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农药 / 杀虫剂 / 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阅读:92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包括:(1)选择栽培林地;(2)制作栽培畦;(3)制作畦床中心集 水 渗漏槽;(4)制作消毒后覆土;(5)覆土、浇水;(6)搭建小拱棚,并在小拱棚的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和大透气窗;(7)防控病虫害;(8)出菇管理;(9)采摘与转潮;(10)菌渣轻简化处理。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栽培管理简单,设施成本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产品的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本发明在山区小 块 林地中空闲空间种植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宏观上缓解了菇粮争地的矛盾。,下面是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选择栽培林地;(2)制作栽培畦;(3)制作畦床中心集槽;(4)制作消毒后覆土;(5)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食用菌菌棒表层,浇水;(6)搭建小拱棚,并在小拱棚的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和大透气窗;(7)防控病虫害;(8)出菇管理;(9)采摘与转潮;(10)菌渣轻简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为灰树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选择背向阳的山区果园林或小片林地,所选林地满足:海拔高度200~800米,林地平整,林间距为3~5m;林表土平均厚度为0.3~0.6m;
优选的,(1)中,所选择的林地为板栗树、苹果树、樱桃树、桃树、杏树、梨树林地或混合果树林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中,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做畦,取表层土对于畦床两侧作为畦沿,压紧做齐;深挖土作为栽培床的覆土,置于畦床外一处;平整好畦床底部,铺洒石灰层,再铺设塑料薄膜,铺设完成后将薄膜边缘用土埋压于畦沿;在薄膜上扎渗水孔;用石灰拌土置于畦床底部的塑料薄膜上,铺覆,使用消毒剂对畦床底部、畦壁进行喷洒消毒杀菌,然后采用塑料布遮盖闷畦;
优选的,(2)中,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取1.4米宽做畦,取上表层土2~5cm堆于畦床两侧作为畦沿,并压紧做齐;
优选的,(2)中,深挖5~10cm中层土作为栽培床的覆土,置于畦床外一处,待采用石灰消毒;
优选的,平整好畦床底部,铺洒一层石灰,再铺设塑料薄膜,铺设完成后将薄膜边缘用土埋压于畦沿;
优选的,将薄膜底间隔15~20cm用1~2毫米的针扎一个渗水孔;采用石灰拌土置于畦床底部的塑料薄膜上,铺设的厚度为2~3cm,石灰占土体积的3%;使用50wt%的咪鲜胺锰盐溶液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对畦床底部、畦壁进行喷洒消杀,然后使用塑料布遮盖,备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制作畦床中心集水槽
将集水槽按畦床长度方向水平置于畦床中心,并按畦床长度梯次放置,将集水槽之间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相互连接,集水槽末端的出水口,设置排水沟或设置一个集水池,集水槽两头的进出水口用土培实;
优选的,(3)中,集水槽包括半圆弧面形的槽体和位于槽体两端的左封板和右封板,左封板和右封板均为半圆形板;左封板和槽体之间、右封板和槽体之间相密封;集水槽上部敞口;左封板上有进水口和与之相连接的进水管道;右封板上有出水口和与之相连接的出水管道;在集水槽的外表面,有两排沿槽体两端横向分布的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的集水槽为PVC结构的管体;
所述的渗水孔位于集水槽上距离集水槽最底部位置的28~30°的位置处;
相邻渗水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相邻渗水孔之间的距离为14.5~15.5cm;
所述的渗水孔的直径为1.5~2.5cm;
所述的集水槽的长度为3.7~3.9米;
同一排的渗水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中,将畦床内5~10cm处的中层壤土作为备用土,一边翻堆一边向备用土上喷洒咪鲜胺锰盐溶液和石灰粉,加水调节含水量至45~55%,用薄膜密封堆闷处理,除掉薄膜晾堆,得到消毒后覆土;
(5)中,将工厂化标准生产且达生到育期的灰树花菌棒脱袋后紧密排列在步骤(2)的栽培畦内,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菌棒表层,覆土后浇透水,待水阴干后再补一层覆土,补土厚度1~2cm;
(6)中,铺菌完成后,在铺菌畦床上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的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及大透气窗;
优选的,小拱棚的宽度为1.3~1.5m,棚高为1.2~1.5米;
透气孔设置在小拱棚内以集水槽为中心点、距离小拱棚两侧棚膜20°和60°的位置处;
优选的,透气孔的直径为3cm;
优选的,每隔45cm上下交错设置一对透气孔;
在透气孔上设置防虫网,防虫网为60目;
大透气窗设置在在小拱棚内以集水槽为中心点、距离拱棚两侧40~45°的位置处;
优选的,每隔1m设置一个大透气窗,大透气窗的长度为20cm,宽度为10cm;
优选的,大透气窗上胶粘接有防虫网;
优选的,大透气窗外部有粘扣塑料膜,所述的粘扣塑料膜位于透气窗外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中,病虫害防控中,铺食用菌后使用杀虫剂对栽培畦壁、地面、棚架进行喷洒消毒杀虫;
优选的,所述的杀虫剂为50wt%的咪鲜胺锰盐溶液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
优选的,铺食用菌后第5天再交替使用上述杀虫剂对畦床及外围进行喷施防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8)出菇管理中,在4~5月栽培,并控制温度使其保持在食用菌最佳生长温度区间;铺食用菌后10~12天时,向水槽内灌水,当畦床内土壤湿度提高至75~85%时,降低补水,采用定时控制水流时间,每间隔6~8h开启补水一次,每次补水50~60min;保持棚内空气的湿度达到70~90%;
原基密度低于10~15cm时,削去多余的原基;
铺食用菌18~20天时,打开大透气窗进行气体互换;
优选的,在原基周围铺多个直径1.8~2.5cm的光滑石头做底;
优选的,在出菇期保持稀疏的散射光,避免强直射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采摘与转潮 :食用菌出菌之后的25~30天时,开始采摘;
优选的,食用菌为灰树花,当灰树花叶片边缘白色生长点消失时采摘;
优选的,一潮菇采收完成后,清理碎片及杂草,喷施杀虫剂;
优选的,按照每4~6天喷施50wt%的咪鲜胺锰盐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治
优选的,一潮菇采收完成后的24~26天出下潮菇,其采摘和管理与一潮菇相同;
优选的,(10)产后菌渣轻简化处理:将采收后的食用菌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加入生物菌剂建堆发酵,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高氮、高、中磷的复合肥搅拌混匀,将其翻入耕层中;
优选的,(10)中,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添加占菌包重量0.3%的微生物菌剂,建堆酵3个月;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配比为18:9:18的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匀后,采用秋深翻或者挖沟填埋的方法将发酵菌渣与复合肥的混合物翻入耕层中,菌渣、复合肥、微生物菌剂的体积比5:1:0.003;
优选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剂;
优选的,将微生物菌剂与复合肥翻入耕层中的具体步骤是,以每株果树的树干为中心挖4~5个放射沟;或者是,在果树树冠外缘挖深和宽为30~40cm的环状沟,以每株果树树干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挖4~5个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设置在树冠滴水线下,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的沟深 40~50cm,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的沟宽
20cm,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的长度不超过树冠滴水线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选择栽培林地: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区果园林或小片林地,所选林地满足:海拔高度
200~800米,林地平整,林间距为3~5m;林表土平均厚度为0.3~0.6m;
(2)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做畦,并做好消毒;
(3)制作畦床中心集水槽:制作集水槽;将集水槽按畦床长度方向水平置于畦床中心,并按拱棚长度梯次放置,将集水槽之间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相互连接,集水槽的出水口,设置排水沟或设置一个集水池,集水槽两头的进出水口,用土培实;
(4)将畦床内5~10cm处的中层壤土作为备用土,一边翻堆一边向覆土上喷洒咪鲜胺锰盐溶液和石灰粉,加水调节含水量,用薄膜密封堆闷处理,除掉薄膜晾堆,得到消毒后覆土;
(5)将工厂化标准生产且达生到育期的灰树花菌棒,脱袋后紧密排列在步骤(2)的栽培畦内,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菌棒表层,覆土后浇透水,待水阴干后在补一层覆土,补土厚度1~2cm;
(6)铺菌完成后,在铺菌畦床上搭建小拱棚,在拱棚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在棚内设置大透气窗;
(7)病虫害防控中,铺食用菌后使用杀虫剂对栽培畦壁、地面、棚架进行喷洒消杀;
(8)出菇管理中,在4~5月栽培,并控制温度使其保持在食用菌最佳生长温度区间;
(9)采摘与转潮 :25~30天时,开始采摘;一潮菇采收完成后,清理碎片及杂草,喷施杀虫剂;
(10)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菌剂建堆发酵,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搅拌混匀,将其翻入耕层中。

说明书全文

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北方山区的小片林地一般被农户用来栽培果树,其土地利用率较低。长期大量化肥的使用对山去果林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林下遮阴好,负离子高,空气清新湿润,比较适合灰树花的生长。生产后的菌棒经过轻简化处理后直接回填,既能丰土育林,又能改善山区环境。因此利用山区小片林地的林下闲置空间栽培食用菌尤其是栽培灰树花,是有效提高山区林地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农民增收,山林环境改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 灰树花属中高温好氧型真菌,季节和环境性要求非常强。灰树花子实体生长15℃~30℃,北方灰树花栽培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进行,一年可栽培两次。目前的灰树花生产已能实现工厂化周年出菇,但工厂化条件生产能耗大,产量低,品质不稳定,不适合广大农户应用。在传统栽培中,多数菇农生产条件价差,管理平较低,菇棚的温度、湿度、通等因素控制不得当,极易导致产量低下和因病虫害发生导致减产和绝产等问题,给菇农造成较大损失。复杂的管理方法和耗时费管理作业也是一般农户所不不愿接受的。
[0004] CN102690137A披露了一种利用野草栽培白色灰树花的栽培基质,经本发明人多次试验,灰树花作为典型木腐菌,同样体积基质的木腐营养基质相对于草质营养,会在在出菇过程中不会因缺少营养而发生出菇无力而导致的低产或畸形问题。而且,杂草粉碎、装袋(瓶)过程中,出现草粉粉碎能耗高,装袋(瓶)困难,压缩装袋后,发菌缓慢等问题,不适宜作为袋(瓶)装栽培食用菌的优良选材。除此之外灰树花属于好痒类菇种之一,而且湿度要求的比一般菇种要高,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低产和品质不佳,因此富含负氧离子和湿度较高的山区林下,是天然的出菇场所,但北方地区总体温度低下,空气湿度也偏干,自然露天下栽培灰树花鲜有成功案例。
[0005] 因此,需要将北方山区的小片林地利用起来,实现自然露天下栽培灰树花这一目的。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小片林地灰树花的轻简化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山区林地或小片林地,林下闲置空间栽培灰树花,并搭建小拱棚,利用林下天然的自然条件给灰树花提供合适生长环境,大大简化了灰树花的栽培条件,并且生产能耗小,产量高,品质高,同时可以大幅降低病虫危害,对提高山区林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0009] (1)选择栽培林地;(2)制作栽培畦;(3)制作畦床中心集水槽;(4)制作消毒后覆土;(5)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食用菌菌棒表层,浇水;(6)搭建小拱棚,并在小拱棚的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和大透气窗;(7)防控病虫害;(8)出菇管理;(9)采摘与转潮;(10)菌渣轻简化处理。
[0010]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最适用的食用菌是灰树花。
[0011] (1)中,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区果园林或小片林地,所选林地满足:海拔高度200~800米,林地平整,林间距为3~5m;林表土平均厚度为0.3~0.6m;
[0012] 优选的,(1)中,所选择的林地为板栗树、苹果树、樱桃树、桃树、杏树、梨树林地或混合果树林中的任一种,以上仅仅是列举一些常见的果树,但是不限于以上的果树种类。
[0013] (2)中,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做畦,取表层土对于畦床两侧作为畦沿,压紧做齐;深挖土作为栽培床的覆土,置于畦床外一处;平整好畦床底部,铺洒石灰层,再铺设塑料薄膜,铺设完成后将薄膜边缘用土埋压于畦沿;在薄膜上扎渗水孔;用石灰拌土置于畦床底部的塑料薄膜上,铺覆,使用消毒剂对畦床底部、畦壁进行喷洒消毒杀菌,然后采用塑料布遮盖闷畦;
[0014] (2)中,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取1.4米宽做畦,取上表层土2~5cm堆于畦床两侧作为畦沿,并压紧做齐;
[0015] (2)中,深挖5~10cm中层土作为栽培床的覆土,置于畦床外一处,待采用石灰消毒;
[0016] 优选的,平整好畦床底部,铺洒一层石灰,再铺设塑料薄膜,铺设完成后将薄膜边缘用土埋压于畦沿;
[0017] 优选的,将薄膜底间隔15~20cm用1~2毫米的针扎一个渗水孔;采用石灰拌土置于畦床底部的塑料薄膜上,铺设的厚度为2~3cm,石灰占土体积的3%;使用50wt%的咪鲜胺锰盐溶液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对畦床底部、畦壁进行喷洒消杀,然后使用塑料布遮盖,备用。
[0018] (3)制作畦床中心集水槽:
[0019] 将集水槽按畦床长度方向水平置于畦床中心,并按畦床长度梯次放置,将集水槽之间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相互连接,集水槽末端的出水口,设置排水沟或设置一个集水池,集水槽两头的进出水口用土培实;
[0020] 优选的,(3)中,集水槽包括半圆弧面形的槽体和位于槽体两端的左封板和右封板,左封板和右封板均为半圆形板;左封板和槽体之间、右封板和槽体之间相密封;集水槽上部敞口;左封板上有进水口和与之相连接的进水管道;右封板上有出水口和与之相连接的出水管道;在集水槽的外表面,有两排沿槽体两端横向分布的渗水孔;
[0021] 优选的,所述的集水槽为PVC结构的管体;
[0022] 渗水孔位于集水槽上距离集水槽最底部位置的28~30°的位置处;
[0023] 水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4] 水孔之间的距离为14.5~15.5cm;
[0025] 渗水孔的直径为1.5~2.5cm;
[0026] 集水槽的长度为3.7~3.9米,优选为3.8米,与常见的PVC管的长度相一致;
[0027] 同一排的渗水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0028] (4)中,将畦床内5~10cm处的中层壤土作为备用土,一边翻堆一边向备用土上喷洒咪鲜胺锰盐溶液和石灰粉,加水调节含水量至45~55%,用薄膜密封堆闷处理,除掉薄膜晾堆,得到消毒后覆土;
[0029] (5)中,将工厂化标准生产且达生到育期的灰树花菌棒脱袋后紧密排列在步骤(2)的栽培畦内,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菌棒表层,覆土后浇透水,待水阴干后再补一层覆土,补土厚度1~2cm;
[0030] (6)中,铺菌完成后,在铺菌畦床上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的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及大透气窗;
[0031] 优选的,小拱棚的宽度为1.3~1.5m,棚高为1.2~1.5米;
[0032] 透气孔设置在小拱棚内以集水槽为中心点、距离小拱棚两侧棚膜20°和60°的位置处;
[0033] 优选的,透气孔的直径为3cm;
[0034] 优选的,每隔45cm上下交错设置一对透气孔;
[0035] 在透气孔上设置防虫网,防虫网为60目;
[0036] 大透气窗设置在在小拱棚内以集水槽为中心点、距离拱棚两侧40~45°的位置处;
[0037] 优选的,每隔1m设置一个大透气窗,大透气窗的长度为20cm,宽度为10cm;
[0038] 优选的,大透气窗上胶粘接有防虫网;
[0039] 优选的,大透气窗外部有粘扣塑料膜,所述的粘扣塑料膜位于透气窗外缘。
[0040] (7)中,病虫害防控中,铺食用菌后使用杀虫剂对栽培畦壁、地面、棚架进行喷洒消毒杀虫;
[0041] 优选的,上述的杀虫剂为50wt%的咪鲜胺锰盐溶液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
[0042] 优选的,铺食用菌后第5天再交替使用上述杀虫剂对畦床及外围进行喷施防控。
[0043] (8)出菇管理中,控制温度使其保持在食用菌最佳生长温度区间,比如春、夏在4~5月栽培,充分利用春季转暖,地温自然升高的有利条件进行出菇栽培;7月高温期应以降温为主,遮加草帘来增加遮阳程度。以灰树花为例,铺菌大约10~12天,灰树花经过长时间的温差刺激和干刺激之后,基本达到生育高峰,此时开启水管向水槽内灌洁净的山泉水,水管流速先高后低,大约2天以后,畦床内土壤湿度提高至75-85%时,降低补水,采用定时控制水流时间,每间隔6至8小时开启补水一次,每次50~60分钟,保持棚内空气的湿度达到70~
90%,利于自然出菇。大约经过15~16天,原基出现,原基密度低于10~15厘米时,可以削去多余的原基,保持一个健硕原基,在原基周围铺几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光滑石头做底,防止叶片沾到泥土。大约18-20天左右,原基逐渐分化,灰树花对新鲜空气的不求不断加大,这时应打开大透气窗进行气体互换,以利子实体正常发育。出菇期应保留稀疏的散射光,避免强直射光;
[0044] 原基密度低于10~15cm时,削去多余的原基;
[0045] 铺食用菌18~20天时,打开大透气窗进行气体互换;
[0046] 优选的,在原基周围铺多个直径1.8~2.5cm的光滑石头做底防止叶片沾到泥土;
[0047] 优选的,在出菇期保持稀疏的散射光,避免强直射光。
[0048] (9)采摘与转潮:以灰树花为例,25~30天时,灰树花菌盖的外沿白色的小白边,它是菌盖的生长点,随着菌盖的长大,作为生长点的白边颜色变暗,边缘稍向内卷曲,此时应及时采摘;采收灰树花时,将两手伸平,插入子实体底下,在根的两边稍用力晃动,脆嫩菌根即断,注意不要弄伤菌根,以利下周出菇。一潮菇采收完成后,应之后清理碎片及杂草等,让菌丝在此聚集养分,这时应保持菌床面的病虫害防治,在按照每4~6天喷施50wt%的咪鲜胺锰盐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治,经过25天左右就可出下潮菇,在按照出菇步骤进行管理。
[0049] 优选的,(10)产后菌渣轻简化处理:经过两潮出菇后,菌包内养分枯竭。此时,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加入复合生物菌菌剂建堆发酵,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高氮、高、中磷的复合肥搅拌混匀,将其翻入耕层中;
[0050] 优选的,(10)中,将采收后的食用菌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加入微生物菌剂建堆发酵,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搅拌混匀,将其翻入耕层中;
[0051] 优选的,(10)中,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添加占菌包重量0.3%的微生物菌剂,建堆酵3个月;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配比为18:9:18的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匀后,采用秋深翻或者挖沟填埋的方法将发酵菌渣与复合肥的混合物翻入耕层中,菌渣、复合肥、微生物菌剂的体积比5:1:0.003;
[0052] 优选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剂或者是其同类型的菌剂也可;
[0053] 优选的,将菌剂与复合肥翻入耕层中的具体步骤是,以每株果树的树干为中心挖4~5个放射沟;或者是,在果树树冠外缘挖深和宽为30~40cm的环状沟,以每株果树树干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挖4~5个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设置在树冠滴水线下,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的沟深40~50cm,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的沟宽20cm,与环状沟相接的放射沟的长度不超过树冠滴水线的长度。
[0054] 具体的,上述的一种林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0055] (1)选择栽培林地: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区果园林或小片林地,所选林地满足:海拔高度200~800米,林地平整,林间距为3~5m;林表土平均厚度为0.3~0.6m;
[0056] (2)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做畦,并做好消毒;
[0057] (3)制作畦床中心集水槽:制作集水槽;将集水槽按畦床长度方向水平置于畦床中心,并按拱棚长度梯次放置,将集水槽之间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相互连接,集水槽的出水口,设置排水沟或设置一个集水池,集水槽两头的进出水口,用土培实;
[0058] (4)将畦床内5~10cm处的中层壤土作为备用土,一边翻堆一边向覆土上喷洒咪鲜胺锰盐溶液和石灰粉,加水调节含水量,用薄膜密封堆闷处理,除掉薄膜晾堆,得到消毒后覆土;
[0059] (5)将工厂化标准生产且达生到育期的灰树花菌棒,脱袋后紧密排列在步骤(2)的栽培畦内,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菌棒表层,覆土后浇一遍大水,待水阴干后在补一层覆土,补土厚度1~2cm;
[0060] (6)铺菌完成后,在铺菌畦床上搭建小拱棚,在拱棚棚膜上设置透气孔;在棚内设置大透气窗;
[0061] (7)病虫害防控中,铺食用菌后使用杀虫剂对栽培畦壁、地面、棚架进行喷洒消杀;
[0062] (8)出菇管理中,在4~5月栽培,并控制温度使其保持在食用菌最佳生长温度区间;
[0063] (9)采摘与转潮:25~30天时,开始采摘;一潮菇采收完成后,清理碎片及杂草,喷施杀虫剂;
[0064] (10)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菌剂建堆发酵,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搅拌混匀,将其翻入耕层中。
[00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66] (1)本发明的灰树花轻简化栽培方法栽培管理简单,设施成本低,能明显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人工管理轻减,产品的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0067] (2)本发明的灰树花轻简化栽培方法,在山区小林地中空闲空间种植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宏观上缓解了菇粮争地的矛盾,还可以给农村、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一条较好的途径;
[0068] (3)本发明的灰树花轻简化栽培方法,在于栽培畦的集水槽(见图11)布置。
[0069] 集水槽的设计,是本发明的一个关键的创新;使用集水槽明显降低每天的人工喷水所产生的的劳动力。集水槽在不同的出菇阶段为灰树花持续的提供水分补给,而且不会像喷淋那样,喷水过多,会造成覆土透气降低,影响发育。喷水少了,基质含水补给不足,造成减产。集水槽内的水为山区洁净泉水,可以循环流动,起到活水不腐的作用。
[0070] 灰树花基质水补给,完全是靠缓慢渗透而实现,渗透的过程可以过滤掉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在炎热夏天,这种水分补给方式还可以起到稳定灰树花温度的良好作用,更适合灰树花的生长发育。灰树花是一种喜湿的菇种,在原基生长阶段,如果空气湿度低或偶发的热干风等不利影响,原基会因空气水分含量低而导致干头或死菇,干头会导致子实体畸形,死菇不但导致感染、绝产,病体还会感染其它培养基。集水槽里的流动水源,可以直接不断蒸发水分,从而提高拱棚内空气含水量,使拱棚有个持续稳定的湿度环境。在虫害防控方面,集水槽内的水,通过光线折射原理吸引害虫,从而起到灭虫的作用。另外,畦床地膜的铺设,有助于减少地漏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起到节水的目的。
[0071] (4)本发明的灰树花轻简化栽培方法,另外一个关键创新点在于小拱棚的搭建。小拱棚高度和宽度适宜,适用于林下种植这一特殊环境。拱棚搭建稳固,可以防止偶发的较大山风对施设造成的毁灭影响。小拱棚透气孔设计,大小适宜,位置高底搭配合理,既能保持棚内外新鲜空气的不间断互换,又能保证棚内水分的过快流失。同时防虫网也可以起到害虫的物理隔绝,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拱棚膜上设置通气孔透气窗,保证灰树花的正常发育同时达大减少每天掀膜透气等人力成本和透气帘。透气窗在原基分化和叶片伸展发育期,保证灰树花对大量新鲜空气的需求。透气孔(窗)防虫网设计,还能有效物理隔绝害虫侵入,从而降低虫害发生。
[0072] (5)本发明的灰树花轻简化栽培方法,将生产后的菌渣作为一种有机物料直接深翻到果园土壤中,既能肥土育林,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又能解决废弃木腐菌菌渣难以安全腐解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果品生产的优质高产,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效果,从而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附图说明
[0073] 图1为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后的灰树花产品形貌图;
[0074] 图2为改进前小拱棚的图片;
[0075] 图3为实施例1中大棚内的灰树花的图片;
[0076] 图4为工厂化栽培灰树花的照片;
[0077] 图5为工厂化栽培灰树花的放大图片;
[0078] 图6为工厂化栽培时产生的畸形菇;
[0079] 图7为工厂化栽培时产生的畸形菇放大图;
[0080] 图8为实施例1中小拱棚内栽培的灰树花的放大图一;
[0081] 图9为实施例1中小拱棚内栽培的灰树花的放大图二;
[0082] 图10为实施例1中林下拱棚的照片;
[0083] 图11为实施例1中拱棚内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84] 图12为对比例1的方法栽培后的灰树花产品形貌图;
[0085] 图13为对比例2的方法栽培后的灰树花产品形貌图;
[0086] 图中,1-集水槽,2-左封板,3-右封板,4-进水口,5-出水口,6-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8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88] 实施例1
[0089] 一种山区小片林地栽培灰树花轻简化栽培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90] (1)栽培场所选择,于山东省济南市西营镇上降甘村,海拔高度400-500米左右,选择在交通和补水方便,树龄在5年以上苹果树和板栗树杂交林,林间距为6米左右,呈不规则状。土壤结构为腐殖质较高的沙壤土,土壤厚度高于0.3米;
[0091] (2)菌种选择及菌袋生产:菌种来自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保存的鲁植栗蘑一号和引自河北迁西主栽品种栗仙一号。菌包来自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试验基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的出菇菌包;
[0092] (3)栽培畦的处理:选择林间距中心位置,取1.4米宽,长度约10米做畦,使用石灰划线,取线内表层土2~5cm对于畦床两侧作为畦沿,并压紧做齐,在深挖5-10cm作为栽培床的覆土,置于畦床外一处待消毒备用。平整好畦床底部,轻薄铺洒一层石灰,在铺设塑料薄膜铺,铺设完成后将薄膜边缘用土埋压于畦沿,将薄膜底间隔15~20cm用纸扎一个渗水孔;将用3%石灰拌土置于畦床底部的塑料薄膜上,铺土厚度约2-3cm,使用50wt%的咪鲜胺锰盐溶液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对栽培底部、畦壁进行喷洒消杀,然后后使用塑料布遮盖备用;
[0093] (4)畦床中心集水渗漏槽的制作及使用。集水槽1是直径为300mm的PVC管,长度为3.8米,取中间位置,锯成两半,使用大致呈半圆形的横切板(左封板和右封板)封胶住两头,胶封密实,经检查不漏水。在左封板2和右封板3上分别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接;在距离PVC材质的集水槽的管壁底部12~14cm处(右封板上沿),使用4分管焊接进水管和出水管,集水槽底部距边缘两侧28~30°位置,每间隔
15cm,设一个渗水孔,渗水孔直径为2cm(如附图11)。集水槽1上部敞口,将集水槽1按畦床长度方向水平置于畦床中心,并按拱棚长度梯次放置,集水槽1长度一般为3.8米(PVC管一般长度为3.8米),将集水槽之间的出进水口相互连接,放置水平高度微低于第一节,水流淌正常。拱棚尽头的出水口设置排水沟连接果园外渠。拱棚两头进出水口用土培实。
[0094] 渗水孔6位于集水槽1上距离集水槽1最底部位置的28~30°的位置处;相邻渗水孔6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渗水孔6之间的距离为15cm;渗水孔6的直径为1.5~2.5cm;
[0095] (5)覆土处理,将畦床5-10cm处的中层壤土作为备用土,一边翻堆一边向覆土上泼洒石灰粉拍碎搅拌,用薄膜密封堆闷处理1-2天,除掉薄膜晾堆,得到消毒后覆土;
[0096] (6)采用基地标准制作并发菌到达生育期的菌包作为到营养基质。将菌包脱袋后紧密排列在步骤(2)的栽培畦内集水槽两侧,将步骤(4)的消毒后的覆土覆在菌棒表层,覆土应低于集水槽1-2cm,覆土后浇一遍水,待水阴干后在补一层土,覆土厚度为1.5~2.0cm;
[0097] (7)小拱棚的搭建:铺菌完成后,在铺菌畦床上搭建小拱棚,小拱棚的宽度为1.4米cm,采用竹质拱架搭建,棚高约1.2米,由于山区的风大,拱架时插入较深,经纬处绑结实,稳固。拱架搭设完成后,按照棚体宽度计算两侧20度位置和60度位置,分别开一个直径为3cm的圆孔作为拱棚透气孔,计算距离拱棚两侧40-45度位置,每间距1米开设一个长约
20cm,宽约10cm的在大透气窗。使用尺寸适合的60目防虫网胶黏于透气孔和大透气窗上,大透气窗外部使用粘扣塑料膜,置于透气窗外缘。将制作好的棚膜遮盖在棚架之上,边缘使用土压实
[0098] (8)铺菌后使用50wt%的咪鲜胺锰盐溶液和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对栽培畦壁、地面、棚架进行喷洒消杀。铺菌后第5天打开棚膜,在交替使用上述药剂对畦床及外围进行噴施防控,喷药后用土压实棚膜边缘。
[0099] (9)栽培选择在夏季5月进行,此时天气转暖,地温自然升高,但山区晚上气温偏低,晚上要盖严棚膜,加盖草珊子。白天撤去草珊子,在日光充足时适当延长阳光直射畦面的时间。铺菌大约10-12天,基本达到生育高峰,此时开启水管,向水槽内灌洁净的山泉水,水管流速先高后低,大约2天以后,畦床内土壤湿度提高至75-85%时,降低补水,采用定时器控制水开启,每间隔6至8小时补水一次,每次50-60分钟,保持棚内空气的湿度达到70-90%。大约15-16天,原基出现,削去多余的原基,保持一个健硕原基,在原基周围铺几个直径2cm左右的光滑石头做底,防止叶片沾到泥土。大约18-20天左右,原基逐渐分化,灰树花对新鲜空气的不求不断加大,这时应打开大透气窗进行气体互换。出菇期应保留稀疏的散射光,避免强直射光;
[0100] (10)大约25-30天左右,灰树花菌盖的外沿白色的小白边颜色变暗,边缘稍向内卷曲,此时采摘。采收灰树花时,将两手伸平,插入子实体底下,在根的两边稍用力晃动,脆嫩菌根即断。一潮菇大约持续到40-50天采收完成后,应之后清理碎片及杂草等,在按照每4-6天喷施50wt%的咪鲜胺锰盐4.5wt%氯氰甲维盐乳油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控,在经过25天左右就可出下潮菇,在按照出菇步骤进行管理。
[0101] (11)产后菌渣轻简化处理:经过两潮出菇后,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添加占菌包重量0.3%的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建堆酵3个月;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配比为18:9:18的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匀后,采用秋深翻或者挖沟填埋的方法将发酵菌渣与复合肥的混合物翻入耕层中,菌渣、复合肥、微生物菌剂的体积比5:1:0.003;
[0102] (12)无害还田处理具体方法:以每株果树的树干为中心在树冠外缘挖深和宽为30~40cm的环状沟,将步骤11中的混合物埋于环状沟内,覆土遮盖即可。
[0103]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后,灰树花出菇期间各种病害发病率低于7%,灰树花生物转化率达85%以上,且灰树花子实体的商品成品率相对传统大棚栽培提高了30%。所产生副产品(菌渣)通过轻简化处理直接回归林地,减少对肥料的施用量,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用工量和肥料购置成本。而传统塑料大棚投入高,必须在面积较为宽阔的区域搭建,在6~8月的夏季高温期难以生产灰树花。
[0104] 对比例1
[0105] 一种灰树花的栽培方法,按现有工厂化的栽培方法进行。
[0106] 对比例2
[0107] 一种灰树花的栽培方法,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该方法不进行搭建矮棚,直接在林间进行排菌、出菇管理和采摘。
[0108] 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比例2的投入成本、产品收益见下表1见后文。
[0109] 以下是本发明的灰树花在栽培过程中、以及大棚栽培方式、工厂化栽培方式的收入与投资表,具体如下:
[0110] 1、设施投入:
[0111] 大棚按每亩7万:(管骨架3.5万、棚膜0.6万元、喷淋0.8万元、风机0.2万、卷帘机0.1万、遮阳网0.3万、防虫网0.3万,人工搭建1.2万元)
[0112] 林下拱棚:1.5万/亩(木质骨架0.2万元,集水槽0.5万元、棚膜0.45万元、防虫网0.2万元、人工0.15万元)
[0113] 2、当季投入对比
[0114] 大棚:菌包投入8.6万元(667平方米除去过道余400平方,每平方72袋,每袋3元计算)按折干后转化率60%计算,为17280斤,一般一级菇按30%的转化率为12000斤左右;
[0115] 拱棚:菌包投入10.8万元(667平米,实际利用超500平米,按500算,每平方72袋,每袋3元)按折干后转化率80%,产量28800斤,一般一级按菇60%计算为21000斤左右;
[0116] 工厂化栽培:以日本工厂化生产灰树花为例,工厂建设数额为5000万-2亿,使用成本高,国内用于工厂化生产的训话菌种目前没有,需要从日本高价购置,设施技术要求高,栽培技术难度较高。(本发明只做简要说明)。
[0117] 3、租地费用:大棚租地1000~1500元/亩,林下租地0~500元/亩/;
[0118] 4、当季人工操作对比:林下栽培由于栽培分散,略高于大棚栽培,但山区人工工资较低;
[0119] 5、商品率对比:林下氧气充足,商品性状优于大棚,转化率高于大棚20-25%;
[0120] 6、病虫害对比:大棚栽培,菌包铺设过于集中,杂菌及病虫害发生率较高。林下空气自然对流好,杂菌及病虫害低于大棚。本栽培方法防控措施得当,可以提早防控病虫害发生,效果明显。控制杂菌及病虫害发生率降较大棚低80%。
[0121] 1、设施投入:
[0122] 大棚按每亩7万:(镀锌钢管骨架3.5万、棚膜0.6万元、喷淋0.8万元、风机0.2万、卷帘机0.1万、遮阳网0.3万、防虫网0.3万,人工搭建1.2万元)
[0123] 林下拱棚:1.5万/亩(木质骨架0.2万元,集水槽0.5万元、棚膜0.45万元、防虫网0.2万元、人工0.15万元)
[0124] 2、当季投入对比
[0125] 大棚:菌包投入8.6万元(667平方米除去过道余400平方,每平方72袋,每袋3元计算)按折干后转化率60%计算,为17280斤,一般一级菇按30%的转化率为12000斤左右;
[0126] 拱棚:菌包投入10.8万元(667平米,实际利用超500平米,按500算,每平方72袋,每袋3元)按折干后转化率80%,产量28800斤,一般一级按菇60%计算为21000斤左右;
[0127] 工厂化栽培:以日本工厂化生产灰树花为例,工厂建设数额为5000万-2亿,使用成本高,国内用于工厂化生产的训话菌种目前没有,需要从日本高价购置,设施技术要求高,栽培技术难度较高。(本发明只做简要说明)。
[0128] 3、租地费用:大棚租地1000~1500元/亩,林下租地0~500元/亩/;
[0129] 4、当季人工操作对比:林下栽培由于栽培分散,略高于大棚栽培,但山区人工工资较低;
[0130] 5、商品率对比:林下氧气充足,商品性状优于大棚,转化率高于大棚20-25%;
[0131] 6、病虫害对比:大棚栽培,菌包铺设过于集中,杂菌及病虫害发生率较高。林下空气自然对流好,杂菌及病虫害低于大棚。本栽培方法防控措施得当,可以提早防控病虫害发生,效果明显。控制杂菌及病虫害发生率降较大棚低80%。
[0132] 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投入成本及产品收益分析
[0133]
[0134]
[0135] 备注说明:1、一级菇要求:外形圆整,直径大于20厘米,叶片分化较好,色泽深灰;二级菇要求:外形较圆整,直径10-20厘米,色泽较浅,分化一般;三级菇要求:外形较差,直径小于10厘米,叶片分化差。
[0136] 2、价格:按一级菇30元,二级菇20元,三级菇15元计算,以上价格为市场价。
[0137] 按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比例2的方法栽培后的灰树花品质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林下矮棚出菇,朵形元整,色泽较好,商品性状高。图2中大棚半覆土出菇,色泽较差,但叶片分化层次较好。
[0138] 图3中工厂化菇房栽培,环境不易控制,由于二氧化浓度过高等原因,畸形发生率较高。(以上的图1~图3来源于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食用菌栽培中试基地)。
[0139]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明显提高灰树花的品质,出菇整齐,并且投入成本低,管理轻减方便,收入高。
[0140]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小拱棚所种植的灰树花,其每平方米产值为对比例1中产值的2倍左右,是对比例2中产值的1.49倍左右;并且本发明中无论是设施还是人工投入远远小于对比例1、对比例2,本发明中的设施总投入仅仅1.5万元,对比例2中需要投入7万元,对比例1中需要投入的资金达到5000万以上;从人工投入来看,本发明中人工投入少,对比例1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资金,对比例2中的人工投入资金也远远高于本发明;
[0141] 从每平方的产量来看,本发明中每平方产量达到了65.4斤,对比例1中的产量仅仅33斤,对比例2中的产量为51斤;本发明的产量远远高于对比例1、2中的产量。除此之外,本发明中的灰树花的外观品质、色泽等也要强于对比例1、2,并且本发明中的畸形菇少,而对比例2中由于环境不易控制,所产生的畸形菇较多。
[0142] 实施例2
[0143]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0144] (5)将到达生育期的菌棒使用较高浓度石灰水溶液浸泡消毒,在菌种中央位置开一个小口直径2-3厘米的V型口,口朝上,交错排于栽培畦内,使用药剂进行综合防控;
[0145] (6)经过3-5天左右,开启水泵向开口集水槽蓄水,待集水槽内水漫后,降低水量,保持补给,大约7~8天后处原基出现,少量开启拱棚透气窗,随着原基增大,叶片不断伸展,此时将透气窗全部开启,大约20-25天,子实体不断增大,待边缘生长线消失时,及时予以采收。在使用药剂综合防控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下一潮菇管理。
[0146] (7)出菇完成后,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添加占菌包重量0.3%的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建堆酵3个月;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配比为18:9:18的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匀后,采用秋深翻或者挖沟填埋的方法将发酵菌渣与复合肥的混合物翻入耕层中,菌渣、复合肥、微生物菌剂的体积比5:1:0.003。
[0147] 实施例3
[0148]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0149] (9)产后菌渣轻简化处理:经过两潮出菇后,将采收后的菌包从畦内挖出粉碎,添加占菌包重量0.3%的微生物菌剂,建堆酵3个月;堆酵完成后,将菌渣与配比为18:9:18的高氮、高钾、中磷的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匀后,均匀撒进果园土壤中,菌渣、复合肥、微生物菌剂的体积比5:1:0.003。
[0150] 以上是本发明创造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也可以使用本方法进行其他的菇种(如大球盖菇、双孢菇、香菇)等的栽培。任何未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