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热力学平衡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310340392.5 2023-04-03 CN116393160B 2024-05-10 王亮; 李航杰; 肖丰收; 王海
发明涉及CO2加氢合成甲醇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合成铜锌铝催化剂和疏;以疏水二氧化硅、白炭黑、氢氧化钠和有机胺盐合成疏水分子筛,以疏水二氧化硅、白炭黑和四丙基氢氧化铵合成亲水分子筛;取疏水分子筛或亲水分子筛中的一种与铜锌铝催化剂以物理方法进行混合装填,得到铜锌铝‑分子筛组合催化剂。本发明通过调节催化剂表面的水的浸润性,以调控反应过程中副产物(水)的扩散速率,进而改变反应平衡,打破二氧化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热学平衡限制,使催化剂展现出更优异的二氧化碳转化率以及甲醇选择性;能有效降低催化剂表面水蒸气的浓度,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182 生产二甲苯的集成反应工艺 CN202211289057.9 2022-10-20 CN117917389A 2024-04-23 李经球; 王宗霜; 侯敏; 孔德金
发明涉及二甲苯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二甲苯的集成反应工艺。一种生产二甲苯的集成反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反应区中,将含甲苯和C9+的原料和氢气与第一催化剂接触发生烷基转移反应,得到富含苯、二甲苯以及未反应的甲苯和C9+的流出物A;(2)在第二反应区中,将流出物A与含贫对二甲苯的C8芳物料B与第二催化剂接触发生包括八芳烃异构化及脱乙基的反应,得到产物C;(3)分离产物C得到苯、甲苯、二甲苯以及C9+,其中,甲苯和C9+循环回第一反应区入口。本发明所述集成工艺具有装置流程短、运行能耗低的优势,同时可实现反应产物中二甲苯组成接近热学平衡且乙苯含量显著降低。
183 一种硫化氢浓度在线监测方法和系统 CN202311101714.7 2023-08-29 CN117074635B 2024-03-19 尤亮; 郑耿桦; 张峰; 孙伟生; 冯庭有; 杨博; 江永; 卢奕川; 王浩光; 王鹏
发明公开一种硫化氢浓度在线监测方法和系统,属于有限空间监测领域。包括:获取监测区域内空气中硫化氢气体浓度、绝对湿度、温度和压;计算空气中硫化氢、水蒸气、氮气和气的摩尔分数;分别计算当前温度和压力下,水蒸气、硫化氢、氧气和氮气的平衡常数;综合四种气体的平衡常数和摩尔分数,基于闪蒸模型,计算中间系数;根据空气中硫化氢摩尔分数、硫化氢平衡常数和中间系数,计算水中硫化氢摩尔分数;将水中硫化氢摩尔分数转换为水中硫化氢浓度。本发明基于气液两相的热力学平衡状态,通过获取环境参数与硫化氢气体浓度,计算空气各组分摩尔分数与热力学参数,转化为水中硫化氢浓度,快速有效地实时监测水体上方及内部硫化氢浓度。
184 一种定制插层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CN202311846709.9 2023-12-28 CN117582826A 2024-02-23 洪力东; 蔡伟铭; 陈博裕; 吴旼勋; 曾汝美; 张宗浩
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制插层多孔膜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聚合物倒入到溶剂当中,使其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自由无规则状态的均相聚合物铸膜液,随后将铸膜液均匀的涂抹到基板的表面上,刮涂完毕后立即将薄膜放置在声波雾化加湿器中,均相溶液中的良溶剂逐渐挥发与非溶剂的加入,原均相体系的热学平衡被打破,发生溶剂相与聚合物相之间的微相分离,使得表层形成的异于一般均聚物膜的高度有序的纳米尺度的均孔结构,采用雾化预处理调节了膜的表面浸润性,对后续的微相分离过程提供便利,可以有效的提高多孔膜的孔隙率,同时孔间隙分布均匀,且操作工艺流程简单,制备过程便捷,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185 一种LEC生长系统中通过VGF制备化合物晶体的方法 CN202311080553.8 2023-08-25 CN117071053A 2023-11-17 王书杰; 孙聂枫; 史艳磊; 顾占彪; 邵会民; 张文雅; 李晓岚; 王阳; 姜剑; 康永; 谷伟侠
发明提出了一种LEC生长系统中通过VGF制备化合物晶体的方法,属于晶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多段加热系统,在液封提拉系统的坩埚的熔体中生长磷化铟晶体,当晶体尺寸大于所需尺寸以后,降低系统的压使得熔体中的磷气体不断溢出而降低熔体中磷的浓度,同时降低熔体的温度,整个过程熔体中系统压力、磷的浓度及熔体温度与磷化铟晶体保持近似热力学平衡,保证晶体在系统压力降低和温度降低过程中,尺寸不变,直至熔体温度达到770‑1070K,然后将晶体提拉进入热屏缓慢降温。该方法可以实现LEC晶体生长系统中高成品率引晶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在低温将晶体提拉出熔体,而不被和坩埚涨裂。
186 油气开采过程中电化学性质的获取方法 CN202310972202.1 2023-08-03 CN116978475A 2023-10-31 丁宏娜; 潘哲君; 杨二龙; 张继红; 郭正怀; 王媛媛
发明涉及油气开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开采过程中电化学性质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页岩与外来流体之间的化学反应网络;构建表面络合模型及构建扩散双电层模型,设定热学平衡常数初始值和页岩的电荷密度初始值;通过表面络合模型和扩散双电层模型,获取Zeta电势理论值;当Zeta电势理论值与Zeta电势实际值之间满足收敛条件时,获取页岩与外来流体接触后的电化学性质;其中,Zeta电势实际值通过室内实验测得。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Zeta电势理论值较为准确,可基于Zeta电势理论值高效便捷获取多项页岩与外来流体之间接触后的电化学性质,为后续页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分析数据和科学指导。
187 一种感应区熔法生长化镓晶体的装置 CN202310773170.2 2023-06-28 CN116791188A 2023-09-22 王书杰; 孙聂枫; 邵会民; 李晓岚; 顾占彪; 高颖; 姜剑; 康永; 张鑫; 谷伟侠
发明提出一种感应区熔法生长化镓晶体的装置,涉及半导体晶体材料的制备,所述装置包括供晶体生长的密封炉体、炉体外的氧化镓添加装置,炉体和氧化镓添加装置连通;使用装置时,首先在籽晶中加入铱棒,然后利用感应加热铱棒,使得籽晶中心区域形成初始熔池,然后下降多晶棒材直至其接触头与初始熔池接触,待熔化界面稳定以后,上移感应线圈,实现氧化镓单晶生长。同时,像生长坩埚中注入富镓熔体,坩埚内的氧化镓单晶与富镓熔体处于热学平衡,实现对生长单晶的退火。本发明不使用铱坩埚,仅使用一根铱棒作为在生长初期感应源,实现区熔法单晶生长,生长成本低,熔体污染少。
188 基于滴流床反应器连续催化加氢制备二基二苯醚的方法 CN202310809370.9 2023-07-04 CN116554041A 2023-08-08 谭裕兴; 张恩源; 谭本祝; 綦珂; 罗杰; 任朋; 周伟; 庞江洪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滴流床反应器连续催化加氢制备二基二苯醚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负载型镍基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床层采用了上游部分填充镍含量较高的镍基催化剂、下游部分填充镍含量较低的镍基催化剂的填充方式,利用催化加氢反应产生的反应热,达到热学平衡,一方面降低反应能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剧烈放热导致反应险,以及其他副产物产生;此外,对于催化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以及空速的操作条件进行的优化和控制,有效地抑制了硝基不完全氢化、羟胺缩合、氨基偶氮化等副产物的产生,显著提升了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使得反应转化率接近100%,二氨基二苯醚产率可达99.9%以上。
189 产物相分离的等离子耦合电催化二转化装置及方法 CN202310306268.7 2023-03-27 CN116445943A 2023-07-18 吕嘉葆; 吴昂键; 吴浩斌; 林晓青; 张浩; 李晓东; 严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物相分离的等离子耦合电催化二转化装置及方法,二氧化碳气体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作用形成非热学平衡的活性二氧化碳激发态粒子,有效打破高能碳氧键,活性粒子经负载有催化剂的气体扩散电极的电催化作用下转化为气液态碳产物,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直接从出口排出,反应后的液体产物短暂储存于离子交换膜‑催化剂层间的三维增材制造孔隙流道层进行富集,经脉冲循环系统排出捕获收集,高浓度低杂质的液态产物便于下游的直接利用。本发明装置灵活便捷、模化集成、环境效益高,实现二氧化碳的全过程高效零碳转化和多相二氧化碳转化多相物理场设计。
190 具有高耗能模量的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方法 CN202310278663.9 2023-03-21 CN116373337A 2023-07-04 李立; 李硕; 徐晨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耗能模量的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方法,将环树脂戊二酸酐进行交联固化后,在乙酰丙锌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交换酯交换反应得到自愈合树脂,使其可交换网络的大分子间出现互补、互等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热学平衡态;将纳米颗粒用作填料掺杂到自愈合树脂基中以改善刚度和阻尼性能,作为结构阻尼相材料;以为结构相材料,通过厚度按幂律函数规律渐变的结构相,将弯曲波的能量聚集在厚度最小处,产生动态变形,该变形压入结构阻尼相,使结构阻尼相材料发生弛豫,产生非弹性变形,耗散机械能,完成不可逆的能量耗散,以铸铁为材料的结构相保证了材料的刚度性能;实现材料保证高刚度基础上提高阻尼性能。
191 一种结垢临界温度预测方法 CN202310140970.0 2023-02-21 CN115831243B 2023-05-02 刘建仪; 刘洪涛; 曹立虎; 袁华; 刘治彬; 蒋橹
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垢临界温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井筒结垢堵塞物理模型和结垢热力学平衡数学模型;S2、构建蒸气含量相态计算模型同时构建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模型;S3、构建硫酸盐与酸盐结垢预测数学模型;S4、构建井筒压力温度梯度模型,通过迭代循环求解模型参数,得到井筒温度压力关系曲线;S5、求解结垢预测模型,获得结垢生成线;S6、根据现场资料进行实例分析。本发明考虑高温下压力降低使得水蒸发与溶解在水中的CO2逸出的因素,基于相平衡、化学平衡、活度系数及溶度积规则,建立了结垢预测模型,获得了结垢临界温度压力判别图版。
192 一种电催化加氢反应装置及方法 CN202211471361.5 2022-11-23 CN115976547A 2023-04-18 张小龙; 王光明; 成会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催化加氢反应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电催化加氢反应装置,金属膜电极可以将阳极产生的氢离子电还原为氢原子,并且产生的氢原子能够与金属膜电极结合形成金属氢化物,金属氢化物可以通过活性氢转移的形式提高催化剂表面的电催化还原加氢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催化加氢反应的活性和因避免氢气使用带来的安全性;金属膜电极能够避免催化加氢反应中氢气的使用,提高反应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气体产物的选择性分离难度;同时,供电单元提供的电能,不仅能够促进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还能够打破热学平衡的限制,促使催化加氢反应能够在温和条件下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进行。
193 一种整体式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绿色制备方法 CN202211683610.7 2022-12-27 CN115888807A 2023-04-04 梁光华; 窦涛; 李晓峰; 辛莲森
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绿色制备方法,属于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技术领域;步骤为预先在超浓缩体系中制备EU‑1分子筛结晶凝胶,离心分离后得到滤饼和母液;在滤饼中添加纳米干粉源和源,并挤压成型,制备成EU‑1催化剂前驱体,将其焙烧后放入上述母液中进行热再结晶,得到整体式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再结晶后的二次母液全部重新进入超浓结晶凝胶中,循环使用;本发明彻底解决了EU‑1沸石工业生产过程中母液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经后期引入贵金属制得整体式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在二甲苯异构化反应评价中,具有极高的乙苯转化率及对二甲苯热学平衡接近值和较低的芳损失率。
194 一种考虑溪流现象的结模拟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211003148.1 2022-08-22 CN115081121B 2022-11-01 周志宏; 吴主龙; 熊华杰
申请涉及结模拟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溪流现象的结冰模拟方法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膜平均速度、水膜厚度、溪流现象作用、结冰质量流率和蒸发质量流率为未知数建立欧拉水膜模型的动量方程和质量方程;以结冰质量流率和蒸发质量流率为未知数建立Messinger模型热力学平衡方程;根据上一时刻的水膜厚度,采用假设修正法获取当前时刻的结冰质量流率和蒸发质量流率;获取当前时刻的溪流现象作用力,并根据当前时刻的结冰质量流率、蒸发质量流率、溪流现象作用力、动量方程和质量方程,获取当前时刻的水膜平均速度、水膜厚度,通过迭代计算获取每个时刻的结冰质量流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结冰模拟数值误差较大、精度较低的问题。
195 一种以甘油为底物的D-阿洛糖全细胞合成方法 CN202210089073.7 2022-01-25 CN114426994A 2022-05-03 许敬亮; 吕永坤; 张辉; 贾箐; 熊文龙; 阿拉牧; 屈凌波; 应汉杰; 王诗元
发明提供了一种D‑阿洛糖的全细胞合成方法,一锅将甘油转化为D‑阿洛酮糖,涉及生物化工领域。为了避免异构酶途径中的热学平衡和使用昂贵的磷酸二羟基丙酮和D‑甘油,降低D‑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由甘油到D‑阿洛酮糖的完整转化途径。以重组菌株为全细胞催化剂,实现了将甘油一锅转化为D‑阿洛酮糖。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反应体系中无中间产物果糖(D‑阿洛酮糖的同分异构体)残留,且产物单一(只产生D‑阿洛酮糖,而没有副产物D‑山梨糖),便于分离纯化;与酶催化反应体系相比,本发明省去了繁琐的酶纯化过程,生产过程简单,成本更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196 用于萃取油脂中亲脂性污染物的固相逆向相转移萃取技术 CN202110483281.0 2021-04-30 CN113203853A 2021-08-03 时国庆; 秦朝旭; 李青纯; 格桑德吉; 董子璇; 范琦; 陈以诺
发明实施例公开用于萃取油脂中亲脂性污染物的固相逆向相转移萃取技术,属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领域。所述固相逆向相转移萃取技术是将固相逆向相转移萃取剂(SIPTE)悬液与待测油样充分振荡混合,使之生成“油‑‑固”三相混合体系,油相中的亲脂性污染物在热学平衡驱动下,转移到SIPTE上。然后,将一定量SIPTE悬液滴加到目标化合物对应的侧向流免疫层析检测卡的样品孔,检测卡静置反应,最后得出检测结果。本发明涉及固相逆向相转移萃取剂技术和利用该技术的试剂盒,提高了对目标化合物的萃取效率,减少操作步骤,降低实验人员因频繁更换移液枪头而出错的概率,降低综合成本。
197 磁晶各向异性能的磁巴克豪森噪声表征方法 CN202110416557.3 2021-04-19 CN113109422A 2021-07-13 何存富; 王丽婷; 刘秀成
发明公开了磁晶各向异性能的磁巴克豪森噪声表征方法,首先,根据热学平衡原理,通过最小化磁系统中的总能量来确定材料的宏观磁化方向;其次,借助于坐标变换方法,将材料宏观参考坐标系与微观晶体取向建立联系,得到磁化矢量在晶体坐标系中分量,建立给定晶体取向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最后,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测定材料的微织构,提取晶体取向等微观结构参数引入到模型中,预测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结果。本发明描述了在饱和磁化状态反向至剩磁点区间产生的低强度磁巴克豪森噪声跳变,提出由畴旋转作为主要磁化机制产生的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区间中表征磁各向异性的方法,为磁性材料磁晶各向异性能的测试提供了新方法。
198 一种矿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202010572959.8 2020-06-22 CN111545215A 2020-08-18 赵婷婷; 余浩然; 李明; 王海千
发明提供了一种矿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包括作为宿主材料的钙钛矿材料,以及分散于所述钙钛矿材料表面的活性金属成分;所述活性金属成分为Ni、Co、Fe的原子、原子簇、离子、离子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性金属成分的单个聚集体的尺寸小于3nm。本发明提供的钙钛矿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大大减小了活性金属成分的尺寸,提高了活性金属的原子利用率,使得该催化剂相比于现有的钙钛矿型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近乎达到热学平衡,抗积性能越发优越。本发明制备的一种钙钛矿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宿主材料在工作条件下稳定、不易分解;活性金属成分与宿主材料的相互作用较强,耐高温性能大度幅度提高,有更广泛的应用。
199 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201610865742.X 2016-09-29 CN107880073B 2020-05-01 王金堂; 张金峰; 戴钧明; 王余伟; 朱兴松; 刘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了连续化方法和分阶段差异化工艺,设置两台不同工艺参数的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酯化釜内的物料量能够保持始终恒定,因此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所有供料流量等均能维持恒定,通过两个釜内的不同工艺条件,使得酯化反应不同阶段内,仍能保持热力学平衡,兼顾主副反应速率,使反应初中期和反应后期均能保持最佳的反应效率;本方法采用人工操作少,自动化程度高,反应效率和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二甘醇含量控制在低位,合成的阻燃单体中每10000mg/kg磷元素的二甘醇含量最低可达0.11%wt,阻燃单体的酸值范围在63.8‑115.3mgKOH/g。
200 一种钼复合金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810112390.X 2018-02-05 CN110115995A 2019-08-13 巩金龙; 王显辉; 曾亮; 陈赛
发明公开一种钼复合金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不同量的氧化铁和氧化钼的前驱体共同浸渍到氧化载体上,经过干燥、焙烧、压片筛分之后得到1MoxFeAl催化剂,其中铁的负载量为3-40%,x代表铁和钼的摩尔比,摩尔比范围为3-15。该催化剂可以同时实现丙烷的高转化率和丙烯的高选择性,同时催化剂中晶格氧的引入,打破了热学平衡,提高了催化剂的效率。丙烷经过催化剂床层之后,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失去晶格氧变成低价态,失去催化活性。经过N2纯化之后,在反应温度下,通入空气,将反应后催化剂重新氧化回高价态,补充晶格氧,重新具备丙烷氧化脱氢的能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