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渔业产品 / 肉食性鱼类 / 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

一种鱼养殖方法

阅读:107发布:2020-05-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鱼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淡 水 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鱼塘选址;(2)放养前准备;(3)鱼种选择和消毒;(4)鱼种放养;(5)养鱼技术;(6) 饲料 投喂;(7)日常管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 淡水 鱼养殖方法,采用新的科学养殖方式,产品附加值高,产品 质量 高,养殖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渔农增收也飞速增长。,下面是一种鱼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鱼塘选址:选择面积10~50亩、池深2~2.5米、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地域为池塘选址,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每池配备3千瓦增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2)放养前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池底冻日晒使塘泥疏松,鱼种放养7~10天前,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1米深,并人工或机械搅水,使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
(3)鱼种选择和消毒: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并经检疫部检疫合格的优质鱼苗作为养殖种苗,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规格为50~100克/尾,鱼种放养前进行消毒;
(4)鱼种放养: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
(5)养鱼技术:采用80∶20养鱼技术;
(6)饲料投喂: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农村自备的菜饼、豆腐渣、蚕蛹等饵料,日投饵率一般为3~5%;
(7)日常管理
(7.1)水质调节: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池水的1/3,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pH7~8.5,应用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调节水质;
(7.2)有益生物水质调控:可投入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及芽孢杆菌来调控水质;
先使用化学增氧剂1小时后,再使用硝化细菌,用池水溶解泼洒即可,硝化细菌对pH的最适宜范围为7.8~8.2,溶氧只要不低于2毫克/升即可;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使用芽孢杆菌,使用芽孢杆菌前,必须活化,活化方法是加本池水和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
(7.3)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
(7.4)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从5月起,每10~15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
(7.5)坚持巡塘:坚持早晚和夏秋季夜间巡塘;
(7.6)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坚持“池塘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的预防鱼病,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鱼塘选址的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鱼种消毒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鱼种养殖品种为淡水鱼,包括青、草、鲢、鳙、湘鲫鲤和全雄黄颡、甲鱼、鳜鱼等特种水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80∶20养鱼技术即以一种吃食鱼为主占比80%,搭配鲢、鳙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或食腐屑性鱼类占比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80∶20养鱼技术的投放鱼种规格及密度如下:①主养鲫鱼:鲫鱼鱼种100~150克/尾、1200尾/亩或当年夏花1500尾/亩,鲢、鳙鱼种100克/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3∶1;②主养草鱼:草鱼鱼种150~250克/尾、1000尾/亩,鲢、鳙鱼种100克/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5∶1或8∶1。草鱼鱼种最好使用雌核草鱼;③主养青鱼:青鱼鱼种1千克/尾、1100尾/亩,鲢、鳙鱼种50~100克/尾、
200尾/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饲料以含蛋白质≥30%,磷0.6-0.8%为宜,渔用配合饲料必须符合国家NY507无公害饲料标准,渔用药物使用必须符合国家NY5071-2002标准。

说明书全文

一种鱼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湘阴水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水产养殖仍然属于粗放型的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缺乏现代化、高层次养殖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综合规模经营。养殖的池塘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与整修,池塘坍塌、池浅、设施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大多数渠道污泥淤塞,灌排水不畅,出现干旱年份缺水无法灌水养殖,内渍年份一片汪洋,渔民损失严重,亟待进行基础设施改扩建。
[0003] 由于养殖模式传统落后,科技含量低,加之养殖品种目前仍然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打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从总体上制约了水产业的发展潜和整体效益的发挥,导致养殖效益下降,产品质量不高,渔农增收迟缓。因此,加强与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广水产品健康和生态养殖技术和特色水产养殖成为渔业增产增效的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鱼塘选址:选择面积10~50亩、池深2~2.5米、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地域为池塘选址,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每池配备3千瓦增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0007] (2)放养前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池底冻日晒使塘泥疏松,鱼种放养7~10天前,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1米深,并人工或机械搅水,使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
[0008] (3)鱼种选择和消毒: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并经检疫部检疫合格的优质鱼苗作为养殖种苗,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规格为50~100克/尾,鱼种放养前进行消毒;
[0009] (4)鱼种放养: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
[0010] (5)养鱼技术:采用80:20养鱼技术;
[0011] (6)饲料投喂: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农村自备的菜饼、豆腐渣、蚕蛹等饵料,日投饵率一般为3~5%;
[0012] (7)日常管理
[0013] (7.1)水质调节: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池水的1/3,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pH7~8.5,应用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调节水质;
[0014] (7.2)有益生物水质调控:可投入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及芽孢杆菌来调控水质;
[0015] 先使用化学增氧剂1小时后,再使用硝化细菌,用池水溶解泼洒即可,硝化细菌对pH的最适宜范围为7.8~8.2,溶氧只要不低于2毫克/升即可;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使用芽孢杆菌,使用芽孢杆菌前,必须活化,活化方法是加本池水和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
[0016] (7.3)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
[0017] (7.4)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从5月起,每10~15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
[0018] (7.5)坚持巡塘:坚持早晚和夏秋季夜间巡塘;
[0019] (7.6)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坚持“池塘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的预防鱼病,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
[0020]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鱼塘选址的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音。
[0021]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
[0022]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鱼种消毒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定。
[0023]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鱼种养殖品种为淡水鱼,包括青、草、鲢、鳙、湘鲫鲤和全雄黄颡、甲鱼、鳜鱼等特种水产品。
[0024]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80:20养鱼技术即以一种吃食鱼为主占比80%,搭配鲢、鳙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或食腐屑性鱼类占比20%。
[0025]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80:20养鱼技术的投放鱼种规格及密度如下:①主养鲫鱼:鲫鱼鱼种100~150克/尾、1200尾/亩或当年夏花1500尾/亩,鲢、鳙鱼种100克/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3∶1;②主养草鱼:草鱼鱼种150~250克/尾、1000尾/亩,鲢、鳙鱼种100克/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5∶1或8∶1。草鱼鱼种最好使用雌核草鱼;③主养青鱼:青鱼鱼种1千克/尾、1100尾/亩,鲢、鳙鱼种50~100克/尾、200尾/亩。
[0026]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饲料以含蛋白质≥30%,磷0.6-0.8%为宜,渔用配合饲料必须符合国家NY507无公害饲料标准,渔用药物使用必须符合国家NY5071-2002标准。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整体来说是一种生态养殖技术,关键在于日常管理,总的来说通过日常管理能使本发明的鱼发病率降低15~20%,生长速度增加了5~10%,每亩产量增加5~10%;由于本发明中,对于引进鱼塘的水进行预先消毒处理,以及水质准确调节和微生物水质调节,确保鱼塘的水质始终处于优质状态,能有效杀灭水质的各种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减少了鱼因长期接触有害微生物而发病的发生,发病率显著降低,长势更好;由于使用专用的饲料及合理的日投饵率,饲料能满足各种鱼生长中的物质需要,同时调节其胃肠功能,减少了抗生素和杀毒药的的用量,同时改善了鱼肉的品质,鱼由于免疫力增强,大大减小发病的几率,生长速度显著增快,产量显著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9] 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1)鱼塘选址:选择面积10~50亩、池深2~2.5米、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地域为池塘选址。池塘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音。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排灌方便。根据生产需要,每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0031] (2)放养前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杀灭病菌,减少病害。鱼种放养7~10天前,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1米深,并人工或机械搅水,使石灰与淤泥充分接触,使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充分氧化,晒水提高水温,达到肥水、消毒杀菌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投放做好准备工作。
[0032] (3)鱼种选择和消毒: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并经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优质鱼苗作为养殖种苗,鱼种养殖品种为淡水鱼,包括青、草、鲢、鳙、湘云鲫鲤和全雄黄颡、甲鱼、鳜鱼等特种水产品。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规格为50~100克/尾,一般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一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二是亩产控制在750千克以内;三是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
[0033] 鱼种放养前进行消毒,消毒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定。
[0034] (4)鱼种放养: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应该早放养。
[0035] (5)养鱼技术:采用80∶20养鱼技术;
[0036] 80:20养鱼技术以一种吃食鱼为主(占80%),搭配鲢、鳙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或食腐屑性鱼类(占20%),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不仅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而且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投放鱼种规格及密度如下:①主养鲫鱼:鲫鱼鱼种100~150克/尾、1200尾/亩或当年夏花1500尾/亩,鲢、鳙鱼种100克/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3∶1。②主养草鱼:草鱼鱼种150~250克/尾、1000尾/亩,鲢、鳙鱼种100克/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5∶1或8∶1。草鱼鱼种最好使用雌核草鱼。③主养青鱼:青鱼鱼种1千克/尾、1100尾/亩,鲢、鳙鱼种50~100克/尾、200尾/亩。
[0037] (6)饲料投喂: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农村自备的菜饼、豆腐渣、蚕蛹等饵料;
[0038] 饲料以含蛋白质≥30%,磷0.6-0.8%为宜,日投饵率一般为3-5%;
[0039] 投饵设食场和食台渔用配合饲料必须符合国家NY507无公害饲料标准,渔用药物使用必须符合国家NY5071-2002标准。
[0040] (7)日常管理
[0041] (7.1)水质调节: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用河水养鱼要过滤,防止野杂鱼、杂物等进入。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月最好换水一次(排走下层水),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池水的1/3。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pH7~8.5。应用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调节水质。
[0042] (7.2)有益微生物水质调控:可投入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及芽孢杆菌来调控水质;
[0043] 其中先使用化学增氧剂1小时后,再使用硝化细菌,用池水溶解泼洒即可,硝化细菌对pH的最适宜范围为7.8~8.2,溶氧只要不低于2毫克/升即可;
[0044] 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和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能改善水质,减少耗氧,促进鱼虾成长,提高产量;
[0045] 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使用芽孢杆菌,使用芽孢杆菌前,必须活化,活化方法是加本池水和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可最大限度提高芽孢杆菌的使用效率,在泼洒该菌的同时,需尽量同时开动增氧机。芽孢杆菌能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水产动物的呼吸提供氧气。
[0046] (7.3)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阴天适时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解除浮头。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鱼类生长旺季坚持晴天中午开机,池塘载鱼量大,开机时间长,反之开机时间短。
[0047] (7.4)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从5月起,每10~15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0048] (7.5)坚持巡塘:做好池塘日志坚持早晚和夏秋季夜间巡塘,注意天气、水质和鱼情,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做好日志,日志主要内容有:天气、水温、气温、投饵量及次数、鱼病防治、浮头起止时间、开增氧机起止时间、加、排水时间及加、排水量等。经常分析、总结,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0049] (7.6)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池塘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的预防鱼病,防患未然。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防止鱼病传播蔓延。
[005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采用新的科学养殖方式,产品附加值高,产品质量高,养殖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渔农增收也飞速增长,因此生态淡水鱼养殖技术推广到市场上成为渔业增产增效的有效选择。
[0051]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