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复合膜红外选择辐射体及其用途 CN202111144089.5 2021-09-28 CN113805262A 2021-12-17 王军; 张雷; 屈绍波; 王甲富; 冯明德; 朱颖; 随赛
发明涉及红外伪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复合膜红外选择辐射体及其用途。该复合膜红外选择辐射体从内到外依次为反射层、介质层、损耗层和阻抗匹配层,反射层为低阻ITO薄膜,介质间隔层为ZnS薄膜,损耗层为半透射型ITO薄膜,阻抗匹配层为ZnS薄膜。对膜层损伤小,选择电子级实验玻璃作为透明基底,依次沉积上反射层ITO、介质层ZnS、损耗层ITO和阻抗匹配层ZnS,制备的膜层具有良好的致密度和均匀性。本发明可在红外非大气窗口内实现高发射率,大气窗口内实现低发射率,在具备良好红外隐身性能的同时具有可见光高透过率,本发明具有膜层少、加工简单,选择辐射效果明显,可见光透过率高,可扩展制备等优点。
22 基于单彩色图像的可见光波段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 CN201610144502.0 2016-03-14 CN105973850B 2020-12-22 武鹏飞; 郑鑫; 饶瑞中; 魏合理; 朱文越; 黄宏华
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单彩色图像的可见光波段大气透过率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彩色相机的绝对辐射标定参数将目标场景的单帧彩色RGB数字图像转化为绝对辐射图像;(2)结合大气散射模型与暗通道先验统计理论,对绝对辐射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绝对辐射图像中大气背景光图和二维场景暗通道对应的宽波段平均大气透过率;(3)对平均大气透过率使用引导滤波进行精细化;(4)结合可见光不同波段消光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二维场景暗通道对应宽波段平均大气透过率得到所需波长的大气透过率。本测量方法装置简易,能够实现实时、精度高、成本低测量,可应用于远距离目标,可应用于飞行平台。
23 基于单彩色图像的可见光波段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 CN201610144502.0 2016-03-14 CN105973850A 2016-09-28 武鹏飞; 郑鑫; 饶瑞中; 魏合理; 朱文越; 黄宏华
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单彩色图像的可见光波段大气透过率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彩色相机的绝对辐射标定参数将目标场景的单帧彩色RGB数字图像转化为绝对辐射图像;(2)结合大气散射模型与暗通道先验统计理论,对绝对辐射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绝对辐射图像中大气背景光图和二维场景暗通道对应的宽波段平均大气透过率;(3)对平均大气透过率使用引导滤波进行精细化;(4)结合可见光不同波段消光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二维场景暗通道对应宽波段平均大气透过率得到所需波长的大气透过率。本测量方法装置简易,能够实现实时、精度高、成本低测量,可应用于远距离目标,可应用于飞行平台。
24 一种可见光透过近红外线屏蔽的光学频率选择表面 CN202310149825.9 2023-02-22 CN116299817A 2023-06-23 黄怡恬; 郑斌; 陈天航; 何磊明
发明属于光学频率选择表面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透过近红外线屏蔽的光学频率选择表面,包含衬底、金属‑介质薄膜结构和减反射层;金属‑介质薄膜结构由上往下顺次为金属层‑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或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本发明的光学频率选择表面由位于SiO2基底上的周期性金属‑介质薄膜单元组成,利用特定金属‑介质薄膜对近红外光的强反射和吸收特性,以及纳米级厚度金属膜的高可见光透射性。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结构中的各尺寸参数、材料的种类和金属‑介质薄膜的结构,提高光学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性能。
25 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透过率与均匀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2010328164.2 2020-04-23 CN111442908B 2022-04-12 赵冉; 黄永刚; 王久旺; 周游; 王云; 付杨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透过率与均匀度的装置及方法,所述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透过率与均匀度的装置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内的底部固定有光源,所述光源的正上方设有三维平移单元,所述三维平移单元上活动连接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上固定有光纤传像元件,所述光学暗箱内的顶部固定有亮度计,所述亮度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镜头单元、显微单元及传感芯片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透过率与均匀度的装置及方法,能够测量出与人眼感官相一致的光纤传像元件的透过率与均匀度值,测量的光纤传像元件的直径范围为10mm~100mm,可以为光纤传像元件性能的评价提供支撑
26 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智能隔热复合涂层及其制法 CN202110345939.1 2021-03-31 CN113105765A 2021-07-13 张友法; 宋锴星; 余新泉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智能隔热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包括第一增透涂层、二涂层、钨涂层和第二增透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智能隔热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涂层能够直接作用于服役玻璃上,本发明复合涂层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可见光透过率可达到75%,并且其在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的同时,还具有低温红外光阻隔率大于50%、高温红外光阻隔率大于60%且红外光调节率大于10%的性能,应用于玻璃表面可起到高于10℃的隔热效果,能够满足建筑玻璃及交通玻璃等的透光及隔热要求。
27 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CN202011554872.4 2020-12-24 CN112500163A 2021-03-16 王俊; 刘鹏; 唐定远; 沈德元
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采用高纯Y2O3原料,经球磨、干压成型以及冷等静压成型得到素坯,然后依次经过真空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和氢气气氛热处理。本发明通过氢气气氛热处理,相比于传统空气或氧气热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陶瓷在可见光透过率高达80%。
28 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强吸收紫外线的玻璃组合物 CN201510994359.X 2015-12-23 CN105923998A 2016-09-07 汪国年; 张柯
发明提供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强吸收紫外线的玻璃组合物,包括玻璃主体组成部分和玻璃着色剂组成部分,所述玻璃基础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66-73wt%的SiO2、7-15wt%的CaO,8-16wt%的Na2O,1.5-4wt%的MgO,0.5-2wt%的Al2O3,0.3-7wt%的ZnO;所述玻璃着色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02-0.1wt%的Cr2O3,0.3-1.0wt%的CeO2。该种4mm厚的玻璃具有大于85%的可见光透过率,低于15%的紫外线透过率,该玻璃组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玻璃。
29 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二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1510315968.8 2015-06-10 CN104961354A 2015-10-07 陶海征; 朱本钦; 储新宏; 赵修建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二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衬底上通过制备金属钒薄膜;2)将制备好的金属钒薄膜在真空条件下通氧退火得到有相变效果的二氧化钒薄膜,退火参数为:退火气压10Pa~80Pa,退火时间60min~90min,退火温度400℃~550℃;3)将具有相变效果的二氧化钒薄膜在真空条件下通氧退火使其表面过氧化生成五氧化二钒,退火参数为:退火气压100Pa~2000Pa,退火时间为20min~40min,退火温度为400℃~550℃。该五氧化二钒膜层可起到增加可见光透过率的效果,并且与二氧化钒膜层结合紧密,不易脱落。该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钒薄膜可见光透过率高,相变效果明显,并且相变温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可以应用到智能窗领域。
30 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高压电常数的共掺杂ZnO薄膜 CN201210004182.0 2012-01-09 CN103199189B 2015-04-22 曾飞; 刘宏燕; 杨晶; 潘峰; 罗景庭
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掺杂ZnO薄膜。所述ZnO薄膜由a类元素、b类元素和ZnO组成;所述a类元素为Mg和Ga中至少一种;所述b类元素为V、Cr、Fe和Mn中至少一种;所述a类元素的原子百分数为1%~3.4%,所述b类元素的原子百分数为1%~2%,Zn的原子百分数为44.6%~48%,余量为O。本发明提供的ZnO薄膜的压电系数提高到50pC/N以上,同时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达到90%。
31 一种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光响应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应用 CN201310726068.3 2013-12-25 CN104087928A 2014-10-08 周婧; 王耀捐
发明属于组织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光响应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应用。一种光响应纳米结构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光响应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中形成质量分数为10~20%的纳米颗粒分散液;将所述纳米颗粒分散液与醇和有机溶剂按:0.02~0.06:6~9:1~3的比例配成前驱体溶液;(2)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按20~52μL/cm2的浓度均匀滴加到聚苯乙烯培养器皿上,然后在40~90℃的温度下干燥,干燥后即可获得晶粒尺寸为10~30nm,厚度为20nm~100nm,可见光透过率为89%~98%的光响应纳米结构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细胞脱离效率高、对细胞损伤小、操作简便、适用细胞范围广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2 一种多功能玻璃可见光透过率测试装置 CN202223365959.4 2022-12-15 CN218938135U 2023-04-28 吕明云; 杨学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玻璃可见光透过率测试装置,包括底座,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顶面滑动连接;射灯,所述射灯安装于所述灯座的左侧面;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且所述固定座的顶面设置有放置多功能玻璃的放置槽;感光板,所述感光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且所述感光板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右侧;立板,所述立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且所述立板位于所述灯座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该多功能玻璃可见光透过率测试装置能便于对多功能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线的透过滤进行测试,同时可对光源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提高测试结果的全面多样性,提高测试结果的可行度该。
33 一种中度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线反射率的节能玻璃 CN201820103444.1 2018-01-22 CN207793083U 2018-08-31 张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度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线反射率的节能玻璃,包括第一连接板、玻璃本体、第二连接板、连接、磁石、卡口、连接口、卡块、金属板、第一弹簧摩擦片、第二弹簧和橡胶套,所述玻璃本体由层、氧化介质层、氧化锌介质层、氮化硅保护层、红外反射层、基层和镍铬层组成,所述镍铬层的顶部安装有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安装有红外反射层,所述红外反射层的顶部安装有氮化硅保护层,所述氮化硅保护层的顶部安装有氧化锌介质层,所述氧化锌介质层的顶部安装有氧化钛介质层,所述氧化钛介质层的顶部安装有二氧化硅层,所述玻璃本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该装置,安装简单方便,便于工人的使用。
34 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579488.9 2022-12-06 CN115933266A 2023-04-07 赵九蓬; 陈明俊; 张翔; 李垚
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难以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调控能较弱且循环稳定性较差和只有两种调控模式的问题。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底电极、离子储存层、离子传导层、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电致变色层和透明顶电极,其中电解质是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特殊的方法引入到器件内部;所述的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电致变色层是具有丰富缺陷的非晶单组分电致变色材料,其具有三种工作模式。
35 一种提高介质/Cu/Ag/介质多层透明导电膜可见光区光电性能和透过率均匀性的方法 CN202210751875.X 2022-06-28 CN115101254A 2022-09-23 方应翠; 年宇杰; 王帅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介质/Cu/Ag/介质多层透明导电膜可见光区光电性能和透过率均匀性的方法,是在基底上依次沉积底层介质薄膜和Cu薄膜后,先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依次沉积Ag薄膜和顶层介质薄膜。在空气中放置可以改变Cu的化学状态,进而增强了对Ag薄膜岛状生长的抑制效果,从而同时提高了多层透明导电膜可见光区光电性能和透过率均匀性。
36 一种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分段调控的温控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1069277.X 2017-11-03 CN109752893B 2021-02-02 杨槐; 梁霄; 陈梅; 张兰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分段调控的智能温控调光膜,所述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具有近晶相至胆甾相相转变的液晶分子和二纳米粒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含有网孔的高分子基体,所述网孔内部有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液晶分子分散在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所述骨架和所述液晶分子之间分散有二氧化钒纳米粒子。本发明利用相变液晶分子的相转变实现对可见光透过率的调控,利用二氧化钒纳米粒子的相转变实现对近红外光透过率的调控。同时薄膜内部的高分子网络骨架赋予了两片基板之间良好的粘结强度,有利于实现薄膜的大面积辊对辊加工。所制备的薄膜在建筑节能、汽车车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7 一种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分段调控的温控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1069277.X 2017-11-03 CN109752893A 2019-05-14 杨槐; 梁霄; 陈梅; 张兰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分段调控的智能温控调光膜,所述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具有近晶相至胆甾相相转变的液晶分子和二纳米粒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含有网孔的高分子基体,所述网孔内部有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液晶分子分散在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所述骨架和所述液晶分子之间分散有二氧化钒纳米粒子。本发明利用相变液晶分子的相转变实现对可见光透过率的调控,利用二氧化钒纳米粒子的相转变实现对近红外光透过率的调控。同时薄膜内部的高分子网络骨架赋予了两片基板之间良好的粘结强度,有利于实现薄膜的大面积辊对辊加工。所制备的薄膜在建筑节能、汽车车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8 逆反射系数和可见光透过率测量用一体式光学腔体结构 CN202120213494.7 2021-01-26 CN214374226U 2021-10-08 马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逆反射系数和可见光透过率测量用一体式光学腔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凸透镜的第一固定座、以及用于安装半反半透镜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内部均设置便于光路通过的空腔。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同一结构的光学腔体可以承载测量逆反射系数和玻璃透光率两种不同属性的功能一体成型,安装简单,两种仪器通用,减少企业备料种类,减少库存压,降低成本。
39 用于空间X射线探测的MPO镜片可见光透过率检测装置 CN202020994888.6 2020-06-03 CN212321436U 2021-01-08 杨雪; 张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MPO镜片可见光透过率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主线检测光路、支线检测光路、第一半反半透镜和第二半反半透镜,所述主线检测光路包括分光子光路和检测子光路,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设置在分光子光路上,所述支线检测光路通过第一半反半透镜垂直连接分光子光路,所述第二半反半透镜设置在主线检测光路相反于光源的另一端,所述检测子光路通过第二半反半透镜垂直连接分光子光路,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可以快速、有效测得特定波长处镜片多个区域的透过率,操作方便,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调整,高效辅助镜片研制及筛选工作。
40 가시광선 투과율 측정기 KR2020030033081 2003-10-22 KR200342957Y1 2004-02-25 정춘광
본 고안은 발광부와 수광부의 분리되어 설정시의 어려움에서 발생하는 측정시의 에러를 최소화하는 가시광선 투과율 측정 장치를 제공하고 또한 보다 정확한 투과율을 산출해낼 수 있는 장치를 제공하는 것을 목적으로 한다. 이를 위하여 발광부와 수광부가 일체형으로 제작되는 측정기를 제공하며 또한 정확한 투과율을 계산하기 위해 가시광선의 특정 파장대의 빛이 아닌 전체 파장대의 빛을 사용하는 측정기를 제공한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