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温室和苗圃 / 遮阳网 / 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

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

阅读:13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香菇和芋头 轮作 栽培方法,香菇和芋头交替栽培,所述香菇栽培过程中的装袋时间在7月至8月中旬,10下旬至11月中旬开始移入大棚、出菇,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所述芋头栽培时间段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播种 覆膜,7月中下旬结合除草培土壅根,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采收;本发明中香菇与芋头生产时间刚好连贯,生长期互补,香菇田轮作芋头经济性好,改善香菇和芋头生长的 微 生物 环境,优化了栽培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提高大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下面是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菇和芋头交替栽培,所述香菇栽培过程中的装袋时间在7月至8月中旬,10下旬至11月中旬开始移入大棚、出菇,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所述芋头栽培时间段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覆膜,7月中下旬结合除草培土壅根,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菇栽培步骤如下:
(1)大棚搭建
大棚搭建在地势高爽平坦、排方便、整洁干净的地方,南北走向,棚上覆盖棚膜,再加盖遮阳网,菌棒出菇之前,用丝南北向拉起,作菌棒倚靠用;
(2)培养基(菌棒)配制
培养基(菌棒)配制,其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NY/T 1935规定;
(3)装袋
选用聚乙烯塑料袋,用螺旋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料湿重1.8kg~2.0kg(干重0.9kg~
1.0kg);装完立即上锅(堆)灭菌;
(4)灭菌
采用煮浴锅蒸汽灭菌或锅炉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时使锅(箱)内温度在3h~4h内迅速升到100℃,并维持20h~30h,停火、焖锅,待锅(堆)内袋温降到60℃~70℃时出锅,趁热运至接种室内;
(5)接种
先进行菌种预处理,选择具有净化、智能控温设施的房间作为接种室;接种室在菌棒搬入前一天打扫清洁消毒灭菌,再将经过灭菌处理、无破损的菌棒移堆至接种室并盖上薄膜,以防灰尘及杂菌孢子降落;待菌棒冷却后采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进行膜内消毒,降温净化空气后方可开始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工具等用酒精擦拭消毒后备用,菌棒表面接种部位亦要使用酒精擦拭;在菌棒擦拭处打孔,不能打穿;将生产种掰成锥形,塞入孔内,接种口要坚实,饱满但不能挤压,接种后立即套袋,防止杂菌从空隙侵入;
(6)发菌阶段管理
在养菌室内地面撒一层生石灰后,将接好菌种的料袋就地排放,接种口一面朝上,斜放堆高;待发菌孔菌丝生长至直径3.4~4.5cm,堆温不超过25℃,揭开薄膜进行翻堆,防止高温烧菌;
(7)出菇阶段管理
接种后15天左右,接种口菌丝长到直径4cm~6cm时,剥去第一层套袋;接种后60~120天,当菌棒富有弹性,接种穴四周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并出现部分棕褐色色斑时,将菌棒从养菌室移入大棚,先向空床面上喷洒一遍水后再进行第二次剥袋,将菌棒交叉斜靠在架设好的铁丝上,并用中膜覆盖保湿;待到菌棒布满白色的绒毛菌丝时,掀去中膜通,降低温度,促使菌丝倒伏;菌棒表面有黄色水珠附着时,用清水淋洗,防止杂菌感染;菌丝倒伏形成一层薄薄的白色菌膜时,每天傍晚喷洒清水一次,待表面水晾干后覆膜,连续进行2~3天,局部开始转色,停止喷水,保持菌棒湿润,促其转色;一般10~12天就能形成一层薄薄的棕褐色菌膜,完成转色;
(8)催蕾
转色后,夜间打开大棚两头,降低菇床内温度,上午气温回升时,盖好薄膜增温,持续3~4天进行变温处理,达到温差刺激直至现蕾;
(9)采收
现蕾后,棚内保持85%~95%的湿度,一周之后,可采收第一批菇;当菌盖尚未完全开展,边缘稍内卷,为采收香菇最适期;采下的鲜菇,要轻放轻取,保持香菇的完整,防止互相挤压损坏,影响品质;每天采收完毕,通风30min,适量喷水后盖好中膜;
(10)补水
一批菇采收结束,停止喷水,揭开菇床中膜,打开大棚两头,加强通风,促使菌棒干燥;7~10天后当含水量降至30%时,用专用注水器具从一头刺入菌棒内,加压注水,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即含水量50%~60%),盖膜催蕾;3~5天后菇蕾渐起,棚内保持85%~95%的相对湿度,一周后可采收下批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配方及其重量份组成为以下三种中任意一种:
配方之一:桑枝屑78份,麸皮20份,丰优素0.16份(调酸剂,主要成分硫酸镁),糖0.84份,石膏1份,含水量55~60份;
配方之二:杂木屑(阔叶树)78份,麸皮20份,糖1份,石膏1份,含水量55~60份;
配方之三:杂木屑(阔叶树)50份,桑枝屑33份,麸皮15份,丰优素0.16份,糖0.84份,石膏1份,含水量55~6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过程中的菌棒堆放在接种室不超过一半的空间,堆高不宜超过1.2米,便于接种和堆叠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完成后,采用边用贴条、胶布、套袋等密封接种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菌阶段管理包括三次翻堆:第一次是待菌丝向四周延伸直径达4cm~6cm时,揭去封口地膜或脱去套袋,将菌袋“井”字型码堆,一层4袋,堆高10层;第二次于种穴间的菌丝连接后,用针刺接种穴四周,刺孔刺破套袋即可,同时拉大菌袋间距离,每层堆垛由4袋改为3袋,堆高8层;第三次于菌丝长满料袋时,用钉有小钉的木耙敲打菌棒,使菌棒布满小孔,堆垛由每层3袋改为2袋,堆高8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工序完成后菌棒出菇比较集中,一批菇采收结束后,加强通风,菌棒干燥后,将菌棒上下掉头,再补水,按常规催蕾,保湿长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工序中补水轻重及休养期长短,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秋冬季节温度逐渐下降,休养期延长,注水宜轻,回春之后,气温回升,则休养期渐短,注水逐渐加重(不超过60%);菌棒从10月下旬开始出菇,翌年4月底5月初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芋头栽培步骤如下:
(a)芋头播前准备
香菇收获清茬后耕翻晒垡,将出菇后的废弃菌棒直接粉碎加工后和肥料一起施入土壤中,然后翻耕、旋耕、耕深,整细整平土壤,上虚下实;
(b)播种
芋头采用大小行栽培;播种时将种芋芽眼倾斜向下播种,盖细土2~3cm,播种后在芋头小行上覆盖地膜;
(c)田间管理
在芋头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检查田间地膜,发现破损或跑风漏气,及时用土压严压平,6月上旬撤除田间地膜,进行中耕培土;芋苗3~4片真叶时667㎡施45%复合肥作发棵肥;
7~8片真叶时结合大培土在芋头小垄内施硫酸复合肥作结芋膨大肥;发棵期和结芋膨大期要保持田间湿润,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窨水;2~3片真叶进行松土除草,15~25天后进行浅中耕培土,7~8片真叶时大培土一次,培成13~15cm的小高垄,培土时把萌发抽生的边叶埋入土中;
(d)病虫害防治
进行病害防治,芋头的主要病害有疫病和腐败病,在发病初期可用每667㎡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180g或20%噻菌悬浮剂75~100g对水60kg喷雾防治;同时注意虫害防治,地下害虫采用灌水灭虫或毒饵诱杀;斜纹夜蛾采取人工捕捉或每667㎡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兑水喷雾防治;
(e)采收
芋头叶片变黄并逐渐萎缩时,表示地下芋头茎已成熟,采挖后除去病、伤、烂芋头,晾晒1~2天后入窖贮藏或筐、箱包装上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芋头播前准备过程中,肥料为每667㎡施45%高效复合肥10kg和硫酸钾5kg;播前晒种2~3天,将芋芽四周干枯叶鞘剥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

说明书全文

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常年同一同一作物连续栽培易导致化感物质的累积,病虫害加剧,生物种群结构失衡,从而出现连作障碍,导致产量的下降,严重阻碍了芋头和设施香菇的发展;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改善微生物环境,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
[0004]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香菇和芋头交替栽培,所述香菇栽培过程中的装袋时间在7月至8月中旬,10下旬至11月中旬开始移入大棚、出菇,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所述芋头栽培时间段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覆膜,7月中下旬结合除草培土壅根,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采收。
[0005] 作为优选,所述香菇栽培步骤如下:(1)大棚搭建
大棚搭建在地势高爽平坦、排方便、整洁干净的地方,南北走向,棚上覆盖棚膜,再加盖遮阳网,菌棒出菇之前,用丝南北向拉起,作菌棒倚靠用;
(2)培养基(菌棒)配制
培养基(菌棒)配制,其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NY/T 1935规定;
(3)装袋
选用聚乙烯塑料袋,用螺旋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料湿重1.8kg~2.0kg(干重0.9kg~
1.0kg);装完立即上锅(堆)灭菌;
(4)灭菌
采用煮浴锅蒸汽灭菌或锅炉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时使锅(箱)内温度在3h~4h内迅速升到100℃,并维持20h~30h,停火、焖锅,待锅(堆)内袋温降到60℃~70℃时出锅,趁热运至接种室内;
(5)接种
先进行菌种预处理,选择具有净化、智能控温设施的房间作为接种室;接种室在菌棒搬入前一天打扫清洁消毒灭菌,再将经过灭菌处理、无破损的菌棒移堆至接种室并盖上薄膜,以防灰尘及杂菌孢子降落;待菌棒冷却后采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进行膜内消毒,降温、净化空气后方可开始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工具等用酒精擦拭消毒后备用,菌棒表面接种部位亦要使用酒精擦拭;在菌棒擦拭处打孔,不能打穿;将生产种掰成锥形,塞入孔内,接种口要坚实,饱满但不能挤压,接种后立即套袋,防止杂菌从空隙侵入;
(6)发菌阶段管理
在养菌室内地面撒一层生石灰后,将接好菌种的料袋就地排放,接种口一面朝上,斜放堆高;待发菌孔菌丝生长至直径3.4~4.5cm,堆温不超过25℃,揭开薄膜进行翻堆,防止高温烧菌;
(7)出菇阶段管理
接种后15天左右,接种口菌丝长到直径4cm~6cm时,剥去第一层套袋;接种后60~120天,当菌棒富有弹性,接种穴四周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并出现部分棕褐色色斑时,将菌棒从养菌室移入大棚,先向空床面上喷洒一遍水后再进行第二次剥袋,将菌棒交叉斜靠在架设好的铁丝上,并用中膜覆盖保湿;待到菌棒布满白色的绒毛菌丝时,掀去中膜通,降低温度,促使菌丝倒伏;菌棒表面有黄色水珠附着时,用清水淋洗,防止杂菌感染;菌丝倒伏形成一层薄薄的白色菌膜时,每天傍晚喷洒清水一次,待表面水晾干后覆膜,连续进行2~3天,局部开始转色,停止喷水,保持菌棒湿润,促其转色;一般10~12天就能形成一层薄薄的棕褐色菌膜,完成转色;
(8)催蕾
转色后,夜间打开大棚两头,降低菇床内温度,上午气温回升时,盖好薄膜增温,持续3~4天进行变温处理,达到温差刺激直至现蕾;
(9)采收
现蕾后,棚内保持85%~95%的湿度,一周之后,可采收第一批菇;当菌盖尚未完全开展,边缘稍内卷,为采收香菇最适期;采下的鲜菇,要轻放轻取,保持香菇的完整,防止互相挤压损坏,影响品质;每天采收完毕,通风30min,适量喷水后盖好中膜;
(10)补水
一批菇采收结束,停止喷水,揭开菇床中膜,打开大棚两头,加强通风,促使菌棒干燥;7~10天后当含水量降至30%时,用专用注水器具从一头刺入菌棒内,加压注水,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即含水量50%~60%),盖膜催蕾;3~5天后菇蕾渐起,棚内保持85%~95%的相对湿度,一周后可采收下批菇。
[0006]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配方及其重量份组成为以下三种中任意一种:配方之一:桑枝屑78份,麸皮20份,丰优素0.16份(调酸剂,主要成分硫酸镁),糖0.84份,石膏1份,含水量55~60份;
配方之二:杂木屑(阔叶树)78份,麸皮20份,糖1份,石膏1份,含水量55~60份;
配方之三:杂木屑(阔叶树)50份,桑枝屑33份,麸皮15份,丰优素0.16份,糖0.84份,石膏1份,含水量55~60份。
[0007] 作为优选,所述接种过程中的菌棒堆放在接种室不超过一半的空间,堆高不宜超过1.2米,便于接种和堆叠操作。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接种完成后,采用边用贴条、胶布、套袋等密封接种口。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发菌阶段管理包括三次翻堆:第一次是待菌丝向四周延伸直径达4cm~6cm时,揭去封口地膜或脱去套袋,将菌袋“井”字型码堆,一层4袋,堆高10层;第二次于种穴间的菌丝连接后,用针刺接种穴四周,刺孔刺破套袋即可,同时拉大菌袋间距离,每层堆垛由4袋改为3袋,堆高8层;第三次于菌丝长满料袋时,用钉有小钉的木耙敲打菌棒,使菌棒布满小孔,堆垛由每层3袋改为2袋,堆高8层。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补水工序完成后菌棒出菇比较集中,一批菇采收结束后,加强通风,菌棒干燥后,将菌棒上下掉头,再补水,按常规催蕾,保湿长菇。
[0011] 作为优选,所述补水工序中补水轻重及休养期长短,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秋冬季节温度逐渐下降,休养期延长,注水宜轻,回春之后,气温回升,则休养期渐短,注水逐渐加重(不超过60%);菌棒从10月下旬开始出菇,翌年4月底5月初结束。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芋头栽培步骤如下:(a)芋头播前准备
香菇收获清茬后耕翻晒垡,将出菇后的废弃菌棒直接粉碎加工后和肥料一起施入土壤中,然后翻耕、旋耕、耕深,整细整平土壤,上虚下实;
(b)播种
芋头采用大小行栽培;播种时将种芋芽眼倾斜向下播种,盖细土2~3cm,播种后在芋头小行上覆盖地膜;
(c)田间管理
在芋头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检查田间地膜,发现破损或跑风漏气,及时用土压严压平,6月上旬撤除田间地膜,进行中耕培土;芋苗3~4片真叶时667㎡施45%复合肥作发棵肥;
7~8片真叶时结合大培土在芋头小垄内施硫酸复合肥作结芋膨大肥;发棵期和结芋膨大期要保持田间湿润,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窨水;2~3片真叶进行松土除草,15~25天后进行浅中耕培土,7~8片真叶时大培土一次,培成13~15cm的小高垄,培土时把萌发抽生的边叶埋入土中;
(d)病虫害防治
进行病害防治,芋头的主要病害有疫病和腐败病,在发病初期可用每667㎡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180g或20%噻菌悬浮剂75~100g对水60kg喷雾防治;同时注意虫害防治,地下害虫采用灌水灭虫或毒饵诱杀;斜纹夜蛾采取人工捕捉或每667㎡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兑水喷雾防治;
(e)采收
芋头叶片变黄并逐渐萎缩时,表示地下芋头块茎已成熟,采挖后除去病、伤、烂芋头,晾晒1~2天后入窖贮藏或筐、箱包装上市。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芋头播前准备过程中,肥料为每667㎡施45%高效复合肥10kg和硫酸钾5kg;播前晒种2~3天,将芋芽四周干枯叶鞘剥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浸种30分钟。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香菇大棚生长期从10月底至翌年5月,芋头生长期从5月至10月底,香菇与芋头生产时间刚好连贯,季节互不冲突,生长期互补;香菇田轮作芋头对增加菇农经济收入意义重大,香菇的产量在9000kg左右;芋头性喜高温高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产量在1200kg左右,亩增效益5000元以上;本发明通过香菇和芋头轮作这一栽培模式的研究,利用芋头生长期与香菇生长期的互补,改善香菇和芋头生长的微生物环境,香菇栽培基质还田为芋头生长积累大量的有机质,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芋头湿润栽培可以淹杀大量有害病原菌,改善香菇大棚微生物环境;两者之间轮作优化了栽培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提高大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一种香菇和芋头轮作栽培方法,香菇和芋头交替栽培,其栽培步骤如下:1.香菇栽培步骤如下:
1.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泰州地区气候的中低温型品种。如中低温型的L808、庆科
212等品种。
[0016] 1.2季节安排装袋时间8月中旬,11月中旬移入大棚、剥袋、转色、出菇,翌年4月底5月初结束。
[0017] 1.3大棚的搭建10月下旬大棚搭建,选择地势高爽平坦、排水方便、整洁干净的地方,南北走向,高度不低于2m,每座棚占地面积以200㎡为宜,1㎡可摆放20个菌棒。棚上覆盖棚膜,再加盖遮阳网;
菌棒出菇之前,用直径1.6mm铁丝南北向拉起,作菌棒倚靠用;铁丝距地面25cm,间距20cm;
以方便采菇为准,留70cm宽的走道。
[0018] 1.4培养基(菌棒)配制常用3种培养基配方,供各地在生产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培养基(菌棒)配制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NY/T 1935的规定。
[0019] 配方重量份组成之一:桑枝屑78份,麸皮20份,丰优素0.16份(调酸剂,主要成分硫酸镁),糖0.84份,石膏1份,含水量57份。
[0020] 配方重量份组成之二:杂木屑(阔叶树)78份,麸皮20份,糖1份,石膏1份,含水量56份。
[0021] 配方重量份组成之三:杂木屑(阔叶树)50份,桑枝屑33份,麸皮15份,丰优素0.16份,糖0.84份,石膏1%,含水量58份。
[0022] 1.5 装袋选用长55cm、宽15cm、厚0.05mm的聚乙烯塑料袋,用螺旋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料湿重
1.9kg(干重0.95kg),装完立即上锅(堆)灭菌。
[0023] 1.6 灭菌采用煮浴锅蒸汽灭菌或锅炉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时使锅(箱)内温度在3.5h内迅速升到100℃,并维持25h,停火、焖锅,待锅(堆)内袋温降到65℃时出锅,趁热运至接种室内。
[0024] 1.7 接种菌种预处理 用75%的酒精擦拭菌种棒进行灭菌处理,挖去原接种孔及周围的老菌丝,剥去种棒上的塑料袋。
[0025] 接种 选择具有净化、智能控温设施的房间或安装有湿淋、风机封闭式大棚作为接种室;接种室在菌棒搬入前一天打扫清洁消毒灭菌,再将经过灭菌处理、无破损的菌棒移堆至接种室并盖上薄膜,以防灰尘及杂菌孢子降落。菌棒堆放在接种室不超过一半的空间,堆高在1.2米,便于接种和堆叠操作。待菌棒冷却至25℃,采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进行膜内消毒2小时后,打开湿淋、风机降温,净化空气后方可开始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工具等用酒精擦拭消毒后备用,菌棒表面约5厘米方圆接种部位亦要使用酒精擦拭;在菌棒擦拭处打孔,每段菌棒打4个孔,孔深5cm,不能打穿。将生产种掰成锥形,塞入孔内,接种口要坚实,饱满(但不能挤压),防止杂菌从空隙侵入(如边用贴条、胶布、套袋等则效果更理想)。该接种技术须选择在低温(低于20℃)、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接触菌种人员的手及打孔机械用75%的药用酒精擦拭消毒。擦拭→打孔→塞种过程的时间要短、动作要快,长时间接触时需带好皮手套。
[0026] 1.8 发菌阶段管理在养菌室内地面撒一层稀薄的生石灰后,将接好菌种的料袋就地排放,接种口一面朝上,斜放45°,堆高6层。待发菌孔菌丝生长至直径约4厘米,堆温不超过25℃,揭开薄膜进行翻堆,防止高温烧菌。发菌期间共进行三次翻堆:第一次是待菌丝向四周延伸直径达4cm~
6cm时,揭去封口地膜或脱去套袋,将菌袋“井”字型码堆,一层4袋,堆高10层;第二次于种穴间的菌丝连接后,用针刺接种穴四周,刺孔刺破套袋即可,同时拉大菌袋间距离,每层堆垛由4袋改为3袋,堆高8层;第三次于菌丝长满料袋时,用钉有小钉的木耙敲打菌棒,使菌棒布满小孔,堆垛由每层3袋改为2袋,堆高8层。
[0027] 1.9 出菇阶段管理剥袋 接种后15天左右,接种口菌丝长到直径4cm~6cm时,剥去第一层套袋;接种后60~90天(根据品种确定,菌龄长的需90~120天),待菌棒富有弹性,接种穴四周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并出现部分棕褐色色斑时(11月中旬),将菌棒从养菌室移入大棚,先向空床面上喷洒一遍水后再进行第二次剥袋,将菌棒交叉斜靠在架设好的铁丝上,并用中膜覆盖保湿。
[0028] 转色 当菌棒布满白色的绒毛菌丝时,掀去中膜通风,降低温度,促使菌丝倒伏。菌棒表面有黄色水珠附着时,用清水淋洗,防止杂菌感染。菌丝倒伏形成一层薄薄的白色菌膜时,每天傍晚喷洒清水一次,待表面水凉干后覆膜,连续进行3天,局部开始转色,停止喷水,保持菌棒湿润,促其转色。一般11天就能形成一层薄薄的棕褐色菌膜,完成转色。
[0029] 1.10 催蕾转色后,夜间2点,打开大棚两头,降低菇床内温度,上午气温回升时,盖好薄膜增温,持续4天进行变温处理,达到温差刺激直至现蕾。
[0030] 1.11 采收现蕾后,棚内保持85%~95%的湿度,一周之后,可采收第一批菇。当菌盖尚未完全开展,边缘稍内卷,为采收香菇最适期。采下的鲜菇,要轻放轻取,保持香菇的完整,防止互相挤压损坏,影响品质。每天采收完毕,通风30min,适量喷水后盖好中膜。
[0031] 1.12 补水第一批菇采收结束,停止喷水,揭开菇床中膜,打开大棚两头,加强通风,促使菌棒干燥。7~10天后当含水量降至30%时,用专用注水针从一头刺入菌棒内,加压注水,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即含水量50%~60%),盖膜催蕾。4d后菇蕾渐起,棚内保持85%~95%的相对湿度,一周后可采收第二批菇。补水后菌棒出菇比较集中,一批菇采收结束后,加强通风,菌棒干燥后,将菌棒上下掉头,再补水,按常规催蕾,保湿长菇。补水轻重及休养期长短,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秋冬季节温度逐渐下降,休养期延长,注水宜轻,回春之后,气温回升,则休养期渐短,注水逐渐加重(不超过60%)。菌棒从10月下旬开始出菇,翌年4月底5月初结束,能采收5~6潮菇,一般每袋产菇0.75kg以上。
[0032] 1.13 生产记录每个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保留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以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泰州市地方标准DB3212/T188-2018规定。生产档案保存两年以上,以便查阅。
[0033] 1.14 标志、标签产品外包装应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采收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净含量、产品执行标准编号、商标及防潮、防压等标志,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图形标志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
[0034] 1.15包装、运输和贮存包装 外包装(箱、筐)应牢固、整洁、干燥、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应摆放整齐紧密。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内包装塑料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NY/T658规定。
[0035]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物、无杂物。运输时轻装、轻卸,避免机械损伤。避免挤压,防止菌丝萌生和菇体腐烂。防雨淋,防日晒,不可裸露运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鲜活动物混装混运。
[0036] 贮存 鲜菇可在2℃~4℃贮存1至数天(视包装方式而定),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0037] 2芋头栽培步骤如下:2.1品种选择
芋头选择姜堰紫荷芋、靖江香沙芋、泰兴香荷芋等品种。种芋要求顶芽充实,无病虫斑,无机械损伤,单个重30~40g的新鲜子芋。
[0038] 2.2季节安排芋头在5月上旬播种覆膜,7月的中下旬结合除草培土壅根,10月底采收。
[0039] 2.3播前准备整地施肥 香菇收获清茬后耕翻晒垡一周左右,将出菇后的废弃菌棒直接粉碎加工后和肥料一起施入土壤中,每667㎡施45%高效复合肥10kg、硫酸钾5kg,然后翻耕、旋耕,耕深
30cm,整细整平土壤,上虚下实。
[0040] 晒种 播前晒种2天,同时将芋芽四周干枯叶鞘剥除。
[0041] 种芋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
[0042] 2.4播种芋头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70cm,小行行距40cm,穴距35cm,每667㎡播3500穴,用种量125kg。播种时将种芋芽眼斜向朝下成45°左右播种,盖细土2.5cm。播种后在芋头小行上覆盖宽80cm的地膜。
[0043] 2.5田间管理地膜栽培管理 在芋头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注意检查田间地膜,如发现破损或跑风漏气,及时用土压严压平,6月上旬撤除田间地膜,进行中耕培土。
[0044] 肥水管理 芋苗3~4片真叶时667㎡施45%复合肥15kg作发棵肥;7~8片真叶时结合大培土在芋头小垄内667㎡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作结芋膨大肥。发棵期和结芋膨大期要保持田间湿润,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窨水。灌溉用水应符合GB/T18407.1的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0045] 中耕培土 2~3片真叶进行松土除草,20天后进行浅中耕培土,7~8片真叶时大培土一次,培成13cm的小高垄,培土时把萌发抽生的边叶埋入土中。
[0046] 2.6主要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 芋头的主要病害有疫病和腐败病,在发病初期可用每667㎡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60g或20%噻菌铜悬浮剂87g对水60kg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采用灌水灭虫或毒饵诱杀;斜纹夜蛾采取人工捕捉或每 667㎡ 用 
200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7mL对水60kg喷雾防治,农药使用要求安全间隔期20天以上。
[0047] 2.7采收当芋头的叶片变黄并逐渐萎缩时,表示地下芋头块茎已成熟,采挖后除去病、伤、烂芋头,晾晒1~2天后入窖贮藏或筐、箱包装上市。
[0048] 本发明中,香菇大棚生长期从10月底至翌年5月,芋头生长期从5月至10月底,香菇与芋头生产时间刚好连贯,季节互不冲突,生长期互补;香菇田轮作芋头对增加菇农经济收入意义重大,香菇的产量在9000kg左右;芋头性喜高温高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产量在1200kg左右,两者之间轮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亩增效益5000元以上;废弃香菇菌棒含有大量有机质及土壤所需的微量元素,直接粉碎后作为有机肥料还田,为芋头生长积累大量的有机质,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平均每亩少施K肥3kg,P肥2kg以上,提高了后茬作物芋头的抗逆性,较常规种植的品种相比,芋头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期相对推迟12~14天,发病程度降低了一个等级,减少用药1~2次,每亩成本下降42元,香菇和芋头轮作技术的应用,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芋头湿润栽培可以淹杀大量有害病原菌,改善香菇大棚微生物环境,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通过香菇和芋头轮作这一栽培模式的研究,利用芋头生长期与香菇生长期的互补,改善香菇和芋头生长的微生物环境,香菇栽培基质还田为芋头生长积累大量的有机质,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芋头湿润栽培可以淹杀大量有害病原菌,改善香菇大棚微生物环境;两者之间轮作优化了栽培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提高大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0049] 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其他未述的实施方式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虽然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