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农用化学品 / 肥料 / 无机肥料 / 钾素肥料 / 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肥料

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肥料

阅读:0发布:2022-11-3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肥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 肥料 ,将 发酵 菌剂添加到农业废弃物中,依据发酵菌剂繁殖酶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无机和有机诱导物按配比进行计量、调制、 粉碎 、匀质程序配制后诱导发酵菌剂发酵腐熟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后,经物料配伍和调制而成。肥效时间延长3个月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提高生产者的效益。,下面是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肥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肥料,其特征在于:将发酵菌剂添加到农业废弃物中,按配比进行计量、调制、粉碎、匀质程序配制后诱导发酵菌剂发酵腐熟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后,经物料配伍和调制而成,其特征在于:
(1)以质量份计,将粉碎的农业废弃物稻壳、枯饼、豆粕的混合物80~100份、诱导物5~
10份调整混合料的分为55~65%(wt),C/N质量比为23~28,pH值为7~7.5;将上述混合料堆成梯形堆,自顶部往下打孔,每平方米孔数10~15个,物料表面用麻袋或草帘覆盖,开始进行有发酵,待堆温升至50℃开始计时,发酵5~7天;当料堆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再发酵5~7天,以后每5~7天翻堆一次,共发酵35~45天,发酵过程完成;将上述发酵好的有机肥水分含量烘或晾至25~35%(wt);
(2)发酵菌剂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a.一级培养:称取麸皮30%,草粉20%,玉米面20%,皮膏15%,骨粉10%,脂肪酸5%,加水适量,煮沸30min,用高速剪切磨浆机磨浆,定容至100ml,分装试管灭菌,冷却倾斜放置于培养箱中,在无菌室将5%的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维涅兰德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孢子悬液接种于已备斜面培养基上,光照强度
3000-4000勒克斯,25-27℃培养6-8天;
b.菌种培养:固态扩大培养:称取混合植物草粉30%、麸皮15%、枯饼5%、脂肪酸
5%、骨粉5%、硫酸12%、磷酸铵4%、磷酸酐5%、硫酸镁2%、三聚磷酸钠2%、二乙醇
3%、酰胺12%等,用适量净水调和均匀,灭菌,然后将斜面菌种按扩大培养基料总量4%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后,置于30℃温室内培养4~5天即成;
c.类聚扩大培养:将单体菌种固态扩大培养剂按固氮类、解磷类、解钾类、解纤维素及木质素类等分别等量聚合,按扩大培养基料总量10%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左右后,置于35~38℃的温室中进行第一次扩大培养3天即成;
d.融合扩大培养:将所有类聚扩大培养的菌种分别按等量称取混合,再按扩大培养基料20%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后,置于35℃温室中进行第二次扩大培养2天即成;
e.产酶发酵:根据肥料各养分含量要求,选择加工好的基质(底物)料按坯料总量
70%,加入诱导剂25%混合均匀,再按坯料总量10%的比例接种融合菌体剂,用水调至成
30%左右湿度的坯料,置于稳压密封的发酵罐内,在55℃条件下缓慢抄动,发酵2天;
f.将发酵菌剂发酵液l~5份加入到95~99份腐熟有机物中,调节水分含量60~
70%(wt),pH 6.5~7.5,充分混匀,堆成高0.4—0.6米的长条形料堆,覆盖麻袋或草帘,控制料堆的温度25~30℃,每天翻堆一次,共发酵培养5~8天,待其长满孢子后停止,晾至水分含量20~22%(wt),然后按照质量百分比添加5%-10%的蘑菇渣、6%-10%秸秆灰和600-1000g/T丛枝菌根菌剂得到生物有机肥。
2.g.取香椿10-20份、蛇莓5-10份、苦豆5-10份、马缨丹5-10份、瑞瑞香狼毒1-15份、啤酒花5-10份、花椒25-30份、杏种皮25-30份、蛇床子26-30份、苦楝皮17-30份、使君子16-25份、五倍子1-15份、毛冬青5-15份、苦参5-10份、无患子外种皮55-60份,每次加药材总量30倍量的70%乙醇回流,回流两次,每次3小时,合并醇提液,经(0.08Mpa、
60℃)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6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
h.将得到的浸膏粉按照:1-2:5-8的质量比例与所述生物有机肥混均匀;
i:将步骤h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1-2:5-6所述重量份的囊壁材料,再加入1-2:2-8所述重量份的胶体以每分钟2500转速搅拌,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降低转数到1500转,搅拌
25分钟然后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到3.0,再搅拌1小时后将转速降到100转/分,升温到
50~55℃,继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7.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香椿有机微胶囊肥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多种营养元素和酶原体的腈酯磷胺活性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与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我国广大的农村,大量农业用肥都是工业化生产的无机化肥,虽然对农业增产效果显著,但由于长期单施或偏施化肥,抑制了土壤生物群体及其生物酶群体的生繁与积极作用,导致土壤中有机质严重减少,土壤严重板结,综合肥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农作物营养失调,自身抗体减弱,产品品质低劣,食物积聚毒素,危及人畜健康。
[0003] 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人口增加,我国有机废弃物以年均5%-10%的速度递增。传统处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据统计,我国农业废弃物的年产生量已达到近60亿吨,但利用率仅为33%。目前,约30%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约10%的秸秆长期堆放于沟渠、路边,严重污染大气与环境。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入水体达25-30%,直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造成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恶化。
[0004]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发酵进程,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制成微生物肥料、栽培育苗基质以及饲料等系列产品,可促进有机绿色农业的发展,控制并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反之,农业废弃物的随意丢弃或排放,必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制约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5]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功能性微生物肥料,实现自然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是无土栽培有机基质选材的 方向。采用各种秸秆及畜禽废弃物配制有机栽培基质,首先要对其进行有机废弃物降解和无害化的腐熟处理,再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而当前对畜禽废弃物和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直接混合堆制生产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不多,对其腐熟周期、堆温、湿度以及整个过程理化参数的变化,如pH值、全盐(EC)、全(TC)、全氮(TN)、全磷(TP)等了解也不多,尤其是缺乏有机基质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不利于其在设施农业无土栽培中的推广应用。
[0006] 有机废弃物是较好的微生物肥料原料,但有机废弃物中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质必须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后,才能用于作物栽培。而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简称AM)是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F或AM真菌)与植物根组成的共生体系。AMF分布极为广泛,在极地、温带和热带地区都可以与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根共生,也可以与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共生形成菌根。除野生植物外,大多数的农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和花卉等都能形成丛枝菌根。在自然条件下,许多植物没有菌根就很难正常生长。
[0007] 在许多植物上丛枝菌根都被证明能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其最显著的作用是在低磷土壤中,提高植物吸磷能力,特别是能促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有效性磷,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抗旱性、抗病性、耐盐性等。国外市场上已经有欧美等国生产的商品AMF接种剂,其产品已广泛地应用于园艺栽培等领域。如PARR用气雾培养法生产AM菌剂。REDECKER等用隔室培养法生产AM接种剂。德国INOQ公司采用温室床栽法在多种载体基质上生产AM菌剂,年产量上百立升,是欧盟最大的菌剂生产企业。统计资料表明,从1999年到2003年,世界丛枝菌根菌剂的商品贸易量增长了17倍(2003年接近500000L)。欧洲的菌剂生产商于2003年成立了欧盟菌根菌生产者联合会(FEMFiP)以规范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含有植物源杀菌虫活性有机肥,它具有生物活性、生态性、全价营养性、保健性、环保性等特征。能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保障人类健康,从而实现了投资少、产出大、品质优、无污染的农业生产目标。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将发酵菌剂添加到农业废弃物中,按配比进行计量、调制、粉碎、匀质程序配制后诱导发酵菌剂发酵腐熟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后,经物料配伍和调制而成,其特征在于:(1)以质量份计,将粉碎的农业废弃物稻壳、枯饼、豆粕的混合物80~100份、诱导物5~
10份调整混合料的水分为55~65%(wt),C/N质量比为23~28,pH值为7~7.5;将上述混合料堆成梯形堆,自顶部往下打孔,每平方米孔数10~15个,物料表面用麻袋或草帘覆盖,开始进行有发酵,待堆温升至50℃开始计时,发酵5~7天;当料堆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再发酵5~7天,以后每5~7天翻堆一次,共发酵35~45天,发酵过程完成;将上述发酵好的有机肥水分含量烘或晾至25~35%(wt);
(2)发酵菌剂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a.一级培养:称取麸皮30%,草粉20%,玉米面20%,皮膏15%,骨粉10%,脂肪酸5%,加水适量,煮沸30min,用高速剪切磨浆机磨浆,定容至100ml,分装试管灭菌,冷却倾斜放置于培养箱中,在无菌室将5%的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维涅兰德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孢子悬液接种于已备斜面培养基上,光照强度
3000-4000勒克斯,25-27℃培养6-8天;
b.菌种培养:固态扩大培养:称取混合植物草粉30%、麸皮15%、枯饼5%、脂肪酸
5%、骨粉5%、硫酸钾12%、磷酸铵4%、磷酸酐5%、硫酸镁2%、三聚磷酸钠2%、二乙醇
3%、碳酰胺12%等,用适量净水调和均匀,灭菌,然后将斜面菌种按扩大培养基料总量4%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后,置于30℃温室内培养4~5天即成;
c.类聚扩大培养:将单体菌种固态扩大培养剂按固氮类、解磷类、解钾类、解纤维素及木质素类等分别等量聚合,按扩大培养基料总量10%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左右后,置于35~38℃的温室中进行第一次扩大培养3天即成;
d.融合扩大培养:将所有类聚扩大培养的菌种分别按等量称取混合,再按扩大培养基料20%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后,置于35℃温室中进行第二次扩大培养2天即成;
e.产酶发酵:根据肥料各养分含量要求,选择加工好的基质(底物)料按坯料总量
70%,加入诱导剂25%混合均匀,再按坯料总量10%的比例接种融合菌体剂,用水调至成
30%左右湿度的坯料,置于稳压密封的发酵罐内,在55℃条件下缓慢抄动,发酵2天;
f.将发酵菌剂发酵液l~5份加入到95~99份腐熟有机物中,调节水分含量60~
70%(wt),pH 6.5~7.5,充分混匀,堆成高0.4—0.6米的长条形料堆,覆盖麻袋或草帘,控制料堆的温度25~30℃,每天翻堆一次,共发酵培养5~8天,待其长满孢子后停止,晾至水分含量20~22%(wt),然后按照质量百分比添加5%-10%的蘑菇渣、6%-10%秸秆灰和600-1000g/T丛枝菌根菌剂得到生物有机肥。
[0010] g.取香椿10-20份、蛇莓5-10份、苦豆5-10份、马缨丹5-10份、瑞瑞香狼毒1-15份、啤酒花5-10份、花椒25-30份、杏种皮25-30份、蛇床子26-30份、苦楝皮17-30份、使君子16-25份、五倍子1-15份、毛冬青5-15份、苦参5-10份、无患子外种皮
55-60份,每次加药材总量30倍量的70%乙醇回流,回流两次,每次3小时,合并醇提液,经(0.08Mpa、60℃)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6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
h.将得到的浸膏粉按照:1-2:5-8的质量比例与所述生物有机肥混均匀。
[0011] i:将步骤h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1-2:5-6所述重量份的囊壁材料,再加入1-2:2-8所述重量份的胶体以每分钟2500转速搅拌,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降低转数到1500转,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到3.0,再搅拌1小时后将转速降到100转/分,升温到50~55℃,继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7.0。
[0012]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指标,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将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后,经科学复配并添加丛
10 15
枝菌根菌剂制作成功能性微生物肥料,其有效活菌数可达10 -10 cfu/g,并富含有机质和作物苗期生长所需的速效N、P、K及多种微量元素,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容重较小,持水量大,透气性好;腐熟过程中温度迅速升高并维持较长的时间,利于消灭某些病原体、虫卵和杂草种子等。肥效时间延长3个月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提高生产者的效益。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另外,在下述的说明中。
[0015] 实施例一: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将发酵菌剂添加到农业废弃物中,按配比进行计量、调制、粉碎、匀质程序配制后诱导发酵菌剂发酵腐熟农业废弃物,发酵腐熟后,经物料配伍和调制而成,其特征在于:
(1)以质量份计,将粉碎的农业废弃物稻壳、枯饼、豆粕的混合物80~100份、诱导物5~
10份调整混合料的水分为55~65%(wt),C/N质量比为23~28,pH值为7~7.5;将上述混合料堆成梯形堆,自顶部往下打孔,每平方米孔数10~15个,物料表面用麻袋或草帘覆盖,开始进行有氧发酵,待堆温升至50℃开始计时,发酵5~7天;当料堆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再发酵5~7天,以后每5~7天翻堆一次,共发酵35~45天,发酵过程完成;将上述发酵好的有机肥水分含量烘或晾至25~35%(wt);
(2)发酵菌剂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a.一级培养:称取麸皮30%,草粉20%,玉米面20%,皮膏15%,骨粉10%,脂肪酸5%,加水适量,煮沸30min,用高速剪切磨浆机磨浆,定容至100ml,分装试管灭菌,冷却倾斜放置于培养箱中,在无菌室将5%的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维涅兰德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孢子悬液接种于已备斜面培养基上,光照强度
3000-4000勒克斯,25-27℃培养6-8天;
b.菌种培养:固态扩大培养:称取混合植物草粉30%、麸皮15%、枯饼5%、脂肪酸
5%、骨粉5%、硫酸钾12%、磷酸铵4%、磷酸酐5%、硫酸镁2%、三聚磷酸钠2%、二乙醇胺
3%、碳酰胺12%等,用适量净水调和均匀,灭菌,然后将斜面菌种按扩大培养基料总量4%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后,置于30℃温室内培养4~5天即成;
c.类聚扩大培养:将单体菌种固态扩大培养剂按固氮类、解磷类、解硅钾类、解纤维素及木质素类等分别等量聚合,按扩大培养基料总量10%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左右后,置于35~38℃的温室中进行第一次扩大培养3天即成;
d.融合扩大培养:将所有类聚扩大培养的菌种分别按等量称取混合,再按扩大培养基料20%的比例接种调湿至45%后,置于35℃温室中进行第二次扩大培养2天即成;
e.产酶发酵:根据肥料各养分含量要求,选择加工好的基质(底物)料按坯料总量
70%,加入诱导剂25%混合均匀,再按坯料总量10%的比例接种融合菌体剂,用水调至成
30%左右湿度的坯料,置于稳压密封的发酵罐内,在55℃条件下缓慢抄动,发酵2天;
f.将发酵菌剂发酵液l~5份加入到95~99份腐熟有机物中,调节水分含量60~
70%(wt),pH 6.5~7.5,充分混匀,堆成高0.4—0.6米的长条形料堆,覆盖麻袋或草帘,控制料堆的温度25~30℃,每天翻堆一次,共发酵培养5~8天,待其长满孢子后停止,晾至水分含量20~22%(wt),然后按照质量百分比添加5%-10%的蘑菇渣、6%-10%秸秆灰和600-1000g/T丛枝菌根菌剂得到生物有机肥。
[0016] g.取香椿10-20份、蛇莓5-10份、苦马豆5-10份、马缨丹5-10份、瑞瑞香狼毒1-15份、啤酒花5-10份、花椒25-30份、银杏种皮25-30份、蛇床子26-30份、苦楝皮17-30份、使君子16-25份、五倍子1-15份、毛冬青5-15份、苦参碱5-10份、无患子外种皮
55-60份,每次加药材总量30倍量的70%乙醇回流,回流两次,每次3小时,合并醇提液,经(0.08Mpa、60℃)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6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
h.将得到的浸膏粉按照:1-2:5-8的质量比例与所述生物有机肥混均匀。
[0017] i:将步骤h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1-2:5-6所述重量份的囊壁材料,再加入1-2:2-8所述重量份的胶体以每分钟2500转速搅拌,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降低转数到1500转,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到3.0,再搅拌1小时后将转速降到100转/分,升温到50~55℃,继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7.0。
[0018] 所述的菌种均为市售菌种,本领域可以通过常规渠道获得。
[0019] 试验区设在农场马铃薯试验区内,前作马铃薯,土壤类型为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5. 3% ,pH值6. 6;试验区秋耙地,春捞地,春起垄,春施肥;公顷施磷酸二铰175kg,尿素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