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甘蔗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甘蔗热带种胚性细胞团诱导方法 CN201910103125.X 2019-02-01 CN109644873B 2021-11-09 李纯佳; 李旭娟; 字秋艳; 刘新龙; 刘洪博; 林秀琴; 徐超华; 陆鑫; 毛钧
发明涉及一种甘蔗热带种胚性细胞团诱导方法,属于甘蔗组培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以蔗株顶生幼叶为外植体,经启动培养和继代培养,获得胚性愈伤,并在光诱导条件下产生大量胚性细胞团。本发明提供的甘蔗热带种胚性细胞团诱导方法,主要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接种、启动培养、继代培养和光诱导,可一次性大量获得具有极强分化再生能的胚性细胞团,有效解决了以往甘蔗热带种材料胚性细胞团获取困难的问题,可为相关科研和生产提供一种简易、高效、可靠的胚性细胞团来源。
182 一种甘蔗细菌性病害抗性的鉴定方法 CN202110696089.X 2021-06-18 CN113430244A 2021-09-24 孔春艳; 陆鑫; 毛钧; 刘新龙; 林秀琴; 田春艳; 李纯佳; 徐超华; 李旭娟; 刘洪博
发明涉及植物抗性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蔗细菌性病害抗性的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细菌性病害抗性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甘蔗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液接种到离体的甘蔗叶片后,对接种所得甘蔗叶片进行培养和抗性鉴定,根据经所述培养后甘蔗叶片上条纹病斑长度,判断甘蔗对细菌的抗性和发病等级;发病等级和抗性平划分标准如下:病斑长度≤5.0cm,发病等级为1级,高抗;5.0cm<病斑长度≤10.0cm,发病等级为2级,抗病;10.0cm<病斑长度<15.0cm,发病等级为3级,感病;病斑长度≥15.0cm,发病等级为4级,高感。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受季节和外界环境的限制、接种鉴定稳定、效率高和周期短的优势。
183 一种甘蔗实生苗的培育方法 CN201910417357.2 2019-05-20 CN110036861B 2021-09-03 徐超华; 陆鑫; 毛钧; 刘新龙; 李旭娟; 林秀琴; 刘洪博; 李纯佳; 字秋艳
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实生苗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将甘蔗种子撒播于播种纸上,用浸泡后,弃去未吸收的水,使吸水后的种子贴附于吸水后的播种纸上,将得到的预培养物进行催芽处理,得到甘蔗实生苗;催芽处理包括光照培养和暗培养;光照培养的温度为31~33℃;暗培养的温度为29~31℃。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播种后出苗快,比对照约提前10天达到2叶龄,且出苗率高。本发明的种子发芽率超过90%,比常规培育方法的发芽率提高10%以上。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获得的甘蔗实生苗出苗快,出苗率高,而且出苗整齐。
184 一种甘蔗提升装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10647042.4 2021-06-10 CN113184749A 2021-07-30 张顺生; 郭家文; 高欣欣; 刘高源; 贾笛迩; 刘少春
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提升装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甘蔗提升装载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活动伸缩支架、下固定支架;所述上活动伸缩支架与下固定支架均设置为空心方管架体,且一侧面设置为开口状;所述上活动伸缩支架下端与下固定支架上端套连接,所述上活动伸缩支架上部设置有斜边部分。本发明十分有利于提高甘蔗的装车效率;通过对本发明装置的普及和使用,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其中采用伸缩的方法来控制甘蔗装车机的占用空间和承重装置的设计是甘蔗装车机械技术领域未有的技术,对于减少空间占用、机器运输便利性有明显成效。
185 甘蔗SPSB基因同等型2的鉴定及应用 CN202011134999.0 2020-10-22 CN112210559A 2021-01-12 刘洪博; 陆鑫; 李纯佳; 毛钧; 李旭娟; 林秀琴; 徐超华; 孔春艳; 刘新龙
发明涉及一种甘蔗SPSB基因同等型2的鉴定及应用,属于植物分子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高糖甘蔗YZ14‑401的cDNA序列为模板,以SPSB235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经测序筛选SPSB基因的一个单倍型在第5和第6外显子之间存在一个第5内含子部分保留序列,引物两端序列与SPSB基因CDS序列完全相同。SPSB基因同等型2可在第5内含子保留区段设计特异引物,鉴定同等型2的表达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发明为甘蔗糖分性状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一种SPSB基因同等型2在基因表达平的鉴定所需序列,有利于甘蔗杂交后代中SPSB基因不同单倍型或同等型的跟踪,鉴定和表达丰度的检测,对快速建立遗传优良的甘蔗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186 一种甘蔗褐斑病菌的培养方法 CN202010514927.2 2020-06-08 CN111471601A 2020-07-31 高小宁; 齐永文; 张南南
发明提供的一种甘蔗褐斑病菌的培养方法,所述甘蔗褐斑病菌是可引起甘蔗褐斑病发生的甘蔗尾孢菌(Cercospora longipes),将所述甘蔗尾孢菌接种至培养基,设定培养条件为温度5~35℃、培养基pH4~10。培养基为PDA、PSA、MEA、CAM、Czapek、LBA、YPD、N6、MS和WA中的一种。本发明的甘蔗尾孢菌培养方法,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最适pH为5,最佳培养基PDA、PSA和YPD,果糖、肉膏和酵母粉最有利于病菌的菌丝生长,是该菌最佳的、氮源。本发明明确了培养条件和营养条件对甘蔗尾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为揭示甘蔗褐斑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奠定了基础
187 一种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系的方法 CN201910278509.5 2019-04-09 CN110046814A 2019-07-23 赵勇; 刘家勇; 李旭娟; 应雄美; 赵俊; 昝逢刚; 赵丽萍; 朱建荣; 武晋宇; 瞿林; 赵培方; 吴才文; 覃伟; 杨昆; 姚丽; 夏红明; 胡鑫
一种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系的方法,是在糖料甘蔗品种比较试验阶段,收集试验数据后,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总体生势、田间病害、甘蔗糖分、甘蔗锤度、甘蔗纤维分、蔗汁蔗糖分、甘蔗简纯度10项性状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并进行最佳投影方向分析,寻找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数据特征和最能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最优投影方向,确定投影方向后,求得使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的投影值,最后,根据结果的投影值大小对各个样本排序,投影值越大,样本综合评价越高。本发明去除了专家打分的人为干扰因素,省去了利用专家打分评定的步骤,筛选出了适宜的品系综合评价指标、对各个性状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最终确定各性状评价指示的最佳投影方向。
188 一种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PCR检测方法 CN201811514170.6 2018-12-11 CN109371172A 2019-02-22 张荣跃; 黄应昆; 李文凤; 单红丽; 王晓燕; 李婕; 罗志明; 尹炯; 仓晓燕
发明公开一种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PCR检测方法。根据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Sec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SecA-F/SecA-R,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了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PCR检测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特异性引物和方法,只需要进行一次PCR扩增,通过电泳结果是否有特异性条带即可确定检测样品是否被甘蔗白叶病植原体感染,不需要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节约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检测成本。
189 一种甘蔗抗黑穗病快速鉴定方法 CN201811324579.1 2018-11-08 CN109355350A 2019-02-19 夏红明; 赵培方; 刘家勇; 赵俊; 吴才文; 昝逢刚; 杨昆; 姚丽; 赵丽萍; 覃伟; 吴转娣
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抗黑穗病快速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参试材料设置、参试材料接种甘蔗黑穗病菌、新植发病状况调查、宿根发病状况调查以及初步筛选出抗黑穗病甘蔗品系。本发明通过在育种的前期阶段,对选种圃入选鉴定圃的优良材料,进行大批量的快速鉴定评价,初步掌握入选材料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平,尽早淘汰感病品系,缩短选育抗甘蔗黑穗病新品种的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节约了人物力,达到高效选育抗黑穗病甘蔗品种的目的。本发明快速评价甘蔗新品系抗黑穗病水平效果明显,且重演性好、试验周期短、可操作性强。该方法可服务于甘蔗品种选育机构,用于甘蔗抗黑穗病的甘蔗新品种选育。
190 一种甘蔗健康苗田间加倍繁育的方法 CN201811196846.1 2018-10-15 CN109287479A 2019-02-01 吴建明; 范业赓; 丘立杭; 陈荣发; 黄杏; 周慧文; 卢星高; 甘崇琨; 翁梦芩; 杨柳; 张荣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健康苗田间加倍繁育的方法,该方法是使用甘蔗茎尖作为外植体,将经过诱导、增殖培育得到的甘蔗丛生芽装入培育袋内进行生根培育,生根后再移栽到苗盆进行营养培育,随后移栽大田,当甘蔗苗长出分蘖苗时,剪下主茎进行扦插移栽培育种植。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一亩变两亩且不影响第二年年初收获蔗种,而且可以分批供种缓解双高糖料蔗基地3-4月份缺种严重的问题;还能缩短生产周期和节约生产成本,快速收获高质量的蔗种以及高产量的甘蔗。
191 一种甘蔗原汁红糖粉的生产方法 CN201510495735.0 2015-08-13 CN105154591B 2018-11-20 沈石妍; 张跃彬; 郭家文; 尚试雄; 崔杰; 孙红云; 应雄美; 武晋宇
一种甘蔗原汁红糖粉的生产方法,是将甘蔗进行压榨得到的蔗汁除杂后,再通过煮沸进一步除去蔗汁中的杂质,经两级真空吸滤得到滤清汁,滤清汁蒸发浓缩得到浓缩糖浆,再经过打砂、制粉、冷却、包装等工序得到颜色为金黄色至黄褐色、味道纯正的甘蔗原汁红糖粉。本发明加热温度控制方便,工艺参数精确可控,可避免熬煮过程糊锅现象;糖汁熬煮前通过两级真空吸滤,大大降低了最终产品的不溶于杂质;熬制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澄清剂,保证了产品健康安全,味道纯正香甜。
192 一种甘蔗浸种剂的制备方法 CN201810439863.7 2018-05-09 CN108522546A 2018-09-14 陈迪文; 江永; 敖俊华; 黄振瑞; 周文灵; 沈大春; 黄莹; 李奇伟; 王庆
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浸种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甘蔗浸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a)海带粉或海藻粉20~40份;b)腐殖酸10~15份;c)基寡糖素和噻菌灵的混合物5~10份;d)硫酸5~10份;e)石灰粉5~10份;f)活性磷酸1~3份;g)苄氨基嘌呤2~5份;h)霉素及其活性保护剂5~10份。将上述甘蔗浸种剂与按质量份数比为1:50~150混合后得到甘蔗浸种催芽液。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能有效杀灭种苗上的病害虫,促进蔗芽萌发,提高发芽率。
193 一种甘蔗蔗汁中锌含量的检测方法 CN201711130012.6 2017-11-15 CN107870155A 2018-04-03 赵勇; 刘家勇; 刀静梅; 应雄美; 朱建荣; 昝逢刚; 杨昆; 赵俊; 赵培方; 吴才文; 陈学宽; 赵丽萍; 覃伟; 姚丽; 武晋宇; 吴转娣; 夏红明
发明公开一种甘蔗蔗汁中锌含量的检测方法,先量取5mL的甘蔗蔗汁样品,加入20mL硝酸:高氯酸=7:2的混合酸后静置过夜,第二天置于电热消解仪加热消化,温度控制150℃,加热6小时,补加3mL硝酸,继续加热,待消化液无色透明,加3mL超纯,温度升至180℃继续加热,待烧杯中的液体接近1mL-2mL时,取下冷却并转移于刻度管中,定容至20mL,得要检测甘蔗的测定用试样液,上机检测后,通过公式X=(C1- C)2×4计算得出精确的锌含量,本发明方法样品检出限和精确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同时检测、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条件容易控制,为甘蔗品质育种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低成本、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194 一种甘蔗增糖剂的制备方法 CN201710700383.7 2017-08-16 CN107593772A 2018-01-19 陈迪文; 江永; 李奇伟; 敖俊华; 周文灵; 黄振瑞; 黄莹; 沈大春
发明提出一种甘蔗增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有:1、向糖蜜酒精残液中加入絮凝剂后、静置沉淀得到上清液;2、取上清液加入糖蜜、生物菌剂和消泡剂,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pH值至7.0~7.3,得到混合液;3、对混合液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48~72h,发酵过程中不断通入空气并搅拌,得到发酵液;4、向发酵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甘蔗增糖剂。步骤4中可以先向发酵液加入酸盐和脱落酸,均匀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由该方法制备的甘蔗增糖剂可以在甘蔗工艺成熟期采用叶面喷施,有效提高甘蔗的糖分含量,确保甘蔗加工效益,通过转化糖蜜酒精残液、变废为宝,实现低环保的同时,还具有肥料用量少、见效快和利用率高的特点。
195 甘蔗花粉活快速鉴定方法 CN201710754504.6 2017-08-29 CN107460229A 2017-12-12 常海龙; 张伟; 陈俊吕; 王勤南; 刘少谋; 邱永生; 符成; 周峰; 张垂明; 许环映; 吴其卫; 肖红艳
发明提出一种甘蔗花粉活快速鉴定方法,它涉及一种高效提高甘蔗花粉萌发率的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其主要步骤包括甘蔗花粉采集、花粉离体萌发培养、花粉活力测定等。本发明优点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甘蔗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以纯净溶剂,其包含组分有50g·L-1~150g·L-1PEG4000(聚乙二醇4000)、100g·L-1~200g·L-1蔗糖、200mg·L-1~500mg·L-1酸、100mg·L-1~300mg·L-1硝酸、100mg·L-1~300mg·L-1硝酸;以2ml塑料离心管作为培养皿,28~32℃下培养,萌发率达85%以上;本发明方法易操作,培养条件及方式易控制可在田间直接进行取样培养;成本低培养时间短,准确度高,为甘蔗杂交制种中花粉采集、储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196 一种改进的甘蔗杂交制种方法 CN201710506308.7 2017-06-28 CN107172976A 2017-09-19 雷敬超; 高丽花; 张保青
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甘蔗杂交制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亲本培育;(2)标记亲本;(3)采集花穗;(4)检测花粉育性;(5)配制组合;(6)母本促根处理:确定并固定好母本后,在花穗基部以下200cm‑250cm的茎段,选2‑4个节拨除叶鞘,用营养基质包裹,进行快速促根处理7‑15天;(7)人工授粉;(8)种子后熟:杂交结束后,丢弃父本穗茎,将母本移入后熟室,检查促根处理效果;(9)收获种子。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避免采集花穗时手写标签造成的错误,克服传统甘蔗杂交制种的包茎难、费人工、费花穗等问题,提高花穗的利用率和种子的结实率等优点。
197 旱地甘蔗宿根多季轻简栽培方法 CN201710479966.1 2017-06-22 CN107056511A 2017-08-18 敖俊华; 周文灵; 江永; 陈迪文; 李奇伟; 黄振瑞; 卢颖林; 黄莹
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甘蔗宿根多季轻简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宿根甘蔗第一季栽培:收砍新植甘蔗,清理蔗田,及时铲蔸,施用长效复混肥及杀虫剂,松蔸起垄,土壤适墒下全田覆盖除草生物降解地膜;(2)宿根甘蔗第二季~第N季栽培:上季甘蔗砍收后,全田蔗叶覆盖,喷施改性糖蜜酒精残液,在甘蔗成长过程中适时防虫,直至收获。本发明栽培方法,宿根第一季采用“全田除草生物降解地膜覆盖+长效肥”,宿根第二~第N季采用“全田蔗叶覆盖+改性糖蜜酒精残液”的栽培方法,节肥,省工,增产效果明显,解决了甘蔗种植中施肥次数多,虫草防控难,管理耗工多等问题。
198 甘蔗实生苗秋播春植育种方法 CN201611063973.5 2016-11-28 CN106717822A 2017-05-31 齐永文; 吴嘉云; 陈勇生; 曾巧英; 李奇伟; 杨湛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实生苗秋播春植育种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传统甘蔗实生苗育种技术程序,包括播种、假植、大田种植、选种以及收获等实生苗育种重要环节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法。本发明方法使实生苗生长周期与甘蔗正常生产周期保持一致,促使实生苗的产量、糖分等工农艺性状得到充分体现,显著提高甘蔗实生苗选种效果。在选种时,本发明实生苗的成熟度大幅度提高,可显著提高甘蔗实生苗选种的准确性,提高育种效率。与传统的甘蔗实生苗春播夏植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不仅提高了甘蔗实生苗选种效果,而且降低实生苗育种成本,适合甘蔗育种中的推广应用。
199 一种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201610834115.X 2016-09-20 CN106613069A 2017-05-10 方志存; 郭家文; 张跃彬; 杨洪昌; 陈建国; 刘高源
发明涉及及一种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该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季节,选择坡度小于15度的,在连续5天未下雨时进行种植;接着对所选的地块耕透、耙细、整平,整地后土垡最大直径≤50mm,之后清除杂草和石块;种植前,检查甘蔗种植机,确保性能无误;将蔗种放入种植机的蔗种箱,将基肥配好混均匀放入种植机的肥料箱中,并将地膜安装于种植机的盖膜装置上,之后将种植机的开沟装置调至开沟深45厘米,每台甘蔗种植机上配备2‑4名放种人员;种植时,采用甘蔗种植机依次进行开沟、施肥、砍种、下种、摆种、覆土和盖膜工序,甘蔗种植机以最高速度不超过2.2km/h行走。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劳动少,效率高。
200 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 CN201410428173.3 2014-08-27 CN104255431B 2016-07-27 李翔; 王伦旺; 李杨瑞; 杨荣仲; 黄海荣; 唐仕云; 经艳; 邓宇驰; 黄曲燕; 管欢
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通过利用具有固氮特性的甘蔗品种与高产、高糖甘蔗品种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在低氮胁迫的条件下通过杂种圃阶段、选种圃阶段、鉴定圃阶段、预备品比圃阶段和品比圃阶段5个阶段筛选,获得优良单株品系。该方法目的在于在低氮胁迫的条件下,培育具有较强固氮能的优良的甘蔗新品系,通过推广固氮甘蔗品种,来大幅度降低氮肥施用量,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蔗糖产业的竞争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