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凝结 / 冷固化 / 安装构造及冷却风扇

安装构造及冷却

阅读:2发布:2021-02-09

专利汇可以提供安装构造及冷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构造及冷却 风 扇,安装构造(10A、10C),用于将构成 冷却风扇 (12)等装置的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相互安装,其具备:设置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具有 固化 物性,且将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接合的 橡胶 状的接合部件(18、18a、18b);以及设置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18a、18b)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移动的弹 力 的第一金属部件(20)。(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安装构造及冷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安装构造,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安装,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接合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以及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接合部件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上述第一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的弹的第一金属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支撑部件,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的槽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接合部件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上述第二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件的相对移动的弹力的第二金属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第一支撑部件,在上述第一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第二支撑部件,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的槽嵌合,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槽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贯通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贯通部件,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贯通部件的第一槽嵌合,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贯通部件的第二槽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第三部件,
上述接合部件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及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第三部件,
上述接合部件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及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
在上述第三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一金属部件及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支撑部件,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一槽嵌合,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二槽嵌合。
8.一种安装构造,用于将第一部件和供上述第一部件的一部分插入的第二部件相互安装,其特征在于,
具备: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接合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以及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未设置上述接合部件的部分,且具有限制上述第一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的轴向的相对移动的弹性的金属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的槽和形成于上述第二部件的槽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5、8、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件为粘接密封件、液状垫圈、或者弹性粘接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5、8、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为板簧、卡环或者保持器弹簧
12.一种冷却扇,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
为了冷却电动机,所述冷却风扇安装于上述电动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为上述冷却风扇的转子和螺旋桨、上述螺旋桨的突起部和叶片、以及上述冷却风扇的壳体和轴中的至少任一组。

说明书全文

安装构造及冷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安装的安装构造和具有该安装构造的冷却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机床及工业机械等各种机械中,为了使进给轴或主轴等旋转轴旋转而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中,为了通过强制冷却电动机使来自电动机的表面的散热性良好,提高连续额定扭矩等特性,安装有冷却风扇。
[0003] 但是,由于机械加工时或搬送时等,机械产生的振动经由电动机传递至冷却风扇,有时对冷却风扇施加较大的振动。
[0004] 日本特开2015-20464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电动机的通风盖与冷却风扇之间插入具有内螺纹部的底板、风扇安装板、以及橡胶制的筒状的防振件,通过使插通于防振件的安装螺栓内螺纹部螺纹结合,从而将冷却风扇安装于电动机。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在如日本特开2015-204641号公报的安装构造那样使用防振件抑制向冷却风扇传递的振动的情况下,防振件露出于外部,因此,防振件由于周围环境而经年劣化,存在振动抑制性能降低的问题。另外,将防振件利用安装螺栓和内螺纹部紧固,因此,难以得到耐振效果。
[0006] 因此,考虑通过提高冷却风扇本身的刚性、冷却风扇相对于电动机的安装刚性,来提高冷却风扇的耐振动性。在该情况下,对于冷却风扇的构成部件,通过采用高强度的材质,或增大尺寸,或追加加强部件,能够提高刚性。但是,就这些方法而言,成本高,并且冷却风扇的尺寸变大,重量增加。该结果,不能在电动机与冷却风扇之间取得尺寸或重量的平衡。
[0007]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构造,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从外部传递的振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了这种安装构造的冷却风扇。
[0008] 方案1为一种安装构造,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安装,其特征在于,[0009] 具备:
[0010]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接合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以及
[0011]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接合部件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上述第一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的弹的第一金属部件。
[0012]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13] 在上述第二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支撑部件,
[0014]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的槽嵌合。
[0015]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16] 还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接合部件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上述第二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件的相对移动的弹力的第二金属部件。
[0017]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18] 在上述第二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第一支撑部件,[0019] 在上述第一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第二支撑部件,[0020]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的槽嵌合,
[0021]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槽嵌合。
[0022] 方案5根据方案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23] 具有贯通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贯通部件,
[0024]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贯通部件的第一槽嵌合,
[0025]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贯通部件的第二槽嵌合。
[0026] 方案6根据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27] 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第三部件,
[0028] 上述接合部件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及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
[0029] 方案7根据方案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30] 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第三部件,
[0031] 上述接合部件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及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
[0032] 在上述第三部件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一金属部件及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支撑部件,
[0033]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一槽嵌合,
[0034]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二槽嵌合。
[0035] 方案8为一种安装构造,用于将第一部件和供上述第一部件的一部分插入的第二部件相互安装,其特征在于,
[0036] 具备:
[0037]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接合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以及
[0038] 设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未设置上述接合部件的部分,且具有限制上述第一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的轴向的相对移动的弹性的金属部件。
[0039]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0040] 上述金属部件与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的槽和形成于上述第二部件的槽嵌合。
[0041] 方案10根据方案1~5、8、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0042] 上述接合部件为粘接密封件、液状垫圈、或者弹性粘接剂。
[0043] 方案11根据方案1~5、8、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0044] 上述金属部件为板簧、卡环或者保持器弹簧
[0045] 方案12为一种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
[0046] 具有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造。
[0047]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
[0048] 为了冷却电动机,所述冷却风扇安装于上述电动机。
[0049] 方案14根据方案12所述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
[0050] 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为上述冷却风扇的转子和螺旋桨、上述螺旋桨的突起部和叶片、以及上述冷却风扇的壳体和轴中的至少任一组。
[0051]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吸收)从外部传递的振动。
[0052] 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容易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0053]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的剖视图,图1B是图1A的安装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4] 图2A及图2B分别是图1A的安装构造的第二及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5] 图3A及图3B分别是图1A的安装构造的第四及第五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6] 图4A及图4B分别是图1A的安装构造的第六及第七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7] 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的剖视图,图5B是将图5A的金属部件及接合部件的部位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
[0058] 图6A是应用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的冷却风扇的侧视图,图6B是将图6A的安装构造的部位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
[0059] 图7是图6A的螺旋桨的俯视图。
[0060] 图8A是图6A的冷却风扇的变形例(第八变形例)的侧视图,图8B是将图8A的安装构造的部位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
[0061] 图9A是图6A的冷却风扇的变形例(第九变形例)的侧视图,图9B是将图9A的安装构造的部位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以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构造及冷却风扇,揭示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进行说明。
[0063] [第一实施方式]
[0064] 参照图1A,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A。
[0065] 该安装构造10A为用于将构成后述的冷却风扇12(参照图6A、图6B以及图8A~图9B)等各种装置的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相互安装的安装构造。
[0066] 具体而言,安装构造10A具备:设置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接合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18;以及设置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的弹力的第一金属部件20。接合部件18通过吸收从外部传递至第一部件14的振动,抑制向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或者通过吸收从外部传递至第二部件16的振动,抑制向第一部件14传递的振动。
[0067] 在第二部件16设置有贯通接合部件18和第一部件14的柱状的支撑部件22。在贯通第一部件14而延伸的支撑部件2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槽24。第一金属部件20通过与槽24嵌合,而与支撑部件22紧固。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一部分接触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的弹力,将第一部件14向接合部件18及第二部件16侧按压。
由此,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并且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外部传递至第一部件14的振动,从而向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被抑制,或者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外部传递至第二部件16的振动,从而向第一部件14传递的振动被抑制。
[0068] 在此,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只要能够通过接合部件18接合,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大小或材质。
[0069] 另外,接合部件18是涂布于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使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贴合时为液状,之后通过进行固化,使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接合的橡胶状的弹性部件。即,接合部件18为具有自固化的物性的橡胶状的部件,用于确保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的防振性、耐振性以及减震性。作为这种接合部件18,例如能够使用包含类、聚酯类或橡胶类的材料的粘接密封件、液状垫圈、或弹性粘接剂。通过将粘接密封件、液状垫圈或弹性粘接剂用于接合部件18,即使在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的形状复杂,且不容易确保接合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简单且容易地接合,并且吸收振动。此外,也可以将两侧的粘接部分为弹性粘接剂的双面胶带用于接合部件18。
[0070] 另外,第一金属部件20为紧固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的金属制的弹性部件,为了加强接合部件18对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而设置。因此,安装构造10A中,通过组合接合部件18和第一金属部件20,利用接合部件18及第一金属部件20的各弹力,紧固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作为这种第一金属部件20,例如,能够使用板簧、卡环或保持器弹簧。此外,图1A中,示出了第一金属部件20为挡圈等卡环或保持器弹簧的情况。
[0071] 另外,支撑部件22也可以与第二部件16一体形成,另外,也可以与第二部件16为分体部件。在与第二部件16为分体部件的情况下,支撑部件22也可以是与第二部件16不同的材质。
[0072] 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A,通过具有固化物性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18与具有弹力的第一金属部件20的组合,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及第一金属部件20分别吸收传递至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的振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吸收)从外部传递的振动,并确保防振性、耐振性以及减震性。另外,利用第一金属部件20,能够加强接合部件18对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也就是,通过接合部件18和第一金属部件20,能够提高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接合力)、及振动的吸收力。
[0073]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074] 接着,参照图1B~图4B,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A的变形例(第一~第七变形例)。此外,第一~第七变形例中,对于与图1A的安装构造10A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以下同样。
[0075] <第一变形例>
[0076] 图1B的第一变形例中,支撑部件22a从第二部件16的一端部沿着接合部件18及第一部件14的侧面延伸至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在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设置有从第一部件14向远离接合部件18的方向延伸的支撑部26。在支撑部26以与支撑部件22a的槽24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28。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两端分别嵌合于双方的槽24a、28,从而第一金属部件20被紧固于支撑部件22a及支撑部26。此外,图1B中示出了如下情况:第一金属部件20为板簧,板簧接触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从而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
[0077] 第一变形例也可以得到与图1A的结构相同的效果。另外,在第二部件16的一端部设置有支撑部件22a,因此,与图1A的结构相同,能够更大地取得第一部件14与接合部件18的接合面积、及第二部件16与接合部件18的接合面积。由此,接合部件18相对于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变大。该结果,接合部件18及第一金属部件20能够高效地吸收来自外部的振动。
[0078] <第二变形例>
[0079] 图2A的第二变形例中,在第二部件16设置有从第二部件16的一端部延伸的一方的支撑部件22a和从第二部件16的另一端部沿着接合部件18及第一部件14的侧面延伸至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支撑部件22b。因此,两个支撑部件22a、22b从第二部件16的两端部相互延伸。在该情况下,在另一方的支撑部件22b,以与一方的支撑部件22a的槽24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24b。因此,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两端分别嵌合于两个槽
24a、24b,从而第一金属部件20紧固于两个支撑部件22a、22b。
[0080] 第二变形例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图1A及图1B的结构相同的效果。另外,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两端紧固于从第二部件16延伸的两个支撑部件22a、22b,因此,与图1B的第一变形例相比,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接合力)提高。
[0081] <第三变形例>
[0082] 图2B的第三变形例与图2A的第二变形例不同的点在于,在第二部件16仅设置一方的支撑部件22a,第一金属部件20紧固于该支撑部件22a。因此,就第三变形例而言,与第二变形例相比,为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及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来自外部的振动。
[0083] <第四变形例>
[0084] 图3A的第四变形例在安装构造10A具有贯通第一部件14、接合部件18以及第二部件16的柱状的贯通部件30的点与图1A~图2B的结构不同。
[0085] 在从第一部件14向与接合部件18分开的方向突出的贯通部件30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一槽32。第一金属部件20通过与第一槽32嵌合而与贯通部件30紧固。
[0086] 在从第二部件16向与接合部件18分开的方向突出的贯通部件30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槽34。在第二部件16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设有通过与第二槽34嵌合而紧固于贯通部件30的第二金属部件36。第二金属部件36是通过与第一金属部件20合作,使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紧固的金属制的弹性部件,具备与第一金属部件20相同的结构,且是为了加强接合部件18对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而设置的。此外,图3A中示出了第二金属部件36为挡圈等卡环或保持器弹簧的情况。
[0087] 在该情况下,第一金属部件20接触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的弹力,向接合部件18及第二部件16侧按压第一部件14。另一方面,第二金属部件36接触于第二部件16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通过第二金属部件36的弹力,向接合部件18及第一部件14侧按压第二部件16。由此,利用第一金属部件20和第二金属部件36,限制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并且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外部传递至第一部件14的振动,从而向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被抑制,或者通过第二金属部件36吸收传递至第二部件16的振动,从而向第一部件14传递的振动被抑制。
[0088] 贯通部件30只要能够支撑第一金属部件20及第二金属部件36,就可以是任意的材质。
[0089] 这样,第四变形例中,第一金属部件20紧固于贯通部件30的第一槽32,并且第二金属部件36紧固于第二槽34。因此,与图1A~图2B的结构相比,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及振动的吸收力进一步增大。
[0090] <第五变形例>
[0091] 图3B的第五变形例中,如图2A的第二变形例那样,两个第一支撑部件38a、38b分别从第二部件16的两端部沿着接合部件18及第一部件14的侧面延伸至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在两个第一支撑部件38a、38b的第一部件14侧的一端部的每一个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有第一槽40a、40b。第一金属部件20通过与两个第一槽40a、40b嵌合而紧固于两个第一支撑部件38a、38b,并接触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
[0092] 另外,第五变形例中,在第一部件14设置有贯通接合部件18和第二部件16且向第二部件16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延伸的柱状的第二支撑部件42。在贯通第二部件16的第二支撑部件4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槽44。第二金属部件36通过与第二槽44嵌合而紧固于第二支撑部件42,并接触于第二部件16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
[0093] 第五变形例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图3A的第四变形例相同的效果。此外,两个第一支撑部件38a、38b也可以与第二部件16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与第二部件16是分体部件。在两个第一支撑部件38a、38b与第二部件16为分体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与第二部件16不同的材质。第二支撑部件42也可以与第一部件14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与第一部件14是分体部件。在第二支撑部件42与第一部件14为分体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与第一部件14不同的材质。
[0094] <第六变形例>
[0095] 图4A的第六变形例与图1A~图3B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设有第三部件46,通过接合部件18a使第一部件14与第三部件46之间接合,并通过接合部件18b使第二部件16与第三部件46之间接合。
[0096] 此外,第六变形例中也能够使用第一金属部件20及第二金属部件36。在该情况下,只要应用图1A~图3B的结构即可。另外,第三部件46只要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a、18b与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接合,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大小或材质。另外,也可以将双面胶带的基部设为第三部件46,将基部的两面的粘接部分设为接合部件18a、18b。
[0097] <第七变形例>
[0098] 图4B的第七变形例的安装构造10A中,也可以在第三部件46设置支撑第一金属部件20及第二金属部件36的支撑部件48。支撑部件48连接于第三部件46的端部,且沿着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的各侧面延伸。支撑部件48和第一部件14通过接合部件18a接合,支撑部件48和第二部件16通过接合部件18b接合。
[0099] 第一金属部件20通过与支撑部件48的形成于第一部件14侧的第一槽50嵌合而紧固于支撑部件48。另外,第二金属部件36通过与支撑部件48的形成于第二部件16侧的第二槽52嵌合而紧固于支撑部件48。
[0100] 此外,支撑部件48也可以与第三部件46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与第三部件46是分体部件。另外,在支撑部件48与第三部件46为分体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与第三部件46不同的材质。
[0101] 第七变形例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图3A~图4A的第四~第六变形例相同的效果。
[0102] [第二实施方式]
[0103] 参照图5A及图5B,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B。
[0104] 该安装构造10B中,向形成于第二部件16的孔部54插入第一部件14的一部分,将插入的第一部件14与孔部54的内壁之间利用接合部件18接合。另外,在孔部54的未设置接合部件18的内壁的部位形成有槽56。另外,在插入至孔部54的第一部件14的一部分中的未设置接合部件18的部分以与第二部件16的槽56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58。金属部件60的两端嵌合于两方的槽56、58。由此,金属部件60紧固于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轴向的相对移动。
[0105] 这样,安装构造10B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及金属部件60的各弹力,通过接合部件18及金属部件60分别吸收从外部向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此外,例如,如果将第一部件14设为后述的冷却风扇12(参照图6A、图6B以及图8A~图9B)的轴62,将第二部件16设为冷却风扇12的壳体64,则在将轴62固定于壳体64时,能够通过接合部件18及金属部件60高效地吸收从外部向轴62或壳体64传递的振动。
[0106] [第三实施方式]
[0107] 参照图6A~图7,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C。
[0108] 第三实施方式将上述的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A、10B(参照图1A~图5B)用作相对于冷却风扇12的构成部件的安装构造10C。冷却风扇12例如安装于使机床、工业机械等机械的旋转轴(进给轴,主轴)旋转的未图示的电动机,且具有转子66和不能旋转地支撑于转子66的螺旋桨68。
[0109]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转子66为外转子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即使在为内转子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安装构造10C。另外,冷却风扇12也可以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转子66及螺旋桨68旋转,或者也可以通过内置于冷却风扇12的达的驱动使转子66及螺旋桨68旋转。因此,在通过电动机使螺旋桨68旋转的情况下,转子66为电动机的一部分。
[0110] 转子66为外转子,且为在轴62经由轴承70构成为能够绕轴62的轴向旋转的筒状的部件。即,转子66具有供轴62插通的圆筒部66a和从圆筒部66a向上方突出,且经由轴承70支撑轴62的前端部的筒状的突出部66b。
[0111] 螺旋桨68以嵌入突出部66b的方式安装于转子66的圆筒部66a的上部。螺旋桨68为具有嵌入突出部66b的筒状或圆盘状的突起部68a和以预定度间隔连结于突起部68a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68b的叶轮
[0112] 安装构造10C是为了将转子66和螺旋桨68相互安装而应用于冷却风扇12的,例如,利用了图1A的安装构造10A的构造。此外,只要能够安装转子66和螺旋桨68,也可以使用图1A的结构以外的安装构造10A、10B。
[0113] 该安装构造10C中,第一部件14为螺旋桨68的突起部68a,第二部件16为转子66的圆筒部66a,支撑部件22为突出部66b。接合部件18将圆筒部66a的上部与突起部68a之间进行接合。另外,在突出部66b的外周面的比突起部68a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槽24。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嵌合于该槽24,第一金属部件20紧固于突出部66b。由此,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一部分接触于突起部68a的上表面,限制螺旋桨68的突起部68a相对于转子66的圆筒部66a的向轴62的轴向的相对移动。
[0114] 这样,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C及应用该安装构造10C的冷却风扇12中,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及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外部向冷却风扇12传递的振动。由此,能够确保冷却风扇12的防振性。
[0115] 另外,从电动机经由转子66向螺旋桨68传递振动,由于螺旋桨68的重量和振动加速度,螺旋桨68产生力矩负荷。因此,第三实施方式中,将螺旋桨68和转子66经由安装构造10C相互安装。由此,因力矩负荷而引起的振动被接合部件18及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能够抑制振动传递至转子66及轴62。该结果,能够防止转子66及轴62由于因力矩负荷而引起的振动而破损。
[0116] 另外,安装构造10C利用了图1A的安装构造10A,因此也容易得到图1A的结构的效果。
[0117] 此外,不言而喻,在冷却风扇12中,在转子66为内转子及外转子的任一种的情况下,均容易得到上述的各效果。
[0118]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19] 参照图8A~图9B,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C及应用了该安装构造10C的冷却风扇12的变形例。
[0120] 图8A及图8B所示的变形例(以下,也称为第八变形例。)中,为了将螺旋桨68的突起部68a和多个叶片68b相互安装,对冷却风扇12应用安装构造10C,例如,将图1A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0A利用于安装构造10C。
[0121] 第八变形例中,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朝向多个叶片68b向下方延伸,另一方面,多个叶片68b的内侧部分分别构成为在比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靠内侧朝向上方延伸的安装部74。在各安装部74分别设有沿着轴62(参照图6B)的径向从安装部74贯通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而向外侧延伸的支撑部件22。
[0122] 于是,第八变形例中,第一部件14为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第二部件16为多个叶片68b的安装部74。在该情况下,接合部件18将多个叶片68b的安装部74和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接合。另外,在多个支撑部件22中,在从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向外侧突出的部位分别形成有槽24。通过在各槽24分别嵌合第一金属部件20,第一金属部件20紧固于支撑部件22。因此,多个第一金属部件20的每一个通过一部分接触于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从而限制突起部68a的外周部72相对于多个叶片68b的安装部74的向轴62的径向的相对移动。
[0123] 图9A及图9B所示的变形例(以下,也称为第九变形例。)中,为了将螺旋桨68的突起部68a和转子66的圆筒部66a相互安装,对冷却风扇12应用安装构造10C,例如,将图1B的第一变形例的安装构造10A利用于安装构造10C。
[0124] 第九变形例中,突起部68a的内周部76沿着转子66的圆筒部66a的外周面向上方延伸,另一方面,在圆筒部66a的上部设有沿着轴62(参照图6B)的径向从圆筒部66a向外侧延伸的支撑部件22a。
[0125] 于是,第九变形例中,第一部件14为突起部68a的内周部76,第二部件16为转子66的圆筒部66a。在该情况下,接合部件18将转子66的圆筒部66a和突起部68a的内周部76接合。另外,在支撑部件22a的从突起部68a的内周部76向外侧突出的部位形成有槽24a。而且,在突起部68a以与支撑部件22a的槽24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28。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两端嵌合于双方的槽24a、28,第一金属部件20紧固于支撑部件22a及突起部68a。因此,第一金属部件20的一部分接触于突起部68a的内周部76,限制突起部68a的内周部76相对于转子66的圆筒部66a的向轴62的径向的相对移动。
[0126] 这样,第八变形例及第九变形例中,也可以得到与图6A及图6B的安装构造10C相同的效果。
[0127] [根据实施方式得到的技术思想]
[0128] 以下,记载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可掌握的技术性思想。
[0129] 一种安装构造10A、10C,其用于将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相互安装,其具备:橡胶状的接合部件18、18a、18b,其设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接合;以及第一金属部件20,其设于第一部件14的接合部件18、18a、18b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的弹力。
[0130] 这样,通过具有固化物性的橡胶状的接合部件18、18a、18b与具有弹力的第一金属部件20的组合,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18a、18b及第一金属部件20分别吸收传递至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的振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吸收从外部传递的振动,并确保防振性、耐振性以及减震性。另外,利用第一金属部件20能够加强接合部件18、18a、18b对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因此,能够提高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接合力及振动的吸收力。
[0131] 在第二部件16设置用于支撑第一金属部件20的支撑部件22、22a、22b,第一金属部件20与形成于支撑部件22、22a、22b的槽24、24a、24b嵌合。
[0132] 由此,通过第一金属部件20的弹力,第一部件14向接合部件18、18a、18b及第二部件16侧被按压,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另外,从外部传递至第一部件14的振动被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而能够抑制向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或者从外部传递至第二部件16的振动被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而能够抑制向第一部件14传递的振动。
[0133] 安装构造10A、10C还具备第二金属部件36,该第二金属部件36设置于第二部件16的接合部件18的相反侧,且具有限制第二部件16相对于第一部件14的相对移动的弹力。
[0134] 由此,能够使用第一金属部件20和第二金属部件36,限制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另外,从外部传递至第一部件14的振动被第一金属部件20吸收,从而能够抑制向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或者传递至第二部件16的振动被第二金属部件36吸收,从而能够抑制向第一部件14传递的振动。该结果,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及振动的吸收力进一步增大。
[0135] 在第二部件16设置用于支撑第一金属部件20的第一支撑部件38a、38b,在第一部件14设置用于支撑第二金属部件36的第二支撑部件42,第一金属部件20与形成于第一支撑部件38a、38b的槽40a、40b嵌合,第二金属部件36与形成于第二支撑部件42的槽44嵌合。
[0136] 由此,使用第一金属部件20和第二金属部件36,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及振动的吸收力。
[0137] 安装构造10A、10C具有贯通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的贯通部件30,第一金属部件20与形成于贯通部件30的第一槽32嵌合,第二金属部件36与形成于贯通部件30的第二槽34嵌合。
[0138] 即使在该情况下,使用第一金属部件20和第二金属部件36,也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紧固力及振动的吸收力。
[0139] 安装构造10A、10C具备设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的第三部件46,接合部件18a、18b设于第一部件14与第三部件46之间、及第二部件16与第三部件46之间。
[0140] 由此,能够合适地使用第一金属部件20或第二金属部件36。
[0141] 安装构造10A、10C具备设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的第三部件46,接合部件18a、18b设置于第一部件14与第三部件46之间,及第二部件16与第三部件46之间,在第三部件46设置用于支撑第一金属部件20及第二金属部件36的支撑部件48,第一金属部件20与形成于支撑部件48的第一槽50嵌合,第二金属部件36与形成于支撑部件48的第二槽52嵌合。
[0142] 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接合部件18a、18b的弹力和第一金属部件20及第二金属部件36的各弹力,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被紧固,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被限制。该结果,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a、18b、第一金属部件20以及第二金属部件36分别吸收向第一部件14、第二部件16或第三部件46传递的振动。
[0143] 一种安装构造10B、10C,其用于将第一部件14和供第一部件14的一部分插入的第二部件16相互安装,其具备:橡胶状的接合部件18,其设置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具有固化物性,且将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接合;以及金属部件60,其设置于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的未设置接合部件18的部分,且具有限制第一部件14相对于第二部件16的轴向的相对移动的弹性。
[0144] 由此,通过接合部件18及金属部件60的各弹力,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及金属部件60分别吸收从外部向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该结果,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吸收从外部传递的振动。
[0145] 金属部件60嵌合于形成于第一部件14的槽58和形成于第二部件16的槽56。
[0146] 由此,能够通过金属部件60的弹力加强接合部件18对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并且利用接合部件18及金属部件60高效地吸收向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传递的振动。
[0147] 接合部件18、18a、18b为粘接密封件、液状垫圈、或者弹性粘接剂。
[0148] 由此,即使在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的形状复杂,且不容易确保接合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且容易地接合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而且吸收振动。另外,即使在由于长时间使用第一金属部件20、第二金属部件36或者金属部件60而第一金属部件20、第二金属部件36或者金属部件60的与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的接触部分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接合部件18、18a、18b对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的接合力,补充第一金属部件20、第二金属部件36或者金属部件60的弹力。
[0149] 金属部件20、36、60为板簧、卡环或者保持器弹簧。
[0150] 由此,能够通过金属部件20、36、60的弹力,补充接合部件18、18a、18b的接合力弹力,而且容易且可靠地限制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的相对移动。
[0151] 冷却风扇12具有上述的安装构造10A~10C。
[0152] 由此,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18a、18b及金属部件20、36、60吸收从外部向冷却风扇12传递的振动。由此,能够确保冷却风扇12的防振性。
[0153] 冷却风扇12为了冷却电动机而安装于电动机。
[0154] 由此,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18a、18b及金属部件20、36、60高效地吸收从电动机向冷却风扇12传递的振动。
[0155] 第一部件14及第二部件16为冷却风扇12的转子66和螺旋桨68、螺旋桨68的突起部68a和叶片68b、以及冷却风扇12的壳体64和轴62的至少任一组。
[0156] 由此,能够利用接合部件18、18a、18b及金属部件20、36、60可靠地抑制吸收从电动机向冷却风扇12传递的振动、从螺旋桨68向转子66传递的振动。例如,从电动机经由转子66向螺旋桨68传递振动,由于螺旋桨68的重量和振动加速度,对螺旋桨68产生力矩负荷,该情况下,通过利用接合部件18、18a、18b及金属部件20、36、60吸收因力矩负荷而引起的振动,从而能够抑制振动转子66及轴62传递,并且防止转子66及轴62破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