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信 / 迭代 / 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

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

阅读:776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求解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基于所有优化结果求解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构建以故障前/后 节点 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的子优化模型,构建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考虑奔德斯割约束的主优化模型, 迭代 求解主、子优化模型确定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将传统的热稳定功率极限计算问题,转变为基于奔德斯分解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识别出的极限区间更准确,对调度人员充分掌握 电网 安全稳定边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利用输电断面功率传输能 力 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是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断面相关热稳模式;
从所述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
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其中第一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
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第二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
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大于1,根据预先构建的主优化模型和子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主优化模型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并包括奔德斯割约束,子优化模型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相关热稳模式包括:主要潮流转移元件为断面组成元件的热稳模式,所述热稳模式包括电网的故障和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故障的主潮流转移元件为故障下潮流转移比或负载率变化量大于槛值的热稳定考察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的过程为,
针对每个断面相关热稳模式,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三优化模型,响应于优化结果不小于断面组成元件的电流限值,则该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为关键热稳模式;其中第三优化模型以故障下断面组成元件电流最大为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f1:
约束条件: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
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
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 和相角,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Z为故障x对应的
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y为故障下断面组成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包括:
遍历所有关键热稳模式,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基于优化结果求解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取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最小值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f2:
约束条件: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 ,Imax .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
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ε为
门槛值;Z为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包括:
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基于优化结果求解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取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f3:
约束条件: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 ,Imax .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
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Z为
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子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fx.sub:
约束条件:
其中,Ng为可调发电机和负荷节点数目, 为引入的虚拟变量, 为牵连
变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
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Z为
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f4:
约束条件:
响应于主优化模型为首次计算, x∈SX;
响应于主优化模型为非首次计算,
其中, 为基态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 为基态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限、无功下
限和无功上限,Vi(0)、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
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基态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基态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j的相角,SX为关键故障集合,
关键故障为关键热稳模式中的故障, 为故障x下的关键元件集合,关键元件为关键热稳模式中的故障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为故障x下关键元件y的潮流转移比,为故障x下关键元件y的临界安全估算功率, 分别为基态下关键元件y的有功功率、故障x对应故障元件的有功功率和,Ng为可调发电机和负荷节点数目,μ为加速因子,为故障x下子问题的牵连约束所对应的乘子,fx.sub为子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上一轮主问题的解。
11.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用于获取断面相关热稳模式;
筛选模块:用于从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
下限求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其中第一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
单故障上限求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第二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
多故障上限求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大于1,根据预先构建的主优化模型和子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主优化模型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并包括奔德斯割约束,子优化模型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
12.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13.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令。

说明书全文

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输电断面作为功率输送的通道和电气联系的走廊,当传送功率过大时,可能存在安全稳定隐患。输电断面功率是调度运行人员监视电网安全运行平的关键指标,而热稳定约束是限制输电断面传输功率的主要因素。对于输电断面传输能力而言,其断面达到热稳定功率极限时对应的潮流调整方式不同,对应的最大输电能力不一致,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为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的区间。现有的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如专利201910264792.6)识别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方法识别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包括,
[0006] 获取断面相关热稳模式;
[0007] 从所述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
[0008] 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其中第一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
[0009] 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第二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
[0010] 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大于1,根据预先构建的主优化模型和子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主优化模型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并包括奔德斯割约束,子优化模型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
[0011] 所述断面相关热稳模式包括:主要潮流转移元件为断面组成元件的热稳模式,所述热稳模式包括电网的故障和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故障的主潮流转移元件为故障下潮流转移比或负载率变化量大于槛值的热稳定考察元件。
[0012] 从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的过程为,
[0013] 针对每个断面相关热稳模式,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三优化模型,响应于优化结果不小于断面组成元件的电流限值,则该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为关键热稳模式;其中第三优化模型以故障下断面组成元件电流最大为目标。
[0014] 第三优化模型为,
[0015] 目标函数f1:
[0016]
[0017]
[0018] 约束条件:
[0019]
[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
功上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和相角,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
节点i、j的相角;Z为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y为故障下断面组成元件。
[0027]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包括:
[0028] 遍历所有关键热稳模式,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基于优化结果求解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取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最小值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
[0029] 第一优化模型为,
[0030] 目标函数f2:
[0031]
[0032]
[0033] 约束条件:
[0034]
[0035]
[0036]
[0037]
[0038]
[0039]
[0040]
[0041]
[0042]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ε为
门槛值;Z为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0043] 所述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包括:
[0044] 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基于优化结果求解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取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
[0045] 第二优化模型为,
[0046] 目标函数f3:
[0047]
[0048]
[0049] 约束条件:
[0050]
[0051]
[0052]
[0053]
[0054]
[0055]
[0056]
[0057]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x)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 、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Z为
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0058] 子优化模型为,
[0059] 目标函数fx.sub:
[0060]
[0061] 约束条件:
[0062]
[0063]
[0064]
[0065]
[0066]
[0067]
[0068]
[0069]
[0070] 其中,Ng为可调发电机和负荷节点数目, 为引入的虚拟变量, 为牵连变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
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的相角,Z为
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0071] 主优化模型为,
[0072] 目标函数f4:
[0073]
[0074]
[0075] 约束条件:
[0076]
[0077]
[0078]
[0079]
[0080]
[0081]
[0082]
[0083] 响应于主优化模型为首次计算, x∈SX;
[0084] 响应于主优化模型为非首次计算,
[0085] 其中, 为基态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 为基态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功上限、
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0)、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
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基态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基态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j的相角,SX为关键故障集
合,关键故障为关键热稳模式中的故障, 为故障x下的关键元件集合,关键元件为关键热稳模式中的故障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为故障x下关键元件y的潮流转移比,为故障x下关键元件y的临界安全估算功率, 分别为基态下关键元件y的
有功功率、故障x对应故障元件的有功功率和,Ng为可调发电机和负荷节点数目,μ为加速因子, 为故障x下子问题的牵连约束所对应的乘子,fx.sub为子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上一轮主问题的解。
[0086] 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系统,包括,
[0087] 获取模:用于获取断面相关热稳模式;
[0088] 筛选模块:用于从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
[0089] 下限求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其中第一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
[0090] 单故障上限求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第二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
[0091] 多故障上限求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大于1,根据预先构建的主优化模型和子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主优化模型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并包括奔德斯割约束,子优化模型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
[0092]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
[0093] 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的指令。
[0094]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求解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基于所有优化结果求解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构建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的子优化模型,构建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考虑奔德斯割约束的主优化模型,迭代求解主、子优化模型确定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将传统的热稳定功率极限计算问题,转变为基于奔德斯分解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识别出的极限区间更准确,对调度人员充分掌握电网安全稳定边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利用输电断面功率传输能力具有指导意义。附图说明
[0095]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97] 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8] 步骤1,获取断面相关热稳模式,其中,断面相关热稳模式包括电网的故障和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0099] 基于基态和故障后潮流识别主要潮流转移元件,具体为,将故障下潮流转移比或负载率变化量大于门槛值的热稳定考察元件作为故障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其中,故障下热稳定考察元件的潮流转移比公式为,
[0100]
[0101] 其中, 别是初始方式下热稳定考察元件y′的有功功率、故障x对应故障元件的有功功率和, 为初始方式发生故障x后热稳定考察元件y′的有功功率。
[0102] 每个热稳模式仅包含一个主要潮流转移元件,若同一故障对应多个主要潮流转移元件,则构成多个热稳模式。
[0103] 步骤2,从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
[0104] 针对每个断面相关热稳模式,基于内点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三优化模型,响应于优化结果不小于断面组成元件的电流限值,则该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为关键热稳模式;响应于优化结果小于断面组成元件的电流限值,则该断面相关热稳模式置为无效;其中第三优化模型以故障下断面组成元件电流最大为目标;筛选后关键热稳模式数目为0,则输电断面本身不受限。
[0105] 第三优化模型为:
[0106] 目标函数f1:
[0107]
[0108]
[0109] 约束条件:
[0110]
[0111]
[0112]
[0113]
[0114]
[0115]
[0116]
[0117]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Imax.ij为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上限,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 分别为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下限、有
功上限、无功下限和无功上限,Vi(x)、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下限、负荷有功上限、功率因数角下限和功率因数角上限, 为故障x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分别为故障x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和相角,参数 分别为故障x下
节点i、j的相角;Z为故障x对应的所有主要潮流转移元件,y为故障下断面组成元件。
[0118] 步骤3,取各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并集构建关键故障集合,取各关键故障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并集构建各故障的关键元件集合。
[0119] 步骤4,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其中第一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
[0120] 具体为:遍历所有关键热稳模式,基于内点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基于优化结果求解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取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最小值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
[0121] 第一优化模型为:
[0122] 目标函数f2:
[0123]
[0124]
[0125] 约束条件:
[0126] 式(a)~式(g);
[0127]
[0128] 其中, 为故障x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SL为断面组成支路集合,ε为门槛值。
[0129] 步骤5,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第二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
[0130] 具体为: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求解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基于优化结果求解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取故障前输电断面功率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
[0131] 第二优化模型为:
[0132] 目标函数f3:
[0133]
[0134]
[0135] 约束条件:式(a)~式(f);
[0136]
[0137] 步骤6,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大于1,基于内点法求解根据预先构建的主优化模型和子优化模型,不断更新主子问题的牵连变量(奔德斯割约束、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直至子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值小于门槛值、主优化模型满足收敛条件,取主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值作为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主优化模型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并包括奔德斯割约束,子优化模型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
[0138] 子优化模型为:
[0139] 目标函数fx.sub:
[0140]
[0141] 约束条件:
[0142] 式(a)~式(f);
[0143]
[0144]
[0145] 其中,Ng为可调发电机和负荷节点数目, 为引入的虚拟变量,其作用在于当主子问题的牵连约束起作用时,以虚拟变量暂时缓解这一约束,保证子问题有解,同时有与主问题衔接与牵制的关联作用, 为牵连变量,来自主问题,在子问题处理过程中保持不变。
[0146] 主优化模型为:
[0147] 目标函数f4:
[0148]
[0149]
[0150] 约束条件:
[0151]
[0152]
[0153]
[0154]
[0155]
[0156]
[0157]
[0158] 响应于主优化模型为首次计算,基于潮流灵敏度估算的静态过载约束:x∈SX;
[0159] 响应于主优化模型为非首次计算,求解结果大于指定门槛值的子问题转化的奔德斯割约束:
[0160] 其中, 为基态下节点i、j间支路有功功率, 为基态下节点i、j间支路电流幅值,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发电机有功、负荷有功、发电机无功和负荷无功,Vi(0)、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电压和节点j的电压,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的电压下限和上限, 为基态下节点i的功率因数角,N为除去节点i外的节点数量, 为基态下节点i、j间导纳的幅值,参数
分别为基态下节点i、j的相角,SX为关键故障集合,关键故障为关键热稳模式中的故障, 为故障x下的关键元件集合,关键元件为关键热稳模式中的故障对应的主要潮流转移元件, 为故障x下关键元件y的潮流转移比, 为故障x下关键元件y的临界安全估算功率, 分别为基态下关键元件y的有功功率、故障x对应故障元件的有功功率和, 为故障x下子问题的牵连约束所对应的乘子,μ为加速因子,Ng为可调发电机和负荷节点数目,, 为上一轮主问题的解, 分别为初始方
式发生故障x后关键元件y的有功功率和电流幅值,Imax.y为关键元件y的电流幅值上限。
[0161] fx.sub、 来自故障x下子问题, 来自上一轮主问题的解,在本轮主问题处理过程中保持不变; 为故障x下子问题的牵连约束所对应的乘子,对应故障x下子问题中不等式约束条件 的拉格朗日乘子,表示子问题取得最优解时,目标函数值对应 变化的灵敏度;所谓奔德斯割约束,就是在 基础上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微调,从而使子问题可行。
[0162] 上述方法求解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基于所有优化结果求解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构建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的子优化模型,构建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考虑奔德斯割约束的主优化模型,迭代求解主、子优化模型确定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将传统的热稳定功率极限计算问题,转变为基于奔德斯分解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识别出的极限区间更准确,对调度人员充分掌握电网安全稳定边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利用输电断面功率传输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0163] 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系统,包括,
[0164]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断面相关热稳模式;
[0165] 筛选模块:用于从断面相关热稳模式中筛选出关键热稳模式;
[0166] 下限求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热稳模式以及预先构建的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下限;其中第一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小为目标;
[0167] 单故障上限求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为1,根据预先构建的第二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第二优化模型以故障下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
[0168] 多故障上限求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有关键热稳模式的故障总数大于1,根据预先构建的主优化模型和子优化模型得到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上限;其中主优化模型以基态输电断面功率最大为目标并包括奔德斯割约束,子优化模型以故障前/后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差值最小为目标。
[0169]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
[0170] 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一种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区间识别方法的指令。
[0171]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72]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73]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74]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7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