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热应力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热缩套管回缩应的测试系统 CN202211246699.0 2022-10-12 CN115326860B 2023-01-17 艾应平; 吴海龙; 洪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缩套管回缩应的测试系统,涉及热缩套管技术领域,解决了未将对应的温度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导致整体的测试准确度不高,会造成测试结果存在偏差的技术问题,对外部环境的测试温度以及热缩套管的表面张力进行获取,根据换算因子区间以及对应的测试温度,根据回缩力参数区间以及表面张力,得到对应的压力差值区间,将压力差值区间与阈值单元内部的预设区间进行比对,并生成若干个不同的测试信号,并将测试信号传输至外部显示终端内;获取属于不同温度状态下的换算因子,而不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测试,便可充分提升测试过程中的准确性,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温度对应力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再一步提升测试的整体准确度。
182 释放结构框架热应的设计方法 CN202211097008.5 2022-09-08 CN115422756A 2022-12-02 李伯卿; 何孟夫; 梁信镇; 程超; 彭琳; 陈兴华; 张雪; 李友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释放结构框架热应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判断热应力释放装置两端与该端所连接的钢结构框架的承载面的距离是否相等,以选取热应力释放装置的类型;建立坐标系,将坐标系原点建立在热应力释放装置轴心处,将平行于热应力释放装置长度的方向定义为x轴,y轴和z轴的方向均垂直于热应力释放装置表面;根据钢结构框架需承载的热应力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分量,核定热应力释放装置的具体尺寸。本发明根据钢结构框架需承载的热应力,通过计算核定热应力释放装置的具体尺寸设置,在特定方向上可有效的释放由于高温导致的钢结构框架热胀产生的轴向热应力或弯矩,同时保证钢结构框架在无需释放热应力的方向上有足够的稳定性
183 一种低热应涡轮冷却导向叶片 CN202210209016.8 2022-03-04 CN114439553A 2022-05-06 曾令玉; 程荣辉; 曹茂国; 尤宏德; 周丽敏; 王富强; 谭思博; 陶一鸾
申请属于涡轮叶片冷却设计领域,为一种低热应涡轮冷却导向叶片,在吸力侧板、压力侧板、前缘和尾缘之间设有冷却腔,在尾缘内开设有供冷却气流出的尾缝,每个冷却腔内均设有冲击板,冲击板为一侧开口的不封闭板体,冲击板位于冷却腔内燃气换热量大的一侧;位于冲击板一侧的叶片侧壁在冲击孔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提高换热强度,使得燃气换热量大的一部分叶片与燃气换热量小的一部分叶片外表面的温度大致相同,这样叶片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匀,热应力较小,整体的冷却性能更好。同时,相比于冷气导管,冲击板的横截面更小,重量更轻,也即是说,本申请通过采用更轻的冷却结构取得了更好的冷却效果。
184 一种SLM热应快速计算方法 CN202010442571.6 2020-05-22 CN111666663B 2022-04-05 马良; 林鑫; 曹阳; 魏雷; 康楠; 郑敏
一种SLM热应快速计算方法,第一步,建立单道熔敷模型,对SLM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数值模拟,获取材料达到准稳定状态时的温度场;第三步,建立SLM的成形件和基板传热分析模型;第四步,根据第三步传热分析模型的几何特征以及扫描策略,得出实际加工过程中多道熔敷对材料的影响,第五步,进行传热分析,得到温度场结果;第六步,将传热分析模型转换为力学模型,设定约束边界条件,并将传热分析得到的温度场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进行热力顺序耦合仿真分析,得到仿真结果;第七步,基于第六步得出的热力耦合仿真结果,得到SLM过程中的温度和热应力演变过程,定量分析残余应力和变形缺陷
185 机翼热应分布确定方法 CN202111317458.6 2021-11-08 CN114036642A 2022-02-11 杨薇; 王凯; 曹学强
专利公开了一种机翼热应分布确定方法,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用于提供一种准确的机翼热载荷分布计算方法并以此计算机翼热应力分布,解决了热应力分布计算不准确且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步骤S1,初步构建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和计算结构力学模型;步骤S2,耦合迭代确定所述流体动力学计算模型和所述结构动力学计算模型,并确定机翼热载荷分布;步骤S3,根据所述机翼热载荷分布,确定热应力分布。
186 利用热处理内应进行校直的工艺 CN201911177521.3 2019-11-27 CN110964881B 2021-09-28 王金强; 张庆辉; 倪伟
发明具体为一种利用热处理内应进行校直的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方法缸筒经调质处理后弯曲度超差的问题。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包括装炉、淬火加热、冷却、回火四个步骤,将缸筒弯曲面(凹面)朝下放置在平料盘的垫条上,缸筒两端悬空长度一致,保温均热后出炉先局部入,并在水中左右移动然后整体入水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检测直线度小于等于4mm后入炉回火;保温均热出炉后整体入水冷却至室温,冷却完毕后出水,按定型工艺规程重新调质,并检测直线度。本发明工艺合理、校直效果好、解决了常规校直方法无法解决的粗长薄壁管料校直的问题。
187 一种预应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 CN202110719889.9 2021-06-28 CN113403871A 2021-09-17 张旭
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绞线制造热处理方法,由外限位单元、矫直单元、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配合完成预应力钢绞线的制造热处理;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的钢绞线在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钢绞线表面存在一定的弯折,热处理时影响钢绞线的处理效果;且钢绞线外壁的弯折在收卷修整的过程中会影响钢绞线的活动效果;钢绞线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难以保证钢绞线外壁受热均匀,且钢绞线在淬冷却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浸泡式水冷无法确保钢绞线外壁冷却完全等问题。
188 降低锻件残余应热处理方法 CN202110453632.3 2021-04-26 CN113186377A 2021-07-30 李其; 徐超; 房鑫; 刘伟; 蒋新亮; 沈国劬; 余志勇
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锻件残余应热处理方法,包括将锻件加热至中保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将锻件继续加热至AC3+(40~100)℃,保温一段时间;接着将锻件炉冷降温至AC3+(10~60)℃,保温一段时间;最后淬火冷却。本发明增加“将锻件降温至AC3+(10~60)℃,保温一段时间”,改进的部分较少,保证了热处理设备的通用性。降低至AC3+(10~60℃)时,合金元素仍处于回溶和均匀化阶段,对后期的合金成分的均匀化无影响,在冷却方式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工件中心和边缘的温度差异,减轻热应力对工件的影响。淬火温度的降低,降低了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截面温差,降低了热应力,从而降低了淬火后,锻件整体的残余应力。
189 一种耐热焊接的残余应预测方法 CN202011133301.3 2020-10-21 CN112257314A 2021-01-22 赵建平; 孙昊天; 胡泽训
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焊接的残余应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几何模型;步骤2、施加双椭球热源逐步进行温度场的计算;步骤3、进行组织场计算;步骤4、将氏体相变产生的潜热作为内生热源加入到温度场计算中;步骤5、将得到的温度场作为预定义场,输入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应力场的计算,计算时,计算马氏体相变引起的体积改变、屈服强度改变和相变塑性对应力场的影响。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实现在考虑马氏体相变的情况下,对耐热钢焊接过程中的温度‑组织‑应力场的多场耦合模拟,能通过模拟得到耐热钢焊接后构件上的残余应分布情况,分析考虑马氏体相变的耐热钢焊接残余应力,指导实际使用。
190 一种船舶结构热点应的监测方法 CN201810252161.8 2018-03-26 CN108548627B 2020-12-04 薛林; 周静
发明公开一种船舶结构热点应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根据船舶的设计图纸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出船舶易变形的待监测位置;S20、在待监测位置安装三向应变片;S30、在船舶装载或航行过程中采集三向应变片的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判定待监测位置处的结构应力值是否超出设计安全值。通过在船舶易变形的位置设置三向应变片,三向应变片可以准确地监测到此位置的应力变化,如果监测到的结构应力值大于设计安全值,说明此位置存在较大的破损危险,可以及时提醒船员进行对应的维修处理;而选择在装载和航行过程中监测,可以及时反馈出这两个工况下船舶的状态,及时了解到船舶易变形的位置,以及时进行处理,杜绝安全隐患,提高航行安全性。
191 降低轧辊化膜热应剥落的方法 CN201810643883.6 2018-06-21 CN108687134B 2020-10-09 刘序江; 李俊洪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轧辊化膜热应剥落的方法,属于轧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降低带钢与轧辊接触时的热传递,达到降低轧辊温度、降低轧辊热应力裂纹、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的目的,提供了一种降低轧辊氧化膜热应力剥落的方法,包括:带钢轧制时,控制F1咬入轧制速度不小于1m/s;控制轧辊入口侧防剥落的喷射度和喷射压力;喷射角度以45°为下限、以喷射水流不被轧辊阻挡为上限;喷射压力为8~12bar。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控制精轧下侧工作辊入口侧防剥落水的喷射角度及喷射压力,降低了带钢与轧辊接触时的热传递,从而降低了轧辊温度、轧辊热应力开裂缺陷,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
192 局部温差调控残余应热处理方法 CN202010741914.9 2020-07-29 CN111676351A 2020-09-18 蒋文春; 谷文斌; 金强; 罗云; 王金光; 涂善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温差调控残余应热处理方法,具体涉及热处理调控残余应力领域。本发明基于常规加热方法对设备进行热处理升温保温操作,热处理保温操作后,针对设备外壁保留覆盖于其上的保温,使其缓慢降温,同时对设备内壁进行冷处理,根据设备类型设置喷洒体积范围,利用喷淋装置喷洒设备内壁或焊缝进行降温,直至设备冷却至室温,基于设备内外壁间存在的巨大温差形成畸变温度场调控残余应力,控制设备变形情况。本发明降低了设备的残余应力,实现了热处理后设备应力的均匀分布,将设备表面产生的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提高了设备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和疲劳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操作方便、经济高效,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193 一种排气歧管热应评估装置及方法 CN202010575619.0 2020-06-22 CN111664967A 2020-09-15 邹利亚; 李智; 周泉钢; 张晓红; 张雷; 余培; 吴金柱
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歧管热应评估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该评估装置至第一方案排气歧管,运转发动机至测试工况,打开给排装置对测力杆降温,利用温度传感器应力检测装置获取测力杆设定统一温度下的第一应变;安装该装置至第二方案排气歧管,打开给排水装置对测力杆降温,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应力检测装置获取测力杆设定统一温度下的第二应变;若第一应变大于第二应变的大小,则第一方案排气歧管热应力水平优于第二方案排气歧管热应力水平,若第一应变小于第二应变的大小,则第二方案排气歧管热应力水平优于第一方案排气歧管热应力水平。通过较低温度条件下应用通用应变片的测力,间接反映高温排气歧管应力水平对比的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发动机排气歧管热应力测试时,测试成本高的问题。
194 一种热轧高强度残余应消除方法 CN202010393438.6 2020-05-11 CN111546069A 2020-08-18 张勇; 高国华; 余超
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高强度残余应消除方法,在带钢热轧机上对高强钢分别进行热轧,热轧后的带钢进行第一次残余应力消除;对带钢进行矫直开平处理;再使用X射线对矫直开平后的带钢进行残余应力检测;对还存在残余应力的带钢局部区域进行第二次残余应力消除,本发明通过两级去应力处理阶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热轧钢残余应力进行消除。
195 一种合金的应时效热处理工艺 CN202010335517.1 2020-04-24 CN111455295A 2020-07-28 樊江昆; 唐璐瑶; 李金山; 寇宏超; 唐斌; 赖敏杰; 赵瑞峰; 薛祥义
发明一种合金的应时效热处理工艺,属于钛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包括对近β钛合金Ti-7333试样进行固溶处理→中淬火→应力时效处理→水中淬火,最后得到应力时效态钛合金,在近β钛合金的传统固溶-时效处理中引入外加弹性拉、压应力,使热处理过程转变为固溶-应力时效处理,在弹性应力水平σ作用下即可实现对近β钛合中α析出相显微组织特征的进一步精确调整与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应力时效后近β钛合金Ti-7333中的α析出相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特征,且分布密集,从而提高近β钛合金Ti-7333的强度。
196 一种应缓冲金属电极结构热敏芯片 CN201911420891.5 2019-12-31 CN111128494A 2020-05-08 邓毅珊; 段兆祥; 杨俊; 唐黎民; 柏琪星
发明涉及一种应缓冲金属电极结构热敏芯片,包括热敏陶瓷基片以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热敏陶瓷基片的两表面上的复合电极,所述复合电极是由第一金属电极层、应力缓冲层和第二金属电极层从内向外依次在所述热敏陶瓷基片表面上层叠而成,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金属浆料与高岭土粉末混合得到的材料制成。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热敏芯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热敏芯片具有耐冷热冲击、结构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
197 一种溢流砖热变形载荷加载方法 CN201911404356.0 2019-12-30 CN111103201A 2020-05-05 李淼; 徐莉华; 王答成
发明一种溢流砖热变形载荷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不同尺寸的溢流砖样品进行排序,排序分为最小尺寸溢流砖样品和若干大尺寸溢流砖样品;2.对最小尺寸溢流砖样品进行加热,以匀速升温至溢流砖工作温度后进行保温;在保温后的最小尺寸溢流砖样品上加入工作载荷应力,记录最小尺寸溢流砖样品在工作载荷应力作用下的标准弯曲变形量;3.对任一大尺寸溢流砖样品进行加热,在匀速升温至溢流砖工作温度后进行保温;在保温后的当前大尺寸溢流砖样品上以工作载荷应力为基准,逐步增加单位测试载荷应力,记录当前大尺寸溢流砖样品在载荷应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量;该方法在不同尺寸溢流砖上加入的应力,使不同尺寸溢流砖在不同应力下变形达到一致。
198 一种减小热应的反射镜粘接结构 CN201911084380.0 2019-11-08 CN110764219A 2020-02-07 刘波; 陈震; 江少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热应的反射镜粘接结构,反射镜的背部设有凸台,该凸台通过粘接剂与背板的中心孔分段粘接,在与粘接剂分段粘接处对应的背板中心孔边缘处设置有消应力槽。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热应力问题,从而减少反射镜面型变化,拓宽光学仪器的温度使用环境。
199 石油开采用柔性石墨热应补偿器 CN201810885552.3 2018-08-06 CN109098669B 2019-11-15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开采用柔性石墨热应补偿器,包括管道法兰,两个管道法兰之间连接有柔性石墨密封套,柔性石墨密封套的外侧表面设有多个金属燕尾键,金属燕尾键上均套接有内金属条,内金属条的外侧表面上设有燕尾,燕尾块上滑动套接有外金属条,内金属条上设有第一侧燕尾块,外金属条上设有第二侧燕尾块。本发明中利用柔性石墨密封套的弹性,因此能适应管道内轴向及径向的变形,柔性石墨密封套、内金属条和外金属条之间均通过燕尾结构滑动连接,不仅能对柔性石墨密封套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当管道变形时,内金属条和外金属条能做出相应的滑动,所以本发明中补偿器均能够吸收管道轴向及径向的变形。
200 一种预应多级隔热补偿器 CN201910444965.2 2019-05-27 CN110185424A 2019-08-30 郭大进; 郭乃宏; 郭湧; 郭峰; 郭敏; 卞银华; 张鑫
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多级隔热补偿器,包括上接头、真空隔热内管、真空隔热外管、下接头,所述上接头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真空隔热外管一端,所述上接头内壁上镶嵌有密封垫,所述真空隔热外管内部设置有所述真空隔热内管,所述真空隔热内管靠近所述上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挡帽,所述真空隔热外管另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内腔内镶嵌有V型密封垫,所述V型密封垫一端设置有下压垫。有益效果在于:内外真空的套管滑动组合安装,在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改进,零件尺寸变小,加工更加方便,安装更加牢固,密封性能好,密封性集保温和伸缩管功能于一身,有效提高了隔热管+伸缩管注汽工艺的工作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