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鱼道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装配式鱼道池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010107056.2 2020-02-20 CN111321712A 2020-06-23 吴世勇; 朱瑞晨; 汪莹; 卢乾; 姜宏军; 吴忠; 李蒋金; 汤优敏; 蒲宁; 杨光忠; 晏国顺; 田德智
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鱼道池室结构及施工方法,该鱼道池室结构主要由两片L形预制构件和现浇底板混凝土组合而成。所述装配式鱼道池室结构包括两片L形预制池室边墙、承重板、池室现浇混凝土底板、底板钢筋、预制导板或隔板、结构缝止、施工缝止水;所述鱼道池室左侧和右侧的边墙分别采用L形预制件,预制件通过吊装就位。本发明可以适应大跨度池室结构布置,从而增大柱墩的间距,减少柱墩的数量,可有效节约建筑材料。采取预制件和免拆模板方式,可大大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速度,并且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更有保障。
182 具有恒定进口流速的鱼道 CN201611225390.8 2016-12-27 CN106759165B 2020-06-05 何贞俊; 傅志浩; 莫伟均; 范穗兴; 穆守胜; 张金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定进口流速的鱼道,包括在体中自下游延伸至上游的鱼道主体、以及设置在水体下游的竖井,所述鱼道主体位于下游的开口形成鱼道进口,位于上游的开口形成鱼道出口;所述竖井与所述鱼道主体位于下游的一端相接并将所述鱼道进口包围,所述竖井内部和所述鱼道进口之间形成一个水域空间;所述竖井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水域空间和所述竖井外部的进鱼孔。本发明的具有恒定进口流速的鱼道,通过在鱼道进口设置竖井,使其与竖井之间形成一个水域空间,水位与竖井外部的下游水体水位同涨同落,在下游水位波动的情况下保持鱼道进口范围水域流速和流态的稳定,简单实用,可帮助鱼类找到鱼道进口。
183 一种装配式鱼道和施工方法 CN201911238007.6 2019-12-06 CN111042075A 2020-04-21 蒲宁; 朱瑞晨; 姜宏军; 吴世勇; 卢乾; 王璟玉
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鱼道和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多段鱼池结构单元构件及支撑鱼池结构单元构件的鱼池下部支撑结构柱;鱼池结构单元构件的横截面与鱼道一致,鱼池结构单元构件包括底板及两侧鱼道槽壁;鱼池结构单元构件为在工厂预制构件;通过若干个鱼池结构单元构件拼接形成整体鱼道;相邻鱼池结构单元构件之间设置止结构。本发明提高了鱼道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小与主体结构的施工干扰,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减小施工安全险,节省工程投资。
184 一种鱼道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CN201911291624.2 2019-12-16 CN110907133A 2020-03-24 陆非; 李文军
发明提供一种鱼道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该系统包括无人机、设于无人机的嵌入式处理设备、与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的电源、GPS定位设备、室内定位设备、流量测速仪、红外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无人机上安装有绞盘,流量测速仪通过线缆与绞盘连接;流量测速仪用于通过绞盘和线缆释放到起始指定深,逐一对每个测量点测量不同水深的流速并记录数据,直到所有测量点测量完毕,获得鱼道相关区域内三维空间的所有水流流速数据,嵌入式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水流流速数据对鱼道进行评价,获得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在鱼道的任一位置测量不同水深的水流流速,能节省大量人物力,智能高效,操作简单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评价效率。
185 一种堰体交错布置型鱼道 CN201910467751.7 2019-05-31 CN110205994A 2019-09-06 王敏; 程文; 万甜; 闫幸幸; 张杏; 黄晨; 吴巍; 任杰辉; 孟婷; 郑玉铭
发明公开了一种堰体交错布置型鱼道,包括设置于河床上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与河床平面之间形成坡面,主体框架由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两侧板围成,主体框架内贴合底板上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堰体,堰体其中一端端面直径大于另一端端面直径,相邻两个堰体之间围成单个池室,位于上游位置处的第一个堰体前端设置有布水器,位于下游位置处的最后一个堰体前端设置有计数器,位于下游位置处的最后一个堰体下方设置有集鱼池,集鱼池内设置有灯光诱鱼器和次声诱鱼器,计数器、灯光诱鱼器和次声诱鱼器均通过线缆与电源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鱼道由于结构复杂、水流湍急、仿生态性较弱而引起的鱼类体不支而洄游失败的问题。
186 一种旋流式太极八卦鱼道 CN201811226830.0 2018-10-22 CN109113034A 2019-01-01 郄志红; 吴鑫淼; 郭丽云; 冉彦立; 王磊; 张志宇; 王竹青; 王晶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太极八卦鱼道,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圆形池室,相邻的圆形池室之间通过收缩区连通,所述收缩区由反向圆弧平顺衔接,各所述圆形池室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太极圆盘,所述太极圆盘包括由阳鱼部分和阴鱼部分构成的圆盘,且所述阳鱼部分和阴鱼部分之间设置有S形间隙的过流通道,各所述太极圆盘上还设置有多个随所述太极圆盘转动的内隔板,各所述圆形池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外隔板,各所述圆形池室进口处设置有导流坎。本发明的旋流式太极八卦鱼道通过太极圆盘和内、外隔板消减能量,且可形成多态流速场以适应多种鱼类洄游,导流坎使水流在圆形池室内形成旋流,冲击太极圆盘旋转。
187 一种鱼道下视频监测装置 CN201811033379.0 2018-09-05 CN108951571A 2018-12-07 罗思; 王猛; 刘启超; 马卫忠; 魏浪
发明涉及一种鱼道下视频监测装置,包括过鱼通道,过鱼通道设置在鱼道池室内,所述过鱼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导鱼口和导流口连通,所述导鱼口和导流口均由若干个网格栅组成,若干个网格栅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导鱼通道;所述导鱼通道的通道宽度逐渐缩小至与过鱼通道一致,从而形成喇叭状的导鱼通道。本发明在鱼道池室内设置有两个过鱼通道,且分别设置在鱼道池室内的中下层和中上层,能适应上中下层鱼类的监测,适用性更广,且喇叭状的导鱼通道可诱导鱼类进入过鱼通道,再通过摄像头对鱼类进行监测,过鱼效率以及监测效率均得到提升。
188 一种设有过沙缝的鱼道隔板型式 CN201810728221.9 2018-07-05 CN108708357A 2018-10-26 陈莹颖; 宣国祥; 李中华; 黄岳; 郭超; 祝龙
发明涉及一种设有过沙缝的鱼道隔板型式,是一种隔板底部开设过沙缝的鱼道隔板型式。本发明使鱼道流夹带的沙粒透过过沙缝流动,能有效减少其在隔板前后的沉积,降低沙粒沉积对鱼道过鱼效果和后期维护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发明结构简洁,施工简单,还可减少鱼道隔板的施工工程量。
189 用于鱼道系统的出口结构 CN201711167477.9 2017-11-21 CN107700442A 2018-02-16 张公平; 刘一; 唐忠敏; 陈钰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鱼道系统的出口结构,属于水电工程附属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出口结构。所述的出口结构包括挡水坝和沿河道水流方向穿过该挡水坝的洄游通道,所述的出口结构还包括背水面一侧设置有洄游过渡通道的塔楼、沿竖直方向间隔的布置在所述塔楼迎水面一侧的楼体上的多个鱼道出口、以及数量与所述鱼道出口数量相当的多组过水涵洞,轴向中心线垂直于塔楼迎水面的穿过所述塔楼的各组所述的过水涵洞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的鱼道出口连接,各组所述过水涵洞的鱼群入口端分别与中心线平行于河道水流方向的所述洄游过渡通道的相应部位连通,所述的出口结构通过所述的洄游过渡通道与所述的洄游通道连通。
190 一种阻流板管道型式鱼道及设计方法 CN201610443424.4 2016-06-21 CN105862687B 2018-01-23 白音包力皋; 陈兴茹; 许凤冉; 穆祥鹏; 刘慧; 李想
发明涉及一种阻流板管道型鱼道及设计方法,包括:连接利工程上下游的管型主体,沿所述的管型主体内均匀设置阻流板。本发明采用的鱼道管型主体是一种管道,即可以埋在地下或固定在空中的管子。甚至可以垂直布置,这一特点其他型式鱼道无法实现的。这些管子可以在安装前预制而成。预制的成本很低,且现场安装也十分简单,因此,鱼道的建设成本大大低于一般的鱼道。本发明所述的鱼道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的阻隔影响,降低鱼道建设成本,提高鱼道过鱼效率,对于保护或修复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91 叠弧式变坡度鱼道及过鱼方法 CN201611206522.2 2016-12-23 CN106592542A 2017-04-26 戎贵文; 王旭; 沈齐婷; 戴会超; 郑青辉; 梁智龙; 向令; 郑雅欣
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弧式变坡度鱼道及过鱼方法,涉及过鱼建筑物和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领域。本发明的叠弧式变水力坡度鱼道由若干个梯级底板、翼墙、挡水结构、助驱结构、感应器和主控制器组成,底板与挡水结构能够形成临时性池室,降低鱼道单元的水力坡度,形成有利于鱼类上溯的水动力条件;助驱结构能够辅助鱼类快速高效上行。本发明与传统鱼道相比,能够缩短鱼道长度、节约建设成本,易于控制鱼道水流条件,适用于不同水头的大坝过鱼,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92 具有多级流速通道的生态鱼道 CN201510711993.8 2015-10-27 CN105220664B 2017-03-08 何贞俊; 李勇; 陈松滨; 王俊红; 张金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流速通道的生态鱼道,包括鱼池,其至少还包括低流速过鱼通道、中流速过鱼通道和高流速过鱼通道;低流速过鱼通道、中流速过鱼通道和高流速过鱼通道均形成于鱼池内,低流速过鱼通道、中流速过鱼通道和高流速过鱼通道的延伸方向均与流的方向保持一致。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生态鱼道可满足河流鱼类生态群落中各种鱼类的洄游需求,提高了鱼道的过鱼效果。从而过鱼的种类增多,可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193 一种适应下游位变动的鱼道 CN201610935219.X 2016-11-01 CN106320294A 2017-01-11 宣国祥; 李中华; 黄岳; 赖东亮
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下游位变动的鱼道。该鱼道包括:固定段鱼道、调节段鱼道、升降系统和补水集鱼系统;固定段鱼道的尾端底部与调节段鱼道的首端底部铰接;固定段鱼道的尾端插入调节段鱼道的首端;补水集鱼系统包括补水管道和集鱼框;补水管道的进水口位于固定段鱼道的首端旁,出水口位于集鱼框内,集鱼框与调节段鱼道连通;集鱼框和调节段鱼道安装在升降系统上,并能够由升降系统驱动进行高度调节。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鱼道,使得鱼道进口可以自行调节高程,适应下游水位的变化,不需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进口,降低了工程量,减少了工程投资,适应性更广。
194 一种用于鱼道进口的旋转式闸 CN201610902970.X 2016-10-17 CN106320293A 2017-01-11 李君涛; 冯小香; 普晓刚; 彭伟; 王曦; 章日红; 乾东岳; 刘哲; 金辉; 闫涛; 王艳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鱼道进口的旋转式闸,其中,包括固定于鱼道进口底部河床上的闸基槽、在闸基槽进口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的立轴、在立轴上设有中间带轴套的闸板和在立轴上设有连接闸板的连接机构,及在连接机构上设有控制闸板转动的控制设备。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方便和原理简单易懂的效果。
195 迂回型鱼道回旋上升段休息池 CN201610162694.8 2016-03-21 CN105804028A 2016-07-27 段鸿锋; 叶茂; 吕海艳; 王川; 蒲云娟
发明涉及一种鱼道结构,公开了迂回型鱼道回旋上升段休息池,能够消除回旋上升段休息池中主流过于集中于外边墙壁面附近,而内边墙壁面附近存在较大回流区的不利流态。包括外边墙、内边墙、位于休息池进口的上游池室出口隔墩和位于休息池出口的下游池室进口隔墩,所述上游池室出口隔墩上设有墩头导板;通过在鱼道回旋上升段休息池的外边墙转弯处垂直设置折流墩,并将墩头导板向外边墙方向偏转,使从上游池室进入转弯区的流流动受到阻碍,从而能够让集中在外边墙壁面附近的主流扩散降速,减小内边墙壁面附近的回流,使鱼道回旋上升段休息池内的流态规整、流速减小,有利于鱼类的休息和上溯。
196 鱼道与船闸相结合的过鱼设施及方法 CN201410685677.3 2014-11-25 CN104480914B 2016-06-15 刘锐
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道与船闸相结合的过鱼设施及方法,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洄游鱼类通过拦河建筑物上溯的设施及方法。它包括入口端设置在大坝下游河道中的诱鱼梯道,为内部设有低堰整体向上游方向倾斜向船闸闸室方向延伸的斜坡型通道;诱鱼梯道的出口端连接集鱼池;集鱼池通过连接渠道和转移池相连接;转移池内设置有引支管;转移池被横向隔墙隔成主转移池和副转移池;横向隔墙内有下游闸;船闸闸室的侧墙中开有流水通道连通转移池和船闸闸室;该流水通道上安装有上游闸门。本发明将鱼道和船闸结合,将鱼道的上游端设置在船闸闸室内,利用船闸来克服大坝上下游水头,实现洄游鱼群过坝;能够明显减少鱼道工程的长度,从而降低投资成本。
197 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 CN201510996580.9 2015-12-25 CN105484213A 2016-04-13 钮新强; 廖仁强; 朱世洪; 周述达; 宋志忠; 吴俊东
发明属于利工程和环保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通过鱼道主体连接下游河床和上游水库水域,鱼道主体设置在电站厂房旁边的山体内部;鱼道主体的鱼道进口设置在电站厂房的下游河床上,鱼道主体的鱼道出口设置在电站厂房的上游水库里;鱼道出口不少于两个;任一鱼道出口位于不同高程上。本发明不仅能够适应河床狭窄、河道两岸山体高陡的地理条件和上游水库水位急跌急涨或过鱼水位变幅较大的限制条件,还能克服鱼道修建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高、造价昂贵的缺点,并且尽量减少了对河道两岸山上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198 双轴可调控竖缝式鱼道及其运行方法 CN201410284670.0 2014-06-23 CN104018473B 2015-11-18 戴会超; 闫杰; 张鸿清; 毛劲乔; 赵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可调控竖缝式鱼道及其运行方法,该鱼道其包括侧壁底板齿轮轨道、纵向齿轮、若干对挡板、支墩、平齿轮、可调开度的过水孔、过鱼廊道以及操作间,齿轮轨道位于侧壁靠近池室一侧的壁面上,纵向齿轮位于齿轮轨道上并可沿其运动;挡板分为长挡板和短挡板,其依次交替设置在侧壁上,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且在垂直水流方向,长短挡板成对出现;可调开度的过水孔和过鱼廊道位于挡板上;挡板与支墩通过轴和水平齿轮连接,支墩与侧壁用纵向齿轮连接。本发明将过鱼通道与消能区分开,为过鱼通道提供了较稳定的水流形态,使过鱼通道不受消能区的影响;解决了鱼道过鱼处水流条件不好、不能适用较大水头差、过鱼效果不好的问题。
199 电站鱼道进口诱鱼补水实验装置 CN201310356161.X 2013-08-15 CN103452077B 2015-08-05 安瑞冬; 李嘉; 李克锋; 易文敏; 李然; 邓云; 梁瑞峰; 脱友才; 何潇
发明是一种电站鱼道进口诱鱼补水实验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施领域。该装置包括集鱼挡墙,由两孔板组成的流量控制栅,消能段,两个出水口,两个鱼道进口,三个鱼道挡墙,隔离网,两个控制闸等部件。通过调整流量控制栅的两块孔板的相对位置实现对过水流量、流速的控制;鱼道进口设置于两鱼道挡墙之间,在出水口和鱼道进口之间设置控制闸门。本发明实验装置能控制鱼道进口处过水流量、流速;且高效、经济适用、集诱鱼和补水效果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稳定成本低;通过增加鱼道进口处诱鱼补水流量形成诱鱼水流,诱导鱼类进入鱼道,其诱鱼效果显著,适合于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
200 一种设置分岔段的竖缝式鱼道 CN201410109621.3 2014-03-24 CN103835271B 2015-06-03 孙双科; 边永欢; 柳海涛; 姜涵; 郑铁刚; 吕强
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分岔段的竖缝式鱼道,包括:主段,使鱼道分岔的分岔段,分岔段与主段池并排平行,主段与分岔段通过池底为水平的分岔池连接,分岔池包括主段分岔口和分岔段分岔口,主段分岔口与分岔段分岔口平行,分岔池内还设置整流导板,在与主段分岔口和分岔段分岔口相邻的水池中分别设置闸。本发明通过在上游和下游设置分岔段,在水位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段里,适当的开闭分岔段的闸门,可以使鱼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的进出鱼道。在分岔池中适当的布置整流导板,显著改善了分岔池中水流结构,实现了鱼道由分岔段出入主段的平顺过渡。分岔池可以为鱼类提供了较开阔的休息空间,具有休息池的作用,有利于鱼类上溯过程中恢复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