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鱼道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螺旋上升池式鱼道 CN201310376941.0 2013-08-27 CN103437333B 2015-07-08 黄维; 吴宏荣; 任奎; 张叶林; 梁金球
发明涉及一种螺旋上升池式鱼道。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占用场地小的螺旋上升水池式鱼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上升水池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在大坝下游侧筑有竖直向上的环柱式结构,该环柱式结构高程与坝顶高程相当,沿环柱式结构外壁或内壁四周按计算坡度螺旋布置水池式鱼道,该鱼道由下游水位逐级上升至上游水位处。本发明适用于水利工程,尤其是解决中低水头大坝水生生物的洄游问题。
102 自动位抬升式鱼道 CN201410309177.X 2014-07-02 CN104099910A 2014-10-15 郭红民; 覃闪; 陈昌杰; 谢雷; 何志恒; 孙金猛
一种自动位抬升式鱼道,它包括阶梯状设置的三级鱼室,第一级鱼室的进水墙内侧安装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虹吸管,第一级鱼室的出水墙外侧安装有第二虹吸管;第二级鱼室与第二连通器连通,第二绞式启闭与第二过鱼闸孔相配合,第二级鱼室的出水墙上开设有第三过鱼闸孔;第三级鱼室的出水墙下部开设的出鱼孔上安装有翻板闸门;第一级鱼室上端高度高于第三级鱼室上端高度。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水位抬升式鱼道,可以解决现有鱼道的问题,长度较短,便于布置,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对水库上下游水头大小及库水位的变化适应性好;水位自动抬升,节省鱼通行时所需体,适于大小不同鱼通过;整个鱼道可自动运行,无需额外动力,节省能源
103 百叶栅压旋转鱼道 CN201410326342.2 2014-07-10 CN104060587A 2014-09-24 张洪雨; 刘杨; 郑天驹; 冀楠; 付海彬; 苏小杰; 白天华; 张鑫; 李晓旭; 郑旦旦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百叶栅压旋转鱼道,主要包括旋转阀,控制机构及管道三部分。此鱼道用于连接高头拦河建筑物的上下游,鱼类由其中从下游洄游到上游。该鱼道旋转阀上布置有对称的四个叶片,每个叶片上布置有若干单向开启的小叶栅,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对小叶栅开启的度来控制旋转阀旋转速度,从而控制管道中水流的流速,满足不同鱼类的洄游需求。本发明打破了传统鱼道流速不稳定以及只能提供唯一流速的模式,适应于大坝水头变化的情况,过鱼效率高,且在布置较为灵活,对下游地形要求较低,保证了鱼类洄游产卵及鱼类的洄游环境。
104 鱼道结构及集鱼方法 CN201210258990.X 2012-07-25 CN102747715B 2014-07-23 职小前; 李亚农; 王泽溪; 张连明; 蒋红; 郎建; 陈静; 周小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道结构及集鱼方法,便于对鱼道进行观测,研究以及可快捷方便的集鱼。该鱼道结构主要是将其中一个池室单元作为观测区池室,观测区池室内设置有导鱼板,导鱼板与观测墙壁之间形成过鱼间隙,过鱼间隙对应的观测墙壁上设置有第一观测窗,导鱼板位于上游的一端与支撑墙壁之间连接有上游拦鱼栅,导鱼板位于下游的一端与支撑墙壁之间连接有下游拦鱼栅。导鱼板位于上游侧的一端与观测墙壁之间设置有鱼道上游闸;导鱼板的上游侧对应的观测墙壁的外侧设置有带有入口的集鱼池,集鱼池的入口处设置有集鱼池入口闸门,当鱼道上游闸门关闭且集鱼池入口闸门开启时,过鱼间隙与集鱼池保持连通,从而可进行集鱼。
105 鱼道结构及集鱼方法 CN201210258990.X 2012-07-25 CN102747715A 2012-10-24 职小前; 李亚农; 王泽溪; 张连明; 蒋红; 郎建; 陈静; 周小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道结构及集鱼方法,便于对鱼道进行观测,研究以及可快捷方便的集鱼。该鱼道结构主要是将其中一个池室单元作为观测区池室,观测区池室内设置有导鱼板,导鱼板与观测墙壁之间形成过鱼间隙,过鱼间隙对应的观测墙壁上设置有第一观测窗,导鱼板位于上游的一端与支撑墙壁之间连接有上游拦鱼栅,导鱼板位于下游的一端与支撑墙壁之间连接有下游拦鱼栅。导鱼板位于上游侧的一端与观测墙壁之间设置有鱼道上游闸;导鱼板的上游侧对应的观测墙壁的外侧设置有带有入口的集鱼池,集鱼池的入口处设置有集鱼池入口闸门,当鱼道上游闸门关闭且集鱼池入口闸门开启时,过鱼间隙与集鱼池保持连通,从而可进行集鱼。
106 鱼道进口补系统 CN201210258976.X 2012-07-25 CN102747714A 2012-10-24 职小前; 李亚农; 王泽溪; 张连明; 蒋红; 郎建; 陈静; 周小波; 兰岗
发明公开了一种诱鱼效果较好的鱼道进口补系统。该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池,补水池上连接有补水总管,所述补水总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补水分管,所述补水分管上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该补水系统采用分段补水的方式,可以对鱼道进口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补水,从而使整个鱼道进口的水流流速同时发生变化,不会破坏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能够保持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稳定,从而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口的诱鱼效果较好,而且采用多个补水支管补水,每个补水支管的出口处流速都不会太大,不会对鱼道的流速造成太大的影响,进而也不会影响鱼类的上溯,不会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适合在鱼道领域推广应用。
107 悬臂式鱼道 CN201621128997.X 2016-10-17 CN206090488U 2017-04-12 曾海钊; 刘跃; 张清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悬臂式鱼道。悬臂式鱼道,包括鱼道槽、支撑结构,所述鱼道槽固定设置在支撑结构上,还包括多根拉锚杆,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拉力锚杆悬空固定设置在边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低施工量的悬臂式鱼道。
108 一种用于鱼道的双控双闸、鱼道及控制方法 CN202311279102.7 2023-09-28 CN117306447A 2023-12-29 叶雅思; 刘晓平; 瞿超雄; 张家强; 任启江; 刘双名; 廖学进; 钟真龙; 李金朋; 苏天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鱼道的双控双闸、鱼道及控制方法,闸门包括设置有隔流墩的鱼道本体,隔流墩将鱼道本体的出口端分隔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闸门和第一活动闸门,第一固定闸门设置在第一流道的底部,第一固定闸门的底部设置有底孔,第一活动闸门相对第一固定闸门上下移动以调节底孔流量,第二流道内设置有第二固定闸门和第二活动闸门,第二固定闸门设置在第二流道的底部,第二活动闸门相对第二固定闸门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二活动闸门顶部流量。本发明既能调整鱼道需求流量,又能兼顾鱼类特性使鱼类顺利通过;从而实现鱼道的流量可控,节约鱼道运行流量,为后期的智慧鱼道建设提供硬件支撑
109 一种隔板式鹅卵石鱼道及鱼道的计算方法 CN201710281990.4 2017-04-26 CN107044113A 2017-08-15 任苇; 王君利; 李天宇; 侯晓云; 崔圣伟
发明涉及一种隔板式鹅卵石鱼道及鱼道的计算方法,一种隔板式鹅卵石鱼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多组隔板,每组所述隔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隔板之间设置有供鱼儿通过的间隙,多组所述隔板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多个不均匀分布的鹅卵石。本发明在隔板之间不均匀设置有多个鹅卵石,该鹅卵石能够达到仿自然的目的。本发明相邻两隔板之间交错设置,形成Z字形通道,达到控制流的流速和流态的要求,过鱼效果较好。本发明将原有的呈坡度设置的底板更换成台阶式,较好的控制了水流的流速,使鱼儿能够安全的通过。
110 一种感潮河段鱼道进口设计方法和鱼道进口 CN201611034772.2 2016-11-23 CN106759164A 2017-05-31 白音包力皋; 穆祥鹏; 许凤冉; 刘慧; 陈兴茹; 王秀英; 姜付仁
发明涉及一种感潮河段鱼道进口设计方法和鱼道进口,步骤为:典型潮过程选择;潮水位计算;鱼道进口断面水特性计算;鱼道进口布置及水位设计;确定鱼道进口各参数。本发明利用潮汐流原理和感潮河段水力特性,建立潮感河段的涨潮落潮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各类潮差和潮水位变化情况,再通过鱼道进口断面水力特性计算确定各种潮位的最佳鱼道入口位置,以适应不同潮汐流的流量、流向和水位变化,提高鱼道过鱼效率,降低河口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的阻隔影响,对于保护或修复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11 竖缝式鱼道改造为动隔板式鱼道的改造方法 CN202310276071.3 2023-03-20 CN116411549A 2023-07-11 姜昊; 周天; 王宇亮; 于晓阳; 鲁威志; 李鲲; 段明; 乔晔; 黄晋; 古聪; 耿海鸥
发明一种竖缝式鱼道改造为动隔板式鱼道的改造方法,包括:a)进鱼口向下游延伸;b)出鱼口改建为横向开启闸;c)池室间增加可自动控制的消能挡板;当原鱼道的缺陷是由于上下游位发生变化造成的,则需要进行a)进鱼口向下游延伸,b)出鱼口改建为横向开启闸门两项改造;当原鱼道的缺陷是由于出现新的低泳速过鱼种类时,采用c)池室间增加自动控制的消能挡板方法进行改进;当原鱼道同时出现以上两种问题时,同时采用a),b)和c)方法进行改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了竖缝式鱼道改造的方法;鱼道出口的改造设计方法和新的体型;鱼道入口的改造方法;以上方法和体型对鱼类通过效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12 一种水电工程竖缝式鱼道及鱼道评价系统 CN202211488007.3 2022-11-25 CN115748573A 2023-03-07 戴会超; 谭均军; 郑铁刚; 贾明睿; 毛劲乔; 戎贵文; 蒋定国; 刘振彪; 王渊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工程竖缝式鱼道及鱼道评价系统,包括鱼道本体以及设置于鱼道内的优化组件,鱼道本体包括:侧壁以及设置于侧壁上的隔板结构,隔板结构将鱼道本体分成常规室以及转弯段,隔板结构包括长隔板和短隔板,长隔板与短隔板相对设置,长隔板与短隔板之间预留有池室竖缝,常规室以及转弯段之间通过池室竖缝相互连通,鱼道本体还包括与常规室相通的入口以及出,入口包括高流速入口和低流速入口,鱼道本体包括高流速鱼道和低流速鱼道,高流速入口设置于高流速鱼道的一端,低流速入口设置于低流速鱼道的一端。本发明建立了鱼道水流结构优劣的评价方法与基准,为其水设计与体型改进研究提供生物学依据。
113 一种鱼道进口补系统、鱼道及补水方法 CN202010203806.6 2020-03-20 CN111254889A 2020-06-09 李君涛; 王鑫; 李延伟; 普晓刚; 金辉; 李华国; 张明; 郝媛媛; 王艳华; 齐春风
发明提供一种鱼道进口补系统、鱼道及补水方法,所述鱼道进口补水系统包括鱼道槽身、伸出所述鱼道槽身并延伸出河岸的斜向鱼道进口、以及穿设于斜向鱼道进口中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连通尾水水流区域;所述鱼道进口补水方法为,在河岸沿岸的鱼道槽身上衔接延伸出河岸的斜向鱼道进口,并于所述斜向鱼道进口上设置补水管,由所述补水管将尾水水流区域的尾水引入斜向鱼道进口,对所述斜向鱼道进口补水。本发明采用该补水系统,能够利用尾水对鱼道进口进行补水,以解决从上游水库直接取水,浪费水资源,降低水发电效率,且补水涵管线路较长,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114 一种感潮河段鱼道进口设计方法和鱼道进口 CN201611034772.2 2016-11-23 CN106759164B 2019-05-17 白音包力皋; 穆祥鹏; 许凤冉; 刘慧; 陈兴茹; 王秀英; 姜付仁
发明涉及一种感潮河段鱼道进口设计方法和鱼道进口,步骤为:典型潮过程选择;潮水位计算;鱼道进口断面水特性计算;鱼道进口布置及水位设计;确定鱼道进口各参数。本发明利用潮汐流原理和感潮河段水力特性,建立潮感河段的涨潮落潮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各类潮差和潮水位变化情况,再通过鱼道进口断面水力特性计算确定各种潮位的最佳鱼道入口位置,以适应不同潮汐流的流量、流向和水位变化,提高鱼道过鱼效率,降低河口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的阻隔影响,对于保护或修复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15 涵洞式鱼道 CN201720951141.0 2017-08-01 CN207062905U 2018-03-02 郭舒琨; 蒋文翠; 杨靖; 李飞; 雷志游
一种涵洞式鱼道,包括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之间通过洞室段连通;上游连接段中,上游防冲槽的底板末端通过护底板与铺盖板连接,上游防冲槽和护底板两侧安装有上游护坡,铺盖板两侧安装有上游翼墙,上游护坡通过上游翼墙与洞室段的鱼道进口连接;鱼道进口处安装有伸缩式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洞式鱼道,可以解决现有涵洞无法使鱼类顺利洄游的问题,具有防冲和防渗作用,还能确保下游河床和边坡稳定。
116 竖井式鱼道 CN201520153841.6 2015-03-18 CN204662381U 2015-09-23 苏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式鱼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投入成本低的竖井式鱼道,以降低鱼类洄游难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该鱼道包括矩形竖井,矩形竖井内设有若干中转池,所述中转池布置于矩形竖井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端的中转池竖直向上间隔布置,矩形竖井长度方向两端相邻的两个中转池通过U型渠相连,U型渠进口连通一端中转池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另一端中转池的中上方。
117 蜂巢鱼道 CN201621175766.4 2016-11-03 CN206128019U 2017-04-26 潘延鑫; 井思媛; 朱建国; 孔伟程; 刘威; 徐源; 尧小婷
蜂巢鱼道,它涉及鱼道技术领域。它包含进口、槽身和出口,所述的槽身分为相互连通的上斜式下段鱼道、平式中段鱼道和上斜式上段鱼道,槽身内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蜂巢式过鱼道,蜂巢式过鱼道的两侧与槽身的内壁之间为溢流道,且蜂巢式过鱼道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挡板。所述的进口内设置有拦鱼网和诱鱼装置。所述的蜂巢式过鱼道采用蜂巢式的六边形结构,其两侧为高挡板,高挡板之间设置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低挡板,低挡板的高度为高挡板的一半。它优化鱼道内部尺寸以及鱼道的消能效果,以满足流速、流态等要求,且利用率高。
118 竖缝式鱼道 CN201220361940.X 2012-07-25 CN202688968U 2013-01-23 职小前; 李亚农; 王泽溪; 张连明; 蒋红; 郎建; 陈静; 周小波; 王丽; 夏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能效果较好的竖缝式鱼道。该竖缝式鱼道,包括鱼道侧壁和隔板结构,所述隔板结构设置在侧壁上,所述隔板结构将鱼道分成多个池室,所述隔板结构包括长隔板和短隔板,所述长隔板与所述短隔板相对设置,所述长隔板与所述短隔板之间预留有池室竖缝,所述池室之间通过池室竖缝相互连通;所述长隔板形成池室竖缝的一端设置有钩状墩头。该竖缝式鱼道能够使流充分掺混,提高消能效果,避免竖缝处水流流速较大,减小洄游的鱼类受到的阻,使得鱼类穿过鱼道更加容易,进而鱼类穿过鱼道的数量就会增加,降低水电水利工程对鱼类洄游的影响,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适合在鱼道结构领域推广应用。
119 一种预测带有鱼道坡度的墩式鱼道流量的方法 CN202310656033.0 2023-06-05 CN116757111A 2023-09-15 朱晓明; 斯静; 石莎; 姚莉; 崔昊旻
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带有鱼道坡度的墩式鱼道流量的方法,包括对墩块式鱼道进行量纲分析;对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对墩块式鱼道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采集第一列中间墩块正前端深并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合理有效的计算软件设置方法;通过得出的计算流体学设置方法对不同坡度的墩块式鱼道进行数值模拟,对输出的水深与流量进行处理得到流量预测公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简便、准确地预测出不同鱼道坡度的墩块式鱼道中的流量,提高了水利工程中布置墩块式鱼道的规划合理性,有效地避免了鱼道底坡变化使得鱼类在鱼道中无法有效洄游的问题。
120 一种排管改造的鱼道排水管改造鱼道的方法 CN202211379504.X 2022-11-04 CN115897507A 2023-04-04 杨永军; 赵海波; 蔡军; 代成; 樊晓燕; 梁守锦; 何亚龙; 韩晓霞; 王旭强; 王斌; 张万成; 王忠海; 田婷婷
一种排管改造的鱼道排水管改造鱼道的方法,涉及鱼道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包括排水管、鱼道出口、鱼道入口和鱼道连接结构,排水管上端设置有鱼道出口,排水管下端依次设置鱼道连接结构和鱼道入口,排水管内设置有挡板,鱼道出口包括箱体,流量控制装置和缓冲区,箱体一端为开口,箱体另一端连接在排水管上,箱体内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入水口和闸,流量控制装置与排水管之间形成缓冲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排水管改造成鱼道,避免了排水管后期废弃导致的资源浪费,还解决了单独修建鱼道的资源耗费,排水管不用耗费人物力填充,鱼道也不必单独修建,既能废弃建筑利用,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