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润湿角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基于润湿行为测试柔性薄膜材料学性能的方法 CN202310441790.6 2023-04-23 CN116465794A 2023-07-21 张亚锋; 姜正浩; 周开林; 余家欣
发明是一种基于润湿行为测试柔性薄膜材料学性能的方法,可用于测量柔性高分子薄膜材料的模量,所述方法是通过高清光学摄像机接触测试平台和白光干涉三维轮廓扫描仪获得液滴在软基底表面不同时刻接触角和润湿脊高度值,借助三相接触线处四力平衡模型,分析出润湿过程润湿脊生长至最大高度时润湿参数和材料力学性能间的理论关系,通过测定三相界面接触角θlv、θsv、θls和润湿脊的最大高度值hmax,即可估算出柔性润湿基底模量。本发明所示实验方法,仅需测量柔性薄膜材料表面润湿参数,即可获取其力学性能,省去了操作难且误差大的测试过程,实验方法简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
122 电润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14/076384 2014-04-28 WO2015035786A1 2015-03-19 王明超; 王俊伟

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流体腔以及位于流体腔内的极性流体(180)。流体腔包括基底,基底包含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140),第二电极(120)以及电致转换膜(150),电致转换膜(150)位于第一电极(140)靠近极性流体(180)的一侧。根据第一电极(140)被施加的电压值,电致转换膜(150)与极性流体(180)之间的接触在第一接触角与第二接触角之间转换;其中第一接触角不大于25度;第二接触角不小于90度。这种电润湿显示装置结构简单,流体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还公开了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123 显示面板、装置及方法、电润湿微腔单元、控光基板 CN201911205779.X 2019-11-29 CN110850585A 2020-02-28 孟宪芹; 孟宪东; 王维; 陈小川; 田依杉; 王方舟; 凌秋雨; 刘佩琳
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装置及方法、电润湿微腔单元、控光基板。该电润湿微腔单元,包括:电润湿腔体和电润湿液;电润湿腔体具有周面,第一透光底面和第二透光底面;第一透光底面和第二透光底面分别封装周面的两端;电润湿液填充电润湿腔体内的部分空间;周面、第一透光底面和第二透光底面中,任意两相邻面之间绝缘,且至少有两个面设置有电极,至少一个面的电极为接地电极。本申请实施例使光通过电润湿液,通过控制电场,可调节电润湿液的入光面和/或出光面的度,从而使光向不同方向投射,进而形成双眼视差,实现立体形象的显示;对光线没有遮挡,光利用率高。
124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10858889.2 2020-08-24 CN111799388B 2023-05-19 许睿
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润湿层。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第一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的润湿。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呈透明状态的反射模式,提高显示背板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呈不透明状态的非反射模式,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125 一种适用于广场砖的真空挤出机成型模具 CN201410812284.4 2014-12-23 CN105773801A 2016-07-20 黄婉雅
一种适用于广场砖的真空挤出机成型模具,包括底板及其上设置的模框、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中空泥料坯体的模芯;所述模框的框边的四个边上内置有对泥料砖坯的表面进行润湿的润湿系统,所述润湿系统包括进液口、液体注入道和润湿孔,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模框的外表面,所述润湿孔设置于所述模框的内框的表面上,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润湿孔通过所述液体注入道相互连通;润湿液从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液体注入道,并经所述润湿孔对所述模框内的泥料坯体的表面进行润湿。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广场砖,减少泥料坯体与模框之间的磨损的真空挤出机成型模具,模框使用寿命长,有效的减少泥砖表面的拉毛粗糙现象,提高成品质量
126 一种岩石-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 CN201910307578.4 2019-04-17 CN109991130A 2019-07-09 华朝; 张健; 王秀军; 靖波; 陈文娟; 王姗姗; 胡科; 朱玥珺; 杨光; 王大威
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测定岩石表面zeta电位、油水界面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张计算接触来评价岩石‑水溶液‑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评价方法方便可靠、灵敏度高。对岩石样品表面光滑度、致密性不做要求,能评价不同形状岩石表面润湿性,能评价微缝隙或孔喉中岩石表面润湿性。
127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10858889.2 2020-08-24 CN111799388A 2020-10-20 许睿
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润湿层。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发光单元、第一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电润湿层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且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以改变电润湿层的润湿。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呈透明状态的反射模式,提高显示背板的反射率;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对电润湿层施加电压时,电润湿层呈不透明状态的非反射模式,遮住由金属层反射的光,使其更好的进行全彩显示。
128 一种岩石-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 CN201910307578.4 2019-04-17 CN109991130B 2021-09-17 华朝; 张健; 王秀军; 靖波; 陈文娟; 王姗姗; 胡科; 朱玥珺; 杨光; 王大威
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测定岩石表面zeta电位、油水界面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张计算接触来评价岩石‑水溶液‑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评价方法方便可靠、灵敏度高。对岩石样品表面光滑度、致密性不做要求,能评价不同形状岩石表面润湿性,能评价微缝隙或孔喉中岩石表面润湿性。
129 电润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610934869.2 2016-11-01 CN106405823A 2017-02-15 赵伟利; 谷新
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所述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电润湿显示溶液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的发光层,实现自主发光的电润湿显示技术,具有显示亮度高、色饱和度高、视好等优点。可以省去彩膜,也能够实现彩色显示,当与彩膜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色域,提高显示质量
130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221788839.2 2022-07-12 CN217639745U 2022-10-21 郭书存; 李盼; 傅饶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镜头达、支撑架、电润湿镜头、图像芯片以及模组电路板;镜头设置在所述镜头马达内,镜头马达设置在支撑架上,图像芯片连接在模组电路板上,模组电路板固设在支撑架上,电润湿镜头设置在支撑架上且电润湿镜头位于镜头和图像芯片之间;其中,电润湿镜头的电极非通电状态下,电润湿镜头的导电液体与绝缘液体的接触面为初始状态面;电润湿镜头的电极通电状态下,电润湿镜头的导电液体与绝缘液体的接触面为工作状态面,且工作状态面与初始状态面呈倾斜夹关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润湿透镜、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大幅抑制透视变形,提升成像质量
131 一种双层电润湿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0088814.9 2024-01-22 CN117908246A 2024-04-19 赖嘉威; 陈龙鹏; 周国富
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电润湿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双层电润湿器件结构包括纤维素类介电层和涂覆于所述纤维素类介电层上的疏层。本发明制得的双层电润湿器件结构,在以纯水作为电润湿的介质中,实现在55.9°电润湿调制的电润湿调控(116.9~61°),具有比HN‑018光刻胶介电材料更小的接触迟滞效应,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光学透射率(90~95%)。
132 一种药物粉末润湿性的动态表征方法 CN202111385872.0 2021-11-22 CN114113090A 2022-03-01 贾晓斌; 熊志伟; 胡晓欣; 封亮; 宁汝曦; 赵樱霞; 杨冰
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粉末润湿性的动态表征方法。根据液滴在药物粉末表面的润湿随时间的变化动态,导出多个关键指标,所导出的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动态润湿曲线,并作为一个整体反映动态润湿过程,从而科学地表征药物粉末的润湿性。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液滴极易渗入粉末或药片内而无法真实表征其润湿性等问题。本发明的思路及技术具有创新性和推广性,可灵活地拓展用于其他药物粉末性质指标的表征。
133 一种快速判断玻璃粉与基底润湿性能好坏的方法 CN202111395229.6 2021-11-23 CN113866052A 2021-12-31 王惠; 杨辰倩; 马生华; 白晋涛
一种快速判断玻璃粉与基底润湿性能好坏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评价玻璃粉与硅基底润湿性能好坏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传统的评估润湿性的方法是测量样品的接触,接触角随测试的地区及测试的温度不同有较大的波动,与实际值存在误差,不能准确的判断润湿性好坏的问题。方法:一、制样;二、数据拟合。本发明利用MATLAB软件处理玻璃粉在高温下熔化的视频,通过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准确的分析方法,可快速判断玻璃粉在硅基底上的润湿性;该方法过程简单快捷,可准确判断玻璃粉在高温下润湿性的好坏,为评估高温材料润湿性提供了新思路。本发明能够快速判断玻璃粉与硅基底润湿性能好坏。
134 一种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及其润湿性全域量化模拟方法 CN201711223227.2 2017-11-29 CN108005634A 2018-05-08 岳湘安; 冯雪钢; 傅友君; 赵决顺; 邹积瑞; 张波; 王旭刚; 张俊彬
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及其润湿性全域量化模拟方法。该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包括油润湿物理模型和/或润湿物理模型,其制备包括:将模型砂、油湿调控剂或水湿调控剂、以及胶结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后处理,得到实验用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其中,所述油湿调控剂的润湿接触大于160°,耐温温度至少为200℃;所述水湿调控剂的润湿接触角小于20°,耐温温度至少为200℃。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实验用储层模型的润湿性在强亲油到强亲水的全范围内的量化可控,而且实现了储层模型的润湿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恒定不变,为评价各类油藏润湿性对渗流和驱油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135 一种快速判断玻璃粉与基底润湿性能好坏的方法 CN202111395229.6 2021-11-23 CN113866052B 2023-06-23 王惠; 杨辰倩; 马生华; 白晋涛
一种快速判断玻璃粉与基底润湿性能好坏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评价玻璃粉与硅基底润湿性能好坏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传统的评估润湿性的方法是测量样品的接触,接触角随测试的地区及测试的温度不同有较大的波动,与实际值存在误差,不能准确的判断润湿性好坏的问题。方法:一、制样;二、数据拟合。本发明利用MATLAB软件处理玻璃粉在高温下熔化的视频,通过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准确的分析方法,可快速判断玻璃粉在硅基底上的润湿性;该方法过程简单快捷,可准确判断玻璃粉在高温下润湿性的好坏,为评估高温材料润湿性提供了新思路。本发明能够快速判断玻璃粉与硅基底润湿性能好坏。
136 一种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及其润湿性全域量化模拟方法 CN201711223227.2 2017-11-29 CN108005634B 2020-08-11 岳湘安; 冯雪钢; 傅友君; 赵决顺; 邹积瑞; 张波; 王旭刚; 张俊彬
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及其润湿性全域量化模拟方法。该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包括油润湿物理模型和/或润湿物理模型,其制备包括:将模型砂、油湿调控剂或水湿调控剂、以及胶结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后处理,得到实验用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其中,所述油湿调控剂的润湿接触大于160°,耐温温度至少为200℃;所述水湿调控剂的润湿接触角小于20°,耐温温度至少为200℃。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实验用储层模型的润湿性在强亲油到强亲水的全范围内的量化可控,而且实现了储层模型的润湿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恒定不变,为评价各类油藏润湿性对渗流和驱油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137 一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测量高压下润湿性的方法与装置 CN201810436597.2 2018-05-09 CN108593697A 2018-09-28 姚艳斌; 孙晓晓; 文星; 刘大锰; 蔡益栋
发明公开一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测量高压下润湿性的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在标准状况下对煤粉中的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测量,获得煤中水的T2谱图,根据T2谱图右边第一个峰的位置及幅度得到该谱峰的弛豫时间T2的几何平均值T2g。结合平行实验常规的型煤表面水接触润湿的测量结果θ,建立利用归一化T2g,NT2g,获取水润湿角的关系式:θ=84.376×NT2g+52.612。利用此关系式,结合高压条件下煤中水的T2g值,求得设定气体压下煤的水润湿角。所述装置包括气源、密封恒压系统和核磁磁体,所述核磁磁体连接低场核磁共振仪器。所述方法通过建立煤的润湿性与核磁共振T2谱信号的标度关系,实现对不同气体压力下煤润湿性的定量测定,是一种可即时的、原位的、动态的测量煤润湿性的新方法。
138 一种观测多物理场耦合下液滴动态润湿性能的方法与装置 CN202410300813.6 2024-03-15 CN118168991A 2024-06-11 冯凯; 万国银; 王效圳
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多物理场耦合下液滴动态润湿性能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通过使线圈通电形成磁场或加热平台加热形成温度场,检测磁场或温度场下液滴的动态润湿性能,通过使两根纤维的间距或夹增大,使液滴受到的作用,检测力场下液滴的动态润湿性能,通过使线圈通电,加热平台加热,检测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下液滴的动态润湿性能,通过使两根纤维的间距或夹角增大,并使线圈通电或加热平台加热,检测力场与磁场或温度场耦合下液滴的动态润湿性能,通过使两根纤维的间距或夹角增大,并使线圈通电,加热平台加热,检测力场、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下液滴的动态润湿性能。本发明实现了多种单个物理场以及多种物理场耦合下液滴动态润湿性能的检测。
139 液滴在润湿梯度表面上长距离自驱动方法 CN201710795632.5 2017-09-06 CN107640739A 2018-01-30 邱丹丹
发明公开液滴在润湿梯度表面上长距离自驱动方法,润湿梯度表面由均匀的条纹及硅纳米针结构组成,润湿梯度固体表面亲区采用静态接触为15.5°的氧化硅,润湿梯度固体底部是采用深反应离子刻蚀的硅纳米针结构,硅纳米针的静态接触角是166.0°,滞后角为3.0°,极大地拓宽了固体表面润湿梯度范围达150°以上,优化了液滴前后接触线的滞后现象,可实现微小液滴38mm的长距离自驱动,并设计了液滴定向自驱动的多种移动路径,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
140 用于二次电池电流收集器的电解 CN202280070997.0 2022-10-07 CN118140015A 2024-06-04 宋基德; 李秀恩; 朴瑟气; 李先珩
发明揭示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电流收集器的电解箔。该电解铜箔每单位厚度的室温伸长率范围从1.3至2.0%/μm,且具有1或更大的M平面上的表面润湿度(θM)对S平面上的表面润湿角度(θS)的比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