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量子局限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强冲击噪声下基于量子射线机理的相干分布源测向方法 CN202110357999.5 2021-04-01 CN113111304B 2022-09-27 高洪元; 刘亚鹏; 孙贺麟; 王世豪; 张志伟; 李慧爽; 白浩川; 张震宇; 张静
发明提供一种强冲击噪声下基于量子射线机理的相干分布源测向方法,包括:建立相干分布源的广义阵列流型,构造基于加权无穷范数低阶协方差矩阵的极大似然测向方程;计算更新后所有射线的适应度函数值,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和局部最优量子位置;每条射线依概率从斯涅尔折射定律演化和随机演化两种演化规则中选择一种更新其量子位置;计算更新后所有射线的适应度函数值,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和局部最优量子位置;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未达到,返回步骤三;若达到则终止循环迭代,输出全局最优量子位置,经过映射变换为全局最优位置对应中心方位和角度扩散的极大似然估计值。本发明在强冲击噪声环境下具有鲁棒性,突破现有应用局限。
42 直接调变激光器及光学次模组 CN202211142179.5 2022-09-20 CN115967013A 2023-04-14 徐大鹏; 张焕林
发明一方面包含一种具有介电电流局限脊形波导结构的直接调变激光器。直接调变激光器包含基板、一或多个材料层、第一和第二绝缘/介电结构以及一或多个其他材料层。所述一或多个材料层设置于基板以提供个多重量子井。第一和第二绝缘/介电结构设置于多重量子井相对两侧。所述一或多个其他材料层设置于MQW以提供用于接收驱动电流的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优选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绝缘结构之间,以提供介电电流局限结构。凸台结构进一步优选包含总体宽度大于提供多重量子井的直接调变激光器的主动区的总体宽度。
43 一种微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10318485.4 2020-04-21 CN113540298A 2021-10-22 杨顺贵; 黄国栋; 林雅雯; 黄嘉宏
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为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层,所述有源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量子阱层及第二量子阱层,在所述第二量子阱层及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形成有纳米环结构,所述第一量子阱层发射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量子阱层与所述纳米环侧壁对应的部分发射第二颜色的光,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电性连接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极。本发明还包括该微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用纳米颗粒作为光罩制作纳米环,会使原本量子阱应释放而使量子局限斯塔克效应减少而产生蓝光。
44 强冲击噪声下基于量子射线机理的相干分布源测向方法 CN202110357999.5 2021-04-01 CN113111304A 2021-07-13 高洪元; 刘亚鹏; 孙贺麟; 王世豪; 张志伟; 李慧爽; 白浩川; 张震宇; 张静
发明提供一种强冲击噪声下基于量子射线机理的相干分布源测向方法,包括:建立相干分布源的广义阵列流型,构造基于加权无穷范数低阶协方差矩阵的极大似然测向方程;计算更新后所有射线的适应度函数值,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和局部最优量子位置;每条射线依概率从斯涅尔折射定律演化和随机演化两种演化规则中选择一种更新其量子位置;计算更新后所有射线的适应度函数值,更新全局最优量子位置和局部最优量子位置;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未达到,返回步骤三;若达到则终止循环迭代,输出全局最优量子位置,经过映射变换为全局最优位置对应中心方位和角度扩散的极大似然估计值。本发明在强冲击噪声环境下具有鲁棒性,突破现有应用局限。
45 一种适用于曲面液晶显示器的量子点背景光源 CN201620269728.9 2016-04-05 CN205485194U 2016-08-17 张杰; 朱金奎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曲面液晶显示器的量子点背景光源,包括蓝光灯条,所述蓝光灯条上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与量子管连接,导光板置于所述蓝光灯条、若干个卡座和若干个量子管构成的光源上,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与量子管对齐,导光板的设有反射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量子点管由于目前工艺上的局限,直型量子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完美运用于曲面液晶显示器。
46 主动层结构及面射型共振腔体雷射 CN202211188480.X 2022-09-27 CN115764546A 2023-03-07 潘德烈; 李承远; 李佳勋
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层结构及面射型共振腔体雷射,主动层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N型掺杂层、第一局限层、复合量子井层、第二局限层和P型掺杂层;其中,复合量子井层包括交替设置的能障层和井层;能障层的数量等于井层的数量加一;主动层结构中的各层分别对应的能带值整体上呈非对称形态分布。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带值整体上呈非对称形态分布的主动层多层结构,可以有效阻止电子越过主动区内的能障层抵达P型掺杂侧的局限层,防止组件高温或是高电流操作时造成寿命异常,提高器件寿命;并促使大部分载子留在井层,增加载子复合机率,进而提升内部量子效率
47 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063558.2 2018-01-23 CN108461594A 2018-08-28 陈立人; 陆骐峰
发明揭示了一种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LED芯片包括衬底及位于衬底上的外延结构,衬底为蓝宝石衬底,衬底的晶面沿C晶面偏向M晶面或R晶面而形成偏。本发明的LED芯片使用特制的衬底,配合相应的工艺条件,在不需要另外制备掩膜的基础上,生长出类量子线外延结构,进一步降低态密度,增强量子局限效应,从而提高发光或电子器件的性能。
48 一种背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0113159.7 2019-02-13 CN109782486A 2019-05-21 孙小卫; 王恺; 徐冰; 杨祎洁
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器件包括由蓝光背光光源依次层叠的红色量子点层以及绿色纳米片层。所述背光显示器件采用了结合绿光纳米片薄膜和红光量子点、蓝光LED板的方法,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超越REC.2020色域范围的背光显示技术,也突破了纳米片器件低亮度的局限性。
49 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应急通信方法 CN202011515495.3 2020-12-21 CN114650528A 2022-06-21 赵勇; 刘春华
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应急通信方法,其中基于量子密钥实现对应急信息的“去中心化”+双向流动的高强度安全保护,使得受加密保护的应急信息不再局限于“中心广播‑终端接收”式模型;同时还有效地实现了应急通信场景下数据传输安全性和实时可用性的平衡。
50 一种真空低温制备粉末状稀土掺杂无机量子点的方法 CN202010053536.5 2020-01-17 CN111205863A 2020-05-29 刘一凡; 郑斐; 刘红利; 郝玉英
发明半导体材料制造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真空低温制备粉末状稀土元素掺杂的无机矿CsPbX3(X=I,Br,Cl)量子点的方法,步骤为:制备铯源前驱液、含稀土元素的铅源前驱液;混合前驱液快速反应;量子点粗沉淀;反萃;助沉剂沉淀量子点;冷冻干燥。通过稀土元素的掺入,进一步增强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光电性能,极大地提高稳定性。通过反萃-冷干等流程得到性质稳定的粉末状量子点,相比于现有技术仅得到的量子点分散液的局限性,具有更加宽广的使用方式。本发明操作易行,原料易获取,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吸收波长由于掺杂稀土元素的不同可覆盖300-800nm,结构稳定性大幅提高。在化学合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1 一种通过量子能量波实现原油增产的工艺方法 CN202310439115.X 2023-04-23 CN116591650A 2023-08-15 王冲; 王雪莹; 张晶; 于明珠; 万思瑶; 谷玲
一种通过量子能量波实现原油增产的工艺方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能量注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能量传导阶段;通过量子能量波发生器向地层油层中传导量子能量波来实现油井增产的工艺方法。通过量子裂解实现氢化合物分子之间化学键的断裂,在分子层面上实现自由基链式反应,将分子化学键从长链断裂成短链,形成稳定的短链类化合物。通过物理断链,解决了传统开采方法的局限性,增加了原油的产量,可以为客户带来可观效益。
52 量子点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 CN202110309256.0 2021-03-23 CN113097395A 2021-07-09 徐鸣; 刘明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用于在交流电源的驱动下发光,包括:绝缘体;正电极和负电极,位于所述绝缘体的相对两侧,用于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以及两量子点发光单元,位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与所述绝缘体之间;通过直接连接交流电源,使得所述量子点发光器件直接采用交流电进行驱动,解决了所述量子点发光器件采用直流电供电时长受到局限,以及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
53 一种基于链的AI通信信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202210320199.0 2022-03-30 CN114745231B 2023-12-29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发明属于信号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I通信信号识别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包括:(1)通过通信系统的稀疏通信信号和估计出的混合矩阵,识别通信源信号;(2)将通信源信号转换为初始量子种群中的量子个体,将种群分为两个子种群,计算每个子种群的全局最优量子位置;(3)更新两个子种群中的量子位置;(4)更新两个子种群的全局最优量子位置;(5)计算两个子种群的种群熵,对子种群中的量子个体执行迁移等。本发明扩大了信源重建方法的应用范围,突破了信号识别中的应用局限。此外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一致性数据的前提下,对存在干扰的基本概率赋值进行校正,并通过减小元素模值的方式弱化其在信号矩阵中的作用。
54 非最大纠缠两能级bell态的量子对话方法 CN201910824155.X 2019-09-02 CN110505060B 2021-07-02 李华阳; 姜敏; 王旭; 夏志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最大纠缠两能级bell态的量子对话方法。本发明一种基于非最大纠缠两能级Bell态的量子对话方法,通信双方Alice与Bob,使用多个非最大纠缠Bell态a|00>+b|11>作为通信信道,借助一系列的安全检测,编码操作将待传信息编码至信道中,最后根据Alice对信道执行单比特测量和POVM测量的结果,通信双方可解码出对方的信息,进而实现了一定容量的量子对话。本发明主要特征在于:(1)本发明打破了以往最大纠缠信道下的量子对话方法局限,将量子对话推广到非最大纠缠信道的场景。(2)本发明仅使用Pauli阵、CNOT操作、单比特测量、POVM测量,且操作流程简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本发明实现的量子对话的容量为(x为{2a2,2b2}中的最大值,为向下取整符号)。
55 非最大纠缠两能级bell态的量子对话方法 CN201910824155.X 2019-09-02 CN110505060A 2019-11-26 李华阳; 姜敏; 王旭; 夏志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最大纠缠两能级bell态的量子对话方法。本发明一种基于非最大纠缠两能级Bell态的量子对话方法,通信双方Alice与Bob,使用多个非最大纠缠Bell态a|00>+b|11>作为通信信道,借助一系列的安全检测,编码操作将待传信息编码至信道中,最后根据Alice对信道执行单比特测量和POVM测量的结果,通信双方可解码出对方的信息,进而实现了一定容量的量子对话。本发明主要特征在于:(1)本发明打破了以往最大纠缠信道下的量子对话方法局限,将量子对话推广到非最大纠缠信道的场景。(2)本发明仅使用Pauli阵、CNOT操作、单比特测量、POVM测量,且操作流程简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本发明实现的量子对话的容量为(x为{2a2,2b2}中的最大值,为向下取整符号)。
56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 CN201710378860.2 2017-05-25 CN107011532B 2018-08-17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可以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LED灯具上,突破了原有导光板结构和光学上的局限性,同时减少蓝光危害、提高透过光色域,提供更加吻合自然光的光谱。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通过将量子点扩散剂按比例加入MMA中制得PMMA;一种扩散板,包括板体和涂覆在板体外表面的阻隔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板体内。
57 一种量子共振涂层及其施工工艺 CN201610067200.8 2016-01-30 CN105694545A 2016-06-22 许富伦; 吴丞哲
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共振涂层,由矿物质、丙稀酸、黄乙以及稀释剂二甲苯于量子共振产生器中共振2小时以上制得,所述涂层通过手工涂刷、空气枪喷涂或滚涂时各组分的重量为:矿物质:丙稀酸:黄乙酮:二甲苯=2:2:1:5。通过自喷漆罐装喷涂时,各组分的重量为:矿物质:丙稀酸:黄乙酮:二甲苯(稀释剂):气相(防沉淀剂)=2:2:1:4.5:0.5。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量子共振技术在使用上存在的局限性,可广泛的使用在容器或管道配件上,直接或间接的对物质产生量子共振。
58 一种基于链的AI通信信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202210320199.0 2022-03-30 CN114745231A 2022-07-12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属于信号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I通信信号识别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包括:(1)通过通信系统的稀疏通信信号和估计出的混合矩阵,识别通信源信号;(2)将通信源信号转换为初始量子种群中的量子个体,将种群分为两个子种群,计算每个子种群的全局最优量子位置;(3)更新两个子种群中的量子位置;(4)更新两个子种群的全局最优量子位置;(5)计算两个子种群的种群熵,对子种群中的量子个体执行迁移等。本发明扩大了信源重建方法的应用范围,突破了信号识别中的应用局限。此外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一致性数据的前提下,对存在干扰的基本概率赋值进行校正,并通过减小元素模值的方式弱化其在信号矩阵中的作用。
59 基于量子点的偏振内置型彩色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824829.1 2018-07-25 CN110632784A 2019-12-31 李信斗; 李赆珩; 姜秀知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量子点的偏振内置型彩色液晶显示器包括:光源;液晶光学部,其位于光源上部且控制从光源入射的光的相位延迟;偏振功能层,其位于液晶光学部的上部且调节光的透射率;以及量子点发光部,其位于偏振功能层上部且包括多个量子点图案,该多个量子点图案根据透过的光的强度而在可见光区域具有互不相同的发光特性。根据实施例,在显示器内部形成量子点图案和偏振功能层,从而能够同时实现高色纯度、低光学像差、低干涉效果等特点而无需滤色器,且能够通过溶液工序制作偏振功能层,因而能够实现低廉化、工序简化、大面积化,因此能够克服现有基于量子点的彩色显示器技术的局限性。
60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 CN201710378860.2 2017-05-25 CN107011532A 2017-08-04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可以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LED灯具上,突破了原有导光板结构和光学上的局限性,同时减少蓝光危害、提高透过光色域,提供更加吻合自然光的光谱。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通过将量子点扩散剂按比例加入MMA中制得PMMA;一种扩散板,包括板体和涂覆在板体外表面的阻隔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板体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