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高压交流电弧等离子体火炬装置 CN202111394648.8 2021-11-23 CN114025462A 2022-02-08 项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交流电弧等离子体火炬装置,包括火炬组件、接线绝缘座、进气套筒和底座,其中:进气套筒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接线绝缘座固定在进气套筒的另一端,进气套筒、接线绝缘座和底座之间形成进气腔,进气套筒上开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进气腔连通;火炬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且火炬组件和进气套筒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火炬组件包括电极接线柱,电极接线柱贯穿底座并延伸至进气腔中,且电极接线柱远离火炬组件的一端延伸出接线绝缘座;底座上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进气腔连通并用于将进气腔的气体导入火炬组件。本发明中,所提出的高压交流电弧等离子体火炬装置,便于对电极接线柱降温。
62 一种多电弧通道等离子体 CN202110171723.8 2021-02-08 CN112996210A 2021-06-18 王磊; 陈小林; 高岭; 陈威仰; 刘炎; 王卫民; 吴忠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电弧通道等离子体炬,包括筒状的阳极冷却组件,阳极冷却组件内套接开设多个电弧通道的阳极电极,阳极电极一端支撑连接绝缘管,绝缘管位于阳极冷却组件内,且与阳极冷却组件形成气流通道,绝缘管内壁套接阴极冷却组件,阴极冷却组件端部正对每个阳极电极电弧通道位置连接一个阴极电极,阳极电极连接一个阳极接线柱,多个阴极电极连接阴极接线柱;等离子体炬中设计多个阴极电极,同时相对应的设计有多个电弧通道的阳极电极,形成多电弧通道的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多个电弧通道同时引弧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弧;多电弧通道的等离子体结构,形成了多个高温区域,从而增大了高温面积。
63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02110275587.7 2021-03-15 CN112888131A 2021-06-01 黄英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弧发生器和驱动装置;电弧发生器包括旋转接电部、地电极组件、若干个高压电极组件和喷嘴;旋转接电部包括上固定部和下旋转部,地电极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并形成容纳高压电极组件容腔的地电极内罩和地电极外罩,喷嘴固定在地电极外罩底端,地电极外罩与上固定部固定安装,地电极内罩与下旋转部活动安装,驱动装置驱动下旋转部旋转并带动高压电极组件在容腔内旋转,电弧由喷嘴喷出形成环形的等离子体;本发明的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解决现有技术难以产生放电面积大、均匀性好、温度低的电弧等离子体的问题。
64 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电源及系统 CN201911120776.6 2019-11-15 CN110995024B 2021-04-20 赵永刚; 冉利民; 李功强; 李健伟; 华新军; 陈婵娟; 赵景; 吉倩倩; 王磊; 杜娟
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电源及系统,该电源及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整流模、逆变模块、高频变压模块、输出整流模块和电源输出端,还包括电压补偿模块,该电压补偿模块的补偿电压输出端与输出整流模块的直流端串联设置,所述电压补偿模块的补偿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的直流端串联设置后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当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的直流端输出直流起弧电压的同时,电压补偿模块输出与所述直流起弧电压方向相同的补偿电压。本发明中的电压补偿模块能够增加起弧时所需的高电压,保证了电弧放电的可靠完成。
65 电弧等离子体炬用引燃气体分配环 CN202010148464.2 2020-03-05 CN111206233A 2020-05-29 杨卫正
发明电弧等离子体炬用引燃气体分配环,具有上环体、中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上环体的上表面呈具有凹凸结构的异形面,能够与绝缘套的下端面匹配,所述下环体的下表面具有与其外部阳极匹配压紧的圆锥面;所述中环体上绕轴均匀开设有若干切向孔,所述切向孔将流经分配环环体之外的气流导入分配环环体之内流出。本发明独立于绝缘套并单独固定于绝缘套底部,能够为气体提供平稳的出气分配结构,形成长期稳定的旋转气流,提高了电弧和电压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金刚石材料的沉积制备。
66 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电源及系统 CN201911120776.6 2019-11-15 CN110995024A 2020-04-10 赵永刚; 冉利民; 李功强; 李健伟; 华新军; 陈婵娟; 赵景; 吉倩倩; 王磊; 杜娟
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电源及系统,该电源及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整流模、逆变模块、高频变压模块、输出整流模块和电源输出端,还包括电压补偿模块,该电压补偿模块的补偿电压输出端与输出整流模块的直流端串联设置,所述电压补偿模块的补偿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的直流端串联设置后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当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的直流端输出直流起弧电压的同时,电压补偿模块输出与所述直流起弧电压方向相同的补偿电压。本发明中的电压补偿模块能够增加起弧时所需的高电压,保证了电弧放电的可靠完成。
67 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电极续接系统 CN201810934671.3 2018-08-16 CN108892051B 2020-02-07 董建平; 姜卫东; 钱驰
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电极续接系统,包含电极棒置放架、行车、行车轨道、吊装装置、主升降装置和辅助升降装置,备用电极棒码放在电极棒置放架上,每根电极棒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螺纹头并且电极棒的下端设置有与螺纹头匹配的螺纹孔,行车轨道平设置在电极棒置放架和电弧炉上方,行车设置在行车轨道上并且能够沿着行车轨道自由行走,吊装装置设置在行车下侧,主升降装置和辅助升降装置设置在电弧炉上侧。本发明无需停机就能够实现电极棒的续接,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68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01910836070.3 2019-09-05 CN110505747A 2019-11-26 王新浩
发明涉及高等离子发生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可以提供趋于层流状态的等离子射流与寿命的层流等离子发生器。包括阴极,一级阳极,二级阳极,三级阳极,阴极外壳,一级阳极外壳,二级阳极外壳和三级阳极外壳,其特征是层流电弧等离子发生器由阴极,一级阳极,二级阳极,三级阳极,阴极外壳;阴极杆可以通过调节螺母来调节阴极与一级阳极的放电间隙与气体流通截面积;一级阳极与二级阳极可以通过调节螺母来调节一级阳极与二级阳极的间隙与气体流通截面积;二级阳极与三级阳极的散热翅片可以根据工况需要,设置为相应的螺旋升率,约束流体的流体状态,使等离子体射流状态稳定。
69 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的引弧装置及方法 CN201910014810.5 2019-01-08 CN109982499A 2019-07-05 刘文革
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的引弧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内部电源模、交直流变换模块、升压模块和脉冲发生模块,以及与交直流变换模块、升压模块和脉冲发生模块分别连接的内置光收发模块,内置光收发模块与装置外部的等离子体电源柜相连;由内部电源模块产生的直流信号,在内置光收发模块的指令下,依次经交直流变换模块、升压模块和脉冲发生模块处理后,转换成引弧所需要的高频脉冲高压信号,输出至等离子体炬的引弧电极完成引弧。本发明引弧成功率高,对离子炬的适应性强,对布线的要求低,能够同时适用于转移弧和非转移弧等离子体炬的引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的引弧方法。
70 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监测方法及装置 CN201610200486.2 2016-03-31 CN107293465B 2019-02-26 徐蕾; 饭塚浩; 席朝晖; 倪图强
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监测方法,在利用该对静电吸盘的电信号进行电弧的监测时,通过将电信号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波形,通过将电信号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波形,由于第一阈值较小,第一比较波形的脉冲具有更长的持续时间,便于获取变化较快的电信号的相对较宽的持续时间,而第二波形是通过与较大的阈值比较后获得波形,也就是说,第二波形中的脉冲代表幅值满足要求的情况,通过这二者的判断,可以去除了电信号微小波动或短暂波动等干扰信号,有效的判断出准确的电弧发生的情况,达到可靠监测等离子体电弧发生的目的。
71 具有多种操作模式的等离子体电弧 CN201380062791.4 2013-10-01 CN104838730B 2019-01-04 T·弗雷特
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等离子体电弧枪,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圆柱形容器;连接至或接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切向入口/出口;连接至或接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切向入口/出口;电极外壳,其连接至所述圆柱形容器的第一端以使得第一电极(a)与所述圆柱形容器的纵轴对齐,以及(b)延伸进入所述圆柱形容器;以及中空电极喷嘴,其连接至所述圆柱形容器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中空电极喷嘴的中心线与所述圆柱形容器的纵轴对齐。调节所述电极相对于所述中空电极的位置使得所述多模式等离子体电弧枪以完全短路电阻模式、埋弧模式、电解模式、辉光放电模式或等离子体电弧模式操作。
72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催化剂改性装置 CN201810517914.3 2018-05-25 CN108855245A 2018-11-23 胡松; 池寰瀛; 李寒剑; 向军; 苏胜; 汪一; 许凯; 何立模; 徐俊; 韩亨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催化剂改性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顶部连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顶部连有腔盖;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上设有一级主进气口和用于输送冷却气和平衡气的二级进气口;所述反应腔包括顶端的反应腔顶部、中部的反应腔喉部及底端的反应腔底部,所述反应腔横断面从顶端和底端向中部逐渐缩小,所述反应腔喉部设有催化剂进料口,所述反应腔顶部连有测温机构;所述腔盖上设有出气口和改性催化剂出料口。该装置不易堵塞、能够实现催化剂的连续进料、长时间连续处理,并且能对处理温度及气流流速进行有效调控。
73 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弧等离子体 CN201711439940.0 2017-12-27 CN107995767A 2018-05-04 孙玄; 易洪深; 刘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弧等离子体源,包括阳极、阳极电极、内部陶瓷筒、中间陶瓷筒、外部陶瓷筒、阴极、阴极铜环电极、钼注气管、阴极陶瓷盖、引入电极中间绝缘、陶瓷垫圈能量引入压线铜鼻、陶瓷绝缘盒、阳极陶瓷盖和钼垫圈;阴极和阳极共轴装配,阴极和阳极之间用陶瓷垫圈和钼垫圈交替叠填充,内部陶瓷筒套在垫圈外部,内部陶瓷筒两端分别嵌入阴极和阳极的凹槽内,内部陶瓷筒外再套上中间陶瓷筒,中间陶瓷筒的两端与阴极和阳极的内部端面相接,开有装配孔的外部陶瓷筒套在中间陶瓷筒外。本发明只需要脉冲注气,减小等离子体中的中性工作质气体,减少工作质气体使用量,在真空下使用时有利于提高等离子体的参数。
74 一种串连式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01711220756.7 2017-11-29 CN107949139A 2018-04-20 陈峰; 陈连忠; 刘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连式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属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技术领域。所述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首尾依次串连的正极模、电弧运行模块及负极模块,所述电弧运行模块包括首尾相接的至少两个电弧运行段,所述电弧运行段设有电弧运行空腔、循环空腔、至少两条第一水通道、至少两条第二水通道,所述水循环空腔环绕所述电弧运行空腔设置,所述第一水通道沿平行于轴线方向贯穿所述电弧运行段,所述第一水通道与所述水循环空腔通过所述第二水通道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连式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避免了因为某段发生问题而导致的整个发生器的烧毁的问题;拆卸、组装方便,通过增加或减少电弧运行段的数量即可调整发生器工作的值及功率。
75 电弧等离子体装置的电极 CN201610086993.8 2016-02-16 CN105554997B 2018-01-02 周开根
一种电弧等离子体装置的电极,涉及等离子体设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支持件、穿心牵紧杆、中继接头和电磁驱动组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安装在支持件的前端,第一电极的内壁与第二电极的外壁之间空间构成电离气槽;穿心牵紧杆贯穿在第二电极与支持件的中心,穿心牵紧杆后部的牵紧螺头从支持件的后端壁体中的通孔中伸出,中继接头前部的内螺纹旋合在穿心牵紧杆后部的牵紧螺头上,中继接头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中继接头后部的连接螺头上,电磁驱动组件由电磁线圈和线圈骨架组成,在线圈骨架中心的轴向孔道中有驱动杆。本发明先使处理介质进行电离活化,再把处理介质在高温等离子体电弧的作用下进行处理,提高了效率和节省电能
76 多级串联电弧等离子体喷枪 CN201510322412.1 2015-06-13 CN104902664B 2017-05-03 周开根
一种多级串联电弧等离子体喷枪,涉及等离子体设备,由阴极组件和多级阳极组件组成,阴极组件由第一绝缘枪架、阴极后座和阴极构成;多级阳极组件包括第一阳极组件和第二阳极组件,第一阳极组件由第二绝缘枪架和第一阳极构成,第二阳极组件由第三绝缘枪架和第二阳极构成;各组件依次进行串联连接,各绝缘枪架中的各冷却连通孔进行相互连通;阴极的头端进入到第一阳极尾端的喇叭口空间中,第一阳极的头端进入到第二阳极尾端的喇叭口空间中;原料气室连通到第一放电区,工作气室连通到第二放电区。本发明在等离子体喷枪内产生多级高温等离子体电弧,使等离子体喷枪达到更高的处理温度,提高等离子体喷枪的加热效率及分解能
77 电弧等离子体固废处理装置及系统 CN201610554814.9 2016-07-12 CN106001071A 2016-10-12 楼顺来; 楼家豪; 楼国豪; 任其龙; 李如龙
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弧等离子体固废处理装置及系统,所述电弧等离子体固废处理装置包括器壁以及与器壁连接的顶盖。器壁围绕形成反应腔室,顶盖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设置于顶盖的中心,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周围,第一通孔贯穿设置有进料管,第二通孔贯穿设置有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器壁设置有排烟通道,电弧等离子体固废处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熔渣通道。通过在进料管的周围设置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高温电弧在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和进料管的周围形成高温区域,进料管通过的固废物直接通过该高温区域,使得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的传热效率更高,能量利用率高。
78 一种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装置 CN201610082996.4 2016-02-03 CN105682334A 2016-06-15 夏维东; 王城; 刘明候; 夏维珞; 陈瑭
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装置,所述反应器的内部设有反应内腔;在所述反应器的一端安装至少一个原料喷嘴,另一端设为产物出口;在靠近原料喷嘴一端的反应器上设有n支电弧等离子体炬,所述n支电弧等离子体炬与反应内腔联通;n≥3,所述n支电弧等离子体炬同向旋转布置在反应内腔的同一横截面上,且每支电弧等离子体炬的中心轴线与反应内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为α,所述n支电弧等离子体炬的中心轴线在反应内腔的横截面上投影后在反应内腔的横截面上存在一个公共切圆,所述公共切圆位于所述反应内腔内。所述反应器装置能使电弧等离子体与反应物料快速混合均匀,并提高反应区温度的均匀性。
79 基于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燃烧器喷嘴 CN201310520201.X 2013-10-29 CN104566378A 2015-04-29 李钢; 杜薇; 徐燕骥; 朱俊强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燃烧器喷嘴。该燃烧器喷嘴利用高压放电,对喷嘴周围的气体进行加热,同时产生多种有助于燃烧反应进行的活性粒子,该产生活性粒子的过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防熄火装置性能更加稳定,功耗较低,只消耗较少的电量就能防止燃烧器熄火,运行成本极低。
80 一种拉长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CN201410568885.5 2014-10-23 CN104454290A 2015-03-25 何立明; 赵兵兵; 陈高成; 金涛; 张华磊; 祁文涛; 刘兴建
一种拉长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旋流器固定在壳体内腔底部;阳极位于壳体内并与所述旋流器固连;绝缘套下端装入旋流器的中心孔内,并且绝缘套中部的外圆周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了气室。阴极嵌装在阴极安装座上,并使阴极的引弧端伸出绝缘套的下端面位于位于阳极内;阴极的引弧端与阳极喷口保持2~8mm放电距离;进气管位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与由绝缘套壳体之间形成的气室空间贯通。阴极引弧端的锥β为40°。阳极收缩段的锥角α为60~90°。在旋流器的端面均布8个螺旋角为45°的旋流孔,使通过旋流器的工作介质产生旋流。本发明具有火焰传播速度大,穿透强,富含活性空气等离子体的特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