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作物管理 / 可控环境农业 / 无土栽培 / 气雾栽培 /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

阅读:193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2) 种子 处理-(3)整地-(4) 播种 -(5)田间管理:玉米种子出土2~4叶时,每天早晚分别用等比例的鲜石粉、干土灰和干辣椒粉混合后撒在 幼苗 上,午间浇 水 1次,匀施清 粪肥 45kg/担,4~5担/亩。幼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小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中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I,锄草1次;大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V;抽穗期喷施配方溶液V;背砣初期喷施配方溶液VI;背砣中期喷施配方溶液VII;背砣晚期喷施配方溶液VIII。本发明的玉米栽培方法充分避免了 现有技术 中的许多不利因素,增强了玉米的营养价值并提高其产量;胜过有机绿色无公害。,下面是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选取全齿形的株高180cm、穗位在90Cm以下,并且生育期为120天的春玉米良种;
(2)种子处理:将选好待用的玉米种子用清和可食药酒的混合液浸泡28~32h,滤干,备用;
清水、可食药酒和玉米种子三者间的质量比等于5∶1∶1,所述可食药酒的制备方法:将花椒、大蒜、榧子、芜荑和狼片各100g,黄连、玄参和苦参各50g,泡入57°白酒密封1星期,得到可食药酒;
(3)整地: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立冬前耕地25~32cm,播下绿肥种子1kg/亩;在惊蛰前10天耕地25~30cm,同时混入碎青草皮渣腐蚀发酵;惊蛰后耕地25~32cm,耙细整平,匀施有机复合肥400~600kg/亩,铺设喷灌管道,每5~7m设施1个喷灌口,喷水70~
75kg/亩,再用地膜覆盖7~9天,待种;
所述有机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秸秆50~80份、沼气残渣10~18份、磷矿粉5~15份、硝酸铵5~9份、腐殖酸镁3~8份、醋酸锌3~8份、氯化3~8份、硫酸铬5~7份、湖泥20~30份、鸡眼草20~30份、发酵菌糠20~25份、蛭石8~15份和复合生物菌剂3~10份;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霉菌、芽孢杆菌、硝化菌、放线菌和曲霉菌;
(4)播种:将整好的土地按大小坈规划,大行90cm,小行45cm,株距45cm,坈深4~6cm,每窝3~6粒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然后铺盖细土;
(5)田间管理:玉米种子出土2~4叶时,每天早晚分别用等比例的鲜石粉、干土灰和干辣椒粉混合后撒在幼苗上,午间浇水1次,匀施清粪肥45kg/担,4~5担/亩,期间补株匀苗,每窝只留两颗壮苗;
所述清粪肥由等比例的清粪水、花椒油、大蒜油和辣椒油混成;
幼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锄草1次;小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中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I,锄草1次;大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V;抽穗期喷施配方溶液V;背砣初期喷施配方溶液VI,垒兜锄草最后1次;背砣中期喷施配方溶液VII;背砣晚期喷施配方溶液VI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60~100g、黄芪60~100g、党参60~100g、升麻60~100g、白芍60~100g和肉桂60~100g与2.5~3.5kg清水浸泡20~4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奇农素粉10~20g,混合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80~120g、黄芪80~120g、党参80~120g、升麻80~120g、粉葛80~
120g、归尾80~120g和肉桂80~120g与2.5~3.5kg清水浸泡24~3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尿素40~60g,混合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I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00~150g、太子参100~150g、花根100~150g、枳实100~150g和防100~150g与2.5~3.5kg清水浸泡24~3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可食药酒40~60g,混合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IV的制备方法:用青皮100~150g、陈皮100~150g、乌药100~150g、佛手100~150g、甘松100~150g和马齿苋100~150g与3~5kg清水浸泡22~3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混合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V的制备方法:用花150~200g、连翘150~200g、蒡150~200g、桅子150~200g、大青叶
150~200g、黄芩150~200g和龙胆草150~200g与3~5kg清水浸泡20~28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VI的制备方法:用紫花地丁150~200g、蒲公英150~200g、红藤150~200g、胡黄连150~200g和鸦胆子150~200g与4~5kg清水浸泡15~25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VII的制备方法:用枳实250~300g、枳壳250~300g、赤芍250~300g、地骨皮250~300g、银柴胡250~300g、秦皮250~300g和白鲜皮250~300g与4~6kg清水浸泡16~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溶液VIII的制备方法:用薄荷250~300g、牛蒡250~300g、蔓荆子250~300g、常山250~300g、寒水石50~150g、龙胆草250~300g、苦参250~300g、虎草250~300g、浮小麦250~300g和半枝莲250~300g与4~6kg清水浸泡12~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攸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五十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七种:谷胱甘肽、纤维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能够美容护肤,减肥瘦身,降血压,降血脂,增强记忆,抗衰老,保护视力,促进胃肠功能,抑癌抗癌。但近代人们在栽培玉米的过程中,盲目追求产量,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农药严重超标超量,因此,给人们和牲畜的健康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然而在栽培玉米时,普遍采用常规氮磷复合肥,养分不齐全,而不能够充分满足玉米在生长过程对多种功能营养元素的需求,造成茎秆较细、植株不健壮等;并且玉米常见根腐病等病虫害较多,常规化肥施用时,由于各组分间没有增效作用,导致用量需求较大,而对环境和植物本身也均有污染,给现代人类的物质生活造成健康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基于上述背景,在真正有机,绿色,生态,无公害的基础上,提供全新的栽培玉米的方法,增强玉米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十分强劲,意义深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选种:选取全齿形的株高180cm、穗位在90Cm以下,并且生育期为120天的春玉米良种;
[0007] (2)种子处理:将选好待用的玉米种子用清和可食药酒的混合液浸泡28~32h,滤干,备用;
[0008] 清水、可食药酒和玉米种子三者间的质量比等于5∶1∶1,所述可食药酒的制备方法:将花椒、大蒜、榧子、芜荑和狼片各100g,黄连、玄参和苦参各50g,泡入57°白酒密封1星期,得到消毒杀菌杀虫滋阴养颜的可食药酒,为整个玉米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0009] (3)整地: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立冬前耕地25~32cm,播下绿肥种子1kg/亩;在惊蛰前10天耕地25~30cm,同时混入碎青草皮渣腐蚀发酵;惊蛰后耕地25~
32cm,耙细整平,匀施有机复合肥400~600kg/亩,铺设喷灌管道,每5~7m设施1个喷灌口,喷水70~75kg/亩,再用地膜覆盖7~9天,待种;
[0010] 所述有机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秸秆50~80份、沼气残渣10~18份、磷矿粉5~15份、硝酸铵5~9份、腐殖酸镁3~8份、醋酸锌3~8份、氯化钙3~8份、硫酸铬5~7份、湖泥20~30份、鸡眼草20~30份、发酵菌糠20~25份、蛭石8~15份和复合生物菌剂3~10份;
[0011]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霉菌、芽孢杆菌、硝化菌、放线菌和曲霉菌;
[0012] (4)播种:将整好的土地按大小坈规划,大行90cm,小行45cm,株距45cm,坈深4~6cm,每窝3~6粒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然后铺盖细土;
[0013] (5)田间管理:玉米种子出土2~4叶时,每天早晚分别用等比例的鲜石粉、干土灰和干辣椒粉混合后撒在幼苗上,午间浇水1次,匀施清粪肥45kg/担,4~5担/亩,期间补株匀苗,每窝只留两颗壮苗;
[0014] 所述清粪肥由等比例的清粪水、花椒油、大蒜油和辣椒油混成;
[0015] 幼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锄草1次;小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中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I,锄草1次;大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V;抽穗期喷施配方溶液V;背砣初期喷施配方溶液VI,垒兜锄草最后1次;背砣中期喷施配方溶液VII;背砣晚期喷施配方溶液VIII。
[0016]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60~100g、黄芪60~100g、党参60~100g、升麻60~100g、白芍60~100g和肉桂60~100g与2.5~3.5kg清水浸泡20~4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奇农素粉
10~20g,混合摇匀。
[0017]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80~120g、黄芪80~120g、党参80~120g、升麻80~120g、粉葛80~120g、归尾80~120g和肉桂80~120g与2.5~3.5kg清水浸泡24~3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共药液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尿素40~60g,混合摇匀。
[0018]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I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00~150g、太子参100~150g、花根100~150g、枳实100~150g和防100~150g与2.5~3.5kg清水浸泡24~3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可食药酒40~60g,混合摇匀。
[0019]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IV的制备方法:用青皮100~150g、陈皮100~150g、乌药100~150g、佛手100~150g、甘松100~150g和马齿苋100~150g与3~5kg清水浸泡22~
3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混合摇匀。
[0020]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V的制备方法:用花150~200g、连翘150~200g、蒡150~200g、桅子150~200g、大青叶150~200g、黄芩150~200g和龙胆草150~200g与3~
5kg清水浸泡20~28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0021]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VI的制备方法:用紫花地丁150~200g、蒲公英150~200g、红藤150~200g、胡黄连150~200g和鸦胆子150~200g与4~5kg清水浸泡15~25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0022]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VII的制备方法:用枳实250~300g、枳壳250~300g、赤芍250~300g、地骨皮250~300g、银柴胡250~300g、秦皮250~300g和白鲜皮250~300g与4~
6kg清水浸泡16~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0023] 具体而言,所述配方溶液VIII的制备方法:用薄荷250~300g、牛蒡250~300g、蔓荆子250~300g、常山250~300g、寒水石(粉碎)50~150g、龙胆草250~300g、苦参250~300g、虎草250~300g、浮小麦250~300g和半枝莲250~300g与4~6kg清水浸泡12~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
[0024] 本发明所需方药功能如下:
[0025] 白芷:味辛,性温。它能发散风寒,善治风寒侵犯阳明经引起的头痛,是风寒感冒的常用药。又能祛风湿,治皮肤风邪湿热引起的湿疹搔痒。此外还活血排脓,又是痈疽疮毒外症的常用药。
[0026]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收敛和养阴补血的作用,所一以能止泄泻,痢疾,腹痛以及阴虚血亏肝阳偏旺所引起的胸胁院腹疼痛,四肢拘挛,月经不调,多汗等症。但属虚寒性的不能用。
[0027] 黄芪: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气虚能使肌表不气血不足不能排脓,又不易收口痈疽疮瘍等。本品又是治疗气虚不可少的药物之一。
[0028]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脾气虚,声音低微,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以及血虚痰黄等症。但表邪未解的中满食邪实的邪实不能用。
[0029] 升麻:味甘辛,性微寒。它能清胃火,解热毒,并有深提透发的作用。能治气虚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的斑疹初期不易透发等症。还适用于因胃火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疮,牙痛。
[0030]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有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善于温通血脉,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妇女血寒经闭,和虚寒性的脘腹冷痛,冷泻等症。
[0031] 粉葛:味辛甘,性平,有发散风热和解热生津的作用,善治发热口渴、项背强、无汗怕风的外感表证和先热后寒,往来不止的痢疾,麻疹初期不易透发等症。
[0032] 归尾:性味归经:辛、甘、温。活血破瘀、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腹痛、跌打、疮疡。
[0033] 太子参:味甘苦,性微寒。既能补气养胃又可清热生津,可治病后虚弱,食少无力,汗多口干,失眠心悸等症。
[0034] 棉花根:味甘,性温。功能补气血、止咳平喘,可治病后体虚浮肿,子宫脱垂,体虚气喘咳嗽等症。
[0035] 枳实:味苦酸,性微寒,有消食化痰、行破滞的作用。可以消除因食积痰滞、气行不畅引起的胸腹胀满、痞塞不通,或湿热积滞的痢疾,更重要的是它行气破滞的作用強。
[0036]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发汗散风寒除湿的作用。能治风寒感冒的头痛,头晕,身痛等表症和风湿性关节疼痛的痹症,以及因风邪引起的牙关紧闭,口不能张,头项强直,四肢抽搐等症。
[0037] 青皮:味辛苦,性温。它能疏肝理气,善治肝气郁结的胸胁或乳房胀痛、乳痈和疝气痛,可以起到平肝止痛的功效,并能健胃消食,并对食积不消的脘腹胀痛均可治疗。
[0038] 陈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中气不和而发生的胸闷腹痛,呕吐,嗳气,欲食不振,及痰多的咳嗽等症。
[0039] 乌药:味辛,性温。有除寒顺气的作用。治胸腹寒气胀痛和膀胱有冷气引起的小便滑利频数,是顺气的常用药。
[0040] 佛手:味苦酸,性温。有舒肝解郁,理气宽胸的作用。用于肝郁气滞的胃脘胀痛,胸闷呕吐,食欲不佳等症。
[0041] 甘松:味甘,性温,气味芳香。有散寒理气的作用。善于消除臭恶之气,熬汤外擦香身,内服可治脾胃有寒伯脘腹作痛。
[0042] 马齿苋:味酸,性寒。有清热解毒,杀虫散血的作用,可治疗热毒引起的视物不清或生翳膜肿痛,以及热毒血痢。此外还可散瘀血不行的癥瘕和痈肿。
[0043] 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治疗痒肿疮毒有很好的疗效,痈肿疮毒初起,未化脓可以消肿,己成脓时可以托毒排脓,促使早日痊愈。
[0044] 连翘: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可治疗因热毒引起的气血不能流通而产生的痈肿疮毒等外症;能清心散热;又可治温热病引起的发热和心烦不安等。
[0045] 牛蒡:味辛、苦,性寒。具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抗癌等作用。可降血糖、降血压、血脂、治疗失眠,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0046] 栀子: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含黄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另含多种具环臭蚁结构的甙:栀子甙、去羟栀子甙泊素-1-葡萄糖甙,格尼泊素-1-β-D-龙胆二糖甙以及小量的山栀甙。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0047] 大青叶: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能治伤寒病,心胃热毒的发斑发疹和汗出染衣色黄的黄汗及面目皮肤发黄的黄疸病;并治咽喉肿痛和皮肤红肿作病的丹毒和流行性瘟疫等。
[0048] 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清肺火,治肺热咳嗽,又能清大肠火,并有热的痢疾泄泻。还可治由湿热引起的黄疸痈肿疮毒等症。
[0049] 龙胆草:味苦,性寒。能泻胆肝的火邪和下焦的湿热,治肝火上升的眼眼红肿作痛,胸胁刺痛,咽痛囗苦,和下焦有湿热,阴部湿痒肿痛,以及肝经热盛的烦热惊厥、抽接等症。
[0050] 紫花地丁:味辛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善治热毒引起的痈肿疔毒。既可外擦内服,均有疗效。
[0051]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的作用,能消除坚硬的肿或结核,可治痈肿疔毒,尤其是乳房生痈。还可治食物中毒等。
[0052] 红藤: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毒,肠痈乳痈,散结消痈肿的作用。专治肠痈腹痛的要药;并治乳痈、乳房结块肿痛,疗效是显著的。
[0053] 胡黄连:味苦,性寒。是清热药。有退虚劳骨蒸和杀虫的作用。并治小儿形瘦腹大、消化不良的疸积痢疾以及盗汗和惊痫之症。
[0054] 鸦胆子:味苦,性寒。有杀虫,止痢,截疟的作用,专治痢疾,疟疾,疗效很好。
[0055] 枳壳:味苦酸,性微寒,有降气的作用。可以宽畅肠胃之气。凡胸腹胀满的病都可以服用。
[0056] 赤芍:味酸苦,性微寒,功能散痈肿、泻肝火、破瘀、血通、经闭。适用于热毒痈肿和妇女瘀血不行的月经停闭,以及因血行阻滞而引起的各种疼痛。但对产后气血虚弱的病人不宜用。
[0057] 地骨皮:味甘,性寒,有解除肌肤虚热和凉血的作用。治有汗的骨节烦热,阴虚劳咳,吐血,盗汗,和肺热咳嗽气喘,心烦口渴,并有降火补阴的功效。
[0058] 银柴胡:味甘,性微寒。有退阴分虚热和凉血的作用。善治劳热骨蒸和小儿疳热等症。
[0059] 秦皮:味苦涩,性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涩主收敛,所以它有清热燥湿、湿肠止痢的作用。用于湿热泻痢,又能清肝明目,煎汤洗眼可治肝火上升引起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
[0060] 白鲜皮:味苦,性寒。有清热除湿的作用,凡由湿热引起的疥癣疮疡、风疹丹毒,以及关节肿痛、黄疸等症。
[0061] 薄荷:味辛,性凉,能清头目、散风热。治头痛,目赤,牙痛,咽喉肿痛等,头、目部分的风热症。因为有清散风热的作用,所以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无汗的表症和麻疹初期不透发;还可治皮肤受风热引起的风疹等。
[0062] 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善治风热头痛,并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还可治目痛多泪眼病。
[0063] 常山:味辛苦,性微寒,功效能除痰行水,止疟,又能催吐,清热。又可解除伤寒中发热和痰水停留胸中胀满。
[0064] 寒水石:味辛咸,性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兼能利尿凉血,适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小便不利,脉洪大的症候。
[0065] 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除湿、解毒杀虫的作用。治痈肿和湿疮疥癣等皮肤病,以及肠中有风邪湿热引起的大便下血、下痢等症。还可治疗眉毛脱落,脸色发红的麻风病。
[0066] 虎耳草:性寒,味微苦。归肺经、胃经。含槲皮苷、槲皮素、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甲级延胡索酸、槲皮素、绿原酸、熊果粉苷及挥发油。对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具祛风、清热、清血解毒作用。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0067] 浮小麦:味甘,性微寒。能养心除烦,能治妇女心阴不足,精神失常,悲伤频哭的脏燥症;并有止汗盗汗,兼治骨蒸劳热。
[0068] 半枝莲:味辛,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可治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以及痈肿疮毒,蛇虫咬伤,还可治早期肺癌、肝癌、直肠癌等。
[0069]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栽培方法自玉米种子至发芽出苗生长发育的各阶段,使用不同的配方溶液I-VIII,使玉米的生长过程不断伴有各种各类的中草药总共四十多味,分各个生长时期,划分为适时科学配方,接照君臣佐使的中医理念,依照玉米的生理气侯特征,从玉米籽的坯芽、脚芽,嫩芽,嫩苗,茎叶、茎杆,抽穗,扬花、散花,背砣,壮籽至成熟期间,始终是在中草药液的全面渗透中成长成熟。加上步步精心合理的操作步骤,充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许多不利因素,增加了更多更好的有益物质,最终形成了清热除湿,健胃理气,杀菌杀虫,排毒养颜,滋阴补肾,強身健体多功能玉米。
[0070] 本发明的玉米栽培方法,种植前,土壤施入有机复合肥,可满足玉米生长至拔节期;土壤经盖地膜发酵,杀灭有害病虫,将玉米发芽率提高至99~100%,进而提高种植效率;种植时按照疏密分开种植,密植组株行距小,密植组间行距较大,利于通风,节约用地,提高玉米产量为968kg/亩,玉米千粒重为382g;种植后分阶段进行水肥管理,节约水肥,玉米病虫率为1.02%,避免农药残留;施入的有机复合肥富含铬元素,能够增加玉米中的铬含量为62.73ng/100g,提高玉米档次,增强玉米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并将玉米秸秆用于有机肥,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本发明方法栽培得到的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明显提高,抗逆性增强,产量提高,口感味道优雅,在真正的有机,绿色,生态,无公害的基础上更加地优质营养、各种污染均为零。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72] 实施例1
[0073]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4] (1)选种:选取全马齿形的株高180cm、穗位在90Cm以下,并且生育期为120天的春玉米良种;
[0075] (2)种子处理:将选好待用的玉米种子用清水和可食药酒的混合液浸泡30h,滤干,备用;
[0076] 清水、可食药酒和玉米种子三者间的质量比等于5∶1∶1,所述可食药酒的制备方法:将花椒、大蒜、榧子、芜荑和狼片各100g,黄连、玄参和苦参各50g,泡入57°白酒密封1星期,得到消毒杀菌杀虫滋阴养颜的可食药酒,为整个玉米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0077] (3)整地: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立冬前耕地28cm,播下绿肥种子1kg/亩;在惊蛰前10天耕地28m,同时混入碎青草皮渣腐蚀发酵;惊蛰后耕地27cm,耙细整平,匀施有机复合肥500kg/亩,铺设喷灌管道,每6m设施1个喷灌口,喷水72.5kg/亩,再用地膜覆盖8天,待种;
[0078] 所述有机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秸秆65份、沼气残渣14份、磷矿粉10份、硝酸铵7份、腐殖酸镁6份、醋酸锌7份、氯化钙6份、硫酸铬6份、湖泥25份、鸡眼草25份、发酵菌糠23份、蛭石12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8份;
[0079]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霉菌、芽孢杆菌、硝化菌、放线菌和曲霉菌;
[0080] (4)播种:将整好的土地按大小坈规划,大行90cm,小行45cm,株距45cm,坈深5cm,每窝5粒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然后铺盖细土;
[0081] (5)田间管理:玉米种子出土3叶时,每天早晚分别用等比例的鲜石粉、干土灰和干辣椒粉混合后撒在幼苗上,午间浇水1次,均匀施清粪肥45kg/担,4~5担/亩,期间补株匀苗,每窝只留两颗壮苗;
[0082] 所述清粪肥由等比例的清粪水、花椒油、大蒜油和辣椒油混成;
[0083] 幼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锄草1次;小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中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I,锄草1次;大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V;抽穗期喷施配方溶液V;背砣初期喷施配方溶液VI,垒兜锄草最后1次;背砣中期喷施配方溶液VII;背砣晚期喷施配方溶液VIII。
[0084] 所述配方溶液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80g、黄芪80g、党参80g、升麻80g、白芍80g和肉桂80g与3kg清水浸泡3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打成泥浆,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奇农素粉15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085] 所述配方溶液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00g、黄芪100g、党参100g、升麻100g、粉葛100g、归尾100g和肉桂100g与3kg清水浸泡28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尿素5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086] 所述配方溶液I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25g、太子参125g、棉花根125g、枳实125g和防风125g与3kg清水浸泡28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可食药酒5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087] 所述配方溶液IV的制备方法:用青皮125g、陈皮125g、乌药125g、佛手125g、甘松125g和马齿苋125g与4kg清水浸泡26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088] 所述配方溶液V的制备方法:用银花175g、连翘175g、牛蒡175g、桅子175g、大青叶175g、黄芩175g和龙胆草175g与4kg清水浸泡24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089] 所述配方溶液VI的制备方法:用紫花地丁175g、蒲公英175g、红藤175g、胡黄连175g和鸦胆子175g与4.5kg清水浸泡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090] 所述配方溶液VII的制备方法:用枳实275g、枳壳275g、赤芍275g、地骨皮275g、银柴胡275g、秦皮275g和白鲜皮275g与5kg清水浸泡18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091] 所述配方溶液VIII的制备方法:用薄荷275g、牛蒡275g、蔓荆子275g、常山275g、寒水石100g、龙胆草275g、苦参275g、虎耳草275g、浮小麦275g和半枝莲275g与5kg清水浸泡16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成泥浆,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092] 实施例2
[0093]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4] (1)选种:选取全马齿形的株高180cm、穗位在90Cm以下,并且生育期为120天的春玉米良种;
[0095] (2)种子处理:将选好待用的玉米种子用清水和可食药酒的混合液浸泡28~32h,滤干,备用;
[0096] 清水、可食药酒和玉米种子三者间的质量比等于5∶1∶1,所述可食药酒的制备方法:将花椒、大蒜、榧子、芜荑和狼片各100g,黄连、玄参和苦参各50g,泡入57°白酒密封1星期,得到可食药酒;
[0097] (3)整地: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立冬前耕地32cm,播下绿肥种子1kg/亩;在惊蛰前10天耕地30cm,同时混入碎青草皮渣腐蚀发酵;惊蛰后耕地32cm,耙细整平,匀施有机复合肥600kg/亩,铺设喷灌管道,每7m设施1个喷灌口,喷水75kg/亩,再用地膜覆盖9天,待种;
[0098] 所述有机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秸秆80份、沼气残渣18份、磷矿粉15份、硝酸铵9份、腐殖酸镁8份、醋酸锌8份、氯化钙8份、硫酸铬7份、湖泥30份、鸡眼草30份、发酵菌糠25份、蛭石15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10份;
[0099]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霉菌、芽孢杆菌、硝化菌、放线菌和曲霉菌;
[0100] (4)播种:将整好的土地按大小坈规划,大行90cm,小行45cm,株距45cm,坈深6cm,每窝6粒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然后铺盖细土;
[0101] (5)田间管理:玉米种子出土4叶时,每天早晚分别用等比例的鲜石粉、干土灰和干辣椒粉混合后撒在幼苗上,午间浇水1次,均匀施清粪肥45kg/担,4~5担/亩,期间补株匀苗,每窝只留两颗壮苗;
[0102] 所述清粪肥由等比例的清粪水、花椒油、大蒜油和辣椒油混成;
[0103] 幼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锄草1次;小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中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I,锄草1次;大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V;抽穗期喷施配方溶液V;背砣初期喷施配方溶液VI,垒兜锄草最后1次;背砣中期喷施配方溶液VII;背砣晚期喷施配方溶液VIII。
[0104] 所述配方溶液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00g、黄芪60g、党参100g、升麻60g、白芍100g和肉桂60g与3.5kg清水浸泡20h,将上述各浸泡有药材的药液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奇农素粉2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05] 所述配方溶液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20g、黄芪80、党参120g、升麻80g、粉葛120g、归尾80g和肉桂120g与2.5kg清水浸泡3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尿素4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06] 所述配方溶液I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50g、太子参100g、棉花根150g、枳实100g和防风150g与2.5kg清水浸泡3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可食药酒4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07] 所述配方溶液IV的制备方法:用青皮150g、陈皮100g、乌药150g、佛手100g、甘松150g和马齿苋100g与5kg清水浸泡2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08] 所述配方溶液V的制备方法:用银花200g、连翘150g、牛蒡200g、桅子150g、大青叶200g、黄芩150g和龙胆草200g与3kg清水浸泡28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09] 所述配方溶液VI的制备方法:用紫花地丁200g、蒲公英150g、红藤200g、胡黄连150g和鸦胆子200g与4kg清水浸泡25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10] 所述配方溶液VII的制备方法:用枳实300g、枳壳250g、赤芍300g、地骨皮250g、银柴胡300g、秦皮250g和白鲜皮300g与4kg清水浸泡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11] 所述配方溶液VIII的制备方法:用薄荷300g、牛蒡250g、蔓荆子300g、常山250g、寒水石150g、龙胆草250g、苦参300g、虎耳草250g、浮小麦300g和半枝莲250g与6kg清水浸泡12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成泥浆,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12] 实施例3
[0113] 一种中药组方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4] (1)选种:选取全马齿形的株高180cm、穗位在90Cm以下,并且生育期为120天的春玉米良种;
[0115] (2)种子处理:将选好待用的玉米种子用清水和可食药酒的混合液浸泡28~32h,滤干,备用;
[0116] 清水、可食药酒和玉米种子三者间的质量比等于5∶1∶1,所述可食药酒的制备方法:将花椒、大蒜、榧子、芜荑和狼片各100g,黄连、玄参和苦参各50g,泡入57°白酒密封1星期,得到可食药酒;
[0117] (3)整地: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立冬前耕地25cm,播下绿肥种子1kg/亩;在惊蛰前10天耕地25cm,同时混入碎青草皮渣腐蚀发酵;惊蛰后耕地25cm,耙细整平,匀施有机复合肥400kg/亩,铺设喷灌管道,每5m设施1个喷灌口,喷水70kg/亩,再用地膜覆盖7天,待种;
[0118] 所述有机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秸秆50份、沼气残渣18份、磷矿粉5份、硝酸铵9份、腐殖酸镁3份、醋酸锌8份、氯化钙3份、硫酸铬7份、湖泥20份、鸡眼草30份、发酵菌糠20份、蛭石15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3份;
[0119]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霉菌、芽孢杆菌、硝化菌、放线菌和曲霉菌;
[0120] (4)播种:将整好的土地按大小坈规划,大行90cm,小行45cm,株距45cm,坈深4cm,每窝4粒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然后铺盖细土;
[0121] (5)田间管理:玉米种子出土2叶时,每天早晚分别用等比例的鲜石粉、干土灰和干辣椒粉混合后撒在幼苗上,午间浇水1次,均匀施清粪肥45Kg/担,4~5担/亩,期间补株匀苗,每窝只留两颗壮苗;
[0122] 所述清粪肥由等比例的清粪水、花椒油、大蒜油和辣椒油混成;
[0123] 幼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锄草1次;小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中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II,锄草1次;大苗期喷施配方溶液IV;抽穗期喷施配方溶液V;背砣初期喷施配方溶液VI,垒兜锄草最后1次;背砣中期喷施配方溶液VII;背砣晚期喷施配方溶液VIII。
[0124] 所述配方溶液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60g、黄芪100g、党参60g、升麻100g、白芍60g和肉桂100g与2.5kg清水浸泡4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奇农素粉1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25] 所述配方溶液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80g、黄芪120g、党参80g、升麻120g、粉葛80g、归尾120g和肉桂80g与3.5kg清水浸泡24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尿素6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26] 所述配方溶液III的制备方法:用白芷100g、太子参150g、棉花根100g、枳实150g和防风100g与3.5kg清水浸泡24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再加可食药酒60g,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27] 所述配方溶液IV的制备方法:用青皮100~150g、陈皮100~150g、乌药100~150g、佛手100~150g、甘松100~150g和马齿苋100~150g与3~5kg清水浸泡22~3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混合摇匀直接喷施。
[0128] 所述配方溶液V的制备方法:用银花150g、连翘200g、牛蒡150g、桅子200g、大青叶150g、黄芩200g和龙胆草150g与5kg清水浸泡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29] 所述配方溶液VI的制备方法:用紫花地丁150g、蒲公英200g、红藤150g、胡黄连200g和鸦胆子150g与4kg清水浸泡25h,将上述各浸泡有药材的药液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30] 所述配方溶液VII的制备方法:用枳实250g、枳壳300g、赤芍250g、地骨皮300g、银柴胡250g、秦皮300g和白鲜皮250g与6kg清水浸泡16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至泥浆状,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31] 所述配方溶液VIII的制备方法:用薄荷250g、牛蒡300g、蔓荆子250g、常山300g、寒水石50g、龙胆草300g、苦参250g、虎耳草300g、浮小麦250g和半枝莲300g与4kg清水浸泡20h,将上述各浸泡的药材药液共打成泥浆,加水数次过滤,收集滤液倒入至喷雾器,直接喷施。
[0132] 注:上述实施例1~3内的数次加水,其总的加水量以1桶满喷雾器的重量15kg为准。并且喷施喷雾的时间是每天上午干了露水为宜。
[0133] 对照例1
[0134] 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135] (1)整地施肥: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施复合肥A 20kg/亩,深翻28cm,耙细整平,均匀施有机肥900kg/亩,铺设喷灌管道,每7m设施一个喷灌口,既能喷水,也能喷药肥溶液,喷水75kg/亩,用地膜覆盖9天,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待种;
[0136] (2)种子选择:选择高产、抗病、子粒饱满的玉米种子,种植前向玉米种子均匀喷洒玉米种子重量30%的发芽剂溶液,混合均匀,置于27℃、湿度为78%的恒温培养箱中放置22小时,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得待种玉米种子;
[0137] (3)玉米播种:将步骤(1)得到的土壤揭除地膜,每5行为一个密植组,密植组内按株距27cm,株距13cm,密植组间的距离为39cm,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密植,又不影响通风和光照,表层覆盖2~3cm,得到玉米种植地;
[0138] (4)水肥管理:2~3天玉米芽苗露出地表,播种后至三叶期,保持表层土壤含水量为16~18%,拔节期至出穂期,追施复合肥B 24kg/亩,保持表层土壤含水量为15~17%,花粒期至蜡熟期追施尿素12kg/亩,完熟期后,待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1~23%时开始收获,合理进行水肥管理,促进玉米生长,茎秆粗壮,抗倒伏,利用率高,节约水肥,得富铬玉米;
[0139] (5)病虫防治:分别在三叶期、拔节期和花粒期用喷灌管道喷施浓度为98mg/L的抗病虫剂溶液,喷洒量为23kg/亩,纯植物提取杀虫剂,安全无毒,提高玉米抗逆性,降低病虫率。
[0140] 所述步骤(1)的复合肥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酸氢铵23、钙镁磷肥14、硫酸钾17、硫酸锰8、氯化亚8、硫酸4.8、砂2.9、氯化锌1.6、亚硒酸钠1.3、硫酸铬0.7,提供玉米适量的铬肥。
[0141] 所述步骤(1)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粪36、羊粪25、玉米秸秆44、玉米芯26、食用菌渣23、西瓜秧20、西瓜皮17、酒糟17、醋糟14、EM菌8,将玉米秸秆、玉米芯、食用菌渣、西瓜秧、西瓜皮粉碎,过80目筛,与剩下的原料混合均匀,置于35℃恒温发酵8天,得有机肥。
[0142] 所述的玉米秸秆、玉米芯、食用菌渣、西瓜秧及西瓜皮,含水量均为22%。
[0143] 所述步骤(2)的发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赖酸28、丝氨酸25、生物素20、玉米素14、水杨酸9、油菜素甾醇8,天然、安全、无毒。
[0144] 所述步骤(4)的复合肥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碳酸氢铵28、钙镁磷肥14、硫酸钾17、硫酸锰8、氯化亚铁8、硫酸铜4.8、硼砂2.9、氯化锌1.6、亚硒酸钠1.4、硫酸铬0.9,营养平衡,促进吸收。
[0145] 所述步骤(5)的抗病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45、牛大力38、坡垒35、虎尾草30、伸筋草30、透骨草24、夜花藤24、花椒提取物1.5,将川楝子、牛大力、坡垒、虎尾草、伸筋草、透骨草及夜花藤粉碎至180目,加入川楝子重量5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65%的酒精溶液,加热至60℃,浸泡40分钟,煮沸至体积为原来的1/4,过滤,65℃烘干至含水量为
6%,与花椒提取物混合均匀,得抗病虫剂,纯植物提取,安全健康、无残留。
[0146] 所述的花椒提取物,规格为50%。
[0147] 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玉米栽培方法(下称:实验组)和对比例1提供的玉米栽培方法(下称:对照组),2018.4~2018.9分别在玉米田上进行应用试验,梁平县高板桥玉米种植基地进行,玉米品种为先玉335。
[0148] 表1不同栽培方法对玉米生长品质的影响
[0149]
[0150] 本发明方法栽培的玉米,在成熟期表达非常好,玉米的株高和鲜、干重等均高于对照处理的。本发明方法栽培玉米可提高玉米的质量、产量,增加穗长、百粒重等。
[0151] 表2不同栽培方法对玉米产量和构成因子的影响
[0152]
[0153] 观察玉米根腐病的发病情况,对照组玉米种植过程,发现具有大量根腐病的现象,进行农药喷施,才得以没有造成大的损失,而实验组仅少量有玉米根腐病现象。另外,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玉米的土壤质量有所提高,土壤的渗水、保水、透气能力增强。
[0154]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