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热应力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预应锚杆热处理装置 CN202011373451.1 2020-11-30 CN112609055A 2021-04-06 李梦晗; 都军民; 丁永春; 王家斌; 孟德明; 刘玉朋; 牛荣阁; 王浩
一种预应锚杆热处理装置,包括对待处理锚杆进行储料并运送至输送机构的上料储料机构;对输送机构运送的锚杆进行加热的淬火加热机构;对完成淬火加热的锚杆进行回火的回火加热装置;对回火加热后的锚杆进行运送的下料机构;对下料机构运送的锚杆进行存储的下料存储机构。本发明突破了箱式加热炉的内部空间约束;上料机构、进给方向转换机构和下料机构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搬运工作;定位挡板机构可以精确控制锚杆的进给位置,避免上料时由于锚杆拜访参差不齐引起的进给过程中锚杆间距较大,提高热处理效率;利用进给方向转换机构将淬火生产线和回火生产线并排布置,设备的布局更为灵活,避免了过长的生产线。
102 基于低热应通孔的硅基板 CN202011477841.3 2020-12-15 CN112599491A 2021-04-02 董刚; 姬健; 李屾; 朱樟明; 杨银堂
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热应通孔的硅基板,属于三维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在保证电性能的同时,降低硅基板的热应力,包括上下表面分别附着有第一绝缘层的硅衬底板,该硅衬底板上设置有贯穿上下板面的多个硅通孔,所述硅通孔包括从里向外依次嵌套的圆柱状介质材料、空心圆柱状金属、空心圆柱状硅材料和空心圆柱状第二绝缘层,所述硅材料与硅衬底板的热膨胀系数相同;所述金属铜的上下底面分别连接有金属材料的接触引线盘。
103 一种预应管道压浆加热的方法 CN202011408431.3 2020-12-04 CN112359728A 2021-02-12 肖来兵; 陈宇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管道压浆加热的方法,涉及波纹管道压浆施工技术领域。该预应力管道压浆加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预应力金属波纹管道安装时,将电伴热带螺旋状缠绕于预应力金属波纹管道表面,用胶带将电伴热带固定在金属管道表面上,电伴热带露出金属管道外50cm,S2、在预应力金属波纹管道安装时,梁预应力金属波纹管道每隔5米设置一个测温点一根测温线。该预应力管道压浆加热的方法,通过用连接电源的电缆线与缠绕于预应力金属波纹管道表面的电伴热带接通电,通过电加热电伴热带,从而加热金属管道,到达施工要求的环境温度,加快了冬季施工的进度,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104 热、声、振的综合应模拟试验装置 CN201910038666.9 2019-01-16 CN109612713B 2021-01-05 黄首清; 刘守文; 姚泽民; 刘闯; 刘大志; 樊世超; 杨江; 吴儒亮; 胡芳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声振综合应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振动部分、隔音部分、热声部分。其中,振动部分主要包括基座振动台,隔音部分主要包括箱体、箱、观察窗、堵头,热声部分主要包括扬声器、吸盘、红外灯阵、平轴、把手、连接头、竖直轴。本发明可同时模拟热应力、噪声应力、振动应力;加热方式为红外灯局部加热,可以避免对扬声器、传感器等的不良影响;箱体结构一方面起到隔音作用,一方面也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水平轴、竖直轴、连接头、把手等结构方便调节红外灯阵的位置辐射度,且在结构上与箱体融为一体。
105 用于连接热应部件的紧固装置 CN201880089901.9 2018-12-21 CN112074947A 2020-12-11 贾斯珀·施纳克; 乌尔夫·舍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热应部件彼此连接的紧固装置(10),特别是具有散热器(42)的发热本体(44),其包括固定销(12)和固定元件(16),其中固定销(12)连接至固定头(14),固定销(12)延伸穿过固定元件(16),固定头(14)与固定元件(16)接触,并且固定元件(16)咬合在本体(44)或散热器(42)上,并将其固定在固定销(12)的紧固方向(26)上。根据本发明,固定元件(16)被设计成与本体(44)或散热器(42)横向咬合,其中固定元件(16)在其朝向本体(44)或散热器(42)的一侧上具有沿与紧固方向交叉的纵向延伸的固定槽(24),其中至少一个槽面(24a、24b)在组装状态下至少在部分区域与本体(44)或散热器(42)接触。
106 一种能够减少轴向热应的工艺喷管 CN201910049873.4 2019-01-18 CN109883713B 2020-11-20 张翼; 付清波; 王伟丽; 李俊杰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轴向热应的工艺喷管,通过在工艺喷管前端设置具有膨胀节作用的结构来减小试验过程中的轴向热应力,使其能够适应1800s长时间试验。该工艺喷管包括:同轴套装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外圆周面上沿周向分布有两条以上轴向的冷却槽,在所述外筒体轴向两端的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槽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筒体材质为铬锆,内筒体入口处设置环形凸台形成轴肩,内筒体入口处的轴肩通过螺钉与外筒体固接,且在对接面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内筒体的出口处与外筒体之间焊接。由于内筒体的材料为铬锆铜,轴肩处可以在轴向方向上适当的变形,从而降低喷管的轴向热应力
107 一种具有抗热应效果的轨道垫板 CN202010649351.0 2020-07-07 CN111851163A 2020-10-30 沙金洋; 李保华; 树士轩; 陆发芹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热应效果的轨道垫板,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弹性材料、缓冲机构、加固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位于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的连接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顶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顶板,有效避免了当垫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无法缓冲震动力,有利于保证垫板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轨道运行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拉把,有效避免了座在使用螺栓安装过程中,无法进行定位安装,便于安装,同时有利于加固铁座与第一垫板之间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通过设置的第一抗热应力层、第二抗热应力层,有效避免了垫板在使用过程中抗热应力效果差,便于垫板适应瞬时温度剧烈变化,保证了轨道的正常运行。
108 一种SLM热应快速计算方法 CN202010442571.6 2020-05-22 CN111666663A 2020-09-15 马良; 林鑫; 曹阳; 魏雷; 康楠; 郑敏
一种SLM热应快速计算方法,第一步,建立单道熔敷模型,对SLM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数值模拟,获取材料达到准稳定状态时的温度场;第三步,建立SLM的成形件和基板传热分析模型;第四步,根据第三步传热分析模型的几何特征以及扫描策略,得出实际加工过程中多道熔敷对材料的影响,第五步,进行传热分析,得到温度场结果;第六步,将传热分析模型转换为力学模型,设定约束边界条件,并将传热分析得到的温度场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进行热力顺序耦合仿真分析,得到仿真结果;第七步,基于第六步得出的热力耦合仿真结果,得到SLM过程中的温度和热应力演变过程,定量分析残余应力和变形缺陷
109 适用于释放热应的弹翼连接结构 CN202010207914.0 2020-03-23 CN111366043A 2020-07-03 邹仁珍; 康海峰; 宋波涛; 曾清香; 樊浩; 许自然; 张凤岗
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释放热应的弹翼连接结构,包括弹翼、弹体接头和固件,弹翼的底部设有安装槽,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分为释放应力孔和定位孔,弹体接头通过安装槽与弹翼连接,紧固件穿过定位孔和释放应力孔将弹体接头与弹翼的底部固定;释放应力孔包括分别位于安装槽两侧边且同心设置的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定位孔包括分别位于安装槽两侧边且同心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本发明的弹翼连接结构,采用螺钉和腰形螺母连接结构,在极小展弦比弹翼沿纵向变形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弹翼和弹体接头间在热膨胀情况下产生相对位移,以此来达到释放连接处的热应力,同时弹体由于内压或气动热产生伸长变形的应力也可以释放。
110 一种能减少绕组灌封体热应电机 CN201811512879.2 2018-12-11 CN111313588A 2020-06-19 周强强; 李金寿; 范士则
一种能减少绕组灌封体热应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定子芯、定子绕组以及灌封体;所述定子绕组环绕定子铁芯设置;所述转子沿轴向穿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中,并与定子铁芯转动配合;所述灌封体设有两组,分别绝缘密封所述定子绕组的两端部;所述灌封体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减压槽道,该减压槽道位于灌封体的表面或/和内部,以此提供供应力消除的空间或间隙。本发明可在基本不改变现有电机结构、材料的基础上,有效解决灌封体因内外侧温度分布不均、内应力过大等而产生开裂、脱落的问题,避免造成电机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的险,从而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111 一种具有抗热应功能的压力传感器 CN201911087059.8 2019-11-08 CN110702277A 2020-01-17 杨军; 王小平; 曹万
发明涉及压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热应力功能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壳体、管道、固定组件、压力敏感元件和电气接头,所述管道和电气接头均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固定组件连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压力敏感元件连接在固定组件的内部。该具有抗热应力功能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封闭和弹性套的配合使用,封闭块和弹性套通过其内部填充的粘结剂将压力敏感元件固定在方块的内部,在低温的情况下,与压力敏感元件相比,粘结剂收缩,弹性套被拉伸吸收应力,在高温度情况下,与压力敏感元件相比,粘结剂膨胀,弹性套被压缩发生形变,吸收应力,避免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对压力敏感元件的精度产生影响,实现了抗热应力的目的。
112 一种高温环境下人体热应监测系统 CN201811479772.2 2018-12-05 CN109793505A 2019-05-24 种道坤; 朱能; 徐雅文; 张志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环境下人体热应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数据库控制器和通讯模块。所述的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人体心率、体温、环境温湿度和GPS定位数据,将数据压缩处理并输出至数据库。所述的数据库用于储存数据,并将体温、心率数据发送至控制器,同时检索与劳动人员年龄、身高、体重、劳动模式相对应的能量代谢率。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控制算法电路和震动器。所述的控制算法电路读取体温、心率以及能量代谢率,进行热应力状态诊断,如心率和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启动震动器报警,并发送报警指令给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报警指令并向安监部发送报警信号。采用本系统能够有效监测高温劳动场所人体热应力,避免热害发生。
113 热、声、振的综合应模拟试验装置 CN201910038666.9 2019-01-16 CN109612713A 2019-04-12 黄首清; 刘守文; 姚泽民; 刘闯; 刘大志; 樊世超; 杨江; 吴儒亮; 胡芳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声振综合应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振动部分、隔音部分、热声部分。其中,振动部分主要包括基座振动台,隔音部分主要包括箱体、箱、观察窗、堵头,热声部分主要包括扬声器、吸盘、红外灯阵、平轴、把手、连接头、竖直轴。本发明可同时模拟热应力、噪声应力、振动应力;加热方式为红外灯局部加热,可以避免对扬声器、传感器等的不良影响;箱体结构一方面起到隔音作用,一方面也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水平轴、竖直轴、连接头、把手等结构方便调节红外灯阵的位置辐射度,且在结构上与箱体融为一体。
114 一种通过STI减弱TSV热应的方法 CN201811288230.7 2018-10-31 CN109560039A 2019-04-02 王凤娟; 屈晓庆; 余宁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STI减弱TSV热应的方法,包括在通孔周围的硅衬底上划分出阻止区,阻止区上不设计对应力敏感的器件,在阻止区上生长一层Si3N4和缓冲SiO2作为掩模,在掩膜上光刻出要刻蚀的沟槽图形,刻蚀掉没有被光刻胶保护的掩膜,按照沟槽图形刻蚀沟槽,对刻蚀的沟槽进行化硅填充,再进行化学机械抛光,使其平坦化,用热磷酸去除暴露出的Si3N4。本发明通过浅槽隔离工艺在硅通孔周围设置沟槽,既能减弱硅通孔热应力,减少硅通孔热应力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又能有效减少阻止区面积,增大有源区面积,减少了阻止区对硅衬底面积的浪费。
115 焊趾处热点应的计算方法 CN201510659052.4 2015-10-12 CN105260536B 2019-03-08 贾晓华; 赵杰; 蔡洪浩
发明公开一种焊趾处热点应的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有限元模型前处理;S2,根据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S3,提取每个节点的线性力和线性力矩;S4,根据S3中提取每个节点的线性力和线性力矩,计算出焊趾处的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真实应力;S5,将真实应力叠加得到焊趾处每个节点的热点应力。其中,S1中将建立的虚拟应变片的几何模型分为应变片外围和应变片核心,将应变片核心块相应的面均分为N个子面,在每个子面的侧边生成1个线特征,N个子面共生成(N+1)个线特征。本发明涉及的计算方法步骤简单,效率较高,并且计算精度高,极大地降低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焊接结构的后期设计验证的效率和焊接结构的设计质量
116 石油开采用柔性石墨热应补偿器 CN201810885552.3 2018-08-06 CN109098669A 2018-12-28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开采用柔性石墨热应补偿器,包括管道法兰,两个管道法兰之间连接有柔性石墨密封套,柔性石墨密封套的外侧表面设有多个金属燕尾键,金属燕尾键上均套接有内金属条,内金属条的外侧表面上设有燕尾,燕尾块上滑动套接有外金属条,内金属条上设有第一侧燕尾块,外金属条上设有第二侧燕尾块。本发明中利用柔性石墨密封套的弹性,因此能适应管道内轴向及径向的变形,柔性石墨密封套、内金属条和外金属条之间均通过燕尾结构滑动连接,不仅能对柔性石墨密封套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当管道变形时,内金属条和外金属条能做出相应的滑动,所以本发明中补偿器均能够吸收管道轴向及径向的变形。
117 锌环涂层预应 CN201810487804.7 2018-05-21 CN108547166A 2018-09-18 才勃; 姜劲松; 赵大鹏
发明公开了热锌环涂层预应丝,包括钢丝本体、连接组件、环绕固定组件、钢丝保护组件、钢股、第一紧孔和第二锁紧孔,钢丝本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配合槽、转动限位块、螺杆、拧动螺母、第一螺孔和固定块,钢丝本体的两端一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组件的设置,解决了钢丝的长度是有限的使用钢丝时需要对钢丝进行连接,在对钢丝间的连接时非常不方便的问题,使钢丝之间可以通过装配进行连接,环绕固定组件的设置,解决了钢丝使用时经常将一端绕在某处进行固定受力,钢丝的硬度较大不能通过系扣完成固定,端绕固定非常复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提高了钢丝环绕固定的简便性。
118 一种减少残余应的加热切削装置 CN201610261599.3 2016-04-22 CN105880650B 2018-09-18 徐兰英; 伍强
发明公开一种减少残余应的加热切削装置,包括卡盘、轴承、陶瓷加热棒和顶尖,所述轴承夹在卡盘上,所述陶瓷加热棒一端悬臂放置于所述轴承的轴承套内,所述陶瓷加热棒的另一端悬臂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车床上的顶针连接;在所述轴承套内,所述陶瓷加热棒的悬臂上设置加热圈,在所述加热圈与轴承套的轴承内圈的内壁之间涂有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极大的减小残余应力,而且有的还有少量的残余压应力,这种表面应力状态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
119 一种能释放芯体热应冷却器 CN201711458107.0 2017-12-28 CN108050876A 2018-05-18 戴永阳
发明涉及一种能释放芯体热应冷却器,包括芯体,在芯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主板,位于芯体上端的主板上连接上封头,位于芯体下端的主板上连接下封头,在上封头上设置进水管、液位传感器及加水口,在下封头上还设置放水及出水管;还包括分布于芯体四个部的连接装置,侧板分布于芯体的两侧并与各连接装置通过固件固接,其中一对连接装置通过紧固件与下封头表面的两端固定,另一对连接装置与设置于上封头表面两端的固定卡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式的连接装置使芯体中的热应力能得到有效释放,有效提高芯体的使用寿命,固定块及带有开口的支架侧板使振动时振动源通过侧板时能得到有效衰减,避免其直接传递至芯体出现漏液情况。
120 具有减少的热机械应的点火线圈 CN201310494039.9 2013-10-21 CN103779056B 2018-04-20 K.卡拉曼; G.罗马诺; K.林登塔尔; T.帕拉克; F.赫尔佐克; T.布雷克勒; R.韦伯; H.维尔特; B.菲舍尔
发明涉及一种点火线圈,包括一基本上棒形的内核(2),所述内核具有一第一端面(20)和一第二端面(21),其中,在所述两个端面(20、21)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布置一弹性元件(5;1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