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杀菌剂 / 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

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

阅读:590发布:2023-12-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为了克服滁菊在同一 块 土地上连年种植形成的连作障碍,我们采用培育无病壮苗和菊麦复种 轮作 的方法,以生态学手段进行调节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田间扦插育苗、移栽、施肥、浇、摘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培育无病壮苗和菊麦复种轮作
具体做法是:
(1)培育无病壮苗:
①苗源消毒:于5月中下旬,从脱毒滁菊母株上截取滁菊穗条,采用药剂对穗条进行促根、灭菌处理;
②穴盘育苗:用无菌的基质在穴盘中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无病的健壮菊苗;
(2)菊麦复种轮作:轮作模式为每年一菊一麦,即每年秋季种植小麦,小麦收获后于夏季6月中下旬移栽滁菊至田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穗条促根、灭菌的处理方法为采用国光生根剂、杀菌剂多菌灵和水1:1:1000的混合溶液浸泡待扦插的滁菊穗条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基质为体积比1:1的蛭石和珍珠岩的均匀混合物。

说明书全文

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涉及滁菊病害的防治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是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滁菊属药、茶两用佳品,其药用、保健价值居全国4 大名菊之首,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的美誉。滁菊是安徽省著名道地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也是滁州市唯一享有国家标准的农产品。多年来,滁菊的种植一直采用连作的种植模式,即在同一土地上连年单一地种植滁菊。多年来在这种种植模式导致土壤迅速下降,土壤营养严重失衡,土壤生物区系单调,土壤对自身热气肥的调控能力严重下降,土壤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土壤上,各种土壤内的致病微生物迅速扩张,对菊苗造成严重危害,植株生长停滞,病害严重,叶片枯死,甚至大量死苗,产量严重下降。滁菊连作障碍已成为该区滁菊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0005] 面对这种状况,当地对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治方法进行大量的探讨,有的直接在田间喷施各种杀菌剂预防病害,有的对菊苗进行杀菌剂的灌根处理,有的调节田间的肥水供应,但终因未能对症下药,因而效果不佳。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
[0007]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田间扦插育苗、移栽、施肥、浇水、摘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培育无病壮苗和菊麦复种轮作
具体做法是:
(1)培育无病壮苗:
①苗源消毒:于5月中下旬,从脱毒滁菊母株上截取滁菊穗条,采用药剂对穗条进行促根、灭菌处理;
②穴盘育苗:用无菌的基质在穴盘中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无病的健壮菊苗;
(2)菊麦复种轮作:一改传统的滁菊连年单一连作的种植模式,变成每年一菊一麦的复种轮作模式,即每年秋季种植小麦,小麦收获后于夏季6月中下旬移栽滁菊至田间。
[0008] 所述对穗条促根、灭菌的处理方法为采用国光生根剂、杀菌剂多菌灵和水1:1:1000的混合溶液浸泡待扦插的滁菊穗条5min。所述的无菌基质为体积比1:1的蛭石和珍珠岩的均匀混合物。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改以往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治思路,从培育无病壮苗和改善生态环境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有效减轻了滁菊连作障碍的危害,在不减少滁菊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一季小麦的收成,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1、材料与方法
于2011年、2012年在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施集基地进行一种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试验。该基地已开展长达10年滁菊连作种植,土壤为黄棕壤,质地为砂壤土,立地条件好,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有机质7.8 g/kg,pH 6.1,全氮(N)0.51g/kg,全磷(P2O5)1.06g/kg,全(K2O)26g/kg,解氮(N)73.4mg/kg,Olsen-P10.4mg/kg,速效钾(K2O)170mg/kg。
[001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20m2,3 次重复。磷肥和钾肥用量分别为每公顷施P2O5 225kg,K2O 120kg,其中磷肥和钾肥分别为过磷酸硫酸钾,以上肥料做基肥一次掩底施入。
[0012] 供试材料为滁菊,两种滁菊种植模式,即滁菊连作(CK)模式、滁菊连作障碍生态防治(SF)模式。
[0013] 滁菊连作障碍生态防治(SF)模式的技术步骤如下:(1)苗源消毒:于5月20日从脱毒滁菊母株上截取滁菊穗条,采用国光生根剂、杀菌剂多菌灵和水1:1:1000的混合溶液浸泡待扦插的滁菊穗条5min;
(2)培育无病壮苗:以体积比1:1的蛭石和珍珠岩的均匀混合物为栽培基质,在穴盘中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无病的健壮菊苗;
(3)菊麦复种轮作:在去年滁菊收获后的土地上种植小麦,小麦收获后及时平整土地,于6月25日将菊苗移栽至田间。
[0014] 2、结果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效益见表1。
[0015] 表1 滁菊生态防治方法效益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滁菊生态防治模式处理比常规模式大田生育期缩短43天,为小麦轮作提供充足时间,增加一季小麦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亩均增收小麦520kg。生态防治模式的滁菊连作障碍发病率为16%,比常规模式发病率83%的降低了67%,亩均产量增加了
344kg,采用本发明滁菊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方法有效控制了滁菊病害的发生。就经济效益而言,与滁菊常规模式相比,滁菊生态种植模式亩均增加3480元,效益显著,有效调动了菊农种植积极性。
[0016] 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分为培育无病壮苗和麦菊复种轮作两个部分。培养健壮的无病菊苗,形成健壮的苗体,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根系强大,吸收能力强,生长旺盛,是克服连作障碍的内因。
在具体做法上,先用多菌灵对插穗进行灭菌消毒,然后再扦插到无菌的基质中进行育苗,可以杜绝田间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害,从而培育出健壮的幼苗。多菌灵是一种广谱型的杀菌剂,能够对许多植物病害产生预防作用,国光生根剂可以促进插穗早生根,早成活,快发苗,形成强大的个体。我们采用的育苗基质珍珠岩和蛭石都是经过几百度高温煅烧形成的产品,不含有各种植物病菌,而且这两种材料混合形成的基质吸水持水能力强,透气性好,特别有利于滁菊苗的扦插生根,培育壮苗。
[0017] 将连年单一种植滁菊改变为菊、麦复种轮作,在滁菊的连作模式中插入一季小麦,该种植模式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在传统的滁菊连作种植模式下,从滁菊收获到下一年的栽植菊苗,从11月上旬到次年的5月上旬,有半年左右的土地空闲期,这个时段的光热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白白地流失而去。利用这个时段种植小麦恰恰弥补了上述不足,充分地利用了资源,增加了一季小麦的收成。种植小麦使得滁菊的农事和产能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滁菊由春栽变成夏栽,生长期缩短,种植变得矮小,个体的产花量明显降低,这会明显降低滁菊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对此,我们采用增加定植密度的策略成功地给予解决。
[0018] 滁菊田插种小麦后,田间土壤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首先,在传统的滁菊连续单一连作方式下,土壤肥力连续多年单向的递减,滁菊喜爱的营养过度损耗,滁菊不喜爱的土壤营养则没有充分利用而出现富余积累,并在土壤中发生各种复杂的营养拮抗作用,使缺乏的营养更加缺乏,造成土壤营养严重失衡,菊苗越长越差,纵然增施肥料也难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