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热力学平衡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不饱和缩的制备方法 CN201210412901.2 2012-10-19 CN102942460B 2014-09-17 刘英俊; 张永振; 崔乐超; 郑素娟; 石玉; 李乐乐; 黎源; 华卫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饱和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不饱和醇和不饱和醛在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使其达到热学平衡,然后进入塔式反应器中,携剂通过气体发生器进行气化后与反应液逆向接触后除去反应生成的水使得不饱和醇和不饱和醛发生连续缩合反应来制备不饱和缩醛,该方法能够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恒定、可以低成本地合成不饱和缩醛,尤其是以异戊烯醇和异戊烯醛为原料合成3-甲基-2-丁烯-1-醛二异戊烯基缩醛,该化合物是合成香料柠檬醛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102 生产对二甲苯的组合方法 CN200810043975.7 2008-11-21 CN101735000B 2013-06-05 孔德金; 钟禄平; 肖剑; 李为; 郭艳姿; 卢咏琰
发明涉及生产对二甲苯的组合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处理循环量大、反应原料要求苛刻和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九及其以上芳烃脱烷基反应生产苯、甲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反应技术方案,以及高浓度对二甲苯采用结晶分离和低浓度对二甲苯采用吸附-结晶分离组合的分离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的工业生产中。
103 对二甲苯生产的组合方法 CN200810043974.2 2009-03-09 CN101830772B 2013-03-06 孔德金; 钟禄平; 肖剑; 郭宏利; 杨卫胜
发明涉及对二甲苯生产的组合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处理循环量大、反应原料要求苛刻和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九及其以上芳烃脱烷基反应生产苯、甲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反应技术方案,以及高浓度对二甲苯采用结晶分离和低浓度对二甲苯采用吸附分离和结晶分离相结合的分离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
104 一种不饱和缩的制备方法 CN201210412901.2 2012-10-19 CN102942460A 2013-02-27 刘英俊; 张永振; 崔乐超; 郑素娟; 石玉; 李乐乐; 黎源; 华卫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饱和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不饱和醇和不饱和醛在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使其达到热学平衡,然后进入塔式反应器中,携剂通过气体发生器进行气化后与反应液逆向接触后除去反应生成的水使得不饱和醇和不饱和醛发生连续缩合反应来制备不饱和缩醛,该方法能够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恒定、可以低成本地合成不饱和缩醛,尤其是以异戊烯醇和异戊烯醛为原料合成3-甲基-2-丁烯-1-醛二异戊烯基缩醛,该化合物是合成香料柠檬醛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105 燃气轮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燃气轮机的运行控制装置 CN200980160292.2 2009-07-07 CN102472170A 2012-05-23 春山博司; 玉置英树; 儿岛庆享; 鸭志田宏纪
发明燃气轮机的运行控制方法,是根据低品质燃料含有的杂质及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采用热学平衡计算,计算起因于杂质而对汽轮机高温部件产生高温腐蚀的熔融盐的露点及固相线温度,制成液相状态的熔融盐图:在该熔融盐图上,表示汽轮机的高温部件的表面温度及压力,判定与液相的熔融盐区域重叠的状况;推定汽轮机的高温部件的腐蚀速度,预测其寿命;根据该寿命预测,控制供给燃烧器的低品质燃料的流量,使高温部件的表面温度及压力区域与在熔融盐图中的液相的熔融盐区域的重叠减小。
106 一种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010511373.7 2010-10-12 CN102441418A 2012-05-09 徐会青; 刘全杰; 贾立明; 张喜文; 王伟
发明涉及一种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含有EUO型分子筛、无机耐熔化物和贵金属组分,其中EUO型分子筛中含有稀土元素,以氧化物计,在催化剂中的重量含量为1%~20%。该催化剂制备过程是将稀土元素首先负载到分子筛上,得到含稀土分子筛,然后再制备成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C8芳异构化时,产物中对二甲苯在二甲苯中的浓度达到或接近热学平衡值,二甲苯收率高,同时可使乙苯大量转化,选择性地生成苯。
107 对二甲苯生产的组合方法 CN200810043974.2 2009-03-09 CN101830772A 2010-09-15 孔德金; 钟禄平; 肖剑; 郭宏利; 杨卫胜
发明涉及对二甲苯生产的组合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处理循环量大、反应原料要求苛刻和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九及其以上芳烃脱烷基反应生产苯、甲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反应技术方案,以及高浓度对二甲苯采用结晶分离和低浓度对二甲苯采用吸附分离和结晶分离相结合的分离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
108 用于对二甲苯生产的组合方法 CN200810043980.8 2008-11-21 CN101735003A 2010-06-16 肖剑; 孔德金; 杨卫胜; 钟禄平; 卢咏琰; 郭艳姿
发明涉及用于对二甲苯生产的组合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处理循环量大、反应原料要求苛刻和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九及其以上芳烃脱烷基反应生产苯、甲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反应技术方案,以及高浓度对二甲苯采用结晶分离和低浓度对二甲苯采用吸附分离和结晶分离相结合的分离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
109 用于芳联合生产的组合方法 CN200810043978.0 2008-11-21 CN101734997A 2010-06-16 肖剑; 钟禄平; 卢咏琰; 钟思青; 顾军民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芳联合生产的组合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烃处理循环量大、反应原料要求苛刻和能耗高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用九及其以上芳烃和甲苯进行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生产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反应技术方案,以及高浓度对二甲苯采用结晶分离和低浓度对二甲苯采用吸附分离和结晶分离相结合的分离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中。
110 正丁烯双键异构化的方法 CN200810044143.7 2008-12-18 CN101475431A 2009-07-08 刘俊涛; 朱志焱; 孙凤侠; 蒯骏
发明涉及一种正丁烯双键异构化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反应选择性差,催化剂再生周期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含丁烯的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在反应温度为100~480℃,反应压为-0.08~10MPa,重量空速为0.1~100小时-1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含有丁烯-1与丁烯-2摩尔比接近热力学平衡值的流出物,其中二氧化硅的纯度大于98%,二氧化硅催化剂比表面为50~600平方米/克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正丁烯双键异构化的工业生产中。
111 丁烯-1的生产方法 CN200610029965.9 2006-08-11 CN101121630A 2008-02-13 刘俊涛; 张惠明; 钟思青
发明涉及一种丁烯-1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丁烯-1选择性低,收率低,催化剂再生周期短,操作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含丁烯的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含有丁烯-1与丁烯-2摩尔比接近热学平衡值的第一股反应流出物;(b)第一股反应流出物进入分离塔进行分离,塔顶得到丁烯-1产品,塔底得到富含丁烯-2的第二股流出物;(c)第二股流出物直接作为丁烯-2产品或返回异构化反应器继续进行反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丁烯-1的工业生产中。
112 一种薄膜材料非平衡原位掺杂的制备方法 CN200510110256.9 2005-11-10 CN1793418A 2006-06-28 吴嘉达; 孙剑; 凌浩
发明是一种实施非平衡原位掺杂从而制备掺杂薄膜的新方法。即以一脉冲激光束烧蚀作为薄膜基质的源材料靶、在以脉冲激光沉积方法进行基质膜层沉积的同时,用另一脉冲激光束烧蚀作为掺杂元素的源材料靶,将杂质元素均匀掺入在沉积生长过程中的基质膜层内。即为用双激光束双靶共烧蚀的方法进行薄膜沉积和原位掺杂。本发明用双激光束双靶共烧蚀的薄膜沉积和原位掺杂,可以实现均匀掺杂;两激光束的种类和参数可以分别调整,控制掺杂浓度容易;作为非热学平衡的薄膜沉积和掺杂方法,可突破化学热力学对掺杂浓度的限制,实现重掺杂。
113 甲苯选择性歧化和九及其以上芳脱烷基方法 CN03141449.4 2003-07-09 CN1252009C 2006-04-19 杨卫胜; 孔德金
发明涉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和九及其以上芳脱烷基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烃处理循环量大、能耗高或反应原料要求苛刻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碳九及其以上芳烃脱烷基反应生产苯、甲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芳烃工业生产。
114 甲苯选择性歧化和九及其以上芳脱烷基方法 CN03141449.4 2003-07-09 CN1566046A 2005-01-19 杨卫胜; 孔德金
发明涉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和九及其以上芳脱烷基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对二甲苯时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浓度低、芳烃处理循环量大、能耗高或反应原料要求苛刻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碳九及其以上芳烃脱烷基反应生产苯、甲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组合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芳烃工业生产。
115 甲苯选择性歧化和甲苯与九及其以上芳歧化与烷基转移方法 CN01131953.4 2001-10-22 CN1413968A 2003-04-30 谢在库; 杨卫胜; 孔德金; 朱冬茂
发明涉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和甲苯与九及其以上芳歧化与烷基转移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芳烃处理循环量大,能耗高或反应原料要求苛刻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甲苯选择性歧化工艺生产含高浓度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然后用碳九及其以上芳烃和甲苯进行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生产苯和处于热学平衡的混合二甲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工业生产。
116 一种可调控产物的等离子体耦合电催化固氮装置及方法 CN202310984831.6 2023-08-07 CN117144414A 2023-12-01 吴昂键; 吕嘉葆; 严建华; 李晓东; 张浩; 林晓青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产物的等离子体耦合电催化固氮装置及方法,空气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作用下形成非热学平衡态的激发态粒子,有效打破氮氮三键后由电解池在催化作用下定向高效合成固氮产物如硝酸、硝酸铵等,与传统清洁固氮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随下游应用场景的不同灵活切换生成固氮产物的种类。本发明模化集成度高,装置灵活便捷,规避了传统高温高压的固氮工艺,实现全过程零排放,且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可在波动电能下灵活调控固氮产物的种类,推动清洁高效灵活的分布式固氮储能与农业基础化学品的零碳合成。
117 一种纯红光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204689.0 2022-09-29 CN115651648B 2023-08-11 李红金; 戴兴良; 叶志镇; 黄靖云; 何海平; 李金胜
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红光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高温反应,在冷却的过程中进行氢碘酸刻蚀联合注入辅助冷却试剂的方法,改变钙钛矿量子点的热学平衡,有效限制钙钛矿量子点的长大,在强量子限域作用下,得到纯红光发射的钙钛矿量子点。此方法所制备的钙钛矿量子点具有产率高,结晶质量好,光学性能优异等特点。这种纯红光钙钛矿量子点有望应用在喷墨打印技术、显示屏领域和电致发光二极管领域,加速钙钛矿量子点在显示领域的拓展应用。
118 一种确定砷酸根在土壤固液相中分配浓度的方法及应用 CN202211511313.4 2022-11-29 CN115728469A 2023-03-03 顾雪元; 石杨
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砷酸根在土壤固液相中分配浓度的方法,属于土壤污染分析领域;本发明基于砷酸根在溶液中化学平衡和在土壤固液相中分配平衡的表面配合模型计算方法,通过不同实验方法对进行土壤预处理,通过对多组模型架构预测结果的筛选,构建了As(V)在土壤体系中吸附分配的一个热学平衡模型,同时对土壤开展批量吸附试验进行验证,可以有效预测As(V)在土壤固液相中分配浓度,为土壤重金属生态险评价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119 预测纳米颗粒流体流动参数及纳米颗粒运动状态的方法 CN202211286763.8 2022-10-20 CN115496013A 2022-12-20 陈诚; 刘显茜
发明涉及一种预测纳米颗粒流体流动参数及纳米颗粒运动状态的方法,属于分子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模型、定义原子场平衡、进行能量最小化、进行温度弛豫,达到热力学平衡、进行仿真、数据后处理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了纳米流体模拟过程以及流道模型和纳米颗粒的建立,主要用于研究不同于宏观运动的微观流体,分析其速度,温度,通道内的密度的分布,分析其滑移以及纳米颗粒不同时间的运动状态纳米颗粒的聚集时间,从而给实验提供参考。
120 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在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中的应用 CN202111427378.6 2021-11-29 CN114100675A 2022-03-01 秦玉才; 惠宇; 宋丽娟; 张景威; 杨佳宝
发明属烯异构化催化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丁烯双键异构化中的应用。本发明丁烯双键异构化分子筛是在固相原料研磨溶剂条件下合成的含硼分子筛,其中硼酸占分子筛总量的0.5%~5.0%,优选1.5%,分子筛的颗粒尺寸50~500nm,优选160 nm。该分子筛催化剂适合于丁烯‑1双键异构化生成丁烯‑2的反应,在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压为0.1MPa,重量空速为0.5~10小时‑1条件下,其流出物中丁烯‑1与丁烯‑2摩尔比接近热力学平衡值,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活性周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