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有害生物 / 植物病原体 / 用于谷物中的真菌防治的协同混合物

用于谷物中的真菌防治的协同混合物

阅读:82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谷物中的真菌防治的协同混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杀 真菌 组合物,包含杀真菌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S)-1,1-双(4-氟苯基)丙烷-2-基(3-乙酰 氧 基-4-甲氧基吡啶甲酰基)-L-丙 氨 酸盐和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杀真菌剂:戊唑醇、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氯氟醚菌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联苯吡菌胺、氟吡菌酰胺、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所述组合物提供对所选真菌的协同防治。,下面是用于谷物中的真菌防治的协同混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协同杀真菌混合物,包含:
杀真菌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S)-1,1-双(4-氟苯基)丙烷-2-基(3-乙酰基-4-甲氧基吡啶甲酰基)-L-丙酸盐:

至少一种另外的杀真菌剂,所述杀真菌剂选自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呼吸抑制剂和多位点作用抑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选自戊唑醇、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和氯氟醚菌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戊唑醇的浓度比为约2:1至约
1: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丙硫菌唑的浓度比为约1:6.4至约1:5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的浓度比为约2:1至约1: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氟环唑的浓度比为约4:1至约
1: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氯氟醚菌唑的浓度比为约4:1至约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呼吸抑制剂选自苯并烯氟菌唑、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联苯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苯并烯氟菌唑的浓度比为约1:
1.2至约1:5。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吡噻菌胺的浓度比为约1:10至约1:160。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氟唑菌酰胺的浓度比为约1:
2.5至约1:40。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联苯吡菌胺的浓度比为约1:
2.5至约1:10。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氟吡菌酰胺的浓度比为约1:1至约1:3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呼吸抑制剂选自啶氧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啶氧菌酯的浓度比为约1:5至约1:80。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嘧菌酯的浓度比为约2.5:1至约1:4。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的浓度比为约7:
1至约1:4。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多位点抑制剂选自百菌清和代森锰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百菌清的浓度比为约1:325至约1:2,600。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代森锰锌的浓度比为约1:
325至约1:3,200。
21.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提供对真菌病原体的防治,并且所述病原体是小麦叶斑病的致病原(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
22.一种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包含杀真菌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物和农业上可接受的载剂。
23.一种处理植物以防治和预防真菌病原体的方法,其中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物施用于所述植物、所述植物的叶子、植物种子和所述植物附近的区域中的一者。

说明书全文

用于谷物中的真菌防治的协同混合物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00183的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 本公开涉及含有(a)式I的化合物和(b)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杀真菌剂的协同杀真菌组合物: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氟环唑(epoxiconazole)、环唑醇(cypro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叶菌唑
(metconazole)、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氟喹唑(fluquinconazole)、护得(flusilazole)、护汰芬
(flutriafol)、芬普福(fenpropimorph)、和扑克拉(prochloraz);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例如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吡噻菌胺
(penthiopyrad)、吡菌胺(isopyrazam)、联苯吡菌胺(bixafen)、白克列(boscalid)、喷福芬(penflufen)、和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嗜球果伞素(strobilurin),例如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嘧菌酯(azoxystrobin)、三氟敏(trifloxystrobin)、啶菌酯(picoxystrobin)、和克收欣(kresoxim-methyl);以及多位点抑制剂,例如代森锰锌(mancozeb)和百菌清(chlorothalonil),或者提供任何植物真菌病原体的防治的其他商业杀真菌剂。

背景技术

[0004] 杀真菌剂是天然或合成来源的化合物,它起到保护植物免受真菌造成的损害的作用。当前的农业方法严重依赖于杀真菌剂的使用。实际上,如果不使用杀真菌剂,一些作物就无法有效地生长。使用杀真菌剂允许种植者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增加作物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作物价值的增加相当于使用杀真菌剂的成本的至少三倍。
[0005] 然而,单一的杀真菌剂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有用的,并且单一杀真菌剂的重复使用常常会导致产生针对该杀真菌剂和相关杀真菌剂的耐受性。因此,一直在进行研究来产生更安全、具有更好的性能、需要的剂量更低、更易于使用且成本更低的杀真菌剂和杀真菌剂的组合
[0006] 当两种或更多种化合物的活性超过化合物单独使用时的活性时,会发生协同作用。发明内容
[0007]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杀真菌化合物的协同组合物。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这些协同组合物的方法。协同组合物能够同时预防或治愈子囊菌(Ascomycete)和担子菌(Basidiomycete)类真菌导致的病害。另外,协同组合物具有针对子囊菌和担子菌病原体(包括小麦的叶斑病和褐锈病)的改善的功效。根据本公开,提供了协同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本公开涉及包含杀真菌有效量的(a)式I的化合物和(b)至少一种选自以下A.1组、B.1组和C.1组的化合物的杀真菌剂的协同杀真菌混合物:
[0009] A.1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杀真菌剂),所述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选自a)、b)和c):
[0010] a)C14脱甲基酶抑制剂(DMI杀真菌剂),例如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氟环唑(epoxiconazole)、环唑醇(cypro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叶菌唑(metconazole)、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氟喹唑(fluquinconazole)、护硅得(flusilazole)、护汰芬
(flutriafol)和扑克拉(prochloraz);
[0011] b)δ14-还原酶抑制剂,例如芬普福(fenpropimorph)和阿迪吗啉(aldimorph);
[0012] c)3-还原酶的抑制剂,诸如环酰菌胺(fenhexamid);
[0013] B.1呼吸抑制剂,所述呼吸抑制剂选自以下a)组和b)组:
[0014] a)复合物II的抑制剂(SDHI杀真菌剂,例如羧酰胺),例如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吡噻菌胺(penthiopyrad)、萘吡菌胺(isopyrazam)、联苯吡菌胺(bixafen)、白克列(boscalid)、喷福芬(penflufen)、和氟吡菌酰胺(fluopyram);
[0015] Qo位点处的复合物III的抑制剂(例如,嗜球果伞素(strobilurin)),例如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嘧菌酯(azoxystrobin)、三氟敏(trifloxy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和克收欣(kresoxim-methyl);
[0016] C.1具有多位点作用的抑制剂,所述抑制剂选自以下a)组和b)组:
[0017] a)硫代甲酸酯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诸如代森锰锌(mancozeb);
[0018] b)有机氯化合物(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磺酰胺、氯腈),诸如百菌清(chlorothalonil);
[0019] 或者提供对任何植物真菌病原体的防治的其他商业杀真菌剂。
[0020]
[0021] 如本文所用,式I的化合物是(S)-1,1-双(4-氟苯基)丙烷-2-基(3-乙酰氧基-4-甲氧基吡啶甲酰基)-L-丙氨酸盐。式I的化合物提供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中的许多病原体的防治,包括但不限于小麦中叶斑病的致病原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SEPTTR)。
[0022] 如本文所用,氟环唑(epoxiconazole)是(2RS,3SR)-1-[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23]
[0024]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PesticideManual,第十五版,2009年所述。氟环唑通过预防和治疗作用,提供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在香蕉、谷物、咖啡、稻和甜菜中导致的病害的广谱防治。
[0025] 如本文所用,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2-[(2RS)-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2H-1,2,4-三唑-3(4H)-硫酮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26]
[0027]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Pesticide Manual,第十五版,2009年所述。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通过叶面施用,在小麦、大麦和其他作物中提供了对诸如以下病害的防治:眼点病(小麦裾腐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镰孢菌穗枯病(镰孢菌属物种(Fusarium spp.)、霉叶枯病菌(Microdochium nivale))、叶疱病(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颖枯壳多孢(Parastagonospora nodorum)、核腔菌属物种(Pyrenophora spp.)、大麦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等)、锈病(柄锈菌属物种(Puccinia spp.))和白粉病(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0028] 如本文所用,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是3-氯-4-[(2RS,4RS,2RS,4RS)-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杂环戊-2-基]苯基4-氯苯基醚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29]
[0030]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BCPC Online Pesticide Manual–最新版所述。苯醚甲环唑通过预防和治疗作用,提供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在葡萄、梨果、核果、铃薯、甜菜、油菜、香蕉、谷物、水稻、大豆、观赏植物和各种蔬菜作物中导致的病害的广谱防治。
[0031] 如本文所用,戊唑醇(tebuconazole)是(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2-基甲基)戊-3-醇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32]
[0033]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BCPC Online Pesticide Manual–最新版所述。戊唑醇在许多作物上提供对广泛病害的防治。例如,在禾谷类上,它防治柄锈菌属物种(Puccinia spp.)、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壳针孢属物种(Septoria spp.)、核腔菌属物种(Pyrenophora spp.)、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和镰孢菌属物种(Fusarium spp.)导致的病害,在花生中,它防治球腔菌属物种(Mycosphaerella spp.)、落花生柄锈菌(Puccinia arachidis)和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导致的病害。其他用途为在香蕉中,防治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在油菜中,防治油菜核盘霉(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链隔孢菌属物种(Alternaria spp.)、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芸苔叶斑病菌(Pyrenopeziza brassicae);在茶树中,防治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在大豆中,防治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在梨果和核果中,防治褐腐菌属物种(Monilinia spp.)、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毡毛单囊壳
(Sphaerotheca pannosa)和黑星菌属物种(Venturia spp.);在葡萄树中,防治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在咖啡中,防治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咖啡生尾孢菌(Cercospora coffeicola)和橘黄小菇(Mycena citricolor);在葱蒜类中,防治洋葱白腐病菌(Sclerotium cepivorum)和香葱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在豆类中,防治菜豆斑病菌(Phaeoisariopsis griseola);以及在番茄和马铃薯中,防治茄链格孢
(Alternaria solani)。
[0034] 如本文所用,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是(E)-3-甲氧基-2-[2-(6-三氟甲基-2-吡啶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35]
[0036]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e-Pesticide Manual,5.2版,2011年所述。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的示例性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在禾谷类中进行广谱病害防治,包括在小麦中,防治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颖枯壳针孢(Phaeosphaeria nodorum)、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褐锈病)、小麦褐斑长蠕孢霉(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棕褐斑病)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变种(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甲氧丙烯酸酯敏感性白粉病);在大麦中,防治大麦长蠕孢霉(Helminthosporium teres)(网斑病)、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大麦柄锈菌(Puccinia hordei)(褐锈病)和禾白粉菌大麦变种(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甲氧丙烯酸酯敏感性白粉病);在燕麦中,防治冠柄锈菌(Puccinia coronata)和燕麦长蠕孢霉(Helminthosporium avenae);以及在黑麦中,防治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和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
[0037] 如本文所用,嘧菌酯(azoxystrobin)是(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酯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38]
[0039]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e-Pesticide Manual,5.2版,2011年所示。嘧菌酯的示例性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病原体的防治:在温带禾谷类上,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柄锈菌属物种(Puccinia spp.)、颖枯壳多孢(Parastagonospora nodorum)、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和大麦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在水稻上,稻热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在藤本植物上,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和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在葫芦科上,南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在马铃薯和番茄上,马铃薯晚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在花生上,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在桃上,褐腐菌属物种(Monilinia spp.)和嗜果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pophilum);在草皮上,腐霉属物种(Pythium sp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在香蕉上,球腔菌属物种(Mycosphaerella spp.);在山核桃上,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aryigenum);在柑橘上,柑橘痂囊腔菌(Elsino fawcettii)、炭疽刺盘孢菌属物种(Colletotrichum spp.)和柑橘球座菌(Guignardia citricarpa);在咖啡上,炭疽刺盘孢菌属物种(Colletotrichum spp.)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0040] 如本文所用,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是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41]
[0042]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BCPC Online Pesticide Manual-最新版所述。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的示例性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对主要植物病原体的广谱病害防治,包括在禾谷类中,防治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柄锈菌属物种(Puccinia spp.)、Drechslera tritici-repentis、大麦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和颕枯壳针孢(Septoria nodorum);在花生中,防治球腔菌属物种(Mycosphaerella spp.);在大豆中,防治大豆壳针孢菌(Septoria glycines)、菊池尾孢菌(Cercospora kikuchii)和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在葡萄中,防治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和葡萄白粉菌(Erysiphe necator);在马铃薯和番茄中,防治马铃薯晚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在黄瓜中,防治南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在香蕉中,防治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在柑橘中,防治柑橘痂囊腔菌(Elsino fawcettii)和柑橘球座菌(Guignardia citricarpa),以及在草皮中防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0043] 如本文所用,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是3-(二氟甲基)-1-甲基-N-(3′,4′,5′-三氟联苯-2-基)吡唑-4-甲酰胺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44]
[0045]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Agrow Intelligence(https://www.agra-net.net/agra/agrow/databases/agrow-intelligence/)所示。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的示例性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对植物病原体的防治,诸如在一系列作物(诸如大麦、玉米和大豆)中防治大麦长蠕孢霉(Helminthosporium teres)(网斑病)、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叶云纹病)、大麦柄锈菌(Puccinia hordei)(褐锈病)和禾白粉菌大麦变种(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白粉病)。
[0046] 如本文所用,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N-[2-(1,3-二甲基丁基)-3-噻吩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47]
[0048]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PesticideManual,第十四版,2006年所述。吡噻菌胺提供对锈病和丝核菌属病害,以及灰霉病、白粉病和苹果疮痂病的防治。
[0049] 如本文所用,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是N-[(1RS,4SR)-9-(二氯亚甲基)-1,2,3,4-四氢-1,4-亚甲基萘-5-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50]
[0051]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Agrow Intelligence(https://www.agra-net.net/agra/agrow/databases/agrow-intelligence/)所示。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的示例性用途包括但不限于防治一系列作物(包括藤本植物、禾谷类、大豆、花以及水果和蔬菜作物)中的许多病原体,诸如葡萄孢菌属物种(Botrytis spp.)、白粉菌属物种(Erysiphe spp.)、丝核菌属物种(Rhizoctonia spp.)、壳针孢属物种(Septoria spp.)、疫霉属物种(Phytophthora spp.)、腐霉属物种(Pythium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pachyrhizi)和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0052] 如本文所用,联苯吡菌胺(bixafen)是N-(3′,4′-二氯-5-氟[1,1′-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53]
[0054]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BCPC Online Pesticide Manual–最新版所述。联苯吡菌胺(bixafen)的示例性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在禾谷类中进行广谱病害防治,包括在小麦中,防治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眼斑病菌属物种(Oculimacula spp.)和偃麦草核腔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以及在大麦中,防治大麦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生柱隔孢菌(Ramularia collo-cygni)、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和大麦柄锈菌(Puccinia hordei)。
[0055] 如本文所用,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是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酰胺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56]
[0057]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BCPC Online Pesticide Manual–最新版所述。氟吡菌酰胺提供对藤本植物、鲜食葡萄、梨果、核果、蔬菜和农田作物中的灰霉病、白粉病以及币斑病菌和褐腐菌属病害的防治,以及香蕉中的叶斑病的防治。当用作种子处理物时,它还提供对线虫的防治。
[0058] 如本文所用,百菌清(chlorothalonil)是四氯异酞-腈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59]
[0060]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Pesticide Manual,第十五版,2009年所述。百菌清提供对广泛的作物中的很多真菌病害的防治,包括梨果、核果、杏仁、柑橘果、灌木和甘蔗果、蔓越橘、草莓、木瓜、香蕉、芒果、椰子树、油棕、橡胶、胡椒、藤本植物、啤酒花、蔬菜、葫芦、烟草、咖啡、茶、水稻、大豆、花生、马铃薯、甜菜、棉花、玉米、观赏植物、蘑菇和草坪。
[0061] 如本文所用,代森锰锌(mancozeb)是[[2-[(二硫代羧基)氨基]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2)-κS,κS′]锰与[[2-[(二硫代羧基)氨基]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2)-κS,κS′]锌的混合物的常用名,并且具有以下结构:
[0062]
[0063] x:y=1:0.091
[0064] 它的杀真菌活性如The Pesticide Manual,第十五版,2009年所述。代森锰锌提供对许多水果、蔬菜和农田作物上的各种真菌病原体的防治。
[0065] 在本文所述的组合物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SEPTTR)导致的小麦叶斑病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其他杀真菌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7∶1至约1∶3,20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其他杀真菌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7∶1至约1∶3,20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其他杀真菌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2,500的范围内。
[0066] 在本文所述的组合物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52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52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5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戊唑醇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
2:1至约1:4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戊唑醇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1至约1: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戊唑醇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至约1:4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丙硫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
6.5至约1:52的范围内。
[006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丙硫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6.5至约1:5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丙硫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6.5至约1:5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1至约1:2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1至约1: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1至约1: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环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2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环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环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1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氯氟醚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
4:1至约1:2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氯氟醚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1至约1: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氯氟醚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4:1至约1:2的范围内。
[0068] 在本文所述的组合物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2至约1:16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2至约1:8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2.4至约1:16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苯并烯氟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2至约1:5的范围内。
[006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苯并烯氟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2至约1:5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苯并烯氟菌唑的混合物的浓度比为约1: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吡噻菌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0至约1:16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吡噻菌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为约1:80,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吡噻菌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0至约1:16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唑菌酰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2.5至约1:4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唑菌酰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2.5至约1:20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唑菌酰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为约1:4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联苯吡菌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2.5至约1:1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吡菌酰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至约1:32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吡菌酰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至约1:3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氟吡菌酰胺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至约1:16的范围内。
[0070] 在本文所述的组合物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嗜球果伞素杀真菌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7:1至约1:8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嗜球果伞素杀真菌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7:1至约1:8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嗜球果伞素杀真菌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至约1:8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保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啶氧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5至约1:8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啶氧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0至约1:80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啶氧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5至约1:8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嘧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5:1至约1:4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嘧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2.5:1至约1:3.2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嘧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至约1:4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7:1至约1:4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7:1至约1:4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的浓度比为约1:1。
[0071] 在本文所述的组合物中,在防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多位点抑制剂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325至约1:3,20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多位点抑制剂的浓度比在约1:325至约1:3,20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多位点抑制剂的浓度比在约
1:1,250至约1:2,60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保护和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百菌清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325至约1:2,500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百菌清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325至约1:2,600的范围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治疗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百菌清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1,250至约1:2,50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防护施用中,针对SEPTTR的杀真菌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式I的化合物与代森锰锌的混合物的浓度比在约1:325至约1:3,200的范围内。
[0072] 协同组合物施用的比率将取决于要防治的特定类型的真菌、所需的防治程度以及施用时程和方法。一般而言,本文所述的组合物可以以基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量计在约35克/公顷(g/ha)和约2600g/ha之间的施用率施用。
[0073] 包含式I的化合物和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组合物可以以基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量计在约40g/ha和约350g/ha之间的施用率施用。氟环唑以在约50g/ha和约25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丙硫菌唑以在约50g/ha和约25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苯醚甲环唑以在约30g/ha和约125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戊唑醇以在约50g/ha和约3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氯氟醚菌唑以在约10g/ha和约2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
[0074] 包含式I的化合物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组合物可以以基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量计在约35g/ha和约500g/ha之间的施用率施用。苯并烯氟菌唑以在约25g/ha和约3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吡噻菌胺以在约100g/ha和约4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
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氟唑菌酰胺以在约45g/ha和约2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联苯吡菌胺以在约30g/ha和约2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氟吡菌酰胺以在约50g/ha和约3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
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
[0075] 包含式I的化合物和嗜球果伞素的组合物可以以基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量计在约60g/ha和约475g/ha之间的施用率施用。啶氧菌酯以在约50g/ha和约25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嘧菌酯以在约100g/ha和约375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吡唑醚菌酯以在约50g/ha和约25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
[0076] 包含式I的化合物和多位点抑制剂的组合物可以以基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量计在约1010g/ha和约2600g/ha之间的施用率施用。百菌清以在约1000g/ha和约25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代森锰锌以在约1500g/ha和约20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并且式I的化合物以在约10g/ha和约100g/ha之间的比率施用。
[0077] 本文所述的协同混合物的组分可以单独地或作为多部分杀真菌体系的一部分施用。
[0078] 本公开的协同混合物可以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结合施用,以防治多种不期望的病害。当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组合使用时,该化合物可以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一起调配,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一起桶混或者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一起按顺序施用。此类其他杀真菌剂可以包括2-(硫氰酸甲基硫)-苯并噻唑、2-苯基酚、8-羟基喹啉硫酸盐、辛唑嘧菌胺(ametoctradin)、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抗霉素(antimycin)、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戊环唑(azaconazol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QST713菌株、本达乐(benalaxyl)、免赖得(benomyl)、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苄基氨基苯-硫酸(BABS)盐、酸氢盐、联苯、叶枯唑(bismerthiazol)、比多农(bitertanol)、保米霉素(blasticidir-S)、砂(borax)、波尔多(Bordeaux)混合物、白克列(boscalid)、溴克座(bromuconazole)、布瑞莫(bupirimate)、多硫化、敌菌丹(captafol)、盖普丹(captan)、贝分替(carbendazim)、萎锈灵(carboxin)、加普胺(carpropamid)、香芹酮(carvone)、氯芬酮(chlazafenone)、二氯甲氧苯(chloroneb)、克氯得(chlozolinate)、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氢氧化、辛酸铜、氯氧化铜、硫酸铜、式硫酸铜(copper sulfate(tribasic))、氧化亚铜、赛座灭(cyazofamid)、环菌胺(cyflufenamid)、霜脲氰(cymoxanil)、环唑醇(cyproconazole)、赛普洛(cyprodinil)、迈隆(dazomet)、咪菌威(debacarb)、二铵乙烯基双-(二硫氨基甲酸酯)、益发灵(dichlofluanid)、二氯酚(dichlorophen)、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达灭净(diclomezine)、大克烂(dicloran)、乙霉威(diethofencarb)、待克奎(difenzoquat ion)、二氟林(diflumetorim)、达灭芬(dimethomorph)、醚菌胺(dimoxystrobin)、达克利(diniconazole)、达克利-M、大脱螨(dinobuton)、白粉克(dinocap)、二苯胺、敌派美创(dipymetitrone)、腈硫醌(dithianon)、十二环吗啉(dodemorph)、十二环吗啉乙酸盐、多果定(dodine)、多果定游离碱、护粒松(edifenphos)、enestrobin、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噻唑菌胺(ethaboxam)、乙氧基喹啉(ethoxyquin)、依得利(etridiazole)、凡杀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芬瑞莫(fenarimol)、腈苯唑(fenbuconazole)、甲呋酰胺(fenfuram)、环酰菌胺(fenhexamid)、芬诺尼(fenoxanil)、拌种咯(fenpiclonil)、苯锈啶(fenpropidin)、芬普福
(fenpropimorph)、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三苯(fentin)、三苯锡醋酸盐、三苯锡氢氧化物、富尔邦(ferbam)、嘧菌腙(ferimzone)、扶吉胺(fluazinam)、护汰宁
(fludioxonil)、氟茚唑菌胺(fluindapyr)、氟吗啉(flumorph)、氟比来(fluopicolide)、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氟酰亚胺(fluoroimid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氟喹唑(fluquinconazole)、护硅得(flusilazole)、氟硫灭(flusulfamide)、氟停安(flutianil)、福多宁(flutolanil)、护汰芬(flutriafol)、福尔培(folpet)、甲、福赛得(fosetyl)、乙磷(fosetyl-aluminum)、麦穗宁(fuberidazole)、呋霜灵(furalaxyl)、福拉比(furametpyr)、双胍辛(guazatine)、双胍辛乙酸盐(guazatine acetate)、GY-81、六氯苯、菲克利(hexaconazole)、恶霉灵(hymexazol)、伊米萨利(imazalil)、伊米萨利硫酸盐(imazalil sulfate)、亚胺唑(imibenconazole)、克热净(iminoctadine)、克热净三醋酸盐(iminoctadine triacetate)、克热净三苯磺酸盐(iminoctadine tri(albesilate))、碘卡布(iodocarb)、种菌唑(ipconazole)、ipfenpyrazolone、丙基喜乐松(iprobenfos)、依普同(iprodione)、丙森辛(iprovalicarb)、索非他米(isofetamide)、稻瘟灵
(isoprothiolane)、萘吡菌胺(isopyrazam)、异噻菌胺(isotianil)、嘉赐霉素
(kasugamycin)、春日霉素氯化氢水合物、克收欣(kresoxium-methyl)、昆布多糖(laminarin)、代森锰铜(mancopper)、曼普胺(mandipropamid)、锰乃浦(maneb)、右灭达乐(mefenoxam)、灭派林(mepanipyrim)、灭普宁(mepronil)、二硝巴豆酸醋(meptyl-dinocap)、氯化汞、氧化汞、氯化亚汞、灭达乐(metalaxyl)、右灭达乐(metalaxyl-M)、斯美地(metam)、安百亩(metam-ammonium)、威百亩(metam-potassium)、威百亩(metam-sodium)、叶菌唑(metconazole)、灭速克(methasulfocarb)、碘甲烷、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免得烂(metiram)、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灭芬农
(metrafenone)、米多霉素(mildiomycin)、腈菌唑(myclobutanil)、代森钠(nabam)、酞菌酯(nitrothal-isopropyl)、尼瑞莫(nuarimol)、辛噻酮(octhilinone)、呋酰胺(ofurace)、油酸(脂肪酸)、肟醚菌胺(orysastrobin)、欧杀斯(oxadixyl)、奥赛普林(oxathiapiprolin)、快得宁(oxine-copper)、噁咪唑富马酸盐(oxpoconazole fumarate)、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披扶座(pefurazoate)、平克座(penconazole)、宾得克利(pencycuron)、喷福芬(penflufen)、五氯酚、月桂酸五氯苯酯(pentachlorophenyl laurate)、苯基乙酸汞(phenylmercury acetate)、膦酸、热必斯(phthalide)、多氧菌素B(polyoxin B)、多氧菌素(polyoxin)、保粒霉素(polyoxorim)、碳酸氢钾、羟基喹啉硫酸氢钾、扑杀热
(probenazole)、扑克拉(prochloraz)、扑灭宁(procymidone)、霜霉威(propamocarb)、霜霉威盐酸盐(propamocarb hydrochloride)、丙环唑(propiconazole)、甲基锌乃浦
(propineb)、丙氧喹啉(proquinazid)、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唑菌酯(pyraoxystrobin)、派拉氟胺(pyraziflumid)、白粉松(pyrazophos)、吡菌苯威(pyribencarb)、稗草丹(pyributicarb)、比芬诺(pyrifenox)、嘧霉胺(pyrimethanil)、派瑞芬酮(pyriofenone)、百快隆(pyroquilon)、灭藻醌
(quinoclamine)、快诺芬(quinoxyfen)、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大虎杖(Reynoutria sachalinensis)提取物、氟唑环菌胺(sedaxane)、硅噻菌胺(silthiofam)、硅氟唑(simeconazole)、2-苯基苯酚化钠、碳酸氢钠、五氯酚钠、螺环菌胺(spiroxamine)、硫、SYP-Z048、焦油(tar oil)、异丁乙氧喹啉(tebufloquin)、四氯硝基苯(tecnazene)、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腐绝(thiabendazole)、赛氟灭(thifluzamide)、甲基多保净
(thiophanate-methyl)、福美双(thiram)、噻酰菌胺(tiadinil)、脱克松(tolclofos-methyl)、甲基益发灵(tolylfluanid)、三泰芬(triadimefon)、三泰隆(triadimenol)、唑菌嗪(triazoxide)、三赛唑(tricyclazole)、三得芬(tridemorph)、三氟敏
(trifloxystrobin)、赛福座(triflumizole)、赛福宁(triforine)、环菌唑
(triticonazole)、维利霉素(validamycin)、缬菌胺(valifenalate)、霜霉灭
(valiphenal)、免克宁(vinclozolin)、锌乃浦(zineb)、福美锌(ziram)、座赛胺(zoxamide)、橄榄念珠菌(Candida oleophila)、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粘帚霉属物种(Gliocladium spp.)、大伏革菌(Phlebiopsis gigantea)、浅灰绿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oviridis)、木霉属物种(Trichoderma spp.)、(RS)-N-(3,5-二氯苯基)-2-(甲氧基甲基)-琥珀酰胺、1,2-二氯丙烷、1,3-二氯-1,1,3,3-四氟丙酮水合物、1-氯-2,4-二硝基萘、1-氯-2-硝基丙烷、2-(2-十七烷基-2-咪唑啉-1-基)乙醇、2,3-二氢-5-苯基-1,4-二-噻1,1,4,4-四氧化物、2-甲氧基乙基醋酸汞、2-甲氧基乙基氯化汞、2-甲氧基乙基硅酸汞、3-(4-氯苯基)-5-甲基罗丹宁、4-(2-硝基丙-1-烯基)苯基硫氰酰酸酯、aminopyrifen、安破松(ampropylfos)、敌菌灵(anilazine)、西宁(azithiram)、多硫化钡、Bayer 32394、麦锈灵(benodanil)、醌肟腙(benquinox)、苯他隆(bentaluron)、苯玛松(benzamacril);苯玛松-异丁基(benzamacril-isobutyl)、本码福(benzamorf)、乐杀螨(binapacryl)、双(甲基汞)硫酸盐、双(三丁基锡)氧化物、得灭多(buthiobate)、镉钙铜锌铬酸硫酸盐、吗菌威(carbamorph)、CECA、氯苯噻酮(chlobenthiazone)、氯安弗美(chloraniformethan)、氯芬唑(chlorfenazole)、四氯喹噁啉(chlorquinox)、甘宝素(climbazole)、铜双(3-苯基水杨酸盐)、铬酸铜锌、铜合浦(cufraneb)、铜肼硫酸盐、铜浦安(cuprobam)、环氟酰胺(cyclafuramid)、氰菌灵(cypendazole)、酯菌胺(cyprofuram)、癸磷锡(decafentin)、dichlobentiazox、二氯萘醌(dichlone)、菌核利(dichlozoline)、苄氯二唑醇(diclobutrazol)、二甲嘧酚(dimethirimol)、敌菌死(dinocton)、硝辛酯
(dinosulfon)、硝丁酯(dinoterbon)、双硫氧吡啶(dipyrithione)、普得松(ditalimfos)、多地辛(dodicin)、敌菌酮(drazoxolon)、EBP、ESBP、乙环唑(etaconazole)、代森硫(etem)、乙宁(ethirim)、敌克松(fenaminosulf)、咪菌唑(fenapanil)、种衣酯(fenitropan)、氟茚唑菌胺(fluindapyr)、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三氟苯唑(fluotrimazole)、二甲呋酰胺(furcarbanil)、呋菌唑(furconazole)、呋菌唑-顺式(furconazole-cis)、伴种胺(furmecyclox)、呋菌隆(furophanate)、葡糖啶(glyodine)、灰黄霉素(griseofulvin)、丙烯酸喹啉酯(halacrinate)、Hercules 3944、己硫松(hexylthiofos)、ICIA0858、inpyrfluxam、依普芬三氟康纳唑(ipfentrifluconazole)、ipflufenoquin、isoflucypram、异潘松(isopamphos)、异凡二酮(isovaledione)、曼戴克敏(mandestrobin)、巴斯丹(mebenil)、米卡宾(mecarbinzid)、焦所隆(metazoxolon)、呋菌胺(methfuroxam)、甲基汞二氰二胺(methylmercury dicyandiamide)、噻菌胺(metsulfovax)、metyltetraprole、代森环(milneb)、糠氯酸酐(mucochloric anhydride)、甲菌利(myclozolin)、N-3,5-二氯苯基-琥珀酰亚胺、N-3-硝基苯基衣康酰胺、纳他霉素(natamycin)、N-乙基汞-4-甲苯磺酰基苯胺、双(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酯)镍、OCH、苯基二甲基二硫基氨基甲酸酯汞、苯基硝酸汞、氯瘟磷(phosdiphen)、硫菌威(prothiocarb);硫菌威盐酸盐(prothiocarb 
hydrochloride)、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比锈灵(pyracarbolid)、
pyrapropoyne、pyridachlometyl、啶菌腈(pyridinitril)、吡氯灵(pyroxychlor)、吡氧呋(pyroxyfur)、羟基喹啉基乙酮(quinacetol);喹啉醋酸醇硫酸酯(quinacetol sulfate)、醌菌腙(quinazamid)、喹克唑(quinconazole)、quinofumelin、吡咪唑(rabenzazole)、水杨酰苯胺、SSF-109、戊苯砜(sultropen)、特克宁(tecoram)、噻哒氟(thiadifluor)、噻菌腈(thicyofen)、硫氟芬(thiochlorfenphim)、多保净(thiophanate)、克杀螨(thioquinox)、替系米(tioxymid)、三唑磷胺(triamiphos)、嘧菌醇(triarimol)、丁三唑(triazbutil)、水杨菌胺(trichlamide)、尔伯昔(urbacid)、氰菌胺(zarilamid)及其任何组合。
[0079] 本公开的组合物优选地以包含(a)式I的化合物和(b)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杀真菌剂的组合物,以及植物学上可接受的载剂的调配物的形式施用:戊唑醇、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苯并烯氟菌唑、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联苯吡菌胺、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氯氟醚菌唑、氟吡菌酰胺、代森锰锌和百菌清。
[0080] 浓缩调配物可以分散于水或另一种液体中以用于施用,或调配物可以是粉尘状的或颗粒状的,它们随后可以不经进一步处理就施用。调配物根据农业化学领域常规的程序来制备,但是由于其中存在协同组合物,它们是新颖和重要的。
[0081] 最常施用的调配物是水性混悬剂或乳剂。此类水溶性、水可悬浮或可乳化调配物为固体,通常称为可湿性粉末剂;或液体,通常称为可乳化浓缩物、水性混悬剂或悬浮浓缩物。本公开设想了可以借助于调配协同组合物以用于递送和作为杀真菌剂使用的所有媒介物。
[0082] 如将易于理解的那样,可以使用可以添加这些协同组合物的任何材料,只要它们产生期望的效用,而不显著干扰作为抗真菌剂的这些协同组合物的活性即可。
[0083] 可以压实形成水可分散颗粒剂的可湿性粉末包含协同组合物、载剂和农业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的紧密混合物。可湿性粉末中的协同组合物的浓度通常为基于调配物的总重量计约10重量%至约90重量%,更优选地约25重量%至约75重量%在制备可湿性粉末调配物时,协同组合物可以与任何细分的固体(诸如叶蜡石、滑石、白垩、石膏、漂白土、膨润土、绿坡缕石、淀粉酪蛋白、麸质、蒙脱石粘土硅藻土、纯硅酸盐等等)一起配混。在这样的操作中,在挥发性有机溶剂研磨细分的载剂,或将该载剂与协同组合物混合。占可湿性粉末的约0.5重量%至约10重量%的有效表面活性剂包含磺化木质素、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硫酸盐和诸如烷基苯酚的环氧乙烷加合物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84] 协同组合物的可乳化浓缩物可以包含适宜浓度,诸如在合适的液体中,基于可乳化浓缩调配物的总重量计,约10重量%至约50重量%。协同组合物的组分被共同或单独溶解于载剂中,该载剂是水可混溶性溶剂或水不可混溶性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浓缩物可以用水和油稀释,以形成水包油乳液形式的喷洒混合物。可用的有机溶剂包括芳族化合物,尤其是石油的高沸点萘和烯馏分诸如重芳族石脑油。也可以使用其他有机溶剂,例如包括松香衍生物在内的萜烯溶剂、脂族酮(诸如环己酮)和复杂醇(诸如2-乙氧基乙醇)。
[0085] 本文可以有利地采用的乳化剂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并且包括各种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乳化剂,或两种或更多种乳化剂的共混物。用于制备可乳化浓缩物的非离子乳化剂的实例包括聚烷二醇醚以及烷基和芳基酚、脂族醇、脂族胺或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缩合产物,诸如用多元醇或聚氧化亚烷基增溶的乙氧基化烷基酚和羧酸酯。阳离子乳化剂包括季铵化合物和脂肪胺盐。阴离子乳化剂包括烷基芳基磺酸的油溶性盐(例如,钙盐)、磷酸化聚乙二醇醚的油溶性盐或硫酸化聚乙二醇醚和适当的盐。
[0086] 可以用于制备本公开的可乳化浓缩物的代表性有机液体是芳族液体,诸如二甲苯、丙苯级分,或混合萘级分、矿物油、取代的芳族有机液体,诸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油,各种脂肪酸的二烷基酰胺,尤其是脂肪二醇和二醇衍生物的二甲基酰胺,诸如二乙二醇的正丁醚、乙醚或甲醚,和三乙二醇的甲醚。两种或更多种有机液体的混合物通常也适用于制备可乳化浓缩物。优选的有机液体是二甲苯和丙苯级分,二甲苯是最优选的。表面活性分散剂通常用于液体调配物,该分散剂的量为分散剂与协同组合物的组合重量的0.1至20重量%。调配物也可以含有其他相容性添加剂,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农业中使用的其他生物学活性化合物。
[0087] 水性混悬剂包括一种或多种水不溶性化合物的混悬剂,所述化合物以基于水性悬浮调配物的总重量计约5重量%至约70重量%范围内的浓度分散于水性媒介物中。混悬剂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共同或单独精细研磨协同组合的组分,并且将研磨的材料剧烈混合至由水和选自上文讨论的相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媒介物中。还可以添加诸如无机盐和合成胶或天然胶的其他成分,以增加水性媒介物的密度粘度。常常最有效的是,在诸如砂磨机、球磨机活塞型均质器的器具中制备水性混合物并使其均质化,由此来同时研磨和混合。
[0088] 协同组合物也可以以颗粒调配物施用,该调配物特别适用于向土壤施用。颗粒调配物通常含有基于颗粒调配物的总重量计约0.5%重量%至约10%重量%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分散于载剂中,该载剂完全或大部分由粗分的绿坡缕石、膨润土、硅藻土、粘土或类似的廉价物质组成。此类调配物通常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将协同组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然后将其施加至已预先形成在约0.5至约3毫米(mm)范围内的适当粒度的颗粒载剂中。此类调配物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制备载剂和协同组合物的粘团或糊状物,然后挤压和干燥以获得所需的颗粒。
[0089] 仅仅通过将粉末形式的协同组合物与合适的粉尘状农业载剂(例如,高岭粘土、研磨火山岩等等)紧密混合即可制备含有协同组合物的粉剂。粉剂可以适当地含有约1重量%至约10重量%的协同组合物/载剂组合。
[0090] 调配物可以含有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协同组合物在目标作物和生物上的沉积、润湿和渗透。这些辅助表面活性剂可以任选地用作调配物的组分或用作桶混物。辅助表面活性剂的量基于水的喷洒体积计从0.01%至1.0%体积/体积(v/v),优选地从0.05%至0.5%变化。合适的辅助表面活性剂包括乙氧基化的壬基酚、乙氧基化的合成或天然醇、酯或磺基琥珀酸的盐、乙氧基化的有机硅、乙氧基化的脂肪胺和表面活性剂与矿物油或植物油的共混物。
[0091] 调配物可以任选地包括可包含至少1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协同组合物与另一种杀虫化合物的组合。此类另外的杀虫化合物可以是在介质中与本公开的协同组合物相容的杀真菌剂、杀昆虫剂、杀线虫剂杀螨剂、杀节肢动物剂、杀细菌剂或它们的组合,所述介质针对施用而选择,并且不拮抗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因此,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另一种杀虫化合物被用作针对相同杀虫用途或针对不同杀虫用途的补充毒物。杀虫化合物和协同组合物通常可以以1:100至100:1的重量比混合在一起。
[0092] 本公开在其范围内包括用于防治或预防真菌侵袭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将杀真菌有效量的协同组合物施用于真菌的所在地,或施用于要预防感染的所在地(例如施用于小麦或大麦植物)。协同组合物适用于在杀真菌水平上治疗各种植物,同时表现出低植物毒性。协同组合物以防护或根除方式使用。协同组合物通过多种已知技术中的任一种,以协同组合物或以包含协同组合物的调配物施用。例如,协同组合物可以施用于植物的根、种子或叶子,用于防治各种真菌,而不损害植物的商业价值。协同组合物以任何常用调配物类型形式施用,例如以溶液剂、粉剂、可湿性粉末剂、可流动浓缩物或可乳化浓缩物施用。这些材料以各种已知方式方便地施用。
[0093] 已发现协同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杀真菌作用,特别适用于农业用途。协同组合物特别适用于农作物园艺植物,或木材、油漆、皮革或地毯背衬。
[0094] 具体而言,协同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治感染有用植物作物的许多不期望的真菌。协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许多子囊菌(Ascomycete)和担子菌(Basidiomycete)真菌,包括例如以下代表性真菌菌种:大麦叶云纹病(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大麦柱隔孢菌属叶斑病(生柱隔孢菌(Ramularia collo-cygni));大麦网斑病(大麦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大麦白粉病(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大麦变种(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小麦白粉病(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变种(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小麦褐锈病(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小麦叶疱病(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小麦颕枯壳针孢(颖枯壳多孢(Parastagonospora nodorum));甜菜叶斑病(甜菜生尾孢菌(Cercospora beticola));花生叶斑病(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s));黄瓜炭疽病(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黄瓜白粉病(菊科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西瓜蔓枯病(甜瓜球腔菌(Didymella bryoniae));苹果疮痂病(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苹果白粉病(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灰霉病(灰色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核盘菌属白霉病(油菜核盘霉(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葡萄白粉病(葡萄白粉菌(Erysiphe necator));番茄早枯病茄链格孢((Alternaira solani));水稻热病(稻热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核果褐腐病(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香蕉黑叶斑病(斐济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fijiensis))。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协同组合物对一种或多种前述真菌的功效确立了协同组合物作为杀真菌剂的一般效用。
[0095] 协同组合物作为杀真菌剂具有广泛的功效。待施用的协同组合物的确切量不仅取决于组分的相对量,而且还取决于所需的特定作用、所防治的真菌物种及其生长阶段、以及将与协同组合物接触的植物部分或其他产物。因此,含有协同组合物的调配物在相似的浓度下或针对相同的真菌物种的作用可能不一样。
[0096] 协同组合物能够以抑制病害和植物学上可接受的量适用于植物。术语“抑制病害和植物学上可接受的量”是指能够杀死或抑制期望防治的植物病害,但对植物无显著毒性的协同组合物的量。所需的协同组合物的确切浓度随要防治的真菌病害、所用的调配物类型、施用方法、特定植物物种、气候条件等等而变化。
[0097]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通过使用常规的地面喷洒器、颗粒施用器以及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常规方式施用于真菌或其所在地。
[0098] 以下实施例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并且不应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实施例[0099] 杀真菌剂混合物的治疗和防护活性评估与小麦的叶斑病(小麦叶枯菌(Zymoseptoria tritici);Bayer代码:SEPTTR):
[0100] 使小麦植物(Yuma变种)在温室中在表面积为27.5平方厘米(cm2)、含有50%矿物土壤/50%无土Metro混合物的塑料盆中从种子生长,每个盆8-12株幼苗。当第一片叶子完全出苗时(这通常在种植后7至8天发生),即可将该植物用于测试。
[0101] 处理物由杀真菌剂化合物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丙硫菌唑、戊唑醇、氯氟醚菌唑、嘧菌酯、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苯并烯氟菌唑、联苯吡菌胺、氟吡菌酰胺、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组成,这些化合物单独或作为与式I的化合物的二元混合物使用。
[0102] 这些化合物作为在丙酮中调配的工业级材料,以及含有10%丙酮和100ppm Triton X-100的喷洒溶液测试。使用自动隔间喷洒器将杀真菌剂溶液施用于植物上,该喷洒器采用两个6218-1/4JAUPM喷嘴,该喷嘴设置为呈覆盖两个叶表面的相对角,以20磅/平方英寸(psi)运行。在进一步处理之前使所有喷洒的植物空气干燥。对照植物以相同方式用溶剂空白进行喷洒。
[0103] 在杀真菌剂处理之前3天(3天治疗测试)或之后1天(1天防护测试)给测试植物接种小麦叶枯菌的水性孢子悬浮液。在接种后,将植物保持在100%相对湿度下(在黑暗露室中放置一天,然后在光照雾室中放置两天),以允许孢子萌发并感染叶子。然后将植物转移至温室中以产生病害。当未经处理的植物完全产生病害时,评估幼苗的第一片叶子上的病害严重度,并且活性以无SEPTTR感染的叶面区域相对于未经处理的植物的百分比表示。
[0104] 使用科尔比(Colby)等式确定从混合物预测的杀真菌作用。(参见Colby,S.R.Calcul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Weeds 1967,15,20-22.)
[0105] 使用以下等式计算含有两种活性成分A和B的混合物的预测活性:
[0106] 预测=A+B-(A×B/100)
[0107] A=在与混合物中所用的相同浓度的活性组分A的观察功效;
[0108] B=在与混合物中所用的相同浓度的活性组分B的观察功效。
[0109] 在针对SEPTTR的治疗和/或防护测定中检测化合物I和其他杀真菌剂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表1–7)。
[0110] 表1:在1天防护(1DP)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1。
[0111]
[0112]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13]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14]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15] *ppm=份每百万份
[0116]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0117] 表2:在1天防护(1DP)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2。
[0118]
[0119]
[0120]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21]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22]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23] *ppm=份每百万份
[0124]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0125] 表3:在1天防护(1DP)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3。
[0126]
[0127]
[0128]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29]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30]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31] *ppm=份每百万份
[0132]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0133] 表4:在3天治疗(3DC)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4。
[0134]
[0135]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36]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37]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38] *ppm=份每百万份
[0139]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0140] 表5:在3天治疗(3DC)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5。
[0141]
[0142]
[0143]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44]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45]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46] *ppm=份每百万份
[0147]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0148] 表6:在1天防护(1DP)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6。
[0149]
[0150]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51]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52]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53] *ppm=份每百万份
[0154]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0155] 表7:在3天治疗(3DC)小麦叶枯菌(SEPTTR)测试中式I的化合物和其他杀真菌剂的协同相互作用–测试7。
[0156]
[0157]
[0158] *SEPTTR=小麦叶斑病;小麦叶枯菌
[0159] *观察=在测试比率下的观察病害防治百分比
[0160] *预测=通过科尔比等式预测的预测病害防治百分比
[0161] *ppm=份每百万份
[0162] *协同作用因子=观察/预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