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击倒作用 / 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阅读:300发布:2020-05-24

专利汇可以提供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农药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该农药组合物包括氯菊酯和呋虫胺,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不小于1:2。上述农药组合物中,氯菊酯是一种拟虫菊酯类 杀虫剂 ,对多种 农作物 害虫 和卫生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主要以触杀作用为主,具有作用速度快, 击倒 性强的特点;呋虫胺是具一定内吸作用的一类新烟 碱 类杀虫剂,呋虫胺作用速度相对较慢,有利于白蚁的传带和胃毒作用。通过将氯菊酯和呋虫胺两种农药以一定比例混用,结合两种农药一快一慢的杀虫特点,可有效防治各种白蚁。进而达到有效遏制白蚁为害的目的,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室内及蔗田等的白蚁防治中。,下面是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氯菊酯和呋虫胺,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不小于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为
2: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为
4.8:1.2-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农药制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引诱剂、渗透剂、缓释剂和载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芝麻油、糖、豆油和花生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渗透剂为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烯醚和月桂氮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缓释剂为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为膨润土高岭土、蒙脱石和磷石膏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总重量百分比为0.5%-25%,所述引诱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3%-5%,所述缓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为
0.2%-5%,所述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10%,余量为所述载体。
8.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渗透剂和载体混合均匀,加入后进行造粒,制得颗粒,随后加入氯菊酯、呋虫胺和引诱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缓释剂,混合均匀,烘干,即得农药组合物的颗粒剂。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制备白蚁杀虫剂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制备白蚁杀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为甘蔗土栖白蚁、或家白蚁。

说明书全文

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甘蔗土栖白蚁是甘蔗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为害甘蔗的土栖白蚁有12种以上,包括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海南土白蚁O.hainanensis Light、小头钩白蚁Ancistrotermes dimorphus Tsai et Chent等。
[0003] 白蚁的为害分春季和秋季两个高峰期,春季甘蔗正处于苗期,白蚁蛀食地下蔗种和蔗苗,造成死苗,严重时可致田间缺株。秋季白蚁为害蔗茎,将蔗茎蛀食一空,并将蔗茎中填满泥土,严重影响蔗糖分。
[0004] 目前,甘蔗上防治白蚁的常用药剂多为高毒、高残留杀虫剂,如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这类农药的使用,极易引起人畜中毒和死亡事故,并且长期大量使用后,无选择地杀伤非靶标生物,会造成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和积累还会造成对农产品的污染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健康。
[0005] 也正因为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限制和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一系列措施,特别是新的《食品法》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后,对高毒农药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更加严格,目前,甲拌磷、地虫硫磷、呋喃丹、甲基异柳磷等已被全面禁止在甘蔗上使用。因此,在白蚁防治工作中,亟需研制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解决高毒农药禁用后,白蚁药剂产品青黄不接的局面,为市场增加新的农药品种,以解甘蔗生产上的燃眉之急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能够有效遏制白蚁为害,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
[0007] 一种农药组合物,包括氯菊酯和呋虫胺,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不小于1:2。
[0008] 上述农药组合物中,氯菊酯是一种拟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多种农作物害虫和卫生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主要以触杀作用为主,具有作用速度快,击倒性强的特点;呋虫胺是具一定内吸作用的一类新烟类杀虫剂,呋虫胺作用速度相对较慢,有利于白蚁的传带和胃毒作用。通过将氯菊酯和呋虫胺两种农药以一定比例混用,结合两种农药一快一慢的杀虫特点,可有效防治各种白蚁。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为2:1-5:1。将氯菊酯和呋虫胺以上述重量份比配合,具有增效作用。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重量份比为4.8:1.2-5:1。将氯菊酯和呋虫胺以上述重量份比配合,具有显著增效的作用。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农药制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通过添加辅料制成不同剂型使用,能够提高该农药组合物对害虫的杀灭效果。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料包括引诱剂、渗透剂、缓释剂和载体中的至少一种。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诱剂为芝麻油、糖、豆油和花生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渗透剂为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烯醚和月桂氮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缓释剂为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为膨润土高岭土、蒙脱石和磷石膏中的至少一种。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氯菊酯和呋虫胺的总重量百分比为0.5%-25%,所述引诱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3%-5%,所述缓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5%,所述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10%,余量为所述载体。
[001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将渗透剂和载体混合均匀,加入后进行造粒,制得颗粒,随后加入氯菊 酯、呋虫胺和引诱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缓释剂,混合均匀,烘干,即得农药组合物的颗粒剂。
[0017]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农药组合物在制备白蚁杀虫剂中的应用。将上述农药组合物用于杀灭白蚁,具有杀灭效果好,高效、低毒的优点。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蚁为甘蔗土栖白蚁、或家白蚁。将上述农药组合物用于杀灭蔗田中的白蚁,能有效遏制甘蔗白蚁为害日益猖獗的局势,为甘蔗产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将上述农药组合物用于杀灭室内白蚁,杀灭率最高可达100%。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将氯菊酯和呋虫胺两种农药以一定比例混用,利用氯菊酯主要以触杀作用为主,具有作用速度快,击倒性强的特点,结合呋虫胺作用速度相对较慢,有利于白蚁的传带和胃毒作用的特点,通过两种农药一快一慢、相互配合的杀虫特点,可有效防治各种白蚁,并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
[0021] 以上述农药组合物杀灭白蚁,特别是蔗田中的白蚁,具有杀灭效果好,高效、低毒的优点,能有效遏制甘蔗白蚁为害日益猖獗的局势,为甘蔗产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考察氯菊酯和呋虫胺按照不同重量份比进行配合得到的不同农药组合物对白蚁的半数致死量和共毒系数。
[0026] 一、实验方法。
[0027] 将氯菊酯和呋虫胺按照不同重量份比配合,得到不同的农药组合物,按照下述方法,考察不同农药组合物对白蚁的半数致死中浓度(LC50)。
[0028] 1、实验材料。
[0029] a.参试药剂:98.4%氯菊酯原粉,96.5%噻虫胺原粉。
[0030] b.仪器设备:分析天秤(FA2204B),精度0.1mg;移液枪(Eppendorf),1ml;培养皿,[0031] c.测试材料:家白蚁C.formosanus Shiraki,由野外采集得到,并将其置于带有盖的塑料盒中并放入木头进行喂养,待蚁群达到一定数量后,从中挑选个体健壮,体形大小相对一致的工蚁及兵蚁备用。
[0032] 2、方法。
[0033] 采用胃毒法进行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分别测定各单剂和混配剂的毒(LC50)。
[0034] a.药剂配制:将参试药剂用分析天平称重,并用丙酮定容。配制成母液,并贮藏于箱中备用。
[0035] b.预备试验:将药剂配制成2-3个浓度,进行预备试验,摸索药剂试验的浓度范围。
[0036] c.根据预备试验结果,将药剂按等比级数或等比级数与等差级数相结合的方法,将母液用丙酮配制成5-6个系列浓度。
[0037] d.带药滤纸片的制备:将直径20mm的滤纸片称重后,在每张滤纸片上滴加0.2ml药液(对照为丙酮液),在室温下凉干;将浸药滤纸片置于烘箱中在60±1℃的恒温下烘2h,称重。将称重后的滤纸片两侧用厚度为2mm,直径20mm的1%琼酯膜片包裹备用。
[0038] e.测定:将包膜滤纸片平放于辅有10g湿砂的直径为90mm的培养皿的中 央。移入白蚁工蚁35头,兵蚁5头。重复3次。将培养皿置于26±1℃恒温培养箱中,在黑暗条件下培养。
[0039] f.结果检查:在培养24h后,统计活虫数和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白蚁死亡评判标准:用小号毛笔触及白蚁,当观察到白蚁肢体在5s内有无反应时,即判为死亡。
[0040] g.计算:致死中浓度LC50计算:将死亡率以死亡机率值,剂量以剂量对数进行直线回归,计算LC50值(μg/ml)。
[0041] 共毒系数(CTC)计算:
[0042] 如以A、B两种药剂混配,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
[0043] ①毒力指数(TI):
[0044] TI=标准药剂LD50/供试药剂LD50×100
[0045] ②实测(A+B)混配剂的毒力指数(ATI)
[0046] ATI=A剂LD50/(A+B)混剂LD50×100
[0047] ③理论(A+B)混配剂的毒力指数(TTI)
[0048] TTI=A剂TI×A剂在混剂中含量+B剂TI×B剂在混剂含量
[0049] ④共毒系数(CTC)
[0050] CTC=ATI/TTI×100
[0051] ⑤混配剂联合作用反应类型:
[0052] 共毒系数CTC<70,拮抗作用;CTC 70-150,相加作用;CTC≥150,增效作用;CTC>200,显著增效作用。
[0053] 二、结果。
[0054] 结果如下表所示。
[0055] 表1.不同农药组合物对白蚁的杀灭效果
[0056]
[0057]
[0058] 注:CTC<70,拮抗作用;CTC:70~150,相加作用;CTC>150,增效作用;CTC>200,显著增效作用。
[0059]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氯菊酯与呋虫胺混用使用,相对增加氯菊酯在混合制剂中的比例,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产生增加效果的作用;如4:2、4.8:1.2和5.0:1.0三个配比共毒系数(CTC)均超过150以上,特别是4.8:1.2的配比,共毒系数达到365.2,具有显著增效的作用。
[0060] 实施例2
[0061] 本实施例考察不同农药或农药组合物对蔗田黑翅土白蚁O.formosanus(Shiraki)的灭杀效果。
[0062] 一、实验方法。
[0063] 1、试验设计:试验设参试药剂、各单剂对照、对照药剂(为当地常用药剂)和空白对照等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66.7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
[0064] 2、试验地要求:在当地具有代表性,试验地的地势较平整,土壤肥力及栽培条件相对一致。常年白蚁发生偏重。
[0065] 3、施药时间和方法:采用甘蔗下种期沟施,施药后薄覆土。
[0066] 4、调查时间及内容:在甘蔗苗期对照区出现白蚁为害时进行第1次调查,隔20天调查一次,共调查2次。调查内容主要是有总苗数,被害株数。
[0067] 5、结果计算
[0068] (1)白蚁为害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0069]
[0070] 式中,
[0071] Sd──调查总苗数,单位为株;
[0072] St──为害株数,单位为株;
[0073] D──白蚁为害率,单位为%;
[0074] (2)保苗(防治)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0075]
[0076] 式中,
[0077] D0──对照区为害率,单位为%;
[0078] Dt──处理区为害率,单位为%;
[0079] P──保苗效果,单位为%。
[0080] 二、结果。
[0081] 结果如下表所示。
[0082] 表2.不同农药组合物对蔗田黑翅土白蚁的杀灭效果
[0083]
[0084]
[0085] 注:上述配比指两种农药纯品重量的比例;
[0086] 药剂含量指用以施药的药剂中所有农药总量占药剂总量的百分含量;
[0087] 处理剂量指以药剂进行施药的投放剂量。
[0088]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当处理剂量和药剂含量相同,即投放农药总量相同时,氯菊酯和呋虫胺以4:2,4.8:1.2和5:1三种配比进行配合,比单用氯菊酯,或单用呋虫胺,或单用毒死蜱,对蔗田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氯菊酯与呋虫胺以4.8:1.2混合,其保苗(防治)效果达到87.95%,明显优于两种药剂单用的效果。
[0089] 而将氯菊酯替换为氟氯菊酯后,由于其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比氯菊酯长得多的特性,考虑到用药环保性和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以及氟氯菊酯的成本比氯菊酯高很多,因此,氟氯菊酯使用量最大仅能考虑氟氯菊酯:呋虫胺按照4.8:1.2的配比制成含量为0.48%后以4.0kg/亩的量施药,其保苗效果不如氯菊酯和呋虫胺的保苗效果。
[0090] 实施例3
[0091] 本实施例考察不同农药或农药组合物对室内白蚁的灭杀效果。
[0092] 一、实验方法。
[0093] 采用药膜接触法。
[0094] 1、药剂配制:将参试药剂按用量用分析天秤定量称药,并按混配比例配制成混配剂。先用丙酮稀释制成母液存于冰箱备用。实验时吸取一定量的母液用丙酮稀释成所需的药液浓度。
[0095] 2、测试对象:家白蚁C.formosanus Shiraki,由野外采集得到,并将其置于带有盖的塑料盒中并放入木头块进行喂养,待蚁群达到一定数量后,从中挑选个体健壮,体形大小相对一致的工蚁及兵蚁备用。
[0096] 3、药膜的制备:吸取2ml药液置于直径为90mm的培养皿中,使药液均匀 展布在培养皿的底部并使丙酮全部挥发后形成药膜。
[0097] 4、接虫:在具有药膜的培养皿中接入90头工蚁和10头兵蚁,并使白蚁在培养皿中爬行30min后,将白蚁移入干净无药 培养皿的中,在培养皿底部均匀铺上15g 40目湿砂。将培养皿置于26±1℃恒温培养箱中,在黑暗条件下培养。
[0098] 5、结果调查:分别于药后24h和72h调查白蚁存活数和死亡数。
[0099] 6、计算:
[0100] (1)死亡率
[0101] 死亡率=死亡白蚁数÷白蚁总头数×100
[0102] (2)防治效果
[0103] 防治效果=(1-处理组死亡率÷空白对照组死亡率)×100。
[0104] 二、结果。
[0105] 结果如下表所示。
[0106] 表3.不同农药组合物对室内白蚁的杀灭效果
[0107]
[0108]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氯菊酯和呋虫胺以4:2,4.8:1.2和5:1三种配比进行配合,比单用氯菊酯,或单用呋虫胺,或单用毒死蜱,对家白蚁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氯菊酯与呋虫胺以4.8:1.2混合,其防治效果达到100%,明显优于两种药剂单用的效果。
[0109] 实施例4
[0110] 一种农药组合物,为颗粒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111] 一、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
[0112] 氯菊酯4.8%、呋虫胺1.2%、芝麻油0.3%、月桂氮卓酮0.5%,聚乙烯醇0.4%,陶土70%,其余为蒙脱石(粒径为0.5mm-3.0mm)。
[0113] 二、制备方法。
[0114] 先将陶土,月桂氮卓酮,蒙脱石在混合机上混合均匀,并加水至水量占总量的15wt-20wt%,用圆盘造粒机进行进行造粒,将各组份经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再将氯菊酯、呋虫胺、芝麻油加入,混合10分钟后,将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加入混合,经烘干后得成品。
[011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1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