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含虫生真菌的营养食品 |
CN201810770446.0 |
2018-07-13 |
CN109601975A |
2019-04-12 |
徐红涛; 谷欣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虫生真菌的营养食品。该营养食品包括虫生真菌和动物蛋白,虫生真菌为可作为食材或药材使用的虫生真菌。本申请中将虫生真菌和动物蛋白共同添加在营养食品中,额外添加的动物蛋白能够弥补虫生真菌中缺少的蛋白成分,同时还能添加一些新的营养成分。在上述两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下,含有虫生真菌的营养物质的抗氧化防衰老功效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功效被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相比于现有的营养食品,同时添加有上述两种成分的营养食品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氧化防衰老功效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
2 |
一种虫生真菌培养容器 |
CN202220479537.0 |
2022-03-07 |
CN216864134U |
2022-07-01 |
秦立武; 尹航; 代玉红; 金慧; 赵莹; 张德文; 陈庆红; 马宏宇; 史国强; 张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虫生真菌培养容器,包括虫生真菌培养罐,所述虫生真菌培养罐的顶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板,所述虫生真菌培养罐的顶端相对于固定板内侧设置有日期记录器,所述日期记录器的顶端等距离对称固定有日期格,所述日期记录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嵌入至螺孔内部与定位孔连接的定位螺杆,所述日期记录器的顶端相对于日期格的内侧开设有贯穿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日期记录器,能够使得在每天观察虫生真菌培养罐内部的培育情况时,可以通过设计的调节块、贯穿槽与日期格来进行记录培育日期,相比较现有的技术,能够准确的进行日期观察。 |
3 |
一种虫生真菌培养容器 |
CN201020194249.8 |
2010-05-14 |
CN201781796U |
2011-04-06 |
陈祝安; 孙长胜; 赵伟; 李成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虫生真菌培养容器。该虫生真菌培养容器包括容器和设于所述容器上部的可拆卸盖体,所述容器底部与盖体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30cm。本实用新型的虫生真菌培养容器使用透明的容器材质或透明的透气膜,保证虫生真菌培养过程中的均匀采光和观察真菌培养情况的要求,且能在有效阻止外界空气对容器内部污染的同时保证充分的透气性;同时,容器壁上的接种通气孔可以在接种的时候,有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同时在培养期间促进容器内的空气交换,减少容器内的CO2浓度,增加O2浓度。 |
4 |
虫生真菌蜡蚧菌与烟碱的复配杀虫剂 |
CN201911256441.7 |
2019-12-10 |
CN112931535A |
2021-06-11 |
谢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虫生真菌蜡蚧菌与烟碱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该复配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主剂为10~30%,辅剂为60~90%;所述主剂为蜡蚧菌和烟碱的混合物,蜡蚧菌∶烟碱的质量比,为10~5∶1。本发明的复配杀虫剂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该复配杀虫剂对害虫——粉虱和蚜虫有快速高效的防治效果。 |
5 |
一种诱集害虫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 |
CN201110114785.1 |
2011-05-05 |
CN102187853B |
2013-07-31 |
胡琼波; 安新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集害虫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包括一塑料盒,所述塑料盒包括相啮合的上盖与底盒两部分,所述底盒底部设有垫板,底盒侧壁开设缝隙,以恰好容许害虫通过;所述垫板中间设有一中空部分,所述垫板中空部分放置害虫引诱物;垫板表面涂植物油,植物油表面粘附虫生真菌的分生孢子。本发明应用于防治红火蚁效果很好,其装置内植物油表面粘附的分生孢子为爪哇棒束孢菌(Isaria javanicus)P028菌株的分生孢子。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安全无毒,以非常安全的方式有效降低密集分布的害虫野外种群。 |
6 |
一种诱集害虫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 |
CN201110114785.1 |
2011-05-05 |
CN102187853A |
2011-09-21 |
胡琼波; 安新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集害虫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包括一塑料盒,所述塑料盒包括相啮合的上盖与底盒两部分,所述底盒底部设有垫板,底盒侧壁开设缝隙,以恰好容许害虫通过;所述垫板中间设有一中空部分,所述垫板中空部分放置害虫引诱物;垫板表面涂植物油,植物油表面粘附虫生真菌的分生孢子。本发明应用于防治红火蚁效果很好,其装置内植物油表面粘附的分生孢子为爪哇棒束孢菌(Isariajavanicus)P028菌株的分生孢子。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安全无毒,以非常安全的方式有效降低密集分布的害虫野外种群。 |
7 |
阿维菌素和虫生真菌组合的微生物杀虫剂 |
CN02100815.9 |
2002-01-23 |
CN1433693A |
2003-08-06 |
李智生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阿维菌素和虫生真菌组合的微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菌治虫的杀虫药剂为阿维菌素、虫生真菌(卵孢白僵菌、绿僵菌)、葡萄糖、米糠皮、滑石粉中几种成份的组合物。该制剂对人畜、天敌等生物安全,对环境相容性好,属广谱高效的微生物杀虫剂。用于防治果树园林的白蚁、家庭的蟑螂蚂蚁、禽畜体外的寄生虫及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对杀灭靶标害虫有特效。 |
8 |
一株抗病虫内生真菌的应用 |
CN202011563127.6 |
2020-12-25 |
CN112625920A |
2021-04-09 |
农倩; 张艳; 谢玲; 秦碧霞; 张雯龙; 曾凤花; 覃丽萍; 廖仕同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抗病虫内生真菌的应用。本发明的菌株Cladophialophora chaetospira N2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作用,经过研究发现,其比同属菌株LJ1具有更优的抗病虫害效果,能有效提高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同时还对水稻害虫白背飞虱有良好的防效以及抑制白背飞虱繁殖的效果,与同属菌株LJ1和HX2相比,其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更优,是一株难得的具有良好抗病虫害效果的内生真菌,能在今后农药的生物防治替代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9 |
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装置 |
CN201711358446.1 |
2017-12-17 |
CN108271596B |
2020-04-14 |
江敏华; 徐树兰; 郑常格; 杜月心; 梁祥安; 王妹 |
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装置,包括支撑骨架、若干挂在支撑骨架上的真菌繁殖释放袋和补水装置,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的上端固定在上框体上,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的上端设有投放口,虫生真菌释放袋的下端固定在下框体上,所述真菌释放袋的下端设有依靠重力自开启的自动释放口;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管和传水绳,传水绳的一端置于储水器内,另一端与所述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接触。当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内的真菌繁殖到一定程度或昆虫数量较多时,在重力作用下可突破释放口进行释放,同时,该释放装置还可以通过菌丝穿透袋壁产孢释放,或在袋内通过诱捕器向上飘浮释放,实现持续稳定的向环境释放杀虫真菌。并且,本发明还带有保湿装置,保证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的湿度,利于真菌繁殖。 |
10 |
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装置 |
CN201711358446.1 |
2017-12-17 |
CN108271596A |
2018-07-13 |
江敏华; 徐树兰; 郑常格; 杜月心; 梁祥安; 王妹 |
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装置,包括支撑骨架、若干挂在支撑骨架上的真菌繁殖释放袋和补水装置,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的上端固定在上框体上,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的上端设有投放口,虫生真菌释放袋的下端固定在下框体上,所述真菌释放袋的下端设有依靠重力自开启的自动释放口;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管和传水绳,传水绳的一端置于储水器内,另一端与所述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接触。当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内的真菌繁殖到一定程度或昆虫数量较多时,在重力作用下可突破释放口进行释放,同时,该释放装置还可以通过菌丝穿透袋壁产孢释放,或在袋内通过诱捕器向上飘浮释放,实现持续稳定的向环境释放杀虫真菌。并且,本发明还带有保湿装置,保证虫生真菌繁殖释放袋的湿度,利于真菌繁殖。 |
11 |
一种虫生真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710368372.3 |
2017-05-22 |
CN107056485A |
2017-08-18 |
夏玉先; 彭国雄 |
本发明提供一种虫生真菌颗粒剂,包括颗粒载体和虫生真菌孢子,所述颗粒载体为发酵过的天然农作物颗粒或人工合成营养颗粒,且需颗粒载体表面完好无损;所述虫生真菌孢子为活化后的虫生真菌孢子,所述虫生真菌孢子包附(包裹附着)于所述颗粒载体表面。本发明所述虫生真菌颗粒剂既不含有任何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等添加剂,也不是由孢子粉混合配置而成,而是由所述颗粒载体和处于待繁殖状态的虫生真菌孢子构成。将本发明所述虫生真菌颗粒剂施于土壤内部后,其表面不易被杂菌污染,且在土壤内部具有长达2个月的持效期。 |
12 |
真菌寄生大豆胞囊线虫检测装置 |
CN201510616425.X |
2015-09-24 |
CN105154325A |
2015-12-16 |
宋洁; 许艳丽; 姚钦 |
真菌寄生大豆胞囊线虫检测装置,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实验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实验室难以准确测定寄生真菌对不同虫态大豆胞囊线虫的寄生情况的问题。该真菌寄生大豆胞囊线虫检测装置由检测管和细胞培养板组成,其中检测管是在管体的上端盖有管盖,管盖的顶面上开有圆孔,在管体的下端开有通孔,检测管置于细胞培养板中的培养槽中,在检测管管盖的上表面盖有两层擦镜纸,培养槽中填充有ZnCl2溶液或灭菌水。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能够准确测定寄生真菌对不同虫态大豆胞囊线虫的寄生情况,直观的检测寄生真菌对不同虫态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为大豆胞囊线虫生防资源的筛选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 |
13 |
虫生真菌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
CN201110101659.2 |
2011-04-22 |
CN102206586B |
2013-09-18 |
王海鸿; 雷仲仁; 问锦曾 |
针对分生孢子作为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的繁殖体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培养虫生真菌菌核的技术,所述虫生真菌可以是蜡蚧轮枝菌。本发明所提供的虫生真菌菌核的液体培养方法,需要将液体培养成分和培养条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培养出的菌核经过真空干燥后,可以长期贮藏,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能萌发出菌丝和有致病力的分生孢子。该技术成本低,菌核贮藏期长,非常适合推广普及。 |
14 |
一种新型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和用途 |
CN200510040999.3 |
2005-07-13 |
CN1718004A |
2006-01-11 |
徐健; 刘琴; 殷向东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工业发酵技术繁殖生产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加工生产孢子粉的杀虫剂。生产用真菌菌种为野外分离、实验室纯化的莱氏野村菌(菌株Nr04-3),在专用培养基上,通过液固双相发酵技术生产孢子粉杀虫剂,杀虫剂含量和剂型为2×1010孢子/克可湿性粉剂(2×1010spore/g WP)。该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茶尺蠖、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蚊幼虫孑孓也具有毒杀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茶叶、森林及卫生等多种害虫防治。 |
15 |
一种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生产方法 |
CN200410037116.9 |
2004-05-31 |
CN1704469A |
2005-12-07 |
沈南英 |
一种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生产方法,其特点是每年到产区分离新菌种,18℃培养,获得新菌种后接入三角瓶中,在10℃以下培养,以其能否生长出子座,作为检验菌种是否正确、能否用于生产的手段;已投产使用的菌种,纯化和繁殖10代以上的必须进行复壮培养,在培养温度为1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繁殖5代以上,培养后生长出的分生孢子和孢子梗与产区能生长子座的新分菌的分生孢子相比较要一样,才能继续用于生产;然后进行逐级发酵生产。该方法能不断地修正本菌品种的“种性”特征,用该方法生产的的产品能保持稳定的药用效果和具有和天然冬虫夏草基本一致的作用。 |
16 |
黑槌虫草真菌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CN97104466.X |
1997-06-09 |
CN1110546C |
2003-06-04 |
赵恒; 艾秀莲; 屈新兰; 常炜 |
本发明公开了从黑槌虫草菌核组织中分离和培养羽束梗孢(Paraisaria)新槌12菌株的方法,及进行工业发酵生产的方法和用途。筛选出适合于该黑槌虫草真菌生长的培养基,所得发酵醪液百分之百可利用,其滤清液味苦而纯正,适合人们直接口服。本发明产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与天然虫草基本相同。滤清液单服或与菌丝体合用,可防治多种疾病,尤其对哮喘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
17 |
杀虫真菌分生孢子液体保存方法 |
CN01124159.4 |
2001-08-20 |
CN1329829A |
2002-01-09 |
张永军; 裴炎; 杨星勇; 方卫国 |
一种杀虫真菌分生孢子液体保存方法,通过将一定浓度的月桂氮卓酮或Manoxol OT等分散剂单用或混合使用,使杀虫真菌分生孢子在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均匀分散,并使其在室温下保持高活力达三个月以上,这就可以克服以往随配随用的“桶配剂型”所带来的使用麻烦,且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进行商业化生产等问题,使杀虫真菌能够更加广泛地使用,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
18 |
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 |
CN97110448.4 |
1997-04-29 |
CN1063788C |
2001-03-28 |
沈南英; 曾璐; 黄荣 |
一种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点是将菌种植入液体培养基置于摇床上,温度20℃以下培养8天,再植入一级种子罐,温度20℃以下发酵5-8天,然后以培养基量的10倍扩大,逐级发酵,直至所需的量,出罐过滤而成。液体培养基为:含碳原0.5-5%,氮原0.2-5%,微量元素、维生素少许,水。该方法实现了冬虫夏草真菌的工业化生产,其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真菌纯净,无杂菌。 |
19 |
黑槌虫草真菌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CN97104466.X |
1997-06-09 |
CN1201828A |
1998-12-16 |
赵恒; 艾秀莲; 屈新兰; 常炜 |
本发明公开了从黑槌虫草菌核组织中分离和培养羽束梗孢(Paraisaria)新槌12菌株的方法,及进行工业发酵生产的方法和用途。筛选出适合于该黑槌虫草真菌生长的培养基,所得发酵醪液百分之百可利用,其滤清液味苦而纯正,适合人们直接口服。本发明产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与天然虫草基本相同。滤清液单服或与菌丝体合用,可防治多种疾病,尤其对哮喘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
20 |
一株虫生真菌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 |
CN202211302002.7 |
2022-10-24 |
CN115838637B |
2024-03-15 |
田磊; 陈雅琳; 刘娟; 陈学文; 梁爱珍; 田春杰 |
一株虫生真菌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虫生真菌及其应用。是要解决现有玉米黏虫的防治手段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的问题。该真菌为球孢白僵菌BJ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是2022年7月15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247。该真菌发酵方法:以麦麸、高粱、稻谷和蔗糖为原料制备培养基,发酵球孢白僵菌BJ2。本发明用于生物防治玉米黏虫,防治效率高,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黑土农田具有积极的保护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