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园艺 / 杂草防治 / 一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

一种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

阅读:5发布:2020-07-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水 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将旱育秧、厢式栽培、精量 施肥 、厢面覆膜、三 角 形稀疏栽培、小苗移栽、节水 灌溉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其中三角形稀疏栽培不仅能够节约 种子 和秧苗,而且有利于减少棵间竞争,提高光合速率,协调水稻个体和群体矛盾。 薄膜 覆盖 提高 土壤 前期低温,减少土面 蒸发 ,减少 杂草 物种数和 密度 。厢式栽培,厢 沟灌 溉厢面无水层,具有保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综上,该技术解决了中国西南丘陵区水稻生长前期低温和季节性干旱的生产情况,能够增温保水,提高水稻产量。,下面是一种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旱育秧
苗床地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排灌条件好、管理方便的蔬菜地;对pH较高的苗床地应提前7-10天施入硫磺粉调酸;种子播前用药剂浸种消毒、催芽至露白;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苗床播15-25g种;播种前苗床内泼浇充足水分;
(2)厢式栽培
起围沟,对面积较大的沟槽田,在田的正中开一腰沟;还开有厢沟,开沟铲起的泥土均匀撒放于厢面,打碎泥,达到田平泥融;整田前,清除田中硬物和未腐熟秸秆;
(3)精量施肥
在整平厢面前,一次性施底肥,亩施尿素18-22kg、过磷酸30-40kg、氯化5-7kg、硫酸锌1.0-1.5kg,肥料仅施于厢面,并与厢面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4)厢面覆膜
施入肥料后搁置2天,覆薄膜,采用一级超微膜,膜宽2m,厚0.004mm,地膜紧贴土面;采用滚动膜的方法覆膜;
(5)三形稀疏栽培
覆膜后在膜上打孔形成穴,每三穴构成一个小三角形,每穴之间的距离为10-12cm,每三个小三角形构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之间相互距离为40-50cm;每厢4行小三角形;
(6)小苗移栽
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根据茬口的不同将秧龄控制在15-40天,每穴栽1苗;
(7)节水灌溉
在水稻移栽后始终保持沟中有水,膜面无水;
(8)够苗晒田
分蘖旺盛时,排出沟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标准:厢面不发白,沟中不陷脚,地面见白根;
(9)看苗追肥
对后期脱肥的田块,用尿素作根外追肥,质量浓度为1.5%-2.0%,亩用尿素溶液50-
70kg;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可灌淹2-3cm深的水,亩撒施尿素4-5kg,让水自然落干即可;
(10)病虫防治
以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为主要依据,择对口农药,到及时有效地防治;
(11)适时收获
在收获前15天排干水晒田;水稻成熟后及时抢晴天收割,收割时要做到低留稻茬,以便地膜回收;
(12)回收地膜
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揭膜,彻底清除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厢式栽培中,在距上下田埂0.8-1.5m处起宽25cm、深20-30cm的围沟,对面积较大的沟槽田,在田的正中开一道宽25cm左右、深20cm的腰沟;厢沟宽20cm、深15cm,厢面宽度145c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西南丘陵区是我国水稻主要产区,仅四川就拥有200万公顷水田,而其中有三分之二位于丘陵和山区。因为灌溉设施受限常受干旱的影响,同时水稻季前期多低温寒潮,不仅影响水稻前期生长发育,甚至会诱发病害。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前期低温和季节性干旱,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能够增温保水提高水稻产量。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4] (1)旱育秧
[0005] 苗床地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排灌条件好、管理方便的蔬菜地;对pH较高的苗床地应提前7-10天施入硫磺粉调酸;种子播前用药剂浸种消毒、催芽至露白;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苗床播15-25g种;播种前苗床内泼浇充足水分;
[0006] (2)厢式栽培
[0007] 在距上下田埂0.8-1.5m处起宽25cm、深20-30cm的围沟,对面积较大的沟槽田,在田的正中开一道宽25cm左右、深20cm的腰沟;厢沟宽20cm、深15cm,厢面宽度145cm,开沟铲起的泥土均匀撒放于厢面,打碎泥,达到田平泥融;整田前,清除田中硬物和未腐熟秸秆;
[0008] (3)精量施肥
[0009] 在整平厢面前,一次性施底肥,亩施尿素18-22kg、过磷酸30-40kg、氯化5-7kg、硫酸锌1.0-1.5kg,肥料仅施于厢面,并与厢面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0010] (4)厢面覆膜
[0011] 施入肥料后搁置2天,覆薄膜,采用一级超微膜,膜宽2m,厚0.004mm,地膜紧贴土面;采用滚动膜的方法覆膜;
[0012] (5)三形稀疏栽培
[0013] 覆膜后在膜上打孔形成穴,每三穴构成一个小三角形,每穴之间的距离为10-12cm,每三个小三角形构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之间相互距离为40-50cm;每厢4行小三角形。
[0014] (6)小苗移栽
[0015] 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根据茬口的不同将秧龄控制在15-40天,每穴栽1苗。
[0016] (7)节水灌溉
[0017] 在水稻移栽后始终保持沟中有水,膜面无水;
[0018] (8)够苗晒田
[0019] 分蘖旺盛时,排出沟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标准:厢面不发白,沟中不陷脚,地面见白根;
[0020] (9)看苗追肥
[0021] 对后期脱肥的田块,用尿素作根外追肥,质量浓度为1.5%-2.0%,亩用尿素溶液50-70kg;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可灌淹2-3cm深的水,亩撒施尿素4-5kg,让水自然落干即可。
[0022] (10)病虫防治
[0023] 以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为主要依据,择对口农药,到及时有效地防治;
[0024] (11)适时收获
[0025] 在收获前15天排干水晒田;水稻成熟后及时抢晴天收割,收割时要做到低留稻茬,以便地膜回收;
[0026] (12)回收地膜
[0027] 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揭膜,彻底清除残膜。
[0028]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方法,将旱育秧、厢式栽培、精量施肥、厢面覆膜、三角形稀疏栽培、小苗移栽、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其中三角形稀疏栽培不仅能够节约种子和秧苗,而且有利于减少课间竞争,提高光合速率,协调水稻个体和群体矛盾。薄膜覆盖提高土壤前期低温,减少土面蒸发,减少杂草物种数和密度。厢式栽培,厢沟灌溉厢面无水层,具有保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综上,该技术解决了中国西南丘陵区水稻生长前期低温和季节性干旱的生产情况,能够增温保水,提高水稻产量。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的厢式栽培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发明的三角形稀疏栽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0032]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将旱育秧、厢式栽培、精量施肥、厢面覆膜、三角形稀疏栽培、小苗移栽、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进行有机整合。
[0033] 1)旱育秧
[0034] 苗床地以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排灌条件好,管理方便的蔬菜地为佳。对pH较高的苗床地应提前7-10天施入硫磺粉调酸。种子播前应用药剂浸种消毒、催芽至露白。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苗床播15-25g种为宜。播种前苗床内泼浇充足水分,确保全苗、齐苗。
[0035] 2)厢式栽培
[0036] 如图1所示,在距上下田埂0.8-1.5m处起宽25cm左右、深20-30cm的围沟,见底层为最好。对面积较大的沟槽田,在田的正中开一道宽25cm左右、深20cm左右的腰沟。厢沟宽20cm左右、深15cm左右,厢面宽度145cm,开沟铲起的泥土均匀撒放于厢面,打碎泥块,达到田平泥融。整田前,清除田中硬物和未腐熟秸秆。
[0037] 3)精量施肥
[0038] 在整平厢面前,一次性施底肥。一般中等肥田块,亩施尿素18-22kg,过磷酸钙30-40kg,氯化钾5-7kg,硫酸锌1.0-1.5kg。肥料仅施于厢面,并与厢面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0039] 4)厢面覆膜
[0040] 施入肥料后搁置2天,待厢面水分较少时覆薄膜。采用一级超微膜,膜宽2m,厚0.004mm,地膜紧贴土面。一般每亩薄膜用量为3.3-5.0kg。厢面平整后,采用滚动膜捆的方法覆膜,地膜紧贴厢面泥土,被刮起且不留任何空隙,防膜下长草。
[0041] 5)三角形稀疏栽培
[0042] 如图2所示,覆膜后在膜上打孔(穴),每三穴构成一个小三角形,每穴之间的距离为10-12cm,每三个小三角形构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之间相互距离为40-50cm。每厢4行小三角形。
[0043] 6)小苗移栽
[0044] 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确保秧苗尽快成活。根据茬口的不同将秧龄控制在15-40天,移栽期尽量提前,每穴栽1苗。
[0045] 7)节水灌溉
[0046] 在水稻移栽后始终保持沟中有水,膜面无水,严禁串灌,深灌。大雨过后及时排掉厢面水层,确保覆膜对土壤的增温效应。在孕穗期和灌浆乳熟期这两个水分临界期若遇严重干旱,应及时灌水。
[0047] 8)够苗晒田
[0048] 水稻覆膜栽培,分蘖旺盛,不及早加以控制,会增加无效分蘖。对有水源保证的田块,当每亩总茎蘖数25万左右时,排出沟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标准:厢面不发白,沟中不陷脚,地面见白根。后期容易受旱的田块不宜提倡晒田。
[0049] 9)看苗追肥
[0050] 对后期脱肥的田块,可用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一般以1.5%-2.0%为宜。亩用尿素溶液50-70kg。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可灌淹2-3cm深的水,亩撒施尿素4-5kg,让水自然落干即可。
[0051] 10)病虫防治
[0052] 水稻覆膜栽培,虫危害相对较轻。但由于其早发快发,虫危害时间提早,要重点抓好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的防治。以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为主要依据,择对口农药,到及时有效地防治。
[0053] 11)适时收获
[0054] 在收获前15天排干水晒田。水稻成熟后要及时抢晴天收割,收割时要做到低留稻茬,以便地膜回收。
[0055] 12)回收地膜
[0056] 为防止地膜对土壤的污染,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揭膜,彻底清除残膜。
[0057] 相对于当地农民常规栽培,本技术可以提高水稻根层土壤温度4-5℃,节省用水量,促进水稻分蘖,抑制杂草,节省劳动力,提高水稻产量近30%,每公顷2383kg。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