安装在固定环的凹槽内;
步骤B64:将两侧外防护套切口150mm范围的电缆防护套打毛,主套管移至电缆接续的中部;
步骤B65:将两端的密封挡环推入主套管,外挡环与主套管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调整注胶孔的位置,使接头盒落地后注胶孔与地面垂直且向上;
步骤B66:紧固密封挡环的螺丝,使密封胶片受挤压后径向膨胀;
步骤B67:将辅助套管与主套管对接,辅助套管注胶孔与主套管上的注胶孔在同一直线上其度差不大于±15°;
步骤B68:在辅助套管小口径端与电缆之间用密封交代缠包做临时封堵;
步骤B69:将接线盒平放入电缆槽底部,并保持主套管的注胶孔的轴线与地面垂直,两端电缆呈Ω状盘;
步骤B6910:打开主套管上的注胶孔盖,将密封胶用漏斗从主套管上的一个注胶孔向盒体内灌注,待胶液溢出注胶孔后,等待10min,补齐胶面,拧紧注胶孔盖,完成封灌;
步骤B7:接续复测;
步骤B8:清洁现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步骤S3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风雨设备箱安装;
步骤C2: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21: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托架上;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转动风速风向传感器,用指北针校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
步骤C122:支架安装:风速风向传感器在电化杆上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4m,支架垂直于线路方向,利用接触网的撑臂将滑轮挂好,穿上麻绳,麻绳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将支架吊到电化杆上,调整高度,支架减震垫片铁警接触网杆的内侧平面,螺栓紧到位;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引出线套进钢管、金属软管引下至设备箱,金属软管与钢管采用喉箍连接。
步骤C3:风速风向传感器单机调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31:风雨风向传感器与风雨设备箱的连接;
步骤C32:笔记本电脑到风雨设备箱的连接;
步骤C33:开机调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轨旁控制器安装;具体是指:开挖地面,把引入控制器的电缆穿入上钢管,并把电缆引入轨旁控制器;将轨旁控制器安装在水泥预制基础上,底部距地面高度为400mm,引上钢管与轨旁控制器连接;完成后进行回填,最后在地面用砖石、水泥砂浆砌一个高100mm的基础平台;
步骤D2:悬臂支架安装;具体是指:将吊笼挂到桥梁的防撞墙上,校正预埋件螺栓的垂直度,采用两条麻绳与悬臂支架的首尾两端连接进行安装悬臂支架安装,并保证悬臂支架的水平;
步骤D3:异物侵限双电网传感器安装;
步骤D4:电网接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41:电网与电网间芯线接续;具体包括:剥线、压接端子、端子对接、防水处理、置入接线盒、盒盖;
步骤D42:电网与电网间屏蔽层接续;具体包括:剥离护管、剥离屏蔽层、穿入接线管、压定、对接、整体绑定、扎、固定;
步骤D43:电网芯线分线合成端;具体包括:剥线、压接端子、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
步骤E2:监控单元设备配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1:风雨设备箱、轨旁控制器引入电缆成端及保护;
步骤F2:电网电缆成端及防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具体是指:现场试验按钮功能、临时通车功能、现场恢复功能、调度恢复功能、单电网中断试验、电网恢复试验以及远程测试功能的调试。

说明书全文

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铁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已经建成并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有13条约4000km;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危害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在海南省及沿海地区,受台、暴雨等极端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带俩极大的威胁;另外铁路线上还存在大量公路与铁路公交的公跨铁桥梁,如何防范桥梁上的异物侵入铁路限界,规避风险,使列车安全运行,也是防灾系统在铁路行车系统里产生的根源和目的;
[0003] 我国铁路的防灾安全系统还未有相关工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填补了铁路防灾安全工程施工的空白、安全性高、节约资源、采用循序渐进、一系统的方式处理系统工作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工作侠侣、缩短了施工工期。
[0005]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S1:施工准备;
[0007] 步骤S2:电缆敷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S21:揭电缆槽盖;
[0009] 步骤S22:电缆单盘测试;
[0010] 步骤S23:敷设电缆;
[0011] 步骤S24:盖板恢复;
[0012] 步骤S25:电缆接续及调试;
[0013] 步骤S3:防灾设备安装及配线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S31:风雨设备箱安装;
[0015] 步骤S32:异物入侵现场监测设备安装;
[0016] 步骤S33: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
[0017] 步骤S34:引入电缆成端及防护;
[0018] 步骤S4:防灾设备系统调试,完成施工。
[0019]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 步骤S41:基站监控单元调试;
[0021] 步骤S42:风雨子系统调试;
[0022] 步骤S43:防异物入侵子系统调试;
[0023] 步骤S44:联调联试;
[0024]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 步骤A1:开剥电缆护套并确认电缆的端别,在电缆的两端标注端别并作记录;
[0026] 步骤A2:对电缆直流电阻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测试值换算成20℃时的电阻值,即:
[0027]
[0028] 方程式(1)中,t为测试时温度,为测试电阻;
[0029]
[0030] 方程式(2)中,=0.00393;为20℃时导体的电阻;
[0031] 步骤A3:绝缘电阻测试;
[0032]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2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3] 步骤B1:电缆接续前确认电缆端别的正确,并进行单条电缆测试,确认电缆内所有芯线无断、混线及节点障碍:
[0034] 步骤B2:装配接头盒;具体是指: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使辅助套管的孔径与电缆的外径箱体;再选择变径环并将其密封圈切割成孔状;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密封挡环组、带固定环套在两条电缆护套上;将主套管套在其中一条电缆上;
[0035] 步骤B3:清洁电缆端头;
[0036] 步骤B4:电缆外护套开剥;具体是指:在电缆距电缆端头300mm处用开缆器环切电缆外护套一周,并向端头纵向切割将其去除;距外护套切头15mm处用克丝钳将钢带折弯90°,钢带的两面打磨处理;将钢带折弯处至电缆端头80mm的电缆护套表面垫层拨除,将铝护套用打磨;在距电缆外护套50mm处,用钢锯按铝护套2/3的深度环锯铝护套一周,折断铝护套并将其抽出;松开钢带固定环上的螺栓,将钢带夹在固定环中间;将铝护套屏蔽网一端套在距电缆外护套切口30mm的铝护套上,用喉箍将其与铝护套紧固,再将屏蔽网全部推向固定侧,露出电缆芯线;
[0037] 距铝护套切口50~70mm处将屏蔽组的屏蔽层剪断,保留芯线长度185mm,出去屏蔽层端口30mm范围的绝缘层,再拨开屏蔽层纵缝,将内衬管套入芯线,将其放置在芯线与屏蔽空间;将屏蔽压接管放置在屏蔽层外端,小屏蔽网穿入屏蔽组的一端。
[0038] 步骤B5:电缆接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 步骤B51:电缆芯线压接;将芯线聚源村剥除6~8mm,先将一个方向的全部电缆芯线用接线端子压接;
[0040] 步骤B52:芯线屏蔽层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B521:将小屏蔽套沿压接完的芯线回城直线状,小屏蔽套的两端分别与屏蔽层搭接15mm;
[0042] 步骤B522:将内衬管移到屏蔽层切断处,使屏蔽层覆盖内衬管,内衬管的端口弹出屏蔽层切端口1mm;从而防止压接是屏蔽层跌端口与芯线接触
[0043] 步骤B523:将屏蔽压接管移动到内衬管上指定位置进行压接,时电缆两侧的屏蔽四线组的屏蔽层连接。
[0044] 步骤B6:电缆封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5] 步骤B61:电缆芯线接续完毕后,将接续后的电缆芯线恢复直线状态;
[0046] 步骤B62:采用干燥的纱将铝保护套与电缆缆芯之间的缝隙填塞;
[0047] 步骤B63:将铝保护套屏蔽网沿电缆芯线拉至另一侧电缆的铝保护套处,将屏蔽网与铝保护套固定连接;将固定拉杆安装在固定环的凹槽内;
[0048] 步骤B64:将两侧外防护套切口150mm范围的电缆防护套打毛,主套管移至电缆接续的中部;
[0049] 步骤B65:将两端的密封挡环推入主套管,外挡环与主套管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调整注胶孔的位置,使接头盒落地后注胶孔与地面垂直且向上;
[0050] 步骤B66:紧固密封挡环的螺丝,使密封胶片受挤压后径向膨胀;
[0051] 步骤B67:将辅助套管与主套管对接,辅助套管注胶孔与主套管上的注胶孔在同一直线上其度差不大于±15°;
[0052] 步骤B68:在辅助套管小口径端与电缆之间用密封交代缠包做临时封堵;
[0053] 步骤B69:将接线盒平放入电缆槽底部,并保持主套管的注胶孔的轴线与地面垂直,两端电缆呈Ω状盘;
[0054] 步骤B6910:打开主套管上的注胶孔盖,将密封胶用漏斗从主套管上的一个注胶孔向盒体内灌注,待胶液溢出注胶孔后,等待10min,补齐胶面,拧紧注胶孔盖,完成封灌;
[0055] 步骤B7:接续复测;
[0056] 步骤B8:清洁现场。
[0057]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步骤步骤S3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8] 步骤C1:风雨设备箱安装;风雨设备箱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雨设备箱和传输线缆。
[0059] 步骤C2: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0] 步骤C121: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托架上;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转动风速风向传感器,用指北针校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
[0061] 步骤C122:支架安装:风速风向传感器在电化杆上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4m,支架垂直于线路方向,利用接触网的撑臂将滑轮挂好,穿上麻绳,麻绳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将支架吊到电化杆上,调整高度,支架减震垫片铁警接触网杆的内侧平面,螺栓紧到位;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引出线套进钢管、金属软管引下至设备箱,金属软管与钢管采用喉箍连接。
[0062] 步骤C3:风速风向传感器单机调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3] 步骤C31:风雨风向传感器与风雨设备箱的连接;使用风雨风向传感器自带的8芯M-12连接线以RS485串口连线方式连接风雨设备箱。
[0064] 步骤C32:笔记本电脑到风雨设备箱的连接;可以采用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USB口,通过USB->RS485转化器转换成笔记本上的RS232连接;风雨传感器使用24V干电池供电。
[0065] 步骤C33:开机调试。
[0066]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7] 步骤D1:轨旁控制器安装;具体是指:开挖地面,把引入控制器的电缆穿入上钢管,并把电缆引入轨旁控制器;将轨旁控制器安装在水泥预制基础上,底部距地面高度为400mm,引上钢管与轨旁控制器连接;完成后进行回填,最后在地面用砖石、水泥砂浆砌一个高100mm的基础平台;
[0068] 步骤D2:悬臂支架安装;具体是指:将吊笼挂到桥梁的防撞墙上,校正预埋件螺栓的垂直度,采用两条麻绳与悬臂支架的首尾两端连接进行安装悬臂支架安装,并保证悬臂支架的水平;
[0069] 步骤D3:异物侵限双电网传感器安装;
[0070] 步骤D4:电网接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1] 步骤D41:电网与电网间芯线接续;具体包括:剥线、压接端子、端子对接、防水处理、置入接线盒、盒盖;
[0072] 步骤D42:电网与电网间屏蔽层接续;具体包括:剥离护管、剥离屏蔽层、穿入接线管、压定、对接、整体绑定、扎、固定;
[0073] 步骤D43:电网芯线分线合成端;具体包括:剥线、压接端子、锁定。
[0074]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5] 步骤E1: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
[0076] 步骤E2:监控单元设备配线;
[0077]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8] 步骤F1:风雨设备箱、轨旁控制器引入电缆成端及保护;
[0079] 步骤F2:电网电缆成端及防护。
[0080]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步骤S43具体是指:现场试验按钮功能、临时通车功能、现场恢复功能、调度恢复功能、单电网中断试验、电网恢复试验以及远程测试功能的调试。
[008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82] 本发明;填补了铁路防灾安全工程施工的空白、安全性高、节约资源、采用循序渐进、一系统的方式处理系统工作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工作侠侣、缩短了施工工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8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84] 实施例1:
[0085]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6] 步骤S1:施工准备;
[0087] 步骤S2:电缆敷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8] 步骤S21:揭电缆槽盖;
[0089] 步骤S22:电缆单盘测试;
[0090] 步骤S23:敷设电缆;
[0091] 步骤S24:盖板恢复;
[0092] 步骤S25:电缆接续及调试;
[0093] 步骤S3:防灾设备安装及配线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94] 步骤S31:风雨设备箱安装;
[0095] 步骤S32:异物入侵现场监测设备安装;
[0096] 步骤S33: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
[0097] 步骤S34:引入电缆成端及防护;
[0098] 步骤S4:防灾设备系统调试,完成施工。
[0099]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
[0100]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101] 实施例2:
[010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03] 步骤S1: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交底工作以及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的准备[0104] 步骤S2:电缆敷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05] 步骤S21:揭电缆槽盖;具体是指:揭电缆槽盖先拗槽的两边侧,把两侧的包封打掉,找出整盖板,轻敲慢打,敲掉盖板间的沟缝,先开盖板,将盖板挪到槽边安全位置;电缆槽的开凿每10m长开3m,长度根据地形增加或减少;电缆槽盖板掀开后,若内由其他光缆,先检查理顺槽内的其他电缆,给电缆穿放留出空间,还要对其他光电缆接头进行保护。
[0106] 步骤S22:电缆单盘测试;所述步骤S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07] 步骤A1:开剥电缆护套并确认电缆的端别,在电缆的两端标注端别并作记录;
[0108] 步骤A2:对电缆直流电阻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测试值换算成20℃时的电阻值,即:
[0109]
[0110] 方程式(1)中,t为测试时温度,为测试电阻;
[0111]
[0112] 方程式(2)中,=0.00393;为20℃时导体的电阻;
[0113] 步骤A3:绝缘电阻测试;
[0114] 步骤S23:敷设电缆;
[0115] 步骤S24:盖板恢复;
[0116] 步骤S25:电缆接续及调试;所述步骤S2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17] 步骤B1:电缆接续前确认电缆端别的正确,并进行单条电缆测试,确认电缆内所有芯线无断、混线及节点障碍:
[0118] 步骤B2:装配接头盒;具体是指: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使辅助套管的孔径与电缆的外径箱体;再选择变径环并将其密封圈切割成孔状;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密封挡环组、钢带固定环套在两条电缆护套上;将主套管套在其中一条电缆上;
[0119] 步骤B3:清洁电缆端头;
[0120] 步骤B4:电缆外护套开剥;具体是指:在电缆距电缆端头300mm处用开缆器环切电缆外护套一周,并向端头纵向切割将其去除;距外护套切头15mm处用克丝钳将钢带折弯90°,钢带的两面打磨处理;将钢带折弯处至电缆端头80mm的电缆铝护套表面垫层拨除,将铝护套用打磨;在距电缆外护套50mm处,用钢锯按铝护套2/3的深度环锯铝护套一周,折断铝护套并将其抽出;松开钢带固定环上的螺栓,将钢带夹在固定环中间;将铝护套屏蔽网一端套在距电缆外护套切口30mm的铝护套上,用喉箍将其与铝护套紧固,再将屏蔽网全部推向固定侧,露出电缆芯线;
[0121] 距铝护套切口50~70mm处将屏蔽组的屏蔽层剪断,保留芯线长度185mm,出去屏蔽层端口30mm范围的绝缘层,再拨开屏蔽层纵缝,将内衬管套入芯线,将其放置在芯线与屏蔽空间;将屏蔽压接管放置在屏蔽层外端,小屏蔽网穿入屏蔽组的一端。
[0122] 步骤B5:电缆接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23] 步骤B51:电缆芯线压接;将芯线聚源村剥除6~8mm,先将一个方向的全部电缆芯线用接线端子压接;
[0124] 步骤B52:芯线屏蔽层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25] 步骤B521:将小屏蔽套沿压接完的芯线回城直线状,小屏蔽套的两端分别与屏蔽层搭接15mm;
[0126] 步骤B522:将内衬管移到屏蔽层切断处,使屏蔽层覆盖内衬管,内衬管的端口弹出屏蔽层切端口1mm;
[0127] 步骤B523:将屏蔽压接管移动到内衬管上指定的位置进行压接。
[0128] 步骤B6:电缆封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29] 步骤B61:电缆芯线接续完毕后,将接续后的电缆芯线恢复直线状态;
[0130] 步骤B62:采用干燥的棉纱将铝保护套与电缆缆芯之间的缝隙填塞;
[0131] 步骤B63:将铝保护套屏蔽网沿电缆芯线拉至另一侧电缆的铝保护套处,将屏蔽网与铝保护套固定连接;将固定拉杆安装在固定环的凹槽内;
[0132] 步骤B64:将两侧外防护套切口150mm范围的电缆防护套打毛,主套管移至电缆接续的中部;
[0133] 步骤B65:将两端的密封挡环推入主套管,外挡环与主套管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调整注胶孔的位置,使接头盒落地后注胶孔与地面垂直且向上;
[0134] 步骤B66:紧固密封挡环的螺丝,使密封胶片受挤压后径向膨胀;
[0135] 步骤B67:将辅助套管与主套管对接,辅助套管注胶孔与主套管上的注胶孔在同一直线上其角度差不大于±15°;
[0136] 步骤B68:在辅助套管小口径端与电缆之间用密封交代缠包做临时封堵;
[0137] 步骤B69:将接线盒水平放入电缆槽底部,并保持主套管的注胶孔的轴线与地面垂直,两端电缆呈Ω状盘;
[0138] 步骤B6910:打开主套管上的注胶孔盖,将密封胶用漏斗从主套管上的一个注胶孔向盒体内灌注,待胶液溢出注胶孔后,等待10min,补齐胶面,拧紧注胶孔盖,完成封灌;
[0139] 步骤B7:接续复测;
[0140] 步骤B8:清洁现场。
[0141] 步骤S3:防灾设备安装及配线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42] 步骤S31:风雨设备箱安装;风雨设备箱安装于接触网杆上,北向来车方向,箱底部距路肩面1m,箱两端用卡箍固定,水平、垂直都要符合要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43] 步骤C1:风雨设备箱安装;设备箱安装于
[0144] 步骤C2: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45] 步骤C121: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托架上;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转动风速风向传感器,用指北针校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将风速风向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
[0146] 步骤C122:支架安装:风速风向传感器在电化杆上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4m,支架垂直于线路方向,利用接触网的撑臂将滑轮挂好,穿上麻绳,麻绳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将支架吊到电化杆上,调整高度,支架减震垫片铁警接触网杆的内侧平面,螺栓锁紧到位;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引出线套进钢管、金属软管引下至设备箱,金属软管与钢管采用喉箍连接。
[0147] 步骤C3:风速风向传感器单机调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48] 步骤C31:风雨风向传感器与风雨设备箱的连接;
[0149] 步骤C32:笔记本电脑到风雨设备箱的连接;
[0150] 步骤C33:开机调试。
[0151] 步骤S32:异物入侵现场监测设备安装;,所述步骤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52] 步骤D1:轨旁控制器安装;具体是指:开挖地面,把引入控制器的电缆穿入上钢管,并把电缆引入轨旁控制器;将轨旁控制器安装在水泥预制基础上,底部距地面高度为400mm,引上钢管与轨旁控制器连接;完成后进行回填,最后在地面用砖石、水泥砂浆砌一个高100mm的基础平台;
[0153] 步骤D2:悬臂支架安装;具体是指:将吊笼挂到桥梁的防撞墙上,校正预埋件螺栓的垂直度,采用两条麻绳与悬臂支架的首尾两端连接进行安装悬臂支架安装,并保证悬臂支架的水平;
[0154] 步骤D3:异物侵限双电网传感器安装;
[0155] 步骤D4:电网接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56] 步骤D41:电网与电网间芯线接续;具体包括:
[0157] 剥线,剥线长度控制在5-7mm之间;
[0158] 压接端子,使用OT0.5-3压接电子,引出线的绝缘皮尽量抵紧冷压端子;
[0159] 端子对接,端子对接时,保证对接线呈直线排列,螺丝紧固切实可靠;
[0160] 防水处理,采用3m防水胶带将制作完成的接线盒缠绕包裹;
[0161] 置入接线盒;
[0162] 盒盖;
[0163] 步骤D42:电网与电网间屏蔽层接续;具体包括:剥离护管、剥离屏蔽层、穿入接线管、压定、对接、整体绑定、捆扎、固定;
[0164] 步骤D43:电网芯线分线合成端;具体包括:剥线、压接端子、锁定。
[0165] 步骤S33: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所述步骤S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66] 步骤E1:监控单元设备安装及配线;
[0167] 步骤E2:监控单元设备配线;
[0168] 步骤S34:引入电缆成端及防护;所述步骤S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69] 步骤F1:风雨设备箱、轨旁控制器引入电缆成端及保护;
[0170] 步骤F2:电网电缆成端及防护。
[0171] 步骤S4:防灾设备系统调试,完成施工;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72] 步骤S41:基站监控单元调试;
[0173] 步骤S42:风雨子系统调试;
[0174] 步骤S43:防异物入侵子系统调试;具体是指:现场试验按钮功能、临时通车功能、现场恢复功能、调度恢复功能、单电网中断试验、电网恢复试验以及远程测试功能的调试。。
[0175] 步骤S44:联调联试;
[0176]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17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