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磁强计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磁通磁强计反馈系统 CN202110167882.0 2021-02-07 CN112763946B 2021-08-03 孙树全; 杜爱民; 赵琳; 李智; 张莹; 冯晓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通磁强计反馈系统,包括数字反馈计算模,用于计算反馈数字信号;DAC输出模块,用于将计算出的反馈数字信号转为反馈模拟电压信号;电压‑电流转换模块,用于将反馈模拟电压信号转为反馈电流信号;传感器馈线圈模块,在反馈电流信号作用下产生反馈磁场信号,用于抵消掉外界磁场信号。数字反馈计算模块使用快速反馈算法计算反馈数字信号,DAC输出模块使用两个DAC提高量程和分辨率。这种反馈系统,反馈速度快,反馈信号精确、分辨率高,大幅提高了数字磁通门的灵敏度、线性度和分辨率。
142 一种基于磁强计辅助的步态检测方法 CN202110194272.X 2021-02-20 CN112985390A 2021-06-18 芦佳振; 郭昱良; 赵雪松; 于振华; 韩松来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强计辅助的步态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速度模值和加速度模值得到粗相区域;结合磁场模值,获取粗相区域中含有多个时间点的激变区域以及激变区域内的磁峰值;对该激变区域中各点磁场强度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磁场强度拟合值;结合磁场强度拟合值和磁峰值获取开始点和结束点,最终获得高精准度的脚部姿态(包括支撑相和摆动相)。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且能获得高精准度的脚部姿态,实用性强。
143 一种三轴磁强计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202011128039.3 2020-10-20 CN112505599A 2021-03-16 徐娟娟; 张海军; 黄光辉; 农海革
申请涉及一种三轴磁强计的校正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安装有目标三轴磁强计和参考三轴磁强计的载体,目标三轴磁强计的Z轴方向和所述参考三轴磁强计的Z轴方向相反;该校正方法包括:在所述载体移动时,采集目标三轴磁强计在Z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目标测量值和参考三轴磁强计在Z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参考测量值;利用至少一个目标测量值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测量值,计算目标三轴磁强计在Z轴方向上的校正参数;利用目标三轴磁强计在Z轴方向上的校正参数对所述目标测量值进行校正,得到目标三轴磁强计校正后的Z轴测量值。本申请无需对目标三轴磁强计进行翻滚运动就可以采集目标三轴磁强计的Z轴方向的样本,以对目标三轴磁强计的Z轴进行校正。
144 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磁强计 CN201810026087.8 2018-01-11 CN108181594B 2020-06-09 马宗敏; 刘俊; 石云波; 袁华; 唐军; 张少文; 傅月平
发明涉及原子磁强计,具体为一种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磁强计,包括光学激发模信号采集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其中光学激发模块包括激光器、偏振片、第一凸透镜、AOM声光调制器、第二凸透镜、第三凸透镜、金刚石、微波天线、电场线以及信号发生器;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放大滤波模块、放大器数据采集卡、示波器;反馈控制模块包括PLL电路、微波源和PID控制器。本发明结合MEMS技术、光激发、量子调控等前沿技术,在激光、磁场、微波多物理场作用下对NV色心自旋态能级进行调控,通过高性能光电检测技术进行荧光数量布居变化进行收集和读取,利用微波锁频技术进行信号高性能检测,研制高性能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NV色心磁强计。
145 一种SERF原子磁强计的一体化表头装置 CN201910923541.4 2019-09-27 CN110646752A 2020-01-03 张宁; 韩邦成; 丁铭; 陆吉玺; 赵俊鹏; 杨可; 马丹跃; 邢博铮
发明公开了一种SERF原子磁强计的一体化表头装置,针对SERF磁强计表头气室所需光学激发检测和高温加热需求,对激发、检测、加热和隔热等关键部件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可调反射镜结构将激发光与检测光平行入射来大幅缩减表头体积,并利用紧密配合结构固定金属气室周围部件,减小了SERF磁强计表头体积,提高了激发、检测装置调试效率,同时降低了加热装置与外界环境热传导。本发明将为小型化SERF磁强计阵列和SERF磁场测量研究提供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表头装置。
146 一种微小卫星三轴磁强计校正方法 CN201910963129.5 2019-10-11 CN110515023A 2019-11-29 刘燎; 孙华苗; 陶钊榕; 魏巍; 张汉城; 贾臻; 薛力军
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小卫星三轴磁强计校正方法,对磁强计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对磁强计的测量原理进行数学建模并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并基于该误差补偿模型在温度可变的磁线圈系统中对磁强计进行测试,利用磁环境模拟器磁场以及磁强计的输出电压,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意义下的伪逆原理求得磁强计的标定系数;对磁强计进行温度建模,对标定系数和温度进行线性拟合,对磁强计的测量进行温度补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考虑温度的影响,对磁强计的测量进行温度补偿,可大大提高测量精度
147 三轴磁强计的输出偏差估计方法 CN201710558555.1 2017-07-11 CN107270940B 2019-11-15 靳瑾; 向蕾; 陈曦; 匡麟玲
发明提供一种三轴磁强计的输出偏差估计方法,应用于航天器,所述磁强计的输出偏差包括偏差矢量和偏差矩阵,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双矢量法确定从星体坐标系到轨道坐标系的姿态矩阵;获取所述磁强计的测量值;建立所述磁强计的偏差模型,所述偏差模型用于定义所述磁强计的测量值、偏差矢量、偏差矩阵与所述姿态矩阵之间的关系;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所述偏差模型进行迭代运算,以实时估计所述偏差矢量和所述偏差矩阵。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计算收敛快,精度高,可应用于姿态稳定的航天器,对于所述三轴磁强计及其他具有类似测量原理的三轴矢量敏感器的误差分析、在轨校正以及后续设计也具有参考意义。
148 两轴磁强计在线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CN201610379332.4 2016-05-31 CN105865492B 2019-02-05 李滨; 陈湾湾; 尤政; 杨登; 邢飞
发明提出一种两轴磁强计在线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两轴磁强计和磁强计数据采集装置,并将两轴磁强计和磁强计数据采集装置固定在转台上;设置转台的转动速度和转动度,并保存转动速度和转动角度;上电预热两轴磁强计并持续预设时间,保存运行数据;根据转台的转动速度和转动角度,采集两轴磁强计的输出数据,并保存输出数据;以及建立两轴磁强计在线误差补偿模型,并通过在线误差补偿模型对输出数据进行数据解算,得到数据误差,并根据数据误差对输出数据进行误差补偿。本发明能有效补偿载体硬磁干扰与磁强计零偏误差,提高补偿精度
149 一种新型频率检测谐振式磁强计 CN201811185109.1 2018-10-11 CN109116271A 2019-01-01 焦文龙; 闫旭亮; 李君儒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频率检测谐振式磁强计,包括一敏感梁和至少一对梁谐振器,所述敏感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第一锚点上;每对所述梁谐振器中包括设置在所述敏感梁的第一面上的梁谐振器和设置在所述敏感梁的第二面上的梁谐振器,两个所述梁谐振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敏感梁的两端;每一所述梁谐振器均包括一谐振梁、一用于驱动所述梁谐振器工作的驱动部件和一用于检测所述梁谐振器谐振频率的检测部件,所述谐振梁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敏感梁上,所述谐振梁的另一端固定在一第二锚点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磁强计工作时需要注入大电流和线性度低的技术问题。
150 一种氮空位色心金刚石的扫描磁强计 CN201510588533.0 2015-09-16 CN105137126B 2018-10-30 刘俊; 马宗敏; 石云波; 唐军; 张晓明; 李艳君; 薛晨阳; 曲章; 谢艳娜; 张欢
发明涉及微弱磁场信息测量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氮空位色心金刚石的扫描磁强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微弱磁场信息测量工具测量灵敏度低、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一种新型氮空位色心金刚石的扫描磁强计,包括原子显微镜系统和光学检测磁信息系统;所述原子力显微镜系统包括超高真空腔体、扫描筒、氮空位色心金刚石探针、670nm波长激光器、四象限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相环、自动增益控制回路、压电陶瓷、50Ω电阻、反馈控制回路、锁相放大器、载波器、表面形貌信息输出端口、磁信息输出端口。本发明适用于微弱磁场信息的测量。
151 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磁强计 CN201810026087.8 2018-01-11 CN108181594A 2018-06-19 马宗敏; 刘俊; 石云波; 袁华; 唐军; 张少文; 傅月平
发明涉及原子磁强计,具体为一种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磁强计,包括光学激发模信号采集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其中光学激发模块包括激光器、偏振片、第一凸透镜、AOM声光调制器、第二凸透镜、第三凸透镜、金刚石、微波天线、电场线以及信号发生器;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放大滤波模块、放大器数据采集卡、示波器;反馈控制模块包括PLL电路、微波源和PID控制器。本发明结合MEMS技术、光激发、量子调控等前沿技术,在激光、磁场、微波多物理场作用下对NV色心自旋态能级进行调控,通过高性能光电检测技术进行荧光数量布居变化进行收集和读取,利用微波锁频技术进行信号高性能检测,研制高性能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NV色心磁强计。
152 三轴磁强计的输出偏差估计方法 CN201710558555.1 2017-07-11 CN107270940A 2017-10-20 靳瑾; 向蕾; 陈曦; 匡麟玲
发明提供一种三轴磁强计的输出偏差估计方法,应用于航天器,所述磁强计的输出偏差包括偏差矢量和偏差矩阵,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双矢量法确定从星体坐标系到轨道坐标系的姿态矩阵;获取所述磁强计的测量值;建立所述磁强计的偏差模型,所述偏差模型用于定义所述磁强计的测量值、偏差矢量、偏差矩阵与所述姿态矩阵之间的关系;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所述偏差模型进行迭代运算,以实时估计所述偏差矢量和所述偏差矩阵。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计算收敛快,精度高,可应用于姿态稳定的航天器,对于所述三轴磁强计及其他具有类似测量原理的三轴矢量敏感器的误差分析、在轨校正以及后续设计也具有参考意义。
153 基于SQUID磁强计的工频噪声抑制装置 CN201710041852.9 2017-01-20 CN106772141A 2017-05-31 邱阳; 董慧; 黄小磊; 陶泉; 李波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QUID磁强计的工频噪声抑制装置,包括屏蔽室、杜瓦、SQUID梯度计、SQUID磁强计和读出电路;所述SQUID梯度计和所述SQUID磁强计均设置在所述杜瓦内,所述杜瓦和所述读出电路均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所述SQUID梯度计用于探测极低场核磁共振系统中的核磁共振信号;所述SQUID磁强计用于探测环境磁场中的工频噪声;所述读出电路用于读出所述SQUID梯度计和所述SQUID磁强计的输出电压,并处理得到工频噪声抑制后的核磁共振信号。本发明的基于SQUID磁强计的工频噪声抑制装置有效抑制了工频噪声干扰,提高了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
154 一种双轴原子自旋磁强计 CN201610984858.5 2016-11-09 CN106443520A 2017-02-22 房建成; 邢力; 李茹杰; 全伟; 范文峰; 姜丽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原子自旋磁强计,包括金属气室、无磁电加热设备、三维磁线圈、磁屏蔽层、抽运激光模和检测激光模块。所述碱金属气室内有碱金属原子、淬灭气体和缓冲气体;无磁电加热设备和磁屏蔽层使碱金属原子工作在高温、低磁场环境下,保证其处于无自旋交换弛豫状态;抽运激光模块用于极化碱金属原子;检测激光模块包括两束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检测激光,用于同时敏感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磁场强度,通过放大器解调出测量结果。本发明通过一个碱金属气室能够同时获得双轴磁场信息,并且具有灵敏度高、集成度高和成本低的特点,在脑磁和心磁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55 两轴磁强计在线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CN201610379332.4 2016-05-31 CN105865492A 2016-08-17 李滨; 陈湾湾; 尤政; 杨登; 邢飞
发明提出一种两轴磁强计在线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两轴磁强计和磁强计数据采集装置,并将两轴磁强计和磁强计数据采集装置固定在转台上;设置转台的转动速度和转动度,并保存转动速度和转动角度;上电预热两轴磁强计并持续预设时间,保存运行数据;根据转台的转动速度和转动角度,采集两轴磁强计的输出数据,并保存输出数据;以及建立两轴磁强计在线误差补偿模型,并通过在线误差补偿模型对输出数据进行数据解算,得到数据误差,并根据数据误差对输出数据进行误差补偿。本发明能有效补偿载体硬磁干扰与磁强计零偏误差,提高补偿精度
156 电子磁强计磁场测量方法 CN201610012676.1 2016-01-11 CN105572607A 2016-05-11 杜爱民; 曹馨; 唐衡; 赵琳; 李琼; 冯晓; 孙树全; 季伟; 单世鹏; 李翠红
发明提供的电子磁强计磁场测量方法,通过带磁屏蔽的耿氏二极管和一个不带磁屏蔽的耿氏二极管环境中的磁场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应高频振荡电流,通过电路将置于屏蔽中的耿氏二极管高频振荡电流与没有屏蔽的耿氏二极管高频振荡电流处理后做比较,两者电流中的频率差与磁场大小成比例关系,从而得出磁场大小。
157 一种星载磁强计支架结构 CN200910195289.6 2009-09-08 CN102012490B 2013-05-22 方宝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磁强计的安装布局,包括与星体连接的太阳翼、太阳翼帆板组成,在太阳翼外侧设有安装磁强计的支架。星体通过铰链与太阳翼帆板连接;太阳翼帆板通过铰链与磁强计支架连接;磁强计探头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磁强计支架上。本发明原理简单,工程可行性,解决了专利用伸展机构来实现两只磁强计探头安装处剩磁指标小于0.5nT的技术要求,优化了整星布局设计,为整星设计节约重量,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伸展机构的设计。取得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等有益效果。
158 一种星载磁强计的安装布局 CN200910195289.6 2009-09-08 CN102012490A 2011-04-13 方宝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磁强计的安装布局,包括与星体连接的太阳翼、太阳翼帆板组成,在太阳翼外侧设有安装磁强计的支架。星体通过铰链与太阳翼帆板连接;太阳翼帆板通过铰链与磁强计支架连接;磁强计探头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磁强计支架上。本发明原理简单,工程可行性,解决了专利用伸展机构来实现两只磁强计探头安装处剩磁指标小于0.5nT的技术要求,优化了整星布局设计,为整星设计节约重量,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伸展机构的设计。取得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等有益效果。
159 模拟器中双磁强计对准方法 CN200910024486.1 2009-02-24 CN101488035B 2010-12-08 华冰; 郁丰; 熊智; 程月华; 康国华; 沈萍
发明公布了一种磁模拟器中双磁强计对准方法,属动态模拟磁场系统磁模拟器对准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磁模拟器中的计算机系统能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并驱动恒流源系统输出电流从而激励线圈系统产生磁场,同时计算机系统采集磁强计输出用于闭环调节,克服环境磁场扰动,线圈系统最终产生用户的目标磁场。本发明克服环境磁场扰动,方法简单。
160 模拟器中双磁强计对准方法 CN200910024486.1 2009-02-24 CN101488035A 2009-07-22 华冰; 郁丰; 熊智; 程月华; 康国华; 沈萍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模拟器中双磁强计对准方法,属动态模拟磁场系统磁模拟器对准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磁模拟器中的计算机系统能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并驱动恒流源系统输出电流从而激励线圈系统产生磁场,同时计算机系统采集磁强计输出用于闭环调节,克服环境磁场扰动,线圈系统最终产生用户的目标磁场。本发明克服环境磁场扰动,方法简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