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曳力装置 / 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

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

阅读:2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包括:旋转侧地面 导轨 、直行侧地面导轨、弧形导轨、上层 框架 单元、移动单元、旋转侧驱动单元、直行侧驱动单元、旋转导向单元、上台板单元、 位置 检测单元,保持原有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能够在一个平面车位安装、下层车位无需设置台板、上层车位能够前移旋转至车道实现避让等优点,通过三立柱的结构消除了原有一侧单立柱悬臂的 缺陷 ,双立柱结构的横向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能够获得更大的停车空间,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加上无动 力 的旋转导向单元的设计使得装置的总体结构简约、容易控制,相关改进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特点,相比下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侧地面导轨、直行侧地面导轨、弧形导轨、上层框架单元、移动单元、旋转侧驱动单元、直行侧驱动单元、旋转导向单元、上台板单元、升降驱动单元、位置检测单元;
以安装所述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停车位为基准,靠近车道一侧称为停车位的前方,远离车道一侧称为停车位的后方;从停车位位置向车道方向的直线位移称为前移,从车道位置向停车位方向的直线位移称为后移;然后,按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划分,靠近回转中心的一侧称为停车位的旋转侧,远离回转中心的另一侧称为停车位的直行侧;
所述旋转侧地面导轨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的地面之上,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平行,用于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在停车位区域的支承以及位移导向,其垂直截面形状包括以下形式的其中一种:形式一,矩形,上部平面与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两个侧面为导向平面;形式二,矩形内凹槽状,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内凹槽的两个侧面为导向平面;所述旋转侧地面导轨的起始端设置在停车位的后方位置,能够在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的上层位置正常静置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实现有效支承;末端位于所述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转动部件的外径的切线位置;
所述直行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用于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的支承,还用于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随动立柱在车道区域的支承,其垂直截面形状为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直行侧地面导轨分为位于停车位区域以及位于车道区域两段;其中,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直行侧地面之上,一端为起始端,设置在停车位的后方位置,能够在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的上层位置正常静置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实现有效支承,另一端为末端,位于通过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作出垂直于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之上;直行侧地面导轨位于车道区域的一段紧固安装在车道地面之上,有效长度大于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与直行侧随动滚轮的中心距尺寸,一端与直行侧地面导轨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的末端平滑连接,另一端向车道方向自然延伸;
所述弧形导轨有两根,分别为弧形驱动导轨、弧形随动导轨;
所述弧形驱动导轨紧固安装在车道之上,有效工作区域的弧度大于90°,圆弧中心点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重合,用于移动单元作转动位移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驱动立柱的支承,其垂直截面形状为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弧形驱动导轨的一端位于通过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作出垂直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之上,并与直行侧地面导轨平滑连接;另一端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向车道方向的延长线之上;
所述弧形随动导轨紧固安装在车道之上,有效工作区域的弧度大于90°,圆弧中心点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重合,用于移动单元作转动位移的时候对随动的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随动立柱的支承,其垂直截面形状为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弧形随动导轨的一端与直行侧地面导轨在车道区域的末端平滑连接;另一端位于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为圆心、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至直行侧地面导轨在车道区域的末端的中心点为半径所画出的圆弧之上;
所述上层框架单元用于在停车位区域对移动单元的上方进行辅助导向,包括旋转侧固定立柱、直行侧固定立柱、旋转侧纵梁、直行侧纵梁、后侧横梁,其中:
所述旋转侧固定立柱至少为垂直高度相同的两根,垂直高度高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位于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的高度,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的地面边线之上,其中一根位于靠近车道一侧的旋转导向单元的位置,另一根位于靠近停车位的后方位置;
所述直行侧固定立柱的垂直高度与旋转侧固定立柱相同,至少为两根,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直行侧的地面边线之上,其中一根位于靠近车道一侧,另一根位于靠近停车位的后方位置;
所述旋转侧纵梁紧固安装在两根旋转侧固定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在靠近停车位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通过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实现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辅助定位;
所述直行侧纵梁紧固安装在两根直行侧固定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在靠近停车位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通过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实现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辅助定位;导向槽在靠近车道的一侧形成缺口,使得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缺口离开或者进入导向槽;
所述后侧横梁设置在停车位后方的上层位置,两端分别与旋转侧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一端以及直行侧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一端紧固连接;后侧横梁、旋转侧纵梁以及直行侧纵梁连接完成之后,形成一个位于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豁口朝向车道方向的水平槽型框架,使得承载有上台板单元的移动单元能够通过所述豁口无障碍地从停车位区域进入车道区域或者从车道区域进入停车位区域;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旋转侧组件、直行侧组件,其中:
所述旋转侧组件设置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用于对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其中靠近停车位的旋转侧的支承及升降导向,包括旋转侧驱动立柱、旋转侧移动纵梁、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旋转侧驱动部件;其中:
所述旋转侧驱动立柱设置在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上方位置,当上台板单元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旋转侧驱动立柱位于停车位的后方;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用于垂直导向的水平截面的外廓形状包括矩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加上圆柱形的组合;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上方安装有与上层框架单元的旋转侧纵梁的导向槽配合的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下方安装有旋转侧驱动部件;
所述旋转侧移动纵梁水平设置,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上部平面安装有上台板单元的旋转侧定滑轮
所述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上方,包括导向定位零件;所述导向定位零件与旋转侧纵梁设置的导向槽匹配并自下而上穿越导向槽,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零件获得所述导向槽的辅助定位,并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上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受到约束;
所述旋转侧驱动部件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用于支承旋转侧驱动立柱,驱动旋转侧组件作导向位移,包括旋转侧电机减速机、旋转侧驱动滚轮、导向滚轮、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其中:
所述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其电机形式包括以下形式的其中一种:变频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
所述旋转侧驱动滚轮紧固安装在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的输出部件之上,其外圆表面为工作表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接触,安装完成之后,旋转侧驱动滚轮的工作表面的中心垂线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旋转侧电机减速机运行、带动旋转侧驱动滚轮转动,通过旋转侧驱动立柱带动旋转侧组件相对于旋转侧地面导轨作直线位移;
所述导向滚轮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数量至少为一个,为无驱动动的随动滚轮,其导向工作截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导向平面滑动匹配,安装完成之后,导向滚轮的导向工作截面的中心垂线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通过导向滚轮的导向工作截面和旋转侧地面导轨的导向平面的配合而受到约束,在旋转侧组件相对于旋转侧地面导轨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起到防止旋转侧组件产生横向偏离的导向作用;
所述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由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控制,为常闭开关,当移动单元需进行旋转位移的时候处于断开状态,使得旋转侧电机减速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所述直行侧组件设置在停车位的直行侧,用于对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其中靠近停车位的直行侧的支承及升降导向,包括直行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随动立柱、直行侧移动纵梁、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直行侧驱动部件、直行侧随动滚轮;其中:
所述直行侧驱动立柱设置在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上方位置,当上台板单元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直行侧驱动立柱位于停车位的后方;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用于垂直导向的水平截面的外廓形状包括矩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加上圆柱形的组合;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上方安装有与上层框架单元的直行侧纵梁的导向槽配合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下方安装有直行侧驱动部件;
所述直行侧随动立柱设置在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上方位置,当上台板单元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直行侧随动立柱位于停车位的前方;直行侧随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用于垂直导向的水平截面的外廓形状包括矩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加上圆柱形的组合;直行侧随动立柱的上方安装有与上层框架单元的直行侧纵梁的导向槽配合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下方安装有直行侧随动滚轮;
所述直行侧移动纵梁水平设置,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上部平面安装有上台板单元的直行侧定滑轮;
所述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共用两套,分别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移动立柱的上方,包括导向定位零件;所述导向定位零件与直行侧纵梁设置的导向槽匹配并自下而上穿越导向槽,使得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移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零件获得所述导向槽的辅助定位,并使得直行侧驱动立柱上方以及直行侧移动立柱上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受到约束;
所述直行侧驱动部件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下方,用于支承直行侧驱动立柱,驱动直行侧组件作导向位移,包括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直行侧驱动滚轮;其中:
所述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下方,其电机形式与旋转侧电机减速机所采用的电机形式一致;
所述直行侧驱动滚轮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输出部件之上,其外圆表面为工作表面,直径与旋转侧驱动滚轮的工作表面的直径相同,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接触,安装完成之后,直行侧驱动滚轮工作表面的中心垂线位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当直行侧组件位于直行侧地面导轨之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运行、带动直行侧驱动滚轮转动,通过直行侧驱动立柱带动直行侧组件相对于直行侧地面导轨作直线位移;当直行侧组件位于弧形导轨之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运行、带动直行侧驱动滚轮转动,通过直行侧驱动立柱带动直行侧组件相对于旋转导向中心的回转机构的中心作旋转位移;
所述直行侧随动滚轮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移动立柱的下方,用于支承直行侧移动立柱,当直行侧驱动滚轮驱动直行侧驱动立柱作位移的时候,直行侧随动滚轮支承直行侧移动立柱作随动位移;直行侧随动滚轮为万向轮或者球状滚轮,安装完成之后,直行侧随动滚轮的回转中心的垂线位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
所述旋转导向单元设置在停车位的旋转侧靠近车道的边线位置,其回转中心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中心线往车道方向的延长线之上,包括回转机构、短导轨;其中:
所述回转机构为回转轴线垂直设置的随动的转盘装置,包括固定部件、转动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地面下方,上方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转动部件、并使得转动部件能够自由回转的空腔;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空腔之上,上部平面与停车位的地面齐平,最大径向尺寸大于设置在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立柱下方的两个最外侧的导向滚轮的中心距尺寸;
所述短导轨的长度尺寸与转盘装置的转动部件的最大径向尺寸相匹配,紧固安装在转动部件的上部平面之上,截面形状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截面形状相同;安装完成之后,短导轨的工作平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工作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短导轨的中心线位于转盘装置的回转中心之上;当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区域的时候,短导轨的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重合,短导轨相当于旋转侧地面导轨往车道方向的延伸,旋转侧驱动滚轮以及导向滚轮能够无障碍地从旋转侧地面导轨进入短导轨或者从短导轨进入旋转侧地面导轨;
所述上台板单元用于承载上层车辆,包括台板主体、旋转侧定位部件、直行侧定位部件;其中:
所述台板主体为上表面铺设有板的钢结构矩形框架,以正常静置于所述停车位上方位置描述:台板主体靠近述停车位的后方的框架横梁称为框架后横梁;靠近停车位的旋转侧的框架纵梁称为旋转侧纵梁,在所述旋转侧纵梁之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钢丝绳曳引点;台板主体靠近停车位的直行侧的框架纵梁称为直行侧纵梁,在所述直行侧纵梁之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钢丝绳曳引点;
所述旋转侧定位部件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之上,位于与旋转侧驱动立柱对应的位置,其水平截面设置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的形状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使得旋转侧定位部件能够相对于旋转侧驱动立柱作垂直滑动;
所述直行侧定位部件一共有两套,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之上,分别位于与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对应的位置,其水平截面设置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的形状分别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使得直行侧定位部件能够相对于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作垂直滑动;
当旋转侧定位部件以及直行侧定位部件安装完成,通过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定位,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能够作升降位移;
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升降电机减速机、旋转侧卷筒、直行侧卷筒、旋转侧定滑轮、直行侧定滑轮、旋转侧过渡滑轮、直行侧过渡滑轮、旋转侧钢丝绳、直行侧钢丝绳;其中:
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框架后横梁之上,为两端输出形式,其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停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旋转侧卷筒紧固安装在升降电机减速机靠近停车位旋转侧的输出部件之上;
所述直行侧卷筒紧固安装在升降电机减速机靠近停车位直行侧的输出部件之上,相关技术参数与旋转侧卷筒相同;
所述旋转侧定滑轮为单槽滑轮,数量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之上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旋转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分别与旋转侧纵梁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直行侧定滑轮为单槽滑轮,数量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之上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分别与直行侧纵梁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旋转侧过渡滑轮为多槽滑轮,滑轮槽的数量与旋转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旋转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为旋转侧卷筒的上方位置;
所述直行侧过渡滑轮为多槽滑轮,滑轮槽的数量与直行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为直行侧卷筒的上方位置;
所述旋转侧钢丝绳的数量与旋转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所有旋转侧钢丝绳的一端紧固安装在旋转侧卷筒工作表面之上,另一端往上分别绕过旋转侧过渡滑轮,然后水平指向各旋转侧定滑轮,每一根旋转侧钢丝绳分别绕过一个旋转侧定滑轮然后往下,分别紧固连结在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对应的钢丝绳曳引点之上;
所述直行侧钢丝绳的数量与直行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所有直行侧钢丝绳的一端紧固安装在直行侧卷筒工作表面之上,另一端往上分别绕过直行侧过渡滑轮,然后水平指向各直行侧定滑轮,每一根直行侧钢丝绳分别绕过一个直行侧定滑轮然后往下,分别紧固连结在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对应的钢丝绳曳引点之上;
当升降电机减速机转动,驱动旋转侧卷筒以及直行侧卷筒同步转动,收卷或者放送旋转侧钢丝绳以及直行侧钢丝绳,通过旋转侧过渡滑轮、旋转侧定滑轮以及直行侧过渡滑轮、直行侧定滑轮使得上台板单元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定位之下作升降位移,其垂直位移速度是旋转侧钢丝绳以及直行侧钢丝绳的线速度的一半;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直行到位检测元件、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回转复位检测元件、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其中:
所述直行到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停车位内部,当移动单元从停车位位置向车道方向直线前移至前移终点位置时,触发直行到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前移终点位置同时也是回转起始位置;
所述回转到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车道区域,当移动单元从回转起始位置向回转终点位置转动、到达回转终点位置时,触发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终点位置;
所述回转复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车道区域,当移动单元的从车道位置向回转起始位置转动、到达指定终点位置时,触发回转复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起始位置同时也是前移终点位置;
所述直行复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停车位内部,当移动单元从前移终点位置向停车位的方向位移、到达前移起始位置时,触发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前移起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加设置两个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激光测距元件,所述移动单元的直线位移控制从开环控制改进为闭环控制,具体是:所述旋转侧电机减速机与所述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驱动装置单独设置,分别由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驱动信号进行转速调节;在停车位的旋转侧安装一个旋转侧激光测距元件,用于动态监测所述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的旋转侧的相对距离;在停车位的直行侧安装一个直行侧激光测距元件,用于动态监测所述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的旋转侧的相对距离;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储存有需要调整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储存有极限不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当移动单元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读取到两个激光测距元件的实时距离读数的差异数值大于原储存的需要调整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即作出相应的电机驱动信号参数调整,使得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读取到两个激光测距元件的实时距离读数的差异数值始终处于原储存的需要调整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的范围之内;若经过电机驱动信号参数调整之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读取到两个激光测距元件的实时距离读数的差异数值增加至大于原储存的极限不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即紧急停止移动单元的位移,并对外报送故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旋转侧定位部件以及直行侧定位部件作出改进,具体是:
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旋转侧定位部件其中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的零件分为位置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分以及能够上下滑动的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置在上方位置,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之上,其内腔结构的上部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内腔结构的其余位置能够容纳活动部分并使得活动部分能够上下滑动;所述活动部分设置在固定部分的下方位置,其内腔结构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外部结构匹配所述固定部分的下方内腔结构;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位于地面层位置的时候,旋转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与地面接触,其他位置内缩至固定部分的内腔;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地面层位置上升,带动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活动部分不跟随上升,而是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下滑移,直至到达滑移限位位置;之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上升带动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通过滑移限位带动活动部分上升;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上层位置下降,至靠近地面层的时候,旋转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首先与地面接触、不能继续下降,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下降、带动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下降,活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上滑移,内缩至所述固定部分的内腔,直至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接触到地面层;
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直行侧定位部件其中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的零件分为位置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分以及能够上下滑动的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置在上方位置,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之上,其内腔结构的上部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内腔结构的其余位置能够容纳活动部分并使得活动部分能够上下滑动;所述活动部分设置在固定部分的下方位置,其内腔结构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外部结构匹配所述固定部分的下方内腔结构;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位于地面层位置的时候,直行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与地面接触,其他位置内缩至固定部分的内腔;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地面层位置上升,带动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活动部分不跟随上升,而是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下滑移,直至到达滑移限位位置;之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上升带动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通过滑移限位带动活动部分上升;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上层位置下降,至靠近地面层的时候,直行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首先与地面接触、不能继续下降,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下降、带动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下降,活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上滑移,内缩至所述固定部分的内腔,直至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接触到地面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其中的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回转复位检测元件作出改进,具体是:
取消原有设置的回转到位检测元件以及回转复位检测元件,相关功能由安装在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之上的编码器取代,所述编码器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移动单元从回转起始位置向回转终点位置转动、到达指定终点位置时,触发编码器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终点位置;当移动单元的从回转终点位置向回转起始位置转动、到达指定终点位置时,触发编码器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起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消原有设置的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其中的直行到位检测元件以及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在停车位位置增加设置一个激光测距元件,用于动态监测所述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的相对距离;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储存有与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起始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储存有与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终点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当移动单元从停车位的位置向车道方向直线前移、到达前移终点位置时,激光测距仪的距离读数与原储存的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终点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相匹配,即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前移终点位置;当移动单元从车道位置向停车位的方向直线后移、到达前移起始位置时,激光测距仪的距离读数与原储存的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起始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相匹配,即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后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前移起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侧地面导轨其中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为内凹截面的具备导向功能的导轨,其中,所述内凹截面的水平面为工作平面,两个内侧面为导向平面;所述直行侧驱动滚轮以及直行侧随动滚轮的形状与所述直行侧地面导轨的内凹截面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旋转侧移动纵梁往车道方向延伸,所述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移动纵梁往车道方向延伸,增加设置一根移动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紧固连结所述旋转侧移动纵梁靠近车道的延伸后的一端以及紧固连结所述直行侧移动纵梁靠近车道的延伸后的一端;所述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旋转侧移动纵梁往停车位的后方延伸,所述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移动纵梁往停车位的后方延伸,增加设置一根移动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紧固连结所述旋转侧移动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延伸后的一端以及紧固连结所述直行侧移动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延伸后的一端;
所述上层框架单元保留其中的旋转侧固定立柱、旋转侧纵梁,取消其中的直行侧固定立柱、直行侧纵梁和后侧横梁;对应地,取消所述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对所述台板主体的升降曳引方式从钢丝绳曳引改为循环链曳引。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上台板(即二层载车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该类型停车设备的关键动作是上台板需要在停车位位置上层静置状态以及车道位置静置状态(称为避让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涉及上台板在被承托在上层高度的情况下完成平方向的直线位移以及旋转位移这两种运行动作。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传统形式的两层升降横移类和两层简易升降类停车设备的不足,十年前国内即出现了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类型,原有设计的形式是一侧单立柱悬臂支承上台板在地面单侧轨道上作前后移动以及作静止状态下的原地转动,这种结构方式使得上台板的台板主体构以及单侧立柱钢构长期承受较大倾覆矩,且相关动作部件容易受到磨损,磨损加剧之后导致位移精度差、结构失稳,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原有设计形式推出市场之后曾经靡一时,但经过几年的应用实践即出现各种状况,之后即逐渐被市场淘汰。近几年虽然持续有基于原有结构的改良形式出现,但或者改良之后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原有设计存在的主要缺陷,或者改良之后制作成本太大、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这些改良形式都未能大规模投入应用,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原有的市场份额实际上已被另一种类型的下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所取代。
[0003] 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原有设计虽然存在重大缺陷,但有关“避让”的基本思路是可取的。如果能够作出重大改进、消除原有设计的主要缺陷,则相对于下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捷、造价低的优势,使得改进后的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能够重新得到市场认可,占据应有的市场份额。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设计以及现有改良方案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技术方案。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侧地面导轨、直行侧地面导轨、弧形导轨、上层框架单元、移动单元、旋转侧驱动单元、直行侧驱动单元、旋转导向单元、上台板单元、位置检测单元。
[0006] 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是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的关键装置,设置在单个平面停车位之上,具有以下功能:
[0007] 1、当停车位没有停放车辆的时候,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正上方的上层位置静置。根据存取车的需要,上台板单元能够从上层位置下降至停车位地面层、或者从停车位地面层上升至上层位置。
[0008] 2、当停车位停放有车辆、需要对上层台板进行车辆存取的时候,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上台板单元从停车位上层位置平行前移至车道位置,再以停车位靠近车道的其中一个边为回转中心,往车道方向旋转90°,使得上台板单元的车长方向中心线与车道方向中心线平行,然后使得上台板单元从上层位置下降至车道地面。
[0009] 3、作前述第2项功能的逆运行,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上台板单元的从车道地面位置复位位移,最终回到停车位上层位置静置。
[0010] 为叙述方便,以安装所述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停车位为基准,靠近车道一侧称为停车位的前方,远离车道一侧称为停车位的后方;从停车位位置向车道方向的直线位移称为前移,从车道位置向停车位方向的直线位移称为后移;然后,按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划分,靠近回转中心的一侧称为停车位的旋转侧,远离回转中心的另一侧称为停车位的直行侧。
[0011] 所述旋转侧地面导轨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的地面之上,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平行,用于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在停车位区域的支承以及位移导向,其垂直截面形状包括以下形式的其中一种:形式一,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两个侧面为导向平面;形式二,矩形内凹槽状,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内凹槽的两个侧面为导向平面;所述旋转侧地面导轨的起始端设置在停车位的后方位置,能够在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的上层位置正常静置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实现有效支承;末端位于所述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转动部件的外径的切线位置。
[0012] 所述直行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用于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的支承,还用于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随动立柱在车道区域的支承,其垂直截面形状为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直行侧地面导轨分为位于停车位区域以及位于车道区域两段;其中,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直行侧地面之上,一端为起始端,设置在停车位的后方位置,能够在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的上层位置正常静置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实现有效支承,另一端为末端,位于通过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作出垂直于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之上;直行侧地面导轨位于车道区域的一段紧固安装在车道地面之上,有效长度大于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与直行侧随动滚轮的中心距尺寸,一端与直行侧地面导轨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的末端平滑连接,另一端向车道方向自然延伸。
[0013] 所述弧形导轨有两根,分别为弧形驱动导轨、弧形随动导轨。
[0014] 所述弧形驱动导轨紧固安装在车道之上,有效工作区域的弧度大于90°,圆弧中心点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重合,用于移动单元作转动位移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驱动立柱的支承,其垂直截面形状为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弧形驱动导轨的一端位于通过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作出垂直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之上,并与直行侧地面导轨平滑连接;另一端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向车道方向的延长线之上。
[0015] 所述弧形随动导轨紧固安装在车道之上,有效工作区域的弧度大于90°,圆弧中心点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重合,用于移动单元作转动位移的时候对随动的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随动立柱的支承,其垂直截面形状为矩形,上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为承载平面,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弧形随动导轨的一端与直行侧地面导轨在车道区域的末端平滑连接;另一端位于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为圆心、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至直行侧地面导轨在车道区域的末端的中心点为半径所画出的圆弧之上。
[0016] 所述上层框架单元用于在停车位区域对移动单元的上方进行辅助导向,包括旋转侧固定立柱、直行侧固定立柱、旋转侧纵梁、直行侧纵梁、后侧横梁,其中:
[0017] 所述旋转侧固定立柱至少为垂直高度相同的两根,垂直高度高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位于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的高度,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的地面边线之上,其中一根位于靠近车道一侧的旋转导向单元的位置,另一根位于靠近停车位的后方位置。
[0018] 所述直行侧固定立柱的垂直高度与旋转侧固定立柱相同,至少为两根,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直行侧的地面边线之上,其中一根位于靠近车道一侧,另一根位于靠近停车位的后方位置。
[0019] 所述旋转侧纵梁紧固安装在两根旋转侧固定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在靠近停车位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通过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实现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辅助定位。
[0020] 所述直行侧纵梁紧固安装在两根直行侧固定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在靠近停车位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通过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实现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辅助定位;导向槽在靠近车道的一侧形成缺口,使得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缺口离开或者进入导向槽。
[0021] 所述后侧横梁设置在停车位后方的上层位置,两端分别与旋转侧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一端以及直行侧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一端紧固连接;后侧横梁、旋转侧纵梁以及直行侧纵梁连接完成之后,形成一个位于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豁口朝向车道方向的水平槽型框架,使得承载有上台板单元的移动单元能够通过所述豁口无障碍地从停车位区域进入车道区域或者从车道区域进入停车位区域。
[0022]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旋转侧组件、直行侧组件,其中:
[0023] 所述旋转侧组件设置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用于对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其中靠近停车位的旋转侧的支承及升降导向,包括旋转侧驱动立柱、旋转侧移动纵梁、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旋转侧驱动部件;其中:
[0024] 所述旋转侧驱动立柱设置在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上方位置,当上台板单元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旋转侧驱动立柱位于停车位的后方;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用于垂直导向的水平截面的外廓形状包括矩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加上圆柱形的组合;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上方安装有与上层框架单元的旋转侧纵梁的导向槽配合的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下方安装有旋转侧驱动部件。
[0025] 所述旋转侧移动纵梁水平设置,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上部平面安装有上台板单元的旋转侧定滑轮
[0026] 所述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上方,包括导向定位零件;所述导向定位零件与旋转侧纵梁设置的导向槽匹配并自下而上穿越导向槽,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零件获得所述导向槽的辅助定位,并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上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受到约束。
[0027] 所述旋转侧驱动部件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用于支承旋转侧驱动立柱,驱动旋转侧组件作导向位移,包括旋转侧电机减速机、旋转侧驱动滚轮、导向滚轮、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其中:
[0028] 所述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其电机形式包括以下形式的其中一种:变频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
[0029] 所述旋转侧驱动滚轮紧固安装在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的输出部件之上,其外圆表面为工作表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接触,安装完成之后,旋转侧驱动滚轮的工作表面的中心垂线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旋转侧电机减速机运行、带动旋转侧驱动滚轮转动,通过旋转侧驱动立柱带动旋转侧组件相对于旋转侧地面导轨作直线位移。
[0030] 所述导向滚轮紧固安装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数量至少为一个,为无驱动动力的随动滚轮,其导向工作截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导向平面滑动匹配,安装完成之后,导向滚轮的导向工作截面的中心垂线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的下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通过导向滚轮的导向工作截面和旋转侧地面导轨的导向平面的配合而受到约束,在旋转侧组件相对于旋转侧地面导轨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起到防止旋转侧组件产生横向偏离的导向作用;当选择只设置一个导向滚轮的时候,上述旋转侧驱动滚轮与导向滚轮可以合并为一个兼有驱动和导向功能的一个滚轮;导向滚轮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候,旋转侧驱动滚轮与导向滚轮分开设置能够达到更好的导向定位效果,而且该导向定位效果的大小与设置在最外侧的两个导向滚轮的中心距成正比。
[0031] 所述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由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控制,为常闭开关,当移动单元需进行旋转位移的时候处于断开状态,使得旋转侧电机减速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0032] 所述直行侧组件设置在停车位的直行侧,用于对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其中靠近停车位的直行侧的支承及升降导向,包括直行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随动立柱、直行侧移动纵梁、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直行侧驱动部件、直行侧随动滚轮;其中:
[0033] 所述直行侧驱动立柱设置在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上方位置,当上台板单元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直行侧驱动立柱位于停车位的后方;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用于垂直导向的水平截面的外廓形状包括矩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加上圆柱形的组合;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上方安装有与上层框架单元的直行侧纵梁的导向槽配合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下方安装有直行侧驱动部件。
[0034] 所述直行侧随动立柱设置在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上方位置,当上台板单元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静置的时候,直行侧随动立柱位于停车位的前方;直行侧随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用于垂直导向的水平截面的外廓形状包括矩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加上圆柱形的组合;直行侧随动立柱的上方安装有与上层框架单元的直行侧纵梁的导向槽配合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下方安装有直行侧随动滚轮。
[0035] 所述直行侧移动纵梁水平设置,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上方,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平行,上部平面安装有上台板单元的直行侧定滑轮。
[0036] 所述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共用两套,分别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移动立柱的上方,包括导向定位零件;所述导向定位零件与直行侧纵梁设置的导向槽匹配并自下而上穿越导向槽,使得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移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零件获得所述导向槽的辅助定位,并使得直行侧驱动立柱上方以及直行侧移动立柱上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受到约束。
[0037] 所述直行侧驱动部件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下方,用于支承直行侧驱动立柱,驱动直行侧组件作导向位移,包括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直行侧驱动滚轮;其中:
[0038] 所述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直行侧驱动立柱的下方,其电机形式与旋转侧电机减速机所采用的电机形式一致;本技术方案采取旋转侧组件和直行侧组件分别由不同的电机减速机驱动实现位移,为尽量保证旋转侧组件和直行侧组件的位移同步,若采用开环控制,当采用变频电机的时候,可以采取同一个变频装置输出同时驱动两个参数相同的变频电机的方式;当采用步进电机的时候,可以采取同一个驱动装置输出同时驱动两个参数相同的步进电机的方式;当采用伺服电机的时候,可以采取同一个驱动装置输出同时驱动两个参数相同的伺服电机或者采取设置主/从伺服电机的跟随驱动方式。以上所述的电机控制方式都属于常规技术手段,这里不作赘述。
[0039] 所述直行侧驱动滚轮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输出部件之上,其外圆表面为工作表面,直径与旋转侧驱动滚轮的工作表面的直径相同,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承载平面接触,安装完成之后,直行侧驱动滚轮工作表面的中心垂线位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当直行侧组件位于直行侧地面导轨之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运行、带动直行侧驱动滚轮转动,通过直行侧驱动立柱带动直行侧组件相对于直行侧地面导轨作直线位移;当直行侧组件位于弧形导轨之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运行、带动直行侧驱动滚轮转动,通过直行侧驱动立柱带动直行侧组件相对于旋转导向中心的回转机构的中心作旋转位移。
[0040] 所述直行侧随动滚轮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移动立柱的下方,用于支承直行侧移动立柱,当直行侧驱动滚轮驱动直行侧驱动立柱作位移的时候,直行侧随动滚轮支承直行侧移动立柱作随动位移;直行侧随动滚轮为万向轮或者球状滚轮,安装完成之后,直行侧随动滚轮的回转中心的垂线位于直行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之上。
[0041] 所述旋转导向单元设置在停车位的旋转侧靠近车道的边线位置,其回转中心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中心线往车道方向的延长线之上,包括回转机构、短导轨;其中:
[0042] 所述回转机构为回转轴线垂直设置的随动的转盘装置,包括固定部件、转动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地面下方,上方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转动部件、并使得转动部件能够自由回转的空腔;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空腔之上,上部平面与停车位的地面齐平,最大径向尺寸大于设置在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立柱下方的两个最外侧的导向滚轮的中心距尺寸。
[0043] 所述短导轨的长度尺寸与转盘装置的转动部件的最大径向尺寸相匹配,紧固安装在转动部件的上部平面之上,截面形状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截面形状相同;安装完成之后,短导轨的工作平面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工作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短导轨的中心线位于转盘装置的回转中心之上;当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区域的时候,短导轨的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重合,短导轨相当于旋转侧地面导轨往车道方向的延伸,旋转侧驱动滚轮以及导向滚轮能够无障碍地从旋转侧地面导轨进入短导轨或者从短导轨进入旋转侧地面导轨。
[0044] 所述上台板单元用于承载上层车辆,包括台板主体、旋转侧定位部件、直行侧定位部件;其中:
[0045] 所述台板主体为上表面铺设有钢板的钢结构矩形框架,以正常静置于所述停车位上方位置描述:台板主体靠近述停车位的后方的框架横梁称为框架后横梁;靠近停车位的旋转侧的框架纵梁称为旋转侧纵梁,在所述旋转侧纵梁之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钢丝绳曳引点;台板主体靠近停车位的直行侧的框架纵梁称为直行侧纵梁,在所述直行侧纵梁之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钢丝绳曳引点。
[0046] 所述旋转侧定位部件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之上,位于与旋转侧驱动立柱对应的位置,其水平截面设置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的形状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使得旋转侧定位部件能够相对于旋转侧驱动立柱作垂直滑动。
[0047] 所述直行侧定位部件一共有两套,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之上,分别位于与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对应的位置,其水平截面设置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的形状分别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使得直行侧定位部件能够相对于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作垂直滑动。
[0048] 当旋转侧定位部件以及直行侧定位部件安装完成,通过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定位,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能够作升降位移。
[0049] 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升降电机减速机、旋转侧卷筒、直行侧卷筒、旋转侧定滑轮、直行侧定滑轮、旋转侧过渡滑轮、直行侧过渡滑轮、旋转侧钢丝绳、直行侧钢丝绳;其中:
[0050] 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框架后横梁之上,为两端输出形式,其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停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
[0051] 所述旋转侧卷筒紧固安装在升降电机减速机靠近停车位旋转侧的输出部件之上。
[0052] 所述直行侧卷筒紧固安装在升降电机减速机靠近停车位直行侧的输出部件之上,相关技术参数与旋转侧卷筒相同。
[0053] 所述旋转侧定滑轮为单槽滑轮,数量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之上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旋转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分别与旋转侧纵梁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位置相对应。
[0054] 所述直行侧定滑轮为单槽滑轮,数量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之上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分别与直行侧纵梁设置的钢丝绳曳引点的位置相对应。
[0055] 所述旋转侧过渡滑轮为多槽滑轮,滑轮槽的数量与旋转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旋转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为旋转侧卷筒的上方位置。
[0056] 所述直行侧过渡滑轮为多槽滑轮,滑轮槽的数量与直行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紧固安装在直行侧移动纵梁的上部平面之上,设置位置为直行侧卷筒的上方位置。
[0057] 所述旋转侧钢丝绳的数量与旋转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所有旋转侧钢丝绳的一端紧固安装在旋转侧卷筒工作表面之上,另一端往上分别绕过旋转侧过渡滑轮,然后水平指向各旋转侧定滑轮,每一根旋转侧钢丝绳分别绕过一个旋转侧定滑轮然后往下,分别紧固连结在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对应的钢丝绳曳引点之上。
[0058] 所述直行侧钢丝绳的数量与直行侧定滑轮的数量相同,所有直行侧钢丝绳的一端紧固安装在直行侧卷筒工作表面之上,另一端往上分别绕过直行侧过渡滑轮,然后水平指向各直行侧定滑轮,每一根直行侧钢丝绳分别绕过一个直行侧定滑轮然后往下,分别紧固连结在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对应的钢丝绳曳引点之上。
[0059] 当升降电机减速机转动,驱动旋转侧卷筒以及直行侧卷筒同步转动,收卷或者放送旋转侧钢丝绳以及直行侧钢丝绳,通过旋转侧过渡滑轮、旋转侧定滑轮以及直行侧过渡滑轮、直行侧定滑轮使得上台板单元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定位之下作升降位移,其垂直位移速度是旋转侧钢丝绳以及直行侧钢丝绳的线速度的一半。
[0060]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直行到位检测元件、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回转复位检测元件、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其中:
[0061] 所述直行到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停车位内部,当移动单元从停车位位置向车道方向直线前移至前移终点位置时,触发直行到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前移终点位置同时也是回转起始位置。
[0062] 所述回转到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车道区域,当移动单元从回转起始位置向回转终点位置转动、到达回转终点位置时,触发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终点位置。
[0063] 所述回转复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车道区域,当移动单元的从车道位置向回转起始位置转动、到达指定终点位置时,触发回转复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起始位置同时也是前移终点位置。
[0064] 所述直行复位检测元件是位置开关,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安装在停车位内部,当移动单元从前移终点位置向停车位的方向位移、到达前移起始位置时,触发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前移起始位置。
[0065]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一:增加设置两个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激光测距元件,所述移动单元的直线位移控制从开环控制改进为闭环控制,具体是:所述旋转侧电机减速机与所述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驱动装置单独设置,分别由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驱动信号进行转速调节;在停车位的旋转侧安装一个旋转侧激光测距元件,用于动态监测所述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的旋转侧的相对距离;在停车位的直行侧安装一个直行侧激光测距元件,用于动态监测所述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的旋转侧的相对距离;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储存有需要调整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储存有极限不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当移动单元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读取到两个激光测距元件的实时距离读数的差异数值大于原储存的需要调整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即作出相应的电机驱动信号参数调整,使得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读取到两个激光测距元件的实时距离读数的差异数值始终处于原储存的需要调整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的范围之内;若经过电机驱动信号参数调整之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读取到两个激光测距元件的实时距离读数的差异数值增加至大于原储存的极限不同步的距离读数差异数值,即紧急停止移动单元的位移,并对外报送故障信息。
[0066]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二,对所述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旋转侧定位部件以及直行侧定位部件作出改进,具体是:
[0067] 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旋转侧定位部件其中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的零件分为位置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分以及能够上下滑动的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置在上方位置,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旋转侧纵梁之上,其内腔结构的上部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内腔结构的其余位置能够容纳活动部分并使得活动部分能够上下滑动;所述活动部分设置在固定部分的下方位置,其内腔结构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外部结构匹配所述固定部分的下方内腔结构;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位于地面层位置的时候,旋转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与地面接触,其他位置内缩至固定部分的内腔;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地面层位置上升,带动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活动部分不跟随上升,而是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下滑移,直至到达滑移限位位置;之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上升带动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通过滑移限位带动活动部分上升;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上层位置下降,至靠近地面层的时候,旋转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首先与地面接触、不能继续下降,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下降、带动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下降,活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上滑移,内缩至所述固定部分的内腔,直至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接触到地面层;上述改进能够使得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离开地面层以及处于上层位置的时候,由于旋转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的相对位置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加,使得旋转侧定位部件对旋转侧驱动立柱的导向定位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0068] 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直行侧定位部件其中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的零件分为位置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分以及能够上下滑动的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置在上方位置,紧固安装在台板主体的直行侧纵梁之上,其内腔结构的上部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内腔结构的其余位置能够容纳活动部分并使得活动部分能够上下滑动;所述活动部分设置在固定部分的下方位置,其内腔结构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外部结构匹配所述固定部分的下方内腔结构;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位于地面层位置的时候,直行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与地面接触,其他位置内缩至固定部分的内腔;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地面层位置上升,带动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活动部分不跟随上升,而是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下滑移,直至到达滑移限位位置;之后,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上升带动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上升,通过滑移限位带动活动部分上升;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从上层位置下降,至靠近地面层的时候,直行侧定位部件的活动部分的下方端面首先与地面接触、不能继续下降,当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继续下降、带动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下降,活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向上滑移,内缩至所述固定部分的内腔,直至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接触到地面层;上述改进能够使得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离开地面层以及处于上层位置的时候,由于直行侧定位部件的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的相对位置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加,使得直行侧定位部件对直行侧驱动立柱的导向定位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0069]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三,对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其中的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回转复位检测元件作出改进,具体是:取消原有设置的回转到位检测元件以及回转复位检测元件,相关功能由安装在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之上的编码器取代,所述编码器与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移动单元从回转起始位置向回转终点位置转动、到达指定终点位置时,触发编码器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终点位置;当移动单元的从回转终点位置向回转起始位置转动、到达指定终点位置时,触发编码器发出信号、停止移动单元的转动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回转起始位置。
[0070]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四,取消原有设置的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其中的直行到位检测元件以及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在停车位位置增加设置一个激光测距元件,用于动态监测所述移动单元位于停车位的相对距离;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储存有与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起始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储存有与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终点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当移动单元从停车位的位置向车道方向直线前移、到达前移终点位置时,激光测距仪的距离读数与原储存的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终点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相匹配,即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前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前移终点位置;当移动单元从车道位置向停车位的方向直线后移、到达前移起始位置时,激光测距仪的距离读数与原储存的移动单元位移至前移起始位置对应的激光测距仪距离读数相匹配,即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直线后移,移动单元到达的位置即为前移起始位置。
[0071]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五:所述直行侧地面导轨其中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为内凹截面的具备导向功能的导轨,其中,所述内凹截面的水平面为工作平面,两个内侧面为导向平面;所述直行侧驱动滚轮以及直行侧随动滚轮的形状与所述直行侧地面导轨的内凹截面匹配。本项改进的目的是增加对移动单元的直线位移导向精度。
[0072]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六,具体是:
[0073] 所述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旋转侧移动纵梁往车道方向延伸,所述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移动纵梁往车道方向延伸,增加设置一根移动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紧固连结所述旋转侧移动纵梁靠近车道的延伸后的一端以及紧固连结所述直行侧移动纵梁靠近车道的延伸后的一端;所述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旋转侧移动纵梁往停车位的后方延伸,所述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移动纵梁往停车位的后方延伸,增加设置一根移动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紧固连结所述旋转侧移动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延伸后的一端以及紧固连结所述直行侧移动纵梁靠近停车位后方的延伸后的一端。
[0074] 所述上层框架单元保留其中的旋转侧固定立柱、旋转侧纵梁,取消其中的直行侧固定立柱、直行侧纵梁和后侧横梁;对应地,取消所述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
[0075] 本项改进主要涉及移动单元、上层框架单元,移动单元增加移动前横梁、移动后横梁并连结旋转侧移动纵梁和直行侧移动纵梁、取消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上层框架单元取消直行侧固定立柱、直行侧纵梁和后侧横梁,在保持移动单元结构刚性的基础上,由于直行侧固定立柱的取消而增大了地面层停车位的实际可用宽度,增加了地面层存取车的便利性。
[0076]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七,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对所述台板主体的升降曳引方式从钢丝绳曳引改为循环链曳引。循环链曳引技术是停车设备其中的两层升降横移停车设备上层台板的标准曳引方式,可以完整地移植到本实用新型上台板单元的台板主体的升降曳引方式之上,故这里不作赘述。
[0077] 基于上述基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的实际应用具体是:
[0078] 应用场景一:停车位没有停放车辆,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正上方的上层位置静置。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升降驱动单元的升降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反方向旋转,带动旋转侧卷筒、直行侧卷筒反方向转动,放送旋转侧钢丝绳、直行侧钢丝绳,通过旋转侧过渡滑轮、直行侧过渡滑轮以及旋转侧定滑轮、直行侧定滑轮的变向,使得上台板单元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下作下降位移运行,直至到达地面层。
[0079] 应用场景二: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正下方的地面层位置静置。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升降驱动单元的升降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正向旋转,带动旋转侧卷筒、直行侧卷筒正反方向转动,收紧旋转侧钢丝绳、直行侧钢丝绳,通过旋转侧过渡滑轮、直行侧过渡滑轮以及旋转侧定滑轮、直行侧定滑轮的变向,使得上台板单元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下作上升位移运行,直至到达上层指定位置。
[0080] 应用场景三:停车位停放有车辆,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正上方的上层位置静置。
[0081] 第一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处于导通状态,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以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正方向旋转,驱动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以及直行侧驱动滚轮正向转动,驱动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以及直行侧组件同步前移,从而通过上台板单元的旋转侧定位部件以及直行侧定位部件带动台板主体随动前移;在前移过程中,旋转侧组件得到旋转侧地面导轨、导向滚轮以及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旋转侧纵梁的导向槽的导向定位,直行侧组件得到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直行侧纵梁的导向槽的导向定位。当移动单元前移到达回转起始位置,直行到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以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的运行,移动单元的直线前移终止,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上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均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短导轨之上。
[0082] 第二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正方向旋转,驱动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正向转动,驱动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前移;由于旋转侧电机减速机不运行,而旋转侧组件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上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均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短导轨之上;因此,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前移使得直行侧组件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中心为圆心向车道方向转动,从而通过上台板单元的直行侧定位部件带动台板主体随动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旋转侧组件得到旋转侧地面导轨、导向滚轮以及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旋转侧纵梁的导向槽的导向定位。当移动单元回转到回转终点位置,回转到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的运行,移动单元的回转终止。
[0083] 第三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升降驱动单元的升降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反方向旋转,带动旋转侧卷筒、直行侧卷筒反方向转动,放送旋转侧钢丝绳、直行侧钢丝绳,通过旋转侧过渡滑轮、直行侧过渡滑轮以及旋转侧定滑轮、直行侧定滑轮的变向,使得上台板单元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下作下降位移运行,直至到达车道的地面层。
[0084] 应用场景四:上台板单元位于车道的地面层静置。
[0085] 第一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升降驱动单元的升降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正向旋转,带动旋转侧卷筒、直行侧卷筒正反方向转动,收紧旋转侧钢丝绳、直行侧钢丝绳,通过旋转侧过渡滑轮、直行侧过渡滑轮以及旋转侧定滑轮、直行侧定滑轮的变向,使得上台板单元在旋转侧驱动立柱、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的导向下作上升位移运行,直至到达上层指定位置。
[0086] 第二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反方向旋转,驱动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反向转动,驱动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后移;由于旋转侧电机减速机不运行,而旋转侧组件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上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均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短导轨之上;因此,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后移使得直行侧组件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中心为圆心向车位方向转动,从而通过上台板单元的直行侧定位部件带动台板主体随动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旋转侧组件得到旋转侧地面导轨、导向滚轮以及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旋转侧纵梁的导向槽的导向定位。当移动单元回转到回转起始位置,回转复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的运行,移动单元的回转终止。
[0087] 第三步:停车设备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电源开关处于导通状态,输出信号使得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以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作反方向旋转,驱动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以及直行侧驱动滚轮反向转动,驱动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以及直行侧组件同步后移,从而通过上台板单元的旋转侧定位部件以及直行侧定位部件带动台板主体随动后移;在后移过程中,旋转侧组件得到旋转侧地面导轨、导向滚轮以及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旋转侧纵梁的导向槽的导向定位,直行侧组件得到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直行侧纵梁的导向槽的导向定位。当移动单元前移到达直行起始位置,直行复位检测元件发出信号,触发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停止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以及直行侧电机减速机的电机的运行,移动单元的直线后移终止。
[008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保持原有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能够在一个平面车位安装、下层车位无需设置台板、上层车位能够前移旋转至车道实现避让等优点,通过三立柱的结构消除了原有一侧单立柱悬臂的缺陷,双立柱结构的横向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能够获得更大的停车空间,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加上无动力的旋转导向单元的设计使得装置的总体结构简约、容易控制,相关改进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特点,相比下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能够使得上台板前移旋转两层停车设备重新得到市场认可,占据应有的市场份额。附图说明
[008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导轨、固定立柱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0090]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的上层框架单元的上层部分的示意图;
[0091]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的上台板单元以及与上台板单元连结的移动单元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0092] 图4、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涉及上台板单元升降运行的部分零部件的示意图;
[0093] 图6、图7、图8分别显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台板主体在停车位上层位置静置、直行前移至车道区域以及旋转至终点位置的运行示意图;
[0094]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对照图3取消其中的直行侧固定立柱之后的平面示意图。
[0095] 图中:1停车位;1-1停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2-1台板主体;2-2旋转侧定位部件;2-3直行侧定位部件;3旋转侧地面导轨;4-1旋转侧固定立柱一;4-2旋转侧固定立柱二;4-3直行侧固定立柱一;4-4直行侧固定立柱二;4-5旋转侧纵梁;4-6旋转侧纵梁导向槽;4-7直行侧纵梁导向槽;4-8直行侧纵梁;4-9后侧横梁;5-1直行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3驱动轮中心线;5-4回转中心线;5-5弧形随动导轨中心线;5-6弧形驱动导轨中心线;5-7直行侧地面导轨末端中心线;5-8随动轮中心线;5-9弧形随动导轨起点线;5-10弧形随动导轨终点线;6-1回转机构转动部件;6-2短导轨;7车道;8-1弧形随动导轨;8-2弧形驱动导轨;9-1直行侧地面导轨停车位部分;9-2直行侧地面导轨车道部分;10-1旋转侧驱动立柱;10-2旋转侧移动纵梁;10-3直行侧随动立柱;10-4直行侧移动纵梁;10-5直行侧驱动立柱;10-6旋转侧驱动滚轮;10-7导向滚轮;10-8直行侧驱动滚轮;
10-9直行侧随动滚轮;10-10移动前横梁;10-11移动后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9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0097]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立柱、两侧独立驱动的上台板前移旋转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导轨、固定立柱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中可见,图示下方为车道7,因此,图示停车位1的上方即为停车位的后方,下方即为停车位的后前方,图示停车位1的右下角设置有旋转导向单元(图中显示了其中的回转机构转动部件6-1、短导轨6-2),因此,停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1-1的左侧为停车位的直行侧,右侧为停车位的旋转侧。
[0098] 图中可见,旋转侧地面导轨3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旋转侧的地面之上,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与停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4-2平行,用于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在停车位区域的支承以及位移导向,起始端设置在停车位的后方位置,能够在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的上层位置正常静置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滚轮实现有效支承;末端位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转动部件6-1的外径的切线位置。
[0099] 图中可见,直行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1与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平行,用于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立柱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在停车位区域的支承,还用于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随动立柱在车道区域的支承,直行侧地面导轨分为位于停车位区域的直行侧地面导轨停车位部分9-1以及位于车道区域的直行侧地面导轨车道部分9-2两段;其中,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直行侧地面之上,一端为起始端,设置在停车位的后方位置,能够在上台板单元位于停车位的上层位置正常静置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实现有效支承,另一端为末端,位于通过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作出垂直于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图示回转中心线5-4)之上;直行侧地面导轨位于车道区域的一段紧固安装在车道地面之上,有效长度大于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滚轮与直行侧随动滚轮的中心距尺寸(图示为驱动轮中心线5-3至随动轮中心线5-8的垂直距离),一端与直行侧地面导轨位于停车位区域的一段的末端平滑连接,另一端向车道7方向自然延伸。
[0100] 图中可见,弧形驱动导轨8-2紧固安装在车道7之上,有效工作区域的弧度大于90°(即图示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与回转中心线5-4之间的夹角),圆弧中心点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即图示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与回转中心线5-4之间的交点)重合,用于移动单元作转动位移的时候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驱动立柱的支承,弧形驱动导轨8-2的一端位于通过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作出垂直于旋转侧地面导轨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即回转中心线5-4)之上,并与直行侧地面导轨平滑连接;另一端位于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向车道7方向的延长线之上。
[0101] 图中可见,弧形随动导轨8-1紧固安装在车道7之上,有效工作区域的弧度大于90°(即图示弧形随动导轨起点线5-9与弧形随动导轨终点线5-10之间的夹角),圆弧中心点与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即图示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与回转中心线5-4之间的交点)重合,用于移动单元作转动位移的时候对随动的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随动立柱的支承,弧形随动导轨8-1的一端与直行侧地面导轨在车道区域的末端平滑连接;另一端位于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为圆心、以旋转导向单元的回转中心至直行侧地面导轨在车道区域的末端的中心点为半径所画出的圆弧之上(即图示弧形随动导轨中心线5-5)。
[0102] 图1显示了旋转导向单元其中的回转机构的转动部件6-1以及紧固安装在转动部件的上部平面之上的短导轨6-2。图示短导轨6-2的中心线与旋转侧地面导轨长度方向中心线5-2的连线重合,短导轨相6-2当于旋转侧地面导轨3往车道7方向的延伸,旋转侧驱动滚轮以及导向滚轮能够无障碍地从旋转侧地面导轨进入短导轨或者从短导轨进入旋转侧地面导轨。
[0103] 图示靠近停车位旋转侧边线设置有上层框架单元的旋转侧固定立柱一4-1以及旋转侧固定立柱二4-2,靠近停车位直行侧边线设置有上层框架单元的直行侧固定立柱一4-3以及直行侧固定立柱二4-4;根据前述可知,旋转侧固定立柱一4-1、旋转侧固定立柱二4-2、直行侧固定立柱一4-3以及直行侧固定立柱二4-4等高。
[0104] 考察图1再结合显示上层框架单元上层部分示意图的图2可知:后侧横梁4-9、旋转侧纵梁4-5以及直行侧纵梁4-8紧固安装在旋转侧固定立柱一4-1、旋转侧固定立柱二4-2、直行侧固定立柱一4-3以及直行侧固定立柱二4-4的上方,连接完成之后,形成一个位于在停车位的上层位置、豁口朝向车道7方向的水平槽型框架,使得承载有上台板单元的移动单元能够通过豁口无障碍地从停车位区域进入车道区域或者从车道区域进入停车位区域。图中可见,旋转侧纵梁4-5在靠近停车位1的内侧设置有旋转侧纵梁导向槽4-6,通过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实现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辅助定位;直行侧纵梁4-8在靠近停车位1的内侧设置有直行侧纵梁导向槽4-7,通过对移动单元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的导向定位实现对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组件的辅助定位;该导向槽在靠近车道7的一侧形成缺口,使得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缺口离开或者进入导向槽。
[0105] 图3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的上台板单元以及与上台板单元连结的移动单元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图中可见,台板主体2-1的旋转侧纵梁与移动单元的旋转侧驱动立柱10-1对应的位置紧固安装有旋转侧定位部件2-2;台板主体2-1的直行侧纵梁与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随动立柱10-3对应的位置以及与移动单元的直行侧驱动立柱10-5对应的位置分别紧固安装有直行侧定位部件2-3。
[0106] 如图4、图5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涉及上台板单元升降运行的部分零部件的示意图。
[0107] 考察图4、图5可见,旋转侧固定立柱一4-1、旋转侧固定立柱二4-2上方紧固安装有旋转侧纵梁4-5,旋转侧纵梁4-5靠近停车位的内侧设置有旋转侧纵梁导向槽4-6;直行侧固定立柱一4-3、直行侧固定立柱二4-4上方紧固安装有直行侧纵梁4-8,直行侧纵梁4-8靠近停车位的内侧设置有直行侧纵梁导向槽4-7;旋转侧地面导轨3通过支承旋转侧驱动滚轮10-6、导向滚轮10-7支承旋转侧驱动立柱10-1,旋转侧驱动立柱10-1的上方紧固安装有旋转侧移动纵梁10-2以及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10-12;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10-12的导向定位零件与旋转侧纵梁导向槽4-6匹配并自下而上穿越导向槽,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10-1在停车位区域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旋转侧辅助定位部件10-12的导向定位零件获得导向槽的辅助定位,并使得旋转侧驱动立柱10-1上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受到约束;直行侧地面导轨停车位部分9-1通过支承直行侧驱动滚轮10-8、直行侧随动滚轮10-9支承直行侧驱动立柱10-5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10-3,直行侧驱动立柱10-5、直行侧随动立柱10-3的上方紧固安装有直行侧移动纵梁10-4以及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10-13;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10-13的导向定位零件与直行侧纵梁导向槽4-7匹配并自下而上穿越导向槽,使得直行侧驱动立柱10-5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10-3在停车位区域作直线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10-13的导向定位零件获得导向槽的辅助定位,并使得直行侧驱动立柱10-5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10-3上方的水平横向自由度受到约束。
[0108] 考察图4、图5可见,台板主体2-1的旋转侧纵梁紧固安装有旋转侧定位部件2-2,旋转侧定位部件2-2位于与旋转侧驱动立柱10-1对应的位置,水平截面设置有形状匹配旋转侧驱动立柱10-1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的内部空腔,使得旋转侧定位部件2-2能够相对于旋转侧驱动立柱10-1作垂直滑动;台板主体2-1的直行侧纵梁紧固安装有直行侧定位部件2-3,直行侧定位部件2-3分别位于与直行侧驱动立柱10-5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10-3对应的位置,水平截面设置有形状匹配直行侧驱动立柱10-5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10-3具备垂直导向功能的外廓的内部空腔,使得直行侧定位部件2-3能够相对于直行侧驱动立柱10-5以及直行侧随动立柱10-3作垂直滑动。
[0109] 其中,图5显示以图4为基准、上台板单元下降位移一段距离。
[0110] 如图6、图7、图8所示,分别显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台板主体在停车位上层位置静置、直行前移至车道区域以及旋转至终点位置的运行示意图。
[0111] 图6显示台板主体在停车位上层位置静置。
[0112] 图7显示台板主体从图6所示的在停车位上层位置静置直行前移,到达车道区域的前移终点位置。
[0113] 图8显示台板主体从图7所示的在车道区域的前移终点位置(同时又是旋转起始位置)旋转至终点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短导轨6-2在旋转过程中始终随动旋转。
[0114]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对照图3取消其中的直行侧固定立柱之后的平面示意图(相对于前述的改进六)。对照图3可知,图3所示的直行侧固定立柱一4-3、直行侧固定立柱二4-4已经取消,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移动纵梁10-2往车道方向延伸,直行侧移动纵梁10-4往车道方向延伸,增加设置一根移动前横梁10-10,移动前横梁10-10紧固连结旋转侧移动纵梁10-
2靠近车道的延伸后的一端以及紧固连结直行侧移动纵梁10-4靠近车道的延伸后的一端;
移动单元的旋转侧移动纵梁10-2往停车位方向延伸,直行侧移动纵梁10-4往停车位方向延伸,增加设置一根移动后横梁10-11,移动后横梁10-11紧固连结旋转侧移动纵梁10-2靠近停车位的延伸后的一端以及紧固连结直行侧移动纵梁10-4靠近停车位的延伸后的一端。实际上,除了图示取消直行侧固定立柱之外,直行侧纵梁和后侧横梁以及移动单元的直行侧组件的直行侧辅助定位部件也相应取消。
[0115] 图9所示的改进在保持移动单元结构刚性的基础上,由于直行侧固定立柱的取消而增大了地面层停车位的实际可用宽度,增加了地面层存取车的便利性。
[0116] 说明书附图未提及的零部件(包括升降驱动单元等)都属于现有成熟技术或结构,这里不作赘述。
[0117] 以上实施例为基础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其余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可以参考得出,这里不作赘述。
[0118]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