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负极材料 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硅 碳 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经过原料混成,再进行包覆,最后进行深度 石墨 化提纯,不同于简的表面催化 石墨化 ,用此材料制成的 电池 综合性能高,具有优质的可靠性强、克容量大、高 能量 密度 、长寿命、正极利用率高、首次放电效率高等特点的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粒度D50为10-20μm, 压实 密度≥1.85g/cm3,首次放电容量370-400mAh/g,首次放电效率≥95%。,下面是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骨料、粉料、导电剂分别加入干法高效滚筒式球磨机中,机械混合4-8h,转速控制在300-500rpm;
S2、混粉:将骨料、粉料、导电剂、催化剂加入混粉设备进行混合;
S3、包覆:将S2中混合后粉料与包覆粘结剂置于浸渍罐中,在250-650℃的温度和压力
7-12KPa下进行浸渍8-15h
S4、焙烧:将S3中浸渍后物料置于焙烧炉中进行焙烧炭化;
S5、石墨化:将S4中炭化后的原料置于石墨化炉中进行石墨化提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电流强度为20A的电流将焙烧品加热,时间为450-600小时,石墨化的最高温度为
2850-3100℃,所得到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
S6、机械加工:将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机械加工修饰成所需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粉料、导电剂、催化剂的重量比为70:30:25:11;所述S2中混合后粉料与包覆粘结剂重量比为70:30-72: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为石墨粉;所述粉料为碳纤维、沥青焦;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所述催化剂为硅粉;所述包覆粘结剂为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沥青焦的重量比为4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的粒度为10-30μm、体积密度≥2.0g/cm3、电阻率≤10μΩcm;所述碳纤维的粒度为5-15μm、体积密度2.12g/cm3、电阻率≤20μΩcm;所述沥青焦的粒度为0.5-1.0μm、真密度≥2.10/cm3,含硫量≤0.3%、挥发份≤0.3%;所述所述导电炭黑粒度为10-20μm、电阻率≤5μΩcm;所述硅粉的粒度为5-10μm、18℃体积密度2.33g/cm³;所述环氧树脂的软化点为85~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焙烧升温程序为:
在120-320℃时,升温速率为2.5℃/h;
320-520℃时,升温速率为3.5℃/h;
520-820℃时,升温速率为4℃/h;
820-1100℃时,升温速率为3℃/h;
停止焙烧后保持24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出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
3
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粒度为10-20μm,压实密度≥2.0g/cm ,首次放电容量370-400mAh/g,首次放电效率≥95%。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基于废食用油再生的沥青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 2020-05-08 | 472 |
一种高韧性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 2020-05-08 | 919 |
一种建筑胶粉的制备方法 | 2020-05-08 | 182 |
一种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管约束再生块体混凝土柱 | 2020-05-08 | 705 |
一种柔性防水涂料及其涂抹方法 | 2020-05-08 | 65 |
天然橡胶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 | 2020-05-08 | 872 |
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2020-05-08 | 830 |
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铺设装置 | 2020-05-11 | 551 |
一种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的预混合装置 | 2020-05-11 | 676 |
一种用于路面修复工艺的热拌设备 | 2020-05-11 | 343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