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防治 / 线虫病原真菌 / 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878发布:2020-05-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以颗粒剂总重量计,其中:噻唑膦0.1%~20%,噁霉灵0.1%~5%,载体凹凸棒土颗粒60%~80%,分散助剂0.5%~3%,缓释剂0.1%~2%,粘结剂0.1%~5%,其余为填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防治 植物 线虫 病与土传性病害有效结合,高效、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减少农业投入及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是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其特征是:以颗粒剂总重量计,其中:噻唑膦0.1%~
20%,噁霉灵0.1%~5%,凹凸棒土颗粒60-80%,分散助剂0.5%~3%,缓释剂0.1%~2%,粘结剂0.1%~5%,其余为填料;
所述的缓释剂为聚乙烯醇或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二醇或工业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所述的分散助剂是玉米淀粉或甘薯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的填料为酸氢和白高岭土的混合物。
2.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噻唑膦、噁霉灵、分散助剂、缓释剂计量混合均匀,使用凹凸棒颗粒进行吸附,制得载体材料,检验,合格后待用,不合格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重新吸附,合格后待用;将填料、分散助剂、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制得包膜材料待用,最后将载体材料与包膜材料采用包膜法进行造粒;在110℃~120℃条件下干燥至颗粒量小于3%,即可得到凹凸棒颗粒载体的颗粒剂;粉末筛分物经粉碎后返回至搅拌罐重新混合,不合格品经检验分析原因后制定方案进行废料处理与回收;混合采用分步法,组分含量较低的原材料先混合分散助剂或填料再与其它物料混合,以确保产品含量的均匀性,干燥温度在110℃~120℃,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及波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在防治由病原物真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及由病原线虫引起的线虫病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土传性病害是:由镰孢属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由丝核属真菌引起的立枯病;由腐霉属、 疫霉属、丝核属真菌引起的猝倒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防治由病原物真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及由病原线虫引起的线虫病。 背景技术
[0002] 镰孢属(Fusarium)又称镰孢菌属,腐生、弱寄生或寄生,引起萎蔫、腐烂等症状。如直喙镰孢引起大豆根腐病,尖孢镰孢的多种不同专化型引起不同植物的枯萎病。尖孢镰孢为典型的土壤习居菌,可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存活5-6年,尖孢镰孢菌在田间主要通过农事操作、雨、地下害虫、线虫等传播,亦可通过带菌种子和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这类病害容易积年流行,通过化学方式进行土壤消毒,控制土壤中的菌量积累能有效预防和降低该病的发生流行。
[0003] 丝核属(Rhizoctonia)又称丝核菌属,最常见的是引起多种植物立枯病和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有些种类亦可引起植物猝倒病,危害严重。
[0004] 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同属于卵菌纲腐霉科霜霉目真菌,有些种类容易引起瓜果腐烂和多种植物的猝倒病。
[0005] 植物 寄生线 虫主 要包括:根 结线 虫属(Meloidogyne)、肾形 线虫 属(Rotylenchulus)、孢囊线虫[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根斑线虫(短休线虫属(Pratykenchus)),线虫的为害可以大幅减少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线虫为害植物造成伤口,造成植物病原菌侵入。
[0006] 噻唑膦,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可由植物根吸收并向上传导。毒性较低,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主要用于防治线虫、蚜虫等,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有特效。
[0007] 噁霉灵,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效、低毒,对由镰孢属、腐霉属、疫霉属、丝核属植物病原物引起的土传病害等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花、甜菜、烟草、蔬菜、苗木、果树、谷类、油科、瓜类、草坪、花卉等作物由上述病原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强土壤杀菌与种子消毒,对各种土传病害有特效;促进作物生长与根系发达,抗苗期各种生理病害及除草剂药害
[0008] 目前尚未发现有关噻唑膦和噁霉灵颗粒剂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由镰孢属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由丝核属真菌引起的立枯病、由腐霉属、 疫霉属、丝核属等真菌引起的猝倒病及由各类植物病原线虫引起的植物线虫病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提高药效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的浪费。 [0010] 技术方案:一种噻唑膦和噁霉灵的颗粒剂,以颗粒剂总重量计,其中:噻唑膦0.1%~20%,噁霉灵0.1%~5%,载体凹凸棒土颗粒60%~80%,分散助剂0.5%~3%,缓释剂
0.1%~2%,粘结剂0.1%~5%,其余为填料。
[0011] 所述的缓释剂为聚乙烯醇或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0012]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二醇或工业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0013] 所述的分散助剂是玉米淀粉或甘薯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的填料为酸氢和白高岭土的混合物。
[0014] 上述噻唑膦和噁霉灵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噻唑膦、噁霉灵、分散助剂、缓释剂计量混合均匀,使用凹凸棒颗粒进行吸附,制得载体材料,检验,合格后待用,不合格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重新吸附,合格后待用;将填料、分散助剂、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制得包膜材料待用,最后将载体材料与包膜材料采用包膜法进行造粒。在110℃~120℃条件下干燥至颗粒含水量小于3%,即可得到凹凸石颗粒载体的颗粒剂;粉末筛分物经粉碎后返回至搅拌罐重新混合,不合格品经检验分析原因后制定方案进行废料处理与回收。混合采用分步法,组分含量较低的原材料先混合分散助剂或填料再与其它物料混合,以确保产品含量的均匀性,干燥温度在110℃~120℃,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及波动
[0015] 本发明有如下显著效果:本发明通过杀菌剂成分噻唑膦与噁霉灵的科学结合而开发的一种杀菌杀线虫颗粒剂,集合了噻唑膦杀线虫与噁霉灵防控土传病害的优势,将线虫防控与土传病害防控有效结合,降低了线虫病与土传病害相互引发或导致蔓延的险;采用当前最新缓释技术有效地保证有效成分的科学释放,延长产品的持效期,确保杀菌、杀线虫双重效果,提高药效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的浪费,有效、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减少使用者的农业投入及农业的增产增收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0016]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颗粒剂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的颗粒剂可作为土壤处理剂直接撒施进行土壤处理,也可进行穴施或沟施进行局部土壤处理,省时省工。
[0017] 2、本发明采用现代机械化加工工艺,有效成分在产品中分布均匀,制备方法容易操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用拌土,直接撒施,药剂即可均匀的分布于田间,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克服了人工毒土法在田间易出现的药效、效不一致的现象。 [0018] 3、一次施用后,起到杀菌与杀线虫的双重作用,节省施药成本。
[0019] 噻唑膦与噁霉灵颗粒剂施用后,既能有效防治病原物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和植物病原线虫引起的线虫病,节省单独分次施用杀菌剂和杀线虫剂的助剂和包装成本,节省劳动力成本。目前,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该产品能为种植户有效节省劳力支出。 [0020] 4、颗粒剂属环保剂型,颗粒剂的推出可减小可湿性粉剂的使用量,且使用成本与可湿性粉剂等常规剂型相当。
[0021] 相比可湿性粉剂等常用剂型,本产品生产过程中无粉尘污染。同时,本产品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时期均可使用,使用本产品后,一般不再需要使用其他常用杀菌剂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以及植物线虫病。成本方面,因为颗粒剂产品相对于杀菌剂及杀线虫剂的两次使用,节省了一套包装物及可湿性粉剂的助剂成本,因此颗粒剂的使用不会增加使用成本。
[0022]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下面用实例来说明本发明颗粒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0023] 供试药剂:(1)试验药剂:10.2%噻唑膦·噁霉灵颗粒剂(10%噻唑膦:0.2%噁霉灵);2)对照药剂:10%噻唑膦颗粒剂;0.2%噁霉灵颗粒剂;(3)防治对象:移栽黄瓜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黄瓜根结线虫病。(4)施药方法:撒施。
[0024] 表1:试验设计。
[0025] 按照表1试验方案,采用撒施法于2012年10月1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开展防治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田间药效试验。
[0026] 表2、噻唑膦·噁霉灵颗粒剂防治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027] 试验结果表明:10.2%噻唑膦·噁霉灵颗粒剂对黄瓜枯萎病、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效,对黄瓜安全。
[0028] 本发明的颗粒剂制备方法的生产工艺已经成熟,能够按照产品标准生产出质量合格,效果稳定的颗粒剂。为验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产品的热贮稳定性试验:在54℃±2℃条件下贮存14天,测定有效成分的分解率、水分、pH值等。试验结果表5表明,产品质量稳定性良好,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试验结果见表3)。
[0029] 表3、10.2%噻唑膦·噁霉灵颗粒剂热贮稳定性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材料配方选择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无实质性的影响。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31] 实施例1:按颗粒剂的总重量计,有效成分噻唑膦10%、噁霉灵0.2%、分散助剂玉米淀粉0.5%、缓释剂聚乙烯醇0.1%、粘结剂聚乙二醇0.1%、载体凹凸棒土颗粒70%、余量填料碳酸氢钙和白高岭土的混合物。
[0032] 按照本发明颗粒剂制备方法,将噻唑膦、噁霉灵、分散助剂、缓释剂计量混合均匀,使用凹凸棒颗粒进行吸附,制得载体材料,检验,合格后待用,不合格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重新吸附,合格后待用;将填料、分散助剂、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制得包膜材料待用,最后将载体材料与包膜材料采用包膜法进行造粒。在110℃~120℃条件下干燥至颗粒含水量小于3%,即可得到凹凸棒颗粒载体的颗粒剂;粉末筛分物经粉碎后返回至搅拌罐重新混合,不合格品经检验分析原因后制定方案进行废料处理与回收。混合采用分步法,组分含量较低的原材料先混合分散助剂或填料再与其它物料混合,以确保产品含量的均匀性,干燥温度在
110℃~120℃,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及波动。
[0033] 实施例2:按颗粒剂的总重量计,有效成分噻唑膦8%、噁霉灵0.2%、分散助剂玉米淀粉0.5%、缓释剂聚乙烯醇0.1%、粘结剂聚乙二醇0.1%、载体凹凸棒土颗粒80%、余量填料碳酸氢钙和白高岭土的混合物。
[0034] 按照本发明颗粒剂制备方法,将噻唑膦、噁霉灵、分散助剂、缓释剂计量混合均匀,使用凹凸棒颗粒进行吸附,制得载体材料,检验,合格后待用,不合格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重新吸附,合格后待用;将填料、分散助剂、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制得包膜材料待用,最后将载体材料与包膜材料采用包膜法进行造粒。在110℃~120℃条件下干燥至颗粒含水量小于3%,即可得到凹凸棒颗粒载体的颗粒剂;粉末筛分物经粉碎后返回至搅拌罐重新混合,不合格品经检验分析原因后制定方案进行废料处理与回收。混合采用分步法,组分含量较低的原材料先混合分散助剂或填料再与其它物料混合,以确保产品含量的均匀性,干燥温度在
110℃~120℃,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及波动。
[0035] 实施例3:按颗粒剂的总重量计,有效成分噻唑膦15%、噁霉灵0.4%、分散助剂玉米淀粉0.5%、缓释剂聚乙烯醇0.1%、粘结剂聚乙二醇0.1%、载体凹凸棒土颗粒80%、余量填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