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作物管理 / / 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

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扎绳线盘

阅读:0发布:2021-09-10

专利汇可以提供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扎绳线盘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大型 配电柜 智能线辊自动分配 捆 扎 绳线盘,包括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底座凹槽,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第一 支撑 盘,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 电机 驱动的第一 转轴 ,所述第一支撑盘上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和一第三转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转动的分线转盘,所述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相对应的分线滑 块 ,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分线筒,所述分线筒内分别设置有滑动的捆扎绳,能够通过所述分线滑块的滑 动能 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筒卡接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捆扎绳对线缆进行进一步的捆扎,避免了人工穿插捆扎绳造成的麻烦,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扎绳线盘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扎绳线盘,包括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底座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第一支撑盘,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盘上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和一第三转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转动的分线转盘,所述分线转盘上设置有一分线支撑筒,所述分线支撑筒上设置有交叉对应设置的支撑筒通槽,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分线转盘转动;
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一第二转盘,所述第一支撑盘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支撑筒相对应的第三支撑盘,所述第三支撑盘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相对应的分线滑,所述分线滑块分别在所述第二支撑盘上滑动,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分线滑块滑动,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一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分线滑块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呈U型的分线卡槽,分线卡槽内设置有一分线筒,所述分线滑块内还分别设置有一转轮腔,所述转轮腔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拉绳转轮,所述拉绳转轮上分别设置有一捆扎绳,所述捆扎绳分别在所述分线筒内滑动,所述分线筒上分别设置有一线筒口,所述线筒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分线筒上的密封接片,两侧所述密封接片相对应卡接,所述捆扎绳与两侧所述密封接片相对应;
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腔,所述风腔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排风扇,所述风腔分别与所述分线筒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五转轴分别带动所述排风扇转动,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风腔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所述分线滑块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所述进风孔进风的塞头;
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控制滑块,所述控制滑块控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连接;
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一支撑滑槽,所述控制滑块在所述支撑滑槽内滑动,且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在所述底座凹槽内滑动的控制拉轴,所述控制拉轴对应连接在所述控制滑块上,所述控制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应的限位支架
所述控制滑块内设置有一第三转槽,所述控制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向设置的卡接滑动块,所述卡接滑动块分别在两侧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控制滑块内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和一第十二转轴,所述第十一转轴与所述第十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内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七齿轮和一第八齿轮,所述第十一转轴的端部以及与所述第十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卡接头和一第二卡接头以及一第三卡接头,所述第一卡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分别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转动,且所述第一卡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滑动块分别对应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呈锥形设置的塞头内槽,所述塞头与所述塞头内槽相对应,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塞头内槽相对应连通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拉紧所述塞头的第一弹簧,所述塞头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拉绳;
所述第三支撑盘上设置有一支撑盘滑孔,所述支撑盘滑孔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拉绳杆,所述第一拉绳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绳杆上,且所述拉绳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拉绳杆凹槽,所述拉绳杆凹槽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三转轴,所述第十三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盘上,所述第三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拉绳杆凹槽相对应,且所述拉绳杆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二弹簧,所述支撑盘滑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拉紧所述拉绳杆的第三弹簧;
所述第一支撑盘与所述第三支撑盘之间通过一第一支撑杆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盘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盘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拉绳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支撑筒通槽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分线转盘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相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分线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筒内设置有一线筒内腔,所述捆扎绳在所述线筒内腔内滑动,所述密封接片为橡胶材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转轮腔相对应连通的转轮腔开口,所述转轮腔开口与所述拉绳转轮相对应,所述转轮腔开口内分别设置有一密封盖。

说明书全文

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扎绳线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辊,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电力线辊在分配线缆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分配捆扎绳的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力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大型配电柜的需要量的不断增加,从而能够利用配电柜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其中在配电柜的安装过程中电力线缆是必不可少的输电设备之一,由于配电柜内的线缆数量众多,所以在预先组装配电柜的过程中首先的需要将线缆进行量尺寸切割,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线缆的铺设,其中在对线缆进行量尺寸切割的过程中由于线缆的长度较长,所述就需要在将线缆量出一定尺寸以后利用人工将线缆进行卷曲收集,从而再对线缆进行捆扎,然后再将线缆进一步的运输到配电柜的组装车间将线缆铺设到配电柜内,从而完成线缆的铺设,虽然利用利用人工能够完成线缆的卷曲收集以及线缆的捆扎,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线缆的数量众多,并且线缆的长度较长,所以利用人工进行线缆的卷曲进一步的造成了人力上的浪费,同时也进一步的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
[0003] 2、在利用人工对线缆进行捆扎的过程中,当线缆长度较长的情况下所以线缆的重量就会很重,因此利用人工将捆扎绳穿插到线缆上的过程中就会很费事费力,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到线缆的捆扎效果,进而影响到线缆的运输问题。
[0004]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能够通过所述分线转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线缆进行转动缠绕,从而能够对线缆进行进一步的收集,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分线滑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滑块卡接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筒卡接在线缆上,在所述分线滑块内设置有一转动的拉绳转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捆扎绳在所述分线筒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缠绕在线缆上,从而达到了捆扎绳自动分配的目的,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穿插捆扎绳造成的麻烦,能够进一步的方便穿插捆扎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腔,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风腔内设置的排风扇能够进一步的产生风力,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风力对捆扎绳进行输送,并且能够在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塞头,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的拉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塞头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风腔的进风,能够进一步的达到控制所述捆扎绳分配的目的。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包括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底座凹槽,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第一支撑盘,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盘上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和一第三转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转动的分线转盘,所述分线转盘上设置有一分线支撑筒,所述分线支撑筒上设置有交叉对应设置的支撑筒通槽,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分线转盘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分线转盘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分线转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线缆进行缠绕收集,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缠绕卷曲收集线缆的效率。
[0007] 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一第二转盘,所述第一支撑盘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支撑筒相对应的第三支撑盘,所述第三支撑盘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相对应的分线滑块,所述分线滑块分别在所述第二支撑盘上滑动,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分线滑块滑动,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一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分线滑块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呈U型的分线卡槽,分线卡槽内设置有一分线筒,所述分线滑块内还分别设置有一转轮腔,所述转轮腔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拉绳转轮,所述拉绳转轮上分别设置有一捆扎绳,所述捆扎绳分别在所述分线筒内滑动,所述分线筒上分别设置有一线筒口,所述线筒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分线筒上的密封接片,两侧所述密封接片相对应卡接,所述捆扎绳与两侧所述密封接片相对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转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的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转轴的同步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分线滑块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滑块卡接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筒卡接在线缆上,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捆扎绳能够进一步的缠绕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达到自动分配捆扎绳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人工穿插捆扎绳造成的麻烦,并且能够通过所述通过两片相对应连接的密封接片,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在风力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的输送。
[0008] 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风腔,所述风腔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排风扇,所述风腔分别与所述分线筒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五转轴分别带动所述排风扇转动,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风腔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所述分线滑块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所述进风孔进风的塞头。能够通过所述塞头的动作,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进风孔的进风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捆扎绳的滑动,从而能够达到控制所述捆扎绳自动分配的目的。
[0009] 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控制滑块,所述控制滑块控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连接。能够通过所述控制滑块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的分别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转盘与所述分线滑块能够相对应的协调动作。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转轴内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设置的第二转孔,所述第四转轴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五转轴的端部连接有一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内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风腔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内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排风扇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上,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风轮转腔,所述风轮转腔内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内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一在所述风轮转腔内转动的转动风轮,所述拉绳转轮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十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风轮转腔和所述风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排风孔。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转轴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三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齿轮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四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齿轮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七转轴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七转轴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排风扇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排风扇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产生风力,从而能够通过风力能够对所述捆扎绳进行吹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捆扎绳绳在所述分线筒内的滑动,并且能够通过风力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转动风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对所述捆扎绳进行松动,从而达到自动分配所述捆扎绳的目的。
[0011] 所述分线滑块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筒相对应连通的拉绳滑孔,所述捆扎绳分别在所述拉绳滑孔内滑动,且所述分线滑块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拉绳滑孔和所述风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排风孔。能够通过所述拉绳滑孔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捆扎绳的正常滑动,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风孔能够进一步的将风力输送到所述拉绳滑孔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捆扎绳进行吹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捆扎绳进行自动分配。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所述第五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孔内转动,且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转槽,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二转槽内转动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二转槽内还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内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八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锥齿轮,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八转轴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九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齿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六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八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九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的转动。
[0013] 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呈T型设置的滑块滑槽,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在所述滑块滑槽内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盘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滑块相对应的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分别呈T型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滑块滑槽相对应,且所述支撑滑块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三齿盘,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齿盘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齿盘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分线滑块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滑块卡接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捆扎绳对线缆进行捆扎,从而避免了人工穿插捆扎绳造成的麻烦,从而进一步提高捆扎绳对线缆的捆扎效率。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呈圆筒状设置,且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一转槽,所述第一转槽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分线转盘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转槽相对应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在所述第一转槽内转动,且所述分线转盘上连接有一在所述底座凹槽内转动的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呈圆筒状设置,所述驱动转盘上设置有一第一齿盘,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齿盘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盘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分线转盘的转动,从而能够对线缆进行卷曲收集,从而避免了人工卷曲线缆造成的麻烦,从而进一步的减轻劳动量。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凹槽内设置有一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一支撑滑槽,所述控制滑块在所述支撑滑槽内滑动,且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在所述底座凹槽内滑动的控制拉轴,所述控制拉轴对应连接在所述控制滑块上,所述控制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应的限位支架,能够通过所述控制滑块在所述支撑滑槽内滑动,能够通过所述限位支架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所述控制滑块滑脱出所述支撑滑槽,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控制滑块的正常滑动。
[0016] 所述控制滑块内设置有一第三转槽,所述控制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向设置的卡接滑动块,所述卡接滑动块分别在两侧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控制滑块内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和一第十二转轴,所述第十一转轴与所述第十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内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七齿轮和一第八齿轮,所述第十一转轴的端部以及与所述第十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卡接头和一第二卡接头以及一第三卡接头,所述第一卡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分别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转动,且所述第一卡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滑动块分别对应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能够通过所述控制滑块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进行分别的相对应转动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转盘与所述分线滑块进行相对应的协调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线缆的卷曲和对所述线缆的捆扎能够协调的进行。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呈锥形设置的塞头内槽,所述塞头与所述塞头内槽相对应,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塞头内槽相对应连通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拉紧所述塞头的第一弹簧,所述塞头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拉绳。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塞头的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塞头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进风孔的进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捆扎绳的滑动。
[0018] 所述第三支撑盘上设置有一支撑盘滑孔,所述支撑盘滑孔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拉绳杆,所述第一拉绳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绳杆上,且所述拉绳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拉绳杆凹槽,所述拉绳杆凹槽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三转轴,所述第十三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盘上,所述第三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拉绳杆凹槽相对应,且所述拉绳杆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二弹簧,所述支撑盘滑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拉紧所述拉绳杆的第三弹簧。能够通过所述拉绳杆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捆扎绳的同步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进风孔的进风,并且能通过所述拉绳杆两侧所设的第三支撑杆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拉绳杆进行支撑,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盘滑孔内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使所述拉绳杆在所述支撑盘滑孔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塞头复位,从而控制所述进风孔的进风。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盘与所述第三支撑盘之间通过一第一支撑杆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盘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盘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拉绳相对应的通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对所述第三支撑盘进行支撑,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所述第二支撑盘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分线滑块的正常滑动工作。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通槽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分线转盘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相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分线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能够通过所述分线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滑块卡接在线缆上,从而避免了所述分线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卡接在线缆的问题,从而保证到所述捆扎绳能够正常的缠绕在线缆上。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分线筒内设置有一线筒内腔,所述捆扎绳在所述线筒内腔内滑动,所述密封接片为橡胶材质构成。能够通过所述两侧设置的密封接片进行相对应的连接,并且所述密封接片为橡胶材质构成,从而能够在利用捆扎绳勒紧在线缆上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勒紧在所述密封接片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勒紧在线缆上,从而达到利用所述捆扎绳对线缆进行捆扎的目的。
[0022] 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转轮腔相对应连通的转轮腔开口,所述转轮腔开口与所述拉绳转轮相对应,所述转轮腔开口内分别设置有一密封盖。能够通过所述密封盖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所述拉绳转轮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捆扎绳对线缆进行捆扎。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所述分线转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线缆进行转动缠绕,从而能够对线缆进行进一步的卷曲收集,从而避免了人工卷曲收集造成的麻烦,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分线滑块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滑块卡接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筒卡接在线缆上,在所述分线滑块内设置有一转动的拉绳转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捆扎绳在所述分线筒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缠绕在线缆上,从而达到了捆扎绳自动分配的目的,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穿插捆扎绳造成的麻烦,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将所述捆扎绳穿插在线缆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所述分线滑块内分别设置有一风腔,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风腔内设置的排风扇能够进一步的产生风力,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风力对捆扎绳进行输送,并且能够在所述分线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塞头,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的拉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塞头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风腔的进风,能够进一步的达到控制所述捆扎绳分配的目的。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分线滑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拉绳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分线滑块与支撑滑块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滑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转动风轮与拉绳转轮整体结构侧视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塞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分线支撑筒整体结构俯视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分线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卡接头与卡接滑动块连接结构侧视图。
[0035] 图中:1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底座凹槽、3第一支撑盘、4电机、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第一支撑座、9支撑滑槽、10控制滑块、11第一转槽、12分线转盘、13第一转盘、14驱动转盘、15第一齿盘、16第一齿轮、17第一滑槽、18分线支撑筒、19支撑筒通槽、20第二转盘、21分线滑块、22第二齿轮、23第二齿盘、24第一拉绳、25第一支撑杆、26第二支撑盘、27第三支撑盘、28第二支撑杆、29拉绳杆、30控制拉轴、31第四转轴、32分线卡槽、33分线筒、34第一转孔、35第五转轴、36第二转孔、37第六转轴、38第三齿轮、39第四齿轮、40第七转轴、41风腔、42排风扇、43转轮腔、44拉绳转轮、45捆扎绳、46拉绳滑孔、47第一排风孔、48第二排风孔、49进风孔、50塞头、51第五齿轮、52第二转槽、53第六齿轮、54第八转轴、55第一锥齿轮、56第二锥齿轮、57第九转轴、58第三锥齿轮、59线筒内腔、60线筒口、61密封接片、62风轮转腔、63第十转轴、64转动风轮、65密封盖、66转轮腔开口、67滑块滑槽、68支撑滑块、69第三齿盘、70第二滑槽、71第三转槽、72第十一转轴、73第十二转轴、74第一卡接头、75第二卡接头、76第三卡接头、77卡接槽、78第七齿轮、79第八齿轮、80限位支架、81塞头内槽、82第一弹簧、83弹簧槽、84拉绳杆凹槽、85第十三转轴、86第三支撑杆、87第二弹簧、88第三弹簧、89支撑盘滑孔、90卡接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大型配电柜智能线辊自动分配捆扎绳线盘,包括有一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一底座凹槽2,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的第一支撑盘3,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电机4驱动的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支撑盘3上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6和一第三转轴7,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一转动的分线转盘12,所述分线转盘12上设置有一分线支撑筒18,所述分线支撑筒18上设置有交叉对应设置的支撑筒通槽19,所述第三转轴7带动所述分线转盘12转动。所述固定底座1呈圆筒状设置,且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一底座凹槽2,所述底座凹槽2呈圆筒状设置,在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第一支撑盘3,所述第一支撑盘3对应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且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电机4驱动的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支撑盘3上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6和一转动的第三转轴7,所述固定底座1上还设置有一转动的分线转盘12,所述分线转盘12呈圆环状设置,在所述分线转盘12上设置有一分线支撑筒18,所述分线支撑筒18呈圆筒状设置,并且所述分线支撑筒18上设置有多个相对应设置的支撑筒通槽19,所述支撑筒通槽19交叉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转轴7能够带动所述分线转盘12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三转轴
7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分线转盘12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分线支撑筒18的转动,能够在卷曲线缆的过程中能够将线缆缠绕在所述分线支撑筒18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分线转盘1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将线缆进行自动的卷曲,从而进一步的减轻劳动力,减少劳动量。
[0037] 所述第二转轴6上设置有一第二转盘20,所述第一支撑盘3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支撑筒18相对应的第三支撑盘27,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盘26,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19相对应的分线滑块21,所述分线滑块21分别在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滑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35,所述第五转轴35带动所述分线滑块21滑动,所述第五转轴35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四转轴31,所述第四转轴3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转盘20上设置有一第二齿盘23,所述第二齿盘23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22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分线滑块2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呈U型的分线卡槽32,所述分线卡槽32内设置有一分线筒33,所述分线滑块21内还分别设置有一转轮腔43,所述转轮腔43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拉绳转轮44,所述拉绳转轮44上分别设置有一捆扎绳45,所述捆扎绳45分别在所述分线筒33内滑动,所述分线筒33上分别设置有一线筒口60,所述线筒口60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分线筒33上的密封接片61,两侧所述密封接片61相对应卡接,所述捆扎绳45与两侧所述密封接片61相对应。在所述第二转轴6上设置有一第二转盘20,所述第二转盘20呈圆筒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盘3上设置有一第三支撑盘27,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与所述分线支撑筒18相对应,所述分线支撑盘18能够在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转动,并且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还设置有一第二支撑盘26,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与所述分线支撑筒18相对应,在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设置有滑动的分线滑块
21,所述分线滑块21设置的数量与所述支撑筒通槽19相对应,并且所述分线滑块21能够在所述支撑筒通槽19内滑动,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35,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四转轴31,所述第四转轴31能够分别的在所述第五转轴35内滑动,并且所述第四转轴31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第五转轴35转动,在所述第四转轴3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齿轮22,在所述第二转盘20上设置有一第二齿盘23,所述第二齿盘23呈圆环状设置,并且所述所述第二齿轮22能够分别的与所述第二齿盘23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轴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二转盘20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盘23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盘23与所述第二齿轮22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31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转轴35的转动,在所述分线滑块2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分线卡槽32,所述分线卡槽32分别呈U型设置,并且在所述分线卡槽32内分别设置有一分线筒33,所述分线筒33分别呈U型设置,并且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转轮腔43,所述转轮腔43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拉绳转轮
44,所述拉绳转轮44上分别设置有一捆扎绳45,并且所述捆扎绳45能够在所述分线筒33内滑动,所述分线筒33上分别设置有一线筒口60,所述线筒口60设置在所述分线筒33的内侧,并且在所述线筒口6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密封接片61,所述密封接片61为橡胶材质构成,并且两个所述密封接片61能够相对应的卡接,从而能够在将线缆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能够将线缆缠绕在所述分线支撑筒18上,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35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分线滑块21在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的滑动,能够使所述分线滑块21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卡槽32卡接在线缆上,所述捆扎绳45能够在所述分线筒33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45缠绕在线缆上,能够通过人工将所述捆扎绳45进一步的勒紧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线缆进行捆扎,能够在勒紧所述捆扎绳45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捆扎绳45对所述密封接片61进行勒紧,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45脱离所述密封接片61,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捆扎绳45进一步的勒紧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捆扎绳45对线缆进行捆扎,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线缆进行运输。
[0038] 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风腔41,所述风腔41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排风扇42,所述风腔41分别与所述分线筒33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五转轴35分别带动所述排风扇42转动,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风腔41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49,所述分线滑块21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所述进风孔49进风的塞头50。在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风腔41,在所述风腔41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排风扇42,并且所述风腔41分别与所述分线筒33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五转轴35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排风扇42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五转轴35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排风扇42的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排风扇
42进行的产生风力,并且能够将风力进一步的输送到所述分线筒33内,从而能够利用风力对所述捆扎绳45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达到自动分配所述捆扎绳45的目的,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穿插所述捆扎绳45造成的麻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捆扎绳45对线缆的捆扎效果,在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风腔41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49,在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所述进风孔49进风的塞头50,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塞头50能够控制所述进风孔49的闭合,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捆扎绳45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捆扎绳45的分配。
[0039] 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控制滑块10,所述控制滑块10控制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转轴6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7相对应连接。在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控制滑块10,所述控制滑块10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转轴6的相对应转动连接,同时也能够通过通过所述控制滑块10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三转轴7的相对应转动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分线转盘12与所述分线滑块21的协调动作,能够在所述分线转盘12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分线滑块21能够滑动,所述分线转盘12在转动的情况下所述分线滑块21能够处于停止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分线滑块21对线缆进行自动分配捆扎绳45。
[0040]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五转轴35内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设置的第二转孔36,所述第四转轴31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五转轴35的端部连接有一第六转轴37,所述第六转轴37上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转动的第三齿轮38,所述风腔41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转动的第七转轴40,所述第七转轴40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齿轮38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39,所述排风扇42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40上,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风轮转腔62,所述风轮转腔62内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转动的第十转轴63,所述第十转轴63的一端连接有一在所述风轮转腔62内转动的转动风轮64,所述拉绳转轮44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十转轴63的另一端,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风轮转腔62和所述风腔41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排风孔48。在所述第五转轴35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转孔36,所述第二转孔36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第四转轴31呈方形设置,所述第四转轴31能够在所述第二转孔36内滑动,并且所述第四转轴31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转轴35的转动,在所述第五转轴35的端部连接有一第六转轴37,所述第六转轴
37上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38,所述第三锥齿轮38能够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转动,在所述风腔41内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转动的第七转轴40,所述第七转轴40上分别设置有一第四齿轮39与所述第三齿轮38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齿轮38与所述第四齿轮39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五转轴35带动所述第七转轴40转动,所述排风扇42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40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排风扇42的转动,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风轮转腔62,所述风轮转腔62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十转轴63,所述第十转轴63能够在所述分线滑块21所设的转孔内转动,并且所述第十转轴
63的一端连接有一转动风轮64,所述转动风轮64能够在所述风轮转腔62内转动,所述拉绳转轮44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十转轴63的另一端,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动风轮6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十转轴63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拉绳转轮44的转动,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遇所述风轮转腔62和所述风腔41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排风孔48,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排风扇42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风力,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排风孔48能够进一步的将风力输送到所述风轮转腔62内,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转动风轮
64的转动。
[0041] 所述分线滑块21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筒33相对应连通的拉绳滑孔46,所述捆扎绳45分别在所述拉绳滑孔46内滑动,且所述分线滑块21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拉绳滑孔46和所述风腔41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排风孔47。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设置有一拉绳滑孔46,所述拉绳滑孔46与所述转轮腔43以及所述分线筒33相对应连通,所述捆扎绳45能够在所述能够在所述拉绳滑孔46内滑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还设置有一第一排风孔47,所述第一排风孔47分别的与所述风腔41和所述拉绳滑孔46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将所述风腔41内的风力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排风孔47输送到所述拉绳滑孔46内,从而能够利用风力进一步的对捆扎绳45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45在所述分线筒33内滑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44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45自动的松开,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捆扎绳45在所述分线筒33内滑动,从而能够达到自动分配所述捆扎绳45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人工穿插捆扎绳45造成的麻烦,进一步的提高捆扎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捆扎绳45对线缆的捆扎效果。
[0042]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34,所述第五转轴35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孔34内转动,且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孔34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转槽52,所述第五转轴35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二转槽52内转动的第五齿轮51,所述第二转槽52内还设置有一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转动的第八转轴54,所述第八转轴5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齿轮51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齿轮53,所述第八转轴5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锥齿轮55,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八转轴
54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九转轴57,所述第九转轴57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6,所述第九转轴5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58。
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34,所述第五转轴35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孔34内转动,并且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孔34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转槽
52,所述第二转槽52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五转轴35上设置有一第五齿轮51,所述第五齿轮
51能够在所述第二转槽52内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二转槽52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八转轴
54,所述第八转轴54能够在所述分线滑块21所设的转孔内转动,并且在所述第八转轴5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六齿轮53,所述第六齿轮53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五齿轮51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35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八转轴54的转动,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还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九转轴57,所述第九转轴57与所述第八转轴54相对应垂直设置,并且在所述第九转轴57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锥齿轮56,所述第八转轴5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锥齿轮55,所述第一锥齿轮55能够与所述第二锥齿轮56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八转轴54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九转轴57的转动,在所述第九转轴5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58,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58的转动。
[0043] 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呈T型设置的滑块滑槽67,所述第三锥齿轮58分别在所述滑块滑槽67内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滑块21相对应的支撑滑块68,所述支撑滑块68分别呈T型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滑块滑槽67相对应,且所述支撑滑块68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三齿盘69,所述第三锥齿轮58分别与所述第三齿盘69相对应啮合连接。在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呈T型设置的滑块滑槽67,所述第三锥齿轮58能够在所述滑块滑槽67内转动,在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分线滑块21相对应的支撑滑块68,所述支撑滑块68与所述支撑筒通槽19相对应,所述支撑滑块68呈T型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滑块21在所述支撑滑块68上滑动,并且在所述支撑滑块68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三齿盘69,所述第三齿盘69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滑块68相对应,所述第三锥齿轮58与所述第三齿盘69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58与所述第三齿盘69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分线滑块21在所述支撑滑块68上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分线滑块21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分线筒33卡接在线缆上,从而对线缆进行进一步的分配捆扎绳45进行捆扎。
[0044]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呈圆筒状设置,且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一转槽11,所述第一转槽11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分线转盘12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转槽11相对应的第一转盘13,所述第一转盘13在所述第一转槽11内转动,且所述分线转盘12上连接有一在所述底座凹槽2内转动的驱动转盘14,所述驱动转盘14呈圆筒状设置,所述驱动转盘14上设置有一第一齿盘15,所述第三转轴7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齿盘1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16。所述固定底座1呈圆筒状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转槽11,所述第一转槽11呈圆环状设置,并且在所述分线转盘12上设置有一第一转盘13,所述第一转盘13呈圆环状设置, 所述第一转盘13能够在所述第一转槽11内转动,在所述分线转盘12上设置有一驱动转盘14,所述驱动转盘14呈圆环状设置,所述驱动转盘14能够在所述底座凹槽2内转动,在所述驱动转盘14上设置有一第一齿盘15,所述第三转轴7上设置有一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盘15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6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驱动转盘14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转盘14进一步带动所述分线转盘12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分线转盘12的转动能够对线缆进行捆扎,从而避免了人工缠绕线缆造成的麻烦,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减轻劳动量。
[0045] 如图1、图5和图10所示,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第一支撑座8,所述第一支撑座8上设置有一支撑滑槽9,所述控制滑块10在所述支撑滑槽9内滑动,且所述固定底座1上还设置有一在所述底座凹槽2内滑动的控制拉轴30,所述控制拉轴30对应连接在所述控制滑块10上,所述控制滑块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支撑座8相对应的限位支架80。在所述底座凹槽2内设置有一第一支撑座8,在所述第一支撑座8上设置有一支撑滑槽9,所述控制滑块10能够在所述支撑滑槽9内滑动,所述支撑滑槽9为一个通口,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还设置有一滑动的控制拉轴30,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控制拉轴30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控制滑块10的滑动,并且在所述控制滑块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支架80,能够利用所述限位支架80能够进一步的限制所述控制滑块10的滑动。
[0046] 所述控制滑块10内设置有一第三转槽71,所述控制滑块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二滑槽70,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转轴6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向设置的卡接滑动块90,所述卡接滑动块90分别在两侧所述第二滑槽70内滑动,所述控制滑块10内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71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72和一第十二转轴73,所述第十一转轴72与所述第十二转轴73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71内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七齿轮78和一第八齿轮79,所述第十一转轴72的端部以及与所述第十二转轴7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卡接头74和一第二卡接头75以及一第三卡接头76,所述第一卡接头74与所述第二卡接头75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76分别在所述第二滑槽70内转动,且所述第一卡接头74与所述第二卡接头75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76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卡接槽77,所述卡接滑动块90分别对应卡接在所述卡接槽77内。在所述控制滑块10内设置有一第三转槽71,在所述控制滑块10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槽70,所述第二滑槽70呈凹形设置,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转轴6以所述所述第三转轴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卡接滑动块90,所述卡接滑动块90分别呈方形设置,并且所述卡接滑动块90分别在两侧所述第二滑槽70内滑动,在所述控制滑块10内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槽71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72和一第十二转轴73,在所述第十一转轴72与所述第十二转轴73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七齿轮78和一第八齿轮79,并且所述第七齿轮78与所述第八齿轮79能够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能够使所述第十一转轴72与所述第十二转轴73能够进一步的同步转动,在所述第十一转轴72的一一端与所述第十二转轴7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卡接头74和一第二卡接头75以及一第三卡接头76,并且所述第一卡接头74与所述第二卡接头75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76分别在所述第二滑槽70内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卡接头74与所述第二卡接头75以及与所述第三卡接头76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卡接槽77,能够在所述控制滑块10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所述第一卡接头74与所述第二卡接头75和所述第三卡接头76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转轴6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7上的卡接滑动头90相对应的卡接在所述卡接槽77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转轴5的转动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与所述第三转轴7的相对应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分线转盘12与所述分线滑块21的协调动作。
[0047] 如图1图、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呈锥形设置的塞头内槽81,所述塞头50与所述塞头内槽81相对应,所述分线滑块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进风孔49和所述塞头内槽81相对应连通的弹簧槽83,所述弹簧槽83内分别设置有一拉紧所述塞头50的第一弹簧82,所述塞头50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拉绳24。在所述分线滑块21上设置有一塞头内槽81,所述塞头内槽81呈锥形设置,并且所述塞头50呈锥形设置能够在所述塞头内槽81内滑动,能够通过所述塞头50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塞头内槽81塞住,并且在所述分线滑块21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弹簧槽83,所述弹簧槽83与所述塞头内槽81相对应连通,在所述弹簧槽83与所述进风孔49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塞头内槽81进风,能够通过所述进风孔49将风排入到所述风腔41内,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塞头50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风腔41的进风情况,并且在所述塞头50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拉绳24,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24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塞头50,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所述塞头50进行控制,在所述弹簧槽83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弹簧82,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82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塞头50,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塞头50复位。
[0048] 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设置有一支撑盘滑孔89,所述支撑盘滑孔89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拉绳杆29,所述第一拉绳24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绳杆29上,且所述拉绳杆2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拉绳杆凹槽84,所述拉绳杆凹槽84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三转轴85,所述第十三转轴85上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三支撑杆86,所述第三支撑杆86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所述第三支撑杆86分别与所述拉绳杆凹槽84相对应,且所述拉绳杆凹槽84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第三支撑杆86的第二弹簧87,所述支撑盘滑孔89内分别设置有一拉紧所述拉绳杆29的第三弹簧88。在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设置有一支撑盘滑孔89,在所述支撑盘滑孔89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拉绳杆29,所述第一拉绳24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绳杆29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绳杆29的滑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拉绳24的滑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拉绳24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塞头50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控制所述风腔41的进风,在所述拉绳杆2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拉绳杆凹槽84,所述拉绳杆凹槽84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三转轴85,所述第十三转轴85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绳杆29上,在所述第十三转轴85上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三支撑杆86,所述第三支撑杆86能够在所述第十三转轴85上转动,并且所述第三支撑杆86能够在所述拉绳杆凹槽84内滑动,在所述拉绳杆凹槽84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弹簧87,所述第二弹簧
87能够分别的对所述第三支撑杆86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三支撑杆86撑开,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拉绳杆29进行支撑,并且在所述支撑盘滑孔89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三弹簧88,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弹簧88的拉紧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拉绳杆29复位,能够在对所述风腔41进行供风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拉动所述拉绳杆29,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拉绳24对所述塞头50进行拉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塞头内槽81进风,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三支撑杆86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拉绳杆29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塞头内槽81进风,并且能够在停止供风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杆86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三支撑杆86卡接在所述拉绳杆凹槽84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弹簧88的拉紧力,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拉绳杆29进行拉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三支撑杆86在所述支撑盘滑孔89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拉绳24松开,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塞头50复位,从而进一步的停止对所述风腔41供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转动风轮64停止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拉绳转轮44停止转动。
[0049]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盘3与所述第三支撑盘27之间通过一第一支撑杆25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盘27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杆28,所述第二支撑盘26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8上,且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拉绳24相对应的通孔。在所述第一支撑盘3与所述第三支撑盘27之间通过一第一支撑杆25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25对所述第三支撑盘27进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25设置有四个,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盘27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杆28,所述第二支撑盘26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8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28能够进一步对所述第二支撑盘26进行支撑,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盘26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拉绳24相对应的通孔,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一拉绳24的正常滑动。
[0050] 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支撑筒通槽19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分线转盘12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通槽19相对应的第一滑槽17,所述分线滑块21在所述第一滑槽17内滑动。所述支撑筒通槽19设置有四个,并且所述支撑筒通槽19与所述分线滑块21相对应,在所述分线转盘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支撑筒通槽19相对应的第一滑槽17,所述分线滑块21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17内滑动,从而能够在利用所述分线转盘12对线缆进行缠绕收集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线缆固定在分线转盘12上,从而能够使线缆卡接在所述第一滑槽17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分线滑块21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分线筒33卡接在线缆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利用所述捆扎绳45对线缆进行捆扎。
[0051] 如图9所示,所述分线筒33内设置有一线筒内腔59,所述捆扎绳45在所述线筒内腔59内滑动,所述密封接片61为橡胶材质构成。在所述分线筒33内设置有一线筒内腔59,所述密封接片61为橡胶材质构成,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橡胶材质构成的密封接片61对所述线筒内腔59进行密封,从而能够利用风对所述捆扎绳45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线缆进行捆扎,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密封接片61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捆扎绳45对线缆进行捆扎固定。
[0052] 如图6所示,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转轮腔43相对应连通的转轮腔开口66,所述转轮腔开口66与所述拉绳转轮44相对应,所述转轮腔开口66内分别设置有一密封盖65。能够在所述分线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转轮腔开口66,从而能够进一步方便对所述拉绳转轮44进行更换,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密封盖65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转轮腔开口66进行密封。
[0053]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