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磁强计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磁强计主控制电路 CN202411237752.X 2024-09-05 CN119105346A 2024-12-10 汪海涛; 侯永伸; 张远鹏; 刘雪峰; 杨林; 高新; 黄魁; 唐小金; 高扬; 肖琦; 牛美霞
本公开涉及磁强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磁强计主控制电路。该磁强计主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数模转换器,用于接收数字温度控制信号和数字恒流控制信号并进行数模转换;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对第一模拟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控制激光器温度的第一温度控制信号;激光器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激光器电压反馈电路,用于根据第二模拟控制信号生成控制激光器电流的模拟恒流控制信号;恒温室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数字电位计和第二功率放大器,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目标幅值并生成具有目标幅值的温度控制电压,并输出到第二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以使得第二功率放大器生成控制恒温室温度的第二温度控制信号。
22 一种高准确度磁强计 CN202211494685.0 2022-11-25 CN116047381A 2023-05-02 韩晓东; 张樊; 官业欣; 顾清
发明提供一种高准确度磁强计,采用Cs光源发出的光谱激发Cs原子,激发态的Cs原子与亚稳态的He原子发生自旋交换,进入激发态,通过调整共振频率,He原子与外部磁场形成磁共振,根据产生的共振频率信号计算出拉莫尔共振频率从而实现磁场测量;也就是说,基于He原子的旋磁比为28.025GHz/T,输出频率高的特点,本发明通过极化的Cs原子激发He原子的方式,消除了He原子极化的光频移,相比传统磁强计,磁场测量的准确度可以提高1个数量级,测量准确度大大提高,尤其适用于测量地磁场范围内磁场的准确度。
23 一种小型化原子磁强计 CN202210850695.7 2022-07-20 CN114966493B 2022-11-04 盛经纬; 马啸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原子磁强计,其包括金属原子气室、光源组件、探测光源组件和光电探测组件,其泵浦光路与探测光路相互垂直,所述探测光路的探测激光穿过所述碱金属原子气室进入所述光电探测组件,所述泵浦光源组件、探测光源组件和光电探测组件空间立体排布,且均位于所述碱金属原子气室的同侧位置;所述泵浦光路包括第一光路和沿所述第一光路路线返回的第二光路;所述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穿过所述碱金属原子气室,实现对处于高温蒸汽化的碱金属原子的极化抽运。本发明通过上述合理、巧妙的结构设计,在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碱金属原子气室内原子极化率均匀度和探测灵敏度,进而大大提升了脑磁探测效率及探测质量
24 一种小型化原子磁强计 CN202210850695.7 2022-07-20 CN114966493A 2022-08-30 盛经纬; 马啸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原子磁强计,其包括金属原子气室、光源组件、探测光源组件和光电探测组件,其泵浦光路与探测光路相互垂直,所述探测光路的探测激光穿过所述碱金属原子气室进入所述光电探测组件,所述泵浦光源组件、探测光源组件和光电探测组件空间立体排布,且均位于所述碱金属原子气室的同侧位置;所述泵浦光路包括第一光路和沿所述第一光路路线返回的第二光路;所述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穿过所述碱金属原子气室,实现对处于高温蒸汽化的碱金属原子的极化抽运。本发明通过上述合理、巧妙的结构设计,在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碱金属原子气室内原子极化率均匀度和探测灵敏度,进而大大提升了脑磁探测效率及探测质量
25 一种星载磁通磁强计 CN202110304730.0 2021-03-23 CN112698255A 2021-04-23 孙树全; 杜爱民; 赵琳; 李智; 张莹; 冯晓
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磁通磁强计,包括: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感应线圈、反馈线圈;所述处理电路包括:提供激励信号的激励电路、感应磁场信号调理和计算处理电路、反馈电路。激励电路用于产生激励信号,产生激励磁场,感应磁场信号调理和计算处理电路用于提取与外界磁场信号相对应的磁通门信号,反馈电路用于抵消外界磁场信号,使系统始终处于接近零场状态,增加系统的线性度和稳定性。本发明的磁通门磁强计感应信号经放大后直接进行数字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温度稳定性,同时,使用的元器件种类少,可使用高抗辐照能器件实现,满足在温度和辐照环境恶劣的行星环境下使用。
26 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 CN201610378565.2 2016-05-31 CN106005491B 2018-04-03 张晓华; 张翔; 苇桑艾尔-马伊; 刘磊; 陆正亮; 马海宁; 廖文和; 于永军; 莫乾坤; 郑侃
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包括端盖、盒体、连杆、固定合页、旋转合页、紧片、旋转轴、锁紧杆、弹簧扭簧;没有工作时,本发明通过烧线系统贴合在卫星表面。升空后,烧线系统工作,烧线被烧断,磁强计受到的约束解除。在扭的作用下,旋转合页带动连杆及盒体弹出;在弹到90°的位置时,盲孔与通孔中心轴线重合,弹簧推动锁紧杆弹出,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锁死。本发明实现了将磁强计展开到星体外部的目标,可有效地隔绝星体内磁场对磁强计的影响。
27 平式隧穿磁强计 CN200410074075.0 2004-09-03 CN1588109A 2005-03-02 尤政; 杨拥军; 汤学华; 何洪涛; 王晓路; 吝海峰
平式隧穿磁强计,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隧穿式磁强计的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场测量的微小型水平式隧穿磁强计,包括表头芯片和反馈控制电路部分,表头芯片由片和玻璃两部分键合而成,所述硅片部分包括质量弹簧系统和线圈,在所述质量弹簧系统中,仅有一个表面加工了线圈,由被测磁场和所述线圈中电流产生的洛伦兹方向与所述质量弹簧系统中加工了线圈的表面平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敏感元件只有一个表面需要加工,可以较大地降低敏感元件的加工难度。同时由于主体部分都在磁强计的硅片上加工,可以有效降低硅片和玻璃所需要的对准精度
28 一种全光纤磁强计装置 CN202011125792.7 2020-10-20 CN112269155A 2021-01-26 刘学静; 于恒; 张文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磁强计装置,包括:抽光纤气室模,抽运光模块和检测光模块三部分组成,所有光学元件为光纤器件。光纤气室模块包含为空芯光纤金属气室、电加热模块和磁屏蔽模块组成。空芯光纤碱金属气室通过在空芯光纤内充有碱金属原子、惰性气体和缓冲气体实现;空芯光纤碱金属气室检测光路。电加热模块用来调节光纤气室工作温度,磁屏蔽用来屏蔽和补偿环境磁场。抽运光模块由抽运激光器、圆起偏器和隔离器组成并产生圆偏振抽运光,用来极化光纤气室内原子系综。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微弱磁场测量,光学器件采用全光纤器件,具有精度和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空间分辨率高,体积小和重量轻。
29 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 CN201610378565.2 2016-05-31 CN106005491A 2016-10-12 张晓华; 张翔; 苇桑艾尔-马伊; 刘磊; 陆正亮; 马海宁; 廖文和; 于永军; 莫乾坤; 郑侃
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包括端盖、盒体、连杆、固定合页、旋转合页、紧片、旋转轴、锁紧杆、弹簧扭簧;没有工作时,本发明通过烧线系统贴合在卫星表面。升空后,烧线系统工作,烧线被烧断,磁强计受到的约束解除。在扭的作用下,旋转合页带动连杆及盒体弹出;在弹到90°的位置时,盲孔与通孔中心轴线重合,弹簧推动锁紧杆弹出,立方星磁强计展开机构锁死。本发明实现了将磁强计展开到星体外部的目标,可有效地隔绝星体内磁场对磁强计的影响。
30 宽动态范围磁强计 CN201380072997.5 2013-12-17 CN104995525A 2015-10-21 约翰·V·肯尼迪; J·莱韦纳尔; G·V·M·威廉姆斯
一种磁强计100,用于确定外部磁场,包括形成的磁阻材料、电极装置104以及处理器。所述磁阻材料的电阻响应包括:施加第一范围的递增外部磁场时的减小响应,以及施加第二范围的递增外部磁场时的增加响应。所述电极装置104测量所述磁阻材料对施加的所述外部磁场的所述电阻响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施加到所述磁阻材料的所述外部磁场是在所述第一范围中还是在所述第二范围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磁阻材料对所述外部磁场的电阻响应确定所述外部磁场,并且确定所述外部磁场是在所述第一范围中还是在所述第二范围中。
31 MEMS平谐振式磁强计 CN200910131270.5 2009-04-13 CN101533075A 2009-09-16 尤政; 胡穆之; 杨建中
发明公开了传感器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MEMS平谐振式磁强计。技术方案是,MEMS水平谐振式磁强计的表头芯片由片和玻璃基底组成,硅片通过硅-玻璃阳极键合方式制作在玻璃基底表面;硅片由可动结构和固定结构组成,可动结构包括3个谐振梁和2或4组对称的梳齿电容极板;固定结构包括2或4组固定于玻璃基底的梳齿电容极板;谐振梁上表面制作有SiNx绝缘层;SiNx绝缘层上表面制作有金属导线层;玻璃基底表面制作10个金属极板;金属极板的宽大部分压焊引出10根电容检测导线;金属导线层两侧宽大部分通过压焊引出驱动电流导线。本发明的表头芯片内部结构层次分明,便于加工;并且具有更好的线性度和可扩展性。
32 平式隧穿磁强计 CN200410074075.0 2004-09-03 CN100363752C 2008-01-23 尤政; 杨拥军; 汤学华; 何洪涛; 王晓路; 吝海峰
平式隧穿磁强计,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隧穿式磁强计的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场测量的微小型水平式隧穿磁强计,包括表头芯片和反馈控制电路部分,表头芯片由片和玻璃两部分键合而成,所述硅片部分包括质量弹簧系统和线圈,在所述质量弹簧系统中,仅有一个表面加工了线圈,由被测磁场和所述线圈中电流产生的洛伦兹方向与所述质量弹簧系统中加工了线圈的表面平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敏感元件只有一个表面需要加工,可以较大地降低敏感元件的加工难度。同时由于主体部分都在磁强计的硅片上加工,可以有效降低硅片和玻璃所需要的对准精度
33 一种星载磁通磁强计 CN202110304730.0 2021-03-23 CN112698255B 2021-07-13 孙树全; 杜爱民; 赵琳; 李智; 张莹; 冯晓
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磁通磁强计,包括: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感应线圈、反馈线圈;所述处理电路包括:提供激励信号的激励电路、感应磁场信号调理和计算处理电路、反馈电路。激励电路用于产生激励信号,产生激励磁场,感应磁场信号调理和计算处理电路用于提取与外界磁场信号相对应的磁通门信号,反馈电路用于抵消外界磁场信号,使系统始终处于接近零场状态,增加系统的线性度和稳定性。本发明的磁通门磁强计感应信号经放大后直接进行数字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温度稳定性,同时,使用的元器件种类少,可使用高抗辐照能器件实现,满足在温度和辐照环境恶劣的行星环境下使用。
34 MEMS平谐振式磁强计 CN200910077171.3 2009-01-19 CN101475139A 2009-07-08 尤政; 胡穆之; 杨建中
发明公开了传感器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MEMS平谐振式磁强计。技术方案是,MEMS水平谐振式磁强计的表头芯片由片和玻璃基底组成,硅片通过硅-玻璃阳极键合方式制作在玻璃基底表面;硅片由可动结构和固定结构组成,可动结构包括3个谐振梁和2或4组对称的梳齿电容极板;固定结构包括2或4组固定于玻璃基底的梳齿电容极板;谐振梁上表面制作有SiNx绝缘层;SiNx绝缘层上表面制作有金属导线层;玻璃基底表面制作10个金属极板;金属极板的宽大部分压焊引出10根电容检测导线;金属导线层两侧宽大部分通过压焊引出驱动电流导线。本发明的表头芯片内部结构层次分明,便于加工;并且具有更好的线性度和可扩展性。
35 超灵敏原位磁强计系统 CN200480031849.X 2004-09-01 CN1875284A 2006-12-06 闵同焄
发明涉及一种超灵敏原位磁强计系统,更特别地,涉及在超高真空(UHV)室中沉积和生长磁薄膜时能原位监测具有亚单层精度的磁薄膜的磁矩的超灵敏原位磁强计系统。
36 磁强计与MEMS陀螺组合系统及磁强计标定方法 CN202311152315.3 2023-09-08 CN116907487A 2023-10-20 陈茂胜; 刘相; 李杰琛; 邹吉炜; 孙金傲; 刘剑
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磁强计与MEMS陀螺组合系统及磁强计标定方法。所述磁强计子系统,用于采集商业卫星的磁场强度信息;所述MEMS陀螺子系统,用于采集商业卫星的三轴速度信息;所述内部控制器子系统,对磁强计子系统和MEMS陀螺子系统进行实时信息采集;所述内部控制器子系统通过所述通信系统进行实时信息发送至上位机;所述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内部控制器子系统与上位机之间通信;所述电源子系统,用于为磁强计子系统、MEMS陀螺子系统、内部控制器子系统和通信系统供电。本发明实现了商业商业卫星的惯性导航单元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化和极低成本化,并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兼容性。
37 芯片磁强计光学集成方法及芯片磁强计 CN202211475424.4 2022-11-23 CN116027233A 2023-04-28 秦杰; 谢耀; 万双爱; 刘栋苏; 刘建丰
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磁强计光学集成方法及芯片磁强计,芯片磁强计光学集成方法包括:在衬底表面集成封装激光器光源以形成光源集成芯片,在衬底表面增加介质层;将芯片化的准直镜片与预置了介质层的光源集成芯片进行键合;将芯片化的偏振镜片与芯片化的准直镜片进行键合;将集成有加热测温芯片的芯片化的原子气室与芯片化的偏振镜片进行键合;将光电探测芯片与集成有加热测温芯片的芯片化的原子气室进行键合。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子磁强计结构复杂、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38 EPR磁强计测量轴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磁强计 CN202211386493.8 2022-11-07 CN115727872B 2024-08-02 秦杰; 庞喜浪; 孙晓光; 万双爱; 魏克全; 马锦贵
发明提供了一种EPR磁强计测量轴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磁强计,该EPR磁强计测量轴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包括:利用X线圈和Y线圈构建EPR磁强计测量范围内频率的旋转磁场,将旋转磁场施加到核磁共振陀螺;利用EPR磁强计采集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旋转磁场信号,计算获取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旋转磁场信号与旋转磁场的参考信号之间的多个相位差值;计算获取多个相位差值的方差,根据多个相位差值的方差评价EPR磁强计测量轴的稳定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EPR磁强计测量轴的稳定性相关评价手段的技术问题。
39 EPR磁强计测量轴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磁强计 CN202211386493.8 2022-11-07 CN115727872A 2023-03-03 秦杰; 庞喜浪; 孙晓光; 万双爱; 魏克全; 马锦贵
发明提供了一种EPR磁强计测量轴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磁强计,该EPR磁强计测量轴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包括:利用X线圈和Y线圈构建EPR磁强计测量范围内频率的旋转磁场,将旋转磁场施加到核磁共振陀螺;利用EPR磁强计采集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旋转磁场信号,计算获取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旋转磁场信号与旋转磁场的参考信号之间的多个相位差值;计算获取多个相位差值的方差,根据多个相位差值的方差评价EPR磁强计测量轴的稳定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EPR磁强计测量轴的稳定性相关评价手段的技术问题。
40 原子磁强计航向误差动态补偿方法及原子磁强计 CN202411736390.9 2024-11-29 CN119758185A 2025-04-04 秦杰; 郭宇豪; 万双爱; 薛帅; 刘栋苏; 刘建丰; 田晓倩
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子磁强计航向误差动态补偿方法及原子磁强计,包括:步骤一,将原子磁强计置于方向已知、强度稳定的磁场环境中,通过调整磁强计姿态度实现原子自旋航向误差的标定测试,计算获取原子自旋误差磁场强度BE;步骤二,对原子磁强计主动施加一平行驱动光方向的交流磁场 原子磁强计对交流磁场 的响应特征与原子自旋误差磁场 的响应特征相同,即B=B0+BE·cosθ+BAC·cosθ,利用原子磁强计探测到的频率为f的磁场Bf实现原子磁强计航向误差动态补偿,其中,B为原子磁强计探测的总磁场,B0为地磁环境下环境磁场强度,θ为驱动光与环境磁场夹角。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原子磁强计体积逐渐减小,高灵敏度与低航向误差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