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吸附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吸附垫片 CN201010591675.X 2010-12-16 CN102528655A 2012-07-04 冯崇智; 姚伊蓬; 王良光; 吴文杰; 刘玮得
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垫片,其包括一垫片本体。该垫片本体具有一上表面、多个发泡孔洞及多个表面孔洞或至少一沟槽。该上表面用以吸附一基材。多个发泡孔洞位于该垫片本体的内部。多个表面孔洞或该沟槽开口于该上表面,但与多个发泡孔洞互不连通,多个表面孔洞或该沟槽是加工而成,且排列成至少一图案。由此,可减少该基材从该吸附垫片取下的时间。
102 吸附 CN201110290655.3 2011-09-21 CN102446799A 2012-05-09 冈岛康智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使用多孔质板的吸附台,且具有可调整作用于基板的吸附的大小或分布的构造。该吸附台(10)包含:载台本体(13),其是由以多孔质板形成且上面(11a)载置基板(G)的载台(11)、及底座(12)构成,且以内部形成有中空空间(14)并且载台的背面(11b)面向中空空间(14)的方式构成;及真空排气机构(17),其对中空空间(14)进行减压;载台的背面(11b)是由无透气性的密封构件(21)覆盖,并且在密封构件的一部分形成有泄漏孔(22),若使中空空间(14)变成减压状态则自泄漏孔(22)经由多孔质板而产生泄漏。
103 吸附介质 CN200980156343.4 2009-09-29 CN102307655A 2012-01-04 R·L·贝达德
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系统的吸附介质和其制备方法。该介质包含较薄载体层如纸张,吸附剂如沸石和未活化沥青纤维。较薄层、多孔介质提供了较快质量流的优点。因为该沥青基碳纤维未活化,所以它们保持其高热导率,因此,提供通过该介质的快速和高效的热扩散。
104 吸附装置 CN200680036859.1 2006-10-04 CN101300427B 2011-12-21 维廉·芬克
一种吸附装置(1),该吸附装置具有:具有在周边延伸的裙部(4)的柔性吸盘膜;以及致动器(6),该致动器布置成用于在吸附增强配置和吸附释放配置之间重新配置吸盘。所述致动器(6)还操作成提升所述在周边延伸的裙部(4)的外边缘,与其他可能的方式相比,这能够更方便地释放吸附装置。
105 吸附方法 CN201110128897.2 2011-05-11 CN102240495A 2011-11-16 A·泽利格; M·贝格; W·迈尔
发明涉及吸附方法,特别是涉及用于借助于吸附过程、特别是TSA过程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该吸附过程在至少两个彼此并联设置的吸附器中实现,所述吸附器在时间上错开地经历吸附阶段和再生阶段,在再生阶段结束时利用待分离的气体混合物的副流将再生后的吸附器冷却到吸附温度,至少在所述再生后的吸附器的冷却期间,所述副流与被引导通过处于吸附阶段的吸附器的气体混合物(主流)合并并且合并流与一种任意的介质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2)和/或副流(2′)的至少一个部分流至少被短时地取出(7,7′)、被冷却(E1)并且在所述合并流与介质(5,6)进行热交换(E2)之前和/或之后被供应给所述合并流(3,4)。
106 吸附 CN200710096646.4 2007-04-19 CN101091862B 2011-11-16 埃德蒙·梅尔佐
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吸附柱具有用于容纳固体静止吸附剂的桶形壳体(1)、用于使待净化的废气进入壳体(1)中的入口和用于使被净化的废气排出壳体(1)外的出口。在所有情况中,在壳体底部(3)和壳体盖子(4)的区域中,壳体圆周壁(2)设置有凹部(9,10),用于接纳废气入口处的球(11)或废气出口处的球阀(12)。
107 吸附 CN201010504796.6 2010-10-09 CN102128522A 2011-07-20 闻建中; 付忠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床,它由一组吸附单元组成;每个吸附单元由:主盘管、支盘管、传导网和吸附剂颗粒组成;主盘管和支盘管相连成网状;传导网固定于主盘管和支盘管之间,吸附剂颗粒附着于传导网和支盘管上。本发明采用了传导网替换翅片,使制冷剂蒸汽能够迅速进入吸附床的内部,吸附床内部的吸附剂颗粒能够充分发挥吸附和解吸的作用,提高了吸附床整体的吸附和解吸能,同时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08 吸附结构 CN200910036856.3 2009-01-21 CN101782099A 2010-07-21 余进春
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结构,其主要于定位件之盘面的中央部位延伸有套筒,该套筒之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设有可活动枢接孔,用以供吸持件所延伸之拉杆伸入该套筒内,以透过连动轴枢接该拉杆与支撑件,并穿透于该可活动枢接孔之间,以当该连动轴位于第一位置时,驱使该支撑件与该定位件相互收合状态,而当该连动轴移至第二位置时,驱使该支撑件与定位件相互张开的使用状态,且同时令该连动轴连动该拉杆以驱使该吸持件朝盘面中央位置缩合以吸附于一表面,以减少占用收纳体积以及于操作使用上更具方便性,且结构简单。
109 吸附 CN200710133458.4 2007-09-30 CN100563785C 2009-12-02 黄公连; 冯华南; 杨耀峰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吸附空气的吸附塔,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管路配置短、占地空间小的吸附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分离、吸附空气的吸附塔,包括储气罐、塔身、上下封头、分子筛、分流板、进出气口,所述塔身套装在储气罐内,储气罐两端封盖有上、下封头,一连接杆穿过所述塔身和上、下封头,连接杆两端设有紧固装置将上、下封头和储气罐紧固在一起。本发明的吸附塔塔身与储气罐套装在一起,使得空气吸附、分离系统更为简单、紧凑,并且缩短了吸附塔塔身与储气罐之间的配管距离,使得空气分离、吸附装置空间体积大幅度减小,便于空气分离、吸附装置进入家庭、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的推广使用。
110 吸附材料 CN200680013899.4 2006-04-26 CN101163544A 2008-04-16 汤浅明子; 黑田泰重; 长尾真彦; 板谷笃司
一种由用离子交换的ZSM-5型沸石形成的吸附材料,用铜离子交换的ZSM-5型沸石的铜位点中,至少60%以上的铜位点是铜1价位点,优选的是该铜1价位点中,至少70%以上为配位三个的铜1价位点。
111 吸附 CN200710112415.8 2007-06-21 CN101091863A 2007-12-26 国分磨希也; 斋藤达央; 安部敏行
发明提供一种吸附筒,即使吸附剂的填充高度变低,也可以总是将压板无间隙地配置在吸附剂的上表面,可以容易进行吸附筒的维修保养,并可以总是很好地得到所期望的产品气体。在筒体(11)的上部连接设置上部圆筒部(12),在该圆筒部内可上下移动地配设具有气体流通性的圆形压板(20);用具有气体配管连接口的闭塞板(30)封闭上部圆筒部(12)的上端开口部,并设置用于向从筒体(11)的下部起填充到到达圆筒部内高度的吸附剂(14)的上表面推压压板(20)的螺纹构件(40)。将螺纹构件(40)螺纹接合到设于闭塞板(30)上的内螺纹构件(31)上。
112 吸附装置 CN200610148474.6 2006-11-17 CN1963620A 2007-05-16 许朝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装置,其包含一本体、一孔洞、多个环形沟槽与至少一线形沟槽,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有凹槽,第二侧面设有孔洞,而且孔洞贯穿凹槽;多个环形沟槽形成于第一侧面上,且每一环形沟槽与凹槽连通;线形沟槽以凹槽为起点呈放射状形成于第一侧面上,且线形沟槽均连通于凹槽与环形沟槽,而凹槽的深度比线形沟槽的深度深。如此可减少本发明吸附板状工件时的压损,以避免板状工件滑落而受损;更可避免承接搬运板状工件时所产生的刮痕或是静电放电的情形。
113 吸附 CN96122003.1 1996-10-22 CN1159362A 1997-09-17 G·E·克莱特
一种吸附蒸汽的吸附袋。该吸附袋包括一气体可渗透的多层包装材料和掺入多层包装材料之间一种吸附剂。该多层包装材料可以吸附水蒸汽,并且不会让吸附袋内的液体水通过包装材料反流出来。该包装材料优选包含一微孔膜,一气体可渗透膜和一种能将微孔膜粘接在气体可渗透膜上的粘合剂。该吸附袋特别适用于集装箱内吸附水蒸汽,因为大气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集装箱内的相对湿度经常改变。
114 NOx吸附 CN96100689.7 1996-01-19 CN1145272A 1997-03-19 市来正义; 西良友纪; 近藤一博; 福寿厚
发明涉及在非晶质二中添加Mn盐经烧成后获得的添加Mn的二氧化钛载体。本发明还涉及在上述二氧化钛载体上载带有由Ru和/或Ce的氧化物组成的吸附成分的NOx吸附剂。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在上述载体上载带着由Ru和/或Ce的氧化物和,Ag、Cu及Mn中至少一种的氧化物组成的吸附成分的NOx吸附剂。本发明的NOx吸附剂有效地用于高效吸附去除道路隧道换气气体等、含有大量分和数ppm低浓度NOx的气体中的NOx。
115 吸附装置 CN201980064785.X 2019-10-03 CN112839776B 2024-06-07 村越尊雄; 土屋憲司
116 吸附设备 CN202380012543.2 2023-02-27 CN117581405A 2024-02-20 姜春权
发明涉及一种吸附设备。更具体地,利用平往复移动的主凸轮和与主凸轮一起竖直和水平移动的吸附单元,本发明的吸附设备能够在不造成损坏的情况下以单片为单位取出电池单元。
117 吸附 CN202311492579.3 2023-11-09 CN117258475A 2023-12-22 刘道贵; 董晖晖
发明属于烟气污染物减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附塔,包括:填料部、进料部、烟气进口、尾气出口以及至少两个出料部,且所述进料部、所述烟气进口、所述尾气出口以及所有所述出料部设置于所述填料部上;所述出料部为锥壳状,且所述出料部的底面与所述填料部相接,所述出料部的出口开设于所述出料部的顶点。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吸附塔,显著减少吸附塔内的无效容积,提高吸附塔的容积利用率,减少吸附剂的无效装填量。
118 吸附材料 CN202110392106.0 2021-04-13 CN113546604B 2023-11-03 横山茂辉; 袋昭太; 松泽大起; 仓泽响
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形状均匀的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含有多孔质的化物以及,是具有长轴(D)和高度(H)的大致圆柱状,其中,高度(H)与长轴(D)之比(H/D)为0.5以上且5以下,长轴(D)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铁的含有率可以为5%以上且35%以下。碳化物中的有机碳的含有率可以为30%以上且85%以下。另外,碳化物中的所述有机碳的含有率可以为50%以上且85%以下。
119 吸附系统 CN202280013339.8 2022-02-07 CN116847919A 2023-10-03 前田尚志; 池上周司
吸附系统(100)包括吸附除以外的对象物质的吸附部(10)、以及抑制水分在吸附部(10)的内部积聚的抑制部(20)。用于吸附部(10)的吸附材料包含金属有机框架
120 吸附构件 CN201780019746.9 2017-03-29 CN108780775B 2023-04-07 井上彻弥
吸附构件具备基部(3)和多个凸部(2)。所述基部(3)具有第一面(4)。所述凸部(2)具有与所述第一面(4)相连的侧面(6)及与该侧面(6)相连的顶面(5)。所述侧面(6)具备向从所述第一面(4)离开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突条部(7)。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