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肥料 / 氰氨化钙 / 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

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

阅读:15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种、 种子 处理、 播种 、定植棚消毒、 土壤 消毒、 施肥 、定植、搭架整枝、保花保果、 水 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以及采收。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采用本发明绿色栽培方法在栽培过程中不喷施任何化学 农药 ,栽培出的番茄植株茎蔓粗壮,叶色浓绿,抗逆、抗病性强,得到的番茄果实 颜色 均匀,营养价值高,安全性高,产量也高,且通过植株残体再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补充了土壤的养分,有利于下一茬番茄的种植。,下面是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培育无病虫壮苗
步骤1.1,选种:选用抗病、抗逆性能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设施番茄专用品种;
步骤1.2,种子处理:将番茄种子暴晒至量≤4%,然后将其置于干热处理机中,在
75℃下处理3d,处理完毕后自然冷却,再将冷却后的种子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浸泡6~8h,浸泡完毕得到处理好的种子;
步骤1.3,播种:在消毒好的基质穴盘中装入蔬菜专用育苗基质,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到基质穴盘中,再将播种好的基质穴盘置于消毒好的育苗棚中培育,待出苗1周后用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步骤2,定植
步骤2.1,消毒:分别对定植棚和土壤进行消毒;
所述土壤消毒方法如下:定植前1周在定植棚内铺设滴灌管,并覆好地膜,然后将质量浓度为20%的辣根素水乳剂按照4~6L/亩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管滴入土壤耕作层,密闭熏蒸
3~5天,即完成土壤消毒;
步骤2.2,施肥:结合整地往消毒完毕后的土壤中每亩施加腐熟圈肥5~7kg;
其中,所述腐熟圈肥由腐熟鸡粪、腐熟秸秆和肥按照5:3:2的质量比混合配制而成;
步骤2.3,定植:采用南北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30~35cm,按株距打孔,在孔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栽苗,然后覆土,覆土深度不超过子叶,每亩定植2000~2500株;
定植一周后,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以后每隔3个月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步骤3,田间管理
步骤3.1,搭架整枝:番茄生长至30~40cm时插立支架进行绑蔓;在番茄第一穗花开放时对侧枝摘心、剪短或扭枝;在番茄第一穗果膨大至直径2~3cm时去掉全部侧枝;
步骤3.2,保花保果:采用熊蜂授粉,每亩配置1个蜂箱,其中,每个蜂箱中有健康产卵蜂王1只,工蜂60~80只,在开花株率达到5%以上时,选择在日落前1h往定植棚内放入蜂箱,静置30min后放出授粉蜂群进行授粉;
步骤3.3,水肥管理:定植后视天气情况浇缓苗水,结合浇缓苗水追肥,每亩追施高氮型滴灌专用肥4~6kg,间隔7d滴灌一次;开花初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基酸螯合溶液,每隔15d喷洒一次,喷2~3次;
结合浇催果水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每亩每次用原液2.5~3kg;盛果期,5~7d浇一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追施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2.5~3kg;
其中,所述番茄专用冲施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壳低聚糖10~20份、沼气渣
5~10份、氨基酸5~10份、腐殖酸5~10份、海藻素1~5份、EDTA-金属螯合物1~3份;
步骤3.4,病虫害防治:在定植棚内四周种植芦蒿用于诱集蚜虫,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30cm;定植棚内四周还种植芹菜用于驱离烟粉虱,种植密度为株距
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20cm;
定植棚外四周种植苘麻阻止烟粉虱迁入,种植密度为株距1.0m,且距定植棚沿0.5m;
步骤4,采收
果实成熟后,及时分批采收,以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棚和所述定植棚的通口处均设有40目的防虫网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棚的消毒方法是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5h,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出苗后,在育苗过程中,及时除掉病苗、弱苗、小苗、变异株和过密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用10cm×10cm营养钵进行分苗;当苗高15~20cm、节间短、墩实、茎基粗0.6cm以上、有7~8片叶且叶色深绿、现蕾时,即得到壮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穴盘的消毒方法是采用质量浓度为0.1%高锰酸溶液浸泡对基质穴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棚消毒方法如下:
定植前在定植棚的通风口和出入口处设置防虫网,然后关闭棚室,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熏棚12h后通风换气2周,即完成定植棚消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DTA-金属螯合物为EDTA-Fe,EDTA-Ca,EDTA-Mg,EDTA-Zn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种植出来的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收结束后,将番茄植株连根拔起,均匀平铺在设施内,太阳暴晒7~10d,使番茄植株残体变干枯,将干枯的番茄植株残体打碎,往打碎后的番茄植株残体上撒施70kg/亩的改性氰氨化钙,然后将植株残体耕入深的土层,做成高30cm、宽80cm畦,用透明塑料薄膜将土壤表层密封,然后往畦间注水,再将设施通风口完全封闭,放置20~30d后即可施肥,整地,做畦,种植后茬番茄。

说明书全文

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番茄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味独特的果菜,深受人们喜爱。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此外,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有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含有的果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因为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因此其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0003] 番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特别是由烟粉虱传播的黄化曲叶病毒病给番茄种植带来了严重危害,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为了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病等病虫害,生产上常大量采用多次施用化学农药的方式,给番茄品质和安全性带来了极大隐患;同时,为了提高番茄的坐果率,生产上采用激素蘸花来保花保果,激素施用不当,容易引起果实畸形,影响果实的品质,同时过量的激素残留也会影响番茄的品质和安全性。
[0004] 番茄采收后,由于植株残体常常带有病虫害,大都将植株残体清除出设施,然后随意丢弃或焚烧,这种处理方法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再次传播。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解决了番茄种植过程中采用化学农药杀灭害虫以及采用激素提高坐果率的方式容易导致果实畸形,影响番茄品质和安全性的问题,还解决了番茄采收后的植株残体因带有病虫害,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病虫害再次传播的问题。
[0006]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7] 步骤1,培育无病虫壮苗
[0008] 步骤1.1,选种:选用抗病、抗逆性能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设施番茄专用品种;
[0009] 步骤1.2,种子处理:将番茄种子暴晒至量≤4%,然后将其置于干热处理机中,在75℃下处理3d,处理完毕后自然冷却,再将冷却后的种子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浸泡6~8h,浸泡完毕得到处理好的种子;
[0010] 步骤1.3,播种:在消毒好的基质穴盘中装入蔬菜专用育苗基质,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到基质穴盘中,再将播种好的基质穴盘置于消毒好的育苗棚中培育,待出苗1周后用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0011] 步骤2,定植
[0012] 步骤2.1,消毒:分别对定植棚和土壤进行消毒;
[0013] 步骤2.2,施肥:结合整地往消毒完毕后的土壤中每亩施加腐熟圈肥5~7kg;
[0014] 其中,所述腐熟圈肥由腐熟鸡粪、腐熟秸秆和肥按照5:3:2的质量比混合配制而成;
[0015] 步骤2.3,定植:采用南北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30~35cm,按株距打孔,在孔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栽苗,然后覆土,覆土深度不超过子叶,每亩定植2000~2500株;定植一周后,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以后每隔3个月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0016] 步骤3,田间管理
[0017] 步骤3.1,搭架整枝:番茄生长至30~40cm时插立支架进行绑蔓;在番茄第一穗花开放时对侧枝摘心、剪短或扭枝;在番茄第一穗果膨大至直径2~3cm时去掉全部侧枝;
[0018] 步骤3.2,保花保果:采用熊蜂授粉,每亩配置1个蜂箱,其中,每个蜂箱中有健康产卵蜂王1只,工蜂60~80只,在开花株率达到5%以上时,选择在日落前1h往定植棚内放入蜂箱,静置30min后放出授粉蜂群进行授粉;
[0019] 步骤3.3,水肥管理:定植后视天气情况浇缓苗水,结合浇缓苗水追肥,每亩追施高氮型滴灌专用肥4~6kg,间隔7d滴灌一次;开花初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基酸螯合溶液,每隔15d喷洒一次,喷2~3次;
[0020] 结合浇催果水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每亩每次用原液2.5~3kg;盛果期,5~7d浇一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追施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2.5~3kg;
[0021] 其中,所述番茄专用冲施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壳低聚糖10~20份、沼气渣5~10份、氨基酸5~10份、腐殖酸5~10份、海藻素1~5份、EDTA-金属螯合物1~3份;
[0022] 步骤3.4,病虫害防治:在定植棚内四周种植芦蒿用于诱集蚜虫,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30cm;定植棚内四周还种植芹菜用于驱离烟粉虱,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20cm;
[0023] 定植棚外四周种植苘麻阻止烟粉虱迁入,种植密度为株距1.0m,且距定植棚沿0.5m;
[0024] 步骤4,采收
[0025] 果实成熟后,及时分批采收,以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0026] 优选的,所述育苗棚和所述定植棚的通风口处均设有40目的防虫网纱。
[0027] 优选的,所述育苗棚的消毒方法是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5h,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
[0028] 优选的,步骤1.3出苗后,在育苗过程中,及时除掉病苗、弱苗、小苗、变异株和过密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用10cm×10cm营养钵进行分苗;当苗高15~20cm、节间短、墩实、茎基粗0.6cm以上、有7~8片叶且叶色深绿、现蕾时,即得到壮苗。
[0029] 优选的,所述基质穴盘的消毒方法是采用质量浓度为0.1%高锰酸溶液浸泡对基质穴盘。
[0030] 优选的,所述定植棚消毒方法如下:定植前在定植棚的通风口和出入口处设置防虫网,然后关闭棚室,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熏棚12h后通风换气2周,即完成定植棚消毒。
[0031] 优选的,所述土壤消毒方法如下:定植前1周在定植棚内铺设滴灌管,并覆好地膜,然后将质量浓度为20%的辣根素水乳剂按照4~6L/亩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管滴入土壤耕作层,密闭熏蒸3~5天,即完成土壤消毒。
[0032] 优选的,所述EDTA-金属螯合物为EDTA-Fe,EDTA-Ca,EDTA-Mg,EDTA-Zn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4] 采收结束后,将番茄植株连根拔起,均匀平铺在设施内,经太阳暴晒7~10d后,番茄植株残体变干枯,将干枯的番茄植株残体打碎,往打碎后的番茄植株残体上撒施70kg/亩的改性氰氨化钙,然后将植株残体耕入深的土层,做成高30cm、宽80cm畦,用透明塑料薄膜将土壤表层密封,然后往畦间注水,再将设施通风口完全封闭,放置20~30d后即可施肥,整地,做畦,种植后茬番茄。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6] 采用本发明绿色栽培方法在栽培过程中不喷施任何化学农药,栽培出的番茄植株茎蔓粗壮,叶色浓绿,抗逆、抗病性强,得到的番茄果实颜色均匀,营养价值高,安全性高,产率也高,且通过植株残体再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补充了土壤的养分,有利于下一茬番茄的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8] 下面各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和条件进行,所用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其中,所述哈茨木霉菌菌剂购买自山东绿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述百菌清烟剂购买自武汉澳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述蔬菜专用育苗基质购买自连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所述高氮型滴灌专用肥购买自北京恒源嘉达科技有限公司。
[0039] 实施例1
[0040] 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41] 步骤1,培育无病虫壮苗
[0042] 步骤1.1,选种:选用抗病、抗逆性能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设施番茄专用品种;
[0043] 步骤1.2,种子处理:将番茄种子暴晒至含水量为2%,然后将其置于干热处理机中,在75℃下处理3d,处理完毕后自然冷却,再将冷却后的种子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浸泡6h,浸泡完毕得到处理好的种子;
[0044] 步骤1.3,播种:在消毒好的基质穴盘中装入蔬菜专用育苗基质,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到基质穴盘中,再将播种好的基质穴盘置于消毒好的育苗棚中培育,待出苗1周后用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0045] 在育苗过程中,及时除掉病苗、弱苗、小苗、变异株和过密苗,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用10cm×10cm营养钵进行分苗;当苗高20cm、节间短、墩实、茎基粗0.6cm以上、有7片叶且叶色深绿、现蕾时,即得到壮苗;
[0046] 步骤2,定植
[0047] 步骤2.1,定植棚消毒:定植前在定植棚的通风口和出入口处设置防虫网,然后关闭棚室,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熏棚12h后通风换气2周,即完成定植棚消毒;
[0048] 步骤2.2,土壤消毒:定植前1周在定植棚内铺设滴灌管,并覆好地膜,然后将质量浓度为20%的辣根素水乳剂按照5L/亩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管滴入土壤耕作层,密闭熏蒸3天,即完成土壤消毒;
[0049] 步骤2.3,施肥:结合整地往消毒完毕后的土壤中每亩施加腐熟圈肥5kg;
[0050] 其中,腐熟圈肥由腐熟鸡粪、腐熟秸秆和硼肥按照5:3:2的质量比混合配制而成;
[0051] 步骤2.4,定植:采用南北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30cm,按株距打孔,在孔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栽苗,然后覆土,覆土深度不超过子叶,每亩定植2500株;定植一周后,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以后每隔3个月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0052] 步骤3,田间管理
[0053] 步骤3.1,搭架整枝:番茄生长至30cm时插立支架进行绑蔓;在番茄第一穗花开放时对侧枝摘心、剪短或扭枝;在番茄第一穗果膨大至直径3cm时去掉全部侧枝;
[0054] 步骤3.2,保花保果:采用熊蜂授粉,每亩配置1个蜂箱,其中,每个蜂箱有产卵蜂王1只,工蜂60只,在开花株率达到5%以上时,选择在日落前1h往定植棚内放入蜂箱,静置
30min后放出授粉蜂群进行授粉;
[0055] 步骤3.2,水肥管理:定植后视天气情况浇缓苗水,结合浇缓苗水追肥,每亩追施高氮型滴灌专用肥4kg,间隔7d滴灌一次;开花初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氨基酸螯合钙溶液,每隔15d喷洒一次,喷2次;
[0056] 结合浇催果水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每亩每次用原液2.5kg;盛果期,5d浇一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追施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2.5kg;
[0057] 其中,番茄专用冲施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壳低聚糖10份、沼气渣5份、氨基酸10份、腐殖酸10份、海藻素1份、EDTA-Ca1份;
[0058] 步骤3.4,病虫害防治:在定植棚内四周种植芦蒿用于诱集蚜虫,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30cm;定植棚内四周还种植芹菜用于驱离烟粉虱,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20cm;
[0059] 定植棚外四周种植苘麻阻止烟粉虱迁入,种植密度为株距1.0m,且距定植棚沿0.5m;
[0060] 步骤4,采收
[0061] 果实成熟后,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0062] 步骤5,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
[0063] 采收结束后,将番茄植株连根拔起,均匀平铺在设施内,经太阳暴晒7d后,番茄植株残体变干枯,将干枯的番茄植株残体打碎,往打碎后的番茄植株残体上撒施70kg/亩的改性氰氨化钙,然后将植株残体耕入深的土层,做成高30cm、宽80cm畦块,用透明塑料薄膜将土壤表层密封,然后往畦间注水,再将设施通风口完全封闭,放置20d后即可施肥,整地,做畦,种植后茬番茄。
[0064] 实施例2
[0065] 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66] 步骤1,培育无病虫壮苗
[0067] 步骤1.1,选种:选用抗病、抗逆性能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设施番茄专用品种;
[0068] 步骤1.2,种子处理:将番茄种子暴晒至含水量为4%,然后将其置于干热处理机中,在75℃下处理3d,处理完毕后自然冷却,再将冷却后的种子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浸泡7h,浸泡完毕得到处理好的种子;
[0069] 步骤1.3,播种:在消毒好的基质穴盘中装入蔬菜专用育苗基质,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到基质穴盘中,再将播种好的基质穴盘置于消毒好的育苗棚中培育,待出苗1周后用稀释倍数为15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0070] 在育苗过程中,及时除掉病苗、弱苗、小苗、变异株和过密苗,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用10cm×10cm营养钵进行分苗;当苗高15cm、节间短、墩实、茎基粗0.6cm以上、有8片叶且叶色深绿、现蕾时,即得到所述壮苗;
[0071] 步骤2,定植
[0072] 步骤2.1,定植棚消毒:定植前在定植棚的通风口和出入口处设置防虫网,然后关闭棚室,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熏棚12h后通风换气2周,即完成定植棚消毒;
[0073] 步骤2.2,土壤消毒:定植前1周在定植棚内铺设滴灌管,并覆好地膜,然后将质量浓度为20%的辣根素水乳剂按照6L/亩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管滴入土壤耕作层,密闭熏蒸5天,即完成土壤消毒;
[0074] 步骤2.3,施肥:结合整地往消毒完毕后的土壤中每亩施加腐熟圈肥7kg;
[0075] 其中,腐熟圈肥由腐熟鸡粪、腐熟秸秆和硼肥按照5:3:2的质量比混合配制而成;
[0076] 步骤2.4,定植:采用南北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35cm,按株距打孔,在孔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栽苗,然后覆土,覆土深度不超过子叶,每亩定植2000株;定植一周后,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以后每隔3个月用稀释倍数为3000倍的哈茨木霉菌菌剂灌根1次;
[0077] 步骤3,田间管理
[0078] 步骤3.1,搭架整枝:番茄生长至35cm时插立支架进行绑蔓;在番茄第一穗花开放时对侧枝摘心、剪短或扭枝;在番茄第一穗果膨大至直径2cm时去掉全部侧枝;
[0079] 步骤3.2,保花保果:采用熊蜂授粉,每亩配置1个蜂箱,其中,每个蜂箱有产卵蜂王1只,工蜂70只,在开花株率达到5%以上时,选择在日落前1h往定植棚内放入蜂箱,静置
30min后放出授粉蜂群进行授粉;
[0080] 步骤3.3,水肥管理:定植后视天气情况浇缓苗水,结合浇缓苗水追肥,每亩追施高氮型滴灌专用肥6kg,间隔7d滴灌一次;开花初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3%的氨基酸螯合钙溶液,每隔15d喷洒一次,喷3次;
[0081] 结合浇催果水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每亩每次用原液3kg;盛果期,7d浇一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追施冲施番茄专用冲施肥3kg;
[0082] 其中,番茄专用冲施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壳低聚糖20份、沼气渣10份、氨基酸5份、腐殖酸5份、海藻素5份、EDTA-Mg 3份;
[0083] 步骤3.4,病虫害防治:在定植棚内四周种植芦蒿用于诱集蚜虫,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30cm;定植棚内四周还种植芹菜用于驱离烟粉虱,种植密度为株距10cm,且距离番茄植株株距为20cm;
[0084] 定植棚外四周种植苘麻阻止烟粉虱迁入,种植密度为株距1.0m,且距定植棚沿0.5m;
[0085] 步骤4,采收
[0086] 果实成熟后,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0087] 步骤5,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
[0088] 采收结束后,将番茄植株连根拔起,均匀平铺在设施内,经太阳暴晒10d后,番茄植株残体变干枯,将干枯的番茄植株残体打碎,往打碎后的番茄植株残体上撒施70kg/亩的改性氰氨化钙,然后将植株残体耕入深的土层,做成高30cm、宽80cm畦块,用透明塑料薄膜将土壤表层密封,然后往畦间注水,再将设施通风口完全封闭,放置30d后即可施肥,整地,做畦,种植后茬番茄。
[0089] 需要说明的是,育苗棚和所述定植棚的通风口处均设有40目的防虫网纱。
[0090]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育苗棚的消毒方法是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5h,百菌清烟剂的施用量为50g/亩;基质穴盘的消毒方法是采用质量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对基质穴盘。
[0091] 实施例1~2均栽培出了商品性好、产量高的番茄,对实施例1~2番茄栽培过程中的抗逆性能,栽培出的番茄的产量、品质以及处理后番茄植株残体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常规方法栽培出的番茄产品作为对照样,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4。
[0092] 表1番茄产量
[0093]项目 单株坐果数(个) 单株产量(kg) 单位面积产量(kg/亩)
实施例1 19 3.82 7828
实施例2 18 3.93 7860
对照样 15 3.26 6527
[0094]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2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后,番茄单株坐果数、单株产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均相对于对照样来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单株坐果数平均增加2~4个,单株产量平均增加17%~21%,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加20%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0095] 表2番茄品质
[0096]项目 番茄红素(mg/kg) 总酸(%) Vc(mg/100g) 可溶性固形物(%)
实施例1 10.6 0.48 48.5 8.3
实施例2 10.9 0.49 46.8 8.7
对照样 8.7 0.53 32.4 4.9
[0097]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2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种植出的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Vc等均比对照样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最为明显,平均超过77%,Vc的增加平均超过50%,番茄红素的增加平均超过25%以上,而有机酸含量有所减少,减少9%左右。这可能是实施例1~2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培育出了壮苗,减少了病虫害对番茄植株的影响,还调节了番茄根际的营养状态,促进了番茄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改善了果实品质。
[0098] 表3番茄抗逆性能
[0099]
[0100]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2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栽培后,相对于对照样来说,番茄的病果率、死株率、灰霉病发病率以及叶霉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并且完全不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影响,其中,病果率平均降低了93.5%,病果率平均为0,叶霉病发病率平均降低89.2%,灰霉病发病率平均降低93.8%。这说明本发明的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对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可诱导植物产生抵御病原菌物质的抗性蛋白和愈创葡聚糖,从而免受病原菌的侵染。
[0101] 表4处理后番茄植株残体性能
[0102]
[0103]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2的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后,用于处理植株残体的土壤的理化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63.8%,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增加了84.6%,土壤速效氮含量平均增加了92.5%,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53.2%,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增加了88.1%。这说明本发明的番茄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残株,将其转化为土壤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后茬番茄的种植。
[010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由于采用的步骤方法与实施例1~2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0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