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多媒体工具与应用 / 媒体流 / 视频流 / 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系统

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系统

阅读:965发布:2024-01-04

专利汇可以提供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BD-ROM盘中,记录有主视和副视的 视频流 的对、以及图形流。在副视视频流中,按照每个GOP配置有元数据。元数据包含偏移信息。偏移信息规定对构成GOP的多个图片进行的偏移控制。在偏移控制中,对图形平面赋予 水 平方向的偏移后,将该图形平面合成到各视频平面中。副视视频流被打包而多路复用在传输流中。各TS包的头包含TS优先级标志。在包含元数据的TS包、和包含副视图片的TS包中,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不同。,下面是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再现装置,用来从记录介质再现影像;
在上述记录介质中,记录有主视视频流、副视视频流以及图形流;
上述主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主视的主视图片;
上述副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副视的副视图片和元数据;
上述图形流包含构成平面视觉图形影像的图形数据;
上述主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主视视频平面上;
上述副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副视视频平面上;
上述图形数据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图形平面上;
上述元数据按照上述副视视频流的每个图片组GOP配置,包含偏移信息;
上述偏移信息是用于规定对构成GOP的多个图片进行的偏移控制的控制信息;
上述偏移控制是对上述图形平面赋予平坐标的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各偏移后生成图形平面的对,并将该图像平面的对分别与主视视频平面和副视视频平面合成的处理;
上述副视视频流被多路复用在传输流TS中;
构成上述TS的TS包的头包含表示该TS包的优先级的TS优先级标志;
包含上述元数据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与包含上述副视图片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不同;
上述再现装置具备:
读取部,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数据;
解码部,将由上述读取部读取的流数据解码为视频平面和图形平面中的至少某个;
TS优先级过滤器部,监视包含在上述流数据中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并提取包含上述元数据的TS包;
数据处理部,从上述TS优先级过滤器部提取的TS包中提取元数据;以及平面合成部,按照由上述元数据处理部提取的元数据包含的偏移信息,对上述图形平面进行偏移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解码部将没有由上述TS优先级过滤器部提取的TS包解码。
3.一种记录方法,在记录介质上记录视频流和图形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主视视频流的步骤,该主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主视的主视图片;
生成副视视频流的步骤,该副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副视的副视图片和元数据;
生成图形流的步骤,该图形流包含构成平面视觉图形影像的图形数据;
将上述主视视频流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
将上述副视视频流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以及
将上述图形流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
上述主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主视视频平面上;
上述副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副视视频平面上;
上述图形数据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图形平面上;
上述元数据按照构成上述副视视频流的每个图片组GOP配置,包含偏移信息;
上述偏移信息是用于规定对构成GOP的多个图片进行的偏移控制的控制信息;
上述偏移控制是对上述图形平面赋予水平坐标的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各偏移后生成图形平面的对,并将该图像平面的对分别与主视视频平面和副视视频平面合成的处理;
上述副视视频流被多路复用在传输流TS中;
构成上述TS的TS包的头包含表示该TS包的优先级的TS优先级标志;
包含上述元数据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与包含上述副视图片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不同。
4.一种记录介质再现系统,包括记录有主视视频流、副视视频流以及图形流的记录介质;以及再现上述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
上述主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主视的主视图片;
上述副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副视的副视图片和元数据;
上述图形流包含构成平面视觉图形影像的图形数据;
上述主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主视视频平面上;
上述副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副视视频平面上;
上述图形数据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图形平面上;
上述元数据按照上述副视视频流的每个图片组GOP配置,包含偏移信息;
上述偏移信息是用于规定对构成GOP的多个图片进行的偏移控制的控制信息;
上述偏移控制是对上述图形平面赋予水平坐标的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各偏移后生成图形平面的对,并将该图像平面的对分别与主视视频平面和副视视频平面合成的处理;
上述副视视频流被多路复用在传输流TS中;
构成上述TS的TS包的头包含表示该TS包的优先级的TS优先级标志;
包含上述元数据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与包含上述副视图片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不同;
上述再现装置具备:
读取部,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数据;
解码部,将由上述读取部读取的流数据解码为视频平面和图形平面中的至少某个;
TS优先级过滤器部,监视包含在上述流数据中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并提取包含上述元数据的TS包;
元数据处理部,从上述TS优先级过滤器部提取的TS包中提取元数据;以及平面合成部,按照由上述元数据处理部提取的元数据包含的偏移信息,对上述图形平面进行偏移控制。

说明书全文

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立体视觉影像即三维(3D)影像的再现技术,特别涉及记录介质上的流数据的构造。
[0002] 背景技术
[0003] 近年来,对于3D影像的普遍的关注提高。例如在游乐园中,利用3D影像的游玩项目受到欢迎。此外,在全国各地,上映3D影像的电影的电影院正在增加。随着这样的对3D影像的关注的提高,用于使3D影像在各家庭中也能够再现的技术的开发被不断推进。在该技术中,要求将3D影像内容在高画质的状态下记录到光盘等可移动性记录介质中。还要求该记录介质对于2D再现装置的互换性。即,希望2D再现装置能够从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3D影像内容再现2D影像,3D再现装置能够从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3D影像内容再现3D影像。这里,所谓“2D再现装置”,是指仅能够再现平面视觉影像即二维(2D)影像的以往的再现装置,所谓“3D再现装置”,是指能够再现3D影像的再现装置。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假设为3D再现装置也能够将以往的2D影像再现的情况。
[0004] 图109是表示用来对记录有3D影像内容的光盘确保对于2D再现装置的互换性的技术的示意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光盘PDS中保存有两种视频流。一种是2D/左视视频流,另一种是右视视频流。“2D/左视视频流”在3D影像的再现中表示使视听者的左眼看到的2D影像即“左视”,在2D影像的再现中表示该2D影像本身。“右视视频流”在3D影像的再现中表示使视听者的右眼看到的2D影像即“右视”。在左右的视频流间速率相等,但帧的显示时期错开帧周期的一半。例如在各视频流的帧速率是1秒钟24帧时,使2D/左视视频流和右视视频流的各帧每1/48秒交替地显示。
[0005] 各视频流如图109所示,在光盘PDS上被分割为多个区段EX1A~C、EX2A~C。各区段包括1个以上GOP(图片组)、由光盘驱动器统一读取。 以下,将属于2D/左视视频流的区段称作“2D/左视区段”,将属于右视视频流的区段称作“右视区段”。2D/左视区段EX1A~C和右视区段EX2A~C交替地配置在光盘PDS的轨道TRC上。在相邻的两个区段EX1A+EX2A、EX1B+EX2B、EX1C+EX2C之间再现时间相等。将这样的区段的配置称作“交织配置”。以交织配置记录的区段群如以下所述,在3D影像的再现和2D影像的再现这两者中使用。
[0006] 在2D再现装置PL2中,光盘驱动器DD2将光盘PDS上的区段中的、仅2D/左视区段EX1A~C从开头起依次读取,而将右视区段EX2A~C的读取跳过。进而,影像解码器VDC将由光盘驱动器DD2读取的区段依次解码为影像帧VFL。由此,在显示装置DS2上仅显示左视,所以使视听者能够看到通常的2D影像。
[0007] 在3D再现装置PL3中,光盘驱动器DD3从光盘PDS将2D/左视区段和右视区段交替地,即如果用标号表示,按照EX1A、EX2A、EX1B、EX2B、EX1C、EX2C的顺序读取。进而,从读取的各区段将2D/左视视频流向左影像解码器VDL传送,将右视视频流向右影像解码器VDR传送。各影像解码器VDL、VDR交替地将各视频流解码为影像帧VFL、VFR。由此,在显示装置DS3上交替地显示左视和右视。另一方面,快式眼镜SHG使左右的透镜同步于显示装置DS3进行的画面的切换而交替地成为不透明。因而,对于佩戴着快门式眼镜SHG的视听者来说,显示在显示装置DS3上的影像看起来为3D影像。
[0008] 并不限定于光盘,将3D影像内容保存到记录介质中时,如上述那样利用区段的交织配置。由此,能够将该记录介质在2D影像的再现和3D影像的再现这两者中使用。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35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3] 影像内容一般除了视频流以外,还包括表示字幕及对话画面等图形影 像的图形流。在从3D影像内容再现的影像中,将这些图形影像也三维化。这里,在该三维化的方法中,有2平面模式和1平面+偏移模式。2平面模式的3D影像内容包括表示左视和右视的各图形影像的图形流的对。2平面模式的再现装置由各图形流单独地生成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1平面+偏移模式的3D影像内容包括表示2D图形影像的图形流、和相对于它的偏移信息。1平面+偏移模式的再现装置首先由图形流生成一个图形平面,接着按照偏移信息对该图形平面赋予平方向的偏移。由此,由该图形流生成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的对。无论在哪种模式中,都在显示装置的画面上交替地显示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影像。其结果,对于视听者来说,这些图形影像看起来为3D影像。
[0014] 在3D影像内容中将图形流和偏移信息作为不同的文件组入的情况下,1平面+偏移模式的再现装置将这些文件独立地处理,基于得到的数据再现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影像的对。这里,将图形影像和偏移信息一般以帧周期变更。但是,在将保存有偏移信息的文件每当帧显示时读入并解析时,存在“处理跟不上而不能正确地显示影像”的危险性。因而,为了使处理可靠地同步于帧周期,需要预先在存储器上将偏移信息展开。在此情况下,由于每一个图形流的偏移信息的总量较大,所以不得不使展开包含有偏移信息的文件所需要的内置存储器的容量较大。此外,在1个场景中存在多个图形影像的情况下,内置存储器需要更大的容量。这样,在3D影像内容中将图形流和偏移信息作为不同的文件组入的情况下,内置存储器的容量的进一步削减较困难。
[0015] 以消除上述问题为目的,将偏移信息在视频流之中以例如GOP间隔保存。由此,再现装置内的解码器能够一边将视频流解码一边从该视频流中提取偏移信息。其结果,再现装置能够可靠地维持图形流与偏移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内置存储器只要具有例如足够将每1GOP的偏移信息展开的容量就可以。因而,能够容易地同时实现对包含多种图形流的3D影像内容的应对以及内置存储器的容量的进一步削减。
[0016] 这里,作为对再现装置内的解码器安装从视频流中提取偏移信息的功能的具体的方式,可以想到各种方式。例如,可以想到将该功能组入到视频流的解码处理专用的硬件中的方式、和通过与该硬件不同的硬件或软件 实现的方式。但是,并不优选按这些方式的不同而变更视频流或偏移信息的数据构造。
[0017]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提供一种通过能够在安装于再现装置中的、从视频流中提取偏移信息的功能的各种形态中共通地利用的数据构造、来将视频流和偏移信息一体地记录的记录介质。
[0018]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9]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记录有主视视频流、副视视频流以及图形流。主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主视的主视图片。副视视频流包含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副视的副视图片和元数据。图形流包含构成平面视觉图形影像的图形数据。主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主视视频平面上,副视图片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副视视频平面上,图形数据在被再现时被描绘到图形平面上。元数据按照构成副视视频流的每个图片组(GOP)配置,包含偏移信息。偏移信息是用于规定对构成GOP的多个图片进行的偏移控制的控制信息。偏移控制是对图形平面赋予水平坐标的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各偏移后分别与主视视频平面和副视视频平面合成的处理。副视视频流被多路复用在传输流(TS)中。构成TS的TS包的头包含表示该TS包的优先级的TS优先级标志。包含元数据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与包含副视图片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的值不同。
[0020] 发明效果:
[0021]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能够使再现装置的解码部按照TS优先级标志的值分离包含元数据的TS包和包含副视图片的TS包。因而,在该解码部中,也可以分别地安装从包含元数据的TS包提取偏移信息的功能部、和从包含副视图片的TS包解码非压缩的图片的功能部。在此情况下,这些功能部的具体的形态可以相互独立地设计。另一方面,在将这些功能部一体化后的解码部中,不论TS优先级标志的值如何,只要使该一体化后的功能部处理全部包含副视视频流的TS包就可以。这样,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能够通过在安装在再现装置中的、从视频流中提取偏移信息的功能的各种形态中可共通地利用的数据构造,将视频流和偏移信息一体地记录。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记录介质的家庭影院系统的示意图。 [0023]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BD-ROM盘101上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24] 图3(a)、图3(b)是分别多路复用在BD-ROM盘101上的主TS和副TS中的基本流的一览表。
[0025] 图4是表示多路复用流数据400内的TS包的配置的示意图。
[0026] 图5(a)是表示TS头501H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5(b)是表示构成多路复用流数据的TS包501的串的形式的示意图。图5(c)是表示由多路复用流数据的TS包串构成的源包502的串的形式的示意图。图5(d)是连续地记录了一系列的源包502的BD-ROM盘的卷区域上的扇区群的示意图。
[0027] 图6是表示PG流60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28] 图7是表示将基视视频流701和右视视频流702的图片以显示时间顺序表示的示意图。
[0029] 图8是表示视频流800的数据构造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
[0030] 图9是表示视频流901向PES包串902的保存方法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
[0031] 图10是对基视视频流1001和从属视视频流1002的各图片分配的PTS与DTS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0032] 图11是表示从属视视频流1100包含的偏移元数据111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33]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偏移元数据1110的格式(Syntax)的表。
[0034] 图13(a)、图13(b)是表示对PG平面1310和IG平面1320的偏移控制的示意图。图13(c)是表示视听者1330从图13(a)、图13(b)所示的图形平面表示的2D图形影像感知的3D图形影像的示意图。
[0035] 图14(a)、图14(b)是表示偏移序列的具体例的曲线图。图14(c)是表示按照图14(a)、图14(b)所示的偏移序列再现的3D图形影像的示意图。
[0036] 图15是表示保存有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1500的PES包1510、和由该PES包1510生成的TS包串1520的示意图。
[0037] 图16是表示分别属于图15所示的第一组1521和第二组1522的TS包表示相同的TS优先级的值的情况下的TS包串1620的示意图。
[0038] 图17(a)是表示解码开关信息175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17(b)、图17(c)是表示对基视视频流1701和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各图片分配的解码计数器的例子1710、1720、1730、1740的示意图。
[0039] 图18是表示PMT181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40] 图19是表示BD-ROM盘上的多路复用流数据的物理配置的示意图。
[0041] 图20(a)是表示单独地连续记录在BD-ROM盘上的主TS2001和副TS2002的配置的示意图。图20(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BD-ROM盘101上交替地记录的从属视数据D[0]、D[1]、D[2]、...…和基视数据块B[0]、B[1]、B[2]、……的配置的示意图。图20(c)、图20(d)分别是表示以交织配置记录的从属视数据块群D[n]和基视数据块群B[n]的各区段ATC时间的例子的示意图(n=0、1、2)。
[0042] 图21是表示2D再现模式和L/R模式下对于区段块群1901~1903的各再现路径2101、2102的示意图。
[0043] 图22是表示2D片断信息文件(01000.clpi)231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44] 图23(a)是表示入口映射223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23(b)是表示属于文件2D241的源包群2310中的、通过入口映射2230与各EP_ID2305建立了对应的源包的示意图。图23(c)是表示对应于该源包群2310的BD-ROM盘上的数据块群D[n]、B[n](n=0、
1、2、3、……)的示意图。
[0045] 图24(a)是表示图23所示的区段起点2242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24(b)是表示包含在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02000.clpi)232中的区段起点242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24(c)是表示由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从文件SS244A提取的基视数据块B[0]、B[1]、B[2]、……的示意图。图24(d)是表示属于文件DEP(02000.m2ts)242的从属视区段EXT2[0]、EXT2[1]、……、与区段起点2420表示的SPN242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
24(e)是表示属于文件SS244A的区段SSEXTSS[0]与BD-ROM盘上的区段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046] 图25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上的一个区段块2500、与文件2D2510、 基础文件2511、文件DEP2512、以及文件SS2520的各区段群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047] 图26是表示对基视视频流2610和从属视视频流2620设定的入口点的例子的示意图。
[0048] 图27是表示2D播放列表文件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49] 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的PI#N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50] 图29(a)、图29(b)分别是表示当CC是“5”、“6”时连接对象的两个再现区间2901、2902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0051] 图30是表示2D播放列表文件(00001.mpls)221表示的PTS、与从文件2D(01000.m2ts)241再现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052] 图31是表示3D播放列表文件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53] 图32是表示图31所示的3D播放列表文件222的主路径3101包含的STN表3205的示意图。
[0054] 图33是表示图31所示的STN表SS313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55] 图34是表示3D播放列表文件(00002.mpls)222表示的PTS、与从文件SS(01000.ssif)244A再现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056] 图35是表示图2所示的索引文件(index.bdmv)211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57] 图36是图1所示的再现装置102利用6种判断处理选择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文件的处理的流程图
[0058] 图37是2D再现装置3700的功能块图。
[0059] 图38是图37所示的播放器变量存储部3736包含的系统参数(SPRM)的一览表。 [0060] 图39是通过图37所示的再现控制部3735进行的2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0061] 图40是图37所示的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的功能块图。
[0062] 图41(a)是图40所示的PG解码器4072从PG流内的一个数据入口解码图形对象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1(b)~图41(e)是表示按照该处理变化的图形对象的示意图。 [0063] 图42是3D再现装置4200的功能块图。
[0064] 图43是表示图42所示的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包含的SPRM(27)和SPRM(28)的数据构造的表。
[0065] 图44是由图42所示的再现控制部4235进行的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0066] 图45是图42所示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以第一方式安装了偏移元数据的提取功能的情况下的功能块图。
[0067] 图46是表示图42所示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以第二方式安装了偏移元数据的提取功能的情况下的视频流的处理系统的功能块图。
[0068] 图47是图42所示的平面相加部4226的功能块图。
[0069] 图48是由图47所示的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进行的偏移控制的流程图。 [0070] 图49(b)是表示通过第二裁剪处理部4632的偏移控制进行加工之前的PG平面数据GP的示意图。图49(a)、图49(c)分别是表示被赋予了朝右的偏移的PG平面数据RGP、和被赋予了朝左的偏移的PG平面数据LGP的示意图。
[0071] 图50是表示保存有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5000的PES包5010、以及由该PES包5010生成的TS包串5020的示意图。
[0072] 图51是表示从图50所示的TS包串5020提取偏移元数据的系统目标解码器5125内的视频流的处理系统的功能块图。
[0073] 图52(a)是表示利用补充函数的偏移元数据520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52(b)是表示构成补充函数的要素的种类的曲线图。图52(c)是表示由3D再现装置根据图52(a)所示的偏移序列ID=0、1、2的各偏移序列计算出的偏移值的曲线图。
[0074] 图53是表示包含多个副路径的3D播放列表文件5300的数据构造、以及由它参照的文件2D5310和两个文件DEP5321、5322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75] 图54是表示对一个流数据设定了多个偏移修正值的STN表5400的示意图。 [0076] 图55(a)~图55(c)是表示在32英寸、50英寸、以及100英寸的各画面SCA、SCB、SCC上显示的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PRA、PRB、PRC 的示意图。
[0077] 图56(a)是表示画面尺寸与输出偏移修正值之间的对应表的示意图。图56(b)是表示画面尺寸与输出偏移修正值之间的函数的曲线图。
[0078] 图57是表示在输出偏移修正中需要的3D再现装置的要素的功能块图。
[0079] 图58(a)是表示仅表示静止图像的从属视视频流580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58(b)是表示按照这样的3D播放列表文件再现的、左视视频平面串5821、右视视频平面串
5822、及图形平面串5830的示意图。
[0080] 图59是进行补偿左视与右视之间的偏差的处理的显示装置103的功能块图。 [0081] 图60(a)是示意地表示摄影3D影像的一对摄像机CML、CMR的水平视HAL、HAR的俯视图。图60(b)、图60(c)分别是表示由左侧的摄像机CML摄影的左视LV、和由右侧的摄像机CMR摄影的右视RV的示意图。图60(d)、图60(e)分别是表示加工后的左影像平面表示的左视LV、和加工后的右影像平面表示的右视RV的示意图。
[0082] 图61(a)是示意地表示摄影3D影像的一对摄像机CML、CMR的垂直视角VAL、VAR的俯视图。图61(b)是表示由左侧的摄像机CML摄影的左视LV、和由右侧的摄像机CMR摄影的右视RV的示意图。图61(c)是表示加工后的左影像平面表示的左视LV、和加工后的右影像平面表示的右视RV的示意图。
[0083] 图62(a)是表示图形平面GPL表示的图形影像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2(b)、图62(c)分别是表示对图形平面GPL赋予朝右和朝左的偏移的处理的示意图。图62(d)、图
62(e)分别是表示被赋予了朝右和朝左的偏移的图形平面GP1、GP2表示的图形影像的示意图。
[0084] 图63是针对从BD-ROM盘上的PG流或IG流再现的图形平面、以及由再现装置生成的图形平面所规定的、关于图形部件的配置的条件的示意图。
[0085] 图64(a1)、图64(a2)都是表示相同的信箱(letterbox)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图64(b)、图64(c)分别是表示对主影像平面朝上和朝下赋予了131像素的偏移时的各画面的示意图。图64(d)是表示对主影像平面朝上赋予了51像素的偏移时的画面的示意图。 [0086] 图65是表示视频位移所需要的再现装置内的结构的功能块图。
[0087] 图66(a)是表示SPRM(32)和SPRM(33)的各数据构造的表。图66(b)是表示信箱显示的影像内容中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的示意图。
[0088] 图67(a)~图67(c)分别是表示通过向上模式、保持模式、及向下模式的视频位移部6501处理的主影像平面VPA、VPB、VPC的示意图。图67(d)~图67(f)分别是表示通过向上模式、保持模式、及向下模式的第二裁剪处理部4632处理的PG平面PGD、PGE、PGF的示意图。图67(g)~图67(i)分别是表示通过向上模式、保持模式、及向下模式的第二加法部4642合成的平面数据PLG、PLH、PLI的示意图。
[0089] 图68(a)是表示信箱显示的影像内容中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68(b)是表示图68(a)所示的STN表中的、包含视频位移模式6812的多个流属性信息6803的登记顺序的示意图。
[0090] 图69是表示在视频位移中需要的再现装置内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功能块图。 [0091] 图70(a)是表示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37)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70(b)是表示在将PG流表示的字幕的背景色设定为无色透明的情况下显示在画面SCR上的影像IMG和字幕SUB的示意图。图70(c)是表示在字幕的背景色设定为保存在SPRM(37)中的彩色坐标值的情况下显示在画面SCR上的影像IMG和字幕SUB的示意图。
[0092] 图71(a)是表示信箱显示的影像内容中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的再一例的示意图。图71(b)是表示在视频位移中需要的再现装置内的结构的再一例的功能块图。 [0093] 图72(a)是表示对应于保持模式的字幕SB1、SB2的示意图。图72(b)是表示对应于向下模式的字幕SBD、SB2的示意图。图72(c)是表示以保持模式显示的字幕SB1的示意图。图72(d)是表示在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没有登记在STN表中的情况下以向上模式显示的字幕SB3的示意图。
[0094] 图73(a)、图73(b)分别是多路复用在BD-ROM盘上的第一副TS和第二副TS中的基本流的一览表。
[0095] 图7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STN表SS313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0096] 图7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系统目标解码器7525的功能块图。
[0097] 图76是2平面模式的平面相加部7526的部分功能块图。
[0098] 图77(a)、图77(b)、图77(c)是表示2DPG流所示的左视图形影像GOB0、和右视PG流所示的右视图形影像GOB1~3的示意图。图77(d)、图77(e)、图77(f)分别是表示对于图77(a)、图77(b)、图77(c)所示的左视图形影像的偏移控制的示意图。
[0099] 图7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记录装置7800的功能块图。
[0100] 图79(a)、图79(b)是表示在3D影像的一场景的显示中使用的左视图片和右视图片的示意图。图79(c)是表示由图78所示的视频编码器7802根据这些图片计算出的进深信息的示意图。
[0101] 图80是利用图78所示的记录装置7800向BD-ROM盘记录电影内容的方法的流程图。
[0102] 图81是表示在相邻的数据块间使区段ATC时间一致的方法的示意图。
[0103] 图82(a)~图82(c)是用来说明通过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进行的3D影像(立体视觉影像)的再现原理的示意图。
[0104] 图83是表示通过2D影像MVW与深度图DPH的组合构成左视LVW和右视RVW的例子的示意图。
[0105] 图84是表示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内的再现处理系统的块图。
[0106] 图85(a)是表示在图84所示的再现处理系统在2D再现模式下动作的期间储存在读缓冲器3721中的数据量DA的变化的曲线图。图85(b)是表示再现对象的区段块8510与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85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107] 图86是关于BD-ROM盘的跳跃距离SJUMP与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之间的对应表的一例。
[0108] 图87是表示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内的再现处理系统的块图。
[0109] 图88(a)、图88(b)是表示当从一个区段块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储存在图87所示的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图88(c)是表示该区段块8810与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8820 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110] 图89(b)是表示第(M+1)个(整数M是1以上)的区段块8901和第(M+2)个区段块8902、以及这些区段块8901、8902与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89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89(a)是表示在从这些区段块8901、89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以及它们的和DA1+DA2的变化的曲线群。 [0111] 图90(a)、图90(b)是表示当从图89(b)所示的两个区段块8901、89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 [0112] 图91是表示在3D再现模式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内具备的视频流的处理系统的块图。
[0113] 图92(a)、图92(b)分别是表示限制了基视传送速度REXT1[n]和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区段单位下的合计的情况下的、各传送速度REXT1、REXT2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图92(c)是表示将图92(a)、图92(b)所示的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相加后的值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
[0114] 图93是表示在系统目标解码器内从源包解包器向PID过滤器传送的TS包与ATC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0115] 图94(a)是对于一个区段对、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组合的不同进行区分来表示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1[n]、maXSEXT2[n]的表。图94(b)是表示在位于配置在层边界LB之后的区段块9402的开头的区段对EXT1[n]、EXT2[n]中、将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0116] 图95(a)、图95(b)是当从图94(b)所示的两个区段块9401、94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分别储存在RB1和RB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
[0117] 图96(a)是表示针对位于区段块的中途的区段对之中数据块的顺序反转的配置的、区段起点的数据构造(Syntax)的示意图。图96(b)是表示属于基础文件的基视区段EXT1[k](k=0、1、2、……)、与区段起点表 示的区段开始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96(c)是表示属于文件DEP的从属视区段EXT2[k]与区段开始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96(d)是表示属于文件SS的区段SSEXTSS[0]与BD-ROM盘上的区段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118] 图97(c)是表示对RB1 4221要求的容量最大的数据块的配置的示意图。图97(a)、图97(b)是表示当从图97(c)所示的区段块9701、97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分别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图97(f)是表示对RB24222要求的容量最大的数据块的配置的示意图。图97(d)、图97(e)是表示当从图97(f)所示的区段块9703、9704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分别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
[0119] 图98(c)是表示在中途包含数据块的顺序反转的区段对的区段块9810的示意图。图98(a)、图98(b)是表示在从图98(c)所示的区段块9801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RB1
4221、RB2 4222的各储存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
[0120] 图99是表示在中途包含数据块的顺序反转的区段对的区段块9900与AV流文件9910~99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121] 图100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的层边界LB前后的数据块群的配置1的示意图。 [0122] 图101是表示对于图100所示的配置1的数据块群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10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20的示意图。
[0123] 图102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的层边界LB前后的数据块群的配置2的示意图。 [0124] 图103是表示对图102所示的配置2的数据块群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10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20的示意图。
[0125] 图104是表示位于图103所示的第二区段块A202的后端的3D再现专用块B[3]SS的读取时间SEXT1[3]/RUD72与RB2 4222的容量的下限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126] 图105是表示对基础文件A501和文件DEPA502的各区段EXT1[k[、EXT2[k](整数k是0以上)所设定的入口点A510、A520的示意图。
[0127] 图106(a)是表示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区段ATC时间不同、并且视频流的再现时间不同时的再现路径的示意图。图106(b)是表示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视频流的再现时间相等时的再现路径的示意图。
[0128] 图107(a)是表示对应于多角度的多路复用流数据的再现路径的示意图。图107(b)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上的数据块群A701、和对它们的L/R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702的示意图。图107(c)是表示构成按角度区分的流数据Ak、Bk、Ck的区段块的示意图。 [0129] 图108是表示构成多角度期间的数据块群A801、以及对它们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810和L/R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820的示意图。
[0130] 图109是表示用来对记录有3D影像内容的光盘确保对于2D再现装置的互换性的技术的示意图。
[0131] 图110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集成电路3实现的再现装置的功能块图。 [0132] 图111是表示图110所示的流处理部5的代表性的结构的功能块图。
[0133] 图112是图110所示的切换部53是DMAC的情况下的切换部53的周边的功能块图。
[0134] 图113是表示图110所示的AV输出部8的代表性的结构的功能块图。
[0135] 图114是表示图像叠加处理中的存储器2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0136] 图115是表示利用图114所示的存储器2在左视平面上叠加图形平面的方法的示意图。
[0137] 图116是表示使用图114所示的存储器2在右视平面上叠加图形平面的方法的示意图。
[0138] 图117是表示图像叠加处理中的存储器2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0139] 图118是图113所示的AV输出部8和再现装置的数据输出部的详细功能块图。 [0140] 图119(a)、图119(b)是针对图110所示的集成电路3表示配置在其内部中的控制总线及数据总线的拓扑的例子的示意图。
[0141] 图120是表示安装在显示装置中的实施方式4的集成电路和其周边部 的结构的功能块图。
[0142] 图121是图120所示的AV输出部8的详细功能块图。
[0143] 图122是利用了图110所示的集成电路3的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0144] 图123是表示图122所示的各步骤S1~6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4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及再现装置进行说明。 [0146] 《实施方式1》
[0147]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记录介质的家庭影院系统的示意图。该家庭影院系统采用使用了视差影像的3D影像(立体视觉影像)的再现方式,特别是作为显示方式而采用了时分式(详细情况参照《补充》)。参照图1,该家庭影院系统以记录介质101为再现对象,包括再现装置102、显示装置103、快门式眼镜104、以及遥控器105。再现装置102和显示装置103如图1所示是相互独立的装置。除此以外,再现装置102和显示装置
103也可以一体化。
[0148] 记录介质101是只读型蓝光盘(注册商标)(BD:Blu-ray Disc)、即BD-ROM盘。记录介质101也可以是其他可移动性记录介质,例如DVD等的其他方式的光盘、移动硬盘驱动器(HDD)、或者SD存储卡等半导体存储装置。该记录介质即BD-ROM盘101保存有3D影像的电影内容。该内容包括分别表示该3D影像的左视和右视的视频流。该内容也可以还包括表示该3D影像的深度图的视频流。这些视频流如后述那样以数据块为单位配置在BD-ROM盘101上,利用后述的文件构造被访问。表示左视或右视的视频流用于由2D再现装置和3D再现装置分别将其内容作为2D影像进行再现。另一方面,分别表示左视和右视的视频流的对、或者分别表示左视或右视中的某个与深度图的视频流的对用于由3D再现装置将其内容作为3D影像进行再现。
[0149] 再现装置102搭载有BD-ROM驱动器121。BD-ROM驱动器121是依据BD-ROM方式的光盘驱动器。再现装置102利用BD-ROM驱动器121 从BD-ROM盘101读入内容。再现装置102还将该内容解码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这里,再现装置102是3D再现装置,能够将该内容作为2D影像和3D影像的任一种进行再现。以下,将分别再现2D影像和3D影像时的再现装置102的动作模式称作“2D再现模式”、“3D再现模式”。在2D再现模式中,影像数据包括左视或右视的某一种影像帧。在3D再现模式中,影像数据包括左视和右视两者的影像帧。
[0150] 3D再现模式还被分为左/右(L/R)模式和深度模式。在“L/R模式”中,由分别表示左视和右视的视频流的组合再现左视与右视的影像帧的对。在“深度模式”中,由分别表示左视或右视中的某个和深度图的视频流的组合再现左视和右视的影像帧的对。再现装置102具备L/R模式。再现装置102也可以还具备深度模式。
[0151] 再现装置102通过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线缆122连接在显示装置103上。再现装置102将影像数据/声音数据变换为HDMI方式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通过HDMI线缆122传送给显示装置103。在2D再现模式中,在影像信号中多路复用了左视或右视的某一种影像帧。在3D再现模式中,在影像信号中以时分方式多路复用了左视和右视两者的影像帧。再现装置102还通过HDMI线缆122与显示装置103之间交换CEC消息。由此,再现装置102能够对显示装置103询问是否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
[0152] 显示装置103是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103除此以外也可以是等离子显示器及有机EL显示器等其他方式的平板显示器或投影机。显示装置103按照影像信号在画面131上显示影像,按照声音信号从内置的扬声器发出声音。显示装置103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在2D影像的再现时,在画面131上显示左视或右视的某一种。在3D影像的再现时,在画面131上交替地显示左视和右视。
[0153] 显示装置103包括左右信号发送部132。左右信号发送部132将左右信号LR通过红外线或无线向快门式眼镜104送出。左右信号LR表示在当前时刻在画面131上显示的影像是左视和右视的哪种。在3D影像的再现时,显示装置103通过根据在影像信号中附带的控制信号识别左视帧和右视帧来检测帧的切换。显示装置103还使左右信号发送部132同步于检测到的 帧的切换而使左右信号LR变化。
[0154] 快门式眼镜104包括两片液晶显示面板141L、141R和左右信号接收部142。各液晶显示面板141L、141R构成左右的各透镜部分。左右信号接收部142接收左右信号LR,根据其变化对左右的液晶显示面板141L、141R发送信号。各液晶显示面板141L、141R根据该信号,使光整体上均匀地透过或将其遮断。特别是,当左右信号LR表示左视的显示时,左眼侧的液晶显示面板141L使光透过,右眼侧的液晶显示面板141R使光遮断。当左右信号LR表示右视的显示时则相反。这样,两片液晶显示面板141L、141R与帧的切换同步地交替地使光透过。其结果,当视听者佩戴快门式眼镜104来观看画面131时,左视仅映照在该视听者的左眼中,右视仅映照在其右眼中。此时,对于该视听者,各眼中映照的影像间的差异作为对相同立体的两眼视差被感知,所以该影像看起来是立体的。
[0155] 遥控器105包括操作部和发送部。操作部包括多个按钮。各按钮与电源的开启关闭、或者BD-ROM盘101的再现开始或停止等、再现装置102或显示装置103的各功能建立了对应。操作部检测用户进行的各按钮的按下,将该按钮的识别信息用信号传递给发送部。发送部将该信号变换为红外线或无线的信号IR,向再现装置102或显示装置103送出。另一方面,再现装置102和显示装置103分别接收该信号IR,确定该信号IR表示的按钮,来执行与该按钮建立了对应的功能。这样,用户能够远程操作再现装置102或显示装置103。 [0156]
[0157] 图2是表示BD-ROM盘101上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2,在BD-ROM盘101上的数据记录区域的最内周部设有BCA(Burst Cutting Area)201。对于BCA仅许可通过BD-ROM驱动器121的访问,禁止通过应用程序的访问。由此,BCA201被用于著作权保护技术。在比BCA201靠外侧的数据记录区域中,轨道从内周朝向外周以螺旋状延伸。在图2中,将轨道202示意地沿横向拉伸而描绘。其左侧表示盘101的内周部,右侧表示外周部。如图2所示,轨道202从内周起依次包括导入区域202A、卷区域202B、以及导出区域202C。导入区域202A设在BCA201的紧接着的外周侧。导入区域202A包括记录在卷区域202B中的数据的尺寸及物理地 址等、BD-ROM驱动器121进行对卷区域202B访问所需要的信息。导出区域202C设在数据记录区域的最外周部,表示卷区域202B的末端。卷区域202B包括影像及声音等的应用数据。
[0158] 卷区域202B被分割为称作“扇区”的小区域202D。扇区的尺寸是共通的,例如是2048字节。对于各扇区202D,从卷区域202B的前端起依次分配了连续号码。该连续号码称作逻辑块号码(LBN),被用于BD-ROM盘101上的逻辑地址。在从BD-ROM盘101读取数据时,通过指定目的地的扇区的LBN来确定读取对象的数据。这样,卷区域202B能够以扇区为单位被访问。进而,在BD-ROM盘101上,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实质上相等。特别是,在LBN连续的区域中,物理地址也实质上连续。因而,BD-ROM驱动器121能够不使其光拾取器进行寻址地从LBN连续的扇区将数据连续地读取。
[0159] 记录在卷区域202B中的数据被规定的文件系统管理。作为该文件系统而采用UDF(Universal Disc Format:通用光盘格式)。该文件系统除此以外也可以是ISO9660。按照该文件系统,将记录在卷区域202B中的数据用目录/文件形式表现(详细情况参照《补充》)。即,这些数据能够以目录为单位或者以文件为单位被访问。
[0160] 《BD-ROM盘上的目录/文件构造》
[0161] 图2还表示保存在BD-ROM盘101的卷区域202B中的数据的目录/文件构造。参照图2,在该目录/文件构造中,在根(ROOT)目录203之下放置有BD电影(BDMV:BD Movie)目录210。在BDMV目录210之下,放置有索引文件(index.bdmv)211和电影对象文件(MovieObject.bdmv)212。
[0162] 索引文件211是用来管理记录在BD-ROM盘101中的内容的整体的信息。该信息特别包括用来使再现装置102识别其内容的信息、以及索引表。索引表是构成该内容的标题与用来控制再现装置102的动作的程序之间的对应表。将该程序称作“对象”。在对象的种类中,有电影对象和BD-J(BD Java(注册商标))对象。
[0163] 电影对象文件212一般包括多个电影对象。各电影对象包括导航命令的串。导航命令是用来使再现装置102执行与普通的DVD播放器的再现处 理同样的再现处理的控制指令。在导航命令的种类中,例如有对应于标题的播放列表文件的读取命令、播放列表文件表示的AV流文件的再现命令、以及向其他标题的转换命令。导航命令用翻译语言记述,由组入在再现装置102中的解释器、即工作控制程序解读,使其控制部执行希望的工作。导航命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构成。操作码表示标题的分支和再现以及运算等应使再现装置102执行的操作的种类。操作数表示标题号码等、该操作的对象的识别信息。再现装置102的控制部根据例如用户的操作调用各电影对象,将包含在该电影对象中的导航命令按串的顺序加以执行。由此,再现装置102与普通的DVD播放器同样,首先在显示装置103上显示菜单,使用户选择命令。再现装置102接着根据所选择的命令,进行标题的再现开始/停止、以及向其他标题的切换等,使再现的影像的行进动态地变化。
[0164] 再参照图2,在BDMV目录210之下,放置有播放列表(PLAYLIST)目录220、片断信息(CLIPINF)目录230、流(STREAM)目录240、BD-J对象(BDJO:BD Java Object)目录250、以及Java档案(JAR:Java Archive)目录260。
[0165] 在STREAM目录240之下,放置有三种AV流文件(01000.m2ts)241、(02000.m2ts)242、(03000.m2ts)243、以及立体视觉交织文件(SSIF:Stereoscopic Interleaved File)目录244。在SSIF目录244之下,放置有两种AV流文件(01000.ssif)244A、(02000.ssif)244B。
[0166] “AV流文件”是指记录在BD-ROM盘101上的影像内容的主体中的、调整为文件系统决定的文件形式的文件。这里,所谓影像内容的主体,一般是指多路复用了表示影像·声音·字幕等的各种流数据即基本流而成的流数据。多路复用流数据大体分为主传输流(TS)和副TS。“主TS”是指作为主视频流而包括基视视频流的多路复用流数据。“基视视频流”是指能够单独再现且表示2D影像的视频流。将该2D影像称作“基视”或“主视”。“副TS”是指作为主视频流而包括从属视视频流的多路复用流数据。“从属视视频流”是指在其再现中需要基视视频流并且通过与该基视视频流的组合表示3D影像的视频流。在从属视视频流的种类中,有右视视频流、左视视频流、以及深度图流。“右视视频流”当基视是3D影像的左视时是表示该3D影像的右视的视频流。“左视视频流”是相反的。“深度图流”当基 视是3D影像向虚拟的2D画面的投影时是表示该3D影像的深度图的流数据。将从属视视频流表示的2D影像或深度图称作“从属视”或“副视”。
[0167] AV流文件根据内置的多路复用流数据的种类,被分为文件2D、从属文件(以下简称作文件DEP)、以及交织文件(以下简称作文件SS)。“文件2D”是被用于在2D再现模式下的2D影像的再现的AV流文件,是指包含主TS的文件。“文件DEP”是指包含副TS的AV流文件。“文件SS”是指包含表示相同的3D影像的主TS与副TS的对的AV流文件。特别是文件SS与某个文件2D共有主TS,与某个文件DEP共有副TS。即,在BD-ROM盘101的文件系统中,主TS作为文件SS和文件2D中的哪种都能够被访问,副TS作为文件SS和文件DEP中的哪种都能够被访问。将这样使记录在BD-ROM盘101上的一系列数据由不同的文件共有从而作为哪个文件都能够被访问的机制称作“文件的交联”。
[0168]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AV流文件(01000.m2ts)241是文件2D,第二AV流文件(02000.m2ts)242和第三AV流文件(03000.m2ts)243都是文件DEP。这样,文件2D和文件DEP被放置在STREAM目录240之下。第一AV流文件即文件2D241包含的基视视频流表示3D影像的左视。第二AV流文件即第一文件DEP242包含的从属视视频流包含右视视频流。
第三AV流文件即第二文件DEP243包括的从属视视频流包含深度图流。
[0169] 进而,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四AV流文件(01000.ssif)244A和第五AV流文件(02000.ssif)244B都是文件SS。这样,文件SS被放置在SSIF目录244之下。第四AV流文件即第一文件SS244A与文件2D241共有主TS、特别是基视视频流,与第一文件DEP242共有副TS、特别是右视视频流。第五AV流文件即第二文件SS244B与文件2D241共有主TS、特别是基视视频流,与第三文件DEP243共有副TS、特别是深度图流。
[0170] 在CLIPINF目录230中,放置有三种片断信息文件(01000.clpi)231、(02000.clpi)232、(03000.clpi)233。“片断信息文件”是将文件2D与文件DEP一对一地建立对应的文件,特别是指包含各文件的入口映射的文件。“入口映射”是各文件表示的场景的显示时间、与记录有该场景的各文件内的地址之间的对应表。将片断信息文件中的、与文件2D建立了对应的文件称作“2D片断信息文件”,将与文件DEP建立了对应的文件称作“从属 视片断信息文件”。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片断信息文件(01000.clpi)231是2D片断信息文件,与文件2D241建立了对应。第二片断信息文件(02000.clpi)232和第三片断信息文件(03000.clpi)233都是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分别与第一文件DEP242和第二文件DEP243建立了对应。
[0171] 在PLAYLIST目录220中放置有三种播放列表文件(00001.mpls)221、(00002.mpls)222、(00003.mpls)223。“播放列表文件”是指规定AV流文件的再现路径即AV流文件的再现对象的部分和其再现顺序的文件。在播放列表文件的种类中有2D播放列表文件和3D播放列表文件。“2D播放列表文件”规定文件2D的再现路径。“3D播放列表文件”对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规定文件2D的再现路径,对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规定文件SS的再现路径。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播放列表文件(00001.mpls)221是2D播放列表文件,规定文件2D241的再现路径。第二播放列表文件(00002.mpls)222是3D播放列表文件,对
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规定文件2D241的再现路径,对L/R模式的再现装置规定第一文件SS244A的再现路径。第三播放列表文件(00003.mpls)223是3D播放列表文件,对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规定文件2D241的再现路径,对深度模式的3D再现装置规定第二文件SS244B的再现路径。
[0172] 在BDJO目录250中放置有BD-J对象文件(XXXXX.bdjo)251。BD-J对象文件251包括一个BD-J对象。BD-J对象是字节码程序,使安装在再现装置102中的Java虚拟机执行标题的再现处理以及图形影像的描绘处理。BD-J对象通过Java语言等编译语言记述。BD-J对象包括应用管理表和参照对象的播放列表文件的识别信息。“应用管理表”是应使Java虚拟机执行的Java应用程序和其执行时期即生命周期的对应表。“参照对象的播放列表文件的识别信息”是用来识别与再现对象的标题相对应的播放列表文件的信息。Java虚拟机按照用户的操作或应用程序调用各BD-J对象,按照包含在该BD-J对象中的应用管理表执行Java应用程序。由此,再现装置102使再现的各标题的影像的行进动态地变化,或者使显示装置103将图形影像与标题的影像独立地显示。
[0173] 在JAR目录260中放置有JAR文件(YYYYY.jar)261。JAR文件261一般包括多个应按照BD-J对象表示的应用管理表执行的Java应用程序的 主体。“Java应用程序”与BD-J对象同样,是用Java语言等编译语言记述的字节码程序。在Java应用程序的种类中,包括使Java虚拟机执行标题的再现处理的种类、以及使Java虚拟机执行图形影像的描绘处理的种类。JAR文件261是Java档案文件,在被再现装置102读入时在其内部的存储器中被展开。由此,在该存储器中保存Java应用程序。
[0174] 《多路复用流数据的构造》
[0175] 图3(a)是多路复用在BD-ROM盘101上的主TS中的基本流的一览表。主TS是MPEG-2传输流(TS)形式的数字流,包含在图2所示的文件2D241中。参照图3(a),主TS包括主视频流301、主音频流302A、302B、以及演示图形(PG)流303A、303B。主TS除此以外也可以还包括交互图形(IG)流304、次音频流305、以及次视频流306。
[0176] 主视频流301表示电影的主影像,次视频流306表示副影像。这里,所谓主影像,是指电影的正编的影像等、内容的主要影像,例如是指显示在画面整体上的影像。另一方面,所谓副影像,是指例如如在主影像之中用较小的画面显示的影像那样、利用画中画方式与主影像同时显示在画面上的影像。主视频流301和次视频流306都是基视视频流。各视频流301、306用MPEG-2、MPEG-4AVC、或SMPTE VC-1等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方式被编码。 [0177] 主音频流302A、302B表示电影的主声音。这里,在两个主音频流302A、302B之间语言不同。次音频流305表示伴随着对话画面的操作的效果音等、应与该主声音叠加(应混合)的副声音。各音频流302A、302B、305用AC-3、杜比数字+(Dolby Digital Plus:“杜比数字”是注册商标)、MLP(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注册商标)、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注册商标)、DTS-HD、或者线性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等方式被编码。 [0178] 各PG流303A、303B表示图形的字幕等、应叠加显示在主视频流301表示的影像上的图形影像。在两个PG流303A、303B之间,例如字幕的语言不同。IG流304表示用来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131上构成对话画面的图形用户接口(GUI)用的图形部件及其配置。 [0179] 基本流301~306由包识别码(PID)识别。PID的分配例如如以下这 样。一个主TS仅包括一条主视频流,所以对于主视频流301分配16进制数值0x1011。当在一个主TS中能够多路复用每种最大32条其他基本流时,对于主音频流302A、302B分配0x1100到0x111F中的某个。对于PG流303A、303B分配0x1200到0x121F中的某个。对于IG流304分配0x1400到0x141F中的某个。对于次音频流305分配0x1A00到0x1A1F中的某个。对于次视频流306分配0x1B00到0x1B1F中的某个。
[0180] 图3(b)是多路复用在BD-ROM盘101上的副TS中的基本流的一览表。副TS是MPEG-2TS形式的多路复用流数据,包含在图2所示的各文件DEP242、243中。参照图3(b),副TS包含两条主视频流311R、311D。其中之一的311R是右视视频流,另一个311D是深度图流。另外,这些主视频流311R、311D也可以分别多路复用在不同的文件DEP242、243中。右视视频流311R在主TS内的主视频流301表示3D影像的左视时表示该3D影像的右视。
深度图流311D通过与主TS内的主视频流301的组合表示3D影像。副TS除此以外也可以包含次视频流312R、312D。其中之一的312R是右视视频流,另一个312D是深度图流。该右视视频流312R当主TS内的次视频流306表示3D影像的左视时表示该3D影像的右视。该深度图流312D通过与主TS内的次视频流306的组合表示3D影像。
[0181] 针对基本流311R、……、312D的PID的分配例如是以下这样的。对于主视频流311R、311D分别分配0x1012、0x1013。当在一个副TS中按不同种类能够多路复用最大32条其他基本流时,对于次视频流312R、312D分配从0x1B20到0x1B3F中的某个。
[0182] 图4是表示多路复用流数据400内的TS包的配置的示意图。该包构造在主TS和副TS中是共通的。在多路复用流数据400内,各基本流401、402、403、404被变换为TS包421、422、423、424的串。例如在视频流401中,首先,将各帧401A或各场变换为一个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包411。接着,各PES包411一般被变换为多个TS包421。同样,音频流402、PG流403、及IG流404分别被暂时变换为PES包412、413、414的串后、被变换为TS包422、423、424的串。最后,从各基本流401、402、403、404得到的TS包421、422、423、424被以时分方式多路复用在一条流数据400中。
[0183] 图5(b)是表示构成多路复用流数据的TS包串的形式的示意图。各TS包501是188字节长的包。参照图5(b),各TS包501包括TS有效载荷501P和自适应(adaptation)字段(以下简称作AD字段)501A中的至少某个、以及TS头501H。TS有效载荷501P和AD字段501A两者加在一起是184字节长的数据区域。TS有效载荷501P被作为PES包的保存区域使用。图4所示的PES包411~414分别一般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各部分被保存到不同的TS有效载荷501P中。AD字段501A是用来在TS有效载荷501P的数据量不足184字节时保存填充字节(即伪数据)的区域。AD字段501A除此以外,当TS包501例如是后述的PCR时作为该信息的保存区域使用。TS头501H是4字节长的数据区域。
[0184] 图5(a)是表示TS头501H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5(a),TS头501H包括TS优先级(transport_priority)511、PID512、以及AD字段控制(adaptation_field_control)513。PID512表示保存在相同的TS包501内的TS有效载荷501P中的数据属于的基本流的PID。TS优先级511表示在PID512表示的值共通的TS包群之中的TS包501的优先级。AD字段控制513表示TS包501内的AD字段501A和TS有效载荷501P各自的有
无。例如当AD字段控制513表示“1”时,TS包501不包含AD字段501A而包含TS有效载荷501P。当AD字段控制513表示“2”时相反。当AD字段控制513表示“3”时,TS包501包括AD字段501A和TS有效载荷501P两者。
[0185] 图5(c)是表示由多路复用流数据的TS包串构成的源包串的形式的示意图。参照图5(c),各源包502是192字节长的包,包括一个图5(b)所示的TS包501和4字节长的头(TP_Extra_Header)502H。在将TS包501记录到BD-ROM盘101中时,通过对该TS包501赋予头502H而构成源包502。头502H包括ATS(Arrival_Time_Stamp)。“ATS”是时刻信息,由再现装置102如以下这样使用:当源包502被从BD-ROM盘101向再现装置102内的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时,从该源包502提取TS包502P,向系统目标解码器内的PID过滤器传送。其头502H内的ATS表示应开始该传送的时刻。这里,“系统目标解码器”是指从多路复用流数据分离基本流并单独解码的装置。关于系统目标解码器和通过它进行的ATS的利用的详 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0186] 图5(d)是连续记录有一系列的源包502的BD-ROM盘101的卷区域202B上的扇区群的示意图。参照图5(d),一系列的源包502被每32个地记录到三个连续的扇区521、522、523中。这因为32个源包的数据量192字节×32=6144字节等于三个扇区的合计尺寸2048字节×3=6144字节。这样,将记录在三个连续的扇区521、522、523中的32个源包502称作“校准单元(Aligned Unit)”520。再现装置102从BD-ROM盘101将源包502每校准单元520即每32个地读取。扇区群521、522、523、……从开头起依次按每32个地被分割,每一个构成一个纠错码(ECC)块530。BD-ROM驱动器121按照每个ECC块530进行纠错处理。
[0187] 《PG流的数据构造》
[0188] 图6是表示PG流60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6,PG流600包括多个数据入口#1、#2、……。各数据入口表示PG流600的显示单位(显示集),由使再现装置102构成一个图形平面而需要的数据构成。这里,所谓“图形平面”,是指由表示2D图形影像的图形数据生成的平面数据。所谓“平面数据”,是像素数据的二维排列,该排列的尺寸等于影像帧的分辨率。一组像素数据由彩色坐标值与α值(不透明度)的组合构成。彩色坐标值用RGB值或YCrCb值表示。在图形平面的种类中,包括PG平面、IG平面、图像平面、以及屏幕显示(OSD)平面。PG平面由主TS内的PG流生成。IG平面由主TS内的IG流生成。图像平面按照BD-J对象生成。OSD平面按照再现装置102的中间件生成。
[0189] 再参照图6,各数据入口包括多个功能段。这些功能段从开头起依次包括显示控制段(Presentation Control Segment:PCS)、窗口定义段(Window Define Segment:WDS)、调色板定义段(Pallet Define Segment:PDS)、以及对象定义段(Object Define Segment:ODS)。
[0190] WDS规定图形平面内的矩形区域、即窗口。具体而言,WDS包括窗口ID611、窗口位置612、及窗口尺寸613。窗口ID611是WDS的识别信息(ID)。窗口位置612表示图形平面内的窗口的位置、例如窗口的左上角的坐标。窗口尺寸613表示窗口的高度和宽度。 [0191] PDS对规定种类的颜色ID和彩色坐标值(例如亮度Y、红色差Cr、 蓝色差Cb、不透明度α)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规定。具体而言,PDS包括调色板ID621和颜色查找表(CLUT)622。调色板ID621是PDS的ID。CLUT622是在图形对象的描绘中使用的颜色的一览表。在CLUT622中能够登记256种颜色,将0到255的颜色ID每种一个地分配给各颜色。另外,颜色ID=255固定被分配给“无色透明”。
[0192] ODS一般用多个表示一个图形对象。所谓“图形对象”,是用像素代码与颜色ID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图形图像的数据。将图形对象在使用形成长度编码方式压缩后分割,分配给各ODS。各ODS还包括对象ID即图形对象的ID。
[0193] PCS表示属于相同的数据入口的显示集的详细情况,特别是规定使用图形对象的画面结构。该画面结构的种类包括切入/切出(Cut-In/Out)、淡入/淡出(Fade-In/Out)、颜色变化(Color Change)、滚动(Scroll)、以及划入/划出(Wipe-In/Out)。具体而言,PCS包括对象显示位置601、裁剪信息602、参照窗口ID603、参照调色板ID604、以及参照对象ID605。对象显示位置601将应显示图形对象的图形平面内的位置、例如应显示图形对象的区域的左上角的坐标用WDS规定的窗口内的坐标表示。裁剪信息602表示通过裁剪处理应从图形对象之中切出的矩形状部分的范围。该范围例如用左上角的坐标、高度、及宽度规定。实际上能够将该部分描绘在对象显示位置601表示的位置上。参照窗口ID603、参照调色板ID604及参照对象ID605分别表示在图形对象的描绘处理中应参照的WDS、PDS、及图形对象的ID。内容提供者利用PCS内的这些参数对再现装置102指示画面结构。由此,能够使再现装置102实现例如“随着某个字幕逐渐消失而显示下个字幕”的视觉效果。 [0194] 《IG流的数据构造》
[0195] 再参照图4,IG流404包括对话结构段(Interactive Composition Segment:ICS)、PDS、及ODS。PDS和ODS是与包含在PG流403中的段同样的功能段。特别是,ODS包括的图形对象表示按钮及弹出菜单等、构成对话画面的GUI用图形部件。ICS规定使用这些图形对象的对话操作。具体而言,ICS对于按钮及弹出菜单等、状态对应于用户操作而变化的图形对象的每一个规定可取的状态、即普通、被选择、以及有效的各状态。 ICS还包括按钮信息。按钮信息包括在用户对按钮等进行确定操作时再现装置应执行的命令。 [0196] 《视频流的数据构造》
[0197] 包含在视频流中的各图片表示1帧或1场,通过MPEG-2或MPEG-4AVC等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方式被压缩。在该压缩中,利用图片的空间方向及时间方向上的冗余性。这里,将仅利用空间方向上的冗余性的图片编码称作“图片内编码”。另一方面,将利用时间方向上的冗余性、即显示顺序的连续的多个图片间的数据的近似性的图片编码称作“图片间预测编码”。在图片间预测编码中,首先对于编码对象的图片,将显示时间为前或后的其他图片设定为参照图片。接着,在编码对象的图片与该参照图片之间检测运动矢量,利用它进行对参照图片的运动补偿。进而,求出通过运动补偿得到的图片与编码对象的图片之间的差值,从该差值中除去空间方向上的冗余性。这样,将各图片的数据量压缩。
[0198] 图7是以显示时间顺序表示基视视频流701和右视视频流702的图片的示意图。参照图7,基视视频流701包括图片710、711、712、……、719(以下称作基视图片),右视视频流702包括图片720、721、722、……、729(以下称作右视图片)。基视图片710~719一般被分割为多个GOP731、732。“GOP”是指以I图片为开头的多张连续的图片的串。GOP一般除了I图片以外还包括P图片和B图片。这里,“I(Intra)图片”是指通过图片内编码被压缩的图片。“P(Predictive)图片”是通过图片间预测编码被压缩的图片,是指使用显示时间比其靠前的一张图片作为参照图片的图片。“B(Bidirectionally Predivtive)图片”是通过图片间预测编码被压缩的图片,是指使用显示时间比其靠前或后的两张图片作为参照图片的图片。将B图片中的、在相对于其他图片的图片间预测编码中被作为参照图片使用的图片特别称作“Br(reference B)图片”。
[0199] 图7所示的例子中,各GOP731、732内的基视图片被通过以下的顺序压缩。在第一GOP731中,首先将开头的基视图片压缩为I0图片710。这里,下标的数字表示对各图片以显示时间顺序分配的连续号码。接着,将第四个基视图片以I0图片710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P3图片713。这里,图7所示的各箭头表示前端的图片是相对于后端的图片的参照图片。接着,将 第二、第三个基视图片分别以I0图片710和P3图片713作为参照图片,被压缩为Br1图片711、Br2图片712。再将第7个基视图片以P3图片713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P6图片716。接着,将第四、第五个基视图片以P3图片713和P6图片716作为参照图片分别被压缩为Br4图片714、Br5图片715。同样,在第二GOP732中,首先将开头的基视图片压缩为I7图片717,接着将第三个基视图片以I7图片717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P9图片719。接着,将第二个基视图片以I7图片717和P9图片719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Br8图片718。
[0200] 在基视视频流701中,由于各GOP731、732在其开头必定包含I图片,所以能够将基视图片按照每个GOP解码。例如在第一GOP731中,首先将I0图片710单独解码。接着,利用解码后的I0图片710将P3图片713解码。接着,利用解码后的I0图片710和P3图片713将Br1图片711和Br2图片712解码。将后续的图片群714、715、……也同样解码。这样,基视视频流701能够单独解码,还能够进行以GOP为单位的随机访问。
[0201] 再参照图7,右视图片720~729被以图片间预测编码被压缩。但是,该编码方法与基视图片710~719的编码方法不同,除了影像的时间方向上的冗余性以外,还利用左右的影像间的冗余性。具体而言,各右视图片720~729的参照图片如图7中用箭头表示的那样,不仅从右视视频流702,还从基视视频流701选择。特别是,各右视图片720~729与被选择作为其参照图片的基视图片相比,显示时刻实质上相等。这些图片表示3D影像的相同场景的右视与左视的对、即视差影像。这样,右视图片720~729与基视图片710~719一对一地对应。特别是,在这些图片间,GOP构造是共通的。
[0202] 图7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将第一GOP731内的开头的右视图片以基视视频流701内的I0图片710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P0图片720。这些图片710、720表示3D影像的开头帧的左视和右视。接着,将第四个右视图片以P0图片720和基视视频流701内的P3图片713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P3图片723。接着,将第二个右视图片以P0图片720、P3图片723以及基视视频流701内的Br1图片711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B1图片721。同样,将第三个右视图片以P0图片720、P3图片723以及基视视频流701内的Br2图片712作为参照图片压缩为B2图片722。对于以后的右视图片724~729也同样, 利用显示时刻与该右视图片实质上相等的基视图片作为参照图片。
[0203] 作为利用上述那样的左右的影像间的相关关系的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方式,已知有称作MVC(Multiview Video Coding)的MPEG-4AVC/H.264的修正标准。MVC是由作为ISO/IEC MPEG与ITU-T VCEG的共同项目即JVT(Joint Video Team)于2008年7月制定的,是用来将从多个视点看到的影像集中编码的标准。在MVC中,在影像间预测编码中不仅利用影像的时间方向上的类似性,还利用视点不同的影像间的类似性。在该预测编码中,与将从各视点看到的影像独立压缩的预测编码相比,影像的压缩率较高。
[0204] 如上所述,在各右视图片720~729的压缩中,使用基视图片作为参照图片。因而,与基视视频流701不同,不能将右视视频流702单独解码。但是,视差影像间的差异一般很小,即左视与右视之间的相关较高。因而,右视图片一般与基视图片相比压缩率显著较高,即数据量显著较小。
[0205] 包含在深度图流中的深度图与基视图片710~719一对一地对应,表示相对于该基视图片表示的2D影像的深度图。各深度图与基视图片710~719同样,通过MPEG-2或MPEG-4AVC等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方式被压缩。特别是在该编码方式中利用图片间预测编码。即,各深度图利用其他深度图作为参照图片被压缩。深度图流还与基视视频流701同样地被分割为GOP单位,各GOP在其开头必定包含I图片。因而,深度图能够按照每个GOP解码。
但是,深度图自身只是按像素表示2D影像的各部分的进深的信息,所以不能将深度图流单独在影像的再现中使用。
[0206] 例如如图3(b)所示的两条主视频流311R、311D那样,对应于相同的基视视频流的右视视频流和深度图流被通过相同的编码方式压缩。例如,当将右视视频流用MVC的格式编码时,将深度图流也用MVC的格式编码。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在3D影像的再现时,能够在将编码方式维持为一定的状态下顺利地实现L/R模式与深度模式的切换。
[0207] 图8是表示视频流800的数据构造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该数据构造在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中实质上是共通的。参照图8,视频流800一般由多个视频序列#1、#2、……构成。“视频序列”是对构成一个GOP810的图片群811、812、813、814、……分别组合了头等附加信息后形成的序 列。将该附加信息与各图片的组合称作“视频访问单元(VAU)”。即,在各GOP810、820中,按照每个图片构成一个VAU#1、#2、……。能够以VAU为单位从视频流800读取各图片。
[0208] 图8还表示在基视视频流内位于各视频序列的前端的VAU#1 831的构造。VAU#1831包括访问单元(AU)识别代码831A、序列头831B、图片头831C、补充数据831D、及压缩图片数据831E。第二个以后的VAU#2除了不包含序列头831B这一点以外,是与VAU#1 831相同的构造。AU识别代码831A是表示VAU#1 831的前端的规定代码。序列头831B也称作GOP头,包括包含VAU#1 831的视频序列#1的识别号码。序列头831B还包括在GOP810的整体中共通的信息,例如分辨率、帧速率、纵横比、以及位速率。图片头831C表示自身固有的识别号码、视频序列#1的识别号码、以及图片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例如编码方式的种类。补充数据831D包括与图片的解码以外有关的附加信息、例如表示CC(Closed Caption)字幕的字符信息、关于GOP构造的信息、以及时间代码信息。补充数据831D特别包括解码开关信息(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补充数据831D也可以对应于包含的数据的种类而在一个VAU中设定有多个。压缩图片数据831E包括基视图片。VAU#1 831除此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包含填充数据831F、序列末端代码831G、以及流末端代码831H中的某个或全部。
填充数据831F是伪数据。通过将其尺寸匹配于压缩图片数据831E的尺寸进行调节,能够将VAU#1 831的位速率维持为规定值。序列末端代码831G表示VAU#1 831位于视频序列#1的后端。流末端代码831H表示基视视频流800的后端。
[0209] 图8此外还表示在从属视视频流内位于各视频序列的前端的VAU#1832的构造。VAU#1 832包括副AU识别代码832A、副序列头832B、图片头832C、补充数据832D、以及压缩图片数据832E。第二个以后的VAU#2除了不包含副序列头832B这一点以外是与VAU#1
832相同的构造。副AU识别代码832A是表示VAU#1 832的前端的规定代码。副序列头
832B包括包含VAU#1 832的视频序列#1的识别号码。副序列头832B还包括在GOP810的整体中共通的信息,例如分辨率、帧速率、纵横比、以及位速率。特别是,这些值等于对基视视频流对应的GOP设定的值、即VAU#1 831 的序列头831B表示的值。图片头832C表示自身中固有的识别号码、视频序列#1的识别号码、以及在图片的解码中需要的信息、例如编码方式的种类。补充数据832D仅包含偏移元数据(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这里,在补充数据的种类中,除了包含偏移元数据的832D以外,还有包括与图片的解码以外有关的附加信息,例如表示CC字幕的字符信息、关于GOP构造的信息、时间代码信息、以及解码开关信息的补充数据。因而,VAU#1 832除了补充数据832D以外还包含一个以上的其他补充数据。
压缩图片数据832E包括从属视图片。VAU#1 832除此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包含填充数据832F、序列末端代码832G、及流末端代码832H中的某个或全部。填充数据832F是伪数据。通过将其尺寸匹配于压缩图片数据832E的尺寸进行调节,能够将VAU#1 832的位速率维持为规定值。序列末端代码832G表示VAU#1 832位于视频序列#1的后端。流末端代码
832H表示从属视视频流800的后端。
[0210] VAU的各部的具体内容按照视频流800的每个编码方式而不同。例如,在其编码方式是MPEG-4AVC或MVC时,图8所示的VAU的各部由一个NAL(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单元构成。具体而言,AU识别代码831A、序列头831B、图片头831C、补充数据831D、压缩图片数据831E、填充数据831F、序列末端代码831G、及流末端代码831H分别相当于AU定界符(Access Unit Delimiter)、SPS(序列参数集)、PPS(图片参数集)、SEI(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视图组件、填充符数据(Filler Data)、序列末端(End of Sequence)、以及流末端(End of Stream)。特别是,在VAU#1832中,包括偏移元数据的补充数据832D由一个NAL单元构成,该NAL单元不包含偏移元数据以外的数据。
[0211] 图9是表示视频流901向PES包串902的保存方法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该保存方法在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中是共通的。参照图9,在实际的视频流901中,将图片不以显示时间顺序、而以编码顺序多路复用。例如在基视视频流的VAU中,如图9所示,从开头起依次保存有I0图片910、P3图片911、B1图片912、B2图片913、……。这里,下标的数字表示对各图片以显示时间顺序分配的连续号码。在P3图片911的编码中使用I0图片910作为参照图片,在B1图片912和B2图片913的各编码中使用I0 图片910和P3图片911作为参照图片。将这些VAU一个个地保存到不同的PES包920、921、922、923、……中。各PES包920、……包括PES有效载荷920P和PES头920H。VAU保存在PES有效载荷920P
中。另一方面,PES头920H包括保存在相同的PES包920的PES有效载荷920P中的图片的显示时刻即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以及该图片的解码时刻即DTS(Decoding Time-Stamp)。
[0212] 与图9所示的视频流901同样,将图3、图4所示的其他基本流也保存到一系列的PES包的各PES有效载荷中。进而,各PES包的PES头包括保存在该PES包的PES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的PTS。
[0213] 图10是表示对基视视频流1001和从属视视频流1002的各图片分配的PTS与DTS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10,在两视频流1001、1002之间,对于表示3D影像的相同的帧或场的一对图片分配相同的PTS以及相同的DTS。例如从基视视频流1001的I1图片1011和从属视视频流1002的P1图片1021的组合再现3D影像的开头的帧或场。因而,在这些图片对1011、1021中,PTS相等、并且DTS相等。这里,下标的数字表示对各图片以DTS的顺序分配的连续号码。此外,当从属视视频流1002是深度图流时,P1图片1021被替换为表示针对I1图片1011的深度图的I图片。同样,在各视频流1001、1002的第二个图片、即P2图片1010、1022的对中,PTS相等、并且DTS相等。在各视频流1001、1002的第三个图片、即Br3图片1013与B3图片1023的对中,PTS和DTS都是共通的。在Br4图片1014与B4图片1024的对中也是同样的。
[0214] 将包括基视视频流1001与从属视视频流1002之间PTS相等、且DTS相等的图片在内的VAU的对称作“3D·VAU”。通过图10所示的PTS和DTS的分配,能够容易地使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内的解码器将基视视频流1001和从属视视频流1002以3D·VAU为单位并行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将表示3D影像的相同的帧或场的一对图片通过解码器可靠地并行处理。进而,在各GOP的开头的3D·VAU中,序列头包含相同的分辨率、相同的帧速率、以及相同的纵横比。特别是其帧速率等于在2D再现模式中将基视视频流1001单独解码时的值。
[0215] [偏移元数据]
[0216] 图11是表示从属视视频流1100包含的偏移元数据111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该偏移元数据(offset metadata)1110的格式(Syntax)的表。参照图11,偏移元数据1110保存在位于各视频序列(即各GOP)的前端的VAU#1内的补充数据1101中。
参照图11、图12,偏移元数据1110包括PTS1111、偏移序列ID(offset_sequence_id)1112、以及偏移序列(offset_sequence)1113。PTS1111等于VAU#1内的压缩图片数据表示的帧、即各GOP的最初的帧的PTS。
[0217] 偏移序列ID1112是对偏移序列1113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0、1、2、……、M。整数M是1以上,表示偏移序列1113的总数(number_of_offset_sequence)。对于应合成到视频平面中的图形平面分配偏移序列ID1112。由此,将偏移序列1113与各图形平面建立了对应。这里,所谓“视频平面”,是指由视频序列包含的图片生成的平面数据、即像素数据的二维排列。该排列的尺寸等于影像帧的分辨率。一组像素数据由彩色坐标值(RGB值或YCrCb值)与α值的组合构成。
[0218] 各偏移序列1113是帧号码1121与偏移信息1122、1123的对应表。帧号码1121是对一个视频序列(例如视频序列#1)表示的帧#1、#2、……、#N以显示顺序分配的连续号码1、2、……、N。在图12中,用整数值变量i表示帧号码1121。整数N是1以上,表示该视频序列包含的帧的总数(number_of_displayed_frames_in_GOP)。各偏移信息1122、1123是用于规定对一个图形平面进行偏移控制的控制信息。
[0219] 所谓“偏移控制”,是指对图形平面赋予水平坐标的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各偏移之后、分别合成到基视视频平面和从属视视频平面中的处理。所谓“对图形平面赋予水平方向的偏移”,是指在该图形平面内使各像素数据沿水平方向移位。由此,由一个图形平面生成表示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的对。从该对再现的2D图形影像的各部的显示位置从原来的的显示位置向左右偏移。通过使视听者将这些移位错觉为两眼视差,左视和右视的对对于该视听者看起来为一个3D图形影像。
[0220] 偏移由方向和大小决定。因而,如图11、12所示,各偏移信息包括偏移方向(Plane_offset_direction)1122和偏移值(Plane_offset_value)1123。偏移方向1122表示3D图形影像的进深比画面靠近前还是靠里侧。根据偏 移方向1122的值,决定左视和右视的各显示位置相对于原来的2D图形影像的显示位置的方向为左或右。偏移值1123用水平方向的像素数表示原来的2D图形影像的显示位置与左视和右视的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
[0221] 图13(a)、图13(b)是表示对PG平面1310和IG平面1320进行偏移控制的示意图。在这些偏移控制中,对左视视频平面1301和右视视频平面1302分别合成两种图形平面1310、1320。这里,所谓“左视/右视视频平面”,是指由基视视频流与从属视视频流的组合生成的、表示左视/右视的视频平面。在以下的说明中,设想为将PG平面1310表示的字幕1311显示在比画面靠近前、将IG平面1320表示的按钮1321显示在比画面靠里侧的情况。
[0222] 参照图13(a),对于PG平面1310赋予右方向的偏移。具体而言,首先,PG平面1310内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从左视视频平面1301内的对应的像素数据的位置向右(虚拟地)移动等于偏移值的像素数SFP。接着,将比左视视频平面1301的范围向右侧(虚拟地)伸出的PG平面1310的右端的带状区域1312“切掉”。即,将该区域1312的像素数据群丢弃。另一方面,在PG平面1310的左端追加透明的带状区域1313。该带状区域1313的宽度等于右端的带状区域1312的宽度、即偏移值SFP。这样,从PG平面1310生成表示左视的PG平面,并合成到左视视频平面1301中。特别是,在该左视PG平面中,字幕1311的显示位置比原来的显示位置向右错开了偏移值SFP。
[0223] 另一方面,对于IG平面1320赋予左方向的偏移。具体而言,首先,IG平面1320内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从左视视频平面1301内的对应的像素数据的位置向左(虚拟地)移动等于偏移值的像素数SFI。接着,将比左视视频平面1310的范围向左侧(虚拟地)伸出的IG平面1320的左端的带状区域1322切掉。另一方面,对IG平面1320的右端追加透明的带状区域1323。该带状区域1323的宽度等于左端的带状区域1322的宽度、即偏移值SFI。这样,从IG平面1320生成表示左视的IG平面,并合成到左视视频平面1301中。特别是,在该左视IG平面中,按钮1321的显示位置比原来的显示位置向左错开了偏移值SFI。 [0224] 参照图13(b),对PG平面1310赋予左方向的偏移,对IG平面1320 赋予右方向的偏移。即,只要使上述操作在PG平面1310和IG平面1320中为相反就可以。其结果,由各平面数据1310、1320生成表示右视的平面数据,并合成到右视视频平面1320中。特别是,在右视PG平面中,字幕1311的显示位置比原来的显示位置向左错开了偏移值SFP。另一方面,在右视IG平面中,按钮1321的显示位置比原来的显示位置向右错开了偏移值SFI。 [0225] 图13(c)是表示由视听者1330从图13(a)、图13(b)所示的图形平面表示的2D图形影像感知的3D图形影像的示意图。在将这些图形平面表示的2D图形影像交替地显示在画面1340上时,对于视听者1330来说,如图13(c)所示,字幕1331看起来比画面1340靠近前,按钮1332看起来比画面1340靠里侧。各3D图形影像1331、1332与画面1340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偏移值SFP、SFI调节。
[0226] 图14(a)、图14(b)是表示偏移序列的具体例的曲线图。在各曲线图中,当偏移方向表示比画面靠近前时,偏移值是正。图14(a)是将图14(b)中的、最初的GOP、GOP1的显示期间的曲线放大后的图。参照图14(a),阶段状的曲线1401表示偏移序列ID=0的偏移序列、即偏移序列[0]的偏移值。另一方面,水平的曲线1402表示偏移序列ID=1的偏移序列、即偏移序列[1]的偏移值。偏移序列[0]的偏移值1401在最初的GOP的显示期间GOP1中以帧FR1、FR2、FR3、……、FR15、……的顺序阶段状增加。参照图14(b),使该偏移值1401的阶段状的增加在第二个以后的各GOP的显示期间GOP2、GOP3、……、GOP40、……中也同样继续。由于每1帧的增加量足够细小,所以在图14(b)中偏移值1401看起来为以线性连续增加。另一方面,偏移序列[1]的偏移值1402在最初的GOP的显示期间GOP1中被维持为负的一定值。参照图14(b),该偏移值1402在第40个GOP的显示期间GOP40的结束时急剧地增加为正的值。这样,偏移值也可以不连续地变化。
[0227] 图14(c)是表示按照图14(a)、(b)所示的偏移序列再现的3D图形影像的示意图。在将字幕的3D影像1403按照偏移序列[0]显示时,该3D影像1403看起来从画面1404的紧近前逐渐跃出。另一方面,在将按钮的3D影像1405按照偏移序列[1]显示时,该3D影像1405看起来从固 定在比画面1404靠里侧的状态突然跃出到比画面1404靠近前。这样,使以帧为单位的偏移值的增减的图案按照每个偏移序列而各种各样地变化。由此,对于多个3D图形影像能够将各个进深的变化多种多样地表现。
[0228] [偏移元数据与TS优先级之间的关系]
[0229] 图15是表示保存有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 1500的PES包1510、和从该PES包1510生成的TS包串1520的示意图。VAU#1 1500与图8所示的VAU#1 832同样位于视频序列的前端。因而,包含在VAU#1 1500中的补充数据的至少一个1504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在图15中,将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用斜线部分表示。VAU#1
1500保存在PES包1510的PES有效载荷1512中。该PES包1510的PES头1511包括对
VAU#1 1500内的压缩图片数据1505分配的DTS和PTS。PES包1510从开头起依次保存在TS包串1520中。由此,TS包串1520从开头起依次被分为三个组1521、1522、1523。第一组
1521保存有PES头1511、副AU识别代码1501、副序列头1502、以及图片头1503。第二组
1522仅保存有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第三组1513保存有压缩图片数据1505、填充数据1506、序列末端代码1507、以及流末端代码1508。这里,在VAU#1 1500包含偏移元数据以外的补充数据的情况下,这些补充数据被保存到第一组1521或第三组
1513中。位于第一组1521的后端的TS包1530一般包括AD字段1532。由此,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不会混入该TS有效载荷1533。同样,位于第二组1522的后端的TS包1550一般包括AD字段1552。由此,不仅压缩图片数据1505、而且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以外的数据都不会混入该TS有效载荷1553。这样,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仅保存在属于第二组1522的TS包1540、1550的TS有效载荷1542、1553中。另一方面,压缩图片数据1505仅保存在属于第三组1523的TS包
1560的TS有效载荷1562中。
[0230] 再参照图15,在属于第一组1521的TS包1530中,TS头1531表示的TS优先级的值被设定为“0”。同样,在属于第三组1523的TS包1560中,TS头1561表示的TS优先级的值被设定为“0”。另一方面,在属于第二组1522的TS包1540、1550中,TS头1541、1551表示的TS优先级的 值被设定为“1”。另外,值的设定也可以是相反的。这样,属于第二组1522的TS包与属于其他组1521、1523的TS包相比,TS优先级的值不同。因而,再现装置
102内的系统目标解码器能够利用TS优先级容易地选择属于第二组1522的TS包。
[0231] 与图15不同,分别属于第一组1521和第二组1522的TS包也可以表示相同的TS优先级的值。图16是表示该情况下的TS包串1620的示意图。与图15所示的TS包串1520同样,TS包串1620从开头起依次被分为三个组1621、1622、1623。第一组1621保存有PES头1511、副AU识别代码1501、副序列头1502、以及图片头1503。第二组1622仅保存有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第三组1613保存有压缩图片数据1505、填充数据1506、序列末端代码1507、以及流末端代码1508。这里,在VAU#11500包含偏移元数据以外的补充数据的情况下,这些补充数据被保存到第一组1621或第三组1613中。在图16中,将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用斜线部分表示,将在PES包1510内配置在比该补充数据靠前的数据1511、1501~1503用带点的区域表示。在分别属于第一组1621和第二组1622的TS包1630、1640、1650中,都将TS头1631、1641、1651表示的TS优先级的值设定为“1”。另一方面,在属于第三组1623的TS包1660中,TS头1661表示的TS优先级的值被设定为“0”。另外,值的设定也可以是相反的。在此情况下,保存有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的TS包与保存有压缩图片数据1505的TS包相比TS优先级的值也不同。因而,再现装置102内的系统目标解码器能够利用TS优先级,将保存有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的TS包群与保存有压缩图片数据1505的TS包群容易地分离。
[0232] [解码开关信息]
[0233] 图17(a)是表示解码开关信息175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解码开关信息1750在图8所示的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的各VAU中保存在其补充数据中。但是,在位于从属视视频流的各GOP的开头的VAU#1 832中,解码开关信息1750保存在与包括偏移元数据的补充数据832D不同的补充数据中。补充数据831D、832D特别在MPEG-4AVC、MVC中相当于NAL单元的一种“SEI”。解码开关信息1750是用来使再现装置102内的 解码器容易地确定接着应解码的VAU的信息。这里,该解码器如后所述,将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以VAU为单位交替地解码。此时,该解码器一般匹配于对各VAU赋予的DTS表示的时刻来确定接着应解码的VAU。但是,在解码器的种类中,忽视DTS而将VAU依次连续解码的种类也较多。对于这样的解码器而言,优选的是各VAU除了DTS以外还包括解码开关信息1750。 [0234] 参照图17(a),解码开关信息1750包括下个访问单元类型1751、下个访问单元尺寸1752、以及解码计数器1753。下个访问单元类型1751表示接着应解码的VAU属于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中的哪个。例如,当下个访问单元类型1751的值是“1”时,接着应解码的VAU属于基视视频流,当是“2”时属于从属视视频流。当下个访问单元类型1751的值是“0”时,当前的VAU位于解码对象的流的后端,不存在接着应解码的VAU。下个访问单元尺寸1752表示接着应解码的VAU的尺寸。再现装置102内的解码器通过参照下个访问单元尺寸1752,能够不解析VAU的构造自身而确定其尺寸。因而,解码器能够容易地从缓冲器提取VAU。解码计数器1753表示其属于的VAU应被解码的顺序。该顺序从基视视频流内的包含I图片的VAU开始计数。
[0235] 图17(b)是表示对基视视频流1701和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各图片分配的解码计数器的一例1710、1720的示意图。参照图17(b),将解码计数器1710、1720在两视频流1701、1702之间交替地递增。例如,对于基视视频流1701内的包含I图片的VAU1711,作为解码计数器1710而分配“1”。对于接着应解码的从属视视频流1702内的包含P图片的VAU1721,作为解码计数器1720而分配“2”。再对其接着应解码的基视视频流1701内的包含P图片的VAU1712,作为解码计数器1710而分配“3”。通过该分配,即使在因某种不良状况而再现装置102内的解码器缺读某个VAU时,解码器也能够根据解码计数器1710、1720立即确定由此缺失的图片。因而,解码器能够适当且迅速地执行错误处理。
[0236] 在图17(b)所示的例子中,在基视视频流1701的第三个VAU1713的读入中发生错误,Br图片缺失。但是,解码器通过包含在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第二个VAU1722中的P图片的解码处理,从该VAU1722读取并保 持解码计数器1720。因而,解码器能够预测接着应处理的VAU的解码计数器1710。具体而言,由于包含该P图片的VAU1722内的解码计数器1720是“4”,所以预测接着应读入的VAU的解码计数器1710是“5”。但是,实际上接着被读入的VAU是基视视频流1701的第四个VAU1717,所以该解码计数器1710是“7”。因此,解码器能够检测出缺读了一个VAU的情况。因而,解码器能够执行以下的错误处理:“关于从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第三个VAU1723提取的B图片,由于应参照的Br图片缺失,所以将解码处理跳过”。这样,解码器按照每个解码处理检查解码计数器1710、1720。由此,解码器能够迅速地检测VAU的读入错误,并且能够迅速地执行适当的错误处理。其结果,能够防止噪音混入再现影像。
[0237] 图17(c)是表示对基视视频流1701和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各图片分配的解码计数器的其他例1730、1740的示意图。参照图17(c),将解码计数器1730、1740在各视频流1701、1702中单独地递增。因而,解码计数器1730、1740在属于相同的3D·VAU的一对图片间相等。在此情况下,解码器在将基视视频流1701的一个VAU解码后的时刻可以如以下这样预测:“该解码计数器1730等于接着应解码的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VAU的解码计数器
1740”。另一方面,解码器在将从属视视频流1702的一个VAU解码后的时刻可以如以下这样预测:“对该解码计数器1740加上1后的值等于接着应解码的基视视频流1701的VAU的解码计数器1730”。因而,解码器在哪个时刻都能够根据解码计数器1730、1740迅速地检测VAU的读入错误,并且能够迅速地执行适当的错误处理。其结果,能够防止噪音混入再现影像。
[0238] 《包含在AV流文件中的其他TS包》
[0239] 在包含在AV流文件中的TS包的种类中,除了从图3所示的基本流变换的种类以外,还有PAT(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PMT(Program Map Table)、以及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PCR、PMT及PAT是由欧洲数字广播标准设定的,本来具有规定构成一个节目的部分传输流的作用。通过利用PCR、PMT及PAT,将AV流文件也与该部分传输流同样地规定。具体而言,PAT表示包含在相同的AV流文件中的PMT的PID。PAT自身的PID是0。PMT包括包含在相同的AV流文件中的、表示影像·声音·字 幕等的各基本流的PID和其属性信息。PMT还包括关于该AV流文件的各种描述符(也称作记述符)。在描述符中,特别包括表示该AV流文件的复制的许可/禁止的复制控制信息。PCR包括表示应与对自身分配的ATS对应的STC(System Time Clock)的值的信息。这里,“STC”是由再现装置102内的解码器作为PTS及DTS的基准使用的时钟。该解码器利用PCR使STC同步于ATC。 [0240] 图18是表示PMT181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PMT1810包括PMT头1801、描述符
1802、以及流信息1803。PMT头1801表示包含在PMT1810中数据的长度等。各描述符1802是关于包含PMT1810的AV流文件的整体的描述符。上述复制控制信息包含在一个描述符
1802中。流信息1803是关于包含在AV流文件中的各基本流的信息,每一个地分配给不同的基本流。各流信息1803包括流类型1831、PID1832、以及流描述符1833。流类型1831包括在该基本流的压缩中使用的编解码器的识别信息等。PID1832表示该基本流的PID。流描述符1833包括该基本流的属性信息、例如帧速率以及纵横比。
[0241] 通过利用PCR、PMT及PAT,能够使再现装置102内的解码器将AV流文件与依据欧洲数字广播标准的部分传输流同样地处理。由此,能够确保BD-ROM盘101用的再现装置与依据欧洲数字广播标准的终端装置之间的互换性。
[0242] 《多路复用流数据的交织配置》
[0243] 在3D影像的无缝再现中,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的BD-ROM盘101上的物理配置是重要的。这里,所谓“无缝再现”,是指从多路复用流数据不使影像和声音中断而平滑地进行再现。
[0244] 图19是表示BD-ROM盘101上的多路复用流数据的物理配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9,多路复用流数据被分割为多个数据块D[n]、B[n](n=0、1、2、3、……),配置在BD-ROM盘101上。这里,所谓“数据块”,是指在BD-ROM盘101上的连续区域、即在物理上连续的多个扇区中记录的一系列的数据。在BD-ROM盘101中,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实质上相等,所以在各数据块内LBN也连续。因而,BD-ROM驱动器121能够将一个数据块不使光拾取器进行寻址地连续读取。以下,将属于主TS的数据块B[n] 称作“基视数据块”,将属于副TS的数据块D[n]称作“从属视数据块”。特别是,将包含右视视频流的数据块称作“右视数据块”,将包含深度图流的数据块称作“深度图数据块”。
[0245] 各数据块B[n]、D[n]在BD-ROM盘101的文件系统中能够作为文件2D或文件DEP内的一个区段被访问。即,能够根据文件2D或文件DEP的文件入口获知各数据块的逻辑地址(详细情况参照《补充》)。
[0246] 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文件2D(01000.m2ts)241的文件入口1910表示基视数据块B[n]的各尺寸和其前端的LBN。因而,各基视数据块B[n]能够作为文件2D241的区段EXT2D[n]被访问。以下,将属于文件2D241的区段EXT2D[n]称作“2D区段”。另一方面,文件DEP(02000.m2ts)242的文件入口1920表示从属视数据块D[n]的各尺寸和其前端的LBN。因而,各从属视数据块D[n]是从属视数据块,能够作为文件DEP242的区段EXT2[n]被访问。以下,将属于文件DEP242的区段EXT2[n]称作“从属视区段”。
[0247] 参照图19,数据块群沿着BD-ROM盘101上的轨道连续地记录。进而,基视数据块B[n]和从属视数据块D[n]一个个交替地配置。将这样的数据块群的配置称作“交织配置”。特别是,将以交织配置记录的一系列的数据块群称作“区段块”。在图19中表示了三个区段块1901、1902、1903。如最初的两个区段块1901、1902那样,区段块之间被多路复用流数据以外的数据NAV的记录区域分离。此外,在BD-ROM盘101是多层盘的情况下、即在包含多个记录层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区段块1902、1903那样,区段块之间也被记录层间的边界LB分离。这样,一系列的多路复用流数据一般被分割为多个区段块而配置。在此情况下,为了再现装置102从该多路复用流数据将影像无缝地再现,必须将从各区段块再现的影像无缝地连接。以下,将再现装置102为此需要的处理称作“区段块间的无缝连接”。
[0248] 各区段块1901~1903分别包括相同数量的两种数据块D[n]、B[n]。进而,在相邻的数据块的对D[n]、B[n]中,区段ATC时间相等。这里,“ATC(Arrival Time Clock)”是指应作为ATS的基准的时钟。此外,“区段ATC时间”用ATC的值定义,表示对一个区段内的源包赋予的ATS的 范围、即从该区段的开头的源包的ATS到下个区段的开头的源包的ATS的时间间隔。即,区段ATC时间等于将该区段内的源包在再现装置102内全部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所需要的时间。这里,“读缓冲器”是再现装置102内的缓冲存储器,将从BD-ROM盘101读取的数据块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之前的期间临时保存。关于读缓冲器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三个区段块1901~1903相互无缝地连接,所以在数据块的各对D[n]、B[n](n=0、1、2、……)中区段ATC时间相等。 [0249] 在相邻的数据块的各对D[n]、B[n]中,位于开头的VAU属于相同的3D·VAU,特别是,包含表示相同的3D影像的GOP的开头的图片。例如在从属视数据块D[n]是右视数据块的情况下,各右视数据块D[n]的前端包含右视视频流的P图片,开头的基视数据块B[n]的前端包含基视视频流的I图片。该右视视频流的P图片表示将基视视频流的I图片所表示的2D影像作为左视时的右视。特别是,该P图片如图7所示,以该I图片作为参照图片被压缩。因而,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从哪个数据块的对D[n]、B[n]都能够开始3D影像的再现。即,能够进行中途再现等、需要视频流的随机访问的处理。在从属视数据块D[n]是深度图数据块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0250] 在交织配置中,在相邻的数据块的对D[n]、B[n]中从属视数据块D[n]先于基视数据块B[n]配置。这因为一般从属视数据块D[n]与基视数据块B[n]相比数据量较小、即位速率较低。例如,将包含在右视数据块D[n]中的图片以包含在基视数据块B[n]中的图片作为参照图片进行压缩。因而,该右视数据块D[n]的尺寸SEXT2[n]一般是该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以下:SEXT2[n]≤SEXT1[n]。另一方面,深度图的每像素的数据量、即进深值的位数一般小于基视图片的每像素的数据量、即彩色坐标值与α值的位数之和。进而,如图3(a)、(b)所示,主TS与副TS不同,除了主视频流以外还包括主音频流等基本流。因而,深度图数据块的尺寸SEXT3[n]一般是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以下:SEXT3[n]≤SEXT1[n]。 [0251] [将多路复用流数据分割为数据块的意义]
[0252] 再现装置102为了从BD-ROM盘101无缝地再现3D影像,必须将主TS和副TS并行处理。但是,在该处理中能够利用的读缓冲器的容量一般受到限制。特别是,在能够从BD-ROM盘101向读缓冲器连续读入的数据量存在极限。因而,再现装置102必须将主TS和副TS分割为区段ATC时间相等的部分的对来进行读取。
[0253] 图20(a)是表示在某个BD-ROM盘上单独地连续记录的主TS2001和副TS2002的配置的示意图。再现装置102在将这些主TS2001和副TS2002并行处理时,如在图20(a)中用实线的箭头(1)~(4)所示那样,BD-ROM驱动器121将主TS2001和副TS2002交替地每次读取区段ATC时间相等的部分。此时,BD-ROM驱动器121如图20(a)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的那样,必须在读取处理的中途使BD-ROM盘上的读取对象区域较大地变化。例如在箭头(1)所示的主TS2001的前端部分被读取时,BD-ROM驱动器121将光拾取器进行的读取动作暂停,并提高BD-ROM盘的旋转速度。由此,使箭头(2)所示的记录有副TS2002的前端部分的BD-ROM盘上的扇区迅速地移动到光拾取器的位置。将这样使光拾取器暂停读取动作并在此期间将光拾取器向下个读取对象区域上定位的操作称作“跳跃”。图20(a)所示的虚线的箭头表示在读取处理的中途需要的各跳跃的范围。在各跳跃的期间,光拾取器进行的读取处理停止,仅进行解码器的解码处理。在图20(a)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跳跃过大,所以难以使读取处理跟上解码处理。其结果,难以可靠地持续无缝再现。
[0254] 图20(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BD-ROM盘101上交替地记录的从属视数据块D[0]、D[1]、D[2]、……和基视数据块B[0]、B[1]、B[2]、……的配置的示意图。参照图20(b),主TS和副TS分别被分割为多个数据块而交替地配置。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在3D影像的再现时,如在图20(b)中用箭头(1)~(4)所示那样,从开头依次读取数据块D[0]、B[0]、D[1]、B[1]、……。仅通过这样,再现装置102就能够顺利地实现将主TS和副TS交替地读取。特别是,在该读取处理中,由于不发生跳跃,所以3D影像的无缝再现能够可靠地持续。
[0255] [在相邻的数据块间使区段ATC时间一致的意义]
[0256] 图20(c)是表示以交织配置记录的从属视数据块群D[n]与基视数 据块群B[n]的各区段ATC时间的一例的示意图(n=0、1、2)。参照图20(c),在各从属视数据块D[n]与其紧后面的基视数据块B[n]的对中,区段ATC时间相等。例如在开头的数据块的对D[0]、B[0]中,区段ATC时间都等于1秒。因而,在将各数据块D[0]、B[0]读入到再现装置102内的读缓冲器中时,将其中的全部的TS包在相同的1秒期间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同样,在第二个数据块的对D[1]、B[1]中,由于区段ATC时间都等于0.7秒,所以在相同的0.7秒期间,将各数据块内的全部的TS包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 [0257] 图20(d)是表示以交织配置记录的从属视数据块群D[n]和基视数据块群B[n]的各区段ATC时间的其他例的示意图。参照图20(d),在全部的数据块D[n]、B[n]中区段ATC时间等于1秒。因而,在将各数据块D[n]、B[n]读入到再现装置102内的读缓冲器中时,不论是哪个数据块中,都在相同的1秒期间将全部的TS包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
[0258] 如上所述,从属视数据块一般与基视数据块相比压缩率较高。因而,从属视数据块的解码处理的速度一般比基视数据块的解码处理的速度低。另一方面,当区段ATC时间相等时,从属视数据块一般与基视数据块相比数据量较小。因而,如图20(c)、图20(d)那样,在相邻的数据块间区段ATC时间相等时,将解码对象的数据供给到系统目标解码器的速度容易与该解码器的处理速度保持均衡。即,系统目标解码器特别是即使在中途再现中,也能够容易地使基视数据块的解码处理与从属视数据块的解码处理同步。
[0259] [将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块在先设置的意义]
[0260] 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在读取位于各区段块的开头的数据块时、或读取再现开始位置的数据块时,首先,将该数据块全部读入到读缓冲器中。在此期间,不将该数据块传递给系统目标解码器。在该读入完成后,再现装置102将该数据块与接着的数据块并行地传递给系统目标解码器。将该处理称作“预装载”。
[0261] 预装载的技术的意义如下。在L/R模式中,在从属视数据块的解码中需要基视数据块。因而,为了将用来在输出处理之前保持解码后的数据的 缓冲器维持为所需最小限度的容量,优选的是将这些数据块同时供给到系统目标解码器中进行解码。另一方面,在深度模式中,需要从解码后的基视图片和深度图的对生成表示视差图像的视频平面的对的处理。因而,为了将用来在该处理之前保持解码后的数据的缓冲器维持为所需最小限度的容量,优选的是将基视数据块和深度图数据块同时供给到系统目标解码器中进行解码。因此,通过预装载,将区段块的开头或再现开始位置的数据块整体预先读入到读缓冲器中。由此,能够将该数据块和后续的数据块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同时传送来进行解码。进而,能够使系统目标解码器对以后的数据块的对也同时进行解码。
[0262] 在预装载中,将最初读取的数据块的整体储存到读缓冲器中。因而,在读缓冲器中至少要求等于该数据块的尺寸的容量。这里,为了将读缓冲器的容量维持为最小限度,应当尽可能缩小作为预装载的对象的数据块的尺寸。另一方面,在中途再现等随机访问中,无论哪个数据块的对都能够被选择为再现开始位置。因此,无论在哪个数据块的对中,都将数据量较小者放置在前边。由此,能够将读缓冲器的容量维持为最小限度。
[0263] 《针对数据块的AV流文件的交联》
[0264] 对于图19所示的数据块群,可以如以下这样实现AV流文件的交联。文件SS(01000.ssif)244A的文件入口1940将各区段块1901~1903看作一个区段而表示各尺寸和其前端的LBN。因而,各区段块1901~1903能够作为文件SS244A的区段EXTSS[0]、EXTSS[1]、EXTSS[2]被访问。以下,将属于文件SS244A的区段EXTSS[0]、EXTSS[1]、EXTSS[2]称作“区段SS”。各区段SSEXTSS[0]、EXTSS[1]、EXTSS[2]与文件2D241共有基视数据块B[n],与文件DEP242共有从属视数据块D[n]。
[0265] 《对于区段块群的再现路径》
[0266] 图21是表示对于区段块群1901~1903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2101的示意图。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再现文件2D241。因而,如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2101所示,从各区段块1901~1903将基视数据块B[n](n=0、1、2、……)依次作为2D区段EXT2D[0]、EXT2D[1]、EXT2D[2]加以读取。具体而言,首先从开头的区段块1901读取开头的基视数据块B[0],将其紧后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0]的读取通过最初的 跳跃J2D1跳过。接着,将第二个的基视数据块B[1]读取,将其紧后面的数据NAV和从属视数据块D[1]的读取通过第二次的跳跃JNAV跳过。接着,在第二个以后的区段块1902、1903内也同样,重复进行基视数据块的读取和跳跃。
[0267] 在第二个区段块1902与第三个区段块1903之间发生的跳跃JLY是越过层边界LB的长跳跃。“长跳跃”是在跳跃之中寻址时间较长的跳跃的总称,具体而言,是指跳跃距离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跳跃。所谓“跳跃距离”,是指在跳跃期间读取操作被跳过的BD-ROM盘101上的区域的长度。跳跃距离通常用该部分的扇区数表示。在长跳跃的定义中使用的阈值在BD-ROM的标准中例如规定为40000扇区。但是,该阈值取决于BD-ROM盘的种类、和BD-ROM驱动器的关于读取处理的性能。长跳跃特别包括焦点跳跃和轨道跳跃。“焦点跳跃”是伴随着记录层的切换的跳跃,包括使光拾取器的焦点距离变化的处理。“轨道跳跃”包括使光拾取器沿BD-ROM盘101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处理。
[0268] 图21还表示L/R模式下对于区段块群1901~1903的再现路径2102。L/R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再现第一文件SS244A。因而,如L/R模式下的再现路径2102所示,将各区段块1901~1903依次作为区段SSEXTSS[0]、EXTSS[1]、EXTSS[2]读取。具体而言,首先从开头的区段块1901将数据块D[0]、B[0]、D[1]、B[1]连续读取,将其紧后面的数据NAV的读取通过最初的跳跃JNAV跳过。接着,从第二个区段块1902将数据块D[2]、……、B[3]连续读取。在其紧后面,发生伴随着记录层的切换的长跳跃JLY,接着,从第三个区段块1903将数据块D[4]、B[4]、……连续读取。
[0269] 在将区段块1901~1903作为文件SS244A的区段读入时,再现装置102从文件SS244A的文件入口1940读取各区段SSEXTSS[0]、EXTSS[1]、……的前端的LBN和其尺寸,传递给BD-ROM驱动器121。BD-ROM驱动器121从该LBN连续读取该尺寸的数据。这些处理与将数据块群作为文件DEP242和文件2D241的各区段读入的处理相比,BD-ROM驱动器121的控制在以下的两点(A)、(B)较简单:(A)再现装置102只要利用一处的文件入口依次参照各区段就可以;(B)由于读入对象的区段的总数实质上 减半,所以应传递给BD-ROM驱动器121的LBN和尺寸的对的总数较少。但是,再现装置102读入区段SSEXTSS[0]、EXTSS[1]、……后,必须将每一个分别分离为从属视数据块和基视数据块再传递给解码器。
在该分离处理中利用片断信息文件。关于其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0270] 如图19所示,在各区段块1901~1903的实际读取中,BD-ROM驱动器121在从各数据块的后端到下个数据块的前端之间进行零扇区转移J0。所谓“零扇区转移”,是指两个连续的数据块间的光拾取器的移动。在进行零扇区转移的期间(以下称作零扇区转移期间),光拾取器将读取动作暂停并待机。在该意义下,零扇区转移也可以看作“跳跃距离等于0扇区的跳跃”。零扇区转移期间的长度、即零扇区转移时间除了包括通过BD-ROM盘101的旋转进行的光拾取器的位置的移动时间以外,也可以还包括伴随着纠错处理的开销。所谓“伴随着纠错处理的开销”,是指当两个数据块的边界与ECC块的边界不一致时、因进行两次使用该ECC块的纠错处理引起的多余的时间。在纠错处理中需要一个ECC块的整体。因而,当一个ECC块由两个连续的数据块共有时,在哪个数据块的读取处理中都将该ECC块的整体读取而用于纠错处理。其结果,每当读取这些数据块之一时,除了该数据块以外还读取最大32扇区的多余的数据。通过该多余的数据的读取时间的合计、即32[扇区]×2048[字节]×8[位/字节]×2[次]/读取速度,来评价伴随着纠错处理的开销。另外,也可以通过以ECC块为单位构成各数据块,将伴随着纠错处理的开销从零扇区转移时间中排除。 [0271] 《片断信息文件》
[0272] 图22是表示第一片断信息文件(01000.clpi)、即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02000.clpi)232、(03000.clpi)233也具有同样的数据构造。以下,首先以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数据构造为例说明在全部片断信息文件中共通的数据构造。然后,对2D片断信息文件与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在数据构造上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0273] 参照图22,2D片断信息文件231包括片断信息2210、流属性信息2220、入口映射2230、以及3D元数据2240。3D元数据2240包括区段起点2242。
[0274] 片断信息2210包括系统速率2211、再现开始时刻2212、以及再现结束时刻2213。系统速率2211规定对文件2D(01000.m2ts)241的系统速率。 这里,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属于文件2D241的TS包。“系统速率”是指该传送速度的上限值。在文件2D241中,设定源包的ATS的间隔,以将该传送速度抑制为系统速率以下。再现开始时刻2212表示文件2D241的开头的VAU的PTS、例如开头的影像帧的PTS。
再现结束时刻2212表示从文件2D241的后端的VAU的PTS延迟了规定量的STC的值、例如对最后的影像帧的PTS加上每1帧的再现时间后的值。
[0275] 流属性信息2220是包含在文件2D241中的各基本流的PID2221与其属性信息2222之间的对应表。属性信息2222在视频流、音频流、PG流、以及IG流中分别不同。例如与主视频流的PID0x1011建立了对应的属性信息包括在该视频流的压缩中使用的编解码器的种类、构成该视频流的各图片的分辨率、纵横比、以及帧速率。另一方面,与主音频流的PID0x1100建立了对应的属性信息包括在该音频流的压缩中使用的编解码器的种类、包含在该音频流中的声道数、语言、以及取样频率。属性信息2222由再现装置102用于解码器的初始化。
[0276] [入口映射]
[0277] 图23(a)是表示入口映射223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23(a),入口映射2230包括表2300。表2300与多路复用在主TS中的视频流是相同数量,对各视频流各分配一个。在图23(a)中,将各表2300用分配目标的视频流的PID相区别。各表2300包括入口映射头2301和入口点2302。入口映射头2301包括与该表2300建立了对应的PID、和包含在该表2300中的入口点2302的总数。入口点2302将PTS2303和源包号码(SPN)2304的对每一个地与不同的入口点ID(EP_ID)2305建立对应。PTS2303等于包含在入口映射头
2301表示的PID的视频流中的某个I图片的PTS。SPN2304等于保存有该I图片的源包群的开头的SPN。所谓“SPN”,是指对属于一个AV流文件的源包群从开头起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SPN被作为该AV流文件内的各源包的地址使用。在2D片断信息文件231内的入口映射2330中,SPN是指对属于文件2D241的源包群、即构成主TS的源包群分配的号码。因而,入口点2302表示包含在文件2D241中的各I图片的PTS与地址即SPN之间的对应关系。
[0278] 也可以不对文件2D241内的全部的I图片设定入口点2302。但是,当I图片位于GOP的开头、并且包括该I图片的开头在内的TS包位于2D区段的开头时,必须对该I图片设定入口点2302。
[0279] 图23(b)是表示属于文件2D241的源包群2310中的、通过入口映射2230与各EP ID2305建立了对应的源包群的示意图。图23(c)是表示对应于该源包群2310的BD-ROM盘101上的数据块群D[n]、B[n](n=0、1、2、3、……)的示意图。再现装置102当从文件2D241再现2D影像时,利用入口映射2230,根据表示任意场景的帧的PTS,确定包含该帧的源包的SPN。具体而言,在作为再现开始位置而指定了特定的入口点的PTS、例如PTS=
360000时,再现装置102首先从入口映射2230中检索与该PTS建立了对应的SPN=3200。
再现装置102接着求出该SPN与每一个源包的数据量192字节的乘积,再求出将该乘积用每一个扇区的数据量2048字节除时的商、SPN×192/2248。根据图5(c)、图5(d)可以理解,该值等于记录有主TS中的、分配了该SPN的源包之前的部分的扇区的总数。在图23(b)所示的例子中,该值3200×192/2048=300等于记录有SPN从0到3199的源包群2311的扇区的总数。再现装置102接着参照文件2D241的文件入口,确定从记录有2D区段群的扇区群的开头数第(上述总数+1)个扇区的LBN。在图23(c)所示的例子中,确定记录有能够作为2D区段EXT2D[0]、EXT2D[1]、EXT2D[2]、……访问的基视数据块B[0]、B[1]、B[2]、……的扇区群中的、从开头数第301个扇区的LBN。再现装置102将该LBN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由此,从该LBN的扇区起依次将基视数据块群以校准单元为单位加以读取。再现装置102还从最初读取的校准单元选择再现开始位置的入口点表示的源包,从它们中提取I图片并解码。然后,将后续的图片利用先解码的图片依次解码。这样,再现装置102能够从文件2D241再现特定的PTS以后的2D影像。
[0280] 入口映射2230还有利于快进再现及回退再现等特殊再现的高效率处理。例如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首先参照入口映射2230,从再现开始位置、例如包括PTS=
360000以后的PTS的入口点、EP_ID=2、3、……依次读取SPN=3220、4800、……。再现装置102接着利用文件2D241的文件入口确定对应于各SPN的扇区的LBN。再现装置102接着将各LBN 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由此,从各LBN的扇区读取校准单元。再现装置
102还从各校准单元选择各入口点表示的源包,从它们提取I图片并解码。这样,再现装置
102能够不将2D区段群EXT2D[n]自身解析而从文件2D241有选择地再现I图片。
[0281] [区段起点]
[0282] 图24(a)是表示区段起点2242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24(a),“区段起点(Extent_Start_Point)”2242包括基视区段ID(EXT1_ID)2411和SPN2412。EXT1_ID2411是对属于文件SS(01000.ssif)244A的基视数据块从开头起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SPN2412被一个个地分配给各EXT1_ID2411,等于位于由该EXT1_ID2411识别的基视数据块的前端的源包的SPN。这里,该SPN是对包含在属于文件SS244A的基视数据块群中的源包从开头起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
[0283] 在图19所示的区段块1901~1903中,各基视数据块B[0]、B[1]、B[2]、……在文件2D241和文件SS244A中共有。但是,配置在记录层间的边界等需要长跳跃的地方的数据块群一般包括仅属于文件2D241或文件SS244A中的某个的基视数据块(详细情况参照《补充》)。因而,区段起点2042表示的SPN2312与位于属于文件2D241的2D区段的前端的源包的SPN一般不同。
[0284] 图24(b)是表示包含在第二片断信息文件(02000.clpi)、即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232中的区段起点242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24(b),区段起点2420包括从属视区段ID(EXT2_ID)2421和SPN2422。EXT2_ID2421是对属于文件SS244A的从属视数据块从开头起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SPN2422被一个个地分配给各EXT2_ID2421,等于对位于由该EXT2_ID2421识别的从属视数据块的前端的源包的SPN。这里,该SPN是对包含在属于文件SS244A的从属视数据块群中的源包从开头起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
[0285] 图24(d)是表示属于文件DEP(02000.m2ts)242的从属视区段EXT2[0]、EXT2[1]、……、与区段起点2420表示的SPN242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从属视数据块由文件DEP242和文件SS244A共有。因而,如图24(d)所示,区段起点2420表示的各SPN2422等于位 于各从属视区段EXT2[0]、EXT2[1]、……的前端的源包的SPN。 [0286] 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区段起点2242和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232的区段起点
2420如以下说明,在从文件SS244A再现3D影像时被用于包含在各区段SS中的数据块的边界的检测。
[0287] 图24(e)是表示属于文件SS244A的区段SSEXTSS[0]与BD-ROM盘101上的区段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24(e),该区段块包含交织配置的数据块群D[n]、B[n](n=0、1、2、……)。另外,以下的说明在其他配置中也同样成立。该区段块能够作为一个区段SSEXTSS[0]被访问。进而,在该区段SSEXTSS[0]之中,包含在基视数据块B[n]中的源包的数量等于在区段起点2242中分别与EXT1_ID=n+1、n相对应的SPN间的差A(n+1)-An。这里,设为A0=0。另一方面,包含在从属视数据块D[n+1]中的源包的数量等于在区段起点2420中分别与EXT2_ID=n+1、n相对应的SPN间的差B(n+1)-Bn。这里,设为B0=0。 [0288] 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在从文件SS244A再现3D影像时,利用各片断信息文件231、232的入口映射和区段起点2242、2420。由此,再现装置102根据表示任意场景的右视的帧的PTS确定记录有该帧的构成所需的从属视数据块的扇区的LBN。具体而言,再现装置102首先例如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232的入口映射中检索与该PTS建立了对应的SPN。假设该SPN表示的源包包含在文件DEP242的第三个从属视区段EXT2[2]、即从属视数据块D[2]中的情况。再现装置102接着从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232的区段起点2420表示的SPN2422之中,检索在目标的SPN以下最大的“B2”、和对应于它的EXT2_ID“2”。再现装置102接着从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区段起点2242检索对应于与该EXT2_ID“2”相等的EXT1_ID的SPN2412的值“A2”。再现装置102还求出检索到的SPN的和B2+A2。由图24(e)可以理解,该和B2+A2等于在区段SSEXTSS[0]之中配置在第三个从属视数据块D[2]之前的源包的总数。因而,将该和B2+A2与每一个源包的数据量192字节的乘积用每一个扇区的数据量2048字节除时的商(B2+A2)×192/2048等于从区段SSEXTSS[0]的开头到第三个从属视数据块D[2]紧前面为止的扇区数。如果利用该商参照文件SS244A的文件入口,则能够确定记录有该从属视数据块D[2]的前端的扇区的 LBN。
[0289] 再现装置102在如上述那样确定LBN后,将该LBN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由此,将记录在该LBN的扇区以后的区段SSEXTSS[0]的部分、即第三个从属视数据块D[2]以后的数据块群D[2]、B[2]、D[3]、B[3]、……以校准单元为单位加以读取。
[0290] 再现装置102还利用区段起点2242、2420,从读取的区段SS交替地提取从属视数据块和基视数据块。例如,设想从图24(e)所示的区段SSEXTSS[0]依次读取数据块群D[n]、B[n](n=0、1、2、……)的时候。再现装置102首先从区段SSEXTSS[0]的开头提取B 1个源包作为最初的从属视数据块D[0]。再现装置102接着提取第B1个源包、和接着它的(A1-1)个源包即共计A1个源包作为最初的基视数据块B[0]。再现装置102接着提取第(B1+A1)个源包、和接着它的(B2-B1-1)个源包即共计(B2-B1)个源包作为第二个从属视数据块D[1]。再现装置102还提取第(A1+B2)个源包、和接着它的(A2-A1-1)个源包即共计(A2-A1)个源包作为第二个基视数据块B[1]。然后,再现装置102也同样根据读取的源包的数量检测区段SS内的数据块间的边界,来交替地提取从属视数据块和基视数据块。将提取出的基视数据块和从属视数据块并行地传递给系统目标解码器而解码。
[0291] 这样,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能够从文件SS244A再现特定的PTS以后的3D影像。其结果,再现装置102能够实际地享受关于BD-ROM驱动器121的控制的上述优点(A)、(B)。
[0292] 《基础文件》
[0293] 图24(c)是表示由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从文件SS244A提取的基视数据块B[0]、B[1]、B[2]、……的示意图。参照图24(c),在对这些基视数据块B[n](n=0、1、2、……)包含的源包群从开头起依次分配了SPN时,位于各数据块B[n]的前端的源包的SPN等于区段起点2242表示的SPN2412。将如这些基视数据块群B[n]那样利用区段起点从一个文件SS被提取的基视数据块群称作“基础文件”。进而,将包含在基础文件中的基视数据块称作“基视区段”。如图24(e)所示,各基视区段EXT1[0]、EXT1[1]、……由片断信息文件内的区段起点2242、2420参 照。
[0294] 基视区段EXT1[n]与2D区段EXT2D[n]共有基视数据块B[n]。因而,基础文件包含与文件2D相同的主TS。但是,基视区段EXT1[n]与2D区段EXT2D[n]不同,不由任何文件的文件入口参照。如上所述,利用片断信息文件内的区段起点从文件SS内的区段SSEXTSS[·]中提取基视区段EXT1[n]。这样,基础文件与本来的文件不同,不包含文件入口,并且在基视区段的参照中需要区段起点。从这些意义来说,基础文件是“虚拟的文件”。特别是基础文件不能由文件系统识别,不出现在图2所示的目录/文件构造中。
[0295] 图25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101上的一个区段块2500、与文件2D2510、基础文件2511、文件DEP2512、及文件SS2520的各区段群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25,区段块2500包括从属视数据块D[n]和基视数据块B[n](n=……、0、1、2、3、……)。基视数据块B[n]作为2D区段EXT2D[n]而属于文件2D2510。从属视数据块D[n]作为从属视区段EXT2[n]而属于文件DEP2512。区段块2500的整体作为一个区段SSEXTSS[0]而属于文件SS2520。因而,区段SSEXTSS[0]与2D区段EXT2D[n]共有基视数据块B[n],与从属视区段EXT2[n]共有从属视数据块D[n]。区段SSEXTSS[0]在被再现装置102读入后,被分离为从属视数据块D[n]和基视数据块B[n]。这些基视数据块B[n]作为基视区段EXT1[n]而属于基础文件2511。利用分别与文件2D2510和文件DEP2512建立了对应的片断信息文件内的区段起点,确定区段SSEXTSS[0]内的基视区段EXT1[n]与从属视区段EXT2[n]之间的边界。
[0296] 《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
[0297] 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的数据构造与图22~24所示的2D片断信息文件是同样的。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涉及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与2D片断信息文件之间的不同点,关于同样的点的说明援用上述说明。
[0298] 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与2D片断信息文件主要在以下的两点(i)、(ii)中不同:(i)对流属性信息课以条件;(ii)对入口点课以条件。
[0299] (i)在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是被L/R模式的再现装置102用于 3D影像的再现时,如图7所示,从属视视频流利用基视视频流被压缩。此时,从属视视频流与基视视频流相比,视频流属性相等。这里,关于基视视频流的视频流属性信息在2D片断信息文件的流属性信息2220内与PID=0x1011建立了对应。另一方面,关于从属视视频流的视频流属性信息在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的流属性信息内与PID=0x1012或0x1013建立了对应。因而,在这些视频流属性信息之间,图22所示的各项目、即编解码器、分辨率、纵横比、以及帧速率必须一致。如果编解码器的种类一致,则在基视图片与从属视图片之间成立编码中的参照关系,所以能够将各图片解码。如果分辨率、纵横比及帧速率都一致,则能够使左右的影像的画面显示同步。因此,能够不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地使这些影像看起来为3D影像。
[0300] (ii)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的入口映射包括对从属视视频流分配的表。该表与图23(a)所示的表2300同样,包括入口映射头和入口点。入口映射头表示对应的从属视视频流的PID、即0x1012或0x1013。各入口点将一对PTS和SPN与一个EP_ID建立了对应。各入口点的PTS与包含在从属视视频流中的某个GOP的开头的图片的PTS相等。各入口点的SPN等于保存有属于相同入口点的PTS表示的图片的源包群的开头的SPN。这里,SPN是指对属于文件DEP的源包群、即构成副TS的源包群从开头起依次分配的连续号码。各入口点的PTS必须与2D片断信息文件的入口映射中的、对基视视频流分配的表内入口点的PTS一致。即,当对包括包含在相同3D·VAU中的一对图片中的一个在内的源包群的开头设定了入口点时,必须总是对包括另一个在内的源包群的开头也设定入口点。
[0301] 图26是表示对基视视频流2610和从属视视频流2620设定的入口点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各视频流2610、2620中,从开头数的相同顺序的GOP表示相同的再现期间的影像。参照图26,在基视视频流2610中,对于位于从开头数第奇数个的GOP#1、GOP#3、GOP#5的各开头,设定了入口点2601B、2603B、2605B。与此同时,在从属视视频流2620中,也对于位于从开头数第奇数个的GOP#1,GOP#3,GOP#5的各开头,设定了入口点2601D、2603D、2605D。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在从例如GOP#3开始3D影像的再现时,根据对应的入口点2603B、
2603D的SPN能够立即计算文件SS内的再现开始位置的SPN。特别是在入口点2603B、2603D都设定 在数据块的前端时,由图24(e)可以理解,入口点2603B、2603D的SPN的和等于文件SS内的再现开始位置的SPN。如在图24(e)的说明中叙述的那样,能够根据其源包的数量,计算记录有文件SS内的再现开始位置的部分的扇区的LBN。这样,在3D影像的再现中,也能够使中途再现等需要视频流的随机访问的处理的响应速度提高。
[0302] 《2D播放列表文件》
[0303] 图27是表示2D播放列表文件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第一播放列表文件(00001.mpls)221具有该数据构造。参照图27,2D播放列表文件221包括主路径2701和两个副路径2702、2703。
[0304] 主路径2701是播放项目信息(PI)的排列,规定文件2D241的主要再现路径、即再现对象的部分和其再现顺序。各PI由固有的播放项目ID=#N(N=1、2、3、……)识别。各PI#N通过一对PTS规定主要再现路径不同的再现区间。该一对中的一个表示该再现区间的开始时刻(In-Time),另一个表示结束时刻(Out-Time)。进而,主路径2701内的PI的顺序表示再现路径内的对应的再现区间的顺序。
[0305] 各副路径2702、2703是副播放项目信息(SUB_PI)的排列,规定能够并列地附属于文件2D241的主要再现路径的再现路径。该再现路径是指文件2D241中与主路径2701表示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和其再现顺序。除此以外,该再现路径也可以是多路复用在与文件2D241不同的文件2D中的流数据的再现对象部分和其再现顺序。该再现路径所指的流数据表示应与按照主路径2701从文件2D241再现的2D影像同时再现的其他2D影像。该其他2D影像例如包括画中画方式中的副影像、浏览器画面、弹出菜单或字幕。对于副路径2702、2703,以向2D播放列表文件221登记的顺序分配了连续号码“0”、“1”。该连续号码作为副路径ID被用于各副路径2702、2703的识别。在各副路径2702、2703中,SUB_PI由固有的副播放项目ID=#M(M=1、2、3、……)识别。各SUB_PI#M用一对PTS规定再现路径不同的再现区间。该一对中的一个表示该再现区间的再现开始时刻,另一个表示再现结束时刻。进而,各副路径2702,2703内的SUB_PI的顺序表示再现路径内的、对应的再现区间的顺序。 [0306] 图28表示PI#N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28,PI#N包括参照片断 信息2801、再现开始时刻(In_Time)2802、再现结束时刻(Out_Time)2803、连接条件2804、以及流选择表(以下简称作STN(Stream Number)表)2805。参照片断信息2801是用来识别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信息。再现开始时刻2802和再现结束时刻2803表示文件2D241的再现对象部分的前端和后端的各PTS。连接条件2804规定将由再现开始时刻2802和再现结束时刻2803规定的再现区间中的影像连接在由前一个的PI#(N-1)规定的再现区间中的影像上时的条件。STN表2805表示在从再现开始时刻2802到再现结束时刻2803的期间能够由再现装置102内的解码器从文件2D241选择的基本流的一览表。
[0307] SUB_PI的数据构造与图28所示的PI的数据构造在包括参照片断信息、再现开始时刻、以及再现结束时刻的方面是共通的。特别是,SUB_PI的再现开始时刻和再现结束时刻用PI的与它们相同的时间轴上的值表示。SUB_PI还包括“SP连接条件”的字段。SP连接条件具有与PI的连接条件相同的意思。
[0308] [连接条件]
[0309] 连接条件(以下简称作CC)2804可以取例如“1”、“5”、“6”这三种值。当CC2804是“1”时,从由PI#N规定的文件2D241的部分再现的影像与从紧前面的PI#(N-1)规定的文件2D241的部分再现的影像也可以并不一定无缝地连接。另一方面,当CC2804是“5”或“6”时,必须将这两个影像无缝地连接。
[0310] 图29(a)、图29(b)分别是当CC2804是“5”、“6”时表示连接对象的两个再现区间2901、2902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这里,PI#(N-1)规定文件2D241的第一部分2901,PI#N规定文件2D241的第二部分2902。参照图29(a),当CC是“5”时,在两个PI#(N-1)、PI#N之间STC也可以中断。即,第一部分2901的后端的PTS#1与第二部分2902的前端的PTS#2也可以不连续。但是,必须满足几个制约条件。例如,必须制作各部分2901、2902,以使得在接着第一部分2901将第二部分2902供给解码器时该解码器也能够平顺地持续解码处理。
进而,必须使包含在第一部分2901中的音频流的最后的帧与包含在第二部分2902中的音频流的开头帧重复。另一方面,参照图29(b),当CC是“6”时,第一部分2901和第 二部分
2902在解码器的解码处理上必须作为一系列的部分加以处理。即,在第一部分2901与第二部分2902之间,STC和ATC必须都连续。同样,当SP连接条件是“5”或“6”时,在由相邻的两个SUB_PI规定的文件2D的部分之间,STC和ATC必须都连续。
[0311] [STN表]
[0312] 再次参照图28,STN表2805是流登记信息的排列。所谓“流登记信息”,是单独地表示在从再现开始时刻2802到再现结束时刻2803的期间能够从主TS作为再现对象选择的基本流的信息。流号码(STN)2806是对流登记信息单独分配的连续号码,由再现装置102用于各基本流的识别。STN2806还在相同的种类的基本流之间表示选择的优先次序。流登记信息包括流入口2809和流属性信息2810。流入口2809包括流路径信息2807和流识别信息2808。流路径信息2807是表示选择对象的基本流所属的文件2D的信息。例如当流路径信息2807表示“主路径”时,该文件2D对应于参照片断信息2801表示的2D片断信息文件。另一方面,当流路径信息2807表示“副路径ID=1”时,选择对象的基本流所属的文件2D对应于包含在副路径ID=1的副路径中的SUB_PI的参照片断信息表示的2D片断信息文件。该SUB_PI规定的再现开始时刻或再现结束时刻的某个包含在包括STN表2805的PI所规定的再现开始时刻2802到再现结束时刻2803的期间。流识别信息2808表示多路复用在由流路径信息2807确定的文件2D中的基本流的PID。该PID表示的基本流在从再现开始时刻2802到再现结束时刻2803的期间能够被选择。流属性信息2810表示各基本流的属性信息。例如音频流、PG流、及IG流的各属性信息表示语言的种类。
[0313] [按照2D播放列表文件的2D影像的再现]
[0314] 图30是表示2D播放列表文件(00001.mpls)221表示的PTS、与从文件2D(01000.m2ts)241再现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30,在2D播放列表文件221的主路径2701中,PI#1规定表示再现开始时刻IN1的PTS#1、和表示再现结束时刻OUT1的PTS#2。PI#1的参照片断信息表示2D片断信息文件(01000.clpi)231。再现装置102在按照2D播放列表文件221再现2D影像时,首先从PI#1读取PTS#1、#2。再现装置102接着参照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入口映射,检索对应于PTS#1、#2的文件 2D241内的SPN#1、#2。再现装置102接着根据SPN#1、#2计算分别对应的扇区数。再现装置102还利用这些扇区数和文件
2D241的文件入口,确定记录有再现对象的2D区段群EXT2D[0]、……,EXT2D[n]的扇区群P1的前端的LBN#1和后端的LBN#2。扇区数的计算和LBN的确定如使用图23(b)、图23(c)说明那样。再现装置102最后将从LBN#1到LBN#2的范围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由此,从该范围的扇区群P1读取属于2D区段群EXT2D[0]、……,EXT2D[n]的源包群。同样,将PI#2表示的PTS#3、#4的对首先利用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入口映射变换为SPN#3、#4的对。接着,利用文件2D241的文件入口将SPN#3、#4的对变换为LBN#3、#4的对。进而,从LBN#3到LBN#4的范围的扇区群P2读取属于2D区段群的源包群。从PI#3表示的PTS#5、#6的对向SPN#5、#6的对的变换、从SPN#5、#6的对向LBN#5、#6的对的变换、以及从LBN#5到LBN#6的范围的扇区群P3中对源包群的读取也是同样的。这样,再现装置102能够按照
2D播放列表文件221的主路径2701从文件2D241再现2D影像。
[0315] 2D播放列表文件221也可以包含入口标记3001。入口标记3001表示主路径2701中的、应实际开始再现的时刻。例如如图30所示,也可以对PI#1设定多个入口标记3001。入口标记3001特别是在寻找起点再现中用于再现开始位置的检索。例如在2D播放列表文件221规定电影标题的再现路径时,将入口标记3001赋予给各章节的开头。由此,再现装置102能够将该电影标题按照每个章节进行再现。
[0316] 《3D播放列表文件》
[0317] 图31是表示3D播放列表文件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第二播放列表文件(00002.mpls)222具有该数据构造。第二播放列表文件(00003.mpls)223也是同样的。参照图31,3D播放列表文件222包括主路径3101、副路径310、以及扩展数据3103。 [0318] 主路径3101规定图3(a)所示的主TS的再现路径。因而,主路径3101与图27所示的2D播放列表文件221的主路径2701实质上相等。即,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能够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222的主路径3101从文件2D241再现2D影像。另一方面,主路径
3101与图27所示的主路径 2701在以下的方面不同:各PI的STN表在将一个STN与某个图形流的PID建立对应时还对该STN分配一个偏移序列ID。
[0319] 副路径3102规定图3(b)所示的副TS的再现路径、即文件DEP242或243的再现路径。副路径3102的数据构造与图27所示的2D播放列表文件241的副路径2702、2703的数据构造是同样的。因而,关于该同样的数据构造的详细情况、特别是SUB_PI的数据构造的详细情况的说明援用使用图27的说明。
[0320] 副路径3102的SUB_PI#N(N=1、2、3、……)与主路径3101的PI#N一对一地对应。进而,各SUB_PI#N规定的再现开始时刻和再现结束时刻分别与对应的PI#N规定的再现开始时刻和再现结束时刻相等。副路径3102还包括副路径类型3110。“副路径类型”一般表示在主路径与副路径之间再现处理是否应同步。在3D播放列表文件222中,特别是副路径类型3110表示3D再现模式的种类、即应按照副路径3102再现的从属视视频流的种类。在图31中,副路径类型3110由于其值是“3D·L/R”,所以表示3D再现模式是L/R模式,即右视视频流是再现对象。另一方面,副路径类型3110表示当该值是“3D深度”时3D再现模式是深度模式,即深度图流是再现对象。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当检测到副路径类型
3110的值是“3D·L/R”或“3D深度”时,使按照主路径3101的再现处理与按照副路径3102的再现处理同步。
[0321] 扩展数据3103是仅由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解释的部分,被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忽视。扩展数据3103特别包括扩展流选择表3130。“扩展流选择表(STN_table_SS)”(以下简称作STN表SS)是在3D再现模式中应对主路径3101内的各PI表示的STN表追加的流登记信息的排列。该流登记信息表示能够从副TS作为再现对象选择的基本流。
[0322] [STN表]
[0323] 图32是表示3D播放列表文件222的主路径3101包含的STN表3205的示意图。参照图32,被分配了STN3206=5、6、……、11的流识别信息3208表示PG流或IG流的PID。在此情况下,被分配了STN3206=5、6、……、11的流属性信息3210还包括参照偏移ID3201和偏移修正值3202。
[0324] 在文件DEP242中,如图11所示,对于各视频序列的VAU#1配置了 偏移元数据1110。参照偏移ID(stream_ref_offset_id)3201等于该偏移元数据1110包含的偏移序列ID1112中的某个。即、参照偏移ID3201规定在该偏移元数据1110包含的多个偏移序列之中应与STN3206=5、6、……、11分别建立对应的偏移序列。
[0325] 偏移修正值(stream_offset_adjustment)3202表示应与包含在参照偏移ID3201规定的偏移序列中的各偏移值相加的值。例如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的尺寸与在3D影像内容的制作时设想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由再现装置102将偏移修正值3202加到各偏移值中。由此,左视和右视的2D图形影像间的两眼视差收敛在适当的范围中。
[0326] [STN表SS]
[0327] 图33是表示STN表SS313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33,STN表SS3130包括流登记信息串3301、3302、3303、……。流登记信息串3301、3302、3303、……单独地对应于主路径3301内的PI#1、#2、#3、……,由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与对应的PI内的STN表中包含的流登记信息串组合加以使用。对于各PI的流登记信息串3301包括弹出期间的偏移(Fixed_offset_during_Popup)3311、和从属视视频流的流登记信息串3312。 [0328] 弹出期间的偏移3311表示是否从IG流再现弹出菜单。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根据该偏移3311的值来改变视频平面和图形平面的各显示模式(presentation mode)。这里,在视频平面的显示模式中,有基视(B)-从属视(D)显示模式和B-B显示模式这两种。在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中,有1平面+偏移模式和1平面+零偏移模式这两种。例如在弹出期间的偏移3311的值是“0”时,不从IG流再现弹出菜单。此时,作为视频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B-D显示模式,作为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1平面+偏移模式。另一方面,当弹出期间的偏移3311的值是“1”时,从IG流再现弹出菜单。此时,作为视频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B-B显示模式,作为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1平面+零偏移模式。 [0329] 在“B-D显示模式”中,再现装置102交替地输出左视和右视的视频平面。因而,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中,交替地显示左视和右视的帧,所以对于视听者来说它们看起来为3D影像。在“B-B显示模式”中,再现装置102在将动作模式维持为3D再现模式的状态下(特别在将帧速率维持 为3D再现时的值、例如48帧/秒的状态下),仅将从基视视频流解码的平面数据每一帧输出两次。因而,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上,仅显示左视和右视中的某个的视频平面,所以对于视听者来说,它们看起来仅为2D影像。
[0330] 在“1平面+偏移模式”中,再现装置102通过偏移控制,从主TS内的图形流生成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的对并交替地输出。由此,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上交替地显示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所以对于视听者来说,它们看起来为3D图形影像。在“1平面+零偏移模式”中,再现装置102在将动作模式维持为3D再现模式的状态下使偏移控制暂时停止,将从主TS内的图形流解码后的图形平面每一帧输出两次。因而,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上,仅显示左视和右视中的某个的图形平面,所以对于视听者来说,它们看起来仅为2D图形影像。
[0331] 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按照每个PI参照弹出期间的偏移3311,当从IG流再现弹出菜单时选择B-B显示模式和1平面+零偏移模式。由此,在显示弹出菜单的期间,将其他3D影像暂时变更为2D影像,所以弹出菜单的视觉辨识性·操作性提高。
[0332] 从属视视频流的流登记信息串3312包括流登记信息,该流登记信息表示能够从副TS选择作为再现对象的从属视视频流。该流登记信息串3312与包含在对应的PI内的STN表中的流登记信息串中的、表示基视视频流的信息串相组合地使用。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在读取STN表内的某个流登记信息时,将组合在该流登记信息中的STN表SS内的流登记信息串也自动地读取。由此,再现装置102在将2D再现模式简单地切换为3D再现模式时,能够将已设定的STN以及语言等流属性维持为相同。
[0333] 参照图33,从属视视频流的流登记信息串3312一般包括多个流登记信息(SS_dependet_view_block)3320。它们与对应的PI内的流登记信息中的、表示基视视频流的信息是相同数量。各流登记信息3320包括STN3321、流入口3322、以及流属性信息3323。STN3321是对流登记信息3320单独地分配的连续号码,与对应的PI内的组合对象的流登记信息的STN相等。流入口3322包括副路径ID参照信息(ref_to_Subpath_id)3331、流文 件参 照 信息(ref_to_subClip_entry_id)3332、以及 PID(ref_to_stream_PID_subclip)3333。副路径ID参照信息3331表示副路径的副路径ID,该副路径规定从 属视视频流的再现路径。流文件参照信息3332是用来识别保存有该从属视视频流的文件DEP的信息。PID3333是该从属视视频流的PID。流属性信息3323包括该从属视视频流的属性、例如帧速率、分辨率、以及视频格式。特别是,它们与对应的PI内包含的组合对象的流登记信息表示的基视视频流的属性是共通的。
[0334] [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的3D影像再现]
[0335] 图34是表示3D播放列表文件(00002.mpls)222表示的PTS、与从文件SS(01000.ssif)244A再现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34,在3D播放列表文件222的主路径3401中,PI#1规定表示再现开始时刻的PTS#1、和表示再现结束时刻OUT1的PTS#2。PI#1的参照片断信息表示2D片断信息文件(01000.clpi)231。另一方面,在副路径类型表示“3D·L/R”的副路径3002中,SUB_PI#1规定与PI#1相同的PTS#1、#2。SUB_PI#1的参照片断信息表示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02000.clpi)232。
[0336] 再现装置102在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222再现3D影像时,首先从PI#1和SUB_PI#1读取PTS#1、#2。再现装置102接着参照2D片断信息文件231的入口映射,检索对应于PTS#1、#2的文件2D241内的SPN#1、#2。与其并行地,再现装置102参照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232的入口映射,检索对应于PTS#1、#2的文件DEP242内的SPN#11、#12。再现装置102接着如图24(e)的说明所述,利用各片断信息文件231、232的区段起点2242、2420,根据SPN#1、#11计算从文件SS244A的开头到再现开始位置的源包数SPN#21。再现装置102同样地根据SPN#2、#12计算从文件SS244A的开头到再现结束位置的源包数SPN#22。再现装置102再计算分别对应于SPN#21、#22的扇区数。再现装置102接着利用这些扇区数和文件SS244A的文件入口,确定记录有再现对象的区段SS群EXTSS[0]、……、EXTSS[n]的扇区群P11的前端的LBN#1和后端的LBN#2。扇区数的计算和LBN的确定与图24(e)的说明所述是同样的。再现装置102最后将从LBN#1到LBN#2的范围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
由此,从该范围的扇区群P11读取属于区段SS群EXTSS[0]、……、EXTSS[n]的源包群。同样,将PI#2和SUB_PI#2表示的PTS#3、#4的对首先利用片断信息文件231、232的各入口映射变换为SPN#3、#4的对和SPN#13、#14的对。接着,根 据SPN#3、#13计算从文件SS244A的开头到再现开始位置的源包数SPN#23,根据SPN#4、#14计算从文件SS244A的开头到再现结束位置的源包数SPN#24。接着,利用文件SS244A的文件入口,将SPN#23、#24的对变换为LBN#3、#4的对。进而,从LBN#3到LBN#4的范围的扇区群P12中读取属于区段SS群的源包群。
[0337] 与上述读取处理并行地,再现装置102如在图24(e)的说明中说明的那样,利用各片断信息文件231、232的区段起点2242、2420从各区段SS提取基视区段,与剩余的从属视区段并行解码。这样,再现装置102能够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222从文件SS244A再现3D影像。
[0338] 《索引文件》
[0339] 图35是表示图2所示的索引文件(index.bdmv)211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35,索引文件211包括索引表3510、3D存在标志3520、以及2D/3D偏好标志3530。 [0340] 索引表3510包括“首先播放”3501、“顶部菜单”3502、以及“标题k”3503(k=1、2、……、n:n是1以上的整数)的项目。各项目与电影对象MVO-2D,MVO-3D、……、或者BD-J对象BDJO-2D、BDJO-3D、……中的某个建立了对应。每当通过用户的操作或者应用程序调用标题或菜单时,再现装置102的控制部参照索引表3510对应的项目。控制部还从BD-ROM盘101调用与该项目建立了对应的对象,按照它进行各种处理。具体而言,在项目“首先播放”3501中,指定了在将盘101插入BD-ROM驱动器121时应调用的对象。在项目“顶部菜单”3502中,指定了用来在例如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了“回到菜单”的命令时使显示装置103显示菜单的对象。在项目“标题k”3503中,单独地分配了构成盘101上的内容的标题。当例如通过用户的操作指定了再现对象的标题时,在分配了该标题的项目“标题k”中,指定了用来从对应于该标题的AV流文件再现影像的对象。
[0341] 在图35所示的例子中,将项目“标题1”和项目“标题2”分配给2D影像的标题。与项目“标题1”建立了对应的电影对象MVO-2D包括与使用2D播放列表文件(00001.mpls)221的2D影像的再现处理有关的命令群。当由再现装置102参照项目“标题1”时,按照该电影对象MVO-2D从盘101读取2D播放列表文件221,沿着由其规定的再现路径执行
2D影 像的再现处理。与项目“标题2”建立了对应的BD-J对象BDJO-2D包括与使用2D播放列表文件221的2D影像的再现处理有关的应用管理表。当由再现装置102参照了项目“标题2”时,按照该BD-J对象BDJO-2D内的应用管理表从JAR文件261调用Java应用程序并执行。由此,从盘101读取2D播放列表文件221,沿着由其规定的再现路径执行2D影像的再现处理。
[0342] 在图35所示的例子中,还将项目“标题3”和项目“标题4”分配给3D影像的标题。与项目“标题3”建立了对应的电影对象MVO-3D除了包括与使用2D播放列表文件221的2D影像的再现处理的命令群以外,还包括关于使用3D播放列表文件(00002.mpls)222、(00003.mpls)223中的某个的3D影像的再现处理有关的命令群。在与项目“标题4”建立了对应的BD-J对象BDJO-3D中,应用管理表除了规定与使用2D播放列表文件221的2D影像的再现处理有关的Java应用程序以外,还规定与使用3D播放列表文件222、223中的某个的3D影像的再现处理有关的Java应用程序。
[0343] 3D存在标志3520是表示在BD-ROM盘101中是否记录有3D影像内容的标志。在BD-ROM驱动器121中插入了BD-ROM盘101时,再现装置102首先检查该3D存在标志3520。在3D存在标志3520是关闭的情况下,再现装置102不需要选择3D再现模式。因而,再现装置102能够不对显示装置103进行HDMI认证而迅速地转到2D再现模式。这里,所谓“HDMI认证”,是指再现装置102通过HDMI线缆122与显示装置103之间交换CEC消息并对显示装置103询问是否能够对应于3D影像再现等的处理。通过将HDMI认证跳过,能够缩短从BD-ROM盘101的插入到2D影像的再现开始的时间。
[0344] 2D/3D偏好标志3530是指定当再现装置和显示装置都能够对应于2D影像和3D影像中的任一个的再现时是否应以3D影像的再现为优先的标志。2D/3D偏好标志3530由内容提供者设定。当BD-ROM盘101的3D存在标志3520是开启时,再现装置102接着再检查2D/3D偏好标志3530。在2D/3D偏好标志3530是开启的情况下,再现装置102不使用户选择再现模式而进行HDMI认证,根据其结果,在2D再现模式和3D再现模式中的某个模式下动作。即,再现装置102不显示再现模式的选择画面。因而, 如果HDMI认证的结果是显示装置103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则再现装置102能够以3D再现模式起动。由此,能够避免因帧速率的切换等从2D再现模式向3D再现模式转换的处理而引起的起动的延迟。 [0345] [3D影像标题的选择时的播放列表文件的选择]
[0346] 在图35所示的例子中,再现装置102在参照了索引表3510的项目“标题3”时,按照电影对象MVO-3D,首先进行以下的判断处理:(1)3D存在标志3520是开启还是关闭,(2)再现装置102自身是否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3)2D/3D偏好标志3530是开启还是关闭,(4)用户是否选择了3D再现模式,(5)显示装置103是否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以及(6)再现装置102的3D再现模式是L/R模式和深度模式中的哪个。再现装置102接着按照这些判断结果,选择将某个播放列表文件221~223作为再现对象。另一方面,再现装置102在参照了项目“标题4”时,按照BD-J对象BDJO-3D内的应用管理表从JAR文件261调用Java应用程序并执行。由此,首先进行上述判断处理(1)~(6),接着根据该判断结果进行播放列表文件的选择。
[0347] 图36是利用上述判断处理(1)~(6)选择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文件的处理的流程图。这里,作为该选择处理的前提,设想再现装置102包含第一标志和第二标志的时候。第一标志表示再现装置102是否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例如当第一标志是“0”时,再现装置102仅能够对应于2D影像的再现,当是“1”时,也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第二标志表示3D再现模式是L/R模式和深度模式的哪个。例如当第二标志是“0”时,再现装置
102是L/R模式,当是“1”时是深度模式。进而,分别将3D存在标志3520和2D/3D偏好标志3530是开启时的值设为“1”,将是关闭时的值设为“0”。
[0348] 在步骤S3601中,再现装置102检查3D存在标志3520的值。当该值是“1”时,处理向步骤S3602前进。当该值是“0”时,处理向步骤S3607前进。
[0349] 在步骤S3602中再现装置102检查第一标志的值。当该值是“1”时,处理向步骤S3603前进。当该值是“0”时,处理向步骤S3607前进。
[0350] 在步骤S3603中,再现装置102检查2D/3D偏好标志3530的值。当 该值是“0”时,处理向步骤S3604前进。当该值是“1”时,处理向步骤S3605前进。
[0351] 在步骤S3604中,再现装置102使显示装置103显示菜单,使用户选择2D再现模式和3D再现模式中的某个。在用户操作遥控器105等而选择了3D再现模式时,处理向步骤S3605前进,当选择了2D再现模式时,处理向步骤S3607前进。
[0352] 在步骤S3605中,再现装置102进行HDMI认证,检查显示装置103是否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具体而言,再现装置102通过HDMI线缆122与显示装置103之间交换CEC消息,对显示装置103询问显示装置103是否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当显示装置103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时,处理向步骤S3606前进。当显示装置103不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时,处理向步骤S3607前进。
[0353] 在步骤S3606中,再现装置102检查第二标志的值。当该值是“0”时,处理向步骤S3608前进。当该值是“1”时,处理向步骤S3609前进。
[0354] 在步骤S3607中,再现装置102选择2D播放列表文件221作为再现对象。另外,此时,再现装置102也可以使显示装置103显示没有选择3D影像的再现的理由。然后处理结束。
[0355] 在步骤S3608中,再现装置102选择L/R模式用的3D播放列表文件222作为再现对象。然后处理结束。
[0356] 在步骤S3609中,再现装置102选择深度模式用的3D播放列表文件222作为再现对象。然后处理结束。
[0357] <2D再现装置的结构>
[0358] 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当从BD-ROM盘101再现2D影像内容时作为2D再现装置进行动作。图37是2D再现装置3700的功能块图。参照图37,2D再现装置3700包括BD-ROM驱动器3701、再现部3702、以及控制部3703。再现部3702包括读缓冲器3721、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以及平面相加部3726。控制部3703包括动态脚本存储器3731、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程序执行部3734、再现控制部3735以及播放器变量存储部3736。再现部3702和控制部3703安装在相互不同的集成电路中。除此以外,也可以将两者综合为单一的集成电路。
[0359] BD-ROM驱动器3701在内部中被插入了BD-ROM盘101时,对该盘101照射激光而检测其反射光的变化。进而,根据该反射光的光量的变化,读取记录到盘101中的数据。具体而言,BD-ROM驱动器3701具备光拾取器、即光学头。该光学头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准直透镜、分束器、物镜、聚光透镜、以及光检测器。从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依次通过准直透镜、分束器、以及物镜聚集到盘101的记录层上。聚集的光束被该记录层反射/衍射。将该反射/衍射光通过物镜、分束器、以及聚光透镜聚集到光检测器上。光检测器生成等级对应于该聚光量的再现信号。还根据该再现信号解调数据。
[0360] BD-ROM驱动器3701按照来自再现控制部3735的请求从BD-ROM盘101读取数据。将该数据中的、文件2D的区段、即2D区段向读缓冲器3721传送,将动态脚本信息向动态脚本存储器3731传送,将静态脚本信息向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传送。“动态脚本信息”包括索引文件、电影对象文件、以及BD-J对象文件。“静态脚本信息”包括2D播放列表文件和2D片断信息文件。
[0361] 读缓冲器3721、动态脚本存储器3731、以及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都是缓冲存储器。使用再现部3702内的存储器元件作为读缓冲器3721,使用控制部3703内的存储器元件作为动态脚本存储器3731以及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单一的存储器元件的不同区域作为这些缓冲存储器3721、3731、3732的一部分或全部。
[0362] 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从读缓冲器3721以源包为单位读取2D区段并进行多路分离处理,对分离后的各基本流进行解码处理。这里,预先从再现控制部3735向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传送各基本流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例如编解码器的种类及流的属性。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还将解码后的主视频流、次视频流、IG流、以及PG流分别作为主影像平面数据、副影像平面数据、IG平面数据、以及PG平面数据以VAU为单位送出。此外,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将解码后的主音频流与次音频流混合而向显示装置103的内置扬声器103A等声音输出装置送出。除此以外,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从程序执行部3734接收图形数据。该图形数据是用来将菜单等GUI用图形部件显示在画面上的数据,用JPEG或PNG等光栅数据表现该图形数据。 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将该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后作为图像平面数据送出。另外,关于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0363] 平面相加部3726从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接收主影像平面数据、副影像平面数据、IG平面数据、PG平面数据、以及图像平面数据,将它们相互叠加而合成为一个影像帧或场。将合成后的影像数据向显示装置103送出,显示在其画面上。
[0364] 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通过遥控器105或再现装置102的前面板检测用户的操作,根据该操作的种类对程序执行部3734或再现控制部3735委托处理。例如当用户按下遥控器105的按钮而指示了弹出菜单的显示时,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检测到该按下而识别该按钮。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还对程序执行部3734委托对应于该按钮的命令的执行、即弹出菜单的显示处理。另一方面,例如当用户按下了遥控器105的快进或回退按钮时,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检测到该按下而识别该按钮。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还对再现控制部3735委托当前再现过程中的播放列表的快进或回退处理。
[0365] 程序执行部3734是处理器,从保存在动态脚本存储器3731中的电影对象文件及BD-J对象文件读取程序并执行。程序执行部3734还按照各程序进行以下的控制:(1)对再现控制部3735命令播放列表再现处理;(2)生成菜单用或游戏用的图形数据作为PNG或JPEG的光栅数据,将其向系统目标解码器3722传送并合成到其他影像数据中。这些控制的具体的内容可以通过程序的设计而比较自由地设计。即,这些控制内容由BD-ROM盘101的写作工序中的、电影对象文件及BD-J对象文件的编程工序决定。
[0366] 再现控制部3735控制将2D区段及索引文件等各种的数据从BD-ROM盘101向读缓冲器3721、动态脚本存储器3731、以及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传送的处理。在该控制中,利用管理图2所示的目录/文件构造的文件系统。即,再现控制部3735利用文件打开用的系统调用,使BD-ROM驱动器3701将各种文件向各缓冲存储器3721、3731、3732传送。这里,所谓“文件打开”,是指以下的一系列的处理。首先,通过系统调用,对文件系统赋予检索对象的文件名,从目录/文件构造中检索该文件名。当该检索成功时,对再现控制部3735内的存储器首先传送传送对象的文件的文件入口,在该存储器内生成FCB(File Control Block)。然后,从文件系统对再现控制部3735 返回传送对象的文件的文件句柄。以后,再现控制部
3735通过将该文件句柄提示给BD-ROM驱动器3701,能够使BD-ROM驱动器3701从BD-ROM盘101向各缓冲存储器3721、3731、3732传送该传送对象的文件。
[0367] 再现控制部3735控制BD-ROM驱动器3701和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从文件2D解码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3735首先根据来自程序执行部3734的命令、或来自用户事件处理部3733的委托,从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读取2D播放列表文件并解释其内容。再现控制部3735接着按照该解释后的内容、特别是再现路径,对BD-ROM驱动器3701和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指定再现对象的文件2D,并指示其读取处理及解码处理。将这样的按照播放列表文件的再现处理称作“播放列表再现处理”。
[0368] 除此以外,再现控制部3735还利用静态脚本信息对播放器变量存储部3736设定各种播放器变量。再现控制部3735还参照这些播放器变量,对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指定解码对象的基本流,并且提供各基本流的解码所需要的信息。
[0369] 播放器变量存储部3736是用来存储播放器变量的寄存器群。在播放器变量的种类中有系统参数(SPRM)和通用的参数(GPRM)。SPRM表示再现装置102的状态。图38是SPRM的一览表。参照图38,对于各SPRM分配了连续号码3801,将变量值3802单独地与各连续号码3801建立了对应。SPRM例如是64个,各自表示的意义如下。这里,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连续号码3801。
[0370] SPRM(0):语言代码
[0371] SPRM(1):主音频流编号
[0372] SPRM(2):字幕流编号
[0373] SPRM(3):角度编号
[0374] SPRM(4):标题编号
[0375] SPRM(5):章节编号
[0376] SPRM(6):程序编号
[0377] SPRM(7):单元编号
[0378] SPRM(8):选择关键字信息
[0379] SPRM(9):导航定时器
[0380] SPRM(10):再现时刻信息
[0381] SPRM(11):卡拉OK用混合模式
[0382] SPRM(12):家长用国家信息
[0383] SPRM(13):家长等级
[0384] SPRM(14):播放器设定值(视频)
[0385] SPRM(15):播放器设定值(音频)
[0386] SPRM(16):音频流用语言代码
[0387] SPRM(17):音频流用语言代码(扩展)
[0388] SPRM(18):字幕流用语言代码
[0389] SPRM(19):字幕流用语言代码(扩展)
[0390] SPRM(20):播放器区域码
[0391] SPRM(21):次视频流编号
[0392] SPRM(22):次音频流编号
[0393] SPRM(23):再现状态
[0394] SPRM(24)~SPRM(63):预留
[0395] SPRM(10)表示解码处理中的图片的PTS,每当该图片被解码并写入到主影像平面存储器中时被更新。因而,只要参照SPRM(10),就能够知道当前的再现时刻。
[0396] SPRM(13)的家长等级表示规定的限制年龄,用于对记录在BD-ROM盘101中的标题的视听进行家长控制。SPRM(13)的值由再现装置102的用户利用再现装置102的OSD等设定。这里,所谓“家长控制”,是指进行按照视听者的年龄限制标题的视听的处理。再现装置102例如如以下这样进行对各标题的家长控制。再现装置102首先从BD-ROM盘101读取被许可该标题的视听的视听者的年龄,与SPRM(13)的值比较。如果该年龄是SPRM(13)的值以上,则再现装置102继续该标题的再现。如果该年龄是低于SPRM(13)的值,则再现装置
102停止该标题的再现。
[0397] SPRM(16)的音频流用语言代码、以及SPRM(18)的字幕流用语言代码表示再现装置102的默认的语言代码。它们也可以利用再现装置102的OSD(屏幕显示)等由用户变更,也可以经由程序执行部3734由应用程序变更。例如当SPRM(16)表示“英语”时,再现控制部3735在播放列 表再现处理中,首先从表示当前时刻的再现区间的PI即当前PI所包含的STN表中检索包含“英语”的语言代码的流入口。再现控制部3735接着从该流入口的流识别信息中提取PID,传递给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由此,由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选择该PID的音频流并解码。能够利用电影对象文件或BD-J对象文件使再现控制部3735执行这些处理。
[0398] 播放器变量在再现处理中由再现控制部3735根据再现状态的变化更新。特别是将SPRM(1)、SPRM(2)、SPRM(21)、以及SPRM(22)更新。它们依次表示处理过程中的音频流、字幕流、次视频流、以及次音频流的各STN。设想例如由程序执行部3734变更了SPRM(1)的时候。再现控制部3735首先利用变更后的SPRM(1)表示的STN,从当前PI内的STN表中检索包含该STN的流入口。再现控制部3735接着从该流入口内的流识别信息中提取PID并传递给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由此,由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选择该PID的音频流并解码。这样,切换再现对象的音频流。同样,还能够切换再现对象的字幕以及次视频流。 [0399] 《2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
[0400] 图39是再现控制部3735进行的2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的流程图。2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是按照2D播放列表文件进行的播放列表再现处理,通过再现控制部3735从静态脚本存储器3732读取2D播放列表文件而开始。
[0401] 在步骤S3901中,再现控制部3735首先从2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主路径读取一个PI,设定为当前PI。再现控制部3735接着从该当前PI的STN表中选择再现对象的基本流的PID,并且确定它们的解码所需要的属性信息。将所选择的PID和属性信息指示给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再现控制部3735还根据2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副路径确定附属于当前PI的SUB_PI。然后,处理向步骤S3902前进。
[0402] 在步骤S3902中,再现控制部3735从当前PI读取参照片断信息、表示再现开始时刻IN1的PTS#1、以及表示再现结束时刻OUT1的PTS#2。根据该参照片断信息确定与再现对象的文件2D相对应的2D片断信息文件。进而,当存在附属于当前PI的SUB_PI时,从它们也读取同样的信息。然后,处理向步骤S3903前进。
[0403] 在步骤S3903中,再现控制部3735参照2D片断信息文件的入口映射, 检索对应于PTS#1、#2的文件2D内的SPN#1、#2。将SUB_PI表示的PTS的对也同样地变换为SPN的对。然后,处理向步骤S3904前进。
[0404] 在步骤S3904中,再现控制部3735根据SPN#1、#2计算分别与其对应的扇区数。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3735首先求出SPN#1、#2分别与每一个源包的数据量192字节的乘积。再现控制部3735接着将各乘积用每一个扇区的数据量2048字节除而求出该商:N1=SPN#1×192/2048、N2=SPN#2×192/2048。商N1、N2等于记录有主TS中的分别被分配了SPN#1、#2的源包之前的部分的扇区的总数。将从SUB_PI表示的PTS的对变换的SPN的对也同样地变换为扇区数的对。然后,处理向步骤S3905前进。
[0405] 在步骤S3905中,再现控制部3735根据在步骤S3904中得到的扇区数N1、N2的每一个,确定再现对象的2D区段群的前端和后端的LBN。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3735参照再现对象的文件2D的文件入口,确定从记录有2D区段群的扇区群的开头数第(N1+1)个扇区的LBN=LBN#1、和第(N2+1)个扇区的LBN=LBN#2。再现控制部3735还将从LBN#1到LBN#2的范围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将从SUB_PI表示的PTS的对变换的扇区数的对也同样变换为LBN的对,并指定给BD-ROM驱动器121。其结果,从指定的范围的扇区群以校准单元为单位读取属于2D区段群的源包群。然后,处理向步骤S3906前进。
[0406] 在步骤S3906中,再现控制部3735检查在主路径中是否剩余有未处理的PI。在有剩余时,将处理从步骤S3901重复。在没有剩余时,处理结束。
[0407] 《系统目标解码器》
[0408] 图40是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的功能块图。参照图40,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包括源包解包器4010、ATC计数器4020、第一27MHz时钟4030、PID过滤器4040、STC计数器(STC1)4050、第二27MHz时钟4060、主影像解码器4070、副影像解码器4071、PG解码器4072、IG解码器4073、主声音解码器4074、副声音解码器4075、图像处理器4080、主影像平面存储器4090、副影像平面存储器4091、PG平面存储器4092、IG平面存储器4093、图像平面存储器4094、以及混音器4095。
[0409] 源包解包器4010从读缓冲器3721中读取源包,从其中取出TS包并向 PID过滤器4040送出。源包解包器4010还使该送出时刻与各源包的ATS表示的时刻相匹配。具体而言,源包解包器4010首先监视ATC计数器4020生成的ATC的值。这里,通过ATC计数器4020将ATC的值对应于第一27MHz时钟4030的时钟信号的脉冲而递增。源包解包器4010接着在ATC的值与源包的ATS一致的瞬间,将从该源包取出的TS包传送给PID过滤器4040。
通过这样的送出时刻的调节,TS包从源包解包器4010向PID过滤器4040传送的平均传送速度不超过由图22所示的2D片断信息文件231内的系统速率2011规定的值RTS。
[0410] PID过滤器4040首先监视从源包解包器4010送出的TS包包含的PID。当该PID与从再现控制部3735预先指定的PID一致时,PID过滤器4040选择该TS包,向适合进行该PID表示的基本流的解码的解码器4070~4075传送。例如当PID是0x1011时,将该TS包向主影像解码器4070传送。另一方面,当PID属于0x1B00~0x1B1F、0x1100~0x111F、0x1A00~0x1A1F、0x1200~0x121F、以及0x1400~0x141F的各范围时,将TS包分别向副影像解码器4071、主声音解码器4074、副声音解码器4075、PG解码器4072、以及IG解码器
4073传送。
[0411] PID过滤器4040还利用各TS包的PID从该TS包之中检测PCR。PID过滤器4040此时将STC计数器4050的值设定为规定值。这里,STC计数器4050的值对应于第二27MHz时钟4060的时钟信号的脉冲而递增。此外,将应对STC计数器4050设定的值预先从再现控制部3635指示给PID过滤器4040。各解码器4070~4075利用STC计数器4050的值作为STC。具体而言,各解码器4070~4075首先将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TS包重构为PES包。各解码器4070~4075接着将该PES有效载荷包含的数据的解码处理的时期按照包含在该PES头中的PTS或DTS表示的时刻进行调节。
[0412] 主影像解码器4070如图40所示,包括传输流缓冲器(TB:Transport Stream Buffer)4001、多路复用缓冲器(MB:Multiplexing Buffer)4002、基本流缓冲器(EB:Elementary Stream Buffer)4003、压缩影像解码器(DEC)4004、以及解码图片缓冲器(DPB:
Decoded Picture Buffer)4005。
[0413] TB4001、MB4002、以及EB4003都是缓冲存储器,分别利用内置在主 影像解码器4070中的存储器元件的一区域。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它们中的某些或全部分离为不同的存储器元件。TB4001将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TS包原样储存。MB4002将从储存在TB4001中的TS包复原后的PES包加以储存。另外,在从TB4001向MB4002传送TS包时,从该TS包除去TS头。EB4003从PES包中提取编码后的VAU并保存。在该VAU中,保存有压缩图片,即I图片、B图片、以及P图片。另外,在从MB4002向EB4003传送数据时,从该PES包除去PES头。
[0414] DEC4004是专用于压缩图片的解码处理的硬件解码器,特别由具备该解码处理的加速器功能的LSI构成。DEC4004在包含在原来的PES包中的DTS表示的时刻从EB4003内的各VAU解码图片。DEC4004除此以外也可以利用图12所示的解码开关信息1250而与该DTS无关地从各VAU依次解码图片。在该解码处理中,DEC4004预先解析该VAU的头,确定保存在该VAU内的压缩图片的压缩编码方式和流属性,根据它们选择解码方法。这里,该压缩编码方式例如包括MPEG-2、MPEG-4AVC、以及VC1。DEC4004还将解码后的非压缩的图片向DPB4005传送。
[0415] DPB4005是与TB4001、MB4002、以及EB4003同样的缓冲存储器,利用内置在主影像解码器4070中的存储器元件的一区域。DPB4005除此以外也可以分离为与其他缓冲存储器4001、4002、4003不同的存储器元件。DPB4005临时保持解码后的图片。当由DEC4004将P图片或B图片解码时,DPB4005根据来自DEC4004的指示,从保持的解码后的图片中检索参照图片,并提供给DEC4004。DPB4005还将保持的各图片在包含在原来的PES包中的PTS表示的时刻向主影像平面存储器4090写入。
[0416] 副影像解码器4071包括与主影像解码器4070同样的结构。副影像解码器4071首先将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次视频流的PES包解码为非压缩的图片。副影像解码器4071接着在包含在该TS包中的PTS表示的时刻将非压缩的图片向副影像平面存储器4091写入。
[0417] PG解码器4072将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TS包解码为非压缩的图形对象,在包含在该PES包中的PTS表示的时刻向PG平面存储器4092写入。
[0418] 图41(a)是表示PG解码器4072从PG流内的一个数据入口解码图形 对象的处理的流程图。在PG解码器4072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构成图6所示的一个数据入口的TS包群时开始该处理。图41(b)~图41(e)是表示按照该处理变化的图形对象的示意图。 [0419] 在步骤S4101中,PG解码器4072首先确定具有与PCS内的参照对象ID605相同的对象ID的ODS。PG解码器4072接着从所确定的ODS解码图形对象并写入到对象缓冲器中。这里,“对象缓冲器”是内置在PG解码器4072中的缓冲存储器。图41(b)所示的“笑脸娃娃标记”FOB表示写入在对象缓冲器中的图形对象的例子。
[0420] 在步骤S4102中,PG解码器4072按照PCS内的裁剪信息602进行裁剪处理,从图形对象切掉其一部分后写入到对象缓冲器中。在图41(c)中,从笑脸娃娃标记FOB的左右的两端部切掉带状区域LST、RST,将剩余的部分OBJ写入到对象缓冲器中。
[0421] 在步骤S4103中,PG解码器4072首先确定具有与PCS内的参照窗口ID603相同的窗口ID的WDS。PG解码器4072接着根据所确定的WDS表示的窗口位置612、和PCS内的对象显示位置601,决定图形平面中的图形对象的显示位置。在图41(d)中,决定为图形平面GPL中的窗口WIN的左上角的位置、和图形对象OBJ的左上角的位置DSP。
[0422] 在步骤S4104中,PG解码器4072将对象缓冲器内的图形对象写入到在步骤S4103中决定的显示位置上。此时,PG解码器4072利用WDS表示的窗口尺寸613,决定描绘图形对象的范围。在图41(d)中,图形对象OBJ在图形平面GPL中被写入到从左上角的位置DSP开始的窗口WIN的范围内。
[0423] 在步骤S4105中,PG解码器4072首先确定具有与PCS内的参照调色板ID604相同的调色板ID的PDS。PG解码器4072接着利用PDS内的CLUT622,决定图形对象内的各像素数据应表示的彩色坐标值。在图41(e)中,决定图形对象OBJ内的各像素的颜色。这样,一个数据入口包括的图形对象的描绘处理完成。执行步骤S4101~4105,直到包含在与该图形对象相同的PES包中的PTS表示的时刻为止。
[0424] IG解码器4073将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TS包解码为非压缩的图形对象。IG解码器4073还在包含在从这些TS包复原的PES包中的PTS 表示的时刻,将该非压缩的图形对象向IG平面存储器4093写入。这些处理的详细情况与PG解码器4072的处理是同样的。
[0425] 主声音解码器4074首先将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TS包储存到内置的缓冲器中。主声音解码器4074接着从该缓冲器内的各TS包群中除去TS头和PES头,将剩余的数据解码为非压缩的LPCM声音数据。主声音解码器4074还在包含在原来的PES包中的PTS表示的时刻将该声音数据送出到混音器4095。这里,主声音解码器4074根据包含在TS包中的主音频流的压缩编码方式以及流属性,选择压缩声音数据的解码方法。该压缩编码方式包括例如AC-3或DTS。
[0426] 副声音解码器4075包括与主声音解码器4074同样的结构。副声音解码器4075首先根据从PID过滤器4040接收到的次音频流的TS包群复原PES包,将该PES有效载荷所包含的数据解码为非压缩的LPCM声音数据。副声音解码器4075接着在该PES包包含的PTS表示的时刻将该非压缩的LPCM声音数据向混音器4095送出。这里,副声音解码器4075根据包含在TS包中的次音频流的压缩编码方式以及流属性选择压缩声音数据的解码方法。该压缩编码方式例如包括杜比数字+或DTS-HD LBR。
[0427] 混音器4095从主声音解码器4074和副声音解码器4075分别接收非压缩的声音数据,使用它们进行混合。混音器4095还将通过该混合得到的合成音向显示装置103的内置扬声器103A等送出。
[0428] 图像处理器4080从程序执行部3734接收图形数据,即PNG或JPEG的光栅数据。图像处理器4080此时进行对该图形数据的绘制处理,并向图像平面存储器4094写入。 [0429] <3D再现装置的结构>
[0430] 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在从BD-ROM盘101再现3D影像内容时,作为3D再现装置进行动作。其结构的基本部分与图37、图40所示的2D再现装置的结构是同样的。因而,以下对从2D再现装置的结构的扩展部分及变更部分进行说明,对基本部分的详细情况的说明援用对上述2D再现装置的说明。此外,在2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中使用的结构与2D再现装置的结构是同样的。因而,关于其详细情况的说明也援用关于上述2D再现装置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设想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进行的3D影像的再 现处理、即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
[0431] 图42是3D再现装置4200的功能块图。3D再现装置4200包括BD-ROM驱动器4201、再现部4202、以及控制部4203。再现部4202包括开关4220、第一读缓冲器(以下简称作RB1)4221、第二读缓冲器(以下简称作RB2)4222、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平面相加部4226、以及HDMI通信部4227。控制部4203包括动态脚本存储器4231、静态脚本存储器4232、用户事件处理部4233、程序执行部4234、再现控制部4235、以及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再现部4202和控制部4203安装在相互不同的集成电路中。除此以外,也可以将两者综合在单一的集成电路中。特别是,动态脚本存储器4231、静态脚本存储器4232、用户事件处理部4233、以及程序执行部4234与图37所示的2D再现装置内的单元是同样的。因而,关于它们的详细情况的说明援用对上述2D再现装置的说明。
[0432] 再现控制部4235在被从程序执行部4234等命令了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时,从保存在静态脚本存储器4232中的3D播放列表文件依次读取PI,设定为当前PI。再现控制部4235每当设定当前PI时,首先,按照该STN表和该3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SS,设定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和平面相加部4226的动作条件。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4235选择解码对象的基本流的PID,与该基本流的解码所需要的属性信息一起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递。在所选择的PID表示的基本流之中包含有PG流或IG流的情况下,再现控制部4235还确定对这些流数据分配的参照偏移ID3201和偏移修正值3202,分别设定在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27)和SPRM(28)中。此外,再现控制部4235根据STN表SS表示的弹出期间的偏移3311选择各平面数据的显示模式,并指示给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和平面相加部4226。
[0433] 接着,再现控制部4235按照当前PI,以图24(e)的说明所述的顺序,将记录有读取对象的区段SS的扇区群的LBN的范围指示给BD-ROM驱动器4201。另一方面,再现控制部4235利用保存在静态脚本存储器4232中的片断信息文件内的区段起点,生成表示各区段SS内的数据块的边界的信息。该信息表示例如从该区段SS的开头到各边界的源包数。再现控制部4235还将该信息向开关4220传递。
[0434] 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与2D再现装置内的单元3736同样地,包括图38所示的SPRM。但是,与图38不同,SPRM(24)包含图36所示的第一标志,SPRM(25)包含第二标志。在此情况下,当SPRM(24)是“0”时,再现装置102仅能够对应于2D影像的再现,当是“1”时也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当SPRM(25)是“0”时,再现装置102是L/R模式,当是“1”时是深度模式。进而,当SPRM(25)是“2”时,再现装置102是2D再现模式。
[0435] 在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中,还与图38不同,SPRM(27)包含针对各图形平面的参照偏移ID的保存区域,SPRM(28)包含针对各图形平面的偏移修正值的保存区域。图43是表示SPRM(27)和SPRM(28)的数据构造的表。参照图43,SPRM(27)包括保存四种参照偏移ID4310~4313的区域。这些参照偏移ID是针对PG平面的参照偏移ID(PG_ref_offset_id)4310、针对IG平面的参照偏移ID(IG_ref_offset_id)4311、针对副影像平面的参照偏移ID(SV_ref_offset_id)4312、以及针对图像平面的参照偏移ID(IM_ref_offset_id)4313。SPRM(28)包括保存四种偏移修正值4320~4323的区域。这些偏移修正值是针对PG平面的偏移修正值(PG_offset_adjustment)4320、针对IG平面的偏移修正值(IG_offset_adjustment)4321、针对副影像平面的偏移修正值(SV_offset_adjustment)4322、以及针对图像平面的偏移修正值(IM_offset_adjustment)4323。
[0436] BD-ROM驱动器4201包括与图37所示的2D再现装置内的3701同样的构成要素。BD-ROM驱动器4201在从再现控制部4235被指示了LBN的范围时,从该范围表示的BD-ROM盘101上的扇区群读取数据。特别是将属于文件SS的区段即属于区段SS的源包群从BD-ROM驱动器4201向开关4220传送。这里,各区段SS如图19所示,包括一个以上的基视和从属视的数据块的对。必须将这些数据块向不同的读缓冲器4221、4222并行传送。因而,对于BD-ROM驱动器4201要求2D再现装置内的BD-ROM驱动器3701以上的访问速度。 [0437] 开关4220从BD-ROM驱动器4201接收区段SS。另一方面,开关4220从再现控制部4235接收表示包含在该区段SS中的各数据块的边界的信息、即从该区段SS的开头到各边界的源包数。开关4220还利用该信息从各区 段SS提取基视区段并向RB1 4221送出,提取从属视区段并向RB2 4222送出。
[0438] RB1 4221和RB2 4222都是利用再现部4002内的存储器元件的缓冲存储器。特别是将单一的存储器元件内的不同的区域作为RB1 4221、RB24222使用。除此以外,也可以将不同的存储器元件单独地作为RB1 4221、RB2 4222使用。RB1 4221从开关4220接收基视区段并保存。RB2 4222从开关4220接收从属视区段并保存。
[0439] 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在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中,首先,从再现控制部4235接收解码对象的流数据的PID、和在该解码中需要的属性信息。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着从保存在RB1 4221中的基视区段和保存在RB24222中的从属视区段交替地读取源包。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着将从再现控制部4235接收到的PID表示的基本流从各源包中分离并解码。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还将解码后的基本流按照其种类写入到内置的平面存储器中。基视视频流被写入到左影像平面存储器中,从属视视频流被写入到右影像平面存储器中。另一方面,次视频流被写入到副影像平面存储器中,IG流被写入到IG平面存储器中,PG流被写入到PG平面存储器中。这里,在次视频流由基视和从属视的流数据的对构成的情况下,对左视和右视这两者的平面数据单独准备副影像平面存储器。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除此以外,对来自程序执行部4234的图形数据、例如JPEG或PNG等的光栅数据进行绘制处理,写入到图像平面存储器中。
[0440] 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使来自左影像平面存储器和右影像平面存储器的平面数据的输出模式如以下这样对应于B-D显示模式和B-B显示模式中的某个。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被指示了B-D显示模式时,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从左影像平面存储器和右影像平面存储器交替地输出平面数据。另一方面,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被指示了B-B显示模式时,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将动作模式维持为3D再现模式的状态下,仅从左影像平面存储器和右影像平面存储器中的某个将平面数据每一帧输出两次。
[0441] 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被指示了1平面+偏移模式时,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每当从从属视视频流读取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时,从该VAU读取偏移元数据1110。在该视频序列的再现区间,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首先 确定与各VAU一起保存在相同PES包中的PTS、和该VAU的压缩图片数据表示的帧的号码。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着从偏移元数据读取与该帧号码建立了对应的偏移信息,在所确定的PTS表示的时刻向平面相加部4226送出。
[0442] 平面相加部4226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各种平面数据,将它们相互叠加而合成为一个帧或场。特别是,在L/R模式中,左影像平面数据表示左视视频平面,右影像平面数据表示右视视频平面。因而,平面相加部4226对于左影像平面数据叠加表示左视的其他平面数据,对于右影像平面数据叠加表示右视的其他平面数据。另一方面,在深度模式中,右影像平面数据表示相对于左影像平面数据表示的视频平面的深度图。因而,平面相加部4226首先根据两者的影像平面数据生成左视和右视的视频平面数据的对。然后,平面相加部4226与L/R模式下的合成处理同样地进行合成处理。
[0443] 平面相加部4226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被指示了1平面+偏移模式或1平面+零偏移模式作为副影像平面、PG平面、IG平面、或图像平面的显示模式时,对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到的平面数据进行偏移控制。由此,从各平面数据生成左视和右视的平面数据的对。
[0444] 特别是,在被指示了1平面+偏移模式时,平面相加部4226首先从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27)读取针对各图形平面的参照偏移ID4310~4313。平面相加部4226接着参照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受到的偏移信息,检索属于各参照偏移ID4310~
4313表示的偏移序列1113的偏移信息、即偏移方向1122与偏移值1123的对。平面相加部4226接着从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28)读取针对各图形平面的偏移修正值
4320~4323,加到对应的偏移值上。平面相加部4226然后利用各偏移值对对应的图形平面进行偏移控制。
[0445] 另一方面,在被指示了1平面+零偏移模式时,平面相加部4226不参照SPRM(27)、SPRM(28)的任一个,将对各图形平面的偏移值设为“0”来进行偏移控制。因而,相同的平面数据作为分别表示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而重复合成到其他平面数据中。
[0446] HDMI通信部4227用HDMI线缆122连接在显示装置103上,通过 HDMI线缆122与显示装置103之间交换CEC消息。由此,HDMI通信部4227对显示装置103进行HDMI认证,对显示装置103询问是否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
[0447] 《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
[0448] 图44是再现控制部4235进行的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再现控制部4235从静态脚本存储器4232读取3D播放列表文件,来开始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 [0449] 在步骤S4401中,再现控制部4235首先从3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主路径读取一个PI,设定为当前的PI。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从该当前PI的STN表选择再现对象的基本流的PID,并且确定在它们的解码中需要的属性信息。再现控制部4235还从3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SS中的、对应于当前PI的基本流中,选择应作为再现对象的基本流而追加的基本流的PID,并且确定在它们的解码中需要的属性信息。将所选择的PID和属性信息指示给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再现控制部4235除此以外,根据3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副路径确定应与当前PI同时参照的SUB_PI,设定为当前的SUB_PI。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2前进。 [0450] 在步骤S4402中,再现控制部4235根据STN表SS表示的弹出期间的偏移选择各平面数据的显示模式,并指示给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和平面相加部4226。特别是,当弹出期间的偏移的值是“0”时,作为视频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B-D显示模式,作为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1平面+偏移模式。另一方面,当弹出期间的偏移的值是“1”时,作为视频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B-B显示模式,作为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1平面+零偏移模式。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3前进。
[0451] 在步骤S4403中,检查作为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而选择了1平面+偏移模式和1平面+零偏移模式的哪个。在选择了1平面+偏移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向步骤S4404前进。另一方面,在选择了1平面+零偏移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向步骤S4405前进。
[0452] 在步骤S4404中,再现控制部4235参照当前PI的STN表,从所选择的PID表示的基本流之中检测PG流或IG流。再现控制部4235还确定对这些流数据分配的参照偏移ID和偏移修正值,分别设定在播放器变量存储 部4236内的SPRM(27)和SPRM(28)中。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5前进。
[0453] 在步骤S4405中,再现控制部4235从当前的PI和SUB_PI中分别读取参照片断信息、表示再现开始时刻IN1的PTS#1、以及表示再现结束时刻OUT1的PTS#2。根据该参照片断信息,确定分别与再现对象的文件2D和文件DEP相对应的片断信息文件。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6前进。
[0454] 在步骤S4406中,再现控制部4235参照在步骤S4405中确定的片断信息文件的各入口映射,检索对应于PTS#1、#2的文件2D内的SPN#1、#2和文件DEP内的SPN#11、#12。再现控制部4235还如使用图24说明那样,利用各片断信息文件的区段起点,根据SPN#1、#11计算从文件SS的开头到再现开始位置的源包数SPN#21,根据SPN#2、#12计算从文件SS的开头到再现结束位置的源包数SPN#22。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4235首先从2D片断信息文件的区段起点表示的SPN之中检索SPN#1以下最大的“Am”,从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的区段起点表示的SPN之中检索SPN#11以下最大的“Bm”。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求出检索到的SPN之和Am+Bm,决定为SPN#21。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从2D片断信息文件的区段起点表示的SPN之中检索比SPN#2大且最小的“An”,从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的区段起点表示的SPN之中检索比SPN#12大且最小的“Bn”。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求出检索到的SPN之和An+Bn,决定为SPN#22。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7前进。
[0455] 在步骤S4407中,再现控制部4235将在步骤S4406中决定的SPN#21、#22变换为扇区数的对N1、N2。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4235首先求出SPN#21与每一个源包的数据量192字节的乘积。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求出将该乘积用每一个扇区的数据量2048字节除时的商SPN#21×192/2048。该商等于从文件SS的开头到再现开始位置的紧前面为止的扇区数N1。同样,再现控制部4235根据SPN#22求出商SPN#22×192/2048。该商等于从文件SS的开头到再现结束位置的紧前面为止的扇区数N2。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8前进。 [0456] 在步骤S4408中,再现控制部4235根据在步骤S4407中得到的扇区数N1、N2分别确定再现对象的区段SS群的前端和后端的LBN。具体而言, 再现控制部4235参照再现对象的文件SS的文件入口,确定从记录有区段SS群的扇区群的开头数第(N1+1)个扇区的LBN=LBN#1、和第(N2+1)个扇区的LBN=LBN#2。再现控制部4235还将从LBN#1到LBN#2的范围指定给BD-ROM驱动器4201。其结果,从指定的范围的扇区群中以校准单元为单位读取属于区段SS群的源包群。然后,处理向步骤S4409前进。
[0457] 在步骤S4409中,再现控制部4235再次利用在步骤S4406中已利用的片断信息文件的区段起点,生成表示包含在区段SS群中的从属视数据块与基视数据块之间的边界的信息(以下称作数据块边界信息),并向开关4220送出。作为具体的例子,设想表示再现开始位置的SPN#21等于各区段起点表示的SPN之和An+Bn,表示再现结束位置的SPN#22等于各区段起点表示的SPN之和Am+Bm的时候。此时,再现控制部4235根据各区段起点求出SPN的差的串、A(n+1)-An、B(n+1)-Bn、A(n+2)-A(n+1)、B(n+2)-B(n+1)、……、Am-A(m-1)、Bm-B(m-1),作为数据块边界信息向开关4220送出。如图24(e)所示,该串表示包含在区段SS中的各数据块的源包数。开关4220从0开始对从BD-ROM驱动器4201接收的区段SS的源包数进行计数,每当该计数与数据块边界信息表示的SPN的差一致时,将源包的送出目的地在RB1 4221与RB2 4222之间切换,并且将计数复位为0。其结果,将从区段SS的开头起的{B(n+1)-Bn}个源包作为最初的从属视区段向RB2 4222送出,将接着的{A(n+1)-An}个源包作为最初的基视区段向RB1 4221送出。以后也同样,每当由开关4220接收的源包的数量与数据块边界信息表示的SPN的差一致时,从区段SS交替地提取从属视区段和基视区段。
[0458] 在步骤S4410中,再现控制部4235检查在主路径中是否剩余有未处理的PI。当有剩余时,将处理从步骤S4401起重复。当没有剩余时,处理结束。
[0459] 《系统目标解码器》
[0460] 作为对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安装从从属视视频流提取偏移元数据的功能的具体方式,设想以下的两种。在第一方式中,在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中,TS优先级过滤器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作为与主影像解码器相独立的模组被安装。TS优先级过滤器根据TS优先级标志的值,甄别包含偏移元数 据的TS包、和包含从属视图片的TS包。偏移元数据处理部从包含偏移元数据的TS包中提取偏移信息。在第二方式中,将包含从属视视频流的TS包不论TS优先级标志的值如何都发送给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内的主影像解码器。主影像解码器与从属视视频流的解码处理并行地从从属视视频流提取偏移信息。
[0461] (第一方式)
[0462] 图45是第一方式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功能块图。图45所示的构成要素与图40所示的2D再现装置的3724在以下的方面不同:(A)从读缓冲器向各解码器的输入系统被双重化;(B)设置有TS优先级过滤器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另一方面,主声音解码器、副声音解码器、混音器、图像处理器、以及各平面存储器与图40所示的2D再现装置的单元是同样的。因而,以下对图45所示的构成要素中的、与图40所示的构成要素不同的单元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关于同样的构成要素的详细情况的说明援用对图40的说明。进而,由于各影像解码器都具有同样的构造,所以以下对主影像解码器4515的构造进行说明。同样的说明对于其他影像解码器的构造也成立。
[0463] 第一源包解包器4511从RB1 4221读取源包,再从其中提取TS包,向第一PID过滤器4513送出。第二源包解包器4512从RB2 4222读取源包,再从其中提取TS包,向第二PID过滤器4514送出。各源包解包器4511、4512还使各TS包的送出时刻匹配于各源包的ATS所示的时刻。其同步方法与图40所示的源包解包器4010的方法是同样的。因而,关于其详细情况的说明援用对图40的说明。通过这样的送出时刻的调节,从第一源包解包器4511向第一PID过滤器4513传送的TS包的平均传送速度不超过2D片断信息文件表示的系统速率RTS1。同样,从第二源包解包器4512向第二PID过滤器4514传送的TS包的平均传送速度不超过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表示的系统速率RTS2。
[0464] 第一PID过滤器4513每当从第一源包解包器4511接收TS包时,将该PID与选择对象的PID比较。由再现控制部4235预先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指定该选择对象的PID。当两者的PID一致时,第一PID过滤器4513将该TS包向分配给该PID的解码器传送。例如,当PID是0x1011 时,将该TS包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内的TB1 4501传送。除此以外,当PID属于0x1B00~0x1B1F、0x1100~0x111F、0x1A00~0x1A1F、0x1200~
0x121F、以及0x1400~0x141F的各范围时,将对应的TS包分别向副影像解码器、主声音解码器、副声音解码器、PG解码器、以及IG解码器传送。
[0465] 第二PID过滤器4514每当从第二源包解包器4512接收TS包时,将该PID与选择对象的PID比较。由再现控制部4235预先按照3D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SS指定该选择对象的PID。当两者的PID一致时,第二PID过滤器4514将该TS包向对该PID分配的解码器或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传送。例如,当PID是0x1012或0x1013时,将该TS包向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传送。除此以外,当PID属于0x1B20~0x1B3F、0x1220~0x127F、以及0x1420~0x147F的各范围时,将对应的TS包分别向副影像解码器、PG解码器、以及IG解码器传送。
[0466] 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从第二PID过滤器4514接收TS包,从各自的TS头501H读取TS优先级511。这里,从第二PID过滤器4514向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传送PID=0x1012或0x1013的TS包。即,这些TS包保存有从属视视频流。
[0467] 在图15所示的TS包串1520中,在第一组1521和第三组1523中,TS优先级是“0”,在第二组1522中TS优先级是“1”。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从该TS包串1520之中将TS优先级=0的TS包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内的TB24508传送,将TS优先级=1的TS包向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传送。如图15所示,由于TS优先级=1的TS包属于第二组1522,所以该TS有效载荷仅包含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1504。因而,将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中的、仅由偏移元数据1509构成的补充数据向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传送,将包括其他补充数据的其余部分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传送。
[0468] 在图16所示的TS包串1620中,在第一组1621和第二组1622中TS优先级是“1”,在第三组1623中TS优先级是“0”。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从该TS包串1620之中将TS优先级=0的TS包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内的TB24508传送,将TS优先级=1的TS包向TB24508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两者传送。因而,将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 传送,另一方面,还向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传送从副AU识别代码到补充数据的部分。
[0469] 主影像解码器4515包括TB1 4501、MB1 4502、EB1 4503、TB2 4508、MB2 4509、EB24510、缓冲器开关4506、DEC4504、DPB4505、以及图片开关4507。TB1 4501、MB1 4502、EB1
4503、TB2 4508、MB2 4509、EB24510、及DPB4505都是缓冲存储器。各缓冲存储器利用内置在主影像解码器4515中的存储器元件的一区域。除此以外,也可以将这些缓冲存储器中的某个或全部分离为不同的存储器元件。
[0470] TB1 4501从第一PID过滤器4513接收包含基视视频流的TS包并原样储存。MB14502从储存在TB1 4501中的TS包复原PES包并储存。此时,从各TS包除去TS头。EB1
4503从储存在MB1 4502中的PES包中提取编码后的VAU并储存。此时,从各PES包除去PES头。
[0471] TB2 4508从TS优先级过滤器4551接收包含从属视视频流的TS包并原样储存。MB2 4509从储存在TB2 4508中的TS包复原PES包并储存。此时,从各TS包除去TS头。
EB2 4510从储存在MB2 4509中的PES包中提取编码后的VAU并储存。此时,从各PES包除去PES头。
[0472] 缓冲器开关4506根据来自DEC4504的请求,传送分别储存在EB1 4503和EB24510中的VAU的头。缓冲器开关4506还在包含在原来的PES包中的DTS表示的时刻向DEC4504传送该VAU的压缩图片数据。这里,在基视视频流与从属视视频流之间,属于相同
3D·VAU的一对图片的DTS相等。因而,缓冲器开关4506将DTS相等的一对VAU中的、储存在EB14503中的VAU先向DEC4504传送。除此以外,缓冲器开关4506也可以将该VAU内的解码开关信息1750返送给DEC4504。在此情况下,缓冲器开关4506使用该解码开关信息
1750,决定应从EB1 4503和EB2 4510中的哪个传送下个VAU。
[0473] DEC4504与图40所示的DEC4004同样,是专用于压缩图片的解码处理的硬件解码器,特别是由具备该解码处理的加速器功能的LSI构成。DEC4504将从缓冲器开关4506传送来的压缩图片数据依次解码。在该解码处理中,DEC4504预先解析各VAU的头,确定保存在该VAU内的压缩图片的压缩编码方式和流属性,根据它们选择解码方法。这里,该压缩编码 方式例如包括MPEG-2、MPEG-4AVC、MVC、以及VC1。DEC4504还向DPB4505传送解码后的非压缩的图片。
[0474] DPB4505暂时保持由DEC4504解码后的非压缩的图片。在DEC4504将P图片及B图片解码时,DPB4505根据来自DEC4504的请求,从保持的非压缩的图片之中检索参照图片,提供给DEC4504。
[0475] 图片开关4507在包含在原来的PES包中的PTS表示的时刻,从DPB4505将非压缩的各图片写入到左影像平面存储器4520和右影像平面存储器4521中的某个中。这里,在属于相同3D·VAU的基视图片和从属视图片中,PTS相等。因而,图片开关4507将保持在DPB4505中的、PTS相等的一对图片中的基视图片先写入到左影像平面存储器4520中,接着将从属视图片写入到右影像平面存储器4521中。
[0476] 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安装在与主影像解码器4515相同的芯片上,但作为与主影像解码器4515不同的模组构成。除此以外,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也可以安装在与主影像解码器4515不同的芯片上。进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既可以作为专用的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用软件控制通用的硬件来实现。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解析从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传送来的TS包群,从保存在这些TS有效载荷中的补充数据中读取偏移元数据。 [0477] 在图15所示的TS包串1520中,与VAU#1都属于相同PES包的PES头保存在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传送的TS包群中。因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从偏移元数据读取VAU#1表示的帧的PTS。另一方面,在图16所示的TS包串1620中,该PES头也保存在向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传送的TS包群中。因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从该PES头和偏移元数据中的哪个中读取VAU#1表示的帧的PTS都可以。
[0478] 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以帧为周期从该PTS表示的时刻开始将帧号码从0起每次递增1。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还同步于该递增,从偏移元数据中检索与各帧号码建立了对应的偏移信息,并向平面相加部4226送出。这里,通过TS优先级过滤器4551,从图15、图16的哪个所示的TS包串1520、1620都不向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传送压缩图片数据。因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能够不受压缩图片数据妨碍而可靠地管理偏移信息。 [0479] (第二方式)
[0480] 图46是表示第二方式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包括的视频流的处理系统的功能块图。图46所示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与图45所示的相比,主影像解码器4615内的DEC4604的功能不同。其他要素是同样的。在图46中,对于与图45所示的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要素的详细情况,援用对图45所示的要素的说明。 [0481] DEC4604与图45所示的DEC4504同样,是专用于压缩图片的解码处理的硬件解码器,特别是由具备该解码处理的加速器功能的LSI构成。DEC4604将从缓冲器开关4506传送来的压缩图片数据依次解码,将解码后的非压缩的图片向DPB4505传送。DEC4604还每当从从属视视频流读取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时,从该VAU读取偏移元数据。在该视频序列的再现区间,DEC4604首先确定与各VAU一起保存在相同PES包中的PTS、和该VAU的压缩图片数据表示的帧的号码。DEC4604接着从偏移元数据读取与该帧号码建立了对应的偏移信息,在所确定的PTS表示的时刻向平面相加部4226送出。
[0482] 《平面相加部》
[0483] 图47是平面相加部4226的功能块图。参照图47,平面相加部4226包括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开关4720、四个裁剪处理部4731~4734、以及四个加法部4741~4744。 [0484] 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和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在L/R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中,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表示左视视频平面,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表示右视视频平面。此时,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将各视频平面4701、4702原样向开关4720送出。另一方面,在深度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中,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表示2D影像的视频平面,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表示相对于该2D影像的深度图。
此时,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首先根据该深度图计算该2D影像的各部分的两眼视差。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接着将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进行加工,使视频平面中的该2D影像的各部分的显示位置按照计算出的两眼视差而左右移动。由此,生成表示左视和右视的视频平面的对。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还将该视频平面的对作为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平面数据的对向开关4720送出。
[0485] 当从再现控制部4035指示了B-D显示模式时,开关4720依次向第一加法部4741送出PTS相等的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和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当从再现控制部4035指示了B-B显示模式时,开关4720将PTS相等的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和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中的一方每帧两次地向第一加法部4741送出,而将另一个丢弃。
[0486] 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在输入部中包括与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和开关4720的对同样的结构。在副影像平面数据是左视和右视的对的情况下采用这些结构。特别是,在深度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中,将副影像平面数据的对通过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内的视差影像生成部变换为左视和右视的平面数据的对。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指示了B-D显示模式时,将左视和右视的平面数据交替地向第一加法部4741送出。另一方面,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指示了B-B显示模式时,将左视和右视的平面数据中的一方每帧两次地向第一加法部4741送出,而将另一个丢弃。
[0487] 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指示了1平面+偏移模式时,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对副影像平面数据4703如以下这样进行偏移控制。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首先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偏移信息4707。此时,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从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27)4751读取针对副影像平面的参照偏移ID(SV_ref_offset_id)4312。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接着在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到的偏移信息4707之中检索属于该参照偏移ID4312表示的偏移序列的偏移信息。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接着从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28)4752读取针对副影像平面的偏移修正值(SV_offset_adjustment)4322后,加到检索到的偏移值中。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然后利用该偏移值对副影像平面数据
4703进行偏移控制。其结果,将副影像平面数据4703变换为表示左视和右视的一对副影像平面数据并交替地送出。
[0488] 这里,一般每当当前PI切换时由再现控制部4235更新SPRM(27)4751和SPRM(28)4752的各值。除此以外,也可以是程序执行部4234按照电影对象或BD-J对象设定SPRM(27)4751和SPRM(28)4752的各值。
[0489] 另一方面,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指示了1平面+零偏移模式时,第一 裁剪处理部4731不进行偏移控制,将副影像平面数据4703原样重复两次送出。
[0490] 同样,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利用针对PG平面的参照偏移ID(PG_ref_offset_id)4310和偏移修正值(PG_offset_adjustment)4320,对PG平面数据4704进行偏移控制。第三裁剪处理部4733利用针对IG平面的参照偏移ID(IG_ref_offset_id)4311和偏移修正值(IG_offset_adjustment)4321,对IG平面数据4705进行偏移控制。第四裁剪处理部4734利用针对图像平面的参照偏移ID(IM_ref_offset_id)4313和偏移修正值(IM_offset_adjustment)4323,对图像平面数据4706进行偏移控制。
[0491] [偏移控制的流程图]
[0492] 图48是通过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进行的偏移控制的流程图。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在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到偏移信息4707时开始偏移控制。以下,举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数据4704进行偏移控制的情况为例。其他裁剪处理部4731、4733、4734分别对副影像平面数据4703、IG平面数据4705、及图像平面数据4706进行同样的处理。
[0493] 在步骤S4801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PG平面数据4704。此时,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从SPRM(27)4751读取针对PG平面的参照偏移ID(PG_ref_offset_id)4310。第二裁剪处理部4731接着在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到的偏移信息4707之中检索属于该参照偏移ID4310表示的偏移序列的偏移信息。然后,处理向步骤S4802前进。
[0494] 在步骤S4802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从SPRM(28)4752读取针对PG平面的偏移修正值(PG_offset_adjustment)4320后,加到在步骤S4801中检索到的偏移值中。然后,处理向步骤S4803前进。
[0495] 在步骤S4803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检查由开关4720选择的视频平面数据表示左视和右视的哪个。当视频平面数据表示左视时,处理向步骤S4804前进。当视频平面数据表示右视时,处理向步骤S4807前进。
[0496] 在步骤S4804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检查检索到的偏移方向的值。以下,设想下面的情况:当偏移方向的值是“0”时,3D图形影像的进深比画面靠近前,当偏移方向的值是“1”时,3D图形影像的进深比画面靠 里侧。在此情况下,当偏移方向的值是“0”时,处理向步骤S4805前进。当偏移方向的值是“1”时,处理向步骤S4806前进。
[0497] 在步骤S4805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数据4704赋予朝右的偏移。即,使PG平面数据4704包含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向右移动偏移值。然后,处理向步骤S4810前进。
[0498] 在步骤S4806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数据4704赋予朝左的偏移。即,使PG平面数据4704包含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向左移动偏移值。然后,处理向步骤S4810前进。
[0499] 在步骤S4807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检查检索到的偏移方向的值。当偏移方向的值是“0”时,处理向步骤S4808前进。当偏移方向的值是“1”时,处理向步骤S4810前进。
[0500] 在步骤S4808中,与步骤S4805相反,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数据4704赋予朝左的偏移。即,使PG平面数据4704包含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向左移动偏移值。然后,处理向步骤S4810前进。
[0501] 在步骤S4809中,与步骤S4806相反,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数据4704赋予朝右的偏移。即,使PG平面数据4704包含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向右移动偏移值。然后,处理向步骤S4810前进。
[0502] 在步骤S4810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将处理后的PG平面数据4704向第三裁剪处理部4734送出。然后,处理结束。
[0503] [偏移控制带来的平面数据的变化]
[0504] 图49(b)是表示在通过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的偏移控制被加工之前的PG平面数据GP的示意图。参照图49(b),PG平面数据GP包括表示字幕“我爱你”的像素数据群、即字幕数据STL。该字幕数据STL位于与PG平面数据GP的左端距离D0的位置。
[0505] 图49(a)是表示被赋予了朝右的偏移的PG平面数据RGP的示意图。参照图49(a),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在对PG平面数据GP赋予朝右的偏移的情况下,使PG平面数据GP内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从原来的位置向右移动等于偏移值的像素数OFS。具体而言,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通过裁剪处理,从PG平面数据GP的右端除去包含在宽度OFS等于偏移值的带状区域AR1中的像素数据。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对PG平面数据 GP的左端附加像素数据,构成宽度OFS的带状区域AL1。这里,将包含在该区域AL1中的像素数据设定为透明。这样,能够得到被赋予了朝右的偏移的PG平面数据RGP。实际上,字幕数据STL位于与该PG平面数据RGP的左端距离DR的位置,该距离DR等于对原来的距离D0加上偏移值OFS后的值:DR=D0+OFS。
[0506] 图49(c)是表示被赋予了朝左的偏移的PG平面数据LGP的示意图。参照图49(c),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在对PG平面数据GP赋予了朝左的偏移的情况下,使PG平面数据GP内的各像素数据的位置从原来的位置向左移动等于偏移值的像素数OFS。具体而言,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通过裁剪处理,从PG平面数据GP的左端除去包含在宽度OFS等于偏移值的带状区域AL2中的像素数据。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对PG平面数据GP的右端附加像素数据,构成宽度OFS的带状区域AR2。这里,将包含在该区域AR2中的像素数据设定为透明。这样,能够得到被赋予了朝左的偏移的PG平面数据LGP。实际上,字幕数据STL位于与该PG平面数据LGP的左端距离DL的位置,该距离DL等于从原来的距离D0去除了偏移值OFS后的值:DL=D0-OFS。
[0507] 再次参照图47,第一加法部4741从开关4720接收视频平面数据,从第一裁剪处理部4731接收副影像平面数据。第一加法部4741此时将这些视频平面数据与副影像平面数据每一组地相叠加后,传递给第二加法部4742。第二加法部4742从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收PG平面数据,并叠加在来自第一加法部4741的平面数据中之后,传递给第三加法部4743。第三加法部4743从第三裁剪处理部4733接收IG平面数据,叠加在来自第二加法部
4742的平面数据中之后,传递给第四加法部4744。第四加法部4744从第四裁剪处理部4734接收图像平面数据,叠加在来自第三加法部4743的平面数据中之后,向显示装置103送出。
这里,各加法部4741~4744在平面数据的叠加中利用α合成。这样,在左影像平面数据
4701和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的各自中,以图47中用箭头4700表示的顺序,叠加副影像平面数据4703、PG平面数据4704、IG平面数据4705、以及图像平面数据4706。其结果,将各平面数据表示的影像以左影像平面或右影像平面、副影像平面、IG平面、PG平面、以及图像平面的顺序重叠显示在显示装置 103的画面上。
[0508] 平面相加部4724除了上述处理以外,还将由四个加法部4741~4744合成的平面数据的输出形式匹配于显示装置103等、该数据的输出目的地的装置的3D影像的显示方式而进行变换。例如在输出目的地的装置采用时分式时,平面相加部4724将合成后的平面数据作为一个影像帧或场送出。另一方面,在输出目的地的装置使用双凸透镜时,平面相加部4724利用内置的缓冲存储器,将左视和右视的平面数据的对合成为一个影像帧或场后送出。具体而言,平面相加部4724将先合成的左视平面数据暂时保存在该缓冲存储器中加以保持。平面相加部4724接着将右视平面数据合成,再与保持在缓冲存储器中的左视平面数据合成。在该合成中,将左视和右视的各平面数据沿纵向分割为细长的短条形的小区域,将各小区域在一个帧或场之中沿横向交替地排列而重构为一个帧或场。这样,将左视和右视的平面数据的对合成为一个影像帧或场。平面相加部4724将该合成后的影像帧或场向输出目的地的装置送出。
[0509] <实施方式1的效果>
[051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BD-ROM盘101中,TS优先级如图15、16所示那样分配给保存有构成从属视视频流的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的TS包串。特别是,在保存偏移元数据的TS包群、和保存有压缩图片数据的TS包群之中,TS优先级的值不同。在此情况下,在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中,通过图45所示的第一方式和图46所示的第二方式中的哪个实现偏移元数据的提取功能都可以。第一方式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能够利用TS优先级容易地从其他TS包甄别保存偏移元数据的TS包。因而,主影像解码器4515和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能以不同的形态安装。特别是,即使主影像解码器4515由硬件构成,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也与其无关地既可以作为专用的硬件构成,也可以利用通用的硬件而由软件实现。另一方面,在第二方式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中,主影像解码器4615能够并行地执行从属视视频流的解码功能和偏移元数据的提取功能两者。因而,只要将包含从属视视频流的TS包全部与TS优先级无关地都传递给主影像解码器4615就可以。这样,记录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BD-ROM盘101中的从属视视频流和偏移元数据的数据构造不论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是第 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的哪种的结构都能够共通地利用。
[0511] <变形例>
[0512] (1-A)视频流
[0513]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L/R模式中,基视视频流表示左视,从属视视频流表示右视。反之,也可以是基视视频流表示右视,从属视视频流表示左视。
[051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BD-ROM盘101中,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多路复用在不同的TS中。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多路复用在一个TS中。 [0515] (1-B)偏移元数据
[0516] (1-B-1)偏移元数据也可以代替从属视视频流而保存在基视视频流中。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将偏移元数据保存在位于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内的补充数据中。进而,3D播放列表文件也可以具备表示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视频流中的哪个包含偏移元数据的标志。由此,能够提高各流数据的制作的自由度。此外,对于该标志,也可以规定为“在通过CC=
5、6无缝地连接的PI间禁止变更”。
[0517] (1-B-2)偏移元数据也可以不仅保存在各视频序列(即各GOP)的开头、还保存在各VAU(即各帧或场)中。除此以外,也可以按照每个内容而将偏移元数据的间隔设定为任意的值、例如3帧以上。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中必定保存有偏移元数据,并且进行限制以使其与紧前面的偏移元数据的间隔是3帧以上。由此,能够使再现装置可靠地并行偏移信息的变更处理与中途再现处理。
[0518] (1-B-3)偏移元数据也可以代替保存在视频流中而作为独立的流数据多路复用在主TS或副TS中。在此情况下,对于偏移元数据分配固有的PID。系统目标解码器利用该PID将偏移元数据与其他流数据分离。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偏移元数据首先预装载到专用的缓冲存储器中,然后接受再现处理。在此情况下,将偏移元数据以一定的帧间隔保存。由此,关于偏移元数据不需要PTS,所以能够削减PES头的数据量。其结果,能够节约预装载用的缓冲器的容量。
[0519] (1-B-4)偏移元数据也可以代替保存在VAU的补充数据中而利用 视频水印植入在视频流中。进而,偏移元数据也可以利用音频水印植入到音频流中。
[0520] (1-B-5)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副TS中,如图15所示,位于第一组1521和第二组1522的各后端的TS包1530、1550一般包括AD字段1532、1552。由此,将三个组1521~1523相互分离。除此以外,在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 1500中,也可以通过调节填充数据
1506的尺寸而将三个组1521~1523相互分离。
[0521] (1-B-6)也可以代替TS优先级而按照PID来通过系统目标解码器甄别包括偏移元数据的TS包。图50是表示保存有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 5000的PES包5010、以及从该PES包5010生成的TS包串5020的示意图。VAU#1 5000由于位于视频序列的前端,所以包含仅由偏移元数据5009构成的补充数据5004。PES包5010的PES有效载荷5012保存VAU#1 5000,该PES头5011包括对VAU#1 5000内的压缩图片数据5005分配的DTS和PTS。PES包5010从开头起依次保存在TS包串5020中。由此,TS包串5020从开头起依次被分为三个组5021、5022、5023。第一组5021包括PES头5011、副AU识别代码5001、副序列头5002、以及图片头5003。第二组5022包括仅由偏移元数据5009构成的补充数据5004。第三组5013包括压缩图片数据5005、填充数据5006、序列末端代码5007、以及流末端代码
5008。在图50中,用斜线部分表示仅由偏移元数据5009构成的补充数据5004,用带点的区域表示在PES包5010内配置在该补充数据之前的数据5011、5001~5003。与图15所示的TS包串1520同样,位于第一组5021和第二组5022的各后端的TS包5030、5050一般包括AD字段5032、5052。由此,三个组5021~5023相互分离。在分别属于第一组5021和第三组5023的TS包5030、5060中,无论哪个的TS头5031、5061都表示PID=0x1012。这里,在属于第一组5021的TS包5030中,TS头5031也可以表示PID=0x1022。另一方面,在属于第二组5022的TS包5040、5050中,TS头5041、5051表示PID=0x1022。16进制数值“0x1022”只要是对其他基本流分配的16进制数值以外的数值就可以,也可以是其他值。
这样,属于第二组5022的TS包特别是与属于第三组5023的TS包相比PID不同。因而,系统目标解码器能够利用PID容易地甄别属于第二组的TS 包。
[0522] 系统目标解码器从图50所示的TS包串5020如以下这样提取偏移元数据。图51是表示该系统目标解码器5125内的视频流的处理系统的功能块图。图51所示的系统目标解码器5125与图45所示的4225不同,不包括TS优先级过滤器4551。其他要素是同样的。在图51中,对于与图45所示的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要素的详细情况,援用对图45所示的要素的说明。
[0523] 第二PID过滤器4514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内的TB24508传送PID=0x1012的TS包,向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传送PID=0x1022的TS包。这里,也可以向TB24508并行地传送PID=0x1022的TS包。这样,将包含偏移元数据的TS包传送到偏移元数据处理部4552。
[0524] 另外,为了从副TS中甄别包含偏移元数据的TS包,也可以利用TS优先级和PID都不同的其他数据。与TS优先级及PID同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只要是能够按照TS包设定不同的值的数据,就能够用于上述甄别。
[0525] (1-B-7)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偏移元数据1110如图11所示,对各帧赋予偏移信息。除此以外,在视频流表示交织方式的帧(例如60i)的情况下,显示单位不是帧而是场。在此情况下,偏移元数据既可以对各场赋予偏移信息,也可以对构成各帧的场的对赋予。 [0526] (1-B-8)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偏移元数据中,各偏移序列按照帧规定偏移值。
除此以外,各偏移序列也可以按照每个显示时间规定表示偏移值随时间的变化的函数、即补充函数。在此情况下,3D再现装置按照每个显示时间使用补充函数,计算包含在该显示时间中的各帧的偏移值。
[0527] 图52(a)是表示利用补充函数的偏移元数据520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52(a),偏移元数据5200包括偏移序列ID5210与偏移序列5220的对应表。偏移序列5220包括起点偏移值(offset_start)5221、终点偏移值(offset_end)5222、偏移函数ID(offset_fmc_id)5223、以及偏移时间间隔(offset_duration)5224。当偏移元数据5200保存在从属视视频流内的一个视频序列中时,起点偏移值5221表示该视频序列表示的最初的帧中的偏移值。终点偏移值5222表示下个视频序列表示的最初的帧中的偏移值。 偏移函数ID5223规定补充函数的种类。该补充函数的种类表示该视频序列的显示时间中的偏移值的变化的形状。偏移时间间隔5224表示该视频序列的显示时间的长度。
[0528] 图52(b)是表示构成补充函数的要素的种类的曲线图。参照图52(b),x轴表示显示时间,y轴表示偏移值。这里,偏移值的符号根据3D图形影像的进深比画面靠里侧还是靠近前来决定。作为补充函数的构成要素,准备了直线形状LNR、凸形状CVX、以及凹形状CCV这三种。直线形状LNR由线形函数y=ax+b定义,凸形状CVX和凹形状CCV由2次曲线y2 3 2 1/r
=ax+bx+c、3次曲线y=ax+bx+cx+d、或伽曲线y=a(x+b) +c定义。这里,常数a、b、c、d是参数,由各要素的两端A、B的xy坐标、即显示时刻和该时刻下的偏移值的对决定。
另一方面,将常数r单独地规定,保存到各偏移序列中。补充函数的种类被定义为这些要素LNR、CVX、CCV的单体或组合。
[0529] 图52(c)是表示由3D再现装置根据图52(a)所示的偏移序列ID=0、1、2的各偏移序列计算出的偏移值的曲线图。该曲线的横轴表示从保存有各偏移序列的视频序列的最初的帧被显示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各黑圆A0、B0、A1、B1、A2、B2的坐标值由起点偏移值5221或终点偏移值5222中的某个和偏移时间间隔5224规定。将一对黑圆A0+B0、A1+B1、A2+B2之间连接的实线的曲线GR0、GR1、GR2分别表示补充函数。通过由偏移函数ID5223规定的种类、和两端的黑圆A0+B0、A1+B1、A2+B2的坐标值,决定各补充函数。在偏移序列ID=0的偏移序列中,由于偏移函数ID5223表示“直线”,所以用直线形状LNR的曲线#0GR0连接两端的黑圆A0、B0之间。在偏移序列ID=1的偏移序列中,由于偏移函数ID5423表示“曲线#1”,所以用单一的凸形状CVX的曲线#1GR1连接两端的黑圆A1、B1之间。在偏移序列ID=2的偏移序列中,由于偏移函数ID5423表示“曲线#2”,所以用由凸形状CVX与凹形状CCV的组合构成的曲线#2GR2连接两端的黑圆A2、B2之间。白圆表示各帧的显示时刻与该帧中的偏移值的对。由3D再现装置利用各曲线GR0、GR1、GR2表示的补充函数计算该偏移值。根据这些曲线GR0、GR1、GR2容易理解,仅通过起点偏移值5221、终点偏移值
5222、偏移函数ID5223、以及偏移时间间隔5224的 组合,就能够表现多种偏移值的变化、即3D图形影像的进深的变化。因而,能够不损害3D图形影像的表现而削减偏移元数据整体的尺寸。
[0530] (1-C)在3D影像的AV流文件中,也可以对图18所示的PMT1810追加关于3D影像的再现方式的数据。在此情况下,PMT1810除了PMT头1801、描述符1802、以及流信息1803以外还包括3D描述符。3D描述符是关于3D影像的再现方式而在AV流文件整体中共通的信息,特别包括3D方式信息。3D方式信息表示L/R模式或深度模式等、3D影像的AV流文件的再现方式。各流信息1803除了流类型1831、PID1832、以及流描述符1833以外还包括3D流描述符。3D流描述符按照包含在AV流文件中的基本流表示关于3D影像的再现方式的信息。特别是,视频流的3D流描述符包括3D显示类型。在将该视频流表示的影像用L/R模式显示时,3D显示类型表示该影像是左视和右视的哪个。此外,在将该视频流表示的影像用深度模式显示时,3D显示类型表示该影像是2D影像和深度图的哪个。这样,当PMT包含关于3D影像的再现方式的信息时,该影像的再现系统仅从AV流文件就能够取得该信息。
因而,这样的数据构造在例如用广播波发布3D影像内容时是有效的。
[0531] (1-D)片断信息文件
[0532] 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也可以在图22所示那样的流属性信息2220中的、对从属视视频流的PID=0x1012、0x1013分配的视频流属性信息中包含规定的标志。当该标志是开启时,表示从属视视频流是参照基视视频流的。该视频流属性信息也可以还包含关于参照目标的基视视频流的信息。该信息在通过规定的工具验证3D影像内容是否如规定的格式那样制作时,用于确认视频流间的对应关系。
[0533]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能够根据包含在片断信息文件中的区段起点2242、2420计算基视区段和从属视区段的各尺寸。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各区段的尺寸的一览表例如作为元数据的一部分保存在片断信息文件中。
[0534] (1-E)播放列表文件
[0535] (1-E-1)图31所示的3D播放列表文件222包含一个副路径。除此以外,3D播放列表文件也可以包含多个副路径。例如,也可以一个副路径的副路径类型是“3D·L/R”、另一个副路径的副路径类型是“3D·深度”。 在按照该3D播放列表文件再现3D影像时,通过切换这两种副路径,能够容易地将再现装置102在L/R模式与深度模式之间切换。特别是,该切换处理能够比切换3D播放列表文件本身的处理更迅速地执行。
[0536] 也可以用多个从属视视频流分别与共通的基视视频流的组合来表现相同的3D影像。但是,在这些从属视视频流之间,相同场景的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不同。这些从属视视频流既可以多路复用在一个副TS中,也可以分离为不同的副TS。在此情况下,3D播放列表文件包含多个副路径。各副路径参照不同的从属视视频流。在按照该3D播放列表文件再现3D影像时,通过切换副路径,能够使再现装置102容易地改变3D影像的进深感。特别是,该处理能够比切换3D播放列表文件本身的处理更迅速地执行。
[0537] 图53是表示包含多个副路径的3D播放列表文件5300的数据构造、以及由此参照的文件2D5310和两个文件DEP5321、5322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文件2D5310包括PID=0x1011的基视视频流。文件DEP#15321包含PID=0x1012的从属视视频流#1。文件DEP#25322包含PID=0x1013的从属视视频流#2。从属视视频流#1、#2分别通过与文件2D5310内的基视视频流的组合表现相同的3D影像。但是,在从属视视频流#1、#2之间,相同场景的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不同。进而,偏移序列ID相等的偏移序列对相同的帧号码规定不同的偏移值。
[0538] 另一方面,3D播放列表文件5300包括主路径5330和两个副路径5331、5332。主路径5330的PI#1参照文件2D5310、特别是基视视频流。各副路径5331、5332的SUB_PI#1的再现时间与主路径5330的PI#1的再现时间共通。副路径#1 5331的SUB_PI#1参照文件DEP#1 5321、特别是从属视视频流#1。副路径#2 5332的SUB_PI#1参照文件DEP#2 5322、特别是从属视视频流#2。主路径5330的PI#2及各副路径5331、5332的SUB_PI#2也是同样的。
[0539] 在使用该3D播放列表文件5300的3D播放列表再现处理中,再现装置102预先使用户或应用程序选择再现对象的副路径。除此以外,再现装置102也可以利用显示装置103的画面尺寸或视听者的瞳孔间距离选择再现对象的副路径。通过这样的副路径的选择处理,能够容易地使左视和右视的视频平面间的视差变化。进而,由于随着从属视视频流的切换而偏移 信息变化,所以从文件2D5310包含的PG流或IG流再现的图形平面的偏移变化。其结果,能够容易地使3D影像的进深感变化。
[0540] (1-E-2)在图31所示的3D播放列表文件中,基视视频流登记在主路径3101内的STN表3205中,从属视视频流登记在扩展数据3103内的STN表SS3130中。除此以外,从属视视频流也可以登记在STN表中。在此情况下,STN表也可以包含表示登记的视频流是基视和从属视中的哪个的标志。
[0541] (1-E-3)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BD-ROM盘101中,分别记录有2D播放列表文件和3D播放列表文件。除此以外,图31所示的副路径3102与扩展数据3103同样,也可以记录在仅由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参照的区域中。在此情况下,由于副路径3102没有使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误动作的危险性,所以能够将3D播放列表文件原样作为2D播放列表文件使用。其结果,使BD-ROM盘的写作简单化。
[0542] (1-E-4)分别针对PG流和IG流的参照偏移ID和偏移修正值也可以代替STN表3205而保存在STN表SS3130中。除此以外,它们也可以保存在片断信息文件内的流属性信息2220中。进而,参照偏移ID既可以保存到PG流内的各数据入口中,也可以保存到IG流内的各页中。
[0543] (1-E-5)在3D播放列表文件中设定参照偏移ID的情况下,关于PI间的无缝连接,也可以规定以下的制约条件。例如在对图53所示的主路径5330的PI#2设定了CC=5的情况下,必须将PI#1和PI#2分别规定的再现区间的影像无缝地连接。在此情况下,在PI#1和PI#2中,参照偏移ID的值的变更、以及包含在从属视视频流中的偏移序列的总数即入口数的变更都被禁止。进而,也可以将偏移修正值的变更和该入口数的变更都禁止。通过该制约条件,当再现装置102将当前PI从PI#1变更为PI#2时,能够将SPRM(27)的更新处理跳过。因而,减轻了关于无缝连接的处理的负担,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处理的可靠性。其结果,能够使3D影像的画质进一步提高。
[0544] (1-E-6)在STN表中也可以对一个流数据设定多个偏移修正值。图54是表示这样的STN表5400的示意图。参照图54,在该STN表5400中,将PG流1的流入口5402和流属性信息5403与一个STN5401建立了 对应。该流属性信息5403包括一个参照偏移ID5410和三种偏移修正值#1~#3 5411~5413。这些偏移修正值用于使应赋予给从PG流1再现的图形平面的偏移按照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而变化。
[0545] 这里,设想预先规定了偏移修正值的种类与画面尺寸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具体而言,偏移修正值#1 5411、偏移修正值#2 5412、偏移修正值#3 5413分别在画面尺寸属于0~33英寸、34~66英寸、以及67英寸以上的各范围内时使用。各偏移修正值5411~5413设定为满足以下的条件:通过图形平面的偏移产生的左视与右视的图形影像间的视差的最大值是一般的视听者的瞳孔间距离以下(特别在视听者是儿童的情况下为5cm以下)。只要满足该条件,该视差就不超过视听者的瞳孔间距离,所以能够减小该视听者发生影像眩晕或眼睛疲劳的危险性。
[0546] 再现装置102的再现控制部4235每当随着当前PI的切换而变更对一个流数据分配的偏移修正值的总数时,匹配于显示装置103的画面尺寸来选择实际应使用的偏移修正值。具体而言,再现控制部4235首先根据需要进行HDMI认证并取得显示装置103的画面尺寸。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根据显示装置103的画面尺寸属于0~33英寸、34~66英寸、以及67英寸以上的哪个范围内的情况,选择偏移修正值#1~#3 5411~5413中的某个,将表示其种类的信息作为播放器变量保存到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中。由此,再现控制部4235从各STN表选择该播放器变量表示的种类的偏移修正值,用该值更新SPRM(28)的值,直到再次执行偏移修正值的选择处理为止。
[0547] (1-F)图35所示的索引文件211包括在标题全部中共通的3D存在标志3520和2D/3D偏好标志3530。除此以外,索引文件也可以按照标题而设定不同的3D存在标志或
2D/3D偏好标志。
[0548] (1-G)SPRM(27)、SPRM(28)
[0549] (1-G-1)程序执行部4234也可以按照电影对象或BD-J对象设定SPRM(27)和SPRM(28)的各值。即,再现装置102也可以使应用程序设定参照偏移ID和偏移修正值。进而,这样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被限制为与索引表3510的項目“首先播放”3501建立了对应的对象。
[0550] (1-G-2)再现控制部4235也可以使视听者调节对图形平面应赋予的偏移。具体而言,例如当视听者操作遥控器105或再现装置102的前面 板而请求偏移修正值的设定时,首先,用户事件处理部4233受理该请求,并通知给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再现控制部4235根据该请求,使显示装置103显示用来调节偏移的操作画面。这里,在该操作画面的显示中使用再现装置102的OSD。再现控制部4235还利用该操作画面,使视听者通过遥控器105等的操作选择调节对象的图形平面和偏移值的增减。再现控制部4235接着更新SPRM(28),对与所选择的图形平面相对应的偏移修正值加上或减去规定值。优选的是,再现控制部4235在该调节处理的期间使再现部4202继续图形平面的再现处理。这里,再现部4202使操作画面和图形影像中的显示在近前的某个为半透明,或者将操作画面与图形影像相比显示为更靠近前。由此,即使显示操作画面也可看到图形影像,所以与画面的亮度及色调的调节同样,能够使视听者立即确认偏移值的增减的效果。
[0551] (1-G-3)图47所示的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将由SPRM(27)表示的参照偏移ID确定的偏移序列用于偏移控制。反之,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也可以不将由规定的SPRM表示的偏移序列ID确定的偏移序列用于偏移控制。即,该SPRM表示在偏移控制中应被屏蔽的偏移序列ID(PG_ref_offset_id_mask、IG_ref_offset_id_mask、SV_ref_offset_id_mask、IM_ref_offset_id_mask)。在此情况下,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也可以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获取的偏移信息4707中的、与被屏蔽的偏移序列ID以外的偏移序列ID相对应的偏移信息中,选择包含最大的偏移值的偏移信息。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副影像平面、PG平面、IG平面、以及图像平面各自表示的图形影像的进深一致。其结果,能够提高各流数据的制作的自由度。
[0552] (1-H)当再现装置102作为OSD而显示单独的菜单时,也可以对表示该菜单的2D影像的图形平面、即OSD平面进行偏移控制。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也可以从在该菜单的显示时刻由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送出的偏移信息之中选择偏移方向比画面靠近前且偏移值最大的偏移信息作为偏移信息。由此,能够将该菜单显示为比字幕等、从3D影像内容再现的3D图形影像的任一个都靠近前。
[0553] 除此以外,再现装置102也可以预先预备针对OSD平面的偏移信息。 对于该偏移信息分配特定的偏移序列ID、例如offset_id=0。进而,对于偏移序列ID=0的偏移信息也可以规定以下的条件(1)、(2):(1)偏移方向表示比画面靠近前。(2)偏移值等于偏移序列ID≠0的偏移信息中的、在帧号码相等且偏移方向比画面靠近前的偏移信息之中最大的偏移值。通过该规定,再现装置102也可以不从由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送出的偏移信息之中选择偏移信息,所以能够使针对OSD平面的偏移控制简单化。此外,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在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到的偏移信息4707之中不能检测到SPRM(27)表示的参照偏移ID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偏移序列ID=0的偏移信息代用。
[0554] (1-I)在3D再现装置中,除了在SPRM(13)中设定家长等级以外,也可以在SPRM(30)中设定3D家长等级。3D家长等级表示规定的限制年龄,用于对记录在BD-ROM盘101中的3D影像标题的视听进行家长控制。与SPRM(13)的值同样,SPRM(30)的值由3D再现装置的用户利用3D再现装置的OSD等设定。3D再现装置例如如以下这样进行对各3D影像标题的家长控制。3D再现装置首先从BD-ROM盘101读取许可将该标题在2D再现模式下视听的视听者的年龄,与SPRM(13)的值相比较。如果该年龄低于SPRM(13)的值,则3D再现装置停止该标题的再现。如果该年龄是SPRM(13)的值以上,则3D再现装置接着从BD-ROM盘101读取许可将该标题在3D再现模式下视听的视听者的年龄,并且将年龄与SPRM(30)的值相比较。如果该年龄是SPRM(30)的值以上,则3D再现装置将该标题在3D再现模式下再现。如果该年龄低于SPRM(30)的值且为SPRM(13)的值以上,则3D再现装置将该标题在
2D再现模式下再现。这样,能够考虑到因年龄带来的瞳孔间距离的差异而实现“对于低于一定年龄的儿童只能将3D影像作为2D影像观看”等家长控制。该家长控制优选的是在选择图36所示的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文件的处理中判断为“显示装置对应于3D影像”时、即在步骤S3605中判断为“是”时进行。另外,在SPRM(30)中,也可以代替限制年龄而设定表示3D再现模式的许可/禁止的值,3D再现装置按照该值判断3D再现模式的有效/无效。 [0555] (1-J)在3D再现装置中,也可以将表示“应使2D再现模式和3D再现模式中的哪个为优先”的值设定在SPRM(31)中。SPRM(31)的值 由3D再现装置的用户利用3D再现装置的OSD等设定。3D再现装置在选择图36所示的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文件的处理中的步骤S3603中,参照2D/3D偏好标志和SPRM(31)。当它们都表示2D再现模式时,3D再现装置选择2D再现模式。当2D/3D偏好标志和SPRM(31)都表示3D再现模式时,3D再现装置不显示再现模式的选择画面,而进行步骤S3605、即HDMI认证。其结果,只要显示装置能够对应于3D影像的再现,3D再现装置就选择3D再现模式。当2D/3D偏好标志和SPRM(31)表示不同的再现模式时,3D再现装置执行步骤S3604,即显示再现模式的选择画面而使用户选择再现模式。除此以外,也可以使应用程序选择再现模式。这样,即使对3D影像内容设定了2D/3D偏好标志,也仅当该值表示的再现模式与SPRM(31)表示的再现模式、即用户预先设定的再现模式不一致时能够使用户重新选择再现模式。
[0556] BD-J对象等应用程序也可以参照SPRM(31)选择再现模式。进而,也可以在图36所示的步骤S3604中使用户选择再现模式时,根据SPRM(31)的值决定显示在选择画面上的菜单的初始状态。例如,在SPRM(31)的值表示2D再现模式优先的情况下,在将光标对准于2D再现模式的选择按钮的状态下显示菜单,在表示3D再现模式优先的情况下,在将光标对准于3D再现模式的选择按钮的状态下显示菜单。除此以外,当3D再现装置具有管理父、母、儿童等多个用户的账户的功能时,也可以匹配在当前时刻登录的用户的账户来设定SPRM(31)的值。
[0557] SPRM(31)的值除了“应使2D再现模式和3D再现模式中的哪个优先”以外,也可以表示“应总是设定为2D再现模式和3D再现模式中的哪个”。在SPRM(31)的值表示“应总是设定2D再现模式”的情况下,3D再现装置不论2D/3D偏好标志的值如何,都总是选择2D再现模式。在此情况下,设定SPRM(25)的值以使其表示2D再现模式。在SPRM(31)的值表示“应总是设定3D再现模式”的情况下,3D再现装置不论2D/3D偏好标志的值如何,都不显示再现模式的选择画面而进行HDMI认证。在此情况下,设定SPRM(25)的值以使其表示3D再现模式(L/R模式或深度模式)。这样,即使对3D影像内容设定了2D/3D偏好标志,也能够使用户预先设定的再现模式总优先。
[0558] (1-K)再现装置102也可以使用户将瞳孔间距离登记到预留的SPRM、例如SPRM(32)中。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能够调节偏移修正值,以使左视与右视的图形影像间的视差的最大值不超过登记在SPRM(32)中的值。具体而言,再现装置102只要对从系统目标解码器输出的各偏移值进行以下的运算就可以。再现装置102首先求出SPRM(32)的值与显示装置103的画面的宽度(水平方向的长度)之比,再求出该比值与显示装置103的水平像素数的乘积。该乘积表示也可以通过偏移控制对图形平面赋予的偏移的上限的2倍。再现装置102接着将各偏移值的2倍与该乘积相比较。在某个偏移值的2倍是该乘积以上时,再现装置102确定包含该偏移值的偏移序列的ID,减小对该ID表示的图形平面的偏移修正值。此时的减小量只要设定为偏移值的2倍与上述乘积之差的一半以上就可以。
这样,左视与右视的图形影像间的视差的最大值不超过视听者的瞳孔间距离,所以能够减小使该视听者发生影像眩晕或眼睛疲劳的危险性。
[0559] (1-L)输出偏移修正
[0560] (1-L-1)在时分式中,将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用水平方向的像素数表现,所以该视差的实际的大小取决于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即像素的大小。另一方面,3D影像的进深感由该视差的实际的大小决定。因而,为了在任一种画面尺寸下都使得3D影像的进深感不会损害该3D影像的冲击力、也不会使视听者的眼睛过度疲劳,需要将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匹配于画面尺寸来进行调节。作为该调节的一个方法,3D再现装置对由平面相加部合成的最终的帧数据再赋予偏移。此时的偏移的赋予方法与通过1平面+偏移模式对图形平面赋予偏移的方法是同样的。将这样对最终的帧数据再赋予的偏移控制称作“输出偏移修正”。 [0561] 图55(a)~图55(c)是表示在32英寸、50英寸、以及100英寸的各画面SCA、SCB、SCC上显示的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PRA、PRB、PRC的示意图。在各图中用实线描绘的像LA1、LA2、LB、LC1、LC2表示左视,用虚线描绘的像RA1、RA2、RB、RC1、RC2表示右视。这里,设想“在影像内容中设定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以使得在将该3D影像显示在50英寸的画面上时其进深感最适当”的情况。参照图55(b),当将该影像内容表示的3D影像显示在50英寸的画面SCB上时,左视LB与右视出 之间的视差等于最优值PRB。
[0562] 在图55(a)中用较细的线描绘的左视LA1与右视RA1之间的视差DA与在图55(b)中描绘的左视LB与右视RB之间的视差PRB相比,水平方向的像素数相等。另一方面,32英寸的画面SCA的像素比50英寸的画面SCB的像素小。因而,由用较细的线描绘的左视LA1与右视RA1之间的视差DA产生的3D影像的进深感一般比最优情况弱。在此情况下,通过输出偏移修正,使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增大规定的修正值CRA的2倍。在图55(a)中用较粗的线描绘的左视LA2与右视RA2之间的视差PRA表示输出偏移修正后的值。这样,当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增大时,3D影像的进深感被强调,所以不易损害该3D影像的冲击力。 [0563] 在图55(c)中用较细的线描绘的左视LC1与右视RC1之间的视差DC与在图55(b)中描绘的左视LB与右视RB之间的视差PRB相比,水平方向的像素数相等。另一方面,100英寸的画面SCC的像素比50英寸的画面SCB的像素大。因而,由用较细的线描绘的左视LC1与右视RC1之间的视差DC产生的3D影像的进深感一般比最优情况强。在此情况下,通过输出偏移修正,使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减小规定的修正值CRC的2倍。在图55(c)中用较粗的线描绘的左视LC2与右视RC2之间的视差PRC表示输出偏移修正后的值。这样在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减小时,3D影像的进深感被抑制,所以视听者的眼睛不易疲劳。 [0564] 将图55(a)、图55(c)所示那样的修正值CRA、CRC称作“输出偏移修正值”。影像内容在索引文件、播放列表文件、或片断信息文件之中保存有画面尺寸与输出偏移修正值之间的对应表。图56(a)是表示该对应表的示意图。参照图56(a),按照用10英寸间隔表示的画面尺寸的每个范围来设定输出偏移修正值。各输出偏移修正值的大小表示水平方向的像素数,符号表示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的增减。另外,画面尺寸的范围也可以是10英寸间隔以外的范围。该对应表由标准或用户设定。进而,也可以将多种对应表预先记录在3D再现装置中,用其识别码规定影像内容应在其再现中使用的种类。
[0565] (1-L-2)3D再现装置在输出偏移修正值的选择中,也可以代替上述对应表而利用规定的函数。图56(b)是表示该函数的曲线图。该曲线的 横轴用英寸表示画面尺寸,纵轴用带符号的像素数表示输出偏移修正值。3D再现装置利用该曲线表示的函数,根据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计算输出偏移修正值。如该曲线所示,画面尺寸越比50英寸小,将输出偏移修正值决定为越大的正值,越比50英寸大,决定为越大的负值。另外,在画面尺寸为32英寸以下时,将输出偏移修正值实质上维持为一定的正值,在103英寸以上时实质上维持为一定的负值。
[0566] (1-L-3)也可以是,影像内容包含在其写作时设想的画面尺寸的最优值(assumed_TV_size_when_authoring),3D再现装置基于该最优值决定输出偏移修正值。例如当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超过该最优值时,3D再现装置首先将3D影像的帧尺寸缩小到该最优值。3D再现装置接着在各帧的周围合成黑框,使该帧和黑框的整体的尺寸与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一致。3D再现装置还调节输出偏移修正值,使显示在黑框内的左视与右视之间的视差的大小与在等于最优值的尺寸的画面整体中显示左视和右视的情况的视差的大小一致。由此,能够将3D影像的进深感维持为在写作时设想的值。
[0567] (1-L-4)图57是表示在输出偏移修正中需要的3D再现装置的要素的功能块图。图57所示的3D再现装置5700与图42所示的4200相比,包括输出偏移修正值适用部5701这一点不同。其他要素是同样的。在图57中,对于与图42所示的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要素的详细情况,援用对图42所示的要素的说明。 [0568] 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在SPRM(35)中保存输出偏移修正值。再现控制部4235基于HDMI通信部4237通过HDMI认证从显示装置103取得的画面尺寸,利用图56(a)或图
56(b)所示的对应表或函数,决定该输出偏移修正值。除此以外,也可以是BD-J对象等的应用程序自动地设定SPRM(35)的值、或由用户利用GUI设定。
[0569] 输出偏移修正值适用部5701利用SPRM(35)表示的输出偏移修正值,对由平面相加部4226合成的左视和右视的各帧数据赋予偏移。由输出偏移修正值适用部5701进行的对帧数据的输出偏移修正与图49所示的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进行的对PG平面数据GP的偏移控制是同样的。
[0570] (1-L-5)在SPRM(35)中,也可以代替输出偏移修正值而保存显示装置103的画面尺寸。在此情况下,输出偏移修正值适用部5701从图56 (a)所示的对应表中检索与SPRM(35)表示的画面尺寸建立了对应的输出偏移修正值。
[0571] (1-L-6)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也可以还在SPRM(36)中保存输出偏移修正值α。输出偏移修正值α表示正的数值。输出偏移修正值适用部5701利用SPRM(35)表示的输出偏移修正值与SPRM(36)表示的输出偏移修正值α的乘积作为实际的输出偏移修正值。由此,能够使通过输出偏移修正进行的3D影像的进深的调节不仅取决于画面尺寸,还取决于视听者的年龄。例如,在瞳孔间距离比大人短的幼儿包含在视听者中的情况下,在对较小的画面尺寸的输出偏移修正中将输出偏移修正值α设定得比1小,在对较大的画面尺寸的输出偏移修正中设定得比1大。由此,不论画面尺寸如何,都使3D影像的进深感变弱。 [0572] 程序执行部4234或再现控制部4235也可以利用GUI或OSD使用户设定输出偏移修正值α。在此情况下,可设定的输出偏移修正值α的大小也可以用例如“3D影像的进深感较强”、“普通”、“较弱”这三个阶段表现。除此以外,输出偏移修正值α也可以保存在影像内容包含的视频流内的补充数据、PMT内的描述符、或播放列表文件内的PI中。由此,能够按照视频流表示的每个场景使输出偏移修正值α变化。特别是,可以设定输出偏移修正值α,以使得在进深感较强的场景中输出偏移修正值减小。
[0573] (1-L-7)也可以使输出偏移修正值代替画面尺寸而根据视听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化。进而,也可以使输出偏移修正值α依存于该距离。在此情况下,例如在图1所示的快门式眼镜104中搭载距离传感器,测量离开显示装置103的画面131的距离。将该距离随时从快门式眼镜104向显示装置103以无线传递,再从显示装置103通过HDMI线缆122向再现装置102传递。再现装置102利用该距离选择输出偏移修正值或输出偏移修正值α。
[0574] (1-L-8)在显示装置103是投影机的情况下,将影像通过透镜放大而投影在屏幕上。因而,屏幕上的显示区域的尺寸根据投影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化。在此情况下,投影机通过例如以下的两个方法中的某个决定显示区域的尺寸。在第一方法中,首先测量投影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接着根据该距离与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特别是与投影光的扩散角之 间的关系计算显示区域的尺寸。这里,在该距离的测量中,使用搭载在投影机中的距离传感器。例如,该距离传感器首先对屏幕照射红外线等的激光,检测来自该屏幕的反射光,并且测量从激光的照射到反射光的检测为止的经过时间。距离传感器接着根据该经过时间计算投影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方法中,投影机首先在屏幕上投影线段等标准图形,并且用OSD等对视听者提示测量该标准图形在屏幕上的尺寸并输入。投影机接着根据由视听者输入的标准图形的尺寸计算显示区域的尺寸。
[0575] (1-M)在影像内容中,有例如卡拉OK中用于歌词的显示的方式那样、在静止图像上重叠显示字幕等的图形影像、并且仅将该图形影像频繁地更新的内容。在将这样的内容作为3D影像内容形成的情况下,配置有偏移元数据的VAU还包括序列末端代码。再现装置102在将这样的VAU解码时,保持从该偏移元数据得到的偏移信息,并且不变更,直到将包含新的偏移元数据的VAU解码。
[0576] 图58(a)是表示仅表示静止图像的从属视视频流580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从属视视频流5800的各VAU表示一个静止图像。在此情况下,在各VAU的后端配置有序列末端代码5803、5804。另一方面,在各VAU的补充数据5801、5802中配置有偏移元数据5811、5812。VAU#1的偏移元数据5811包含偏移序列ID=0的偏移序列[0]。该偏移序列[0]仅包含帧#1的偏移信息。同样,在VAU#2的偏移元数据5812中,偏移序列[0]仅包含帧#1的偏移信息。
[0577] 这里,设想3D播放列表文件规定了以下的事项(1)、(2)的情况:(1)将从属视视频流5300的各VAU表示的静止图像以10秒间隔切换。(2)在各静止图像上重叠显示图形流表示的图形影像。图58(b)是表示按照这样的3D播放列表文件再现的左视视频平面串5821、右视视频平面串5822、以及图形平面串5830的示意图。在图58(b)中,将静止图像被切换的时刻的各视频平面用斜线表示。在左视视频平面串5821中,将最初的视频平面5841表示的静止图像在最初的10秒的期间5861中反复再现,将下个视频平面5851表示的静止图像在下个10秒的期间5871中反复再现。在右视视频平面串5822中,将最初的视频平面
5842表示的静止图像在最初的10秒的期间5862中反复再现,将下个视频平面5852表示的静止图像在下个 10秒的期间5872中反复再现。
[0578] 再现装置102将从属视视频流5800的VAU#1解码,并且从该偏移元数据5811读取帧#1的偏移信息。再现装置102还检测该序列末端代码5803。此时,再现装置102保持帧#1的偏移信息。由此,在最初的10秒的期间5861中,将对图形平面串5830赋予的偏移固定地维持为由所保持的偏移信息决定的值。即,将图形影像的进深维持为一定。 [0579] 当从VAU#1的解码经过了10秒期间时,再现装置102将VAU#2解码,并且从该偏移元数据5812读取帧#1的新的偏移信息。再现装置102还检测其序列末端代码5804。此时,再现装置102保持帧#1的偏移信息。由此,在下个10秒的期间5871中,将对图形平面串5830赋予的偏移在变更为由新保持的偏移信息决定的值之后维持为一定。即,将图形影像固定地维持为新的进深。
[0580] 这样,当VAU包含序列末端代码时,使再现装置102原样保持已有的偏移信息。由此,在视频流仅由静止图像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再现装置102可靠地继续对图形平面的偏移控制。
[0581] (1-N)左视和右视之间的偏差补偿
[0582] 有时在左视与右视之间产生“偏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再现装置102或显示装置103使用以下所述的方法补偿其偏差。由此,能够避免该偏差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83] 再现装置102在上述偏差的补偿处理中利用图42所示的功能部。另一方面,显示装置103也可以进行该补偿处理。图59是进行该补偿处理的显示装置103的功能块图。参照图59,显示装置103具备接收部5901、流处理部5902、信号处理部5903、以及输出部
5904。接收部5901除了从再现装置102以外、还从BD-ROM盘、半导体存储器装置、外部网络、以及广播波等各种媒体接收多路复用流数据并传递给流处理部5902。流处理部5902从该多路复用流数据分离影像、声音、图形等各种数据,并传递给信号处理部5903。信号处理部5903将这些数据分别解码,传递给输出部5904。输出部5904将解码后的各数据变换为规定的形式并输出。输出部5904的输出是影像/声音本身。除此以外,也可以是HDMI方式等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在图59所示的要素5901、5902、5903、以及5904中,除了盘驱动 器、显示面板、以及扬声器等机械部分以外的部分,安装在一个以上的集成电路中。 [0584] (1-N-1)左视与右视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偏差
[0585] 图60(a)是示意地表示摄影3D影像的一对摄像机CML、CMR的水平视角HAL、HAR的俯视图。参照图60(a),一对摄像机CML、CMR沿水平方向排列。左侧的摄像机CML摄影左视,右侧的摄像机CMR摄影右视。这些摄像机CML、CMR的水平视角HAL、HAR大小相等,但位置不同。因而,产生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水平视角HAL中的区域AL、和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水平视角HAR中的区域AR。位于两者的水平视角HAL、HAR的共通部分中的被摄体OBC在哪个摄像机CML、CMR中都被拍摄到。但是,位于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水平视角HAL中的区域AL中的被摄体OBL仅在左侧的摄像机CML中拍摄到,位于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水平视角HAR中的区域AR中的被摄体OBR仅在右侧的摄像机CMR中拍摄到。
[0586] 图60(b)是表示由左侧的摄像机CML摄影的左视LV的示意图,图60(c)是表示由右侧的摄像机CMR摄影的右视RV的示意图。参照图60(b)、图60(c),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水平视角HAL中的区域AL在左视LV中作为沿着其左端延伸的带状区域而包含。但是,该带状区域AL不包含在右视RV中。另一方面,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水平视角HAR中的区域AR在右视RV中作为沿着其右端延伸的带状区域而包含。但是,该带状区域AR在左视LV中不包含。因而,图60(a)所示的三个被摄体OBL、OBC、OBR中的右侧的被摄体OBR不包含在左视LV中,左侧的被摄体OBL不包含在右视RV中。其结果,左侧的被摄体OBL仅映照到视听者的左眼中,右侧的被摄体OBR仅映照到右眼中。在此情况下,存在左视LV和右视RV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87] 在BD-ROM盘101中,表示包含在左视LV和右视RV的各帧中的上述带状区域AL、AR的宽度WDH的信息保存在从属视视频流中。其保存场所是位于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的补充数据。但是,该补充数据与包含图11所示的偏移元数据1110的修正数据不同。另一方面,在再现装置102中,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从从属视视频流读取表示上述带状区域AL、 AR的宽度WDH的信息。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还将该信息传递给平面相加部4226内的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或显示装置103内的输出部5904。在显示装置103内的接收部5901从BD-ROM盘等信息媒体直接读取3D影像内容的情况下,上述信息被显示装置103内的信号处理部5903从从属视视频流中读取并传递给输出部5904。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或输出部5904(以下简称作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利用该信息加工左影像平面和右影像平面,将上述带状区域AL、AR用背景色或黑色均匀地涂敷。即,将包含在各带状区域AL、AR中的像素数据改写为均匀的背景色或黑色的数据。
[0588] 图60(d)、图60(e)分别是表示加工后的左影像平面所示的左视LV、和加工后的右影像平面所示的右视RV的示意图。参照图60(d),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水平视角HAL中的区域AL被用宽度WDH的黑色带BL遮挡。另一方面,参照图60(e),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水平视角HAR中的区域AR被用宽度WDH的黑色带BR遮挡。其结果,在视听者的各眼中,仅映照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共通的区域,所以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89] 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还可以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从左影像平面和右影像平面各自中除去上述带状区域AL、AR中的、外侧的一半区域中包含的像素数据。在此情况下,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将各带状区域AL、AR的剩余一半的区域用背景色或黑色均匀地涂敷,并且对其相反侧的端部附加各带状区域AL、AR的一半的宽度的背景色或黑色的带状区域。由此,无论在视听者的哪个眼睛中,都在画面的中央映照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共通的区域表示的影像,背景色或黑色的带映照在画面的两端。其结果,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90] 除此以外,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也可以将左影像平面和右影像平面如以下这样处理。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首先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从各影像平面除去上述带状区域AL、AR内的像素数据。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接着通过比例缩放处理,从剩余的区域内的像素数据重构各影像平面。由此,将剩余的区域表示的影像放大显示在帧整体中。其结果,在视听者的各眼中,仅映照左视LV和右视RV中共通的区域,所以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91] (1-N-2)左视与右视之间的垂直方向的偏差
[0592] 图61(a)是示意地表示摄像3D影像的一对摄像机CML、CMR的垂直视角VAL、VAR的俯视图。参照图61(a),这些摄像机CML、CMR的垂直视角VAL、VAR大小相等但位置不同。因而,产生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垂直视角VAL中的区域AT、和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垂直视角VAR中的区域AB。位于两者的垂直视角VAL、VAR的共通部分中的被摄体OBJ在哪个摄像机CML、CMR中都被拍摄到。但是,位于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垂直视角VAL中的区域AT中的被摄体仅在左侧的摄像机CML中拍摄到,位于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垂直视角VAR中的区域AB中的被摄体仅在右侧的摄像机CMR中拍摄到。 [0593] 图61(b)是表示由左侧的摄像机CML摄影的左视LV、和由右侧的摄像机CMR摄影的右视RV的示意图。参照图61(b),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垂直视角VAL中的区域AT在左视LV中作为沿着其上端延伸的带状区域而包含。但是,该带状区域AT不包含在右视RV中。另一方面,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垂直视角VAR中的区域AB在右视RV中作为沿着其下端延伸的带状区域而包含。但是,该带状区域AB不包含在左视LV中。另外,也有带状区域AT、AB的位置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相反的情况。这样,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上述带状区域AT、AB的有无并不相同的情况下,图61(a)所示的被摄体OBJ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错开带状区域AT、AB的高度HGT。其结果,在映照在视听者的左眼中的被摄体OBJ和映照在右眼中的被摄体OBJ中,垂直方向的位置不同,所以存在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94] 在BD-ROM盘101中,表示包含在左视LV和右视RV的各帧中的上述带状区域AT、AB的高度HGT的信息保存在从属视视频流中。其保存场所是位于各视频序列的开头的VAU的补充数据。但是,该补充数据与包含图11所示的偏移元数据1110的修正数据不同。另一方面,在再现装置102中,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从从属视视频流读取表示上述带状区域AT、AB的高度HGT的信息。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还将该信息传递给平面相加部4226内的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或显示装置103内的输出部5904。在显示装置103内的接收部5901从BD-ROM盘等信息媒体直接读取3D影像内容 的情况下,将上述信息通过显示装置103内的信号处理部5903从从属视视频流读取并传递给输出部5904。
[0595] 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或输出部5904(以下,简称作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使用上述带状区域AT、AB的高度HGT将左影像平面和右影像平面通过以下的顺序加工。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首先使左影像平面内的像素数据的位置朝下移动高度HGT的一半HGT/2,使右影像平面内的像素数据的位置朝上移动高度HGT的一半HGT/2。由此,在各影像平面中,在上述的带状区域AT、AB以外的区域表示的影像与画面中,垂直方向的中心一致。另一方面,在左影像平面中,从上端除去了带状区域AT的上半部分,在从下端起高度HDT/2的带状区域中产生空闲区域。在右影像平面中,从下端除去了带状区域AB的下半部,在从上端起高度HDT/2的带状区域中产生空闲区域。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接着将各带状区域用背景色或黑色均匀地涂敷。即,将包含在各带状区域中的像素数据改写为均匀的背景色或黑色的数据。
[0596] 图61(c)是表示加工后的左影像平面表示的左视LV、和加工后的右影像平面表示的右视RV的示意图。参照图61(c),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垂直方向的中心位置一致。因而,图61(a)所示的被摄体OBJ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在左视LV和右视RV中相等。另一方面,在左视LV的上端中,仅包含在左侧的摄像机CML的垂直视角VAL中的区域AT被高度HGT/2的黑色带BT遮挡,在右视RV的下端中,仅包含在右侧的摄像机CMR的垂直视角VAR中的区域AB被高度HGT/2的黑色带BB遮挡。进而,对左视LV的下端附加了高度HGT/2的黑色带BB,对右视RV的上端附加了高度HGT/2的黑色带BT。其结果,在视听者的各眼中,仅映照左视LV和右视RV中共通的区域,并且映照在各眼中的被摄体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这样,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97] 除此以外,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等也可以将左影像平面和右影像平面如以下这样处理。平面相加部4126首先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从各影像平面除去上述带状区域AT、AB内的像素数据。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接着通过比例缩放处理,从剩余的区域内的像素数据重构各影像平面。由此,将剩余的区域表示的影像放大显示在帧整体中,所以在视听者的各眼 中,仅映照左视LV和右视RV中共通的区域,并且映照在各眼中的被摄体的垂直方向的位置一致。这样,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598] (1-N-3)左视与右视之间的图形影像的偏差
[0599] 在1平面+偏移模式的再现装置对一个图形平面赋予较大的偏移而生成一对图形平面的情况下,在该一对中的一个的左端部或右端部会产生不包含在另一个的右端部或左端部中的区域。
[0600] 图62(a)是表示图形平面GPL所示的图形影像的一例的示意图。参照图62(a),该图形平面GPL表示三种图形部件OB1、OB2、OB3。特别是,左侧的图形部件OB1的左端位于与图形平面GPL的左端距离D1的位置,右侧的图形部件OB3的右端位于与图形平面GPL的右端距离D3的位置。图62(b)、图62(c)分别是表示对图形平面GPL赋予朝右和朝左的偏移的处理的示意图。参照图62(b),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从图形平面GPL的右端除去等于偏移值的宽度OFS的带状区域AR1,对左端附加了宽度OFS的透明的带状区域AL1。由此,各图形部件OB1~OB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从原来的位置向右移动了等于偏移值的距离OFS。另一方面,参照图62(b),从图形平面GPL的左端除去了宽度OFS的带状区域AL2,对右端附加了宽度OFS的透明的带状区域AR2。由此,各图形部件OB1~OB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从原来的位置向左移动了距离OFS。
[0601] 再参照图62(b)、图62(c),等于偏移值的距离OFS比左侧的图形部件OB1的左端与图形平面GPL的左端之间的距离D1大,比右侧的图形部件OB3的右端与图形平面GPL的右端之间的距离D3也大。因而,在被赋予了朝右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1中,右侧的图形部件OB3的右端的一部分MP3缺失,在被赋予了朝左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2中,左侧的图形部件OB1的左端的一部分MP1缺失。但是,左侧的图形部件OB1的缺失部分MP1包含在被赋予了朝右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1中,右侧的图形部件OB3的缺失部分MP3包含在被赋予了朝左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2中。其结果,这些缺失部分MP1、MP3仅映照在视听者的单眼中,存在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602] 在再现装置102中,平面相加部4226内的各裁剪处理部4731~4734利用偏移信息4707进行对图形平面GPL的偏移控制。此时,各裁剪处理 部4731~4734还从图形平面GPL的左端或右端切掉带状区域。即,将该带状区域内的像素数据改写为透明色的数据。各带状区域沿着图形平面GPL的左端或右端延伸,其宽度等于偏移值。除此以外,显示装置
103内的输出部5904也可以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或显示装置103内的信号处理部5903接收偏移信息,利用该偏移信息从图形平面GPL的左端或右端切掉带状区域。在图62(b)、图62(c)中,表示了切掉对象的带状区域AS1、AS2。在被赋予了朝右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1中,切掉对象的带状区域AS1包含左侧的图形部件OB1的缺失部分MP1。在被赋予了朝左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2中,切掉对象的带状区域AS2包含右侧的图形部件OB3的缺失部分MP3。
[0603] 图62(d)、图62(e)分别是表示被赋予了朝右和朝左的偏移后的图形平面GP1、GP2所示的图形影像的示意图。参照图62(d)、图62(e),在这些图形平面GP1、GP2中,三种图形部件OB1~OB3的形状一致。其结果,在视听者的各眼中仅映照共通的图形影像。这样,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604] 除此以外,也可以对从BD-ROM盘101上的PG流或IG流再现的图形平面、以及由再现装置102生成的图形平面,规定与图形部件的配置有关的以下的条件。图63是表示该条件的示意图。参照图63,对于图形平面GPL设定了以左上角为原点(0、0)的xy正交坐标。x坐标和y坐标分别是图形平面GPL的水平坐标和垂直坐标。这里,设图形平面GPL的右下角的坐标为(TWD、THG)。使用该xy坐标,如以下这样规定上述的条件:在各帧中,图形部件OB1、OB2、OB3必须配置在以下面的四点(OFS、0)、(TWD-OFS、0)、(TWD-OFS、THG)、(OFS、THG)为顶点的矩形区域内。即,在分别沿着图形平面GPL的左端和右端延伸的宽度OFS的带状区域AL、AR中,禁止图形部件的配置。由图62(b)、图62(c)可知,通过偏移控制切掉这些带状区域AL、AR。因而,如果禁止向这些带状区域AL、AR配置图形部件,则即使是对图形平面GPL赋予了偏移之后,在图形部件的形状中也没有变化。其结果,在视听者的各眼中仅映照共通的图形影像,所以能够避免给该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605] (1-O)信箱显示
[0606] 在影像内容的写作时设想的画面尺寸在由数字电视广播中采用的全HD、和在电影中采用的宽幕(注册商标)中并不相同。全HD的纵横比是 宽银幕的纵横比是2.35∶1。因而,在记录在BD-ROM盘中的家庭用的电影内容中,对各影像帧的上下附加了水平方向的黑带。由此,将影像帧和黑带的整体的纵横比调节为16∶9。将这样的显示方式称作“信箱显示”。
[0607] 图64(a1)、图64(a2)都是表示相同的信箱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参照图64(a1)、图64(a2),画面整体的分辨率是1920像素×1080像素,纵横比是16∶9。另一方面,影像的显示区域DRG的分辨率是1920像素×818像素,纵横比是约2.35∶1。在显示区域DRG的上下,沿水平方向延伸着高度为131像素的黑带BT、BB。
[0608] 在将这样的信箱显示用于3D影像的显示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字幕显示在上下某个黑带BT、BB中,而不是显示区域DRG中。由此,将3D影像与字幕分离,所以不论哪个的进深靠近前,都能够使视听者可靠地看到两者。但是,黑带BT、BB的高度131像素并不一定足够显示字幕。在此情况下,在再现装置102中平面相加部4226对主影像平面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将该偏移控制称作“视频位移”。在视频位移中,有“保持(Keep)”、“向上(Up)”、“向下(Down)”这三种。在保持模式中,对于主影像平面不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因而,在图64(a1)、图64(a2)所示的影像帧中,无论哪个黑带BT、BB的高度都被维持为131像素。在向上模式中,对主影像平面赋予了朝上的偏移。图64(b)是表示对主影像平面朝上赋予了131像素的偏移时的画面的示意图。参照图64(b),上侧的黑带BT被除去,下侧的黑带BB的高度增加到2倍。在向下模式中,对主影像平面赋予了朝下的偏移。图64(c)是表示对主影像平面朝下赋予131像素的偏移时的画面的示意图。参照图64(c),下侧的黑带BB被除去,上侧的黑带BT的高度增加到2倍。这样,平面相加部4226通过在向上和向下中的某个模式下执行视频位移,将上下某个黑带BT、BB的高度增加到足够字幕显示的值。 [0609] 垂直方向的偏移的大小也可以是131像素以外的大小。图64(d)是表示对主影像平面朝上赋予了51像素的偏移时的画面的示意图。参照图64 (d),上侧的黑带BT的高度减小到131-51=80像素,下侧的黑带BB的高度增加到131+51=182像素。以下,设想偏移的大小是131像素的情况。
[0610] 图65是表示在视频位移中需要的再现装置102内的结构的功能块图。图65所示的结构与图47所示的结构相比,在包含视频位移部6501、SPRM(32)6502、以及SPRM(33)6503的方面不同。除此以外是同样的。因而,在图65中,对于与图47所示的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要素的详细情况,援用对图47所示的要素的说明。
[0611] 由程序执行部4234按照BD-J对象等应用程序、或经由GUI的用户的指示,来设定SPRM(32)和SPRM(33)分别表示的值。SPRM(33)表示的值还由再现控制部4235按照播放列表文件进行更新。
[0612] 图66(a)是表示SPRM(32)和SPRM(33)的各数据构造的表。参照图66(a),SPRM(32)保存表示视频位移模式(video_shift_mode)的参数。该参数对应于三种视频位移模式,可以取“0”、“1”、“2”这三个值。SPRM(33)保存4种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和视频下移时位移值的对。这些位移值包括对于PG平面的对(PG_shift_value_for_Up、PG_shift_value_for_Down)、对于IG平面的对(IG_shift_value_for_Up、IG_shift_value_for_Down)、对于副影像平面的对(SV_shift_value_for_Up、SV_shift_value_for_Down)、以及对于图像平面的对(IM_shift_value_for_Up、IM_shift_value_for_Down)。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和视频下移时位移值分别表示对主影像平面赋予了朝上和朝下的各偏移时对PG平面等应赋予的垂直方向的偏移的大小。
[0613] 图66(b)是表示信箱显示的影像内容中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的示意图。参照图66(b),在STN表6600中,将PG流1的流入口6602和流属性信息6603与一个STN6601建立了对应。该流属性信息6603包含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PG_y_shift_value_for_Up)6610和视频下移时位移值(PG_y_shift_value_for_Down)6611。由此,这些位移值能够按照每个PI进行设定。关于IG流等其他流数据也同样,能够设定各位移值。再现控制部4235从各PI内的STN表读取位移值,用该值更新SPRM(33)表示的值。
[0614] 视频位移部6501从开关4720交替地接收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和右影 像平面数据4702。视频位移部6501每当该接收时参照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32),在该值表示的视频位移模式下对主影像平面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然后,视频位移部6501将主影像平面向第二加法部4742送出。
[0615] 图67(a)~图67(c)分别是表示由向上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向下模式的视频位移部6501处理后的主影像平面VPA、VPB、VPC的示意图。当SPRM(32)表示保持模式时,视频位移部6501对主影像平面不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由此,如图67(b)所示,将主影像平面VPB内的上下的黑带BT、BB的高度维持为131像素。当SPRM(32)表示向上模式时,视频位移部6501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首先从原来的主影像平面VPB的上端部切掉高度131像素的黑带BT。视频位移部6501接着如图67(a)所示,对主影像平面VPA的下端部附加高度131像素的黑带AB。由此,主影像平面中的、包含在被切掉的黑带BT以外的像素数据的位置朝上移动131像素。另一方面,下端部的黑带BB+AB的高度增加到131×2=262像素。当SPRM(32)表示向下模式时,视频位移部6501从原来的主影像平面VPB的下端部切掉高度131像素的黑带BB,如图67(c)所示,对主影像平面VPC的上端部附加高度131像素的黑带AT。由此,主影像平面中的、包含在被切掉的黑带以外的像素数据的位置朝下移动
131像素。另一方面,上端部的黑带BT+AT的高度增加到131×2=262像素。
[0616] 再次参照图65,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每当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PG平面数据4704时,参照SPRM(32)6502和SPRM(33)6503,按照它们的值对PG平面4704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进而,如果是1平面+偏移模式,则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4704赋予水平方向的偏移。然后,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将PG平面4704向第二加法部4742送出。 [0617] 图67(d)~图67(f)分别是表示通过向上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向下模式的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处理后的PG平面PGD、PGE、PGF的示意图。当SPRM(32)6502表示保持模式时,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PGE不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由此,如图67(e)所示,将PG平面PGE内的字幕SUB维持在原来的位置。当SPRM(32)表示向上模式时,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从SPRM(33)6503读取对于PG平面的视频上移动 时位移值(PG_shift_value_for_Up)a。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对PG平面PGE赋予大小等于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a的朝下的偏移。具体而言,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从原来的PG平面PGE的下端部切掉高度a像素的带状区域SBE。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如图67(d)所示,对于PG平面PGD的上端部附加高度a像素的带状区域STD。由此,字幕SUB的位置朝下移动a像素。当SPRM(32)表示向下模式时,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从SPRM(33)6503读取对于PG平面的视频下移时位移值(PG_shift_value_for_Down)b。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与图49所示的裁剪处理同样,对PG平面PGE赋予大小等于视频下移时位移值b的朝上的偏移。具体而言,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首先从原来的PG平面PGE的上端部切掉高度b像素的带状区域STE。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如图67(f)所示,对PG平面PGF的下端部附加高度b像素的带状区域SBF。由此,字幕SUB的位置朝上移动b像素。
[0618] 第二加法部4742从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收PG平面数据,叠加在来自视频位移部6501的主影像平面数据中,并传递给第三加法部4743。图67(g)~图67(i)分别是表示由向上模式、保持模式、以及向下模式的第二加法部4742合成后的平面数据PLG、PLH、PLI的示意图。在保持模式中,如图67(h)所示,将字幕SUB与主影像MVW重叠显示。在向上模式中,如图67(g)所示,将字幕SUB显示在位于比主影像MVW靠下的黑带BBG之中。这可以通过调节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a来实现。在向下模式中,如图67(i)所示,将字幕SUB显示在位于比主影像MVW靠上的黑带BTI之中。这可以通过调节视频下移时位移值b来实现。 [0619] 在信箱显示中,在黑带中,除了PG平面表示的字幕以外,也可以显示IG平面表示的对话画面、副影像平面表示的影像、或图像平面表示的弹出菜单。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来适当地调节黑带的高度。
[0620] (1-O-1)在图65所示的结构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从SPRM(33)6503读取视频上/下移动时位移值。除此以外,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也可以直接从播放列表文件读取视频上/下移动时位移值。
[0621] (1-O-2)图67(a)、图67(c)所示的黑带BT、BB的高度也可以 是131像素以外的高度,还可以是可变的。该值也可以按照应用程序或用户而设定在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某个SPRM中。
[0622] (1-O-3)在图67(d)、图67(f)中,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使包含在PG平面PGE中的大致全部的像素数据的位置沿上下方向移动。除此以外,PG解码器也可以参照SPRM(33)6503来变更PCS表示的对象显示位置。例如,当PCS表示对象显示位置=(x、y)、并且SPRM(33)6503表示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a”时,PG解码器将对象显示位置变更为坐标(x、y+a)。由此,与图67(d)所示的字幕SUB同样,将PG流表示的图形对象显示在PCS表示的对象显示位置的下方。在使图形对象的显示位置朝上移动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另外,PCS也可以保存视频上/下移动时位移值。
[0623] (1-O-4)在向上模式及向下模式中,如图67(d)、图67(f)所示,将PG平面的上下切掉。此时,也可以将图形对象的可配置区域预先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中,以使图形对象的上下不会被切掉。作为具体的例子,设想PG平面的高度×宽度是HGT×WDH、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是“a”、并且视频下移时位移值是“b”的情况。参照图67(e),在该情况下,图形对象的配置被限制在如下的水平方向的带状区域内:左上角PUL的xy坐标=(0、b)、右下角PDR的xy坐标=(WDH、HGT-a)。更正确地讲,PG流满足以下的条件:(A)PCS表示的对象显示位置是上述带状区域内;(B)假如图形对象被显示在对象显示位置上时,其显示范围不超过上述带状区域的范围;(C)WDS表示的窗口位置是上述带状区域内;(D)假如窗口被设定在窗口位置上时,其范围不超过上述带状区域的范围。这样,能够防止图形对象的上下被切掉。 [0624] (1-O-5)图68(a)是表示信箱显示的影像内容中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参照图68(a),在STN表6800中,将PG流1的流入口6802和流属性信息6803与一个STN6801建立了对应。该流属性信息6803除了视频上/下移动时位移值6810、
6811以外还包含视频位移模式6812。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在视频位移中也可以利用以下的结构。
[0625] 图69是表示在视频位移中需要的再现装置102内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功 能块图。图69所示的结构与图65所示的结构相比,视频位移部6901和SPRM(34)6904不同。除此以外是同样的。因而,在图69中,对于与图65所示的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要素的详细情况,援用对图65所示的要素的说明。
[0626] 如图66(a)所示,SPRM(32)表示视频位移模式,SPRM(33)表示视频上移动时位移值和视频下移时位移值。表示它们的参数的值由再现控制部4235按照图68(a)所示那样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进行更新。在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中,还将用开启·关闭表示是否进行视频位移的标志保存在SPRM(34)中。该标志的值由程序执行部4234按照应用程序或用户加以设定。视频位移部6901每当从开关4720接收左影像平面数据4701和右影像平面数据4702中的某个时,首先参照SPRM(34)内的标志,决定是否进行视频位移。例如当该标志的值是“1”时,视频位移部6901接着参照SPRM(32),在该值表示的视频位移模式下对主影像平面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另一方面,当该标志的值是“0”时,视频位移部6901不进行视频位移,而将主影像平面向第二加法部4742送出。同样,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每当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接收PG平面数据4704时,首先参照SPRM(34)6904,决定是否对PG平面4704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例如在该标志的值是“1”时,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接着参照SPRM(32)和SPRM(33),按照这些值对PG平面4704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另一方面,当该标志的值是“0”时,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不对PG平面4704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 [0627] (1-O-6)在图68(a)所示那样的、在STN表中登记多个包含视频位移模式6812的流属性信息6803的情况下,设定登记顺序,以使视频位移模式相等的流属性信息连续。图68(b)是表示该登记顺序的示意图。参照图68(b),在STN表中,对于流号码(STN)5~13登记有9种PG流1~9的PID。PG流1~3的视频位移模式设定为保持模式,PG流4、5
的视频位移模式设定为向上模式,PG流6~9的视频位移模式设定为向下模式。在此情况下,对于PG流1~3分配连续的3个STN=1~3,对于PG流4、5分配连续的两个STN=
4、5,对于PG流6~9分配连续的4个STN=6~9。再现装置102每当被从遥控器105通知字幕切换按钮的按下时,从PG 流1~9之中以图68(b)所示的登记顺序选择应在字幕显示中使用的PG流。这里,在该选择操作的期间,将影像和字幕的画面显示都继续,所以当字幕切换按钮被按下时,影像和字幕的显示位置一般会变化。但是,在STN表中,如图68(b)所示,连续登记有相同的视频位移模式的PG流。因而,一般在字幕切换按钮被多次按下后,影像和字幕的显示位置才开始变化。这样,变化的频度被抑制,所以能够防止PG流的选择操作使影像和字幕变得难以观看。
[0628] (1-O-7)再现装置102也可以在切换视频位移模式的情况下,利用淡入/淡出等视觉效果,使影像和字幕的显示位置平滑地变化。更优选的是,使字幕的显示位置的变化比影像的显示位置的变化慢。由此,能够防止伴随着视频位移模式的切换的影像和字幕的显示位置的变化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
[0629] (1-O-8)在PG流内的PDS中,对颜色ID=255分配了无色透明,在WDS中,对窗口内的背景色分配了颜色ID=255。因而,当PG流表示字幕时,将该字幕的背景色设定为无色透明。图70(b)是表示在该情况下显示在画面SCR上的影像IMG和字幕SUB的示意图。参照图70(b),在表示字幕SUB的显示范围的窗口WIN1中,背景色是无色透明。因而,在该窗口WIN1内,将影像IMG和字幕SUB重叠显示。
[0630] 另一方面,再现装置102也可以对颜色ID=255分配黑色等不透明的颜色。图70(a)是表示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内的SPRM(37)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70(a),在SPRM(37)中保存有字幕的背景色的彩色坐标值。该值由程序执行部4234按照应用程序或用户预先设定。当在SPRM(37)中设定了彩色坐标值时,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内的PG解码器不论PDS表示的设定如何,都将该彩色坐标值分配给颜色ID=255。图70(c)是表示在此情况下显示在画面SCR上的影像IMG和字幕SUB的示意图。这里,SPRM(37)表示的彩色坐标值是黑色等不透明的颜色。参照图70(c),在表示字幕SUB的显示范围的窗口WIN2中,背景色是该不透明的颜色。因而,在该窗口WIN2内,影像IMG被背景色遮挡,仅显示字幕SUB。这样,能够使视听者可靠地观看影像和字幕。
[0631] (1-O-9)也可以与视频位移模式的切换一起地,不仅变更PG流表 示的图形影像的显示位置,还变更PG流本身。图71(a)是表示信箱显示的影像内容中的播放列表文件内的STN表的再一例的示意图。参照图71(a),在STN表7100中,将PG流1的流入口7102和流属性信息7103与一个STN7101建立了对应。该流属性信息7103包括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和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和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表示当作为视频位移模式而分别选择向上模式和向下模式时应选择的PG流的PID。在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和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分别表示的PG流中,从最初开始,字幕的显示位置设定在主影像平面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各黑带内。在此情况下,再现装置102也可以在视频位移中利用以下的结构。
[0632] 图71(b)是表示在视频位移中需要的再现装置102内的结构的再一例的功能块图。图71(b)所示的结构与图65所示的结构相比,以下的方面不同:(A)每当视频位移模式被切换时,再现控制部7135将应被新选择的PG流的PID指示给PG解码器4072;(B)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4704不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C)对于播放器变量存储部4236也可以不设定SPRM(33)和SPRM(34)。除此以外是同样的。因而,在图71(b)中,对于与图65所示的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要素的详细情况,援用对图65所示的要素的说明。
[0633] SPRM(32)6502表示的视频位移模式由程序执行部4234按照应用程序或用户变更。再现控制部7135每当检测到SPRM(32)6502的值的变更时,参照图71(a)所示那样的STN表。由此,再现控制部7135从其中检索与变更后的视频位移模式相对应的PG流的PID,传递给PG解码器4072。具体而言,当SPRM(32)6502表示向上模式时,检索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表示的PID,当SPRM(32)6502表示向下模式时,检索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表示的PID,当SPRM(32)6502表示保持模式时,检索流入口7102表示的PID。其结果,由PG解码器4072解码的PG平面4704表示对应于视频位移模式的字幕。
[0634] 图72(a)是表示对应于保持模式的字幕SB1、SB2的示意图。图72(b)是表示对应于向下模式的字幕SBD、SB2的示意图。参照图72(a),在保持模式下,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1的下端部,水平方向的字幕SB1与 影像重叠显示,在右端部,垂直方向的字幕SB2与影像重叠显示。进而,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1的上下显示高度为131像素的黑带BT、BB。参照图72(b),在向下模式下,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2的上侧显示高度为262像素的黑带BT2。在假如对PG平面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而使水平方向的字幕SB1的显示位置移动到上侧的黑带BT2之中的情况下,垂直方向的字幕SB2的显示位置SB20向上伸出到画面之外。相对于此,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表示的PG流表示水平方向的字幕SBD,其显示位置被预先设定在上侧的黑带BT2之中。因而,再现控制部7135将在保持模式下表示水平方向的字幕SB1的PG流变更为在向下模式中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表示的PG流。另一方面,再现控制部7135在向下模式下原样利用在保持模式下表示垂直方向的字幕SB2的PG流。由此,在向下模式中,如图72(b)所示,可以将水平方向的字幕SBD显示在上侧的黑带BT2之中,并且将垂直方向的字幕SB2与保持模式下的字幕同样地,与影像重叠显示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2的右端部。在向上模式下也是同样的。
[0635] 当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视频下移时字幕7111、或流入口7102没有登记在STN表中时,PG解码器4072从再现控制部7135没有被指示新的PID,所以将在该时刻保持的PID原样维持。在此情况下,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也可以对PG平面4704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该偏移与由视频位移部6501对主影像平面4701、4702赋予的偏移相等。图72(c)是表示在保持模式下显示的字幕SB1的示意图。图72(d)是表示视频上移时字幕7110没有登记在STN表中的情况下、在向上模式下显示的字幕SB3的示意图。参照图72(c),在保持模式下,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1的下端部将字幕SB1与影像重叠显示。进而,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1的上下显示高度为131像素的黑带BT、BB。参照图72(d),在向上模式下,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2的下侧显示高度为262像素的黑带BB2。假如在字幕SB1的显示位置被维持为保持模式下的位置的情况下,该字幕SB 1的下侧重叠显示在黑带BB2中。相对于此,在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对PG平面4704赋予了垂直方向的偏移的情况下,可以将向上模式的字幕SB3与保持模式的字幕SB1如图72(d)所示那样同样地在影像的显示区域VP2的下端部从黑带BB2离开地加以显示。
[0636] 《实施方式2》
[0637]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BD-ROM盘对于PG流和IG流也包括基视和从属视的对。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再现装置具备2平面模式。“2平面模式”是图形平面的显示模式之一。当副TS包含基视和从属视的图形流两者时,2平面模式的再现装置从各图形流解码左视和右视的图形平面数据并交替地输出。由此,能够从这些图形流再现3D图形影像。除了这些点以外,实施方式2的BD-ROM盘和再现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及功能等同。因而,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BD-ROM盘和再现装置中的、与实施方式1相比结构变更部分及扩展部分进行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的BD-ROM盘和再现装置同样的部分,援用对上述实施方式1的说明。
[0638] <副TS的数据构造>
[0639] 图73(a)是多路复用在BD-ROM盘101上的第一副TS中的基本流的一览表。第一副TS是MPEG-2TS形式的多路复用流数据,包含在L/R模式用的文件DEP中。参照图73(a),第一副TS包括主视频流7311、左视PG流7312A、7312B、右视PG流7313A、7313B、左视IG流7314、右视IG流7315、以及次视频流7316。主视频流7311是右视视频流,当图3(a)所示的主TS内的主视频流301表示3D影像的左视时,主视频流7311表示该3D影像的右视。左视和右视的PG流的对7312A+7313A、7312B+7313B在将字幕等图形影像作为3D影像显示时表示该左视和右视的对。左视和右视的IG流的对7314、7315在将对话画面的图形影像作为3D影像显示时表示该左视和右视的对。次视频流7316是右视视频流,当主TS内的次视频流306表示3D影像的左视时,次视频流7316表示该3D影像的右视。
[0640] 对于基本流7311~7316的PID分配例如如以下这样。对于主视频流7311分配0x1012。当在一个副TS中按不同种类最大能够多路复用32条其他基本流时,对左视PG流7312A、7312B分配从0x1220到0x123F中的某个,对于右视PG流7313A、7313B分配从
0x1240到0x125F中的某个。对于左视IG流7314分配从0x1420到0x143F中的某个,对于右视IG流7315分配从0x1440到0x145F中的某个。对于次视频流7316分配从0x1B20到
0x1B3F中的某个。
[0641] 图73(b)是多路复用在BD-ROM盘101上的第二副TS中的基本流的一览表。第二副TS是MPEG-2TS形式的多路复用流数据,包含在深度模式用的文件DEP中。除此以外,第二副TS也可以多路复用在与第一副TS相同的文件DEP中。参照图73(b),第二副TS包含主视频流7321、深度图PG流7323A、7323B、深度图IG流7324、以及次视频流7326。主视频流7321是深度图流,通过与主TS内的主视频流301的组合表示3D影像。在将主TS内的PG流323A、323B表示的2D影像作为向虚拟的2D画面的3D影像投影使用时,将深度图PG流7323A、7323B作为表示该3D影像的深度图的PG流使用。在将主TS内的IG流304表示的2D影像作为向虚拟的2D画面的3D影像投影使用时,将深度图IG流7324作为表示该3D影像的深度图的IG流使用。次视频流7326是深度图流,通过与主TS内的次视频流306的组合表示3D影像。
[0642] 对于基本流7321~7326的PID分配例如如以下这样。对于主视频流7321分配0x1013。当在一个副TS中按不同种类最大能够多路复用32条其他基本流时,对深度图PG流7323A、7323B分配从0x1260到0x127F中的某个。对于深度图IG流7324分配从0x1460到0x147F中的某个。对于次视频流7326分配从0x1B40到0x1B5F中的某个。
[0643]
[0644] 图7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STN表SS3130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74,STN表SS3130内的各流登记信息串3301、3302、3303、……除了包括图33所示的弹出期间的偏移3311和从属视视频流的流登记信息串3312以外,还包括PG流的流登记信息串
7413和IG流的流登记信息串7414。
[0645] PG流的流登记信息串7413包括表示能够从副TS作为再现对象选择的PG流的流登记信息。IG流的流登记信息串7414包括表示能够从副TS作为再现对象选择的IG流的流登记信息。这些流登记信息串7413、7414分别与包含在对应的PI内的STN表中的流登记信息串中的、表示PG流及IG流的信息相组合地加以使用。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在读取STN表内的某个流登记信息时,还自动读取组合在该流登记信息中的STN表SS内的流登记信息串。由此,再现装置102在将2D再现模式简单地切换到 3D再现模式时,能够将已设定的STN、以及语言等的流属性维持为相同。
[0646] 再参照图74,PG流的流登记信息串7413一般包括多个流登记信息7431。它们与包含在对应的PI内的PG流的流登记信息是相同数量。IG流的流登记信息串7414也包括同样的流登记信息。它们与包含在对应的PI内的IG流的流登记信息是相同数量。 [0647] 各流登记信息7431包括STN7441、立体视觉标志(is_SS_PG)7442、基视流入口(stream_entry_for_base_view)7443、从属视流入口(stream_entry_for_depentdent_view)7444、以及流属性信息7445。STN7441是对流登记信息7431单独分配的连续号码,与在对应的PI内对组合对象的流登记信息分配的STN相等。立体视觉标志7442表示BD-ROM盘101是否包含基视和从属视的PG流两者。当立体视觉标志7442是开启时,副TS包含两者的PG流。因而,基视流入口7443、从属视流入口7444、以及流属性信息7445中的无论哪个的字段都被再现装置读取。当立体视觉标志7442是关闭时,这些字段7443~7445都被再现装置忽视。基视流入口7443和从属视流入口7444都包含副路径ID参照信息7421、流文件参照信息7422、以及PID7423。副路径ID参照信息7421表示一个副路径的副路径ID,该副路径规定基视和从属视的各PG流的再现路径。流文件参照信息7422是用来识别保存有各PG流的文件DEP的信息。PID7423是各PG流的PID。流属性信息7445包括各PG流的属性、例如语言的种类。
[0648] 另外,PG流的流登记信息7431也可以代替STN表SS而保存在STN表中。在此情况下,该流登记信息7431保存在主TS内的PG流的流登记信息、特别是其流属性信息中。 [0649] <系统目标解码器>
[0650] 图7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系统目标解码器7525的功能块图。参照图75,PG解码器7501与图45所示的PG解码器不同,能够对应于2平面模式。具体而言,PG解码器7501包括基视PG解码器7511和从属视PG解码器7512。基视PG解码器7511除了图3(a)所示的主TS内的PG流303A、303B以外,还将图73(a)所示的第一副TS内的左视PG流7312A、7312B解码为平面数据。从属视PG解码器7512将图73(a)所示的第一副TS内的右视PG流7313A、7313B、以及图73(b)所示的第二副TS内 的深度图PG流7323A、7323B解码为平面数据。副影像解码器和IG解码器都包括同样的一对解码器。系统目标解码器
7525还包括一对PG平面存储器7521、7522。基视PG解码器7511将平面数据写入到左视PG平面存储器7521中,从属视PG解码器7512将平面数据写入到右视PG平面存储器7522中。IG平面存储器和图像平面存储器都是同样的结构。系统目标解码器7525还使来自图形平面存储器的平面数据的输出分别对应于2平面模式、1平面+偏移模式、以及1平面+零偏移模式。特别是,当从再现控制部4235被指示了2平面模式时,系统目标解码器7525从一对PG平面存储器7521、7522向平面相加部7526交替地送出平面数据。
[0651] <平面相加部>
[0652] 图76是2平面模式的平面相加部7526的部分功能块图。参照图76,平面相加部7526与图47所示同样,包括视差影像生成部4710、开关4720、第一加法部4741、以及第二加法部4742。平面相加部7526还在PG平面数据7604、7605的输入部中包括第二视差影像生成部7610和第二开关7620。同样的结构也包含在副影像平面数据、IG平面数据、以及图像平面数据的各输入部中。
[0653] 第二视差影像生成部7610从系统目标解码器7525接收左视PG平面数据7604和右视PG平面数据7605。在L/R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中,左视PG平面数据7604表示左视PG平面,右视PG平面数据7605表示右视PG平面。此时,第二视差影像生成部7610将各平面数据7604、7605原样向第二开关7620送出。另一方面,在深度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中,左视PG平面数据7604表示2D图形影像的PG平面,右视PG平面数据7605表示对于该2D图形影像的深度图。此时,第二视差影像生成部7610首先根据该深度图计算该2D图形影像的各部的两眼视差。第二视差影像生成部7610接着对左视PG平面数据7604进行加工,使PG平面中的该2D图形影像的各部的显示位置按照计算出的两眼视差向左右移动。由此,生成表示左视和右视的PG平面的对。第二视差影像生成部7610还将该PG平面的对向第二开关7620送出。
[0654] 第二开关7620将PTS相等的左视PG平面数据7604和右视PG平面数据7605依照上述顺序向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送出。2平面模式的第二裁 剪处理部4732将各PG平面数据7604、7605原样向第二加法部4742送出。第二加法部4742将各PG平面数据7604、7605叠加在来自第一加法部4741的平面数据中,并传递给第三加法部4743。其结果,在左影像平面数据7601上叠加左视PG平面,在右影像平面数据7602上叠加右视PG平面。 [0655] 2平面模式的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也可以与图47所示的1平面+偏移模式的单元同样,利用偏移修正值对各PG平面数据7604、7605赋予水平方向的偏移。由此,能够匹配于显示装置103的画面尺寸而微调3D图形影像的进深感。除此以外,第二裁剪处理部
4732也可以与图65、69所示的1平面+偏移模式的单元同样,利用视频上/下移动时位移值对各PG平面数据7604、7605赋予垂直方向的偏移。由此,将3D影像通过信箱显示再现时,能够将字幕等的3D图形影像再现在位于3D影像上方或下方的黑带上。
[0656] <2平面模式中的偏移信息的用途>
[0657] 2平面模式的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也可以利用偏移信息4704对左视或右视的图形平面进行偏移控制。在该偏移控制中,有以下所述的优点。
[0658] 在L/R模式中,也可以代替图73(a)所示的第一副TS内的左视PG流而使用主TS内的2D影像用PG流(以下简称作2DPG流)作为左视PG平面数据使用。即,在图74所示的基视流入口7443中,副路径ID参照信息7421表示主路径,流文件参照信息7422表示保存有2DPG流的文件2D,PID7423表示2DPG流的PID。在此情况下,第一副TS也可以不包含左视PG流,所以能够削减3D影像内容的数据量。但是,另一方面,存在在3D图形影像中发生以下的不良状况的危险性。
[0659] 图77(a)、图77(b)、图77(c)是表示2DPG流所示的左视图形影像GOB0、和右视PG流所示的右视图形影像GOB1~3的示意图。参照图77(a)~图77(c),画面SCR内的实线表示左视图形影像GOB0,虚线表示右视图形影像GOB1~3。以图77(a)、图77(b)、图77(c)的顺序,图形影像间的距离Δ1、Δ2、Δ3从小到大(Δ1<Δ2<Δ3),所以3D图形影像与画面SCR的进深之差较小。因而,当将图形影像的对以图77(a)、图77(b)、图77(c)的顺序显示时,3D图形影像看起来从画面SCR向近前跃出。当左视图形影像GOB0表示字幕时,将该影像GOB0作为2D影像使用,所以其显示位置在图77(a)、图77(b)、图77(c)之间是一定的。 另一方面,右视图形影像GOB1~3的显示位置以图77(a)、图77(b)、图77(c)的顺序向左移动。因而,图形影像间的中心位置C1、C2、C3以图77(a)、图77(b)、图77(c)的顺序向左移动。即,字幕的3D图形影像看起来朝左移动。这样的字幕移动存在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660] 2平面模式的第二裁剪处理部4732如以下这样利用遵照偏移信息的偏移控制,防止3D图形影像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图77(d)、图77(e)、图77(f)分别是表示对图77(a)、图77(b)、图77(c)所示的左视图形影像进行的偏移控制的示意图。参照图77(d)~图77(f),画面SCR内的实线表示偏移控制后的左视图形影像GOB4~6,较细的虚线表示偏移控制前的左视图形影像GOB0,较粗的虚线表示右视图形影像GOB1~3。第二裁剪处理部
4732对于左视PG平面依次赋予图77(d)、图77(e)、图77(f)中用箭头表示的偏移OFS1、OFS2、OFS3。由此,偏移控制后的左视图形影像GOB4~6比偏移控制前的GOB0向右移动。
其结果,在图77(d)~图77(f)中,由于图形影像间的中心位置C0被维持为一定,所以3D图形影像看起来不沿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利用2DPG流作为左视PG流能够避免给视听者带来别扭感的危险性。
[0661] 《实施方式3》
[0662]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进行说明。该记录装置是称作所谓的写作装置的装置。写作装置通常设置在发行用的电影内容的制作工作室中,由写作人员使用。记录装置按照写作人员的操作,首先将电影内容用规定的压缩编码方式变换为AV流文件。记录装置接着生成脚本。“脚本”是规定包含在电影内容中的各标题的再现方法的信息,具体而言,包括动态脚本信息和静态脚本信息。记录装置接着从AV流文件及脚本生成BD-ROM盘用的卷镜像。记录装置最后将该卷镜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中。
[0663] 图78是该记录装置7800的功能块图。参照图78,该记录装置7800包括数据库部7801、视频编码器7802、素材制作部7803、脚本生成部7804、BD程序制作部7805、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以及格式处理部7807。
[0664] 数据库部7801是内置在记录装置中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特别是 HDD。数据库部7801除此以外也可以是记录装置上外置的HDD,也可以是记录装置中内置或外置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装置。
[0665] 视频编码器7802从写作人员受理非压缩的位图数据等影像数据,用MPEG-4AVC、MVC、或MPEG-2等压缩编码方式压缩。由此,主影像的数据被变换为主视频流,副影像的数据被变换为次视频流。特别是,3D影像的数据利用MVC等多视点编码方式被变换为图7所示那样的基视视频流与从属视视频流的对。即,将表示左视的视频帧的串通过其自身的图片间的预测编码变换为基视视频流。另一方面,将表示右视的视频帧的串不仅根据其自身的图片、还通过与基视图片之间的预测编码变换为从属视视频流。另外,也可以将表示右视的视频帧的串变换为基视视频流,将表示左视的视频帧的串变换为从属视视频流。将变换后的各视频流7812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
[0666] 视频编码器7802在图片间预测编码的处理过程中检测左视与右视之间的各影像的运动矢量,根据它们计算各3D影像的进深信息。图79(a)、图79(b)是表示在3D影像的一场景的显示中使用的左视图片和右视图片的示意图,图79(c)是表示由视频编码器7802根据这些图片计算出的进深信息的示意图。
[0667] 视频编码器7802在左视和右视的各图片的压缩中利用这些图片间的冗余性。即,视频编码器7802将压缩前的两图片按照8×8或16×16的像素矩阵、即每个宏块进行比较,检测两图片间的各影像的运动矢量。具体而言,如图79(a)、图79(b)所示,首先,将左视图片7901和右视图片7902分别分割为宏块7903的矩阵。接着,在两图片7901、7902间按照每个宏块7903比较图像数据,根据其结果检测各影像的运动矢量。例如,表示“家”的影像7904的区域在两图片7901、7902间实质上相等。因而,从这些区域无法检测出运动矢量。另一方面,表示“球”的影像7905的区域在两图片7901、7902间不同,所以从这些区域检测到该影像7905的运动矢量。
[0668] 视频编码器7802将检测到的运动矢量用于各图片7901、7902的压缩。另一方面,视频编码器7802将该运动矢量用于“家”的影像7904及“球”的影像7905等各影像的两眼视差的计算。视频编码器7802还根据各影像的两眼视差计算该影像的进深。表示该进深的信息如图79(c)所示,被整 理为与各图片7901、7902的宏块的矩阵相同尺寸的矩阵7906。该矩阵7906内的块7907与各图片7901、7902内的宏块7903一对一地对应。各块7907用例如8位的深度表示对应的宏块7903表示的影像的进深。在图79所示的例子中,“球”的影像7905的进深记录在矩阵7906的区域7908内的各块中。该区域7908对应于表示该影像7905的各图片7901、7902内的区域的整体。
[0669] 视频编码器7802也可以利用进深信息生成对左视或右视的深度图。在此情况下,视频编码器7802将左视或右视的流数据和深度图流分别使用其自身包含的图片间的预测编码变换为基视视频流和深度图流。将变换后的各视频流7812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 [0670] 视频编码器7802还利用该进深信息,计算仅包含在图60(b)、图60(c)所示的左视LV和右视RV中的一方中的垂直方向的带状区域AL、AR的宽度WDH、以及仅包含在图61(b)、图61(c)所示的左视LV和右视RV中的一方中的水平方向的带状区域AT、AB的高度HGT。实际上,只要这些带状区域包含物体的影像,就检测该影像的运动矢量用作表示从左视向右视、或其反向的“离开屏幕(frame out)”。视频编码器7802根据该运动矢量计算各带状区域的宽度或高度。将表示计算出的宽度和高度的信息(以下,称作遮蔽区域信息)7811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
[0671] 视频编码器7802除此以外,在从2D影像的数据编码次视频流时,也可以按照写作人员的操作而制作对副影像平面的偏移信息7810。将制作出的偏移信息7810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
[0672] 素材制作部7803制作视频流以外的基本流、例如音频流7813、PG流7814、以及IG流7815,并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例如,素材制作部7803从写作人员受理非压缩的LPCM声音数据,将其用AC-3等压缩编码方式编码后,变换为音频流7813。素材制作部7803除此以外还从写作人员受理字幕信息文件,按照它制作PG流7814。字幕信息文件规定表示字幕的图像数据或文本数据、该字幕的显示时期、以及应对该字幕添加的淡入/淡出等视觉效果。素材制作部7803还从写作人员受理位图数据和菜单文件,按照它们制作IG流7815。位图数据表示菜单的图像。菜单文件规定配置在该菜单中的各按钮的状态的转变、以及应对各按钮添加的视觉效果。
[0673] 素材制作部7803还按照写作人员的操作,制作针对PG流7814和IG流7815各自的偏移信息7810。在此情况下,素材制作部7803也可以利用由视频编码器7802生成的进深信息DPI,使3D图形影像的进深匹配于3D影像的进深。在此情况下,当3D影像的进深按照每个帧而剧烈变化时,素材制作部7803也可以将利用进深信息DPI制作出的偏移值的串再用低通滤波器加以处理,使每个帧的变化减小。将这样制作出的偏移信息7810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
[0674] 脚本生成部7804按照从写作人员经由GUI受理的指示制作BD-ROM脚本数据7817,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BD-ROM脚本数据7817规定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各基本流7812~7816的再现方法。BD-ROM脚本数据7817包含图2所示的文件群中的索引文件211、电影对象文件212、以及播放列表文件221~223。脚本生成部7804还制作参数文件PRF并向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送出。参数文件PRF从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基本流
7812~7815之中规定应分别多路复用在主TS和副TS中的流数据。
[0675] BD程序制作部7805对写作人员提供BD-J对象及Java应用程序的编程环境。BD程序制作部7805通过GUI受理来自用户的请求,按照该请求制作各程序的源代码。BD程序制作部7805还根据BD-J对象制作BD-J对象文件251,将Java应用程序压缩为JAR文件261。将这些程序文件群BDP向格式处理部7807送出。
[0676] 这里,设想将BD-J对象如以下这样编程的情况:BD-J对象使图42所示的程序执行部4234将GUI用的图形数据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送出。BD-J对象还使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将该图形数据作为图像平面数据进行处理,使平面相加部4226在1平面+偏移模式下送出图像平面数据。在此情况下,BD程序制作部7805制作针对图像平面的偏移信息7810,并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BD程序制作部7305也可以在该偏移信息7310的制作中使用由视频编码器7802生成的进深信息DPI。
[0677] 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按照参数文件PRF,将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各基本流7812~7815多路复用在MPEG2-TS形式的流文件中。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首先,将各基本流7812~7815变换为一个源包串,接着,将各串的源包汇集为一条多路复用流数据。这样,制作主TS和副TS。将 这些多路复用流数据MSD向格式处理部7807送出。
[0678] 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还基于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偏移信息7810制作偏移元数据。如图11所示,将制作出的偏移元数据1110保存到从属视视频流内。此时,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遮蔽区域信息7811与偏移元数据一起保存到从属视视频流内。此外,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也可以对各图形数据进行加工来调节左右的各影像帧内的图形部件的配置。由此,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能够防止各图形平面表示的3D图形影像与其他图形平面表示的3D图形影像在相同的视觉方向上重叠显示。除此以外,多路复用处理部7306可以调节针对各图形平面的偏移值,来将各3D图形影像显示为不同的进深。
[0679] 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还通过以下的顺序(1)~(IV)制作2D片断信息文件和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I)对文件2D和文件DEP分别生成图23所示的入口映射2230。(II)利用各文件的入口映射,制作图24(a)、图24(b)所示的区段起点2242、2420。此时,在相邻的数据块间使区段ATC时间一致(参照后述)。进而,设计区段的配置,以使2D区段、基视区段、从属视区段、以及区段SS的各尺寸满足规定的条件(关于这些条件参照《补充》)。(III)从应分别多路复用在主TS和副TS中的基本流中提取图22所示的流属性信息2220。
(IV)如图22所示,将入口映射2230、3D元数据2240、以及流属性信息2220的组合与片断信息2210建立对应。这样,制作各片断信息文件CLI,并向格式处理部7307送出。 [0680] 格式处理部7807根据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BD-ROM脚本数据7817、由BD程序制作部7805制作的BD-J对象文件等程序文件群BDP、以及由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生成的多路复用流数据MSD和片断信息文件CLI,制作图2所示的目录构造的BD-ROM盘镜像
7820。在该目录构造中作为文件系统而使用UDF。
[0681] 格式处理部7807在制作文件2D、文件DEP、以及文件SS的各文件入口时,参照分别包含在2D片断信息文件和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中的入口映射和3D元数据。由此,将入口点和区段起点的各SPN用于分配记述符的制作。特别是,决定各分配记述符应表示的LBN的值和区段的尺寸,以表现图19所示那样的数据块的交织配置。其结果,在文件SS和文件2D中 共有各基视数据块,在文件SS和文件DEP中共有各从属视数据块。
[0682]
[0683] 图80是利用图78所示的记录装置7800向BD-ROM盘记录电影内容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例如通过记录装置7800的电源投入而开始。
[0684] 在步骤S8001中,制作应向BD-ROM盘记录的基本流、程序、以及脚本数据。即,视频编码器7802制作视频流7812。素材制作部7803制作音频流7813、PG流7814、以及IG流7815。脚本生成部7804制作BD-ROM脚本数据7817。将制作出的这些数据7812~7817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另一方面,视频编码器7802制作偏移信息7810和遮蔽区域信息7811,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素材制作部7803制作偏移信息7810,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脚本生成部7804制作参数文件PRF,向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送出。BD程序制作部7805制作包括BD-J对象文件和JAR文件的程序文件群BDP,向格式处理部7807送出,制作偏移信息7810而保存到数据库部7801中。然后,处理向步骤S8002前进。
[0685] 在步骤S8002中,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基于保存在数据库部7801中的偏移信息7810制作偏移元数据。将制作出的偏移元数据与遮蔽区域信息7811一起保存到从属视视频流内。然后,处理向步骤S8003前进。
[0686] 在步骤S8003中,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按照参数文件PRF,从数据库部7801读取各基本流7812~7815,多路复用在MPEG2-TS形式的流文件中。然后,处理向步骤S8004前进。
[0687] 步骤S8004中,多路复用处理部7806制作2D片断信息文件和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特别是,在入口映射和区段起点的制作中,在相邻的数据块间使区段ATC时间一致。进而,设计2D区段、基视区段、从属视区段、以及区段SS的尺寸,以使其满足规定的条件。然后,处理向步骤S8005前进。
[0688] 在步骤S8005中,格式处理部7807根据BD-ROM脚本数据7817、程序文件群BDP、多路复用流数据MDS、以及片断信息文件CLI,制作BD-ROM盘镜像7820。然后,处理向步骤S8006前进。
[0689] 在步骤S8006中,将BD-ROM盘镜像7820变换为BD-ROM压制用数据。再将该数据记录到BD-ROM盘的母盘中。然后,处理向步骤S8007前 进。
[0690] 在步骤S8007中,将在步骤S8006中得到的母盘用于压制工序,进行BD-ROM盘101的大量生产。这样,处理结束。
[0691] <使区段ATC时间一致的方法>
[0692] 图81是表示在相邻的数据块间使区段ATC时间一致的方法的示意图。首先,对保存在基视数据块中的源包(以下简称作SP1)、和保存在从属视数据块中的源包(以下简称作SP2),用相同的ATC时间轴赋予ATS。参照图81,矩形8110、8120分别表示SP1#p(p=0、1、2、3、……、k、k+1、……、i、i+1)和SP2#q(q=0、1、2、3、……、m、m+1、……、j)。这些矩形8110、8120在ATC的时间轴方向上以各源包的ATS的顺序排列。各矩形8110、8120的开头的位置表示该源包的ATS的值。各矩形8110、8120的长度AT1表示3D再现装置将
1个源包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所需要的时间。
[0693] 在从SP1#0的ATSA1到经过区段ATC时间TEXT为止的期间,将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的SP1、即SP1#0、1、2、……、k作为第(n+1)个基视区段EXT1[n]保存在一个基视数据块中。同样,在从SP1#(k+1)的ATSA3到经过区段ATC时间TEXT为止的期间,将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的SP1、即SP1#(k+1)、……、i作为第(n+2)个基视区段EXT1[n+1]保存到下个基视数据块中。
[0694] 另一方面,如以下这样选择应作为第(n+1)个从属视区段EXT2[n]保存到一个从属视数据块中的SP2。首先,求出SP1#0的ATSA1与区段ATC时间TEXT的和、即位于第(n+2)个基视区段EXT1[n+1]的开头的SP1#(k+1)的ATSA3=A1+TEXT。接着,选择在从SP1#0的ATSA1到SP1#(k+1)的ATSA3的期间开始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的SP2、即SP2#0、1、2、……、m。因而,开头的SP2、即SP2#0的ATSA2必定是开头的SP1、即SP1#0的ATSA1以上:A2≥A1。进而,SP2#0~m的ATS都低于SP1#(k+1)的ATSA3。这里,最后的SP2、即SP#m的传送完成也可以是SP1#(k+1)的ATSA3以后。
[0695] 同样,如以下这样选择应作为第(n+2)个从属视区段EXT2[n+1]保存到一个从属视数据块中的SP2。首先,求出位于第(n+3)个基视区 段的开头的SP1#(i+1)的ATSA5=A3+TEXT。接着,选择在从SP1#(k+1)的ATSA3到SP1#(i+1)的ATSA5的期间开始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的SP2、即SP2#(m+1)~j。因而,开头的SP2、即SP2#(m+1)的ATSA4必定是开头的SP1、即SP1#(k+1)的ATSA3以上:A4≥A3。进而,SP2#(m+1)~j的ATS都低于SP1#(i+1)的ATSA5。
[0696] 《实施方式4》
[0697] 图110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集成电路3实现的再现装置的功能块图。该再现装置再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的数据。
[0698] 媒体IF部1从媒体接收或读取数据,向集成电路3传送。这里,该数据包括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的数据。例如,在媒体是光盘或硬盘的情况下,媒体IF部1是盘驱动器。在媒体是SD卡或USB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的情况下,媒体IF部1是卡IF。在媒体是包括CATV等的广播波的情况下,媒体IF部1是CAN调谐器或Si调谐器。在媒体是以太网(注册商标)、无线LAN、无线公共线路等网络的情况下,媒体IF部1是网络IF。 [0699] 存储器2暂时保存从媒体接收或读取的数据,或暂时保存集成电路3中的处理中途的数据。作为存储器2,使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xSDRAM(Double-Date-Rate x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x=1、2、3、……)等。另外,存储器2可以具备任意的个数,根据需要,既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700] 集成电路3是对从媒体IF部1传送的数据实施影像·声音处理的系统LSI。集成电路3包括主控制部6、流处理部5、信号处理部7、存储器控制部9、以及AV输出部8。 [0701] 主控制部6包括程序存储器和处理器核心。在程序存储器中预先保存有OS等基本软件。处理器核心具有定时器功能和中断功能,按照保存在程序存储器等中的程序,进行集成电路3整体的控制。
[0702] 流处理部5在主控制部6的控制下,接收从媒体经由媒体IF部1传送来的数据,经由集成电路3内的数据总线保存到存储器2中,或将接收到的数据分离为影像类数据、声音类数据。如上所述,2D/左视AV流文件包含左视视频流,右视AV流文件包含右视视频流。进而,媒体上的数据是 以分割为几个区段的状态交替地配置用2D/左视AV流文件和右视AV流文件中而形成的。这里,媒体上的数据中的、包含左视视频流的部分是左眼用数据,包含右视视频流的部分是右眼用数据。主控制部6在集成电路3接收到左眼用数据的情况下控制流处理部5,以使其将数据保存到存储器2内的第一区域中,在接收到右眼用数据的情况下控制流处理部5,以使其将数据保存到存储器2内的第二区域中。另外,存储器2的第一、第二区域既可以是将单一的存储器在逻辑上进行区域分割而成的区域,也可以是在物理上不同的存储器。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将左眼用数据作为主视数据、将右眼用数据作为副视数据来继续说明,但也可以是右眼用数据为主视数据、左眼用数据为副视数据。 [0703] 信号处理部7在主控制部6的控制下,将流处理部5分离后的影像类数据及声音类数据通过适当的方法解码。影像类数据用MPEG-2、MPEG-4AVC、MPEG-4MVC、SMPTE VC-1等方式被压缩编码而记录。声音类数据用杜比AC-3、Dolby Digital Plus、MLP、DTS、DTS-HD、线性PCM等方式被压缩编码而记录。信号处理部7用对应于它们的方式进行解码。另外,信号处理部7的模型既可以例如相当于图45所示的TS优先级过滤器与各种解码器的组合,也可以相当于图46所示的各种解码器。进而,信号处理部7从右视视频流之中提取元数据,并通知给AV输出部8。另外,如上所述,按照构成右视视频流的每个GOP配置元数据,元数据包含多个偏移信息与偏移识别码的对。
[0704] 在信号处理部7的模型相当于图45所示的TS优先级过滤器与各种解码器的组合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7首先监视包含在右眼用数据中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根据它们的值甄别包含元数据的TS包。信号处理部7接着在不同的模组中并行地进行从包含图片数据的TS包解码非压缩的图片数据的处理、和从包含元数据的TS包提取元数据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信号处理部7的模型相当于图46所示的各种解码器的情况下,在信号处理部
7中,将包含在右眼用数据中的TS包不论TS优先级标志的值如何都发送给相同的解码器。
该解码器进行从这些TS包解码非压缩的图片数据的处理以及提取元数据的处理。这样,只要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的数据,信号处理部7不论是哪种模型,都能够良好地执行从该数据解码非 压缩的图片数据的处理、和提取元数据的处理。
[0705] 存储器控制部9对从集成电路3内的各功能块向存储器2的访问进行仲裁。 [0706] AV输出部8在主控制部6的控制下,将由信号处理部7解码后的影像类数据相互叠加,对这些影像类数据进行格式变换等之后,向集成电路3外输出。
[0707] 图111是表示流处理部5的代表性的结构的功能块图。流处理部5具备设备流IF部51、多路分离部52、以及切换部53。
[0708] 设备流IF部51是媒体IF部1与集成电路3之间的数据传送用接口。例如在媒体是光盘或硬盘的情况下,设备流IF部51相当于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ATAPI(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 或PATA(Paralle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在媒体是SD卡或USB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的情况下,设备流IF部51相当于卡IF。在媒体是包括CATV等的广播波等的情况下,设备流IF部51相当于调谐器IF。在媒体是以太网、无线LAN、或无线公共线路等网络的情况下,设备流IF部51相当于网络IF。另外,根据媒体的种类,设备流IF部51也可以代替媒体IF部1的功能的一部分而构成,反之也可以将媒体IF部1内置在集成电路3中而作为设备流IF部51使用。
[0709] 多路分离部52从媒体传送来的数据中的、包含影像·声音的再现数据中,分离影像类数据和声音类数据。上述各区段由影像·声音·PG(字幕)·IG(菜单)等的各源包构成。但是,有时副视数据不包含声音。各区段按照各源包中包含的PID(识别码)被分离为影像类·声音类的各TS包,向信号处理部7传送。将处理完成的数据直接或暂时保存到存储器2中之后传送到信号处理部7。另外,多路分离部52的模型对应于例如图45所示的源包解包器、PID过滤器。
[0710] 切换部53切换设备流IF部51接收到的数据的输出目的地或保存目的地。具体而言,当设备流IF部51接收到左眼用数据时,切换部53将该数据的输出目的地或保存目的地设为存储器2内的第一区域,在接收到右眼用数据时设为存储器2内的第二区域。这里,切换部53例如是DMAC(Direct MemoryAccess Controller)。图112是切换部53为DMAC的情况下的切换 部53的周边的功能块图。DMAC53在主控制部6的控制下,将接收数据和保存目的地地址发送给存储器控制部9。接收数据是设备流IF部51接收到的数据,保存目的地地址是该接收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地址。具体而言,设想地址1是存储器2内的第一区域的地址,地址2是第二区域的地址的情况。当接收数据是左眼用数据时,DMAC53向存储器控制部9发送地址1,当接收数据是右眼用数据时发送地址2。存储器控制部9按照从DMAC53发送来的保存目的地地址将接收数据保存到存储器2中。这样,根据接收数据的种类而切换其输出目的地或保存目的地。另外,也可以代替主控制部6而设置控制切换部53的专用的电路。
[0711] 这里,作为流处理部5的代表性的结构,对设备流IF部51、多路分离部52、以及切换部53进行了说明。但是,流处理部5也可以还具备加密引擎部、安全管理部、或直接存储器访问用的控制器等。加密引擎部将接收到的加密数据及密钥数据等解码。安全管理部保持私钥,进行媒体与再现装置之间的设备认证协议等的执行控制。此外,到目前为止,说明了在将从媒体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2中时,切换部53根据该数据是左眼用数据和右眼用数据中的哪个,切换该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在将从媒体接收到的数据暂时保存到存储器2中之后,在向多路分离部52传送时,从该数据划分为左眼用数据和右眼用数据。
[0712] 图113是表示AV输出部8的代表性的结构的功能块图。AV输出部8具备图像叠加部86、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7、以及音频·视频输出IF部88。
[0713] 图像叠加部81将解码后的影像类数据叠加。具体而言,将PG(字幕)或IG(菜单)以图片为单位叠加在左视视频数据或右视视频数据中。图像叠加部81的模型例如是图47所示那样。
[0714] 图114是表示图像叠加处理中的存储器2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存储器2包括对应于左视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对应于右视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对应于图形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以及图像叠加后数据保存区域。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是将解码后的数据在描绘到对应的平面中之前暂时保存的区域。图像叠加后数据保存区域是在将图形平面与左视平面或右视平面叠加后保存该数据的区域。这里,平面既可以是存储器2中的区域,也 可以是虚拟的空间。
[0715] 图115和图116是表示利用了图114所示的存储器2的图像叠加处理的示意图。图像叠加部81首先基于包含在信号处理部7提取的元数据中的偏移信息,对图形平面赋予偏移。图像叠加部81接着将被赋予了偏移的图形平面叠加在影像平面上。具体而言,在图
115中,对图形平面赋予+X的偏移,然后将该图形平面叠加在左视平面上。另一方面,在图
116中,对图形平面赋予-X的偏移,然后将该图形平面叠加在右视平面上。这里,值X是偏移值,用像素数表示。此外,在这些叠加处理中,如各图所示,将水平方向的坐标相等的像素数据彼此合成。将叠加后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2内的图像叠加后数据保存区域中。 [0716] 图117是表示图像叠加处理中的存储器2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存储器
2还具备“对应于偏移完成图形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左视叠加用、右视叠加用)”。在这些平面数据保存区域中,将被赋予了偏移的图形平面在分别叠加到左视平面和右视平面上之前暂时保存。例如,图像叠加部81对图形平面赋予+X的偏移后,暂时保存在“对应于偏移完成图形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左视叠加用)”中。然后,图像叠加部81从该平面数据保存区域读取图形平面,叠加到左视平面上,将得到的结果保存到图像叠加后数据保存区域中。
另一方面,图像叠加部81对图形平面赋予-X的偏移后,暂时保存在“对应于偏移完成图形的平面数据保存区域(右视叠加用)”中。然后,图像叠加部81从该平面数据保存区域读取图形平面,叠加到右视平面中,将得到的结果保存到图像叠加后数据保存区域中。 [0717] 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对解码后或叠加后的影像类数据根据需要进行尺寸变更处理、IP变换处理、降噪处理、或帧速率变换处理等。尺寸变更处理是将影像的尺寸扩大/缩小的处理。IP变换处理是在渐进方式和交错方式之间变换扫描方式的处理。降噪处理是从影像中除去噪声的处理。帧速率变换处理是变换帧速率的处理。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
82将处理后的数据向图像叠加部81或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送出。
[0718] 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将由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处理后的影像类数据、和解码后的声音类数据通过编码处理等变换为规定的数据发送形式。另外,如后所述,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的一部分也可以装备在集成电 路3之外。
[0719] 图118是AV输出部8和再现装置的数据输出部的详细功能块图。AV输出部8及再现装置的数据输出部对应于多个数据发送形式。具体而言,如图118所示,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具备模拟视频输出IF部83a、模拟音频输出IF部83c、以及数字音频输出IF部83b。
[0720] 模拟视频输出IF部83a将由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处理后的影像类数据变换为模拟影像信号形式并输出。模拟视频输出IF部83a例如包括与NTSC、PAL、以及SECAM中的某个方式相对应的合成视频编码器、S影像信号(Y/C分离)用编码器、组件影像信号用编码器、以及D/A变换器(DAC)。
[0721] 数字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b将解码后的声音类数据和由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处理后的影像类数据一体化,再加密。然后,数字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b将加密数据匹配于数据发送标准进行编码并输出。例如,图42所示的HDMI通信部对应于数字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b。
[0722] 模拟音频输出IF部83c将解码后的声音类数据进行D/A变换,输出模拟声音数据。音频DAC等对应于模拟音频输出IF部83c。
[0723] AV输出部8及再现装置的数据输出部能够依存于显示装置·扬声器4支持的数据接收装置或数据输入端子来切换影像类数据及声音类数据的发送形式。此外,AV输出部8及再现装置的数据输出部能够使用户选择这些发送形式。进而,还能够将从相同的内容变换后的数据不仅以单一的发送形式、而以多个发送形式并行发送。
[0724] 这里,作为AV输出部8的代表性的结构,对图像叠加部81、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以及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进行了说明。但是,AV输出部8也可以还具备图形引擎部等。图形引擎部对由信号处理部7解码后的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画面合成、曲线描绘、3D显示等图形处理。
[0725] 以上是对实施方式4的再现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另外,在集成电路3中也可以不将上述功能块全部内置。相反,也可以将存储器2内置在集成电路3中。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将主控制部6和信号处理部7作为相互独立的功能块进行了说明。但是,主控制部6也可以进行信号处理部7的处理的一部分。
[0726] 将集成电路3内的功能块间连接的控制总线以及数据总线的拓扑只要匹配于各功能块的处理的顺序及内容来选择就可以。图119(a)、图119(b)是表示集成电路3内的控制总线及数据总线的拓扑的例子的示意图。参照图119(a),控制总线21和数据总线22都配置为,使各功能块5~9直接连结在其他全部功能块上。除此以外,如图119(b)所示,数据总线23也可以配置为,将各功能块5~8仅直接连结在存储器控制部9上。在此情况下,各功能块5~8经由存储器控制部9、还有存储器2向其他功能块传送数据。
[0727] 集成电路3也可以代替安装在单一的芯片上的LSI而是多芯片模组。在此情况下,由于构成集成电路3的多个芯片被封固在一个封装中,所以集成电路3在外观上是单一的LSI。集成电路3除此以外也可以利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重构处理器构成。FPGA是在制造后能够编程的LSI。可重构处理器是能够将内部的电路单元间的连接、以及各电路单元的设定重构的LSI。
[0728] <集成电路3向显示装置的安装>
[0729] 也可以将与上述集成电路3同样的集成电路安装在显示装置中,使该显示装置进行实施方式4的再现装置进行的上述处理。图120是表示安装在该显示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和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功能块图。参照图120,集成电路3利用媒体IF部1和存储器2,对媒体IF部1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与上述信号处理同样的处理。将由集成电路3处理后的影像类数据向显示驱动部10传送。显示驱动部10按照该影像类数据控制显示面板11。其结果,将该影像类数据作为影像输出到显示面板11的画面上。另一方面,将由集成电路3处理后的声音类数据通过扬声器12作为声音加以输出。
[0730] 图121是图120所示的AV输出部8的详细功能块图。AV输出部8与图118所示的结构不同,具备视频输出IF部84和音频输出IF部85。视频输出IF部84和音频输出IF部85设置在集成电路3的内部和外部中的哪里都可以。视频输出IF部84从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向显示驱动部10传送影像类数据。音频输出IF部85从信号处理部7向扬声器12传送声音类数据。另外,视频输出IF部84和音频输出IF部85也可以分别具备多个。此外,视频输出IF部84和音频输出IF部85也可以一体化。
[0731] <利用集成电路3的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
[0732] 图122是利用了集成电路3的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的流程图。在光盘被插入到盘驱动器中等、媒体IF部1连结在媒体上并可数据接收时开始该再现处理。在该再现处理中,再现装置从媒体接收数据并解码。然后,再现装置将解码后的数据作为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输出。
[0733] 在步骤S1中,媒体IF部1从媒体接收或读取数据,向流处理部5传送。然后,处理向步骤S2前进。
[0734] 在步骤S2中,流处理部5将在步骤S1中接收或读取的数据分离为影像类数据和声音类数据。然后,处理向步骤S3前进。
[0735] 在步骤S3中,信号处理部7将在步骤S2中分离的各数据通过适合于其编码方式的方法解码。信号处理部7还与该解码处理并行,从右眼用数据之中提取元数据,向AV输出部8通知。这里,信号处理部7也可以监视包含在右眼用数据中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来甄别包含元数据的TS包。与其不同地,信号处理部7也可以进行相同的解码器从TS包解码非压缩的图片数据的处理、和提取元数据的处理这两者。然后,处理向步骤S4前进。 [0736] 在步骤S4中,AV输出部8对在步骤S3中解码后的影像类数据进行叠加处理。此时,AV输出部8根据需要从在步骤S3中提取的元数据中检索偏移信息加以使用。然后,处理向步骤S5前进。
[0737] 在步骤S5中,AV输出部8输出在步骤S2~4中处理后的影像类数据及声音类数据。然后,处理向步骤S6前进。
[0738] 在步骤S6中,主控制部6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再现处理。在还剩余有应由媒体IF部1从媒体新接收或读取的数据等的情况下,从步骤S1起重复处理。另一方面,在因光盘被从盘驱动器取出、或从用户指示了再现停止等而媒体IF部1结束从媒体的数据接收或读取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0739] 图123是表示图122所示的各步骤S1~6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图122所示的各步骤S101~110在主控制部6的控制下进行。步骤S101~103主要相当于步骤S1的详细情况,步骤104主要相当于步骤S2的详细情况,步骤S105主要相当于步骤S3的详细情况,步骤S106~108主要相当于步骤S4的详细情况,步骤S109、S110主要相当于步骤S5的详细情况。
[0740] 在步骤S101中,设备流IF部51通过媒体IF部1在接收或读取再现对象的数据之前从媒体先接收或读取该数据的再现所需要的数据、例如播放列表文件及片断信息文件。设备流IF部51还经由存储器控制部9将该数据保存到存储器2中。然后,处理向步骤S102前进。
[0741] 在步骤S102中,主控制部6根据包含在片断信息文件中的流属性信息,识别保存在媒体中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各自的编码方式。主控制部6还进行信号处理部7的初始化,以使其能够执行对应于识别出的编码方式的解码处理。然后,处理向步骤S103前进。 [0742] 在步骤S103中,设备流IF部51通过媒体IF部1从媒体接收或读取再现对象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特别是,将这些数据以区段为单位接收或读取。设备流IF部51还将这些数据经由切换部53和存储器控制部9保存在存储器2中。特别是,在接收或读取左眼用数据时,主控制部6控制切换部53,使左眼用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向存储器2内的第一区域切换。另一方面,在接收或读取右眼用数据时,主控制部6控制切换部53,使右眼用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向存储器2内的第二区域切换。然后,处理向步骤S104前进。
[0743] 在步骤S104中,将保存在存储器2中的数据向流处理部5内的多路分离部52传送。多路分离部52首先从构成该数据的各源包读取PID。多路分离部52接着按照该PID,识别包含在该源包中的TS包是影像类数据和声音类数据中的哪种。多路分离部52还按照识别结果向信号处理部7内的对应的解码器传送各TS包。这里,信号处理部7也可以监视包含在右眼用数据中的TS包的TS优先级标志,向与主影像解码器不同的专用模组、即偏移元数据处理部传送包含元数据的TS包。然后,处理向步骤S105前进。
[0744] 在步骤S105中,在信号处理部7内,各解码器将传送来的TS包用适当的方法解码。信号处理部7还与该解码处理并行地从右眼用数据之中提取元数据,向AV输出部8通知。这里,该提取处理既可以由与主影像解码器不同的偏移元数据处理部进行,也可以与解码处理同时地由主影像解码器进行。然后,处理向步骤S106前进。
[0745] 在步骤S106中,将在信号处理部7中解码后的左视视频流及右视视频流的各图片发送给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将这些 图片匹配于显示装置4的分辨率进行尺寸变更。然后,处理向步骤S107前进。
[0746] 在步骤S107中,图像叠加部81从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接收由在步骤S106中进行了尺寸变更后的图片构成的视频平面数据。另一方面,图像叠加部81从信号处理部7接收解码后的PG平面数据和IG平面数据。图像叠加部81还将这些平面数据相互叠加。然后,处理向步骤S108前进。
[0747] 在步骤S108中,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从图像叠加部81接收在步骤S107中叠加后的平面数据。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还对该平面数据进行IP变换。然后,处理向步骤S109前进。
[0748] 在步骤S109中,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从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接收在步骤S108中受到IP变换的影像类数据,从信号处理部7接受解码后的声音类数据。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还对这些数据按照显示装置·扬声器4的数据输出方式、或者对它们的数据发送方式进行编码处理及D/A变换等。由此,将影像类数据和声音类数据分别变换为模拟输出形式或数字输出形式。例如,在模拟输出形式的影像类数据中,包括合成影像信号、S影像信号、以及组件影像信号等。此外,作为数字输出形式而支持HDMI等。然后,处理向步骤S110前进。
[0749] 在步骤S110中,音频·视频输出IF部83将在步骤S109中处理后的影像类数据及声音类数据向显示装置·扬声器4发送。然后,处理向步骤S6前进。另外,关于步骤S6援用上述说明。
[0750] 在上述各步骤中,也可以每当处理数据时将其结果暂时保存到存储器2中。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步骤S106及S108中的由视频输出格式变换部82进行的尺寸变更处理及IP变换处理。进而,也可以除了这些处理以外、或者代替这些处理而进行降噪处理及帧速率变换处理等其他处理。进而,可能的话也可以变更处理顺序。
[0751] 在用图120所示的显示装置中进行再现处理的情况下,该再现处理的流程图也基本上与图122、图123所示的流程图是同样的。图120、图121所示的各功能块与图110、图113所示的各功能块同样地动作。
[0752] 《补充》
[0753] <3D影像的再现方法的原理>
[0754] 3D影像的再现方法大体分为使用全息技术的方法、和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两种。 [0755] 使用全息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给视听者的视觉带来与从现实的立体物体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光学信息大致完全相同的信息,使该视听者立体地看到影像中的物体。但是,将该方法用于运动图像显示的技术在理论上还没有建立。但是,该运动图像显示所需要的、能够实时地处理庞大的运算的计算机、以及每1mm几千条的超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通过当前的技术都还很难实现。因而,将该方法作为商业用途实用化的目标在当前时刻几乎没有成立。
[0756] 所谓“视差影像”,是指在观看一个场景的视听者的各眼中映照的2D影像的对、即左视和右视的对。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将一个场景的左视和右视再现以使其仅由视听者的各眼看到,使该视听者立体地看到该场景。
[0757] 图82(a)~图82(c)是用来说明通过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进行的3D影像(立体视觉影像)的再现原理的示意图。图82(a)是视听者VWR观看放置在脸的正面的立方体CBC的情形的俯视图。图82(b)、图82(c)分别是将此时在视听者VWR的左眼LEY、右眼REY中看到的立方体CBC的外观表示为2D影像的示意图。将图82(b)、图82(c)比较可知,在各眼中看到的立方体CBC的外观稍稍不同。因为该外观的差、即两眼视差,视听者VWR能够立体地辨识立方体CBC。因而,在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中,首先,对一个场景、例如图82(a)所示的立方体CBC,准备视点不同的左右的2D影像、例如图82(b)所示的立方体CBC的左视、以及图82(c)所示的其右视。这里,各视点的位置由视听者VWR的两眼视差决定。接着,将各2D影像再现,以使其仅由视听者VWR的各自的眼睛看到。由此,对于视听者VWR来说,在画面上再现的该场景、即立方体CBC的影像看起来是立体的。这样,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与使用全息技术的方法不同,在至多准备从两个视点看到的2D影像就可以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0758] 关于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提出了多种用来将其具体化的方式。这些方式从使左右的2D影像怎样由视听者的各个眼睛看到的观点看,分为时分式、使用双凸透镜的方式、以及二色分离方式等。
[0759] 在时分式中,在画面上将左右的2D影像每隔一定时间交替地显示,而使视听者通过快门式眼镜观察画面。这里,快门式眼镜的各透镜例如由液晶面板形成。各透镜同步于画面上的2D影像的切换而交替地使光整体上均匀地透过或遮断。即,各透镜作为将视听者的眼睛周期性地遮挡的快门发挥功能。更详细地讲,在画面上显示着左影像的期间,快门式眼镜使左侧的透镜透过光,使右侧的透镜遮断光。反之,在画面上显示着右影像的期间,快门式眼镜使右侧的透镜透过光,使左侧的透镜遮断光。由此,在视听者的眼睛中,左右的影像的残像重叠而看起来为一个3D影像。
[0760] 在时分式中,如上所述,将左右的影像以一定周期交替地显示。例如在2D影像的再现中每1秒显示24张影像帧时,在3D影像的再现中,将左右的影像加在一起而每1秒显示48张影像帧。因而,在该方式中,能够快速执行画面的改写的显示装置是优选的。 [0761] 在使用双凸透镜的方式中,将左右的各影像帧分割为沿纵向细长的短条形的小区域,在一个画面之中将左右的影像帧的各小区域沿横向交替地排列并显示。这里,画面的表面被双凸透镜覆盖。双凸透镜是将多个细长的拱形透镜平行地排列而做成一张片状的结构。各拱形透镜在画面的表面上沿纵向延伸。当通过双凸透镜使视听者观看上述左右的影像帧时,能够使来自左影像帧的显示区域的光仅成像在视听者的左眼中,使来自右影像帧的显示区域的光仅成像在右眼中。这样,通过在左右的眼睛中映照的影像间的两眼视差,使视听者看到3D影像。另外,在该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双凸透镜而使用具有同样的功能的液晶元件等其他光学部件。除此以外,也可以例如在左影像帧的显示区域中设置纵偏振光的过滤器,在右影像帧的显示区域中设置横偏振光的过滤器。此时,使视听者通过偏振光眼镜观看画面。这里,在该偏振光眼镜中,在左侧的透镜中设置有纵偏振光过滤器,并且在右侧的透镜中设置有横偏振光过滤器。因而,左右的影像仅由视听者的各自的眼睛看到,所以能够使视听者看到3D影像。
[0762] 在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中,3D影像内容除了最初由左右影像的组合构成的情况以外,也可以由2D影像与深度图的组合构成。该2D影像表示从再现对象的3D影像向虚拟的2D画面的投影,深度图按每个像素表示该3D影像的各部分相对于该2D画面的进深。当3D影像内容由2D影像与深度 图的组合构成时,3D再现装置或者显示装置首先从这些组合构成左右的影像,接着从这些影像以上述方式的某种将3D影像再现。
[0763] 图83是表示由2D影像MVW与深度图DPH的组合构成左视LVW和右视RVW的例子的示意图。参照图83,在2D影像MVW中,在背景BGV之中显示有圆板DSC。深度图DPH按照每个像素表示该2D影像MVW内的各部分的进深。根据该深度图DPH,2D影像MVW中的、圆板DSC的显示区域DA1的进深比画面靠近前,并且背景BGV的显示区域DA2的进深比画面靠里侧。在再现装置内,视差影像生成部PDG首先根据深度图DPH表示的各部分的进深计算2D影像MVW内的各部分的两眼视差。视差影像生成部PDG接着使2D影像MVW内的各部分的显示位置对应于计算出的两眼视差而向左右移动,构成左视LVW和右视RVW。在图83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2D影像MVW内的圆板DSC的显示位置,视差影像生成部PDG使左视LVW内的圆板DSL的显示位置向右移动该两眼视差的一半S1,使右视RVW内的圆板DSR的显示位置向左移动该两眼视差的一半S1。由此,对于视听者来说,圆板DSC看起来比画面靠近前。另一方面,相对于2D影像MVW内的背景BGV的显示位置,视差影像生成部PDG使左视LVW内的背景BGL的显示位置向左移动该两眼视差的一半S2,使右视RVW内的背景BGR的显示位置向右移动该两眼视差的一半S2。由此,对于视听者来说,背景BGV看起来比画面靠里侧。
[0764] 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的3D影像的再现系统中,在电影院以及游乐园的游玩项目等中使用的再现系统已经建立并普遍地使用。因而,该方法对于能够再现3D影像的家庭影院系统的实用化也是有效的。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设想为使用视差影像的方法中的、时分式或使用偏振光眼镜的方式。但是,对于与这些方式不同的其他方式,只要它们使用视差影像就能够采用本发明。这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0765]
[0766] 在作为BD-ROM盘101的文件系统而使用UDF时,图2所示的卷区域202B一般包括分别记录有多个目录、文件集记述符、以及末端记述符的的区域。“目录”是构成同一目录的数据群。“文件集记述符”表示记录有 根目录的文件入口的扇区的LBN。“末端记述符”表示文件集记述符的记录区域的末端。
[0767] 各目录具有共通的数据构造。各目录特别包括文件入口、目录文件、以及下级文件群。
[0768] “文件入口”包括记述符标签、ICB(Information Control Block)标签、以及分配记述符。“记述符标签”表示包含该记述符标签的数据的种类是文件入口。例如当记述符标签的值是“261”时,该数据的种类是文件入口。“ICB标签”表示该文件入口自身的属性信息。“分配记述符”表示记录有属于相同的目录的目录文件的扇区的LBN。
[0769] “目录文件”一般包括多个下级目录的文件识别记述符和下级文件的文件识别记述符。“下级目录的文件识别记述符”是用来访问放置在该目录之下的下级目录的信息。该文件识别记述符包括该下级目录的识别信息、目录名的长度、文件入口地址、以及目录名本身。特别是,文件入口地址表示记录有该下级目录的文件入口的扇区的LBN。“下级文件的文件识别记述符”是用来访问放置在该目录之下的下级文件的信息。该文件识别记述符包括该下级文件的识别信息、文件名的长度、文件入口地址、以及文件名本身。特别是,文件入口地址表示记录有该下级文件的文件入口的扇区的LBN。“下级文件的文件入口”如后所述,包括构成下级文件的主体的数据的地址信息。
[0770] 只要依次沿着文件集记述符和下级目录/文件的文件识别记述符,就能够访问记录在卷区域202B中的任意的目录/文件的文件入口。具体而言,首先,根据文件集记述符确定根目录的文件入口,根据该文件入口内的分配记述符确定根目录的目录文件。接着,从该目录文件检测根目录之下的目录的文件识别记述符,根据其中的文件入口地址确定该目录的文件入口。进而,根据该文件入口内的分配记述符确定该目录的目录文件。接着,根据该目录文件中的、下级目录或者下级文件的文件识别记述符内的文件入口地址确定该下级目录或下级文件的文件入口。
[0771] “下级文件”分别包括区段和文件入口。“区段”一般是多个,分别是盘上的逻辑地址、即LBN连续的数据串。区段的整体构成下级文件的主体。“文件入口”包括记述符标签、ICB标签、以及分配记述符。“记述符标签” 表示包含该记述符标签的数据的种类是文件入口。“ICB标签”表示该文件入口自身的属性信息。“分配记述符”对各区段各设有一个,表示卷区域202B上的各区段的配置,具体而言表示各区段的尺寸和其前端的LBN。因而,通过参照各分配记述符,能够访问各区段。除此以外,各分配记述符的高两位表示在该分配记述符表示的LBN的扇区中是否实际记录有区段。即,当该高两位是“0”时,表示对该扇区已经分配区段并且已经记录,当是“1”时,表示对该扇区已经分配区段但未记录。
[0772] 与利用UDF的上述文件系统同样,在对卷区域202B的文件系统中,一般在将记录在卷区域202B中的各文件分割为多个区段时,如上述分配记述符那样,将表示各区段的配置的信息一起记录到卷区域202B中。通过参照该信息,能够知道各区段的配置、特别是其逻辑地址。
[0773] <数据块和区段块的尺寸>
[0774] 如图19所示,BD-ROM盘101上的多路复用流数据被分割为从属视数据块D[n]和基视数据块B[n]而配置(n=0、1、2、3、……)。这些数据块群D[n]、B[n]还通过沿着轨道以交织配置连续地记录,构成多个区段块1901~1903。为了从这些区段块1901~1903将2D影像和3D影像中的任一个都无缝地再现,只要各数据块和各区段块1901~1903的尺寸满足基于再现装置102的性能的以下的条件就可以。
[0775] 《基于2D再现模式的性能的条件》
[0776] 图84是表示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内的再现处理系统的块图。参照图84,该再现处理系统包括图37所示的BD-ROM驱动器3701、读缓冲器3721、以及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BD-ROM驱动器3701从BD-ROM盘101读取2D区段,以读取速度RUD54向读缓冲器3721传送。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从储存在读缓冲器3721内的各2D区段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2D读取源包,解码为影像数据VD和声音数据AD。
[0777] 平均传送速度REXT2D等于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从各源包提取TS包的处理的平均速度的192/188倍,一般按照每个2D区段而不同。平均传送速度REXT2D的最高值RMAX2D等于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的192/188倍。这里,系数192/188等于源包与TS包之间的字节数的比。平均传送速度REXT2D通常用位/秒表示,具体而言,等于将以位为单位表示的2D区段的 尺寸用区段ATC时间除时的值。“以位为单位表示的区段的尺寸”等于该区段内的源包数与每一个源包的位数(=192[字节]×8[位/字节])的乘积。
[0778] 读取速度RUD54通常用位/秒表示,设定为比平均传送速度REXT2D的最高值RMAX2D高的值、例如54Mbps:RUD54>RMAX2D。由此,在BD-ROM驱动器3701从BD-ROM盘101读取一个2D区段的期间,防止伴随着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的解码处理而出现的读缓冲器3721的下溢。
[0779] 图85(a)是表示在2D再现模式下的动作过程中的、储存在读缓冲器3721中的数据量DA的变化的曲线图。图85(b)是表示再现对象的区段块8510与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85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85(b),按照再现路径8520,从BD-ROM盘101向读缓冲器3721读取区段块8510内的各基视数据块B[n](n=0、1、2、……)作为一个2D区段EXT2D[n]。参照图85(a),在各2D区段EXT2D[n]的读取期间PR2D[n]中,储存数据量DA以等于读取速度RUD54与平均传送速度REXT2D[n]之间的差RUD54-REXT2D[n]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在两个连续的2D区段EXT2D[n-1]、EXT2D[n]之间发生跳跃J2D[n]。在该跳跃期间PJ2D[n]中,从属视数据块D[n]的读取被跳过,所以从BD-ROM盘101的数据读取停止。因而,在跳跃期间PJ2D[n]中,储存数据量DA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2D[n]减少。
[0780] 由BD-ROM驱动器3701进行的读取/传送动作实际上并不是由图85(a)的曲线表示的连续的动作,而是断续的动作。由此,在各2D区段的读取期间PR2D[n]中防止储存数据量DA超过读缓冲器3721的容量、即读缓冲器3721的溢出。即,图85(a)的曲线是将实际上是阶段状的增减近似地表示为直线性的增减的曲线。
[0781] 为了从图85(b)所示的区段块8510无缝地再现2D影像,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1]、[2]就可以。
[0782] [1]在各跳跃期间PJ2D[n]中,必须使从读缓冲器3721向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的数据供给持续,来使该解码器3725确保连续的输出。为此,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就可以:各2D区段EXT2D[n]的尺寸SEXT2D[n]等于从该读取期间PR2D[n]到下个跳跃期间PJ2D[n+1]从读缓冲器3721 向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传送的数据量。在此情况下,如图85(a)所示,储存数据量DA在该跳跃期间PJ2D[n+1]的结束时,不低于该读取期间PR2D[n]的开始时的量。
即,在各跳跃期间PJ2D[n]中从读缓冲器3721向系统目标解码器3725的数据供给持续,特别是读缓冲器3721不发生下溢。这里,读取期间PR2D[n]的长度等于将2D区段EXT2D[n]的尺寸SEXT2D[n]用读取速度RUD54除后的值SEXT2D[n]/RUD54。因而,各2D区段EXT2D[n]的尺寸SEXT2D[n]只要是下式(1)的右边表示的最小区段尺寸以上就可以:
[0783] [数式1]
[0784]
[0785]
[0786] 在式(1)中,跳跃时间TJUMP-2D[n]是跳跃期间PJ2D[n]的长度,以秒为单位表示。另一方面,读取速度RUD54和平均传送速度REXT2D都用位/秒表示。因而,在式(1)中,将平均传送速度REXT2D用数“8”除,将2D区段的尺寸SEXT2D[n]的单位从位变换为字节。即,2D区段的尺寸SEXT2D[n]以字节为单位表示。函数CEIL()是指将括号内的数值的小数点以下的尾数四舍五入的操作。
[0787] [2]由于读缓冲器3721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跳跃时间TJUMP-2D[n]的最大值受到限制。即,即使在跳跃期间PJ2D[n]的紧前面储存数据量DA充满了读缓冲器3721的容量,如果跳跃时间TJUMP-2D[n]过长,也有在跳跃期间PJ2D[n]中储存数据量DA达到0而发生读缓冲器3721的下溢的危险性。以下,将在从BD-ROM盘101向读缓冲器3721的数据供给中断的状态下储存数据量DA从读缓冲器3721的容量达到0的时间、即能够保证无缝再现的跳跃时间TJUMP-2D的最大值称作“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
[0788] 在光盘的标准中通常跳跃距离与最大跳跃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光盘驱动器的访问速度等决定。图86是关于BD-ROM盘的跳跃距离SJUMP与最大跳 跃时间TJUMP_MAX之间的对应表的一例。参照图86,跳跃距离SJUMP以扇区为单位表示,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以m秒为单位表示。1扇区等于2048字节。当跳跃距离SJUMP属于0扇区、1~10000扇区、10001~20000扇区、20001~40000扇区、40001扇区~1/10行程、以及1/10行程以上的各范围时,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分别是0m秒、250m秒、300m秒、350m秒、700m秒、以及1400m秒。跳跃距离SJUMP等于0扇区时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等于零扇区转移时间TJUMP0。但是,在图86的例子中,将零扇区转移时间TJUMP0看作0m秒。
[0789] 因为以上,应代入到式(1)中的跳跃时间TJUMP-2D[n]是由BD-ROM盘的标准按不同跳跃距离规定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具体而言,在图86的表中,将2D区段EXT2D[n-1]、EXT2D[n]间的跳跃距离SJUMP、即与从第(n+1)个2D区段EXT2D[n]的后端到第(n+2)个2D区段EXT2D[n+1]的前端为止的扇区数相对应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作为跳跃时间TJUMP-2D[n]代入到式(1)中。
[0790] 在两个2D区段EXT2D[n]、EXT2D[n+1]间的跳跃J2D[n]中,由于其跳跃时间TJUMP-2D[n]受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限制,所以该跳跃距离SJUMP、即两个2D区段EXT2D[n]、EXT2D[n+1]的间隔也受到限制。如该跳跃距离SJUMP的最大值那样,将跳跃时间TJUMP等于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时的跳跃距离SJUMP称作“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在2D影像的无缝再现中,除了2D区段的尺寸满足式(1)以外,还需要2D区段的间隔是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以下。
[0791] 在各区段块内中,2D区段的间隔等于从属视数据块的尺寸。因而,其尺寸被限制为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以下。具体而言,在2D区段间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被限制为图86中规定的最小值250秒时,该2D区段的间隔、即从属视数据块的尺寸被限制为对应的最大跳跃距离SJUJMP_MAX=10000扇区以下。
[0792] 在将配置在不同的记录层中的两个区段块之间无缝地连接时,从位于在前的区段块的后端的第(n+1)个2D区段EXT2D[n]到位于在后的区段块的前端的第(n+2)个2D区段EXT2D[n+1]发生长跳跃。该长跳跃伴随着焦点跳跃等、记录层的切换操作。因而,该长跳跃所需要的时间 除了在图86的表中规定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以外,还包括记录层的切换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即“层切换时间”。“层切换时间”例如是350m秒。其结果,在第(n+1)个2D区段EXT2D[n]的尺寸应满足的式(1)中,跳跃时间TJUMP-2D[n]由两个参数TJ[n]、TL[n]的和决定:TJUMP-2D[n]=TJ[n]+TL[n]。第一参数TJ[n]表示根据BD-ROM盘的规格而对长跳跃的跳跃距离SJUMP规定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该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等于在图86的表中与从第(n+1)个2D区段EXT2D[n]的后端到第(n+2)个2D区段EXT2D[n+1]的前端为止的扇区数建立了对应的值。第二参数TL[n]表示层切换时间、例如350m秒。因而,两个2D区段EXT2D[n]、EXT2D[n+1]的间隔被限制为,在图86的表中与从长跳跃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减去层切换时间后的值相对应的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以下。
[0793] 《基于3D再现模式的性能的条件》
[0794] 图87是表示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内的再现处理系统的块图。参照图87,该再现处理系统包括图42所示的BD-ROM驱动器4201、开关4220、RB1 4221、RB2 4222、以及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BD-ROM驱动器4201从BD-ROM盘101读取区段SS,以读取速度RUD72向开关4220传送。开关4220将各区段SS分离为基视数据块和从属视数据块。基视数据块被向RB1 4221保存,从属视数据块被向RB2 4222保存。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从RB1 4221内的各基视数据块读取源包,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从RB24222内的各从属视数据块读取源包。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还将读取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的的对解码为影像数据VD和声音数据AD。
[0795] 基视传送速度REXT1和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分别等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从基视数据块和从属视数据块的各源包提取TS包的处理的平均速度的192/188倍。基视传送速度REXT1的最高值RMAX1等于对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的192/188倍。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的最高值RMAX2等于对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的192/188倍。各传送速度REXT1、REXT2通常用位/秒表示,具体而言,等于将以位为单位表示的各数据块的尺寸用区段ATC时间除时的值。区段ATC时间等于将该数据块内的源包全部从RB1 4221或 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所需要的时间。
[0796] 读取速度RUD72通常用位/秒表示,设定为比传送速度REXT1、REXT2中的任一个的最高值RMAX1、RMAX2都高的值、例如72Mbps:RUD72>RMAX1、RUD72>RMAX2。由此,在由BD-ROM驱动器4201从BD-ROM盘101读取一个区段SS的期间,防止伴随着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解码处理而产生的RB1 4221和RB2 4222的下溢。
[0797] [区段块内的无缝连接]
[0798] 图88(a)、图88(b)是表示当从一个区段块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储存在RB1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图88(c)是表示该区段块8810与
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88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88(c),按照再现路径
8820,将区段块8810的整体作为一个区段SS一起读取。然后,通过开关4220从该区段SS分离为从属视数据块D[k]和基视数据块B[k](k=……、n、n+1、n+2、……)。
[0799] 由BD-ROM驱动器4101进行的读取/传送动作实际上不是由图88(a)、图88(b)的各曲线表示的连续的,而是断续的动作。由此,在各数据块D[k]、B[k]的读取期间PRD[k]、PRB[k]中,防止RB1 4221、RB2 4222的溢出。即、图88(a)、图88(b)的各曲线是将实际是阶段状的增减近似地表示为直线性的增减的曲线。
[0800] 参照图88(a)、图88(b),在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的读取期间PRD[n]中,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之间的差RUD72-REXT2[n]的速度增加,RB1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减少。参照图88(c),从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到第(n+1)个基视数据块B[n]发生零扇区转移J0[2n]。如图88(a)、图88(b)所示,在零扇区转移期间PJ0[n]中,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持续减少,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减少。
[0801] 再参照图88(a)、图88(b),在第(n+1)个基视数据块B[n]的读取期间PRB[n]中,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之间的差RUD72-REXT1[n]的速度增加。另一 方面,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持续减少。再参照图88(c),从该基视数据块B[n]到下个从属视数据块D[n+1]发生零扇区转移J0[2n+1]。如图88(a)、图88(b)所示,在零扇区转移期间PJ0[2n+1]中,RB1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减少,RB2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持续减少。
[0802] 为了从一个区段块8810无缝地再现3D影像,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3]、[4]就可以:
[0803] [3]第(n+1)个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至少等于从该读取期间PRB[n]到下个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PRB[n+1]的紧前面为止从RB1 4221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在此情况下,如图88(a)所示,在下个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PRB[n+1]的紧前面,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不低于在第(n+1)个基视数据块B[n]的读取期间PRB[n]紧前面的量。这里,第(n+1)个基视数据块B[n]的读取期间PRB[n]的长度等于将该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用读取速度RUD72除的值SEXT1[n]/RUD72。另一方面,第(n+2)个从属视数据块D[n+1]的读取期间PRD[n+1]的长度等于将该从属视数据块D[n+1]的尺寸SEXT2[n+1]用读取速度RUD72除后的值SEXT2[n+1]/RUD72。因而,该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只要是用下式(2)的右边表示的最小区段尺寸以上就可以: [0804] [数式2]
[0805]
[0806]
[0807] [4]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的尺寸SEXT2[n]至少等于在从其读取期间PRD[n]到下个从属视数据块D[n+1]的读取期间PRD[n+1]的紧前面为止从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在此情况下,如图88(b)所示,在下个从属视数据块D[n+1]的读取期 间PRD[n+1]的紧前面,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不低于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的读取期间PRD[n]紧前面的量。这里,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的读取期间PRD[n]的长度等于将该从属视数据块D[n]的尺寸SEXT2[n]用读取速度RUD72除后的值SEXT2[n]/RUD72。因而,该从属视数据块D[n]的尺寸SEXT2[n]只要是由下式(3)的右边表示的最小区段尺寸以上就可以:
[0808] [数式3]
[0809]
[0810]
[0811] [区段块间的无缝连接]
[0812] 图89(b)是表示第(M+1)个(整数M是1以上)区段块8901和第(M+2)个区段块8902、以及这些区段块8901、8902与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89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89(b),两个区段块8901、8902之间被层边界LB或其他数据的记录区域分离。
按照再现路径8920,先将第(M+1)个区段块8901的整体作为第(M+1)个区段SSEXTSS[M]一起读取。在其之后立刻发生跳跃J[M]。接着,将第(M+2)个区段块8902作为第(M+2)个区段SSEXTSS[M+1]一起读取。
[0813] 图89(a)是表示当从两个区段块8901、89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以及它们的和DA1+DA2的变化的曲线群。在图89(a)中,单点划线的曲线表示储存在RB1 4221中的数据量DA1的变化,虚线的曲线表示储存在RB24222中的数据量DA2的变化,实线的曲线表示两数据量的和DA1+DA2的变化。这里,实线的曲线是将每读取一个数据块而发生的细微的变化平均地直线性近似的曲线。进而,将零扇区转移时间TJUMP0看作“0秒”。
[0814] 参照图89(a),在将第(M+1)个区段块8901的整体从BD-ROM盘101向RB1 4221、RB2 4222读取的期间PRBLK[M]中,储存在它们中的数据量DA1、DA2也增大。具体而言,在第(M+1)个区段块8901整体的读取期间PRBLK[M]中,储存数据量的和DA1+DA2以等于读取速度 RUD72与平均传送速度REXTSS[M]之间的差RUD72-REXTSS[M]的速度增加。该平均传送速度REXTSS[M]被评价为将第(M+1)个区段块8901整体的尺寸、即第(M+1)个区段SSEXTSS[M]的尺寸SEXTSS[M]用该区段ATC时间TEXTSS除后的值。
[0815] 在第(M+1)个区段块8901的后端的基视数据块被读入到RB1 4221中的时刻,储存数据量的和DA1+DA2达到最大值。在其紧后面的跳跃J[M]的期间PJ[M]中,储存数据量的和DA1+DA2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SS[M]减少。因而,通过将储存数据量的和DA1+DA2的最大值调节为充分大,能够防止跳跃J[M]中的RB1 4221、RB2 4222中的任一个的下溢。其结果,能够无缝地连接两个区段块8901、8902。
[0816] 储存数据量的和DA1+DA2的最大值由第(M+1)个区段块8901的尺寸决定。因而,为了将第(M+1)个区段块8901无缝地连接到第(M+2)个区段块8902上,只要第(M+1)个区段块8901的尺寸、即第(M+1)个区段SSEXTSS[M]的尺寸SEXTSS[M]满足以下的条件[5]就可以。
[0817] [5]在位于第(M+1)个区段块8901的前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的读取期间PRD[m]中进行预装载(整数m是1以上)。在该预装载期间PRD[m]中,由于对应于该从属视数据块D的基视数据块B还没有保存在RB14221中,所以不能将从属视数据块D从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因而,在该预装载期间PRD[m]中,接在其紧前面的跳跃J[M-1]的期间之后,将第M个区段块的数据从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由此,维持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数据供给。同样,在位于第(M+2)个区段块8902的前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的读取期间PRD[n]中也进行预装载(整数n是m+1以上)。因而,在该预装载期间PRD[n]中,接在其紧前面的跳跃J[M]的期间之后,将第(M+1)个区段块8901的数据从RB2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由此,维持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数据供给。因此,为了防止跳跃J[M]中的RB1 4221、RB2 4222的下溢,只要第(M+1)个区段SSEXTSS[M]的区段ATC时间TEXTSS至少等于从第(M+1)个区段块8901中的预装载期间PRD[m]的结束时刻T0到第(M+2)个区段块8902中的预装载期间PRD[n]的结束时刻 T1为止的期间的长度就可以。即,只要第(M+1)个区段SSEXTSS[M]的尺寸SEXTSS[M]至少等于在该期间T0-T1中从RB1 4221和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之和就可以。
[0818] 由图89(a)可知,期间T0-T1的长度等于将第(M+1)个区段块8901的读取期间PRBLK[M]的长度、跳跃J[M]的跳跃时间TJUMP[M]、以及区段块8901、8902间的预装载期间PRD[n]、PRD[m]的长度之差TDIFF[M]相加后的值。进而,第(M+1)个区段块8901的读取期间PRBLK[M]的长度等于将第(M+1)个区段SSEXTSS[M]的尺寸SEXTSS[M]用读取速度RUD72除后的值SEXTSS[M]/RUD72。因而,第(M+1)个区段SSEXTSS[M]的尺寸SEXTSS[M]只要是用下式(4)的右边表示的最小区段尺寸以上就可以:
[0819] [数式4]
[0820]
[0821]
[0822] 这里,各预装载期间PRD[m]、PRD[n]的长度等于将位于各区段块8901、8902的前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的尺寸SEXT2[m]、SEXT2[n]用读取速度RUD72除后的值SEXT2[m]/RUD72、SEXT2[n]/RUD72。因而,预装载期间PRD[m]、PRD[n]的长度的差TDIFF等于这些值的差:TDIFF=SEXT2[n]/RUD72-SEXT2[m]/RUD72。另外,式(4)的右边与式(1)~式(3)的右边同样,也可以用字节单位的整数值表示。
[0823] 此外,在将多路复用流数据的解码处理如以下这样设计的情况下,在式(4)的右边也可以将差TDIFF看作0。首先,预先求出多路复用流数据的整体中的差TDIFF的最大值、即差TDIFF的最差值。接着,在将该多路复用流数据再现时,使该解码处理的开始时刻比该读取的开始时刻延迟与差TDIFF的最差值相等的时间。
[0824] 《用来削减读缓冲器的容量的条件》
[0825] 图90(a)、图90(b)是表示在从图89(b)所示的两个区段块8901、8902连续将3D影像无缝地再现时、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参照图90(a),在第(M+1)个区段块 8901的后端的基视数据块B[n-1]被读入到RB1 4221后的时刻,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达到极大值DM1。进而,从其紧后面的跳跃J[M]的期间PJ[M]到第(M+2)个区段块8902的预装载期间PRD[n],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减少。因而,为了防止在该预装载期间PRD[n]的结束之前储存数据量DA1达到0,只要储存数据量DA1的极大值DM1是在跳跃期间PJ[M]和预装载期间PRD[n]中从RB14221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以上就可以。即,储存数据量DA1的极大值DM1只要是将跳跃期间PJ[M]的长度TJUMP[M]与预装载期间PRD[n]的长度SEXT2[n]/RUD72之和乘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后的值以上就可以:DM1≥(TJUMP[M]+SEXT2[n]/RUD72)×REXT1[n-1]。这里,当跳跃期间PJ[M]的长度TJUMP[M]等于跳跃J[M]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并且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等于最高值RMAX1时,储存数据量DA1的极大值DM1最大。因而,对于RB14221要求此时的极大值DM1以上的容量RB1:RB1≥(TJUMP_MAX+SEXT2[n]/RUD72)×RMAX1。 [0826] 另一方面,参照图90(b),在第(M+1)个区段块8901的后端的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入开始的时刻,RB2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达到极大值DM2。进而,从该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到第(M+2)个区段块8902的预装载期间PRD[n],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1]减少。因而,为了在该预装载期间PRD[n]的结束之前维持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数据供给,只要储存数据量DA2的极大值DM2是在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跳跃期间PJ[M]、以及预装载期间PRD[n]中从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以上就可以。即,储存数据量DA2的极大值DM2只要是将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的长度SEXT1[n-1]/RUD72、跳跃期间PJ[M]的长度TJUMP[M]、以及预装载期间PRD[n]的长度SEXT2[n]/RUD72之和乘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1]后的值以上就可以:DM2≥(SEXT1[n-1]/RUD72+TJUMP[M]+SEXT2[n]/RUD72)×REXT2[n-1]。这里,当跳跃期间PJ[M]的长度TJUMP[M]等于跳跃J[M]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并且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1]等于最高值RMAX2时,储存数据量DA2 的极大值DM2最大。因而,对于RB2 4222,要求此时的极大值DM2以上的容量RB2:
RB2≥(SEXT1[n-1]/RUD72+TJUMP_MAX+SEXT2[n]/RUD72)×RMAX2。而且,无论哪个从属视数据块都可以成为通过中途再现最先读入的数据块,所以RB2 4222的容量RB2不能低于任何从属视数据块的尺寸:RB2≥SEXT2[k](整数k是任意的)。
[0827] 如上所述,各读缓冲器4121、4122的容量RB1、RB2的下限值由数据块的尺寸SEXT1[k]、SEXT2[k]决定。因而,以各容量RB1、RB2的节约为目的,将各数据块的尺寸SEXT1[k]、SEXT2[k]的上限值、即最大区段尺寸用以下的条件[6]限制。
[0828] [6]如图19所示,各区段块1901~1903内的基视数据块B[k]由文件2D和文件SS共有。因而,基视数据块B[k]的尺寸SEXT1[k]应满足式(1)。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缩小RB1 4221的容量RB1,基视数据块B[k]的尺寸SEXT1[k]只要是2D区段的最小区段尺寸的下限值以下就可以。即,该尺寸SEXT1[k]只要是用下式(5)的右边表示的最大区段尺寸以下就可以:
[0829] [数式5]
[0830]
[0831] 这里,2D区段的最小区段尺寸的下限值以将在式(1)的右边的分母中包含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2D用其最高值RMAX2D替代的形式来评价。跳跃时间TJUMP-2D_MIN是在各区段块1901~1903内需要的跳跃时间的最小值、即2D区段间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的最小值。
具体而言,跳跃时间TJUMP-2D_MIN设定为用图86的表规定的最小值250秒。另一方面,2D区段的间隔等于从属视数据块D[k]的尺寸SEXT2[k]。因而,当跳跃时间TJUMP-2D_MIN被设定为250秒时,从属视数据块D[k]的尺寸SEXT2[k]被限制为在图86的表中与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250秒建立了对应的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10000扇区以下。即,从属视数据块的最大区段尺寸是10000扇区。
[0832] 《总结》
[0833] 为了从多个区段块将2D影像和3D影像中的哪个都无缝地再现,只要全部满足上述的条件[1]~[6]就可以。特别是,各数据块和各区段块的尺寸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1~5就可以。
[0834] 条件1:2D区段的尺寸SEXT2D满足式(1)。
[0835] 条件2:基视数据块的尺寸SEXT1满足式(2)。
[0836] 条件3:从属视数据块的尺寸SEXT2满足式(3)。
[0837] 条件4:区段块的尺寸SEXTSS满足式(4)。
[0838] 条件5:基视数据块的尺寸SEXT1满足式(5)。
[0839] 《条件1的变形例》
[0840] 由图21所示的2D再现模式的再现路径2101可知,在2D再现模式中频繁地发生跳跃。因而,为了更可靠地进行无缝再现,优选地对用式(1)的右边表示的2D区段的最小区段尺寸再追加富余量(多余量)。但是,通过该富余量的追加而变更条件5即式(5),由此可能会导致读缓冲器的容量的增大,所以应避免。在追加富余量而不变更式(5)的方法中,有以下的三种。
[0841] 第一方法是通过将式(1)的右边的分母中包含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2D替代为其最高值RMAX2D,对2D区段的最小区段尺寸追加富余量。即,条件1变更为使2D区段的尺寸SEXT2D满足下式(6)来代替式(1):
[0842] [数式6]
[0843]
[0844] 这里,在式(5)中,利用了将式(1)的右边的分母中包含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2D替代为其最高值RMAX2D后的表达式。因而,即使将式(1)变更为式(6),式(5)也不变更。 [0845] 第二方法是通过将2D区段的区段ATC时间延长ΔT秒,来对2D区段的最小区段尺寸追加富余量。即,将条件1变更为使2D区段的尺寸SEXT2D满足下式(7A)或(7B)来代替式(1):
[0846] [数式7]
[0847]
[0848]
[0849] 延长时间ΔT也可以根据GOP的长度、或者每规定时间可再现的区段数的上限决定。例如,如果GOP的长度是最大1秒,则设定为ΔT=1.0秒。另一方面,如果每规定时间[秒]可再现的区段数的上限是n个,则设定为ΔT=规定时间/n[秒]。
[0850] 第三方法是通过将包含在式(1)的右边中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2D全部替换为其最高值RMAX2D,对2D区段的最小区段尺寸追加富余量。即,将条件1变更为使2D区段的尺寸SEXT2D满足下式(8)来代替式(1):
[0851] [数式8]
[0852]
[0853] 在该方法中,可以对最小区段尺寸追加更大的富余量。但是,另一方面,在2D区段的位速率较低的情况下,也必须将其尺寸确保为充分大。因而,需要富余量的大小和数据向BD-ROM盘的记录效率之间的比较权衡。
[0854] 另外,在采用第二方法的情况下,如果也可以使2D影像的无缝再现的更好的可靠性优先于读缓冲器的容量的削减,则也可以将式(5)变更为下式(9):
[0855] [数式9]
[0856]
[0857] <流数据的传送速度>
[0858] 图91是表示装备在3D再现模式的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内的视频流的处理系统的块图。参照图91,该处理系统包括图45所示的一对源包解包器4511、4512、一对PID过滤器4513、4514、以及主影像解码器4515。
[0859] 第一源包解包器4511从RB1 4221内的各基视数据块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读取源包。第一源包解包器4511还从该源包之中提取TS包并向第一 PID过滤器4513传送。该传送的平均速度为最高,达到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因而,基视传送速度REXT1的最高值RMAX1等于该系统速率RTS1的192/188倍。第一PID过滤器4513将包含基视视频流的TS包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内的TB1 4501发送。TB1 4501从该TS包复原PES包,以平均速度Rx1传送给MB1 4502。MB1 4502从该PES包提取基视视频流的VAU,以平均速度Rbx1传送给EB1 4503。
[0860] 第二源包解包器4512从RB2 4222内的各从属视数据块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读取源包。第二源包解包器4512还从该源包之中提取TS包并向第二PID过滤器4514传送。该传送的平均速度为最高,达到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因而,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的最高值RMAX2等于该系统速率RTS2的192/188倍。第二PID过滤器4514将包含从属视视频流的TS包向主影像解码器4515内的TB2 4508发送。TB2 4508从该TS包复原PES包,以平均速度Rx2传送给MB2 4509。MB2 4509从该PES包提取从属视视频流的VAU,以平均速度Rbx2传送给EB2 4510。
[0861] 分别储存在EB1 4503和EB2 4510中的VAU被缓冲器开关4506交替地向DEC4504传送,由DEC4504解码为非压缩的图片数据。这里,如图7所示,从属视图片参照基视图片被压缩。因而,从属视视频流与基视视频流相比,平均的位速率较低。因此,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只要设定得比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低就足够。例如,当将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设定为45Mbps以下时,只要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设定为30Mbps以下就足够:RTS1≤45Mbps、RTS2≤30Mbps。
[0862] 这里,设想系统速率RTS1、RTS2的合计被限制为一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该阈值被设定为对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分配的传送频带的宽度以下,例如等于60Mbps:RTS1+RTS2≤60Mbps。在此情况下,如果将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设定为45Mbps,则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限制为15Mbps以下:RTS1=45Mbps、RTS2≤15Mbps。只要将各视频流的位速率维持为平均的值,这样的对于系统速率RTS1、RTS2的合计的限制就有利于高效率地利用上述传送频带。但是,实际上有时从属视视频流的位速率暂时性超过基视视频流的位速率。例如在表示自然景的3D影像中,在基视(例如左视)的焦点突然偏离、而仅从属视(例如右视)的焦点聚焦的情 况下,发生这样的位速率的逆转。在此情况下,尽管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与系统速率RTS1=45Mbps相比很低,但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不能超过系统速率RTS2≤15Mbps(正确地讲是其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需要,将
该系数看作1)。这样,在系统速率RTS1、RTS2的合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不能应对从属视视频流的位速率的暂时性的上升。
[0863] 为了能够应对,只要代替系统速率RTS1、RTS2的合计而限制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区段单位下的合计就可以:REXT1[n]+REXT2[n]≤60Mbps。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是传送包含基础文件内的第(n+1)个区段EXT1[n]在内的源包时的平均值,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是传送包含文件DEP内的第(n+1)个区段EXT2[n]在内的源包时的平均值。图92(a)、图92(b)分别是表示该情况下的基视传送速度REXT1和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参照图92(a),基视传送速度REXT1在第一时刻T0从最高值 急剧下降,在从第一时刻T0到第二时刻T1的期间Tstr中停留在低水平=15Mbps。如在图92(b)中实线的曲线GR1表示的那样,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能够相对于基视传送速度REXT1的变化互补性地变化。特别是,在上述期间Tstr中,峰值P1能够达到最高值 这样,在基视传送速度REXT1[n]和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
合计以区段为单位被限制的情况下,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也能够应对从属视视频流的位速率的暂时性的上升。
[0864] 为了将对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分配的传送频带更高效率地用于流数据的传送,优选的是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设定得更高。图92(c)是表示将图92(a)、图92(b)所示的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相加后的值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图。如在图92(c)中实线的曲线GR3的凹陷CV表示的那样,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的和在从第一时刻T0到第二时刻T1的期间Tstr中低于阈值60Mbps。这如图92(b)中实线的曲线GR1表示的那样,是因为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被限制为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30Mbps以下。如图92(a)表示的那样,在该期间Tstr中,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下降到15Mbps,所以在传 送频带宽度中,至少留有等于该值与阈值之间的差60-15=45Mbps的富余。因而,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设定为比30Mbps高的范围、优选的是与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相同的范围、例如45Mbps以下:RTS1≤45Mbps、RTS2≤45Mbps。在图92(b)、图92(c)中分别用虚线的曲线GR2、GR4表示该情况下的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以及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之和。如图92(b)中虚线的曲线GR2表示的那样,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的峰值P2能够超过30Mbps。其结果,如图92(c)中虚线的曲线GR4表示的那样,基视传送速度REXT1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之和在上述期间Tstr中被维持在阈值60Mbps的附近。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传送频带的利用效率。
[0865] 但是,在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设定为与对于文件2D的系统速率RTS1相同程度的较高值的情况下,它们的合计RTS1+RTS2一般比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传送频带宽度大。另一方面,由于基视传送速度REXT1[n]和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都是平均值,所以即使对它们的合计设置阈值,也限制不到传送速度的瞬时值的合计超过该阈值的情况。作为具体的例子,设想将各系统速率RTS1、RTS2设定为45Mbps、各区段的区段ATC时间是3秒、并且在其前半的1.5秒期间传送速度的合计被维持为30Mbps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即使假设在后半的1.5秒期间各传送速度上升到系统速率45Mbps,在区段整体中平均的传送速度的合计也被抑制在60Mbps。因而,即使将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合计限制为60Mbps以下,也不能阻止传送速度的瞬时值的合计上升到90Mbps。这样,仅通过限制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合计,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传送频带饱和的危险性并不为零。
[0866] 以进一步降低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传送频带饱和的危险性为目的,也可以将对于传送速度的合计的限制再如以下这样变更。图93是表示在系统目标解码器内从源包解包器向PID过滤器传送的TS包与ATC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93,上段的矩形9310表示构成基视区段的TS包、TS1#p(p=0、1、2、3、……、k、k+1、k+2)的传送期间,下段的矩形9320表示构成从属视区段的TS包、TS2#q(q=0、1、2、3、……、m-1、 m、m+1)的传送期间。这些矩形9310、9320在ATC的时间轴方向上以TS包的传送顺序排列。各矩形
9310、9320的开头的位置表示该TS包的传送开始时刻。各矩形9310、9320的长度AT1、AT2表示1个TS包被从读缓冲器向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所需要的时间。3D再现装置每当开始将一个TS包从源包解包器传送时,设定以该传送开始时刻为起点的规定时间长、例如1秒的窗口WIN1、WIN2、WIN3。3D再现装置还在各窗口WIN1、WIN2、WIN3内将TS1和TS2的各传送速度平均,将它们的平均值的合计限制为规定的阈值以下。在图93所示的例子中,首先,设定以TS1#0的传送开始时刻A1为起点的第一窗口WIN1,对于在其中被传送的TS1#0~k和TS2#0~m,将传送速度的合计限制为阈值以下。同样,对于在以TS2#0的传送开始时刻A2为起点的第二窗口WIN2之中被传送的TS1#0~(k+1)和TS2#0~m,将传送速度的合计限制为阈值以下,对于在以TS1#1的传送开始时刻A3为起点的第三窗口WIN3之中被传送的TS1#1~(k+1)和TS2#0~(m+1),将传送速度的合计限制为阈值以下。这样,一边将一定长的窗口每次错开每个TS包的传送时间,一边将各窗口中的平均传送速度的合计限制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由此,窗口越短,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的传送频带饱和的危险性越降低。
[0867] 设想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设定为高到与对于基础文件的系统速率RTS1相同程度的情况、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也上升到相同程度的情况。在对于第(n+1)个从属视区段的传送速度REXT2[n]这样上升的情况下,因为对于传送速度的合计的限制,对于第(n+1)个基视区段的传送速度REXT1[n]与最高值RMAX1相比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在最大区段尺寸的定义式(5)中,将包含在分母中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2D用其最高值RMAX2D评价。进而,第(n+1)个基视区段的区段ATC时间以用其最大区段尺寸与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之比表示的值为上限。因而,其上限比实际的区段ATC时间显著地长。在第(n+1)个基视区段和第(n+1)个从属视区段中,区段ATC时间是共通的,所以该从属视区段的尺寸为最大,等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与上述区段ATC时间的上限之乘积。该尺寸比进行无缝再现实际需要的值显著地大,所以阻止了RB2的容量的进一步削减。因而,在将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RTS2设定为高到与对于 基础文件的系统速率RTS1相同程度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对于最大区段尺寸的条件5即式(5)变更为下式(10):
[0868] [数式10]
[0869]
[0870] 在式(10)的右边,作为包含在分母中的传送速度,采用对于2D区段的平均传送速度的最高值RMAX2D、或者传送速度的最高值的合计RMAX1+RMAX2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之间的差中的较低的一方。这里,传送速度的最高值的合计RMAX1+RMAX2等于系统速率的合计RTS1+RTS2的192/188倍。因而,在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上升到与系统速率相同程度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差评价最大区段尺寸。由此,基视区段的区段ATC时间的上限被抑制为接近于实际的区段ATC时间的值。因此,从属视区段的尺寸被抑制为进行无缝再现实际需要的值左右。这样,能够将RB2的容量维持得足够小。
[0871] <对于文件DEP的系统速率较高的情况下的数据块的配置>
[0872] 图94(a)是对于一个区段对、按照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的不同组合来表示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1[n]、maXSEXT2[n]的表。这里,所谓“区段对”,是指包含在基础文件中的第(n+1)个基视区段、与包含在文件DEP中的第(n+1)个从属视区段的对(n=0、1、2、……)。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2[n]、maxSEXT2[n]是使用式(5)计算出的值。由式(5)包含2D再现模式的BD-ROM驱动器的读取速度RUD54可知,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2[n]、maxSEXT2[n]依存于BD-ROM驱动器的性能。因而,图94(a)所示的值不过是一例。
[0873] 参照图94(a),当基视传送速度REXT1[n]是45Mbps、并且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是15Mbps时,从属视区段的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2[n]是6MB。相反,当基视传送速度REXT1[n]是
15Mbps、并且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是45Mbps时,从属视区段的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2[n]是8MB。如使用图90说明那样,位于各区段块的开头的从属视数据块的尺寸越大,对读缓冲器要求的容量越大。因而,在区段块的预装载期间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上升会使从属视区段的最大区段尺寸maXSEXT2[n] 增大而阻碍读缓冲器的容量的进一步削减,所以并不优选。
[0874] 所以,在位于区段块的开头的区段对EXT1[n]、EXT2[n]中,在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超过基视传送速度REXT1[n]的情况下,将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即,在该区段对之中,将尺寸较小的数据块配置在尺寸较大的数据块之前。由此,如以下所示,能够将读缓冲器的容量维持得较小。
[0875] 图94(b)是表示对中间夹着层边界LB而配置的两个区段块9401、9402采用上述配置的情况的示意图。参照图94(b),基础文件9411和文件DEP9412之间的区段对中的、第(n+1)个区段对EXT1[n]、EXT2[n]配置在第M个区段块9402的开头。在该区段对中,由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比基视传送速度REXT1[n]高,所以从属视数据块D[n]比基视数据块B[n]尺寸大。因而,在该区段对中,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另一方面,在第(n-1)个、第n个、以及第(n+2)个区段对EXT1[k]、EXT2[k](k=n-2、n-1、n+1)中,由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k]比基视传送速度REXT1[k]低,所以从属视数据块D[k]比基视数据块B[k]尺寸小。因而,在这些区段对中,从属视数据块D[k]配置在基视数据块B[k]之前。
[0876] 图95(a)、图95(b)是表示在从图94(b)所示的两个区段块9401、94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分别储存在RB1和RB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实线的曲线G1P、G2P表示在配置在第M个区段块9402的开头的第(n+1)个区段对EXT1[n]、EXT2[n]中、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时的储存数据量DA1、DA2的变化。虚线的曲线G1Q、G2Q表示在该区段对EXT1[n]、EXT2[n]中、从属视数据块D[n]配置在基视数据块B[n]之前时的储存数据量DA1、DA2的变化。
[0877] 参照图95(a),在将第(M-1)个区段块9401的后端的基视数据块B[n-1]读入到RB1后的时刻,RB1的储存数据量DA1达到极大值DM10、DM11。进而,从其紧后面的跳跃期间PJ[M]到第M个区段块9402的预装载期间PRB[n]、PRD[n],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减少。这里,在第(n+1)个区段对EXT1[n]、EXT2[n]中,基 视数据块B[n]比从属视数据块D[n]尺寸小。因而,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时的预装载期间PRB[n]的长度SEXT1[n]/RUD72比相反的配置中的预装载期间PRD[n]的长度SEXT2[n]/RUD72短。其结果,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时的储存数据量DA1的极大值DM11比相反的配置中的极大值DM10低。
[0878] 参照图95(b),在第(M-1)个区段块9401的后端的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入被开始的时刻,RB2的储存数据量DA2达到极大值DM20、DM21。进而,从该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到第M个区段块9402的预装载期间PRB[n]、PRD[n],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1]减少。这里,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时的预装载期间PRB[n]的长度SEXT1[n]/RUD72比相反的配置中的预装载期间PRD[n]的长度SEXT2[n]/RUD72短。其结果,基视数据块B[n]配置在从属视数据块D[n]之前时的储存数据量DA2的极大值DM21比相反的配置中的极大值DM20低。
[0879] 如上所述,在配置在区段块的开头中的区段对之中,在将尺寸较小的数据块配置在尺寸较大的数据块之前的情况下,能够将读缓冲器的容量维持得较小。
[0880] 同样,在配置在可开始中途再现的位置上的区段对中,也将尺寸较小的数据块配置在尺寸较大的数据块之前。由此,能够将读缓冲器的容量维持得较小。在此情况下,并不限于区段块的开头,在位于中途的区段对之中,数据块的顺序也可以反转。图96(a)是表示对这样的配置的区段起点的数据构造(Syntax)的示意图。该区段起点(Extent_Start_Point)与图24(a)、图24(b)所示的区段起点同样,分别对文件2D和文件DEP设定。参照图96(a),在该区段起点中,对于区段ID(extent_id)与SPN(SPN_extent_start)的各对分配一个区段开始标志(is_located_first_in_extent_pair)。
[0881] 图96(b)是表示属于基础文件的基视区段EXT1[k](k=0、1、2、……)与区段起点表示的区段开始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96(c)是表示属于文件DEP的从属视区段EXT2[k]与区段开始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96(d)是表示属于文件SS的区段SSEXTSS[0]与BD-ROM 盘上的区段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96(b)、图96(c),在区段ID相等的区段对EXT1[k]、EXT2[k]中,区段开始标志的值设定为相反。特别是,区段开始标志的值是“1”的区段与是“0”的区段相比源包较少。参照图96(d),区段开始标志的值是“1”的区段配置在是“0”的区段之前。这样,区段开始标志表示区段对EXT1[n]、EXT2[n]中的哪个区段配置在前。因而,根据区段开始标志的值,能够知道区段对EXT1[n]、EXT2[n]之中的数据块的配置。因此,即使在区段对间数据块的顺序不同,再现控制部4235也能够利用区段起点,将从各区段SS的开头到数据块间的各边界为止的源包数通知给开关4220。其结果,开关4220能够从区段SS分离基视区段和从属视区段。
[0882] 在各区段对之中数据块的顺序是一定的情况下,RB1和RB2的各容量的下限值利用图90如以下这样计算:RB1≥(TJUMP_MAX+SEXT2[n]/RUD72)×RMAX1、RB2≥max{(SEXT1[n-1]/RUD72+TJUMP_MAX+SEXT2[n]/RUD72)×RMAX2、SEXT2[n]}。相对于此,在位于区段块的中途的区段对之中数据块的顺序也可以反转的情况下,将RB1和RB2的各容量的下限值如以下这样变更。 [0883] 图97(c)是表示对RB1 4221要求的容量最大的数据块的配置的示意图。参照图97(c),第(M-1)个区段块9701和第M个区段块9702中间夹着层边界LB而配置(整数M是2以上)。在第M个区段块9702的开头配置有第(n+1)个区段对D[n]、B[n],特别是从属视数据块D[n]位于基视数据块B[n]之前(整数n是0以上)。另一方面,在第(M-1)个区段块9701的后端配置第n个区段对D[n-1]、B[n-1],特别是基视数据块B[n-1]位于从属视数据块D[n-1]之前。
[0884] 图97(a)、图97(b)是表示当从图97(c)所示的区段块9701、9702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分别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参照图97(a),在第n个基视数据块B[n-1]被读入到RB1 4221后的时刻,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达到极大值DM1。从其紧后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n-1]的读取期间ΔT1到越过层边界LB的长跳跃的期间ΔT2、以及第M个区段块9702的预装载期间ΔT3,在RB14221中不读入数据块,所以其储存数据量DA1减少。在这 些期间ΔT1~ΔT3中,首先将第(n-1)个为止的基视数据块B[k](k=……、n-3、n-2)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1[……、n-3、n-2]传送,接着将第n个基视数据块B[n-1]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1[n-1]传送。为了防止在预装载期间ΔT3的结束之前储存数据量DA1达到0,只要在比该结束时刻靠前第n个基视数据块B[n-1]的区段ATC时间TEXT1[n-1]的时刻,储存数据量DA1至少等于该基视数据块B[n-1]的尺寸SEXT1[n-1]就可以。因而,储存数据量DA1的极大值DM1只要比该尺寸SEXT1[n-1]大在剩余的期间ΔT1+ΔT2+ΔT3-TEXT1[n-1]中从RB1 4221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REXT1[……、n-3、n-2]×(ΔT1+ΔT2+ΔT3-TEXT1[n-1])以上就可以。
即,对于RB1 4221,要求该极大值DM1以上的容量RB1:RB1≥SEXT1[n-1]+REXT1[……、n-3、n-2]×(ΔT1+ΔT2+ΔT3-TEXT1[n-1])。这里,长跳跃的时间ΔT2用该长跳跃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评价。
[0885] 图97(f)是表示对RB2 4222要求的容量最大的数据块的配置的示意图。参照图97(f),第(N-1)个区段块9703和第N个区段块9704中间夹着层边界LB而配置(整数N是2以上)。在第N个区段块9704的开头配置第(n+1)个区段对D[n]、B[n],特别是从属视数据块D[n]位于基视数据块B[n]之后。另一方面,在第(N-1)个区段块9703的后端配置第n个区段对D[n-1]、B[n-1],特别是基视数据块B[n-1]位于从属视数据块D[n-1]之后。
[0886] 图97(d)、图97(e)是表示在从图97(f)所示的区段块9703、9704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分别储存在RB1 4221、RB2 4222中的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参照图97(e),在第n个从属视数据块D[n-1]被读入到RB2 4222后的时刻,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达到极大值DM2。从其紧后面的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ΔT4到越过层边界LB的长跳跃的期间ΔT5、以及第N个区段块9704的预装载期间ΔT6,在RB2 4222中不读入数据块,所以该储存数据量DA2减少。在这些期间ΔT4~ΔT6中,首先将第(n-1)个为止的从属视数据块D[k](k=……、n-3、n-2)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2[……、n-3、n-2]传送,接着将第n个从属视数据块D[n-1]以平均传送速度REXT2[n-1]传送。为了防 止在预装载期间ΔT6的结束前储存数据量DA2达到0,只要在比该结束时刻靠前第n个从属视数据块D[n-1]的区段ATC时间TEXT2[n-1]的时刻储存数据量DA2至少等于该从属视数据块D[n-1]的尺寸SEXT2[n-1]就可以。因而,只要储存数据量DA2的极大值DM2比该尺寸SEXT2[n-1]大且大的值是在剩余的期间ΔT4+ΔT5+ΔT6-TEXT2[n-1]中从RB2 4222向系统目标解码器4225传送的数据量REXT2[……、n-3、n-2]×(ΔT4+ΔT5+ΔT6-TEXT2[n-1])以上就可以。即,对于RB2 4222要求该极大值DM2以上的容量RB2:RB2≥SEXT2[n-1]+REXT2[……、n-3、n-2]×(ΔT4+ΔT5+ΔT6-TEXT2[n-1])。这里,长跳跃的时间ΔT5用该长跳跃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评价。
[0887] 在位于区段块的中途的区段对之中数据块的顺序也可以反转的情况下,再将对于该区段对的条件2、3即式(2)、(3)如以下这样变更。
[0888] 图98(c)是表示在中途包含数据块的顺序反转的区段对的区段块9810的示意图。参照图98(c),在第(n+2)个区段对D[n+1]、B[n+1]中,从属视数据块D[n+1]位于基视数据块B[n]之后。在该前后的区段对D[n]、B[n]、D[n+1]、B[n+1]中,基视数据块B[n]、B[n+1]位于从属视数据块D[n]、D[n+1]之后。
[0889] 图98(a)、图98(b)是表示在从图98(c)所示的区段块9801连续无缝地再现3D影像时、RB1 4221、RB2 4222的各储存数据量DA1、DA2的变化的曲线图。这里,零扇区转移期间与其他期间相比足够短,所以被忽视。参照图98(a)、图98(b),在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的读取期间PRD[n]中,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之间的差RUD72-REXT2[n]的速度增加,RB1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减少。在第(n+1)个基视数据块B[n]的读取期间PRB[n]中,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基视传送速度REXT1[n]之间的差RUD72-REXT1[n]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减少。在第(n+2)个基视数据块B[n+1]的读取期间PRB[n+1]中,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之间的差RUD72-REXT1[n+1]的速度进一步持续增 加。另一方面,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1]进一步持续减少。进而,在第(n+2)个从属视数据块D[n+1]的读取期间PRD[n+1]中,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1]之间的差RUD72-REXT2[n+1]的速度增加,RB1 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减少。接着,在第(n+3)个从属视数据块D[n+2]的读取期间PRD[n+2]中,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以等于读取速度RUD72与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2]之间的差RUD72-REXT2[n+2]的速度进一步持续增加,RB14221的储存数据量DA1以基视传送速度REXT1[n+1]持续减少。
[0890] 在此情况下,为了从区段块9810无缝地再现3D影像,首先,只要第(n+1)个从属视数据块D[n]的区段ATC时间是从其读取期间PRD[n]的开始时刻到下个从属视数据块D[n+1]的读取期间PRD[n+1]的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以上就可以。接着,第(n+1)个和第(n+2)个基视数据块B[n]、B[n+1]的区段ATC时间只要是从它们的读取期间PRB[n]、PRB[n+1]的开始时刻到下个基视数据块B[n+2]的读取期间PRB[n+2]的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以上就可以。在设想在第n个区段对之中区段B(EXTB)位于区段A(EXTA)之前的情况时,代替上述式(2)、(3)而用下式(2A)、(3A)表示这些条件:
[0891] [数式11]
[0892]
[0893]
[0894] 这里,通过将式(2)中包含的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从属视数据块D[n+1]的尺寸SEXT2[n+1]、以及基视传送速度REXT1[n]分别变更为区段A的尺寸SEXTA[n]、区段B的尺寸SEXTB[n+1]、以及对区段A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A[n],而得到式(2A)。通过将式(3)中包含的基视数据块B[n]的尺寸SEXT1[n]、从属视数据块D[n]的尺寸SEXT2[n]、以及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n]分别变更为区段A的尺寸SEXTA[n]、区段B的尺寸SEXTB[n]、以及对区段B的平均传送速度REXTB[n], 而得到式(3A)。另外,在式(2A)、(3A)中的任一个中,都将零扇区转移期间的长度TJUMP0看作0。
[0895] 图99是表示在中途包含数据块的顺序反转的区段对的区段块9900与AV流文件9910~9920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99,在第三个区段对D[2]、B[2]中,从属视数据块D[2]位于基视数据块B[2]之后。在该其他区段对D[k]、B[k](k=0、1、3)中,基视数据块B[k]位于从属视数据块D[k]之后。基视数据块B[n](n=0、1、2、3、……)分别作为一个基视区段EXT1[n]而属于基础文件9911。从属视数据块D[n]分别作为一个从属视区段EXT2[n]而属于文件DEP9912。区段块9900的整体作为一个区段SSEXTSS[0]而属于文件SS9920。基视数据块B[n](n=0、1、2、3、……)还作为2D区段EXT2D[n]而属于文件2D9910。这里,将两个连续的基视数据块B[1]、B[2]作为一个2D区段EXT2D[1]加以参照。由此,即使配置在该2D区段EXT2D[1]的紧后面的两个从属视数据块D[2]、D[3]的整体的尺寸SEXT2[2]+SEXT2[3]较大,该2D区段EXT2D[1]的尺寸SEXT2D[1]也能够满足式(1)。 [0896] <层边界的前后的再现路径的分离>
[0897] 在图21中,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2101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2102都在用来越过层边界LB的长跳跃JLY的紧前面通过相同的基视数据块B[3]。即,该基视数据块B[3]从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作为第二个2D区段EXT2D[1]被读取,从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作为区段SSEXTSS[1]内的最后的数据块被读取。在长跳跃JLY中应由系统目标解码器处理的数据量在2D再现模式中根据条件1而通过其基视数据块B[3]单体的尺寸来确保。另一方面,在3D再现模式中,根据条件4而通过第二个区段块1902整体的尺寸来确保。因而,根据条件1对基视数据块B[3]要求的最小区段尺寸一般比基于条件2的最小区段尺寸大。因此,RB1 4221的容量必须比3D再现模式下的无缝再现中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值大。进而,在该基视数据块B[3]和位于其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3]中,区段ATC时间相等。因而,该从属视数据块D[3]的尺寸一般比通过根据2对该数据块D[3]要求的最小区段尺寸大。因此,RB2 4222的容量一般比3D再现模式下的无缝再现中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值大。这样, 在图21所示的配置中,能够进行两个区段块1902、1903间的无缝连接,但必须将RB1 4221、RB2 4222的容量确保得足够大。
[0898] 为了在能够进行长跳跃JLY中的影像的无缝再现的状态下进一步削减RB1 4221、RB2 4222的容量,只要在层边界LB等需要该长跳跃JLY的位置的前后将数据块群的配置从交织配置进行变更、在2D再现模式与3D再现模式之间分离再现路径就可以。在这样的变更的方式中,例如有以下所述的两种配置1、2。在配置1、2中的哪个配置中,再现路径都在长跳跃JLY的紧前面通过按照每个动作模式而不同的基视数据块。其结果,如后所述,能够在使再现装置102将RB1 4221、RB2 4222的容量维持为所需最小限度的状态下、容易地实现长跳跃JLY中的影像的无缝再现。
[0899] 《配置1》
[0900] 图100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101的层边界LB前后的数据块群的配置1的示意图。参照图100,在层边界LB紧前面配置有第一区段块A001,在层边界LB的紧后面配置有第二区段块A002。在各区段块A001、A002内,从属视数据块D[n]和基视数据块B[n]构成交织配置(n=……、0、1、2、3、……)。特别是,在第n个区段对D[n]、B[n]中,区段ATC时间相等。在配置1中,还在第一区段块A001的后端B[1]与层边界LB之间配置有一个基视数据块B[2]2D。该基视数据块B[2]2D与第二区段块A002内的前端的基视数据块B[2]SS以位为单位(bit-for-bit)一致。以下,将前者B[2]2D称作“2D再现专用块”,将后者B[2]SS称作“SS再现专用块”。
[0901] 图100所示的基视数据块中的、SS再现专用块B[2]SS以外的部分能够作为文件2DA010的区段、即2D区段EXT2D[·]被访问。例如能够将第一区段块A001内的倒数第二个基视数据块B[0]、最后的基视数据块B[1]与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对B[1]+B[2]2D、以及第二区段块A002内的第二个基视数据块B[3]分别作为单一的2D区段EXT2D[0]、EXT2D[1]、EXT2D[2]进行访问。另一方面,图100所示的从属视数据块D[n](n=……、0、1、2、3、……)分别能够作为文件DEPA012的单一的区段、即从属视区段EXT2[n]被访问。
[0902] 在图100所示的数据块群中,如以下这样实现AV流文件的交联。各 区段块A001、A002的整体能够作为文件SSA020的单一的区段EXTSS[0]、EXTSS[1]被访问。因而,各区段块A001、A002内的基视数据块B[0]、B[1]、B[3]被文件2DA010和文件SSA020共有。相对于此,2D再现专用块B[2]2D能够仅作为位于层边界LB紧前面的2D区段EXT2D[1]的一部分被访问。另一方面,SS再现专用块B[2]SS能够仅作为层边界LB紧后面的区段SSEXTSS[1]的一部分被访问。因此,2D再现专用块B[2]2D以外的基视数据块B[0]、B[1]、B[2]SS、B[3]能够作为基础文件A011的区段、即基视区段EXT1[n](n=0、1、2、3)从区段SSEXTSS[0]、EXTSS[1]中被提取。
[0903] 图101是表示对于图100所示的配置1的数据块群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10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20的示意图。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再现文件2DA010。因而,如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10所示,首先,读取第一区段块A001内的倒数第二个基视数据块B[0]作为最初的2D区段EXT2D[0],并且通过最初的跳跃J2D1跳过其紧后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1]的读取。接着,连续读取第一区段块A001内的最后的基视数据块B[1]和其紧后面的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对B[1]+B[2]2D作为第二个2D区段EXT2D[1]。在其紧后面的层边界LB发生长跳跃JLY,将位于第二区段块A002的前端的3个数据块D[2]、B[2] SS、D[3]的读取跳过。接着,读取第二区段块8902内的第二个基视数据块B[3]作为第三个2D区段EXT2D[2]。另一方面,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再现文件SSA020。因而,如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20所示,首先,连续读取第一区段块A001的整体作为最初的区段SSEXTSS[0]。在其紧后面发生长跳跃JLY,将2D再现专用块B[2]2D的读取跳过。接着,连续读取第二区段块A002的整体作为第二个区段SSEXTSS[1]。 [0904] 如图100所示,在2D再现模式中,读取2D再现专用块B[2]2D,但跳过SS再现专用块B[2]SS的读取。相反,在3D再现模式中,跳过2D再现专用块B[2]2D的读取,但读取将SS再现专用块B[2]SS。但是,由于两者的数据块B[2]2D、B[2]SS以位为单位一致,所以无论在哪种再现模式中,再现的基视视频帧都相等。这样,在配置1中,在长跳跃JLY的前后分离为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110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 径A120。因而,与图21所示的配置不同,位于层边界LB紧前面的2D区段EXT2D[1]的尺寸SEXT2D[1]和其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1]的尺寸SEXT2[1]可以如以下这样单独地决定。
[0905] 该2D区段EXT2D[1]的尺寸SEXT2D[1]等于基视数据块B[1]的尺寸SEXT1[1]与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尺寸S2D之和SEXT1[1]+S2D。因而,为了将2D影像无缝地再现,首先,该和SEXT1[1]+S2D只要满足条件1就可以。这里,在式(1)的右边,作为跳跃时间Tjump-2D而代入长跳跃JLY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接着,从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后端到第二区段块A002内的最初的2D区段EXT2D[2]=B[3]为止的扇区数只要是匹配于2D再现装置的能力而规定的长跳跃JLY的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以下就可以。
[0906] 另一方面,为了将3D影像无缝地再现,首先,位于最初的区段SSEXTSS[0]的后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1]和基视数据块B[1]的各尺寸SEXT2[1]、SEXT1[1]只要满足条件3、2就可以。这里,不论有无长跳跃JLY的发生,都只要在式(3)、(2)的各右边作为零扇区转移时间TJUMP0[2n+1]、TJUMP0[2n+2]而代入零扇区转移时间的典型的值就可以。接着,只要最初的区段SSEXTSS[0]的尺寸满足条件4就可以。进而,从该区段SSEXTSS[0]的后端到下个区段SSEXTSS[1]的前端为止的扇区数只要是匹配于3D再现装置的能力而规定的长跳跃JLY的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以下就可以。
[0907] 位于层边界LB紧前面的2D区段EXT2D[1]中,被最初的区段SSEXTSS[0]共有的只是位于前侧的基视数据块B[1]。因而,通过适当地扩大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尺寸S2D,能够在将2D区段EXT2D[1]的尺寸SEXT2D[1]=SEXT1[1]+S2D维持为一定的状态下、将基视数据块B[1]的尺寸SEXT1[1]抑制得更小。在此情况下,将该基视数据块B[1]的区段ATC时间缩短。因此,能够将位于其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1]的尺寸SEXT2[1]也限制得更小。 [0908] 由于SS再现专用块B[2]SS与2D再现专用块B[2]2D以位为单位一致,所以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尺寸S2D的扩大使位于SS再现专用块B[2]SS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2]的尺寸扩大。但是,能够使该 尺寸与图21所示的、位于层边界LB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3]的尺寸相比充分小。这样,能够使RB1 4221、RB2 4222的各容量更接近于3D影像的无缝再现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值。其结果,在配置1中,可以设计各数据块的尺寸,以便将应在再现装置102内确保的读缓冲器的容量抑制为所需最小限度的状态下、在长跳跃过程中也能够将2D影像和3D影像中的任一个都无缝地再现。
[0909] 在配置1中,2D再现专用块B[2]2D的复制数据在第一区段块A001之中作为单一的SS再现专用块B[2]SS配置。除此以外,也可以将该复制数据分割为两个以上的SS再现专用块而配置。
[0910] 《配置2》
[0911] 图102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101的层边界LB前后的数据块群的配置2的示意图。将图102与图100比较,配置2与配置1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在包含SS再现专用块B[2]SS、B[3]SS的区段块A202配置在层边界LB紧前面。
[0912] 参照图102,在层边界LB之前,依次配置有第一区段块A201、2D再现专用块(B[2]+B[3])2D、以及第二区段块A202,在层边界LB之后配置有第三区段块A203。在各区段块A201~A203内,从属视数据块D[n]和基视数据块B[n]构成了交织配置(n=……、0、1、2、3、4、……)。特别是,在第n个区段对D[n]、B[n]中,区段ATC时间相等。在第二区段块A202中,在位于第一区段块A201的后端的数据块D[1]、B[1]、和位于第三区段块A203的前端的数据块D[4]、B[4]中,流数据的内容都连续。包含在第二区段块A202中的基视数据块都是SS再现专用块B[2]SS、B[3]SS,它们的整体B[2]SS+B[3]SS与位于其之前的2D再现专用块(B[2]+B[3])2D以位为单位一致。
[0913] 图102所示的基视数据块中的、SS再现专用块B[2]SS、B[3]SS以外的部分能够作为文件2DA210的区段EXT2D[0]、EXT2D[1]、EXT2D[2]被访问。特别是,第一区段块A201内的最后的基视数据块B[1]和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对能够作为单一的2D区段EXT2D[1]被访问。进而,也能够从文件SSA220的区段EXTSS[0]、EXTSS[1]提取第二区段块A202以外的区段块A201、A203内的基视数据块B [0]、B[1]、B[4]作为基础文件A211的区段EXT1[0]、EXT1[1]、EXT1[4]。相对于此,2D再现专用块(B[2]+B[3])2D仅能够作为2D区段EXT2D[1]的一部分被访问。另一方面,SS再现专用块B[2] SS、B[3]SS能够分别作为基视区段EXT1[2]、EXT1[3]而从区段SSEXTSS[1]提取。
[0914] 图103是表示对于图102所示的配置2的数据块群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10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20的示意图。2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再现文件2DA210。因而,如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10所示,首先,读取第一区段块A201内的倒数第二个基视数据块B[0]作为最初的2D区段EXT2D[0],并通过最初的跳跃J2D1跳过其紧后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1]的读取。接着,连续读取第一区段块A201内的最后的基视数据块B[1]和其紧后面的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对作为第二个2D区段EXT2D[1]。
在其紧后面发生长跳跃JLY,从而跳过第二区段块A202的读取、以及位于第三区段块A203的前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4]的读取。接着,读取第三区段块A203内的最初的基视数据块B[4]作为第三个2D区段EXT2D[2]。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再现文件SSA220。因而,如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20所示,首先,连续读取第一区段块A201的整体作为第一区段SSEXTSS[0]。在其紧后面发生跳跃JEX,从而跳过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读取。接着,连续读取第二区段块A202的整体作为第二区段SSEXTSS[1]。在其紧后面,发生用来越过层边界LB的长跳跃JLY。接着,连续读取第三区段块A203的整体作为第三区段SSEXTSS[2]。
[0915] 如图103所示,在2D再现模式中,读取2D再现专用块(B[2]+B[3])2D,但跳过SS再现专用块B[2]SS、B[3]SS的读取。相反,在3D再现模式中,跳过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读取,但读取SS再现专用块B[2]SS、B[3]SS。但是,由于2D再现专用块(B[2]+B[3])2D与SS再现专用块的整体B[2]SS+B[3]SS以位为单位一致,所以无论在哪种再现模式中,再现的基视视频帧都相等。这样,在配置2中,在长跳跃JLY的前后分离为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10和3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320。因而,位于层边界LB紧前面的2D区段EXT2D [1]的尺寸SEXT2D[1]和其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1]的尺寸SEXT2[1]可以如以下这样单独地决定。
[0916] 该2D区段EXT2D[1]的尺寸SEXT2D[1]等于基视数据块B[1]的尺寸SEXT1[1]与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尺寸S2D之和SEXT1[1]+S2D。因而,为了将2D影像无缝地再现,首先该和SEXT1[1]+S2D只要满足条件1就可以。这里,在式(1)的右边,作为跳跃时间Tjump-2D而代入长跳跃JLY的最大跳跃时间Tjump_max。接着,从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后端到第三区段块A203内的最初的2D区段EXT2D[2]=B[4]为止的扇区数只要是匹配于2D再现装置的能力而规定的长跳跃JLY的最大跳跃距离Sjump_max以下就可以。
[0917] 另一方面,为了将3D影像无缝地再现,首先,位于第一区段SSEXTSS[0]的后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1]和基视数据块B[1]的各尺寸SEXT2[1]、SEXT1[1]只要满足条件3、2就可以。这里,不论有无跳跃JEX的发生,都只要在式(3)、(2)的各右边作为零扇区转移时间TJUMP0[2n+1]、TJUMP0[2n+2]而代入零扇区转移时间的典型的值就可以。接着,位于第二区段SSEXTSS[1]的后端的从属视数据块D[3]和SS再现专用块B[3]SS的各尺寸SEXT2[3]、SEXT1[3]只要满足条件3、2就可以。这里,不论有无长跳跃JLY的发生,都只要在式(3)、(2)的各右边作为零扇区转移时间TJUMP0[2n+1]、TJUMP0[2n+2]而代入零扇区转移时间的典型的值就可以。
[0918] 2D区段EXT2D[1]中的、与区段SSEXTSS[1]共有的只是位于前侧的基视数据块B[1]。因而,通过将2D再现专用块(B[2]+B[3]) 2D的尺寸S2D适当地扩大,能够在将2D区段EXT2D[1]的尺寸SEXT2D[1]=SEXT1[1]+S2D维持为一定的状态下、将基视数据块B[1]的尺寸SEXT1[1]限制得更小。随之,能够将其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1]的尺寸SEXT2[1]也限制得更小。
[0919] 这里,3D再现专用块的全体B[2]SS+B[3]SS与2D再现专用块(B[2]+B[3])2D以位为单位一致。因而,如果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尺寸S2D扩大,则位于各3D再现专用块B[2]SS、B[3] SS紧前面的从属视数据块D[2]、D[3]的尺寸扩大。但是,相对于一个 2D再现专用块(B[2]+B[3])2D,3D再现专用块被分割为两个B[2] SS、B[3]SS。其结果,能够使各3D再现专用块B[2]SS、B[3]SS的尺寸足够小。这样,RB1 4221、RB2 4222的各容量能够进一步削减到3D影像的无缝再现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值。其结果,在配置2中,能够设计各数据块的尺寸,以使得能够将应在再现装置102内确保的读缓冲器的容量抑制为所需最小限度的状态下、将2D影像和3D影像都无缝地再现。
[0920] 如使用图90说明那样,配置在位于长跳跃紧前面的区段块的后端的数据块的尺寸越小,RB2 4222的容量的下限越小。因而,配置2优选的是设计为使其满足以下的两个条件。在此情况下,在包含3D再现专用块B[2] SS、B[3]SS的第二区段块A202中,各数据块的尺寸足够小。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小RB2 4222的容量的下限。
[0921] 第一条件是对配置在第二区段块A202紧前面的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尺寸设定上限。例如,再参照图103,将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尺寸S2D限制为20000扇区以下。该上限值取决于2D再现装置的跳跃性能。第二条件是,对3D再现专用块B[2]SS、B[3] SS的区段ATC时间设定上限TEXT_3D_MAX。即,3D再现专用块B[2]SS、B[3]SS的尺寸代替式(1)而满足下式:SEXT1[n]≤REXT1[n]×TEXT_3D_MAX。上限TEXT_3D_MAX例如设定为0.5秒。 [0922] 图104是表示位于图103所示的第二区段块A202的后端的3D再现专用块B[3]SS的读取时间SEXT1[3]/RUD72与RB2 4222的容量的下限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参照图104,在3D再现专用块B[3]SS的读入被开始的时刻,RB2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达到极大值DM2。该极大值DM2是将3D再现专用块B[3]SS的读取期间的长度SEXT1[3]/RUD72、长跳跃所需要的时间TLY、以及预装载期间的长度SEXT2[4]/RUD72的和乘以从属视传送速度REXT2[3]后的值以上:
DM2≥(SEXT1[3]/RUD72+TLY+SEXT2[4]/RUD72)×REXT2[3]。因而,如果假设3D再现专用块B[3]SS的尺寸是更大的值SL[3],则该读取期间的长度SL[3]/RUD72增大,所以如图104中用虚线表示的那样,RB2 4222的储存数据量DA2的极大值DM20增大。因此,用上述两个条件将3D再现专用块B[2]SS、B[3]SS的各尺寸限制得较小。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RB2 4222的容量的下限。
[0923] 另外,为了满足条件4,必须将位于各区段块的开头的数据块的尺寸、即预装载期间的长度确保得充分大。因此,关于位于区段块的开头的3D再现专用块,其区段ATC时间也可以超过上限TEXT_3D_MAX。
[0924] 配置2除了设置在层边界LB的近前以外,也可以设在能够开始中途再现的位置。在图102中,将能够开始中途再现的位置、即记录有入口点的BD-ROM盘上的位置用三角形A230、A231、A232的顶点表示。用白三角形A230表示的入口点表示2D再现模式下的能够开始中途再现的位置。用黑三角形A231、A232表示的入口点表示3D再现模式下的能够开始中途再现的位置。各个3D再现专用块B[2]SS、B[3]SS与2D再现专用块(B[2]+B[3])2D相比尺寸足够小,所以对应的从属视数据块D[2]、D[3]的尺寸也足够小。其结果,在3D再现模式下的中途再现时,从向入口点A231、A232的访问开始到数据块D[2]、B[2]SS的解码开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即,3D再现模式下的中途再现的起动较快。
[0925] 在配置2中,2D再现专用块(B[2]+B[3])2D的复制数据分割为两个SS再现专用块B[2]SS、B[3]SS而配置。除此以外,该复制数据也可以是单一的SS再现专用块,或者也可以分割为三个以上的SS再现专用块而配置。
[0926] <区段对标志>
[0927] 图105是表示对基础文件A501和文件DEPA502的各区段EXT1[k]、EXT2[k](整数k是0以上)设定的入口点A510、A520的示意图。基础文件A501的入口点A510用2D片断信息文件的入口映射定义,文件DEPA502的入口点A520用从属视片断信息文件的入口映射定义。各入口点A510、A520特别包括区段对标志。“区段对标志”表示当基础文件A501的入口点和文件DEPA502的入口点表示相同的PTS时各个设定的区段EXT1[i]、EXT2[j]是否是从各文件A501、A502的开头起相同的顺序(i=j或i≠j)。参照图105,设定在第(n+1)个(整数n是1以上)的基视区段EXT1[n]中的最初的入口点A530的PTS等于对第(n-1)个从属视区段EXT2[n-1]设定的最后的入口点A540的PTS。因而,将各入口点A530、A540的区段对标志的值设定为“0”。同样,设定在第(n+1)个基视区段EXT1[n]中最后的入口点A531的PTS等于对第(n+1)个 从属视区段EXT2[n+1]设定的最初的入口点A541的PTS。因而,将各入口点A531、A541的区段对标志的值设定为“0”。其他入口点A510、A520当PTS相等时设定目标的区段EXT1[·]、EXT2[·]的顺序也相等,所区段对标志的值设定为“1”。
[0928] 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102在开始中途再现时参照再现开始位置的入口点的区段对标志,在该值是“1”的情况下,从该入口点实际开始再现。在该值是“0”的情况下,再现装置102从该入口点的前后搜索区段对标志的值是“1”的其他入口点,从该其他入口点开始再现。这样,将第n个从属视区段EXT2[n]可靠地比第n个基视区段EXT1[n]更先读取。其结果,能够使中途再现处理简单化。
[0929] 也可以限制区段对标志=0的入口点的间隔,以使对应于它的显示时间的长度是一定的秒数以下、例如每1个GOP的显示时间长的最大值的2倍以下。由此,在中途再现的开始时,能够缩短伴随着区段对标志=1的入口点的探索而在再现开始之前的等待时间。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区段对标志=0的入口点的下个入口点中,将区段对标志的值限制为“1”。此外,也可以将角度切换标志作为区段对标志代替使用。这里,所谓“角度切换标志”,是在对应于多角度的内容中在入口映射内准备的标志,表示多路复用流数据中的角度的切换位置(关于多角度参照后述)。
[0930] <数据块间的再现期间的一致>
[0931] 在区段ATC时间相等的数据块的对中,还可以再现期间一致、并且视频流的再现时间相等。即,在这些数据块间VAU的数量也可以相等。其意义如下。
[0932] 图106(a)是表示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区段ATC时间不同、并且视频流的再现时间不同时的再现路径的示意图。参照图106(a),开头的基视数据块B[0]的再现时间是4秒,开头的从属视数据块D[0]的再现时间是1秒。这里,从属视数据块D[0]的解码所需要的基视视频流的部分具有与该从属视数据块D[0]相同的再现时间。因而,为了节约再现装置内的读缓冲器的容量,如图106(a)中用箭头ARW1表示的那样,优选的是使再现装置交替地各以相同的再现时间、例如各1秒地读入基视数据块B[0]和从属视数据块D[0]。但是,在此情况下,如图 106(a)中用虚线表示的那样,在读取处理的中途发生跳跃。其结果,难以使读取处理跟上解码处理,所以难以可靠地持续无缝再现。
[0933] 图106(b)是表示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视频流的再现时间相等时的再现路径的示意图。如图106(b)所示,在相邻的一对数据块之间,视频流的再现时间也可以相等。例如,在开头的数据块对B[0]、D[0]中,视频流的再现时间都等于1秒,在第二个数据块对B[1]、D[1]中,视频流的再现时间都等于0.7秒。在此情况下,3D再现模式的再现装置如在图106(b)中用箭头ARW2表示的那样,将数据块B[0]、D[0]、B[1]、D[1]、……从开头起依次读取。仅通过这样,再现装置就能够顺利地实现将主TS和副TS交替地各以相同的再现时间读取。特别是,在该读取处理中不发生跳跃,所以能够可靠地持续3D影像的无缝再现。
[0934] 实际上,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如果区段ATC时间相等,则能够在读取处理中不发生跳跃地维持解码处理的同步。因而,即使再现期间或视频流的再现时间不相等,也与图106(b)所示的情况同样,再现装置仅通过从开头起依次读取数据块群,就能够可靠地持续3D影像的无缝再现。
[0935] 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VAU的某个的头的数量、或PES头的数量也可以相等。在数据块间的解码处理的同步中使用这些头。因而,如果在数据块间头的数量不相等,则即使VAU本身的数量不相等,也比较容易维持解码处理的同步。进而,与VAU本身的数量相等的情况不同,也可以不将VAU的数据全部多路复用在相同的数据块内。因此,在BD-ROM盘101的写作工序中,流数据的多路复用的自由度较高。
[0936] 在相邻的基视数据块与从属视数据块之间入口点的数量也可以相等。再次参照图105,如果将区段对标志=0的入口点A530、A540、A531、A541除去,则在基础文件A501和文件DEPA502之中,从开头起相同的顺序的区段EXT1[k]、EXT2[k]包括相同数量的入口点A510、A520。在2D再现模式和3D再现模式中,跳跃的有无不同。但是,当在数据块间入口点的数量相等时,再现时间也实质上相等。因而,不论跳跃的有无,都容易维持解码处理的同步。进而,与VAU本身的数量相等的情况不同,也可以不将VAU的数据全部多路复用在相同的数据块内。因此,在BD-ROM盘 101的写作工序中,流数据的多路复用的自由度较高。 [0937] <多角度>
[0938] 图107(a)是表示对应于多角度的多路复用流数据的再现路径的示意图。参照图107(a),在该多路复用流数据中,多路复用有基视、右视、以及深度图这三种流数据L、R、D。
例如在L/R模式中,将基视和右视的流数据L、R并行地再现。进而,在多角度期间PANG中,在再现的部分中多路复用有按角度(视野角)区分的流数据Ak、Bk、Ck(k=0、1、2、……、n)。各角度的流数据Ak、Bk、Ck被分割为再现时间与角度改变间隔相等的部分。在各部分Ak、Bk、Ck中,还多路复用有基视、右视、以及深度图的各流数据。在多角度期间PANG中,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或应用程序的指示而在按角度区分的流数据Ak、Bk、Ck之间切换再现对象。
[0939] 图107(b)是表示记录在BD-ROM盘上的数据块群A701、和对它们的L/R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702的示意图。该数据块群A701包含图107(a)所示的流数据L、R、D、Ak、Bk、Ck。参照图107(b),在该数据块群A701中,除了通常的流数据L、R、D以外,还以交织配置记录有按角度区分的流数据Ak、Bk、Ck。在L/R模式中,如再现路径A702所示,读取右视数据块R和基视数据块L,并通过跳跃跳过深度图数据块D的读取。进而,读取按角度区分的流数据Ak、Bk、Ck中的、被选择的流数据的数据块A0、B1、……、Cn、并通过跳跃跳过其他数据块的读取。
[0940] 图107(c)是表示构成按角度区分的流数据Ak、Bk、Ck的区段块的示意图。参照图107(c),在各角度的流数据Ak、Bk、Ck中,三种数据块L、R、D构成了交织配置。在L/R模式中,如再现路径A702表示的那样,从按角度区分的流数据Ak、Bk、Ck中的、被选择的流数据的A0、B1、……、Cn中,读取右视数据块R和基视数据块L。另一方面,通过跳跃跳过其他数据块的读取。
[0941] 另外,在各角度的流数据Ak、Bk、Ck中,也可以将基视、右视、以及深度图的各流数据包含在单一的多路复用流数据中。但是,必须将其记录速率抑制在能够由2D再现装置再现的系统速率的范围中。此外,在该多路复用流数据与其他3D影像的多路复用流数据之间,应对系统目标解码器传送的流数据(TS)的数量不同。因而,3D播放刘表文件内的各PI也可 以包含表示再现对象的TS的数量的标志。利用该标志,能够在一个播放列表文件之中切换这些多路复用流数据。在3D再现模式下将两个TS规定为再现对象的PI中,该标志表示2TS。另一方面,在将上述多路复用流数据那样的单一的TS规定为再现对象的PI中,该标志表示1TS。3D再现装置可以根据该标志的值切换系统目标解码器的设定。进而,该标志也可以用连接条件(CC)的值表现。例如,当CC表示“7”时,表示从2TS向1TS的转移,当表示“8”时,表示从1TS向2TS的转移。
[0942] 图108是表示构成多角度期间的数据块群A801、以及对于它们的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810和L/R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820的示意图。参照图108,该数据块群A801由三种角度改变区间ANG1#k、ANG2#k、ANG3#k(k=1、2、……、6、7)的交织配置构成。“角度改变区间”是指从一个角度看到的影像的流数据被连续保存的一系列的数据块群。在种类不同的角度改变区间中,影像的角度不同。各种第k个角度改变区间ANG1#k、ANG2#k、ANG3#k相互相邻。各角度改变区间ANGm#k(m=1、2、3)由一个区段块构成,即作为一个区段SSEXTSS[k]被参照(k=10、11、……、23)。由此,与多个角度改变区间构成一个区段SSEXTSS[k]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读缓冲器的容量。进而,各区段块各包含一个从属视数据块R和基视数据块L。这些数据块的对R、L作为第n个从属视区段EXT2[n]与第n个基视区段EXT1[n]的对被参照(整数n是0以上)。
[0943] 各区段块的尺寸满足条件1~4。特别是,在条件1中应考虑的跳跃是用来将2D再现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810表示的、其他角度改变区间的读取跳过的跳跃JANG-2D。另一方面,在条件4中应考虑的跳跃是用来将L/R模式下的再现路径A820表示的、其他角度改变区间的读取跳过的跳跃JANG-LR。如各再现路径A810、A820所示,无论哪种跳跃JANG-2D、JANG-LR一般都包括角度的切换、即应读取的角度改变区间的种类的切换。
[0944] 再参照图108,各角度改变区间包括一个基视数据块L。因而,将基视区段EXT1[·]的区段ATC时间限制在角度改变区间的长度的最大值TANG以下。例如,为了能够以每2秒显示时间1次的比例执行角度的切换,必须将角度改变区间的长度的最大值TANG限制在2秒。其结果,基视区段EXT1[·]的区段ATC时间被限制在2秒以下。因此,将条件5变更为, 使基视区段的尺寸SEXT1满足下式(11)来代替式(5):
[0945] [数式12]
[0946]
[0947] 另外,也可以代替式(5)的右边而比较式(9)的右边。此外,与对式(7A)或(7B)所示的2D区段的区段ATC时间的延长时间ΔT同样,角度改变区间的长度的最大值TANG也可以由GOP的长度、或者每规定时间能够再现的区段数的上限决定。进而,该延长时间ΔT在多角度中也可以设定为0。
[0948] <经由广播、通信线路的数据分发>
[0949]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除了光盘以外,还包括例如包括SD存储卡的可移动性半导体存储装置等、能够作为封装媒体使用的全部可移除媒体。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例子而例举了预先记录有数据的光盘、即BD-ROM或DVD-ROM等的已有的只读型的光盘。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如在将通过广播、或者经由网络分发的3D影像的内容由终端装置向BD-RE或DVD-RAM等的已有的可写入的光盘写入时,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的区段的配置。这里,该终端装置既可以组入到再现装置中,也可以是与再现装置不同的装置。
[0950] <半导体存储器卡的再现>
[0951] 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代替光盘而使用半导体存储卡时的再现装置的数据读取部进行说明。
[0952] 再现装置中的、从光盘读取数据的部分例如由光盘驱动器构成。相对于此,从半导体存储卡读取数据的部分由专用的接口(I/F)构成。更详细地讲,在再现装置上设置卡插槽,在其内部中安装上述I/F。在将半导体存储卡插入到该卡插槽中时,通过该I/F将该半导体存储卡与再现装置电连接。进而,从半导体存储卡将数据通过该I/F读取到再现装置中。
[0953] <对BD-ROM盘上的数据的著作权保护技术>
[0954] 这里,作为以后的补充事项的前提,对用来保护记录在BD-ROM盘中的数据的著作权的机制进行说明。
[0955] 有时从例如著作权的保护或数据的隐秘性的提高的观点出发而将记录 在BD-ROM盘中的数据的一部分加密。该加密数据例如包括视频流、音频流、或其他流。在此情况下,如以下这样解读加密数据。
[0956] 在再现装置中,预先储存有为了生成用来将BD-ROM盘上的加密数据解读的“密钥”所需要的数据的一部分、即设备密钥。另一方面,在BD-ROM盘中,记录有在该“密钥”的生成中需要的数据的另一部分即MKB(媒体密钥块)、和该“密钥”自身的加密数据即加密标题密钥。设备密钥、MKB及加密标题密钥相互建立对应,进而,与写入在图2所示的BD-ROM盘101上的BCA201中的特定的ID即卷ID也建立了对应。如果设备密钥、MKB、加密标题密钥、以及卷ID的组合不正确,则不能进行加密数据的解读。即,仅在它们的组合正确的情况下,生成上述“密钥”即标题密钥。具体而言,首先,利用设备密钥、MKB、以及卷ID将加密标题密钥解码。由此,仅在完成导出标题密钥时,能够使用该标题密钥作为上述“密钥”将加密数据解读。
[0957] 即使想要通过再现装置再现BD-ROM盘上的加密数据,只要在该再现装置内没有存储有例如与该BD-ROM盘上的加密标题密钥、MKB、以及卷ID预先建立了对应的设备密钥,就不能将该加密数据再现。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用MKB、设备密钥、以及卷ID的正确的组合将加密标题密钥解码,就不能导出该加密数据的解读所需要的密钥即标题密钥。 [0958] 为了保护应记录到BD-ROM盘中的视频流和音频流中的至少某个的著作权,首先,将保护对象的流用标题密钥加密,记录到BD-ROM盘中。接着,由MKB、设备密钥、以及卷ID的组合生成密钥,用该密钥将上述标题密钥加密而变换为加密标题密钥。进而,将MKB、卷ID、以及加密标题密钥记录到BD-ROM盘中。只有具备在上述的密钥的生成中使用的设备密钥的再现装置,才能从该BD-ROM盘将加密后的视频流及/或音频流用解码器解码。这样,能够保护记录在BD-ROM盘中的数据的著作权。
[0959] 以上所述的、BD-ROM盘中的数据的著作权保护的机制对BD-ROM盘以外也能够采用。例如在可读写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特别是SD卡等可移动性半导体存储卡中也能够采用。
[0960] <利用电子分发的向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
[0961] 以下,对利用电子分发向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传递3D影像的 AV流文件等数据(以下称作分发数据)、进而使该再现装置将该分发数据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卡中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动作也可以代替上述再现装置而由专用于该处理的终端装置进行。此外,设想记录目标的半导体存储卡是SD存储卡的情况。
[0962] 再现装置如上所述,具备卡插槽。在该卡插槽中插入有SD存储卡。在此状态下,再现装置首先向网络上的分发服务器送出分发数据的发送请求。此时,再现装置从SD存储卡读取该识别信息,将该识别信息与发送请求一起向分发服务器送出。SD存储卡的识别信息例如是该SD存储卡固有的识别号码,更具体地讲是该SD存储卡的序列号码。该识别信息被作为上述卷ID使用。
[0963] 在分发服务器中保存有分发数据。该分发数据中的视频流及/或音频流等需要加密保护的数据被使用规定的标题密钥加密。该加密数据能够用相同的标题密钥解密。 [0964] 分发服务器作为与再现装置共通的私钥而保持有设备密钥。分发服务器还保持有与SD存储卡共通的MKB。分发服务器在从再现装置受理了分发数据的发送请求和SD存储卡的识别信息时,首先由设备密钥、MKB、及其识别信息生成密钥,用该密钥将标题密钥加密而生成加密标题密钥。
[0965] 分发服务器接着生成公钥信息。该公钥信息例如包括上述MKB、加密标题密钥、签名信息、SD存储卡的识别号码、以及设备列表。签名信息例如包括公钥信息的散列值。设备列表是应设为无效的设备、即具有将分发数据中的加密数据不正当地再现的危险性的设备的列表。在该列表中,例如确定了再现装置的设备密钥、再现装置的识别号码、内置于再现装置中的解码器等各种部件的识别号码或功能(程序)。
[0966] 分发服务器还将分发数据和公钥信息向再现装置送出。再现装置接收它们,通过卡插槽内的专用I/F记录到SD存储卡中。
[0967] 将记录在SD存储卡中的分发数据中的加密数据如以下这样利用例如公钥信息进行解密。首先,作为公钥信息的认证而进行以下三种检查(1)~(3)。另外,它们以怎样的顺序进行都可以。
[0968] (1)包含在公钥信息中的SD存储卡的识别信息是否与存储在插入于卡插槽中的SD存储卡中的识别号码一致。
[0969] (2)根据公钥信息计算的散列值是否与包含在签名信息中的散列值一致。 [0970] (3)是否从公钥信息表示的设备列表排除该再现装置。具体而言,是否从设备列表排除该再现装置的设备密钥。
[0971] 当上述检查(1)~(3)中的某个的结果是否定时,再现装置将加密数据的解密处理中止。反之,当上述检查(1)~(3)的全部的结果是肯定时,再现装置确认公钥信息的正当性,利用设备密钥、MKB、以及SD存储卡的识别信息将公钥信息内的加密标题密钥解密为标题密钥。再现装置还使用该标题密钥将加密数据解密为例如视频流及/或音频流。 [0972] 在以上的机制中有以下的优点。在电子分发时已经知道具有不正当使用的危险性的再现装置、部件、以及功能(程序)等的情况下,将这些识别信息列举在设备列表中,作为公钥信息的一部分分发。另一方面,请求分发数据的再现装置必须将该设备列表内的识别信息与该再现装置及其部件等的识别信息对照。由此,只要将该再现装置或其部件等表示在设备列表中,即使SD存储卡的识别号码、MKB、加密标题密钥、以及设备密钥的组合正确,该再现装置也不能将公钥信息用于分发数据内的加密数据的解码。这样,能够有效地抑制分发数据的不正当使用。
[0973] 半导体存储卡的识别信息优选地保存在半导体存储卡内的记录区域中的、隐秘性特别高的记录区域中。这是因为,在万一该识别信息例如在SD存储卡中其序列号码被不正当地篡改的情况下,SD存储卡的非法复制变得容易执行。即是因为,如果该篡改的结果是存在多个具有相同识别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卡,则在上述检查(1)中不能进行正规品和非法的复制品之间的识别。因而,必须将半导体存储卡的识别信息记录到隐秘性较高的记录区域中、保护其不受不正当的篡改。
[0974] 在半导体存储卡内构成这样的隐秘性较高的记录区域的方法例如如以下这样。首先,设置从通常的数据用的记录区域(以下称作第一记录区域)电分离的另一记录区域(以下称作第二记录区域)。接着,在半导体存储卡内设置向第二记录区域访问专用的控制电路。由此,仅能够经由该控制电路向第二记录区域访问。例如,在第二记录区域中仅记录加密后的数据,将用来将该加密后的数据解密的电路仅组入到控制电路内。由此,只要不 使控制电路将该数据解密,就不能进行向第二记录区域内的数据的访问。除此以外,也可以仅由控制电路保持第二记录区域内的各数据的地址。在此情况下,第二记录区域内的数据的地址仅能够由控制电路确定。
[0975] 在半导体存储卡的识别信息记录在第二记录区域中的情况下,在再现装置上动作的应用程序在利用电子分发从分发服务器取得数据而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卡中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处理。首先,该应用程序经由存储卡I/F对上述控制电路发出对记录在第二记录区域中的半导体存储卡的识别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请求。控制电路对应于该请求,首先,从第二记录区域读取该识别信息。控制电路接着经由存储卡I/F向上述应用程序发送该识别信息。该应用程序然后将分发数据的发送请求与该识别信息一起向分发服务器送出。应用程序还对应于该请求,将从分发服务器接收的公钥信息和分发数据经由存储卡I/F记录到半导体存储卡内的第一记录区域中。
[0976] 另外,上述应用程序优选的是,在对半导体存储卡内的控制电路发出上述访问请求之前检查该应用程序自身的篡改的有无。在该检查中,也可以使用依据例如X.509的数字证书。此外,分发数据如上所述,只要记录在半导体存储卡内的第一记录区域中就可以,也可以不由半导体存储卡内的控制电路控制向该分发数据的访问。
[0977] <向实时录制的适用>
[0978]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前提是,将AV流文件及播放列表文件通过写作系统中的预录制技术记录到BD-ROM盘中供给用户。但是,AV流文件及播放列表文件也可以通过实时录制记录到BD-RE盘、BD-R盘、硬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卡等可写入的记录介质(以下简称作BD-RE盘等)中供给用户。在此情况下,AV流文件也可以是通过记录装置将模拟输入信号实时解码而得到的传输流。除此以外,也可以是记录装置通过将数字输入的传输流部分化而得到的传输流。
[0979] 执行实时录制的记录装置包括视频编码器、音频编码器、多路复用器、以及源包打包器。视频编码器将视频信号编码而变换为视频流。音频编码器将音频信号编码而变换为音频流。多路复用器将视频流和音频流多路复用,变换为MPEG2-TS形式的数字流。源包打包器将MPEG2-TS形式的数字流内的TS包变换为源包。记录装置将各源包保存到AV流文件中,写入 到BD-RE盘等中。
[0980] 与AV流文件的写入处理并行,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在存储器上生成片断信息文件和播放列表文件,并写入到BD-RE盘等中。具体而言,当由用户请求了录像处理时,控制部首先匹配于AV流文件而生成片断信息文件,并写入到BD-RE盘等中。在此情况下,每当从外部接收的传输流中检测到视频流内的一个GOP的开头时,或者每当由视频编码器生成视频流内的一个GOP时,控制部取得位于该GOP的开头的I图片的PTS、和保存有该GOP的开头的源包的SPN。控制部还将该PTS和SPN的对作为一个入口点追加到片断信息文件的入口映射中。这里,对该入口点追加了“is_angle_change标志”。is_angle_change标志在该GOP的开头是IDR图片时设定为“开启”,在该GOP的开头不是IDR图片时设定为“关闭”。在片断信息文件内还按照记录对象的流的属性设定流属性信息。这样,在将AV流文件和片断信息文件写入到BD-RE盘等中之后,控制部利用该片断信息文件内的入口映射生成播放列表文件,并写入到BD-RE盘等中。
[0981] <受控复制>
[098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还可以通过受控复制将BD-ROM盘101上的数字流向其他记录介质写入。所谓“受控复制”,是指用来仅在通过与服务器的通信进行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许可从BD-ROM盘等只读型记录介质向可写入的记录介质复制数字流、播放列表文件、片断信息文件、以及应用程序的技术。该可写入的记录介质包括BD-R、BD-RE、DVD-R、DVD-RW、以及DVD-RAM等可写入的光盘、硬盘、以及SD存储卡、记忆棒(注册商标)、CF(注册商标)、SmartMedia(注册商标)、及多媒体卡(注册商标)等可移动性半导体存储装置。受控复制能够进行记录在只读型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备份次数的限制、以及对备份处理的收费。
[0983] 在进行从BD-ROM盘向BD-R盘或BD-RE盘的受控复制的情况下,当两盘的记录容量相等时,只要将记录在复制源的盘中的比特流原样依次复制就可以。
[0984] 在不同种的记录介质间进行受控复制时需要转码。所谓“转码”,是指用来使记录在复制源的盘中的数字流适合于复制目标的记录介质的应用格式的处理。转码包括例如从MPEG2-TS形式向MPEG2程序流形式变换的 处理、以及将对视频流和音频流分别分配的位速率降低而重新编码的处理。在转码中,必须通过上述实时录制生成AV流文件、片断信息文件、以及播放列表文件。
[0985] <数据构造的記述方法>
[0986] 通过在for语句中记述控制变量的初始值和重复条件,来定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构造中的、“存在多个规定型的信息”的重复构造。此外,通过在if文中记述该条件、和在该条件的成立时应设定的变量,来定义“在规定的条件成立时定义规定的信息”的数据构造。这样,实施方式的数据构造通过高级编程语言记述。因而,该数据构造经过“句法解析”、“优化”、“资源分配”、以及“代码生成”这样的编译器的翻译过程,被变换为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代码,记录到记录介质中。通过用高级编程语言的记述,该数据构造被作为面向对象型语言的类构造体的方法以外的部分、具体而言是该类构造体中的排列型的成员变量进行处理,构成程序的一部分。即,该数据构造与程序实质上是等同的。因而,该数据构造应作为计算机相关的发明受到保护。
[0987] <通过再现程序进行的播放列表文件、片断信息文件的管理>
[0988] 在将播放列表文件和AV流文件记录到记录介质中时,在该记录介质中将再现程序作为执行形式的文件加以记录。再现程序使计算机按照播放列表文件再现AV流文件。再现程序在被从记录介质装载到计算机内的存储器装置中之后,由该计算机执行。该装载处理包括编译处理或链接处理。通过这些处理,将再现程序在存储器装置内分割为多个段。这些段包括text段、data段、bss段、以及stack段。text段包括再现程序的代码串、变量的初始值、以及不可改写的数据。data段包括具有初始值的变量、以及可改写的数据。data段特别包括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被随时访问的文件。bss段包括不具有初始值的变量。bss段内的数据按照text段内的代码表示的命令被参照。在编译处理或链接处理中,在计算机内的RAM中确保bss段用的区域。stack段是根据需要而临时确保的存储器区域。在再现程序的各处理中,临时使用本地变量。stack段包括这些本地变量。在开始程序的执行时,将bss段内的变量用零初始化,确保stack段所需要的存储器区域。
[0989] 播放列表文件及片断信息文件如上所述,在记录介质上已经被变换为 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代码。因而,这些文件在再现程序的执行时作为text段内的“不可改写的数据”、或者data段内的“被随时访问的文件”管理。即,播放列表文件及片断信息文件在再现程序的执行时被组入到该构成要素之中。因此,播放列表文件以及片断信息文件在再现程序中起到超过了单纯的数据提示的作用。
[0991] 本发明关于立体视觉影像的再现技术。如上所述,利用TS优先级标志识别TS包。这样,本发明显然具有工业实用性。
[0992] 标号说明
[0993] 1500 从属视视频流内的VAU#1
[0994] 1510 PES包
[0995] 1512 PES有效载荷
[0996] 1520 TS包串
[0997] 1521 TS包串1520的第一组
[0998] 1522 TS包串1520的第二组
[0999] 1523 TS包串1520的第三组
[1000] 1530 位于第一组1521的后端的TS包
[1001] 1531 TS包1530的TS头
[1002] 1532 TS包1530的AD字段
[1003] 1533 TS包1530的TS有效载荷
[1004] 1540 属于第二组1522的TS包
[1005] 1541 TS包1540的TS头
[1006] 1542 TS包1540的TS有效载荷
[1007] 1550 位于第二组1522的后端的TS包
[1008] 1551 TS包1550的TS头
[1009] 1552 TS包1550的AD字段
[1010] 1553 TS包1550的TS有效载荷
[1011] 1560 属于第三组1523的TS包
[1012] 1561 TS包1560的TS头
[1013] 1562 TS包1560的TS有效载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