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木工,框架和细木工 / 桁架结构 / 屋顶桁架 / 檩条 / 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建筑物

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建筑物

阅读:48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建筑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 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结构包括由横梁、 纵梁 和连接 钢 构成的转接 角 。在转接角中,横梁和纵梁分别以45度夹 角焊 接于连接钢的同一侧,从而使横梁和纵梁垂直设置且横梁、纵梁和连接钢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连接钢的一末端突出于横梁且该末端的平面平行于横梁,连接钢的另一末端突出于纵梁且该末端的平面平行于纵梁。本实用新型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立柱的墙体上下之间的连接,进而可以在无需预制承重骨架的情况下实现大型建筑物的装配。此外,还可进一步实现横梁、纵梁及相临的坚向墙体之间的加固。,下面是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建筑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梁、纵梁和连接构成的转接,在所述转接角中,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以45度夹角焊接于所述连接钢的同一侧,从而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垂直设置且所述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连接钢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钢的一末端突出于所述横梁形成第一突缘,第一突缘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所述横梁,所述连接钢的另一末端突出于所述纵梁形成第二突缘,第二突缘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所述纵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钢的焊接位置不同于所述纵梁与所述连接钢的焊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连接钢包括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和第四连接钢;
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钢构成第一转接角,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钢构成第二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钢构成第三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钢构成第四转接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纵檩条,且所述纵檩条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悬臂和突出于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悬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横檩条,且所述横檩条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一悬臂和突出于所述第二纵梁的第二悬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所述纵梁、所述纵檩条和所述横檩条分别为C型钢,且所述第一横梁的C型钢凹槽与所述第二横梁的C型钢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的C型钢凹槽与所述第二纵梁的C型钢凹槽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焊接于所述楼板骨架的一侧,或进一步包括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焊接于所述楼板骨架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为C型钢,且连接钢设置为使其凹槽面向所述楼板骨架内部。
9.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包括第一钢梁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墙体包括第二钢梁和第二立柱;
所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横梁与第一钢梁平行设置,所述横梁焊接于第一钢梁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突缘焊接于第一钢梁的上方;
所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纵梁与第二钢梁平行设置,所述纵梁焊接于第二钢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突缘焊接于第二钢梁的上方;
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各自与连接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0mm-60mm之间。

说明书全文

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板结构,具体涉及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及由此作为装配单元构建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房屋建造技术也得到提升,由于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装配式建筑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
[0003]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0004] 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多种预制构件结构。例如,CN107119839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板骨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楼板骨架结构所要搭接的梁是在其长度方向的单侧或两侧设有平台阶的花篮式梁,所述梁以水平台阶为界分为上部梁和下部梁;所述楼板骨架结构是具有轻质绝热板芯的预制板,所述楼板骨架结构中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筋并且钢筋的两端伸出楼板骨架结构作为连接筋;所述楼板骨架结构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梁的水平台阶上,所述中间梁两侧相对的楼板骨架结构的连接筋相焊接并且与所述上部梁浇筑为一体,所述边梁一侧的楼板骨架结构的连接筋与边梁上部梁内的受筋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上部梁浇筑为一体。
[0005] 再例如,CN 205688656 U公开了一种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楼板骨架结构构件,包括:粘结凝固在一起的上面层、基体和下面层;所述基体中包覆有上层钢筋网、钢骨架和下层钢筋网,所述上层钢筋网和所述下层钢筋网分别固定于所述钢骨架的上下两侧,所述基体中含有由发泡水泥泡沫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构成的轻质基层。该构件的上面层和下面层均可在工厂预制时与基体一次性完成,可极大降低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并且自重更轻,面层更平整,楼面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好,还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0006] 然而,现有的装配式楼板骨架结构与墙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不及现浇的柱、梁、楼和屋面层强度好,并不能达到装配大型建筑的要求。发明内容
[0007]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具有更大的结构刚度和抗侧刚度,结构牢固性更好。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其包括由横梁、纵梁和连接钢构成的转接,在所述转接角中,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以45度夹角焊接于所述连接钢的同一侧,从而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垂直设置且所述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连接钢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钢的一末端突出于所述横梁形成第一突缘,第一突缘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所述横梁,所述连接钢的另一末端突出于所述纵梁形成第二突缘,第二突缘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所述纵梁。
[0009] 优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钢的焊接位置不同于所述纵梁与所述连接钢的焊接位置。
[0010] 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连接钢包括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和第四连接钢;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钢构成第一转接角,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钢构成第二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钢构成第三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钢构成第四转接角。
[0011] 优选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纵檩条,且所述纵檩条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悬臂和突出于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悬臂。
[0012] 优选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横檩条,可选地,所述横檩条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一纵梁的第一悬臂和突出于所述第二纵梁的第二悬臂。
[0013] 优选地,所述横梁、所述纵梁、所述纵檩条和所述横檩条分别为C型钢,且所述第一横梁的C型钢凹槽与所述第二横梁的C型钢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的C型钢凹槽与所述第二纵梁的C型钢凹槽相对设置。
[0014] 优选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进一步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焊接于所述楼板骨架的一侧,或进一步包括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焊接于所述楼板骨架的另一侧。
[0015] 优选地,所述连接钢为C型钢,且连接钢设置为使其凹槽面向所述楼板骨架内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
[0017]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进一步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包括第一钢梁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墙体包括第二钢梁和第二立柱;
[0018] 所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横梁与第一钢梁平行设置,所述横梁焊接于第一钢梁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突缘焊接于第一钢梁的上方;所述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纵梁与第二钢梁平行设置,所述纵梁焊接于第二钢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突缘焊接于第二钢梁的上方;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各自与连接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0mm-60mm之间。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具有特殊的转接角,通过该转接角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立柱(或坚钢)的墙体上下之间的连接,进而可以在无需预制承重骨架的情况下实现大型建筑物的装配。此外,通过转接角中连接钢的突出端进一步实现横梁、纵梁及相临的坚向墙体之间的加固。
[0020]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横梁与纵梁能够与墙体长度方向的单侧进行焊接,从而使楼板骨架结构与墙体牢固连接,同时墙体长度方向的另一单侧也可与水平方向的另一楼板骨架结构通过横梁或纵梁的焊接而牢固连接。另外,通过横檩条和纵檩条的悬臂结构还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上两块楼板骨架结构之间的牢固连接。从而使两块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以横向或纵向相对焊接于墙体的上端面。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可用于构成新的装配体系,打破传统思维,可以与承重受力框架与外墙围护部分融为一体,形成板(楼板骨架结构)架(承重受力框架)合一的装配式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并且结构刚度和抗侧刚度大,结构抗震性能好。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第一种示例性楼板骨架的图。
[0023] 图2为第二种示例性楼板骨架的图。
[0024] 图3为第三种示例性楼板骨架的图。
[0025] 图4为第四种示例性楼板骨架的立体图。
[0026] 图5为一种示例性建筑物中楼板骨架与墙体骨架的连接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楼板骨架、100-第一转接角、110-横梁、120-纵梁、130-连接钢、130-1- 第一突缘、130-2-第二突缘、200-第二转接角、300-第三转接角、400-第四转接角、111-第一横梁、112-第二横梁、121-第一纵梁、122-第二纵梁、131- 第一连接钢、132-第二连接钢、133-第三连接钢、134-第四连接钢、140-檩条、141-纵向檩条第一悬臂、142-纵向檩条第二悬臂、
150-横檩条、151-横檩条第一悬臂、152-横檩条第二悬臂、2-第一墙体、3-第二墙体、21-第一钢梁21、22-第一立柱、31-第二钢梁、21-1-第一位点、21-2-第二位点、31-1- 第三位点、
31-2-第四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30]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31]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实用新型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为基于重量的百分数。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术语“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是指用于装配大型建筑物的预制构件,是能够被单独使用、运输的模块化结构,其不同于建筑物及其部分结构。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块楼板骨架结构构成水平面。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术语“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或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包括螺栓连接等。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包括焊接等。
[0034] [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
[0035]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为设置于水平方向的楼板骨架结构内的骨架,与一般的楼板骨架结构的楼板骨架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包括至少一个由横梁、纵梁和连接钢构成的转接角。下面详细说明其构成。
[0036] 转接角
[0037] 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可以包括一个转接角,也可包括两个转接角、三个转接角、四个转接角,甚至多于四个转接角。
[0038] 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角具有下述结构:横梁和纵梁分别以45度夹角焊接于连接钢的同一侧,从而使横梁和纵梁垂直设置且横梁、纵梁和连接钢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连接钢的一末端以45度夹角突出于横梁,从而形成第一突缘,该突缘作为连接钢的一末端,其末端平面平行于横梁。
[0039]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突缘在垂直于横梁厚度上的长度与对应的墙体厚度相同或者至少为对应的墙体厚度的一半以上。类似地,连接钢的另一末端以45度夹角突出于纵梁,从而形成第二突缘,该突缘作为连接钢的另一末端,其末端平面平行于纵梁。优选地,第二突缘在垂直于纵梁厚度上的长度与对应的墙体厚度相同或者至少为对应的墙体厚度的一半以上。优选地,第一突缘与第二突缘具有相同的长度。
[004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横梁与连接钢的焊接位置不同于纵梁与同一连接钢的焊接位置。即,相互垂直的横梁和纵梁之间在转接角处并不相连接,而是通过连接钢焊接于一体。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更有利于横梁与纵梁之间的牢固连接,另一方面也为墙体竖向边缘的立柱留足必要空间,从而更有利于上下墙体之间通过立柱而牢固连接。
[0041]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为四边形,其包括四个转接角。具体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连接钢包括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和第四连接钢。第一横梁的一端、第一纵梁的一端以及第一连接钢构成第一转接角。类似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第二纵梁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钢构成第二转接角。第二横梁的一端、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以及第三连接钢构成第三转接角。第二横梁的另一端、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以及第四连接钢构成第四转接角。
[0042] 本实用新型中,横梁与纵梁的长度不特别限定,可根据楼板骨架结构的规格而自由设定。横梁的长度可大于纵梁的长度,或者横梁的长度小于纵梁的长度。还可以是横梁的长度等于纵梁的长度,从而可以使楼板骨架形成大致的正方形。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横梁为C型钢。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为C型钢,两者以C 型钢的凹槽相对的方式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纵梁为C型钢。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且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分别为C型钢,两者以C型钢的凹槽相对的方式设置。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钢优选为C型钢,更优选地,连接钢以C型钢的凹槽朝向楼板骨架内部的方式设置。连接钢的长度不特别限定,例如300-600mm等。
[0043] 檩条
[0044] 本实用新型中,楼板骨架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檩条,檩条可以是横檩条,也可以是纵向檩条。檩条的数量不特别限定。
[0045]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纵檩条,且纵檩条具有突出于第一横梁的第一悬臂和突出于第二横梁的第二悬臂。优选地,纵檩条的平行于纵梁。纵檩条的数量不特别限定。一般为2至10条,优选2-8条,更优选2-6条等。纵檩条优选为C 型钢。纵向檩条与横梁的连接方式不特别限定,可通过焊接连接,也可一体成型。
[0046]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的横檩条。优选地,横檩条具有突出于第一纵梁的第一悬臂和突出于第二纵梁的第二悬臂。优选地,横檩条的平行于横梁。横檩条的数量不特别限定。一般为1至10条,优选1-4条,例如1条等。纵檩条优选为C型钢。纵向檩条与横梁的连接方式不特别限定,可通过焊接连接,也可一体成型。
[0047] 钢筋网或钢丝网
[0048] 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可选的进一步包括钢筋网和/或钢丝网。
[0049]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进一步包括钢筋网。优选地,钢筋网焊接于楼板骨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钢筋网是指由直径较粗的钢筋构成的网状结构。钢筋网中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mm以上至10mm以下。
[005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骨架进一步包括钢丝网。优选地,钢丝网焊接于楼板骨架中与钢筋网相对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中钢丝网的是指由直径较细的钢丝构成的网状结构。钢丝的直径一般为1-4mm,例如3mm。
[0051] [建筑物]
[0052]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板架合一骨架结构。
[005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建筑物包括板架合同骨架结构和竖向墙体。竖向墙体与板架合一骨架结构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优选地,竖向墙体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优选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垂直连接。第一墙体包括第一钢梁和第一立柱。第二墙体包括第二钢梁和第二立柱。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横梁与第一钢梁平行设置,横梁焊接于第一钢梁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突缘焊接于第一钢梁的上方;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纵梁与第二钢梁平行设置,纵梁焊接于第二钢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突缘焊接于第二钢梁的上方。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各自与连接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0mm-60mm之间。
[0054] 实施例1
[0055] 图1为一种示意性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楼板骨架1具有转接角100。该转接角100由横梁110、纵梁120和连接钢130构成。横梁110和纵梁120分别以45度夹角焊接于连接钢130的同一侧,从而使横梁110和纵梁120垂直设置。横梁110、纵梁120和连接钢130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连接钢130的一末端突出于横梁110形成第一突缘
130-1。第一突缘130-1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横梁110。连接钢130的另一末端突出于纵梁120从而形成第二突缘130-2。第一突缘130-2的末端平面平行于纵梁120。横梁110与连接钢130的焊接位置与纵梁120与连接钢130 的焊接位置保持一定间距。
[0056] 图2为第二种示例性楼板骨架图。如图2所示,该楼板骨架包括两个转接角。即,第一转接角100和第二转接角200。
[0057] 图3为第三种示例性楼板骨架图。如图3所示,该楼板骨架包括四个转接角。即,第一转接角100、第二转接角200、第三转接角300和第四转接角400。
[0058] 图3中横梁包括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纵梁包括第一纵梁121 和第二纵梁122,连接钢包括第一连接钢131、第二连接钢132、第三连接钢 133和第四连接钢134。第一横梁111的一端、第一纵梁121的一端以及第一连接钢131构成第一转接角100。第一横梁111的另一端、第二纵梁122 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钢132构成第二转接角200。第二横梁112的一端、第二纵梁122的另一端以及第三连接钢133构成第三转接角300。第二横梁112 的另一端、第一纵梁121的另一端以及第四连接钢134构成第四转接角400。
[0059] 楼板骨架还包括4条纵檩条140,各纵向檩条140平行地连接于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之间。纵檩条140具有突出于第一横梁111的第一悬臂141和突出于第二横梁112的第二悬臂142。通过第一悬臂141和第二悬臂142可以使楼板骨架结构牢固地固定于两侧的墙体,并且通过第一悬臂 141和其他楼板骨架的第二悬臂142之间的连接可以使水平方向相临的两个楼板骨架结构之间实现固定。另外,图3中还示出了楼板骨架还包括1条横檩条150,其平行地固定于第一纵梁121和第二纵梁122之间。
[0060] 图4为第四种示例性楼板骨架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该楼板骨架中,横檩条150具有突出于第一纵梁121的第一悬臂151和突出于第二纵梁122 的第二悬臂152。横梁、纵梁、纵檩条、横檩条和连接钢分别为C型钢,且第一横梁111的C型钢凹槽与第二横梁112的C型钢凹槽相对设置,第一纵梁121的C型钢凹槽与第二纵梁122的C型钢凹槽相对设置,连接钢的C 型钢凹槽以面向楼板骨架内部的方式设置。除此之外,其余结构与图3所示第三种示例性楼板骨架相同。
[0061] 图5为一种示例性建筑物中楼板骨架与墙体骨架之间的连接图。如图5 所示,该建筑物包括第一墙体2和第二墙体3。第一墙体2包括第一钢梁21 和第一立柱22。第二墙体3包括第二钢梁31和第二立柱。板架合一楼板骨架结构1的横梁120与第一钢梁21平行设置。第一突缘130-1与第一钢梁 21在第一位点21-1焊接。檩条悬臂与第一钢梁21在第二位点21-2焊接。纵梁120与第二钢梁31平行设置。第二突缘130-2与纵梁120在第三位点 31-1焊接。第二钢梁31与纵梁120在第四位点31-2焊接。第四位点31-2 为沿第二钢梁31或纵梁120长度方向的接触面。第一立柱22与连接钢130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0mm。
[0062] 虽然图5中第一钢梁21与横梁110之间未进行固定连接,但为了加强固定的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第一钢梁21与横梁110之间的接触面进行焊接等固定连接。
[0063]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