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门,大门和窗户 / /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

阅读:927发布:2022-02-28

专利汇可以提供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围护结构 传热 系数 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主要包括壳体、加热装置、 风 扇、 数据采集 处理模 块 和摄像头,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热流计、 温度 传感器 和 控制器 ,根据获取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装置、风扇的启停,使壳体内达到目标温度并维持稳定的温度环境;控制器中功率监测模块、状态监测模块全程监测装置的功率和加热装置、风扇的实时工作状态,无线传输模块将试验全过程中采集到的热流、温度等数据和视频资料上传至 云 服务器 进行保存。本实用新型可长时间实时监测试验全过程,符合相关标准,为日后出现纠纷时查询原始数据提供证据和便利,同时为相关部 门 提供了有 力 的监督手段,具有极大地经济社会效益。(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加热装置(3)、扇(9)、数据采集处理模和摄像头(10);
所述的摄像头(10)安装在室内顶部,采集试验全过程中的视频信息;
所述的加热装置(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2)内,可根据室外温度的不同更换为制冷装置;
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热流计(4)、温度传感器控制器(11),所述的热流计(4)位于壳体(2)内部,紧贴待检测围护结构(1)的内表面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和表面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壳体(2)中央位置的内空气温度传感器(7)和设置于待检测围护结构(1)外部一定距离处的外空气温度传感器(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温度传感器紧贴待检测围护结构(1)内外表面安装,包括设置于壳体(2)内部、均匀分布在热流计(4)周围的内表面温度传感器(5)和数量与内表面温度传感器(5)相同、位置相对应的外表面温度传感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1)包括功率监测模块、状态监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以及控制加热装置(3)和风扇(9)启停的继电器输出电路

说明书全文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系改革的深化,建筑能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成为重中之重,而传热系数作为验证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指标之一,能很好的体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热流计法和热箱法,其中热流计法作为现场检测的主要方法。根据行业标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JGJ/T 357-2015)中4.3节的要求,待检测区域的表面温度分布温差不应大于0.5℃,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差不宜小于10℃,且测试时间超过72h。
[0003] 热流计法基于稳态传热的理论,检测时间长,且目前市场上对围护结构多是现场检测装置和方法,缺少长期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和监督手段,导致对围护结构的检测操作不规范,以致不能很好地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
[0004]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检测过程更加安全、测试数据更准确,避免操作不当,并为相关部提供一种监督的手段,本实用新型基于互联网提供了一种集数据、视频材料于一体,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加热装置、扇、数据采集处理模和摄像头;
[0007] 所述的壳体为圆筒形密封结构,其安装在待检测围护结构内表面,以便内部气体流动更顺畅;其内表面附有保温层,以降低壳体内外两侧的热量交换速度;
[0008] 所述的加热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内部,根据室外温度的不同可更换为制冷装置,安装方便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0009] 所述的风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使壳体内的空气温度快速的混合均匀;
[0010] 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热流计、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其中热流计位于壳体内部,并紧贴待检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安装;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两组,一组是采集待检测围护结构内、外两侧的空气温度传感器,采集待检测围护结构内部的内空气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空腔的中央位置,采集待检测围护结构外部的外空气温度传感器设于距待检测围护结构一定距离处;另一组是采集待检测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的、紧贴待检测围护结构表面安装的表面温度传感器,内表面温度传感器至少有两个,设置于壳体内部且均匀的分布在热流计的周围,外表面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内表面温度传感器相同、安装位置与内表面温度传感器相对应;
[0011] 所述的摄像头安装在室内顶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将采集到的整个试验过程的视频资料经过处理后传输给控制器。
[0012]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器包括通过A/D转换电路、放大电路与温度传感器、热流计相连的CPU,与CPU连接的功率监测模块、状态监测模块、电源电路、外围电路,通过UART通讯端口与CPU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通过三极管驱动的一号继电器输出电路和二号继电器输出电路,分别用来控制加热装置和风扇的启动与停止,以保障装置内空气温度波动小于1℃。所述的功率监测模块在待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中监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的实时功率,以防止装置功率过大损毁装置。所述的状态监测模块在待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中监测加热装置和风扇的实时工作状态,以便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保障试验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0013] 进一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将试验全过程中采集到的热流和温度数据资料和视频资料上传至服务器进行保存,以便智能手机等设备终端远程访问查看,也方便日后查询试验数据和视频资料,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有的监督手段。
[0014]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0015]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根据地域的不同在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中二选其一,降低了成本。
[0016] 2)本实用新型从监测到出具报告的全过程自动进行。
[0017] 3)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长期监测,并自动将获取数据和视频资料上传、保存至云服务器,方便了远程访问查看,同时也为日后提供有力的证据,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监督手段。
[0018]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0021] 图中:1-待检测围护结构、2-壳体、3-加热装置、4-热流计、5-内表面温度传感器、6-外表面温度传感器、7-内空气温度传感器、8-外空气温度传感器、9-风扇、10-摄像头、11-控制器。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包括壳体2、加热装置3、风扇9、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摄像头10。其中壳体2采用圆筒形设计,内部有空腔,使内部气体流动更顺畅;内表面附有保温层,以密封地方式安装在待检测围护结构1内表面,降低了壳体内外两侧的热量交换速度。加热装置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2内部,可根据使用地区、使用季节的不同更换为制冷装置,安装方便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本实施例以加热装置为例。风扇9固定安装在壳体2内部,使壳体2内的空气温度快速的混合均匀。
[0025] 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主要包括热流计4、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11。热流计4位于壳体2内部,紧贴式地安装在待检测围护结构1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和表面温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壳体2空腔中央位置的内空气温度传感器7和设置于待检测围护结构外部一定距离处的外空气温度传感器8,采集待检测围护结构
1内、外两侧的空气温度;表面温度传感器紧贴待检测围护结构1内外表面安装,采集待检测围护结构1表面温度,内表面温度传感器5位于壳体2内部,至少有两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热流计4的周围,外表面温度传感器6的数量与内表面温度传感器5相同、安装位置与内表面温度传感器5相对应。控制器11通过A/D转换电路、放大电路与温度传感器、热流计4相连的CPU,与CPU连接的功率监测模块、状态监测模块、电源电路、外围电路,通过UART通讯端口与CPU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通过三极管驱动的一号继电器电路和二号继电器电路,一号继电器电路和二号继电器电路分别与加热装置3和风扇9相连,控制加热装置3和风扇9的启动与停止,以保障装置内空气温度波动小于1℃。功率监测模块在待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中监测本装置的实时功率,以防止装置功率过大损毁装置。状态监测模块在待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中监测加热装置3和风扇9的实时工作状态,以便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保障试验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0026] 摄像头10安装在室内顶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1相连,将采集到的整个试验过程的视频资料经过处理后传输给控制器11。
[0027]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传输模块将试验全过程中采集到的热流、温度等数据资料和视频资料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保存,以便智能手机等设备终端远程访问查看,也方便日后出现纠纷时查询原始试验数据和视频资料,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监督手段,避免弄虚作假。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试验全过程监测方法全程监测试验过程,避免弄虚作假,社会效益显著。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