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磁强计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便携式磁强计 CN202420535203.X 2024-03-19 CN222125425U 2024-12-06 张晓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磁强计,包括便携强磁计和连接头a,所述便携强磁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头a,所述连接头a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头b,所述连接头b的底部和便携强磁计的中部相互卡接,所述连接头b的顶部固定连接传输线,所述连接头b的外壁缠绕有收纳件;所述收纳件包括收纳盒,连接口a,缠绕柱,穿插口,螺杆,圆板,螺口a,延伸口,通过设计的收纳件,利用拉扯缠绕柱使其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又会带动底部套接的扭簧形变,取消对缠绕柱拉扯的过程中扭簧会复位,从而使得传输线会收缩进入缠绕柱的表面,从而便于快速收纳和使用,提高便携性。
42 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 CN201620514092.X 2016-05-31 CN205686625U 2016-11-16 张晓华; 张翔; 苇桑艾尔-马伊; 刘磊; 陆正亮; 马海宁; 廖文和; 于永军; 莫乾坤; 郑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包括端盖、盒体、连杆、固定合页、旋转合页、紧片、旋转轴、锁紧杆、弹簧扭簧;没有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烧线系统贴合在卫星表面。升空后,烧线系统工作,烧线被烧断,磁强计受到的约束解除。在扭的作用下,旋转合页带动连杆及盒体弹出;在弹到90°的位置时,盲孔与通孔中心轴线重合,弹簧推动锁紧杆弹出,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锁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磁强计展开到星体外部的目标,可有效地隔绝星体内磁场对磁强计的影响。
43 振动样品磁强计振动源 CN200920213236.8 2009-12-17 CN201583640U 2010-09-15 胡顺全; 郑源明; 董俊俊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振动样品磁强计振动源。该振动源由直流电机、起振盒、振动杆、限位装置、样品盒和磁极体等组成。其中,起振盒中包括一个偏心轮、一个滚珠轴承和一个方形滑,方形滑块设于起振盒的长方形槽中;样品盒设置在限位装置的通孔中,并处于磁极体磁场的鞍区中,样品盒通过振动杆与振动盒连接。本实用新型以直流电机和偏心轮的转动带动滚珠轴承在滑块中滚动,并用长方形槽对滑块的运动方向加以限制,从而使滑块带动振动杆和样品盒产生一维振动,且限位装置始终将样品盒的位置限制于磁极间磁场的鞍区之中。本振动系统振动大且稳定,可减少准备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44 振动样品磁强计高温炉 CN202420306906.5 2024-02-20 CN221977100U 2024-11-08 张天涵; 韩冷; 王博; 张宇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振动样品磁强计高温炉,涉及磁性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承接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炉体,且炉体内部开设有样品腔,用于支撑加固所述承接组件设置于样品腔外侧,且承接组件外侧设置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部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外侧设置有隔热,用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于炉体上端外侧。该振动样品磁强计高温炉设置有注流管,炉体外侧安装有一块相一体的外管套,而在炉体与外管套之间的空腔中固定有螺旋状注流管,其用于流通冷却液进行冷却,通过冷却液循环对炉体上端区域进行循环冷却处理,有效降低炉腔外壁的温度,对外部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提高炉腔的降温速度,缩减测量时间。
45 一种便携式磁强计 CN201721651505.X 2017-12-01 CN207440267U 2018-06-01 蔡东松; 王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磁强计,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磁强计本体,所述磁强计本体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盒体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与齿牙啮合,盒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旋紧螺丝,旋紧螺丝的一端穿过卡板且延伸至盒体的内部,旋紧螺丝位于盒体内腔中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滑杆接触的卡。该便携式磁强计,在磁强计本体未使用时,盒体对磁强计本体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了磁强计本体发生碰撞后对其表面刮伤,确保了美观性,方便了测量。
46 一种抑制CPT磁强计共模噪声的方法 CN202510080185.X 2025-01-19 CN119861317A 2025-04-22 杜鹏程; 李岳林; 杨飞帆; 崔帅威; 王云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CPT磁强计共模噪声的方法,通过引入差分探测技术和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CPT磁强计的性能。该发明通过配置一束相干激光,利用分光镜产生的两束光分别经过不同路径,其中一束光通过原子气室,另一束光不通过原子气室,并使用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采集信号。利用差分放大器生成两个信号的差分信号,从而有效消除共模噪声的影响。随后,差分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自适应滤波,进一步提高信号质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CPT磁强计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7 一种多通道原子磁强计控制系统 CN202411358957.3 2024-09-27 CN119402449A 2025-02-07 黄启莹; 谈高波; 胡正珲
一种多通道原子磁强计控制系统,包括通信控制子模、通信控制主模块、传感器控制子模块和原子强磁计模块;通信控制主模块包含交换机电路单元、时钟晶振单元和稳压电源电路单元,通过金手指部件连接若干个通信控制子模块中的以太网通信单元,以太网通信单元再通过主控芯片连接控制传感器控制子模块和原子强磁计模块;通过以太网通信单元实现对原子磁强计与上位机之间数据和指令更可靠、更快速地传输,能够灵活地根据不同的网络设备的需求,自动切换和配置不同的网络端口,实现多通道原子磁强计通信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多个通道的原子磁强计可同步控制通信。
48 磁强计带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2411236883.6 2024-09-04 CN119087326A 2024-12-06 汪海涛; 侯永伸; 张远鹏; 刘雪峰; 杨林; 高新; 陈言坤; 孟勇; 黄魁; 易忠; 唐小金; 牛美霞
本公开涉及磁强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磁强计带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磁强计带宽检测装置包括:磁场发生器,用于根据频率控制信号生成频率可变的交变磁场,待检测磁强计放置于交变磁场中;相环电路,包括压控振荡器,与待检测磁强计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待检测磁强计输出的振荡信号和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相位锁定;控制器,用于生成频率控制信号发送给磁场发生器,并接收相位锁定时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端的电压控制信号,在逐渐增大频率控制信号控制的磁场频率时,判断电压控制信号的幅值变化,并根据磁场频率升高时幅值的变化情况确定磁强计带宽。
49 精度磁强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2110873878.6 2021-07-30 CN114577220B 2024-09-10 杨艳艳; 申旭辉; 泽仁志玛; 周斌; 程炳钧; 王婕; 吴迎燕; 赵庶凡; 刘大鹏; 黄建平; 林剑; 周娜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磁强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系统接收0级数据后经过进制转换后得到载荷工程数据、FGM矢量数据、CDSM标量数据的十进制数据,得到1级数据产品;1级科学数据首先经过时标对齐,再进行数据重采样,计算得到正交校正矩阵后进行正交校正,然后消除卫星及矢量探头的磁干扰;利用获取的每条当前轨道以及之前若干个重访周期的重访轨道,生成时序分析产品作为3级数据产品;利用全球以及中国区域的当前轨道以及之前30天的重访数据,生成空间产品数据,为4级数据产品。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度磁强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将卫星上高精度磁强计的原始探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实际可用的数据产品。
50 一种捷联三轴磁强计两步标定方法 CN202111302251.1 2021-11-04 CN114089244B 2024-06-11 黄玉; 武立华; 陈东亮; 吴迪; 朱传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捷联三轴磁强计两步标定方法,分别绕载体的三个旋转轴旋转捷联三轴磁强计,将捷联三轴磁强计在不同姿态下的磁场测量数据代入椭球拟合方程,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等效零偏的估计值;再将减去等效零偏估计值的磁场测量数据分成数据量相同的两组数据集。由场模平方差测量模型构造函数链接型神经网络,利用两组数据集训练函数链接型神经网络,由训练结束后的神经网络权值获得场模平方差模型系数。由模型系数构建误差校正器对捷联三轴磁强计进行第二步标定,得到磁场测量值的校正结果。本发明可以在不提供磁场模的真值的情况下标定捷联三轴磁强计全部磁测模型参数,提高了地磁场的测量精度,且对不同平的测量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51 一种高准确度铯氦磁强计 CN202311658440.1 2023-12-06 CN117970193A 2024-05-03 韩晓东; 程华富; 张樊; 罗慧; 陈晨; 曹平军
一种高准确度铯氦磁强计,包括:光源、光学组件、光功率稳定控制模、激发和信号检测电路;其中,光功率稳定控制模块采用了声光调制器,并通过负反馈的方式控制声光调制器,使其输出的光功率保持稳定,抑制光谱噪声。该装置能够减少由于铯灯律动引起的磁强计准确度降低的情况,提高准确度和灵敏度,同时,相对激光铯氦磁强计系统简单、可靠性高。
52 一种具有抗攻击能的TMR磁强计 CN202310875709.5 2023-07-18 CN117031369A 2023-11-10 李翔宇; 汪鹏君; 李刚; 张晓伟; 叶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攻击能的TMR磁强计,包括TMR磁强计主体结构、控制电路、列译码器电路、行译码器电路、多路选择器和动态比较器,TMR磁强计主体结构包括n*n个TMR传感器,在实现TMR磁强计功能时,还与控制电路、列译码器电路、行译码器电路、多路选择器和动态比较器构成PUF电路,PUF电路基于TMR传感器制造工艺的随机偏差来生成PUF响应信号,产生的PUF响应信号使得攻击者更难定位到TMR传感器的具体位置,甚至很难知道TMR传感器偏差的存在,从而使得TMR磁强计具备防御模式攻击的能力;优点是能够抵抗IP核盗用、硬件、逆向工程、侧信道攻击等各类安全威胁,降低了被攻击的险,安全性较高。
53 原子磁强计气室一致性检测装置 CN202111617254.4 2021-12-27 CN114487940B 2023-08-15 万双爱; 董世超; 秦杰; 卜文浩; 郭宇豪
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子磁强计气室一致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多个原子气室、气室转盘、驱动光源、1/4波片、第一光电探测器、检测光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1/2波片、偏振分束棱镜、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三光电探测器、磁屏蔽桶和线圈补磁装置,多个原子气室间隔固定设置在气室转盘的周缘,气室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磁屏蔽桶设置在多个原子气室的外部,线圈补磁装置设置在多个原子气室的外部;原子磁强计气室一致性检测装置可通过转动气室转盘实现对任一原子气室的气室参数和磁强计性能进行检测。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原子气室测试一致性差、效率低且时间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54 原子磁强计线宽在线测控系统及方法 CN202111585407.1 2021-12-22 CN114460504B 2023-08-15 万双爱; 魏克全; 秦杰; 郭宇豪; 薛帅; 周明; 刘建丰
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子磁强计线宽在线测控系统及方法,包括信号处理组件和测控组件,激励控制模用于产生正弦电压激励信号,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核磁共振电压信号进行预处理以获取共振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指令解析模块用于对测控组件输出的指令进行解析;测控组件包括第二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和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处理后的核磁共振信号幅度和当前激励信号频率计算获取原子磁强计线宽并进行存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共振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实时调整控制激励信号的幅度和扫频范围。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宽测试系统复杂、测试效率较低且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55 一种航天用磁强计位姿标定方法 CN202310317859.4 2023-03-28 CN116295530A 2023-06-23 李智; 葛亚松; 赵琳; 孙树全; 冯晓
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用磁强计位姿标定方法,应用于磁强计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磁强计和相机安装在车体上;在地面状态下,将安装在车体上的伸杆完全展开,在地球全重模式下由相机进行多度拍照;在近月球重力模式下,由相机进行多角度拍照;对比地球全重力模式和月球重力模式下的照片,得到参考数据库;在轨状态时,重复S2和S3,将拍摄结果与参考数据库进行对比,得到伸杆的长度和角度。本发明通过在地面状态下分别拍摄地球全重力和近月球重力下的图像构建参考数据库,将在轨状态时拍摄的结构与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得到伸杆的长度和角度。
56 一种卫星磁强计综合仲裁方法及装置 CN202310161463.5 2023-02-24 CN116203491A 2023-06-02 卞晶; 赵璟; 何夏维; 严玲玲; 宋俊辉; 林晓冬; 戴正升
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卫星磁强计综合仲裁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卫星轨道有效标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如果当前磁强计自身有效,对当前磁强计与卫星当前轨道系地磁矢量之间进行状态互判,当互判通过时,当前磁强计仲裁有效,否则当前磁强计仲裁无效;步骤S3、如果所有磁强计均自身有效,对磁强计之间进行状态互判,当互判通过时,所有磁强计仲裁有效,否则所有磁强计仲裁无效;步骤S4、输出磁强计仲裁结果。本发明引入卫星轨道有效标志和卫星当前轨道系地磁矢量进行判断以及磁强计互判,提高了磁强计数据可靠性。
57 一种纯磁强计滤波速度确定方法 CN202211638852.4 2022-12-20 CN116124126A 2023-05-16 龙也; 刘双玉
发明涉及一种纯磁强计滤波速度确定方法。本方法以姿态学方程为算法推导基础,首先经离散化后得出线性化离散描述的角速度状态方程,然后根据磁强计磁场测量与三轴角速度关系,设计角速度观测方程,角速度状态方程、角速度观测方程中给出的相关状态定义和矩阵表达公式,在EKF滤波估计的计算过程中调用,由EKF滤波估计算法的持续动态解算,得到三轴姿态角速度的实时滤波结果。本方法解决了卫星速度阻尼阶段,当陀螺、星敏、太敏异常,且无任何先验信息的情况下,仅利用磁强计进行姿态角速度确定的问题,保障了阻尼阶段退出判断逻辑的正常执行,有效避免了卫星因角速度无法确定,持续处于阻尼,最终能源耗尽整星失效的险。
58 一种强磁环境下的磁强计使用方法 CN202211714547.9 2022-12-29 CN115932674A 2023-04-07 张召弟; 郭雯婷; 郭祥; 张誉馨; 王向; 郭旭升; 黄用
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磁环境下的磁强计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磁强计预处理及有效性判断;步骤2,根据磁场模型计算飞行器本体相对惯性系的磁场强度;步骤3,对磁场基准进行选择;步骤4,根据磁场基准选择情况,决定使用策略。该方法基于对磁强计测量值预留扣除强磁常值接口以及磁强计和磁矩器分时错拍控制,能够规避磁强计磁场测量值受周围强磁环境影响其接入闭环使用的问题,能够更加可靠的将地磁场值引入闭环控制使用。该磁强计使用方法设计简单,易于工程应用。
59 一种磁强计制作校准设备及其方法 CN202210519835.2 2022-05-12 CN115128532A 2022-09-30 苗淑涛; 任伟; 田玉娟; 朱鹏越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强计制作校准设备,包括下安装座、上安装座、磁强计、内线圈、外线圈和霍尔探头,所述下安装座内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下部设置有外线圈,并且凹槽内上部设置有内线圈,所述下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座,且上安装座下夹持有霍尔探头,所述下安装座的前侧面中部设置有前固定台,且前固定台的上端面设置有磁强计;所述下安装座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嵌口,下安装座的底面四个拐处均设置有支撑脚,且上安装座的左右两部下侧均设置有嵌,并且每组嵌块均嵌合在同侧的嵌口内。本发明中下安装座与上安装座之间方便组装和拆分,方便组合构成磁测定安全环境,方便对磁力计进行精准、安全可靠校准测试,更方便实用。
60 一种单光束双通道的原子磁强计系统 CN202210231255.3 2022-03-09 CN114601466A 2022-06-10 刘颖; 袁子琪; 张耀华
一种单光束双通道原子磁强计系统,通过具有单光束输入接口的双通道表头内设置的组合偏振分光棱镜能够将单光束分束为第一抽运光束和第二抽运光束以分别作用于第一金属气室和第二碱金属气室,能够同时获得双通道磁场信息,具有灵敏度高、集成度高的特点,有利于形成高密度磁强计阵列,服务于脑磁、心磁测量等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