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施工工具及设备 / 模板衬垫 / 一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

一种复合透模板衬垫

阅读:997发布:2020-07-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复合透模板衬垫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复合透 水 模板 衬垫 以及安装有这种衬垫的 建筑模板 。该衬垫由表 面层 和底层构成,粘合成复合式结构,其表面层起过滤作用,由尼龙、聚酯、PP、PE或其它塑料细丝材料编织而成,编织的缝隙能透过水、空气和部份细小颗粒,而阻止较大 水泥 颗粒通过;底层为具有疏水涵水作用的无纺织成。本实用新型可确保 混凝土 在养护期间保持高湿度,将裂缝 风 险和微小裂缝减到最小;同时能消除砂眼、裂纹等表面 缺陷 ,明显改善表层混凝土的 质量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下面是一种复合透模板衬垫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复合透模板衬垫,包括固定于模板表面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由表面层(1)和底层(2)二部分构成,形成复合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1)由尼龙、聚酯、PP、PE编织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为具有疏水涵水作用的无纺织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1)和底层(2)采用粘合的方式合为一体。
5.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表面安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透水模板衬垫通过胶粘、张拉或钉的方式与所述建筑模板的表面固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复合透模板衬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以及安装有这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的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 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表层对侵蚀性介质的抵抗能。通常在混凝土中,满足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水约占水泥用量的20-25%,但要满足一定的施工和易性要求所需的水约占水泥用量的40-75%,而超过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水份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就成了混凝土中的有害成分,比如完全蒸发产生孔隙、与二共同作用产生集料反应、筋锈蚀等。传统的建筑模板是由钢板、木板胶合板等材料制作,是不透水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的作用,水、空气以及一些较轻的物质会向界面积聚,这样过多的空气和水分,加大了表层的水灰比(降低水泥含量),降低了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形成砂眼、裂缝、气孔等缺陷,并为侵蚀性介质向混凝土基体渗透、迁移提供了通道,加快了侵蚀性物质对钢筋及混凝土的结构破坏。由于普通模板的缺点,这些问题是无法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水泥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或通过加入任何数量神奇的化学掺合剂来加以解决的。
[0003]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出现了用织物衬里粘贴到钢模板上来吸水和渗水的模板应用到工程中取得不错效果的例子,到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2000年左右进入国内应用,2005年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博交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同类型的纤维织物开始应用到工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0004] 以纤维织物做成透水模板布,粘贴到钢模板上所形成的透水模板系统,能较好地排出混凝土表层多余的水分,显著提高混凝土表层的质量,以无纺工艺做成的模板布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但在自然渗透的条件下其排水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大面积模板使用时,往往不能通畅地排出水份,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另外粘贴施工也较为麻烦,很难重复使用。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以及安装有这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的建筑模板。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包括固定于模板表面的衬垫,所述衬垫由表面层1和底层2二部分构成,形成复合式结构。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层由尼龙、聚酯、PP、PE或其它塑料细丝材料编织形成。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层为具有疏水涵水作用的无纺织成。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层和底层采用粘合的方式合为一体。
[0011]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这种复合透水模板衬垫的建筑模板,该复合透水模板衬垫是通过胶粘、张拉或钉的方式固定于建筑模板的表面。该建筑模板可广泛应用桥梁隧道工程(桥墩、横梁、筋条、防护栏、穹顶等)、污水处理设备和处理箱、清水箱、水坝、闸船舶结构、城市高架桥以及其它需要精致表面的混凝土构件。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具有复合的两层结构,表面层起到过滤作用,由尼龙、聚酯、PP、PE或其它塑料细丝编织而成,编织的缝隙能透过水、空气和部份细小颗粒,而阻止较大水泥颗粒通过;底层为无纺织成,更具有疏水和涵水上的优势;表面层与底层是通过胶粘等的方式复合为一体。
[0013] 相比传统应用中的建筑模板衬垫,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的优点表现为:
[0014] 1.表面层(过滤层)由塑料扁丝编织而成,采用编织的方法与现有的采用无纺热轧的方法制作模板布相比,编织方法的可选用的材料范围宽,还可使用更加耐高温、强度更高的尼龙、聚酯等高强塑料,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具有优秀的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性能。
[0015] 2.编织方法制成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表面层孔径分布均匀、大小稳定可控。
[0016] 3.本实用新型复合透水模板衬垫耐酸、耐碱、耐腐蚀,施工适应性强。
[0017] 4.本实用新型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强度高,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0018] 5.现有的无纺热轧制成的模板衬垫,全部为绒毛状纤维组织,在模板面积较大的场合,其绒毛状纤维组织不能够迅速有效地将水份排出模板外侧;本实用新型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分为两层,表面层透水,底层无纺织成起到保水、保湿和养护作用。因此可以在不对模板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如打孔),迅速将混凝土浇注时多余的水份排出模板外侧。
[0019] 使用时,将复合透水模板衬垫通过胶粘、张拉或钉到建筑模板上,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多余的拌合水、气泡穿过表面过滤层进入底层,水分中的一部份涵养在底层中,其余的水分导出模板外侧。多余的拌合水排出后,混凝土表层水与水泥的比值W/C值就降低,表层密实度增加,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力;减小临界孔径,提高抗渗透性、抗介质浸入性,因减少了水份的浸入,明显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另外还确保混凝土在养护期间保持高湿度,将裂缝险和微小裂缝减到最小;同时能消除砂眼、裂纹等表面缺陷,明显改善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0020] 采用本实用新型衬垫后的建筑模板,在浇注混凝土时,可以把富集在其表面的水和空气排除,渗出水的同时带动水泥颗粒向混凝土表面运动,减少了混凝土表面区域的水灰比,毛细孔减少,内部结构致密。同时在排气作用下,混凝土浇筑表层气泡很难存留,而气泡排出所产生的孔洞、毛细孔等会被混凝土排水过程中所夹带的水泥微粒所填充,在混凝土表层形成富水泥浆层,从而使表层的混凝土变成整个结构物中质量最好的,提高表面硬度、抗拉强度耐磨性,减小临界孔径,提高抗渗透性、抗介质浸入性。
[0021] 其优越性表现为:
[0022] 1.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极大地减少砂眼和裂纹。
[0023] 2.提高了表层密度,使混凝土表层致密、坚实、均匀,使混凝土结构耐磨性、耐冲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抑制了无机盐、氧气、潮气和二氧化碳的渗透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4] 3.可以抵抗外来的侵蚀,防腐蚀性能高,特别是氯离子的扩散。
[0025] 4. 由于没有了砂眼和裂缝,使混凝土表面的相当密致,表面减少了油类等残余物,就减少了生物滋生的机会;从而减少细菌与藻类生长,即减少了污染。
[0026] 5.整体的成本减低,,后续维修保养的费用大幅减少。
[0027] 6.使用本实用新型复合透水模板衬垫能增加表面张力,确保表面涂料更能黏附在混凝土表面。在涂料施工前,不必作打沙工序,是表面处理时最理想的载体。
[0028] 7.施工快捷简单,产品可重复使用,可以节省成本;
[0029] 8.不需要脱膜剂,方便脱膜。
[0030] 9.用普通的价廉模板,模板因不需直接接触混凝土,所以周转的使用次数也会相对增加。
[0031] 10.节省修补砂眼和裂纹的费用。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透水模板衬垫,分为上下复合的二层1和2;表面层1由尼龙、聚酯、PP、PE或其它塑料细扁丝材料编织构成,底层2为具有疏水涵水作用的无纺织成;表面层1和底层2粘合为一体使用,可以采用市面上所售的帕米福模板布专用喷胶进行粘合,这样的粘合效果最佳。
[0035] 粘合的模板衬垫,再通过胶粘、张拉或钉的方式,安装在普通建筑模板3的表面上,这样可以应用于混凝土浇筑工程中了。
[0036]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