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一种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CN200810073988.9 |
2008-12-16 |
CN101422169B |
2011-09-14 |
黄宝灵; 方丽英; 吕成群; 王缉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是采用拟盘多毛孢真菌(Pestalotiopsis olivacea)菌种,通过一级固体菌种培养、二级液体培养和三级固体培养,将培养物加工而成。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一级固体菌种培养;2)二级液体培养;3)三级固体培养;4)经过半成品自然阴干至含水率为10%-14%;5)用粉碎机粉碎,要求粒径为0.2-0.5cm,6)包装。本发明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主要用于防治松突圆蚧,也可用于防治湿地松粉蚧,对气候干旱和湿润地区均适用。 |
102 |
一种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CN200810073988.9 |
2008-12-16 |
CN101422169A |
2009-05-06 |
黄宝灵; 方丽英; 吕成群; 王缉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是采用拟盘多毛孢真菌(Pestalotiopsis olivacea)菌种,通过一级固体菌种培养、二级液体培养和三级固体培养,将培养物加工而成。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一级固体菌种培养;2)二级液体培养;3)三级固体培养;4)经过半成品自然阴干至含水率为10%-14%;5)用粉碎机粉碎,要求粒径为0.2-0.5cm,6)包装。本发明防治松突圆蚧的虫生真菌粉剂主要用于防治松突圆蚧,也可用于防治湿地松粉蚧,对气候干旱和湿润地区均适用。 |
103 |
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水生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03135606.0 |
2003-08-13 |
CN1580235A |
2005-02-16 |
张克勤; 赵智娴; 董锦艳; 周薇; 蔡磊 |
本发明涉及一种毒杀植物寄生线虫的水生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生真菌菌株Annulatascus triseptata ZD3已于2003年7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0984。本发明的特征是,从水生真菌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良好毒杀作用的菌株ZD3,通过常规液体和固体发酵制备,该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0.1-0.5%酵母浸膏;0.2-0.4%磷酸二氢钾;0.02-0.06%硫酸镁;0.1-0.6%碳酸钙;10-20%糖蜜;余下为水;pH自然;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35-60%;米糠35-60%;0.2-1%碳酸钙;大豆粉1-3%;硫酸氨0.2-1%;过磷酸钙0.5-3%;pH自然,含水量为60%。其代谢产物对Panagrellus redivivus线虫和松材线虫具有毒力高,杀虫效果明显的突出优点,具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104 |
一种虫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SP535在p-氯苯胺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
CN201910449530.7 |
2019-05-28 |
CN110468054A |
2019-11-19 |
曾巧云; 肖卡特.阿里; 吴建辉; 杨波; 乐扬; 李钊阳 |
本发明公开虫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SP535,以及该菌在p-氯苯胺生物降解中的应用。该菌可以有效分解p-氯苯胺,可以用于被p-氯苯胺的生物降解及用于被p-氯苯胺污染的环境治理,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
105 |
一种通过测定真菌生长速度和致病基因表达量相结合评价杀虫真菌与杀菌剂相容性的方法 |
CN202211575547.5 |
2022-12-08 |
CN115774083A |
2023-03-10 |
赵冬晓; 郭慧芳; 张志春; 牛洪涛; 刘宝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测定真菌生长速度和致病基因表达量相结合科学评价杀虫真菌与杀菌剂相容性的方法。真菌杀虫剂是最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杀虫真菌。作物害虫发生时期往往伴随病害的发生,常需要杀虫剂与杀菌剂同时施用。但是,杀虫真菌可能会受到杀菌剂的抑制,限制了真菌杀虫剂的田间应用。现有评价杀虫真菌与杀菌剂相容性的主要指标是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缺乏对杀虫真菌致病能力方面的评价,难以反映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本发明通过测定杀菌剂处理后杀虫真菌的生长速度以及关键致病基因表达量来综合评价杀虫真菌与杀菌剂相容性,先测定真菌生长抑制率,在抑制率高于20%时,进一步测定杀虫真菌关键致病基因表达量。本发明对于科学评价杀虫真菌与杀菌剂相容性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二者的田间联合使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106 |
一种通过真菌孢子萌发和生物活性测定相结合科学评价真菌杀虫剂产品质量的方法 |
CN202011226641.0 |
2020-11-05 |
CN112301087A |
2021-02-02 |
郭慧芳; 钟万芳; 张志春; 赵冬晓; 牛洪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真菌孢子萌发和生物活性测定科学评价真菌杀虫剂产品质量的方法。真菌杀虫剂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杀虫剂,其主要活性成份为真菌孢子,对高温等较为敏感。现有对真菌杀虫剂产品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是真菌孢子萌发率,但经历了高温等的真菌孢子除了萌发率变化,其对害虫的致病力是否有变化,真菌孢子的萌发力能否直接代表真菌的致病力,这方面鲜有报道。本技术通过真菌孢子萌发和生物活性测定相结合科学评价真菌杀虫剂产品质量,先测定孢子萌发率,在萌发率低于90%时进一步测定产品对靶标害虫对象的致病力。本发明对于真菌杀虫剂产品质量的科学评价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真菌杀虫剂生产加工以及运输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
107 |
对斜纹夜蛾高致病力的虫生真菌筛选及与百里香酚的复配应用 |
CN202411318772.X |
2024-09-20 |
CN119326001A |
2025-01-21 |
孟建玉; 潘首慧; 桑文; 张长禹; 陈兴江; 汪汉成; 邹程莉; 董祥立; 杨昌利 |
本发明公开对斜纹夜蛾高致病力的虫生真菌与百里香酚的复配应用。复配的杀虫药是采用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072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与百里香酚联用的杀虫药。通过对百里香酚和球孢白僵菌复配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所述杀虫药复配后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减低化学农药单剂的使用剂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效解决现有农药易产生抗性、药效不明显等问题。 |
108 |
一种柑橘木虱虫生真菌致病力的测定设备及测定方法 |
CN202411388565.1 |
2024-10-08 |
CN119242429A |
2025-01-03 |
武晓晓; 韩旸; 陈传武; 娄兵海; 庞秋凌; 邓崇岭; 方海猛 |
本发明涉及测定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柑橘木虱虫生真菌致病力的测定设备及测定方法,包括测定杯,所述测定杯的顶端活动套接有网盖,测定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放置有储水盘,测定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水棉,测定杯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网板,通风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第一网板贴合,测定杯的底端放置有培养基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培养基质保持湿润且不会导致九里香根部腐烂,测定杯的中部通过第一网板可实现气流穿行,使得测定杯的内腔空气流通,增加九里香的存活率。 |
109 |
AoFlbB蛋白在影响捕食线虫真菌产生三维菌网数量中的应用 |
CN202411253121.7 |
2024-09-09 |
CN119040373A |
2024-11-29 |
杨金奎; 申艳梅; 张克勤 |
本发明涉及AoFlbB蛋白在影响捕食线虫真菌产生三维菌网数量中的应用。与AoFlbB蛋白表达被沉默前相比,在将所述捕食线虫真菌中AoFlbB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沉默后,可以提高所述捕食线虫真菌产生三维菌网数量。 |
110 |
一种利用动物明胶诱导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 |
CN202311826105.8 |
2023-12-28 |
CN117887588B |
2024-11-22 |
李娟; 卢思义; 周文亮; 张克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动物明胶诱导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属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所述动物明胶的浓度为0.1g/L‑3g/L,捕食线虫真菌为寡孢节丛孢、多型节丛孢、长孢隔指孢、虫生节丛孢、云南单顶孢、多头节丛孢、圆锥节丛孢、白色单顶孢、指状节丛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为高效线虫防治制剂的改进与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明胶诱导效果具有广谱型,除了能够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大量捕食器官以外,还可以诱导产黏球、三维菌网、收缩环和非收缩环等捕食器官的其他捕食线虫真菌产生大量捕食器官。 |
111 |
一种利用动物明胶诱导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 |
CN202311826105.8 |
2023-12-28 |
CN117887588A |
2024-04-16 |
李娟; 卢思义; 周文亮; 张克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动物明胶诱导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属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所述动物明胶的浓度为0.1g/L‑3g/L,捕食线虫真菌为寡孢节丛孢、多型节丛孢、长孢隔指孢、虫生节丛孢、云南单顶孢、多头节丛孢、圆锥节丛孢、白色单顶孢、指状节丛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为高效线虫防治制剂的改进与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明胶诱导效果具有广谱型,除了能够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大量捕食器官以外,还可以诱导产黏球、三维菌网、收缩环和非收缩环等捕食器官的其他捕食线虫真菌产生大量捕食器官。 |
112 |
基于捕食线虫真菌细胞膜破裂和内体增多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 |
CN202011454891.X |
2020-12-09 |
CN112501035B |
2022-09-20 |
张克勤; 田梦青; 王芯; 李国红 |
本发明属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捕食线虫真菌细胞膜破裂并且内体增多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捕食线虫真菌进行孢子培养;将培养得到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生长连成菌网以后,向固体培养基表面中加入可使细胞膜破裂和内体增多的试剂,置于20‑30℃环境中培养至少36h。本发明方法是将高浓度的氨水加入到捕食线虫真菌的菌丝中,使捕食线虫真菌的细胞膜发生破裂,意外发现在膜修复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捕食器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促使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为研究捕食器官形成的机制提供新思路,从而为高效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113 |
苜蓿烯的应用、一种重组生防真菌和一种僵虫及其应用 |
CN202210069879.X |
2022-01-21 |
CN114391549A |
2022-04-26 |
方卫国; 唐丹 |
本发明提供了苜蓿烯的应用、一种重组生防真菌和一种僵虫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苜蓿烯在昆虫引诱和/或防治虫害中的应用。苜蓿烯对昆虫有引诱力。苜蓿烯浓度越高,对蚊子和果蝇幼虫的引诱效果越强,当苜蓿烯的含量低至10‑11g时,果蝇幼虫仍会对其产生反应。苜蓿烯对大蜡螟幼虫也具有吸引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组生防真菌,包含重组真菌表达质粒,所述重组真菌表达质粒上插入有松树长叶烯合成基因。在本发明中,所述重组生防真菌的长叶烯和苜蓿烯的合成量提高,孢子挥发长叶烯和苜蓿烯的量提高,从而对昆虫的吸引力增强。 |
114 |
一种用于昆虫共生真菌单细胞分离培养的微流控芯片 |
CN202111391654.8 |
2021-11-23 |
CN114276898A |
2022-04-05 |
庞琨; 帅梦溪; 赖城玲; 陈强; 俞晓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昆虫共生真菌单细胞分离培养的微流控芯片,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由上至下分为三层结构,依次为第一层PDMS板、第二层PDMS膜和第三层PDMS板,第一层PDMS板上设有总进样口、总出样口、微腔室出样口和装载有微腔室的培养液通道,每个微腔室包括一直形的微腔室主通道、一半圆形的微腔室侧通道和一微腔室出样通道;第三层PDMS板上设有用于通断微腔室出样通道的外气阀组和用于通断微腔室侧通道的内气阀组;本发明提出一款可用于昆虫共生真菌单细胞分离培养的微流控芯片,集单细胞筛选、培养、分离、变温调控、便于对比实验等功能为一体,能够实现昆虫共生真菌的单细胞培养,过程快速便捷,可实时调控。 |
115 |
具抑真菌活性的线虫内共生细菌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 |
CN202210120457.0 |
2022-02-09 |
CN114271293A |
2022-04-05 |
潘皎; 阮维斌; 张凤玉; 韩烨青; 单少杰; 王宇; 王岑 |
具抑真菌活性的线虫内共生细菌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属生物防治领域。所述线虫内共生细菌Xenorhabdus bovienii(伯氏致病杆菌)发酵上清液以及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均被证明具有抑制文物病害真菌生长的作用,包括文物病害真菌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毛壳菌(Chaetomium globsum)和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因此,该菌株在文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116 |
一株具有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虫生真菌菌株及应用 |
CN202010195146.1 |
2020-03-19 |
CN111304100B |
2022-03-04 |
李启瑞; 田婷婷; 张旭; 刘利利; 龙庆德 |
本发明提供公开了涉及一株具有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虫生真菌菌株及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编号为CH180672,分类为simplicillium lamellicola,保藏号CGMCC No.19145。本发明用高糖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模型组相比,可以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ROS、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可知,此真菌使Nrf‑2、HO‑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可以改善由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
117 |
一株具有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虫生真菌菌株及应用 |
CN202010195146.1 |
2020-03-19 |
CN111304100A |
2020-06-19 |
李启瑞; 田婷婷; 张旭; 刘利利; 龙庆德 |
本发明提供公开了涉及一株具有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虫生真菌菌株及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编号为CH180672,分类为simplicillium lamellicola,保藏号CGMCC No.19145。本发明用高糖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模型组相比,可以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ROS、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可知,此真菌使Nrf-2、HO-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可以改善由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
118 |
抗菌肽基因启动子PBbAFP1在改良虫生真菌孢子中的用途 |
CN201911174360.2 |
2019-11-26 |
CN110747220A |
2020-02-04 |
范艳华; 刘宇; 童胜; 李茂莲; 袁敏; 林冬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肽基因启动子在改良虫生真菌孢子中的用途,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该启动子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改良和利用虫生真菌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可利用其调节基因在产孢后期的表达,改良孢子对不良环境,如抗紫外,抗逆的耐受性。 |
119 |
一种治疗动物皮肤寄生虫、真菌感染的缓释组合物 |
CN201811638632.5 |
2018-12-29 |
CN110721152A |
2020-01-24 |
张朋丽; 谢玲玲; 陈博强; 李梁; 刘爱玲; 李守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动物皮肤寄生虫,特别是螨虫,合并真菌感染的缓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缓释组合物长效、双效、稳定性好、工艺转产率高的特点,明显优于现有治疗组合。抗寄生虫组分阿维菌素类、抗真菌组分两性霉素B,搭配醋酸地塞米松的药物组合双重效果实现率更高;原位凝胶的缓释制剂形式,保证了组合物持效、安全。本发明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疗程内单次给药的实现方式使动物的用药顺应性更好,进而达到治疗合并皮肤感染的目的。本发明缓释组合物采用肌内或皮下注射给药的形式。可用于毛发动物,尤其是猫或狗。 |
120 |
一种灭土壤真菌杀根结线虫缓释性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410026525.2 |
2014-01-21 |
CN103772069B |
2015-07-01 |
王连祥; 张学杰; 闫传胜 |
本发明属于缓释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土壤真菌杀根结线虫缓释性肥料及其生产方法。该灭土壤真菌杀根结线虫缓释性肥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组成包括:石灰氮60~70%,聚磷酸铵8~12%,硫酸钾8~12%,木质素3~6%,淀粉粘合剂3~6%,活性炭2~4%,氨基酸1~3%,以上均为重量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得的灭土壤真菌杀根结线虫缓释性肥料不仅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而且具有肥料功效,同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具有环境友好性,并且可持续生产,弥补全面淘汰甲基溴的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