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施工工具及设备 / 支撑 / 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

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

阅读:871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能够抑制图像的模糊的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图像曝光装置(1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20),具有 像素 (21);感光性记录介质 支撑 部,将记录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的感光性记录介质(40)支撑为使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与图像显示装置(20)对置; 准直 部(50),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之间,并将来自像素(21)的光设为平行光;及吸收层(60),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之间,来自像素(21)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下面是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图像曝光装置,其中,该图像曝光装置具备:
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像素
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其使记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对置而支撑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
准直部,其设置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与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之间,该准直部使来自所述像素的光成为平行光;以及
吸收层,其设置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与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之间,该吸收层对来自所述像素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层是中性灰度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准直部是选自狭缝、光纤板、毛细管板以及将具有多个开口的透射部件层叠3层以上而成的光控制部中的至少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层的透光率为2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层的透光率为0.001%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在将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直接到达被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所述曝光面的位置的光量设为A,将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间接到达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所述曝光面的位置的光量设为B时,B/A为1/1000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
对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所述曝光面的二维状的所有区域同时进行曝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排列成一维状的所述像素,
并且所述图像曝光装置具备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沿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所述像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被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扫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像素,所述像素在面积小于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所述曝光面的区域上排列成二维状,
并且所述图像曝光装置具备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沿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所述像素的排列方向和与所述像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对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被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扫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在基于来自所述像素的光的曝光范围内,相邻的所述曝光范围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装卸自如。
12.一种图像曝光方法,其中,该图像曝光方法包括:
准备具有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步骤;
准备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的步骤,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使记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曝光面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对置而支撑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以及
经由配置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与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之间的准直部和吸收层,使来自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对所述感光性记录介质进行曝光的步骤,其中,所述准直部使来自所述像素的光成为平行光,所述吸收层对来自所述像素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

说明书全文

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是涉及一种将图像记录于感光性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正在对将发光显示屏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曝光于即显胶片等感光性记录介质上的装置进行各种研究。
[0003]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发光显示屏与即显胶片之间配置了准直层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准直层遮挡来自发光显示屏的不平行光,因此能够设为不需要装置内的透镜等。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912639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8] 然而,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来自发光显示屏的光在准直层上稍微反射。该被反射的光进而在装置内的光学系统中反射或漫反射,成为被称作杂散光的非预期的光。该杂散光若在曝光时到达即显胶片,则图像被过度曝光,产生图像的模糊,存在导致画质降低的忧患。即使由准直层的反射光引起的杂散光为少量,在灵敏度高的即显胶片中,杂散光的光量与来自发光显示屏的透射光的光量的比也会影响到画质。
[0009] 本发明鉴于这些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杂散光引起的画质降低的图像曝光装置及图像曝光方法。
[0010]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1]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第1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具备: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像素;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将记录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为使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与图像显示装置对置;准直部,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与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之间,并将来自像素的光设为平行光;及吸收层,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与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之间,来自像素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
[0012] 第2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吸收层是中性灰度镜。
[0013] 第3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准直部是选自狭缝、光纤板、毛细管板及层叠3层以上具有多个开口的透射部件而成的光控制部中的至少1种。
[0014] 第4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吸收层的透光率为20%以下。
[0015] 第5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吸收层的透光率为0.001%以上。
[0016] 第6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在将从图像显示装置直接到达被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的位置的光量设为A,将从图像显示装置间接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的位置的光量设为B时,B/A为1/10000以下。
[0017] 第7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并将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的二维状的所有区域同时进行曝光。
[0018] 第8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排列成一维状的像素,并具备扫描部,该扫描部相对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将图像显示装置及被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感光性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扫描。
[0019] 第9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在面积小于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的区域上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并具备扫描部,该扫描部沿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和相对于像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将图像显示装置及被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感光性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扫描。
[0020] 第10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在基于来自像素的光的曝光范围内,相邻的曝光范围的一部分重叠。
[0021] 第11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中,图像显示装置装卸自如。
[0022] 第12方式的图像曝光方法中,包括:准备具有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步骤;准备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的步骤,该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将记录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为使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与图像显示装置对置;及经由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与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之间的准直部和吸收层,将来自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曝光于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步骤,前述准直部将来自像素的光设为平行光,前述吸收层中来自像素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
[0023] 发明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由杂散光引起的图像的模糊的产生,并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的图。
[0026]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曝光方法的流程图
[0027]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8]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的剖视图。
[0029]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的立体图。
[0030]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31]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的立体图。
[0032]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按照附图关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通过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而被说明。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而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变更,并能够利用除了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从而,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包括于技术方案中。
[0034] 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20和支撑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可直接支撑或间接支撑感光性记录介质40。
[0035] 图像显示装置20具备像素21。来自像素21的光22从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显示面23辐射。像素21是指构成图像显示面23的颜色信息的最小单位。图像显示装置20因具有像素21而能够显示图像。
[0036] 图像显示装置20优选为具备多个像素21以显示图像。作为具有像素21的图像显示装置20,能够应用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装置、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等。
[0037] 然而,若像素21能够显示任何颜色信息,并能够显示图像,则图像显示装置20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0038] 在此,像素21中例如包括如下情况:如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背光单元的光经由像素21辐射的情况;及如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为代表,前述像素21本身辐射光的情况。
[0039] 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显示面23可具有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21,也可具有排列成一维状的像素21。并且,二维状的图像显示面23在俯视下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除了矩形以外的形状。
[0040] 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将感光性记录介质40支撑为使感光性记录介质40配置于与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显示面23对置的位置。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只要能够支撑感光性记录介质40,其结构并不受特别的限定。
[0041] 感光性记录介质40能够通过穿过吸收层60及准直部50的平行光22A而曝光,若能够形成图像,则并不受特别的限定。
[0042] 感光性记录介质40例如由支撑体和设置于支撑体上的感光材料构成。感光性记录介质40具有曝光面40A。作为感光性记录介质40,若是胶卷、干板、印相纸或蓝色照片、正感光纸、制版用湿板、光致抗蚀剂、即显胶片等具有感光性的产品,则可以是任意的物质。优选为适用即显胶片。
[0043] 准直部50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支撑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之间。准直部50将来自像素21的光22设为平行光22A。准直部50使光22中的平行光22A在感光性记录介质40上穿过(参考图1的右侧像素21)。
[0044] 准直部50使光22中的平行光22A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上。平行光22A将感光性记录介质40进行曝光。平行光22A通过准直部50而照射到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因此减少在形成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上的图像中产生模糊等,并抑制画质的降低。准直部50防止成为图像模糊的原因的除平行光22A以外的光在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上曝光。
[0045] 平行光22A意味着穿过准直部50并照射到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上的光彼此平行。在此,平行包括大致平行,并包括在形成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上的图像中不产生模糊的程度的平行。
[0046] 图1所示的图像曝光装置10中,平行光22A包括与图像曝光装置10的图像显示面23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光。
[0047] 只要照射到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的光彼此平行且能够抑制图像的模糊,平行光22A也可以是相对于图像曝光装置10的图像显示面23以规定的度倾斜的光。在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光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且除此以外的光未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的情况下,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光成为平行光。
[0048] 准直部50若能够将来自像素21的光22设为平行光22A,则其结构并不受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适用选自狭缝、光纤板、毛细管板及层叠3层以上具有多个开口的透射部件而成的光控制部中的至少1种。
[0049] 狭缝(称作遮光体(louver))由多个透光部和不使光到达相邻的空间的光吸收体构成。光纤板是包括以二维的方式排列有多个的、传输光的光纤和吸收从光纤泄漏的光的吸收体玻璃的板。毛细管板是由以二维的方式排列有多个的、具有几十μm以下的直径的毛细管(Capillary)的集合体构成的板。
[0050] 层叠3层以上具有多个开口的透射部件而成的光控制部是重叠了3层以上视差障壁的层叠体。视差障壁是具有控制光前进方向的开口部的遮光层。
[0051] 图像曝光装置10具备准直部50,因此能够设为不需要透镜等光学系统,该透镜等光学系统用于使来自图像曝光装置10的成像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
[0052] 吸收层60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之间。图1中,吸收层60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准直部50之间。吸收层60能够设置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与准直部50之间。吸收层60在使用于曝光的波长区域中,来自像素21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使用于曝光的波长区域优选为可见光区域即4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范围。
[0053] 吸收层60的透光率能够通过对吸收层60的入射光强度I0与吸收层60的透射光强度I的比率(T=I/I0(%))而求出。在使用于曝光的波长区域中,在吸收层60的透光率根据波长不同的情况下,优选为通过平均透光率求出。平均透光率在400nm至700nm之间,能够通过每一规定间隔(例如每10nm)的透光率的平均值而求出。
[0054] 吸收层60优选为中性灰度镜(以下,称作ND(Neutral Density)滤镜)。ND滤镜意味着中性光密度的滤镜,是在使用于曝光的波长区域中不影响波长而能够均等地吸收(以吸收率计为50%以上且99.999%以下;以透光率计为0.001%以上且50%以下)光的滤镜。由于ND滤镜在使用于曝光的波长区域中能够均等地吸收光,因此如后面叙述般能够减少杂散光的影响。
[0055] ND滤镜有两种,即,吸收型和反射型。杂散光由反射光所引起,因此与反射型ND滤镜相比,优选为能够抑制反射光的吸收型ND滤镜。ND滤镜能够通过在支撑体中混合吸收色素而制作,或者能够通过在支撑体上涂布混合了色素的透明材料而制作。
[0056] 另外,ND滤镜的特性通常根据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而定义。光密度OD与透光率T之间存在OD=log10(1/T)(其中,T≤1)的关系。若设为OD=0.3,则成为透光率T=1/0.3
10 =50%。作为吸收层60而使用ND滤镜,由此,容易得到具有所希望的透光率的吸收层
60。
[0057] 作为吸收层60,例示出ND滤镜,但在使用于曝光的波长区域中,只要来自像素21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则并不受特别的限定。
[0058] 其次,关于设置于本发明的图像曝光装置10中的吸收层60能够减少杂散光的影响的作用,参考图1进行说明。
[0059] 在此,杂散光22B是从图像显示装置20间接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光,意味着在通过感光性记录介质40而反射的光中,在图像显示装置20、准直部50等上进行反射,并再次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光。
[0060] 如图1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依次具备图像显示装置20、吸收层60、准直部50及支撑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从图像显示装置20辐射的光22穿过吸收层60及准直部50(参考图1中的左侧像素21)。光22通过准直部50而设为平行光22A,平行光22A照射到被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支撑的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
[0061] 图像曝光装置10中未使用光学粘接材料等。从而,空气层A1存在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吸收层60之间,空气层A2存在于吸收层60与准直部50之间,以及空气层A3存在于准直部5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之间。
[0062] 空气层A1、A2及A3的折射率为1。图像显示装置20、吸收层60、准直部50及感光性记录介质40各自的折射率大致为1.5。因此在作为图像显示装置20与空气层A1的界面即出射面20out上产生光反射。同样地,在空气层A1与吸收层60的界面即入射面60in、吸收层60与空气层A2的界面即出射面60out、空气层A2与准直部50的界面即入射面50in、准直部50与空气层A3的界面即出射面50out、及空气层A3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界面即入射面40in上产生光反射。
[0063] 在此,入射面及出射面是以从图像显示装置20朝向感光性记录介质40辐射的光的方向为基准方便地定义的。在以从感光性记录介质40朝向图像显示装置20辐射的光的方向作为基准的情况下,入射面及出射面可表现为出射面及入射面。
[0064] 通常,若将媒质A的折射率为na,将媒质B的折射率设为nb,则通过以下式求出媒质A与媒质B的界面的反射率Rref。
[0065] [数式1]
[0066]
[0067] 若媒质A为空气层A1、A2及A3,则na成为1。若媒质B为图像显示装置20、吸收层60、准直部50及感光性记录介质40,则nb成为1.5。
[0068] 图1所示的图像曝光装置10中,根据数学式1求出Rref=4(%)。将吸收层60的透光率设为50%,并计算出在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光22中平行光22A及杂散光22B以何种程度的光量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表1总结了其计算结果。
[0069] [表1]
[0070]
[0071] 参考表1,对于各数值进行说明。从图像显示装置20的出射面20out辐射100%的光。100%的光在吸收层60的入射面60in上反射4%。96%的光从吸收层60的入射面60in入射于吸收层60。透射光意味着不在吸收层60及准直部50反射而穿过的光。
[0072] 穿过吸收层60的96%的光在吸收层60的出射面60out上反射4%,进而,通过吸收层60被吸收50%。其结果,从吸收层60的出射面60out,46.1%的光朝向准直部50辐射。
[0073] 46.1%的光在准直部50的入射面50in上反射4%。44.2%的光从准直部50的入射面50in入射于准直部50。
[0074] 穿过准直部50的44.2%的光在准直部50的出射面50out上反射4%。其结果,从准直部50的出射面50out,42.5%的光作为平行光22A朝向感光性记录介质40照射。
[0075] 最后,42.5%的光在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入射面40in上反射4%。40.8%的光从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入射面40in入射于准直部50,并曝光感光性记录介质40。
[0076] 另一方面,在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入射面40in上,相当于42.5%的光的4%的1.7%的光作为反射光朝向准直部50辐射。
[0077] 1.7%的反射光在准直部50的出射面50out上反射4%。1.63%的反射光从准直部50的出射面50out入射于准直部50。穿过准直部50的1.63%的反射光在准直部50的入射面50in上反射4%。其结果,从准直部50的入射面50in,1.57%的反射光朝向吸收层60辐射。
[0078] 1.57%的反射光在吸收层60的出射面60out上反射4%。1.50%的反射光从吸收层60的出射面60out入射于吸收层60。穿过吸收层60的1.50%的反射光在吸收层60的入射面
60in上反射4%,进而,通过吸收层60被吸收50%。其结果,从吸收层60的入射面60in,0.72%的反射光朝向图像显示装置20辐射。
[0079] 在图像显示装置20的出射面20out上,相当于0.72%的反射光的4%的0.03%的光作为杂散光朝向感光性记录介质40辐射。0.03%的杂散光在与透射光相同的光路中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
[0080] 0.03%的杂散光在吸收层60的入射面60in及出射面60out上分别反射4%且被吸收50%。从吸收层60的出射面60out,0.013%的杂散光朝向准直部50辐射。
[0081] 0.013%的杂散光在准直部50的入射面50in及出射面50out上分别反射4%。其结果,从准直部50的出射面50out,0.012%的反射光朝向感光性记录介质40辐射。
[0082] 该计算中,将除了空气层的所有介质的折射率设为1.5,并将各自的界面上的反射率设为4%而进行了计算。
[0083] 如表1所示,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平行光22A相对于从图像显示装置20的出射面20out辐射的100%光量的光成为40.8%光量的光。反射光相对于100%光量的光成为1.7%光量的光。
[0084] 1.7%的反射光穿过准直部50、吸收层60,并在图像显示装置20的出射面20out上进行反射。该光量相对于100%光量的光成为0.03%光量的光。
[0085] 至少具有角度的不平行光的光入射于相邻或与更远离的感光性记录介质40,成为构成图像模糊的原因的杂散光。
[0086] 与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显示面23正交的光在界面反射等情况下,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相同的位置,因此对图像模糊的影响小。然而,该光也能够被视为一种杂散光,优选为其光量较小。
[0087] 在平行光22A的光量与杂散光22B的光量的差不大的情况下,作为图像模糊而显现,前述平行光22A是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光、且直接到达被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支撑的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的位置,前述杂散光22B是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光、且间接到达被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支撑的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的位置。平行光22A的光量与杂散光22B的光量的差能够通过以下比率进行确认。
[0088] 上述实施方式中,该反射光作为杂散光穿过吸收层60及准直部50,并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该光量相对于100%光量的光成为0.012%光量的光。
[0089] 从而,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将平行光22A的光量设为A,将杂散光22B的光量设为B时,其比率成为B/A=0.012/40.8=1/3466。
[0090] 通常,在平行光22A的光量A和杂散光22B的光量B处于B/A≥1/1000的关系的情况下,认为产生了图像模糊。
[0091] 根据表1能够理解为如下:在图像显示装置2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之间设置50%的透光率的吸收层60,由此,能够防止图像模糊等画质的降低。
[0092] 如表1所示,通过吸收层60,将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的平行光22A的光量减少50%。另一方面,反射光穿过两次吸收层60,因此能够将杂散光22B的光量以50%×50%减少为25%。由此,能够减小平行光22A的光量A与杂散光22B的光量B的比即B/A。
[0093] 其次,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2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之间不设置吸收层60的情况,计算出在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光22中平行光22A及杂散光22B以何种程度的光量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表2总结了该计算结果。该计算中,将空气层的折射率设为1,将除了空气层的所有介质的折射率设为1.5,并将各自的界面上的反射率设为4%而进行了计算。
[0094] [表2]
[0095]
[0096] 如表2所示,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的曝光面的平行光(透射光)相对于从图像显示装置的出射面辐射的100%光量的光成为88.5%光量的光。反射光相对于100%光量的光成为3.7%光量的光,能够理解为0.12%光量的光作为杂散光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
[0097] 表2的情况下,平行光的光量A与杂散光的光量B的比为B/A=0.12/88.5=1/736,且为1/1000以上。在不设置吸收层的情况下产生图像模糊,因此能够理解为形成于感光性记录介质的画质降低。
[0098] 除了杂散光以外,还有在准直部的入射面及出射面上进行反射的光,或者在返回图像显示装置之后在内部反射并辐射的光等。除了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的88.5%的平行光以外的11.5%的光在图像曝光装置的内部成为杂散光,存在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的忧患。
[0099] 其次,关于吸收层60具有20%的透光率的情况及具有10%的透光率的情况,计算出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平行光22A和杂散光22B的光量。表3示出透光率20%的计算结果,表4示出透光率10%的计算结果。
[0100] [表3]
[0101]
[0102] 表3方式的情况下,平行光22A的光量A与杂散光22B的光量B的比为B/A=0.0008/16.3=1/21660。
[0103] 为了更可靠地抑制由杂散光22B引起的图像模糊等画质的降低,优选为B/A≤1/10000。通过将吸收层60的透光率设为20%,能够实现1/10000以下。
[0104] 另外,通过将吸收层60的透光率设为29%以下,能够实现B/A≤1/10000。
[0105] [表4]
[0106]
[0107] 表4方式的情况下,平行光22A的光量A与杂散光22B的光量B的比为B/A=0.0001/8.2=1/86638。从而,充分满足B/A≤1/10000。
[0108] 如表4所示,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的平行光22A相对于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100%的光成为1/10左右的8.2%光量的光。由此,曝光时间延长。另一方面,与表2所示的0.12%相比,到达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杂散光22B成为1/1000左右的0.0001%光量的光。即使平行光22A的光量为8.2%左右,也由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灵敏度高,因此能够通过平行光22A而曝光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
[0109] 根据构成图像曝光装置10的图像显示装置20、吸收层60.准直部50及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特性值(折射率、吸收率等),能够容易求出平行光22A与杂散光22B的光量的比。
[0110] 吸收层60的透光率最好小,吸收层60的透光率为50%以下,优选为40%以下,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0111] 吸收层60的透光率为0.001%以上,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
[0112] 在透射率过大的情况下,杂散光的影响大,难以抑制画质的降低。另一方面,若透射率过小,则存在曝光时间超过实际长度的忧患。
[0113] 其次,关于使用了图像曝光装置10的图像曝光方法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曝光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准备图像显示装置20(步骤S11)。其次,准备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其将记录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的感光性记录介质40支撑为使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与图像显示装置20对置(步骤S12)。关于步骤S11的图像显示装置20的准备和步骤S12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的准备的顺序,哪个在先都可以。
[0114] 其次,将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光曝光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曝光面40A上(步骤S13)。步骤S13中,经由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20与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70之间的、将来自像素的光设为平行光的准直部50和来自像素的光的透光率为50%以下的吸收层60,将来自图像显示装置20的光曝光于感光性记录介质40上。
[0115] 关于吸收层60吸收使用于曝光的像素的整个波长区域并使其透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吸收层60能够从其他波长区域吸收特定的波长区域,并能够减小特定的波长区域的透射率。
[0116] 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20的发光光谱与感光性记录介质40的感光光谱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以校正差异的方式,也能够根据波长改变透射率。并且,在准直部50等光学部件中透光率根据波长而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校正差异。
[0117] 例如在用R(Red:红色)、G(Green:绿色)及B(Blue:蓝色)3种波长进行曝光的情况下,且在所利用的准直部50的B的透射率为50%、G和R的透射率分别为25%的情况下,吸收层60的B的透射率成为10%、G和B的透射率分别成为20%,该条件下,R、G、B所有波长的总透射率成为5%。
[0118] 其次,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中,关于代表性图像曝光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例示目的,并非意味着限定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图像曝光装置。
[0119] <第1实施方式>
[0120]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100的剖视图。
[0121] 如图3、图4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110。如图3所示,图像显示装置110为二维状。二维状意味着在X-Y方向上延伸的状态。第1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装置110在X-Y方向上延伸。并且,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多个像素也排列成二维状。
[0122] 作为二维状的图像显示装置110,例如能够适用以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便携终端。图像显示装置110若能够显示图像,则在图像显示方式上没有限定,能够适用LCD方式、OLED方式等结构。图像显示装置优选为去除表面玻璃。
[0123] LCD方式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110例如具备作为光源发挥功能的背光单元及具备用于显示图像的滤色器的多个像素。为了保护多个像素,优选为图像显示装置110具备框体及表面玻璃等。
[0124] 如图3、图4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构成吸收层的ND滤镜120。构成吸收层的ND滤镜120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面侧。作为ND滤镜120,能够使用FUJIFILM Finechemicals Co.,Ltd.制造的照片曝光用光量调整用滤镜。能够使用由KenkoTokina Corporation.、Kodak公司及SIGMAKOKI Co.,LTD.等出售的ND滤镜。
[0125] 为了得到50%以上的透射率,优选为使用具有0.3以上的光密度(OD)的ND滤镜120。ND滤镜120例如具有90μm±10μm的厚度。ND滤镜120的厚度并不限定于该范围。ND滤镜
120优选为覆盖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面的整个区域。
[0126] 如图3、图4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0中,作为准直部而具备光纤板130。光纤板130将入射到光纤的光进行全反射并传输。光纤板130的光纤的间距优选为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间距以下。
[0127] 光纤板130优选为覆盖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面的整个区域。
[0128] 如图3、图4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胶片盒140,该胶片盒140由构成感光性记录介质的即显胶片142和收纳即显胶片142的壳体144构成。并具备用于支撑胶片盒140的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即框体148。框体148能够装卸自如地支撑胶片盒140。
[0129] 壳体144能够收纳多个即显胶片142。如图4所示,在壳体144及框体148中,在与图像显示装置110对置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部146。
[0130] 即显胶片142具有矩形卡形状。在即显胶片142中,背面侧构成为曝光面142A,正面侧构成为观察面142B。曝光面142A是通过基于平行光的曝光而记录图像的面,观察面142B是观察被记录的图像的面。
[0131] 在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上具有曝光部和夹持曝光部的囊部(Pod)和收集部(未图示)。囊部中内置有内含显影处理液的显影处理液囊。收集部中内置有吸收剂。
[0132] 即显胶片142在曝光之后,通过使囊部的显影处理液向曝光部扩展而被实施显影处理。通过使即显胶片142在对辊(未图示)之间通过,囊部的显影处理液从囊部被挤出并向曝光部扩展。扩展处理时,剩余的显影处理液通过收集部而被捕获。
[0133] 第1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装置110具有在X-Y方向上延伸的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面与ND滤镜120、光纤板130及即显胶片142的二维状的曝光面的大小大致相同。从而,能够对来自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同时曝光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的二维状的所有区域。
[0134] 使欲曝光的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110。来自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光穿过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并成为平行光。该平行光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能够同时曝光即显胶片142。作为同时曝光曝光面的二维状的所有区域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如下情况,即,将像素排列成一维状的图像显示装置排列多个而设为二维状,并同时进行曝光。
[0135] 另一方面,ND滤镜120大幅减少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的杂散光。曝光之后,对即显胶片142进行显影处理。根据上述原理,能够容易理解如下情况:在即显胶片142上形成几乎没有图像模糊的图像,并抑制画质的降低。
[0136] 另外,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10控制显示图像的时间,图像显示装置110能够具有快机构。并且,在图像显示装置110与即显胶片142之间也能够设置快门机构。
[0137] 在图像显示装置110是便携终端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110优选为相对于图像曝光装置100装卸自如。装卸自如意味着能够安装及拆卸。例如图像显示装置110的使用者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10而获取图像。作为图像曝光装置100的一部分构成而安装图像显示装置110。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而曝光即显胶片142。曝光之后,从图像曝光装置100取出图像显示装置110,并能够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10而获取新的图像。
[0138] <第2实施方式>
[0139] 参考图5,关于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发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作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由此,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主要对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0140] 如图5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110、ND滤镜120、光纤板130、由收纳多个即显胶片(未图示)的壳体144构成的片盒140。
[0141] 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10为一维状。一维意味着在X-Y方向的一个方向延伸的状态。如图5所示,图像显示装置110在X方向上延伸。图像显示装置110具有排列成一维状的像素。
[0142] 图像显示装置110的长度与即显胶片的X方向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图像显示装置110为一维,因此图像显示装置110的Y方向的长度比即显胶片的Y方向的长度短。图像显示装置110小于即显胶片的曝光面。
[0143] 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曝光即显胶片,图像显示装置110沿相对于像素的排列方向即X方向为垂直方向的Y方向被扫描。
[0144] 如图5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用于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的扫描部200。扫描部200具备支撑图像显示装置110的两端的支撑部210、支撑胶片盒140的支撑台220、内置于支撑台220中的驱动部(未图示)。支撑台220具备轨道250,驱动部能够沿轨道250在Y方向上扫描支撑部210。
[0145] 在扫描部200在垂直方向上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同时,图像显示装置110能够依次曝光即显胶片。为了使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和扫描部200的驱动同步,优选为具备未图示的控制部。
[0146] 来自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光穿过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并成为平行光。该平行光能够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并依次曝光即显胶片142。
[0147] ND滤镜120大幅减少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的杂散光。曝光之后,对即显胶片142进行显影处理。根据上述原理能够容易理解如下情况:在即显胶片142上形成几乎没有图像模糊的图像,并抑制画质的降低。
[0148]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100的变形例。变形例的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110、ND滤镜120、光纤板130及框体148,该框体148装卸自如地支撑由收纳即显胶片142的壳体144构成的胶片盒140。
[0149] 变形例的图像曝光装置100中,ND滤镜120和光纤板130由与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同样地在X方向上延伸的一维状构成。
[0150] 在扫描部200相对于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排列方向沿垂直方向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的同时,图像显示装置110能够依次曝光即显胶片142。
[0151] 来自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光穿过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并成为平行光。该平行光能够到达即显胶片142,并依次曝光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
[0152] ND滤镜120大幅减少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的杂散光。曝光之后,对即显胶片142进行显影处理。根据上述原理能够容易理解如下情况:在即显胶片142上形成几乎没有图像模糊的图像,并抑制画质的降低。
[0153] 对于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同时进行曝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若图像显示装置110和即显胶片142能够相对进行扫描,则可以扫描即显胶片的同时进行曝光。即,只要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及即显胶片142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0154] <第3实施方式>
[0155] 参考图7,关于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发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主要对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0156] 如图7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110、ND滤镜120、光纤板130、框体148及扫描部200,前述框体148装卸自如地支撑由收纳多个即显胶片(未图示)的壳体144构成的胶片盒140。
[0157] 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10为二维状。并且,图像显示装置110具有像素,该像素在面积比感光性记录介质即即显胶片的曝光面小的区域上排列成二维状。多个像素例如优选为以矩阵状排列成二维状。
[0158] 为了曝光即显胶片,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第3实施方式具备扫描部200。另一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第3实施方式的扫描部200不仅在Y方向上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而且也能够在X方向上进行扫描。
[0159] 例如在以矩阵状排列成二维状的像素中,在将行方向设为X方向的情况下,优选为使扫描部沿行方向(X方向)和相对于行方向(X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这两个方向扫描。
[0160] 从而,扫描部200具备滚珠丝杠230和具备与滚珠丝杠230卡合的螺母的移动部240。通过滚珠丝杠230的旋转运动,移动部240能够在X方向上移动。移动部240优选为具有用于保持图像显示装置110的保持部(未图示)。
[0161] 在扫描部200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同时,图像显示装置110能够依次曝光即显胶片。为了使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和扫描部200的驱动同步,优选为具备未图示的控制部。
[0162] 第3实施方式中,在对具有比图像显示装置110大的曝光面的感光性记录介质进行曝光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进行适用。
[0163] 来自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光穿过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并成为平行光。该平行光能够到达即显胶片142,并依次曝光即显胶片142。
[0164] ND滤镜120大幅减少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杂散光。曝光之后,对即显胶片142进行显影处理。根据上述原理能够容易理解如下情况:在即显胶片142上形成几乎没有图像模糊的图像,并抑制画质的降低。
[0165] 图8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曝光装置100的变形例。变形例的图像曝光装置10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110、ND滤镜120、光纤板130、框体148及扫描部200,前述框体148装卸自如地支撑由收纳即显胶片142的壳体144构成的胶片盒140。
[0166] 变形例的图像曝光装置100中,与图像显示装置110同样地,ND滤镜120和光纤板130为比感光性记录介质即即显胶片142小的二维状。
[0167] 在扫描部200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的同时,图像显示装置110能够依次曝光即显胶片142。为了使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图像显示和扫描部200的驱动同步,优选为具备未图示的控制部。
[0168] 来自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像素的光穿过ND滤镜120及光纤板130并成为平行光。该平行光能够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并依次曝光即显胶片142。
[0169] ND滤镜120大幅减少到达即显胶片142的曝光面142A的杂散光。曝光之后,对即显胶片142进行显影处理。根据上述原理容易理解如下情况:在即显胶片142上形成几乎没有图像模糊的图像,并抑制画质的降低。
[0170] 对于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的同时进行曝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若图像显示装置110和即显胶片142能够相对进行扫描,则可以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扫描即显胶片的同时进行曝光。即,只要沿X方向和Y方向该两个方向扫描图像显示装置110及即显胶片142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0171] 第2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装置小于感光性记录介质。在基于来自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的光的曝光范围内,相邻的曝光范围可以一部分重叠。在曝光范围的一部分不重叠的情况下,存在在感光性记录介质上产生未曝光区域的忧患。优选为避免由未曝光区域引起的在感光性记录介质中未形成图像的状态。
[0172] 符号说明
[0173] 10-图像曝光装置,20-图像显示装置,20out-出射面,21-像素,22-光,22A-平行光,22B-杂散光,23-图像显示面,40-感光性记录介质,40A-曝光面,40in-入射面,50-准直部,
50in-入射面,50out-出射面,60-吸收层,60in-入射面,60out-出射面,70-感光性记录介质支撑部,100-图像曝光装置,110-图像显示装置,120-ND滤镜,130-光纤板,140-胶片盒,142-即显胶片,142A-曝光面,142B-观察面,144-壳体,146-开口部,148-框体,200-扫描部,210-支撑部,220-支撑台,230-滚珠丝杠,240-移动部,250-轨道。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