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飞机类型 / 飞行器 / 尾翼 / 一种新型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一种新型扇叶、尾翼扇结构

阅读:3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新型扇叶、尾翼扇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新型扇叶、 尾翼 及 风 扇结构,其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所述扇叶主体由背风面和导风面构成的长型体,所述背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前端 位置 处设有扇叶断流槽,该扇叶断流槽设在背风面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的一侧为前背风面,另一侧为后背风面。本发明可有效地降低扇叶的转 动能 耗,同时降低使用噪音,显著地改善扇叶的使用性能。,下面是一种新型扇叶、尾翼扇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所述扇叶主体(1)由背面(11)和导风面(12)构成的长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为设在扇叶主体(1)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12)为设在扇叶主体(1)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11)前端位置处设有扇叶断流槽(13),该扇叶断流槽(13)设在背风面(11)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13)的一侧为前背风面(111),另一侧为后背风面(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呈弧形,该扇叶断流槽(113)位于背风面(11)前侧的1/5-1/3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断流槽(13)位于前背风面(112)一侧部分的内壁为断截壁(121),位于后背风面(112)一侧部分的内壁为导风壁(122),所述导风壁(122)呈凸起弧形状结构,该导风壁(122)切线与扇叶主体(1)的安装平线L呈1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呈S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风面(112)低于前背风面(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为中空体,该扇叶主体(1)的前侧部分为进风侧(14),该进风侧(14)为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部分形成的较厚圆弧状结构部分,扇叶主体(1)的另一侧部分为导风侧(15),该导风侧(15)为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后侧部分形成的逐渐变薄的弧状结构部分,使扇叶主体(1)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形成倾斜式弯曲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14)由扇叶主体(1)截面上一侧呈弧形凸起的切风边(141)、切风边(141)上侧的上过度面(142)和切风边(141)下侧的下过度面(143)组成,所述上过度面(142)为切风边(141)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背风面(11)的光滑平面,下过度面(143)为切风边(141)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导风面(12)的光滑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状,使扇叶主体(1)前侧形成连续进风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使扇叶主体(1)前侧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侧(15)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弧形相交、形成由厚至薄的片状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的中空内设有加强筋(18)。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一端的中空位置形成一个安装配合口(16)。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的背风面(11)上设有装配孔(17),该装配孔(17)位于扇叶断流槽(13)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的进风侧(14)较厚的圆弧状结构大小与导风侧(15)宽度呈正比、与导风侧(15)的倾斜角度呈反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上,定义扇叶主体(1)的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扇叶主体(1)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12)前侧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11)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的背风面(11)弧面相切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12)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的导风面(12)弧面相切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
此时,所述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
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
36.1°、-20.2°、-13.6°、-10.8°、-9.3°、0°、12.7°、46.8°、8.3°;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
24.1°、-6.7°、8.6°、9.7°、4.2°、-4°、-12.8°、-45.5°、-7.7°。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上,定义扇叶主体(1)的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其扇叶主体(1)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12)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11)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背风面(11)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12)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的导风面(12)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
此时,所述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
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
36.1°、-20.2°、-13.6°、-10.8°、-9.3°、0°、12.7°、23.1°、31.4°;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
24.1°、-6.7°、8.6°、9.7°、4.2°、-4°、-12.8°、-21.5°、-30.3°。
17.一种扇叶的尾翼,包括尾翼本体(2),所述尾翼本体(2)由翼部(21)和连接部(2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21)为设在扇叶本体(1)一侧的风页,该翼部(21)通过连接部(22)与扇叶本体(1)对接呈折角式结构,所述连接部(22)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1)相对应,尾翼本体(2)或和连接部(22)的上侧设有与扇叶本体(1)上的扇叶断流槽(13)对应的尾翼断流槽(23),该尾翼断流槽(23)的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断流槽(13)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扇叶的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本体(2)为中空体,所述连接部(22)设在翼部(21)一侧,该连接部(22)的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1)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连接部(22)的一侧设有凸起固定件(24),该凸起固定件(24)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1)中空的安装配合口(16)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扇叶的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21)底部厚、尾部薄,且翼部(21)的内侧面为斜面。
20.一种风扇结构,包括转动电机(31)、转动主体(32)、连接杆(33)和扇叶(34),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4)为上述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新型扇叶,所述连接杆(33)的大小形状与扇叶本体(1)截面的中空形状大小相对应,该扇叶(34)通过扇叶本体(1)一端中空位置与连接杆(33)紧密配合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为方形结构,所述扇叶本体(1)中空体截面形状为方形。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4)一端与转动主体(32)的连接侧面形状大小相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体(32)为转动电机(31)上转子的转动外壳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4)还包括有权利要求17-19任一所述的尾翼。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扇叶、尾翼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能和降噪功能的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使用吊扇来降温,特别是夏季的时候屋顶上面有一个吊扇挂着,它就能够最大化的散发出凉风,让室内达到降温,解决人们室内闷热或通风的效果;但对于大空间的家居、公共场所或厂房,普通的吊扇不从心,需要大型电风扇来解决,但大型电风扇由于扇叶尺寸大,功率要求较高,由此,也导致能耗高、噪音大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风扇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降能和降噪功能的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0004] 一种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所述扇叶主体由背风面和导风面构成的长型体,所述背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前端位置处设有扇叶断流槽,该扇叶断流槽设在背风面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的一侧为前背风面,另一侧为后背风面。
[0005]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断流槽的截面呈弧形,该扇叶断流槽位于背风面前侧的1/5-1/3位置处。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断流槽位于前背风面一侧部分的内壁为断截壁,位于后背风面一侧部分的内壁为导风壁,所述导风壁呈凸起弧形状结构,该导风壁切线与扇叶主体的安装平线L呈15-35°。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断流槽的截面呈S形。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风面低于前背风面。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为中空体,该扇叶主体的前侧部分为进风侧,该进风侧为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部分形成的较厚圆弧状结构部分,扇叶主体的另一侧部分为导风侧,该导风侧为背风面和导风面后侧部分形成的逐渐变薄的弧状结构部分,使扇叶主体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形成倾斜式弯曲结构。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侧由扇叶主体截面上一侧呈弧形凸起的切风边、切风边上侧的上过度面和切风边下侧的下过度面组成,所述上过度面为切风边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背风面的光滑平面,下过度面为切风边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导风面的光滑平面。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状,使扇叶主体前侧形成连续进风式结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使扇叶主体前侧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侧由背风面和导风面弧形相交、形成由厚至薄的片状体。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的中空内设有加强筋。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一端的中空位置形成一个安装配合口。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的背风面上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位于扇叶断流槽位置处。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的进风侧较厚的圆弧状结构大小与导风侧宽度呈正比、与导风侧的倾斜角度呈反比。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上,定义扇叶主体的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扇叶主体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前侧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的背风面弧面相切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的背风面弧面相切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此时,所述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36.1°、-20.2°、-13.6°、-10.8°、-9.3°、0°、12.7°、46.8°、8.3°;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24.1°、-6.7°、8.6°、9.7°、4.2°、-4°、-12.8°、-45.5°、-7.7°。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上,定义扇叶主体的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其扇叶主体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背风面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背风面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此时,所述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36.1°、-20.2°、-13.6°、-10.8°、-9.3°、0°、12.7°、23.1°、31.4°;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24.1°、-6.7°、8.6°、9.7°、4.2°、-4°、-12.8°、-21.5°、-30.3°。
[0020] 一种扇叶的尾翼,包括尾翼本体,所述尾翼本体由翼部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翼部为设在扇叶本体一侧的风页,该翼部通过连接部与扇叶本体对接呈折角式结构,所述连接部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相对应,尾翼本体或和连接部的上侧设有与扇叶本体上的扇叶断流槽对应的尾翼断流槽,该尾翼断流槽的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断流槽相同。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尾翼本体为中空体,所述连接部设在翼部一侧,该连接部的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凸起固定件,该凸起固定件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中空的安装配合口对应。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翼部底部厚、尾部薄,且翼部的内侧面为斜面。
[0023] 一种风扇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主体、连接杆和扇叶,所述扇叶为上述的新型扇叶,所述连接杆的大小形状与扇叶本体截面的中空形状大小相对应,该扇叶通过扇叶本体一端中空位置与连接杆紧密配合固定。
[0024]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方形结构,所述扇叶本体中空体截面形状为方形。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一端与转动主体的连接侧面形状大小相对应。
[0026]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主体为转动电机上转子的转动外壳
[0027]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还包括有上述的尾翼。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9] 1、本发明的扇叶断流槽,该扇叶断流槽可有效地将进入扇叶上的风在断流槽位置处脱离扇叶,进而有效地降低扇叶的转动能耗,同时降低使用噪音,显著地改善扇叶的使用性能。
[0030] 2、本发明的后背风面低于前背风面,且扇叶断流槽的导风壁呈凸起弧形状结构,由此使进入扇叶上的风在断流槽上更好地分离,避免进风吸附在扇叶上,增加扇叶的转动负荷,进而增加能耗。
[0031] 3、本发明的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角状,由此有效地降低扇叶的阻风性能,进而降低扇叶转动能耗,同时提高扇叶的转动率,有效地改善使用性能。
[0032] 4、本发明的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由此,使扇叶主体前侧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因此可进一步降低阻风性能,进而进一步降低扇叶转动能耗,提高扇叶的转动率,更有效地改善使用性能。
[0033] 5、本发明的尾翼设有尾翼断流槽,该尾翼断流槽有效地将进入尾翼上的风在尾翼断流槽位置处脱离扇叶,进而有效地降低尾翼的能耗,同时降低噪音,显著地改善尾翼的使用性能。
[0034] 6、本发明尾翼的翼部的内侧面为斜面,因此有效增加扇叶的引风效果,使应用在风扇上可有效增加风扇的风量,提高风扇的使用性能。
[0035] 7、本发明风扇的扇叶通过连接杆与扇叶中空体形成的安装配合口快速配合,安装简单、便捷,可有效增加其风扇的使用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36] 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扇叶及尾翼结构,可以改善扇叶的强度和扇叶的空气动力,以提高风扇的风量以及能效,该扇叶和尾翼的断流槽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风扇运转负荷,提高风扇转动效率,同时降低风扇运行时的噪音,改善噪音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扇叶的俯视图。
[0039] 图3为图2的截面图。
[0040]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41] 图5和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安装有尾翼的扇叶结构示意图。
[0043] 图8和图9为实施例1尾翼与扇叶的安装示意图。
[0044]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扇叶的原理示意图。
[0045]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风扇中的转动电机、转动主体、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3为图12的安装示意图。
[0048]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50] 实施例1:
[0051]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所述扇叶主体1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构成的长型体,所述背风面11为设在扇叶主体1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12为设在扇叶主体1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11前端位置处设有一扇叶断流槽13,该扇叶断流槽13设在背风面11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13的一侧为前背风面1121,另一侧为后背风面112。
[0052] 实施例中,所述扇叶主体1为呈倾斜角度设置的中空体,该扇叶主体1的前侧部分为进风侧14,该进风侧14为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部分形成的较厚圆弧状结构部分,扇叶主体1的另一侧部分为导风侧15,该导风侧15为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后侧部分形成的逐渐变薄的弧状结构部分,使扇叶主体1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形成倾斜式弯曲结构。
[0053] 所述进风侧14由扇叶主体1截面上一侧呈弧形凸起的切风边141、切风边141上侧的上过度面142和切风边141下侧的下过度面143组成,所述上过度面142为切风边141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背风面11的光滑平面,下过度面143为切风边141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导风面12的光滑平面。所述导风侧15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弧形相交、形成由厚至薄的片状体。
[0054] 所述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呈弧形,如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呈S形,具体的说,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为斜置的S形光滑面,该S形的弯曲弧度较小,这样利于进入扇叶上的风在扇叶主体1上容易脱落,避免风吸附在扇叶的背风面12,以致可降低扇叶转动的能耗,提高使用性能。进一的,所述扇叶断流槽113位于背风面11前侧的1/5-1/3位置处,该扇叶断流槽13位于前背风面112一侧部分的内壁为断截壁121,位于后背风面112一侧部分的内壁为导风壁122,所述断截壁121为凹弧形,该断截面将沿着背风面112进入的风进行拦截,然后通过导风壁122导离背风面12,所述导风壁122呈凸起弧形状结构,这样可降低风阻,该导风壁
122切线与扇叶主体1的安装水平线L呈15-35°。
[0055] 为使进入扇叶上背风面11的风更容易脱落背风面112,所述后背风面112低于前背风面112,具体的,在相对于安装水平线L上,所述靠近扇叶断流槽13一侧后背风面112的最高点位置低于靠近扇叶断流槽13另一侧位置的前背风面1121的2-5mm。
[0056] 所述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如同奶嘴状结构,使扇叶主体1前侧进风侧14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在应用时,当扇叶转动时,风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进入,由于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因此,风首先在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的弧形凸起状结构处进入,此时,风阻力被前侧的弧形凸起状结构(即切风边141位置)进行第一次分散,其余的由上下两侧分别进入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进入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时,在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的弧形状结构(即上过度面142和下过度面143位置)作用下形成二次分散风阻力,然后再进入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这样就形成二次分散风阻功能,风经过二次阶梯式分散风阻后进入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时,将有效地降低了风的阻力,即降低扇叶的转动阻力,由此提高使用性能。
[0057] 为了增强扇叶的强度,由此更好地利用在大型风扇吊扇上,所述扇叶主体1的中空内设有加强筋18。
[0058]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扇叶主体1一端的中空位置形成一个安装配合口16,所述扇叶主体1的背风面11上设有装配孔17,该装配孔17用于安装尾翼时,利用螺丝将尾翼固定在扇叶主体1的尾端,为了避免装配螺丝外露容易产生的阻力和噪音,该装配孔17位于扇叶断流槽13位置处。
[0059] 所述扇叶主体1的进风侧14较厚的圆弧状结构大小与导风侧15宽度呈正比、与导风侧15的倾斜角度呈反比,应用时,所述进风侧14和导风侧15根据扇叶应用在风扇的大小及功率来制定其进风侧14的厚度和导风侧15长度、及倾斜角度。
[0060]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扇叶的技术特点,以下再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所述扇叶主体1上,定义扇叶主体1的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Q1为扇叶安装倾斜度,其扇叶主体1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12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11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背风面11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12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导风面12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此时,所述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Q1为8-15°;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36.1°、-20.2°、-13.6°、-10.8°、-9.3°、0°、12.7°、23.1°、31.4°;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24.1°、-6.7°、8.6°、9.7°、4.2°、-4°、-12.8°、-21.5°、-30.3°。
[0061]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扇叶的尾翼,包括尾翼本体2,所述尾翼本体2由翼部21和连接部22组成,所述翼部21为设在扇叶本体1一侧的风页,该翼部21通过连接部22与扇叶本体1对接呈折角式结构,所述连接部22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1相对应,尾翼本体2或和连接部22的上侧设有与扇叶本体1上扇叶断流槽13对应的尾翼断流槽23,该尾翼断流槽23的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断流槽13相同。
[0062] 实施例中,所述尾翼本体2为中空体,所述连接部22设在翼部21一侧,该连接部22的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1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连接部22的一侧设有凸起固定件24,该凸起固定件24形状大小与扇叶本体1中空的安装配合口16对应,由此使尾翼21通过连接部22的凸起固定件24与扇叶本体1形成紧密配合结构。所述翼部21底部厚、尾部薄,且翼部21的内侧面为斜面,由此形成引风面。
[0063] 所述尾翼的具体应用是:参照图7和图9所示的,该尾翼通过连接部22的凸起固定件24与扇叶主体1的安装配合口16对应紧密配合固定,由此形成具有尾翼的扇叶结构,该扇叶通过尾翼,可更好地增加扇叶的风量,及扩大送风范围。
[0064] 一种应用上述扇叶和尾翼的风扇结构,参照图10至图13所示,包括转动电机31、转动主体32、连接杆33和扇叶34,所述扇叶34为包括有上述扇叶本体1和尾翼2的新型扇叶,所述连接杆33的大小形状与扇叶本体1截面的中空形状大小相对应,该扇叶34通过扇叶本体1一端(如中空位置的中空孔)与连接杆33紧密配合固定。
[0065] 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结构的连接杆33为方形结构,所述扇叶本体1中空体截面形状为方形,即使连接杆33与扇叶本体1侧面的中空孔(即安装配合口16)紧密配合,然后采用螺丝或焊接固定。所述扇叶34一端与转动主体32的连接侧面形状大小相对应。即扇叶34一侧呈圆弧形,该圆弧形的大小与转动主体32侧面相对应。所述转动主体32为转动电机31上转子的转动外壳。
[0066] 上述的扇叶本体1和尾翼2均可采用型材制作而成,所述安装配合口16由制作扇叶本体1时,与内腔(即中空)一同制成而成,即所述安装配合口16为中空结构的扇叶本体1的中空孔,该中空孔作为与尾翼配合的安装对接口;所述凸起固定件24由制作尾翼时,与尾翼内腔(即中空)上一体制成,当然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如采用方形型材安装在尾翼中空位置处。
[0067] 本发明应用时,当转动电机31驱动扇叶旋转时,风从扇叶前端的海豚嘴形进入(即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的前侧相交位置处进入),形成背风(背风面11上的风)和正风(即导风面12上的风,也就是需利用于纳凉的风),其中背风通过扇叶断流槽13时,背风被扇叶断流槽1拦截,不跟着下降曲线(即导风面12的倾斜弧面)的弧度方向流动,减小扇叶的风阻和降低产生的噪音,同理,尾翼的尾翼断流槽23也可以改善扇叶的空气动力,减小尾翼的风阻和降低产生的噪音,以提高风扇的风量以及能效,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风扇运行时的噪音。
[0068] 实施例2:
[0069] 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角状,如同海豚嘴型结构,使扇叶主体1前侧进风侧14形成连续进风式结构,其余同上实施例。
[0070]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扇叶的技术特点,以下再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所述扇叶主体1上,定义扇叶主体1的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扇叶主体1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12前侧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11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的背风面11弧面相切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12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的导风面12弧面相切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此时,所述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36.1°、-20.2°、-13.6°、-10.8°、-9.3°、0°、12.7°、46.8°、8.3°;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24.1°、-6.7°、8.6°、9.7°、4.2°、-4°、-12.8°、-45.5°、-7.7°。
[0071] 在应用时,当扇叶转动时,风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进入,由于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角状,因此,风首先在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呈弧形尖角状位置处进入(即切风边141位置进入),由上下两侧分别进入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但风进入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时,在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的弧形状结构(即上过度面142和下过度面143位置)作用下逐渐减弱,将有效地降低了风的阻力,即降低扇叶的转动阻力,由此提高使用性能。
[00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